中国民间剪纸的历史演变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演变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76d240f1910ef12d2af9e765.png)
忽有少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 ——周密《志雅堂杂抄》
一、萌芽阶段(新石器时代——汉代)
汉代
●剪彩为幡
●纸的出现
——剪纸的雏形
(汉代——南北朝)
二、产生阶段
汉代
●招魂李氏——传说中最早的剪纸
南北朝 ●南北朝剪纸 ——有证可考的最早剪纸
三、发展阶段(唐代至今)
唐代 ●最早出现“剪纸”一词 宋代 ●余敬之——史料记载的第一位剪纸艺人 元明清 ●福禄寿喜财神剪纸流行,以表达人们希望改变贫穷
二、产生阶段
汉代
●招魂李氏——传说中最早的剪纸
南北朝 ●南北朝剪纸 ——有证可考的最早剪纸
三、发展阶段(唐代至今)
唐代 宋代
●最早出现“剪纸”一词 ●余敬之——史料记载的第一位剪纸艺人
宋代剪纸
向旧天都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 所欲成。又中瓦有余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 皆专门。
——周密《志雅堂杂抄》
五福临门
洪 福 齐 天
福以 新白 婚头 夫翁 妇鸟 相和 濡牡 以丹 沫花 ,做 相为 伴象 终征 身祝
富贵白头
富 贵 白 头
日进斗金
以招财童子手持垂挂双鱼的如 意,以表达顺利致富的愿望
望 子 成 龙
望子成龙
将童子与龙组合为画面,以龙象征达官富贵, 寄托美好祝愿
招财进 宝
招 财 进 宝
“春 招节 财期 进间 宝迎 ”接 由财 此神 而, 来期 盼 来 年 财 运 享 通 。
4.门笺
门笺又称门彩、喜笺、挂笺、挂钱等,是春节时悬挂在 门楣上的剪纸。 门笺的形状为长条形,一般五张并列张贴,其状如小幡 旗。
• 6、灯花剪纸
• 灯花是贴在灯笼上的剪纸。因为灯笼透过灯罩的逆光效果好。
剪纸的由来故事及历史
![剪纸的由来故事及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683144c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7f.png)
剪纸的由来故事及历史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剪纸的由来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民间剪纸的由来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从技法上讲,剪纸实际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显出所要表现的形象。
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
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有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
细可如春蚕吐丝,粗可如大笔挥抹。
其不同形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
由于剪纸的工具材料简便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这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在人类的童年时期,艺术本没有“民间”与“非民间”之分的。
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社会阶层、职能分工的出现,形成了相对于“宫廷艺术”和“文人艺术”而言的“民间艺术”这一历史的概念。
不同品类作品体现着不同阶层的审美标准,应是相互间分界的根本。
就剪纸而言,并非凡是用纸剪刻的作品都可谓之“民间剪纸”。
历史上不乏有应贵族市民阶层节日习俗需求而专营剪纸的艺人,也不乏文人画家为艺人绘稿、或专业艺术家运用剪纸技法创作的例证。
这类作品与劳动群众为自己而创作的作品有着质的区别,多已脱离劳动者的审美本色,也不可能为大众所普遍接受。
有的作品虽也在某些地区流传,但最终必将因为并非民众自己的创造而在变异中面目全非。
即使在今天,许多地区的群众性美术创作活动中出现的剪纸作品,也不能与民间剪纸混为一谈。
群众性创作活动也可以采用民间剪纸的形式,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继而在民间流传,但其创作目的往往已脱离自身生活的需要,甚至是表达辅导者的意图。
剪纸的由来(详解5篇)
![剪纸的由来(详解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eeb27b6c175f0e7cd137c8.png)
剪纸的由来(详解5篇)剪纸的由来(详解5篇)剪纸的由来详解(一):中国传统剪纸的起源应当追溯到我国东汉蔡伦发明造纸之前,随着历史的演进,经济、文化、科技等许多方面的提高,民间剪纸艺术在南北朝时期得到了成熟的发展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
由于在发明初期的"珍贵",剪纸艺术最早开始流传于宫廷及士大夫宅邸,成为仕女的"最爱"。
传至唐、宋之际,已大为盛行于民间的各种节庆场合;至元代,相继流传至中东及欧洲;以致明清,其艺术作品已与人们日常生活节庆相结合。
当然在我国较早的记载见诸《吕氏春秋》:"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
"叔虞喜,以告周公......于是遂封叔虞于晋。
"《史记晋世家》亦记此事。
这件事广传后世,屡被征引,最终竟以"剪桐"作为分封的代称。
成王即周成王,叔虞是武王之子。
叔虞受封乃西周事。
将树叶仿圭成形的行为,已是近乎剪纸的造型艺术。
至今,民间仍有手工"撕纸"一项作为剪纸的品种而存在。
所以,若说西周时已经出现了剪纸的雏形,也不为无据。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的研究工作中,对于剪纸的起源探索是比较难的事情了。
造成困难的原因在于它的材质特点,纸质薄而易碎不易保存,并且用过即弃,留存甚难,另一个原因在于,我们的史书记载大多都是对于正史或是主流文化的记录,对于这些出自于当时处于中下阶层的劳动妇女手艺不屑一顾。
材质与偏见双重原因造成我们既缺少考古实物资料,又缺少文献资料。
所幸,在敦煌、新疆等特殊环境下有古剪纸实物的少量发现,研究者也从各种文献中去发现有关剪纸的蛛丝马迹,将零星的信息编织起来,中国剪纸总算依稀可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地区,一九五九至一九六六年先后在三座南北朝的墓葬中出土了五幅剪纸。
因当地干燥的气候使一千五百年前的剪纸较好地保存下来。
剪纸历史10篇
![剪纸历史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2362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a.png)
