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试卷.doc

合集下载

精品解析: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六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一、选题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括号中,每题2分,共50分)1. 下列场合适合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是()。

A. 观察太阳B. 观察细菌C. 观察小狗D. 观察指纹【答案】D【解析】【详解】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分析选项可知;观察太阳;观察细菌不适合使用放大镜观察;观察小狗,肉眼观察即可。

2. 使用放大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持放大镜,眼睛和观察对象分别位于放大镜的两侧B. 放大镜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清晰度不会变化C. 放大镜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放大倍数不会变化D. 放大镜的凸度越大,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就越大【答案】A【解析】【详解】A.手持放大镜,眼睛和观察对象分别位于放大镜的两侧,选项观点正确;B.放大镜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选项观点错误;C.放大镜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放大倍数会变化,选项观点错误;D.放大镜的镜面凸度与放大镜放大倍数有关,和视野范围无关,选项观点错误;3. 昆虫的耳朵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蟋蟀的耳朵长在()。

A. 胸腹之间的凹处B. 触角上C. 足的内侧D. 尾须上【答案】C【解析】【详解】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

昆虫的耳朵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

4. 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那条鱼应该()。

A. 比实际的鱼小B. 比实际的鱼大C. 没有变化D. 一样大【答案】B【解析】【详解】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透镜,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起到放大的作用。

圆形的鱼缸中的圆形,其形状是向外凸出的,具有了凸透镜的特征,再结合鱼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由此得出:看到的鱼比实际的鱼大。

5. 在放大镜下观察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天牛的触角是()。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属于化学变化?(A)A. 铁钉生锈B. 冰块融化C. 水烧开D. 纸条燃烧答案:A2. 毛毛虫变成蝴蝶发生了什么变化?(C)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生物变化D. 灾害变化答案:C3. 下列哪个物体不属于固体?(B)A. 铅笔B. 水C. 木板D. 书答案:B4. 春天的气温比冬天的气温高,这属于什么变化?(A)A. 温度变化B. 形状变化C. 颜色变化D. 体积变化答案:A5. 下列哪个是运动物体具有的特征?(D)A. 能下雨B. 能吃饭C. 能发光D. 能改变位置答案:D二、填空题1. 螺栓可以连接________。

(零件)2. 动物依靠________取得生活所需的食物。

(触角)3. ________对农民来说非常重要。

(降雨)4. 鸟儿用________与鱼类进行呼吸。

(肺部)5. 爬行动物的身体上覆盖有________。

(鳞片)三、判断题1. 人类属于动物界。

(正确)2. 水蒸气在冷凝后会变成固体。

(错误)3. 雪花是由水蒸气直接凝结而成的。

(错误)4. 地球是太阳的卫星。

(错误)5. 满月时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的背面。

(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化,如物体的形状、颜色、温度、体积等的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具有新的化学性质的变化。

2. 请简述光的传播方式。

光的传播方式有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两种。

直线传播是指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在空气中传播。

反射传播是指光在遇到一个边界时发生反射,如光线照射到镜子上会反射回来。

3. 请简要介绍下水的三态。

水的三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当温度较低时,水会变成固态,如冰块。

当温度适中时,水是液态,如自来水。

当温度较高时,水会变成气态,如水蒸气。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将电能转化成磁性的装置叫________,要使它的磁性强一些有________、________等办法。

2、_____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3、生物的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即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它包含三个层次:________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4、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星,叫做________;像地球这样自己_______,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________没有关系,和________有关。

6、滑轮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窗帘上安装的是________,吊车上安装的是________。

7、动植物具有与_____________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8、不开花植物中的蕨类、________类和________类植物,能自己进行_________制造养料,这和开花植物是一样的。

9、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_________,许多传染病就是由此引起的。

10、小电动机中的转子相当于是个________,它工作是将________能转化成了________能。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简单机机械中不属于轮轴的是()。