剪纸历史10篇1. 中国剪纸的起源剪纸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起源于东汉时期。
最早的剪纸作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装饰神像或纪念祖先。
剪纸技艺逐渐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2. 流行于唐代的剪纸艺术在唐代,剪纸艺术开始流行起来。
剪纸艺人通过剪纸创作出各种精美的花卉、动物和人物形象,被广泛用于装饰宫殿和府邸。
唐代的剪纸作品以细致、精巧著称。
3. 民间剪纸在宋代的兴盛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艺术逐渐走进民间,并在宋代达到了巅峰。
宋代的民间剪纸作品多样且丰富,包括各种吉祥图案、故事场景和传统人物形象等。
4. 明代的剪纸艺术再创辉煌明代是中国剪纸艺术的又一重要时期。
明代的剪纸作品以线条流畅、色彩丰富为特点,常用于庆祝节日和喜庆场合。
剪纸艺术家们在技巧和创意上取得了突破。
5. 清代的剪纸发展与传承在清代,剪纸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
清代的剪纸作品形式多样,代表了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
清代的剪纸艺人们注重细节和纹样的精细制作。
6. 剪纸在现代的传统与创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剪纸艺术也面临了新的挑战。
然而,许多剪纸艺人仍然坚守传统技艺,同时创新出更多的形式和样式,使剪纸艺术得以继续传承并融入现代生活。
7. 剪纸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中国剪纸艺术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受到了许多国家的关注和喜爱。
剪纸作品展览和剪纸艺术交流活动在世界各地举办,为剪纸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8. 剪纸与民俗文化的联系剪纸与中国的民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剪纸作为民间艺术形式,常用于庆祝传统节日和重要场合。
剪纸作品中的图案和符号寓意深厚,传达着祝福和愿望。
9. 剪纸艺术的教育价值剪纸艺术不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也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剪纸艺术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10. 保护剪纸艺术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剪纸艺术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和民间组织应加强保护措施,鼓励年轻一代研究和传承剪纸技艺,以保护和发展剪纸艺术遗产。
中国剪纸艺术的历史和分类
![中国剪纸艺术的历史和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1d6769ab4daa58da1114aaf.png)
中国剪纸艺术的历史和分类剪纸,又叫刻纸,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剪纸的历史战国(公元前476一前221年)①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
②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
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
在新疆高昌故城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两张团花剪纸,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剪纸作品,该剪纸材料为麻料纸,呈折叠状,供祭祀所用,其艺术表现已相当成熟。
北朝团花剪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剪纸作品。
西汉时,人们开始用麻纤维造纸。
传说汉武帝(前156—前87)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汉武帝思念不已,于是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像为其招魂。
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
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唐(公元618一907年)时期,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
唐代已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它工艺方面:①1963年一1965年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人胜”剪纸。
②1973年西安出土的皮革帽子,图案是镂空花样。
④现藏于日本正仓院唐代的“人胜”刻金箔。
⑤1951年湖南省长沙出土的汉代金箔刻花图样。
宋代(公元960一1279年)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就很多了。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与品种的丰富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还有灯彩、茶盏的装饰。
有的将剪纸作为礼品的点缀,有的贴在窗上,有的装饰灯彩,还有的剪成所谓“龙虎”之类。
蓝印花布工艺制作中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而得的;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也采用了剪纸的技法,有阴刻、阳刻之分。
剪纸的由来简介及历史
![剪纸的由来简介及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b063b53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2.png)
剪纸的由来简介及历史剪纸艺术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据考古研究发现,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以前。
据说剪纸艺术的前身是在战国时期,但那时候纸还并没有出现,所以那时候的剪纸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剪纸。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究竟是什么呢?下面通过小编的介绍你就能够了解了。
剪纸的由来1、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的历史有着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在一些薄片材料上制作工艺品,这是早在纸张出现以前就开始流行起来的,虽不是纸张制作,但却如出一辙,这就为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出现奠定了基础。
据说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就可以为此证明。
2、北朝时期,人们用纸剪出各种美丽的图案花纹,据说目前发现最早且有据可查的剪纸便是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发现的五幅北朝团花剪纸。
那时候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且少雨,纸张不易霉烂,小编猜想,这或许也是在新疆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3、到了宋代,造纸业成熟,使得剪纸艺术越发普及。
宋代剪纸用于各种领域之中,并且在南宋时期,还出现了以此为职业的艺人。
那时候皮影戏盛行,也有用厚纸制作皮影造型的。
宋代剪纸最大的创造便是瓷器剪纸印花图案,它是在施釉之时,贴上剪纸,入窑烧制而成的。
4、到了明清时代,民间剪纸艺术越发成熟,已经走向鼎盛时期。
这时候的民间剪纸艺术运用范围就更加广阔了。
但凡民间彩灯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而成的。
然而在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剪纸,更多的是常常用作家居装饰,美化家居环境。
如何鉴赏民间剪纸作品真正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是具有一定标准的,如何来鉴赏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呢?1、刀味与纸感一幅优质的剪纸艺术作品必须要具备剪纸艺术自己应有的风格和特点。
每一种艺术由于工具和性能的不同,从而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的风格,如中国画注重笔墨,西洋油画强调色块,木刻则讲究黑白,剪纸就要讲究刀味和纸感了,用刀在纸上摹仿版画刻出来的剪纸不应该算作是一“幅好的剪纸、用剪子对着绘画图案临摹下来的剪纸也不能称为佳作。
剪纸的历史由来
![剪纸的历史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044f50d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7.png)
剪纸的历史由来剪纸的历史由来一、起源剪纸艺术起源于古代中国,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据考古学家研究,剪纸最早出现在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最初,剪纸是一种民间手工艺,在农耕生活中发展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二、演变发展1.宗教用途在古代中国,人们相信剪纸具有辟邪、驱灾、祈福等神奇的力量,因此剪纸常被用于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中。
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寓意,成为传统宗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婚俗传统剪纸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婚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新娘在结婚当天会佩戴剪纸制作的头饰和面纱,这象征着美好婚姻和幸福的未来。
同时,在婚宴中,剪纸作为装饰品被广泛使用,营造出喜庆和祥和的氛围。
3.民间传承剪纸艺术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不同的变种和传承。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剪纸样式和技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剪纸艺术。
这些地方剪纸在传承中融入了地方文化和民俗,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风貌。
4.艺术表现近年来,剪纸艺术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上,更多的艺术家将其发展成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剪纸,艺术家们可以表达他们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思考,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创造力。
三、传统剪纸技术1.设计和图案传统剪纸的图案常常是由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花鸟虫鱼等传统元素构成。
艺术家需要通过设计和创作,将这些元素融入到纸张上,并形成有各种形式和风格的图案。
2.工具和材料传统剪纸主要使用的工具是剪刀,准备工作需要一张纸和一个剪刀。
纸应该是细腻而有韧性的,方便剪纸时的灵巧和灵活性。
3.剪纸技巧剪纸的核心技巧是剪和折。
剪是指使用剪刀将纸张剪出不同形状的图案;折是指将纸张对折,并进行适当的切割,形成镂空的效果。
这些技巧需要艺术家具备精细的手工技能和创造力。
四、现代剪纸艺术发展剪纸艺术在现代的发展中,积极吸取了西方绘画、雕刻和艺术设计等方面的技巧和理念,使剪纸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剪纸的历史简介
![剪纸的历史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29ef1e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b.png)
剪纸的历史简介剪纸的历史简介第一章:剪纸的起源1.1 起源地区剪纸起源于古代中国,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一种。
其起源地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包括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1.2 起源时间剪纸的起源可追溯到大约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当时人们开始利用剪刀将纸张剪成美丽的图案。