A.镊子 B.自行车车把 C.方向盘 D.教室门2、我们家庭现在处理垃圾的方法一般是()。

A.堆在一起B.扔进垃圾桶C.随便乱扔3、小明和小天都是单眼皮,都没有耳垂,都是卷发,这说明()。

A.小明和小天长的一样B.小明和小天是兄弟俩C.小明和小天有血缘关系D.小明和小天这些相貌特征相同4、具有稳定性强的框架是()。

A.三角形B.长方形C.五边形5、没加任何东西的米饭放进嘴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word版 有答案)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word版 有答案)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生物具有()A、自然选择现象B、遗传现象C、变异现象2、鸭蛋由天鹅来孵,孵出来的是()A、鸭B、天鹅C、四不像3、猫妈妈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的毛色不完全相同,这说明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具有()A、相似性B、差异性C、适应性4、用高茎豌豆的种子繁殖,出现了矮茎豌豆,说明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A、差异性B、相似性C、适应性5、下列关于化石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于植物比较柔软,所以植物不会形成化石B、科学家可以根据化石知道生物生活的年代C、化石的形成必须经过上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6、霸王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没有人知道它确切的样子,科学家对霸王龙外貌特征以及食性进行推测的方法是()A、利用化石中的线索进行测量、比较、分析等B、查阅资料C、利用科学想象的能力7、关于动物演变过程的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物由多细胞演变为单细胞B、由简单的单细胞动物演变为多细胞动物C、由哺乳动物演化为爬行动物8、在5000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马的躯体变大了,它的脚趾个数变化为()A、1→4B、4→1C、3→19、许多特殊的动植物被称为“活化石”,如我国的银杏树,南非附近印度洋中捕获的腔棘鱼。

银杏和腔棘鱼被称为“活化石”是因为它们()A、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较晚,但目前稀有B、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早,但形态结构至今无太大变化,在自然界仍有后代生存且稀有而珍贵C、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很早,其化石稀有而珍贵10、能量看不见、摸不着,但能量可以使物体()A、运动B、发生变化C、运动或发生变化11、磁铁能将铁钉吸引过来,它运用的是()A、动能B、电能C、磁能12、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观点,不正确的是()A、搓动双手会发热,是由于机械能转换为热能B、当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会跳动,这是热能转换为动能C、在燃料燃烧过程中热能转换为光能13、电饭锅在蒸米饭的过程中,电能转换成了()A、热能B、化学能C、磁能14、不可以增大电磁铁磁力的是()A、增大电流B、增加铁钉长度C、增加线圈匝数15、电磁铁是一种()的装置A、将电能转换为动能B、将电能转换为磁能C、将磁能转换为电能16、清洁能源也称绿色能源,不排放污染物。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和热量?A. 石头B. 纸张C. 水蒸气D. 铁块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哪种气体被释放?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氢气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蜗牛C. 猫咪D. 蜻蜓4.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木材C. 水D. 铜线5.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A. 一天B. 一个月C. 一年D. 一周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3.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4.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消费者。

()5.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km/s。

2. 植物通过______过程吸收阳光能量。

3.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4. 地球表面约______被水覆盖。

5.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 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3. 解释什么是生态平衡。

4. 简述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5. 解释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用2小时走了10公里,求他的平均速度。

2.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受到10N的力,求它的加速度。

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cm,宽是5cm,求它的面积。

4.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cm,高是4cm,求它的面积。

5. 一个班级有20名学生,其中10名是男生,求女生占班级总人数的百分比。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2.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使小灯泡发光。

小学六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

小学六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

小学六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植物的光合作用?A. 植物吸收水分B. 植物吸收养分C. 植物吸收阳光并制造食物D. 植物释放氧气2.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小时?A. 24小时B. 12小时C. 36小时D. 48小时3.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B. 非生物C. 土壤D. 月亮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5.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A. 冰川融化B. 海平面上升C. 物种迁移D. 潮汐现象6. 以下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煤炭7. 以下哪个是动物的防御行为?A. 捕食B. 逃跑C. 冬眠D. 繁殖8. 以下哪个是植物的繁殖方式?A. 种子B. 嫁接C. 扦插D. 所有选项都是9. 以下哪个是水循环的组成部分?A. 蒸发B. 降雨C. 渗透D. 所有选项都是10. 以下哪个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A. 提出问题B. 收集信息C. 制定计划D. 所有选项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植物通过_________吸收水分和养分。