1.3 起源原因剪纸的发展源于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装饰的需求。
古代人们通过剪纸创作各种各样的图案,以装点居室、庆祝节日和祭祀神灵。
第二章:剪纸的演变2.1 民间剪纸的发展剪纸最初是一种民间手工艺品,它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在民间传承。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剪纸艺术风格,如北方的窗花、南方的梅花剪纸等。
2.2 宫廷剪纸的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也逐渐进入了宫廷,成为了皇室贵族的装饰品。
宫廷剪纸在设计、制作较民间剪纸更加精细,图案更加复杂,注重表现皇权的气势。
2.3 剪纸的现代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剪纸艺术逐渐注入现代元素,结合了绘画、雕刻和其他艺术形式。
现代剪纸作品不仅形式多样,而且表现了更加丰富的主题和意境。
第三章:剪纸的艺术特点3.1简约而精致剪纸以其简约而精致的特点而闻名,它通过剪刀创造出独特的线条和纹理,使平面的纸张呈现立体的效果。
3.2寓意深远剪纸作品往往寓意深远,每个图案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如福字代表好运,蝴蝶代表美好的爱情等。
3.3注重对比剪纸注重对比的使用,通过对比的强烈对比,使图案更加鲜明和生动。
对比的元素可以是形状、颜色、纹理等。
第四章:剪纸的应用4.1 装饰品剪纸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品,经过精心制作后可作为装饰品摆放在居室中,增添居室的艺术氛围。
4.2 节日庆祝剪纸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春节期间常用剪纸装饰门窗,以驱邪迎福。
而在其他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会使用剪纸进行装饰和庆祝。
4.3文化交流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常常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用于展示中国的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剪纸图案的详细说明、剪纸艺术家的介绍以及相关的剪纸展览和活动信息。
剪纸文化的传承及艺术特色
![剪纸文化的传承及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b1f12e1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3.png)
剪纸文化的传承及艺术特色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源远流长,其传承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
剪纸以手工剪刀和纸张为材料,将纸张剪成各种形状,以表达出丰富的图案和意境。
这种艺术形式独具魅力,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剪纸文化的传承在中国可以说是代代相传,早在汉代,剪纸就被广泛传播和应用于礼仪、装饰等方面。
从汉代到唐代,剪纸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为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美感。
在中国北方的农村地区,剪纸更是被视为民间传统艺术的代表,每逢节庆喜庆之日,人们都会以剪纸作为装饰,寓意着吉祥和团聚。
剪纸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剪纸注重形象的表现。
剪纸的图案多样丰富,常见的有花鸟、人物、动物等各种形象。
通过剪纸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将这些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在纸上,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艺术上的感受。
剪纸还注重对细节的处理,使得每一个图案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生命力。
剪纸强调色彩的运用。
传统的剪纸主要以黑白相间的形式呈现,黑色的纸张与白色的空白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剪纸作品更加突出和鲜明。
而现代的剪纸则在颜色的运用上更加丰富多样,透过鲜艳的颜色,让剪纸作品更加生动活泼。
剪纸注重寓意的传达。
剪纸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寓意和情感的传达。
在中国文化中,剪纸常常被用来表达祝福、吉祥和幸福的美好愿望。
比如在婚庆场合中,人们常常以剪纸作为装饰,寓意着新人幸福美满的生活。
而在农村地区,人们会在春节期间用剪纸装饰窗户,以驱邪辟邪、吸纳好运。
剪纸强调技艺的传承。
剪纸是一门需要手工操作的艺术形式,它要求剪刀的运用、纸张的选取以及手法的熟练。
在传统剪纸的制作过程中,技艺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许多剪纸艺人都是从小就开始学习剪纸,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才能将剪纸艺术发展到一个高度。
剪纸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民间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演变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5122e1411ed9ad51f01df239.png)
一、萌芽阶段(新石器时代——汉代)
汉 代 ●剪彩为幡 ——剪纸的雏形
●纸的出现
二、产生阶段(汉代——南北朝)Biblioteka 汉 代 ●招魂李氏——传说中最早的剪纸
南北朝 ●南北朝剪纸 ——有证可考的最早剪纸
三、发展阶段(唐代至今)
唐 代 ●最早出现“剪纸”一词 宋 代 ●余敬之——史料记载的第一位剪纸艺人 元明清 ●福禄寿喜财神剪纸流行,以表达人们希望
——周密《志雅堂杂抄》
马上做官
喜上眉梢
剪纸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她是一 种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流行最广泛的 民间艺术,她历史悠久,在我国有着深厚 的传统基础,他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础的 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具有鲜明的本土艺 术特色。
端午节人们常把《五毒图》剪贴在门上。一表示 “祛疫”,二表示“继嗣”。这种剪纸图案也常用于香 包、肚兜、刺绣上。
祝 寿 礼 镂 版 印 染 寿 图 这是唐代为祝寿、庆寿而作的工艺礼品,有
剪纸、刺绣、印染、铜镜、漆器等,内容以“松
鹤长青”居多,从宫廷到民间,祝寿之风甚行。
宋代剪纸
向旧天都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 所欲成。又中瓦有余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 皆专门。
改变贫穷生活,求取功名利禄和富贵的愿望
近现代
金乌负日
太阳神鸟
现藏四川省成都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
对 马 团 花 剪 纸
南 北 朝
对 猴 团 花 剪 纸
南 北 朝
唐代剪纸
﹒节令的时候(立春、春节)庆贺节日 ﹒室内装饰使用剪纸 ﹒招魂
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
——唐·杜甫《彭衙行》
五 毒 图
唐 代
剪纸的由来
![剪纸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aa5e900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74.png)
剪纸的由来剪纸,是中国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对于剪纸的由来,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
下面由店铺为你详细介绍剪纸的由来。
剪纸的由来及发展先唐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的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
《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
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
而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
这几幅剪纸,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
唐代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彭衙行》诗中有“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
唐代流行颉,其镂花木版纹样具有剪纸特色,如现藏日本正仓院的“对羊”,其羊的纹样就是典型的剪纸手工艺术表现手法。
唐代民间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们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另外,在敦煌莫高窟也出土过唐代及五代的剪纸,如《双鹿塔》《群塔与鹿》《佛塔》等都属于“功德花纸”一类,主要是用来敬供佛像,装饰殿堂、道场。
其画面构图复杂,有具体的内容,外还有《菩萨立像》《持幡菩萨立像》等水墨画镂空剪纸,是剪纸与绘画相结合的作品。
宋代南宋时期,已经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行业艺人。
据宋人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此时杭州的“小经济”多达上百种。
古老的技艺中国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老的技艺中国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https://img.taocdn.com/s3/m/209e2d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c.png)
古老的技艺中国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技艺:中国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通过精巧的刀法和独特的表现手法,传承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审美理念。
本文将探讨剪纸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技艺特点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一、起源与发展剪纸艺术起源于古代中国,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当时的人们用剪纸制作各种难以绘画的图案,以应对物质匮乏和艺术表现手段的限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艺术逐渐流传开来,并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
中国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北方和南方两个流派。
北方流派以刀工繁复精细而著称,常见的剪纸图案包括花鸟、人物、山水等。
南方流派注重线条的简洁和剪纸的整体感,常使用对称和镂空的技法,表现出一种独具韵味的美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艺术继承和创新不断交替。
在战争和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剪纸艺术传承面临巨大的困难。
然而,凭借着人们的努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剪纸艺术得以保留和发扬。
二、技艺特点剪纸艺术的关键在于刀法的熟练和线条的准确。
剪纸师傅使用锋利的剪刀,经过长时间的磨砺,掌握了精确的刀法,能够在纸张上灵活自如地切割出各种形态的图案。
剪纸的创作过程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耐心。
从设计到切割,剪纸师傅必须全神贯注,每个动作都要准确无误。
这种技艺要求师傅具备长时间坚持并对艺术的热爱,并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剪纸的图案多样且寓意深远。
古人常以剪纸作为装饰品和礼物,传达吉祥如意、庆贺和祝福的寓意。
剪纸艺术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时代感和民族特色,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剪纸艺术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教育和文化价值。