12.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_________天。

13. 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_、水、空气等。

14. 人体的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血管和_________组成。

15.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_________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16.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_________等。

17. 动物的捕食行为是一种_________行为。

18. 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_________和组织培养等。

19. 水循环的组成部分包括蒸发、凝结、_________等。

20.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_________、实施计划和得出结论。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2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

(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显微镜微生物厚 1 凸透镜地核载玻片滴管 365 地壳1.显微镜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这个观察工具是由两个_________凸透镜组合起来的,镜片的形状特点是中央_________、边缘薄。

2.在做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实验时,用_________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_________上。

3.我们周围的有机垃圾和污水的处理要靠_________,它们必须借助_________才能看见。

4.地球结构由厚到薄依次是_________、地幔、_________。

5.地球绕太阳公转_________周的同时,绕地轴自转约_________周。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科学家简·施旺麦丹是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

( ) 2.将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后,改变它们之间的距离会改变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 ) 3.自来水是经过消毒处理的,水中不会有微生物。

( ) 4.在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横切橙子是为了模拟赤道线。

( ) 5.地球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 ) 6.我国冬季寒冷,是因为此时地球距离太阳远。

( ) 7.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对因较厚而不便于观察的物体,需要制作玻片标本。

( ) 8.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看到所有微生物。

( )9.傅科摆、卫星图像都能为地球公转提供有力的证据。

( ) 10.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一些动物换毛都是受四季变化影响的。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如图甲、乙所示,两个装水的玻璃容器的水中各有一个小球。

从容器侧面观察,两个小球大小相同。

如果将小球从水中取出比较,结果是( )。

A.甲容器里的小球大B.乙容器里的小球大C.两个容器里的小球一样大2.有关显微技术发展历史的过程正确的是( )。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形状是:A. 圆形B. 椭圆形C. 扁平形D. 球形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00,000公里/秒B. 3,000,000公里/秒C. 30,000公里/秒D. 3,000公里/秒3. 植物通过什么部位吸收水分和养分?A. 根B. 茎C. 叶D. 花4.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混合物?A. 空气B. 盐水C. 纯水D. 土壤5. 声音的传播需要:A. 真空B. 固体C. 液体D. 气体6.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鸡B. 鸭C. 狗D. 鱼7.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A. 水B. 二氧化碳C. 阳光D. 所有以上8.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7天9. 以下哪种力不是基本力?A. 重力B. 电磁力C. 强力D. 摩擦力10.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_____、______、外层。

2. 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______。

3. 光年是天文学上用来表示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在真空中一年内传播的距离,约为______公里。

4. 物质的三态包括固态、液态和______。

5.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______天,即一年。

6. 牛顿三大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力和加速度定律以及______定律。

7.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______。

8. 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在叶绿体中反应生成______和氧气。

9.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______传播声音。

10. 人体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______系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2. 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________、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物体的________。

3、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4、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的。

物质变化有两类:_________ 。

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

5、同一栖息地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之间会形成________关系或________关系。

6、路边经常能见到许多高压电的铁塔,发现铁塔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都是______形。

7、煤、石油、天然气是_____________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8、大量的垃圾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

9、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是反射_______ 的光。

10、长方形框架中加斜杆,在受力时起到________或________的作用。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曾经是太阳系中的行星,后来被列为矮行星的是()。

A.冥王星B.天王星C.彗星2、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大小和()无关。

A.转动速度B.转动方向C.发电机大小3、月球的公转形成了()。

A.昼夜变化B.四季变化C.月相变化4、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取得的。

A.凹面镜B.凸透镜C.近视镜5、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千米A.30万B.300万C.10亿6、大型水电站发出的强大的电能是由()转化而来的。

A.风能B.热能C.水能7、鸡蛋握在手中不易破碎是因为()A.鸡蛋壳很坚硬B.鸡蛋壳很厚C.鸡蛋壳接近球形D.鸡蛋壳内部是实心的8、用蜡烛火焰加热金属汤匙中的白糖约5分钟,白糖()。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像铁塔这样的骨架式的构造叫做________,它的优点是________。