首先,剪纸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追求独特与个性化,剪纸艺术通过其精致的刀工和独特的表现手法,给人们带来独特的美感,使人们得以远离喧嚣和压力,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与艺术价值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与艺术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d7fc9d0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5.png)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与艺术价值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又称剪窗花、剪红纸,是一种民间传统手工艺,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其独特的美学风格与文化内涵,不仅体现了中国民间的审美观念与生活情趣,还代表着中国文化艺术的独特表现方式,在艺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地位。
一、历史渊源剪纸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最早源于中国。
据史书上记载,在汉朝晚期时期,就已经有了剪纸这种手工艺的存在。
至唐代,剪纸技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为盛行于闺阁之中,被视为女性文化的一种体现。
明清时期,剪纸技艺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普及,剪纸作为一种教育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此后,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剪纸艺术也逐渐向世界不同的角落传播开来,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
二、艺术价值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表现形式多样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既有平面式的窗花、红纸、剪纸画等,也有立体式的剪纸切削、剪纸雕刻等。
不同的表现形式,都凝聚了中国民间的文化内涵,既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也是社会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
2.文化内涵丰富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如在剪纸图案中常出现的龙、凤、麒麟、熊猫、福字、对联、花鸟等,都是表达祝福、庆贺、寓意吉祥的符号。
其中福字更是中国民间喜庆文化的代表,被广泛应用于春节、婚庆、开业等重要场合,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独特的标志之一。
3.手工传承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完全通过手工传承下来的,尽管现在已出现了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但手工剪纸仍然保持着独特的价值与地位。
在中国的很多农村地区,老年人们仍然坚持传统的手工剪纸制作方式,将其作为饮水思源、传承美德和缅怀传统的手工艺品。
4.国际影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已经向世界不同的角落传播开来,在国际上也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如2005年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便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文化艺术品。
中国传统剪纸文化历史、手法、寓意-PPT
![中国传统剪纸文化历史、手法、寓意-PPT](https://img.taocdn.com/s3/m/43d5997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8.png)
• 四喜娃娃: 人生四大喜
事,“洞房花烛夜,金榜 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 乡遇故知”
• 鸳鸯戏水:夫妻和 睦相处、相亲相爱 的美好象征,也是 中国文艺作品中坚 贞不移的纯洁爱情 的化身,备受赞颂
• 龙凤呈祥:象征婚 姻的美满与神圣
• 麒麟送子、老鼠嫁女:子孙 旺盛之意
• 五福捧寿:五只蝙 蝠围着一团寿字, 寓意“五福捧寿”。 五福分别为:曰寿、 二曰富、三曰康宁、 四曰修好德、五曰 考终命
中国传统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的雏形
• 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骨器、 玉器上的雕刻和纹饰所表现出来的镂空雕 刻意识,是后来剪纸艺术的雏形。
• 剪纸是在平面薄片上雕刻镂空成图纹,在 纸没有发明前,商周战国秦汉时期的刻花 皮革、金属薄片和玉片透雕产生了与剪纸 艺术相近似的“类剪纸”艺术。
第一部分、剪纸的历史足迹
• 中国最早发现的剪 纸“对猴团花”, 新疆吐鲁番出土, 距今1500年。
4、隋唐−立春日剪春蝶
• 段成式《酉阳杂 俎》记载:“立 春日,士大夫之 家,剪纸为小幡, 或悬于佳人之首, 或缀于花下,又 剪为春蝶,春胜 以戏之。”
5、宋元−皮影
• 皮影艺术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
6、明清−剪纸艺术的巅峰
• 走马灯
• 梅鹊报春图
6、明清−剪纸艺术的巅峰
• 喜上眉梢
第二部分、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
• 1、多以单色为主,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 趣和造型观念
• 2、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
• 3、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
• 4、尖如麦芒 • 5、圆如秋月
• 6、方如青砖 • 7、缺如锯齿
第三部分、剪纸的寓意
• 1、商代−凤纹薄片
【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
![【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02d6a56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05.png)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流传着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剪纸。
它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深厚的情感。
追溯其由来,剪纸的历史源远流长,如同一条蜿蜒的河流,流淌千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剪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就有了剪纸的雏形。
那时的剪纸主要用于祭祀和驱邪,是人们信仰和生活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逐渐从宗教仪式中走出,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纸的艺术特点,在于其简洁、明快的线条和丰富的寓意。
每一幅剪纸,都是创作者心灵手巧的结晶,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剪纸已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传递着人们对幸福、吉祥的祈愿。
岁月如歌,剪纸的历史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的兴衰更迭。
在唐宋时期,剪纸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技艺也更加精湛。
那时的剪纸,不仅用于民间装饰,还出现在宫廷、寺庙等场所,成为了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的交融。
明清时期,剪纸艺术更是达到了鼎盛。
这一时期的剪纸作品,构图严谨,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同时,剪纸的题材也更加广泛,涵盖了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多个方面,成为了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剪纸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无数精美的作品。
他们以剪纸为载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正如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所说:“剪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
”如今,剪纸艺术已经走出了国门,成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剪纸艺术面临着传承的挑战。
为了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延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传承的责任,让剪纸这朵艺术之花,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总之,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民族的记忆。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71594bb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8.png)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流传着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剪纸。
剪纸,顾名思义,是用剪刀将纸张剪成各种图案的技艺。
这种看似简单的艺术形式,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剪纸的世界,探寻其由来与历史。
剪纸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据《风俗通义》记载:“剪纸之术,始于汉。
”由此可见,剪纸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剪纸起源于民间,最初的功能主要是用于祭祀、驱邪、装饰等。
在古代,人们相信剪纸可以驱邪避灾,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剪纸的历史悠久,其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以下几个阶段:一、萌芽阶段: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剪纸技艺逐渐萌芽。
这一时期,剪纸主要用于祭祀、驱邪等目的,图案以吉祥、祈福为主。
二、发展阶段:隋唐时期,剪纸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剪纸不再局限于祭祀、驱邪,开始用于装饰、寓意等。
剪纸图案更加丰富多样,如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
三、繁荣阶段:宋元明清时期,剪纸艺术达到了鼎盛。
这一时期,剪纸技艺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剪纸作品广泛应用于民间生活。
剪纸题材更加广泛,如民间故事、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
四、传承与创新阶段:近现代以来,剪纸艺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剪纸逐渐走出民间,走进了艺术殿堂。
许多剪纸艺术家以剪纸为载体,表现现代生活,赋予了剪纸新的生命力。
剪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还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剪纸的世界里,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剪纸作品中的图案寓意丰富,如鱼寓意年年有余、蝙蝠寓意福寿双全、牡丹寓意富贵吉祥等。
这些寓意深刻的图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剪纸技艺精湛,其表现形式多样。
从剪纸技法上可分为单色剪纸、套色剪纸、染色剪纸等。
单色剪纸以线条为主,线条流畅、简洁大方;套色剪纸则色彩斑斓,层次分明;染色剪纸则更具立体感,色彩丰富。
民间剪纸的历史与发展
![民间剪纸的历史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2d661f9c5da50e2534d7f62.png)
民间剪纸的历史与发展民间剪纸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间工艺。
它在民间艺术中保持着经久不衰的地位,保存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人民大众普遍的审美喜好。
它被劳动群众所创造,又为劳动群众所享用,有着广泛而深厚的民间基础,是中国最普及的传统装饰艺术之一。
一、民间剪纸起源民间剪纸是一门古老的工艺,在《史记》中记载的“剪桐封弟”,讲述的就是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给弟弟叔虞,封其为诸侯的故事。
至汉唐时代,民间形成以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女子鬃角为饰的风尚。
至唐代,剪纸艺术取得更大发展,杜甫诗写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诗句,剪纸招魂的风俗广传于民间。
唐宋时期,民间还出现了蓝印花布制作工艺,其制作过程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再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刮浆印花时使用的花版纹样采用的就是剪纸的技法(见图1)。
这种方法被广为流传,沿用至今。
明、清时期,民间剪纸艺术达到鼎盛,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
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出自劳动人民之手,常采用寓意象征和变形夸张手法,体现人民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不同,我国民间剪纸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均有其独到的地方特色。
北方剪纸简洁大方、粗犷奔放,南方剪纸精致、细腻、排列对称有序。
具体而言,河北剪纸善于点色,山东山西剪纸淳朴稳重,广东剪纸善用金纸衬托,江苏剪纸剪工精细,福建剪纸形态自然,陕西、浙江的剪纸则是擅长边饰图案。
地域性的特征体现在人物造型、刀法处理以及感情表达上,但是基本内涵却是一致的,就是质朴、纯真、内涵丰富、乡土气息浓郁。
二、民间剪纸的题材民间剪纸反映了人们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的夙愿,表现了幸福安康、吉祥如意的内容,抒发人们美好的情感。
通常在题材上分为以下三类:(1)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人追求美好的愿望和趋吉避凶的民俗观念,常常被寄托在了剪纸艺术这种表现形式上,多采用象征、寓意、谐音来表现,如“年年有余”、“吉祥如意”、“五福临门”等。
【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
![【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7056885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d.png)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我国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如同古老文明的瑰宝,历经千年岁月,依然璀璨夺目。
它起源于民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剪纸艺术萌芽于先秦时期,雏形可见于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图案。
据《汉书》记载:“剪彩为人像,以示敬鬼神。
”可见,当时剪纸已初具雏形,主要用于祭祀活动。
唐宋时期,剪纸技艺得到进一步发展,不仅应用于民间祭祀,还逐渐融入了宫廷艺术。
剪纸作品题材丰富,有寓意吉祥的“鱼跃龙门”、“双喜临门”,也有反映社会生活的“耕织图”、“渔樵耕读”。
这一时期的剪纸作品,线条流畅,构图严谨,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明清两代,剪纸艺术进入鼎盛时期。
民间剪纸技艺得到空前发展,剪纸作品题材更加广泛,有寓意吉祥的“福、禄、寿、喜”,也有反映民间习俗的“婚嫁”、“生子”。
剪纸技艺也更加精湛,以刀代笔,线条粗犷有力,构图生动活泼。
剪纸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剪纸作品中的寓意丰富,如“福、禄、寿、喜”等,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剪纸艺术还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剪纸作品常用于窗花、门笺、灯笼等装饰,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剪纸技艺的传承,使得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如同一条流淌千年的河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它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剪纸艺术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厌 胜 纸 虎 头 唐 代
人们把《厌胜纸虎头 》剪好贴于门楣上,认为可驱邪镇宅, 使百鬼远离,贴虎头在山西、陕西一带普遍流行至后世。
这是唐代为祝寿、庆寿而作的工艺礼品,有剪纸、 刺绣、印染、铜镜、漆器等,内容以“松鹤长青”居 多,
祝 寿 礼 镂 版 印 染 寿 图
宋代剪纸
马上做官
元明清剪纸
生活,求取功名利禄和富贵的愿望
金乌负日
太阳神鸟
现藏四川省成都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
对 马 团 花 剪 纸
南 北 朝
对 猴 团 花 剪 纸
南 北 朝
鞭 牛 迎 春
间剪纸甚为普遍,人们对新年、立春极为重视,“一 年之计在于春”,人们会把春牛贴在门楣上,并相互赠贺。
唐代剪纸
五 毒 图
唐 代
端午节人们常吧《五毒图》剪贴在门上。一表示“祛疫”, 二表示“继嗣”。这种剪纸图案也常用于香包、肚兜、刺 绣上
喜上眉梢
马 上 财 到
一风 般俗 正,明 门唐清 张后广 贴期大 秦改地 琼为区 后张流 门贴行 张剪张 贴纸贴 钟秦门 馗琼神 。和剪 尉纸 迟驱 公鬼 。
门 神 ·
明 清 传 纹 湖 南 ·
秦 琼
老 鼠 娶 亲
明 清 传 纹 湖 南
明清时期,流行年节祀鼠活动,日期因地而异。剪纸“老鼠 娶妻”表示:一是鼠为“子神”,很会生子;二是娶亲送走老鼠, 消灭鼠害;三是腐败如同鼠害,民间深恶痛绝,赶快送走之意。
·
织 布
收 获
回 娘 家
的 历史演变
一、萌芽阶段(新石器时代——汉代)
汉代
●剪彩为幡
●纸的出现
——剪纸的雏形
(汉代——南北朝)
பைடு நூலகம்
二、产生阶段
汉代
●招魂李氏——传说中最早的剪纸
南北朝 ●南北朝剪纸 ——有证可考的最早剪纸
三、发展阶段(唐代至今)
唐代 ●最早出现“剪纸”一词 宋代 ●余敬之——史料记载的第一位剪纸艺人 元明清 ●福禄寿喜财神剪纸流行,以表达人们希望改变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