2、动植物具有与_____________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3、科学家主要是根据生物的________对生物进行分类的。

4、天然气、煤、石油是储存了亿万年的________,它们都是________能源。

5、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或________来实现。

6、煤大多夹在岩层中,这些岩层都是古代沉积的______变成的。

7、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_________、_________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_________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8、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________,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________。

9、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_________,许多传染病就是由此引起的。

10、________ 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着地球________ 方向运动。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方法能使食盐溶液产生晶体的是()。

A.在食盐溶液中加入水分B.继续加入食盐溶解C.将食盐溶液放在阳光下蒸发 D.在食盐中加入碱面2、()是一种变化速度快,会伴随颜色变化的化学变化。

A.小苏打和白醋混合B.淀粉和碘酒混合C.面包发霉D.铁生锈3、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4、月食不会出现的是()A.月全食B.月偏食C.月环食5、小明和小天都是单眼皮,都没有耳垂,都是卷发,这说明()。

A.小明和小天长的一样B.小明和小天是兄弟俩C.小明和小天有血缘关系D.小明和小天这些相貌特征相同6、开水沸腾时,可以看到茶壶口的上方会出现“白气”,这是()。

A.水蒸气B.空气C.小水滴7、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完整版)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完整版)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完整版)一、填空题。

(共20分)1.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

头骨近似于________, 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

2.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3.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星, 叫做________;像地球这样自己_______, 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 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

4、前人用来打井水的辘轳是________的应用, 它是个________力的简单机械。

5.________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 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6.我国发电站发电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是通过________将不同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7、对垃圾中的一些废弃物进行回收并________加工利用, 这样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________, 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________。

8、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_________, 许多传染病就是由此引起的。

9、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 梳子带_______电荷, 头发带正电荷, 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_________的现象。

10、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1.下列选项, 属于小苏打的特点的是()。

A. 白色大颗粒B. 都是立方体颗粒C. 粉末状颗粒2.光学显微镜的镜片()。

A. 两块都是凸透镜B. 两块都是凹透镜C. 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3.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 )的原因。

A. 弹力B. 推力C. 重力4.下列含有淀粉的食物是()A. 番薯B. 西红柿C. 萝卜5.为了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 我们通常把横梁()。

A. 横着放B. 立着放C. 斜着放6.激光可以像电钻和刀-样打孔或切割材料, 说明激光()A. 具有能量B. 很硬C. 锋利7、下列属于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________没有关系,和________有关。

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____。

3、小电动机中的转子相当于是个________,它工作是将________能转化成了________能。

4、电动机是一种用________产生________的机器。

5、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6、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们目前使用的三大能源。

8、煤大多夹在岩层中,这些岩层都是古代沉积的______变成的。

9、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物体的________。

10、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_____;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__________;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制作食盐晶体的实验中,食盐溶液应该()。

A.越淡越好B.越浓越好C.浓淡无所谓2、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

A.没有什么变化B.会熄灭C.燃烧的更旺3、观察植物果实、根、茎、叶的切片时,把标本切成()的薄片。

A.厚实完整B.薄而透明C.厚而均匀4、下列哪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是()。

A.火药爆炸B.衣服晒干C.纸张燃烧D.粮食酿酒5、瓦楞纸是通过()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的。

A.增加厚度B.增加长度C.增加宽度6、放大镜又叫凸透镜,是因为放大镜具有()特点。

A.透明,中间厚,边缘薄B.不透明,中间厚,边缘薄C.透明,中间薄,边缘厚D.不透明,中间薄,边缘厚7、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

A.珍珠B.琥珀C.雪花8、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中含有()。

教科版六下科学期中试卷

教科版六下科学期中试卷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 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_________相适应。

2. 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_________、中间_________、边缘_________。

3. 小电动机中的转子相当于是个_________,它工作是将_________能转化成了_________能。

4.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产生沉淀物。

5. 我们身体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_________,手握物体处是_________,上臂的肱二头肌处是_________。

6. 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_________,制造_________。

7. 微生物具有_________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8.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图像范围就_________。

9.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_________,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10. 我国很早就开始使用杆秤了,杆秤是杠杆类工具,提绳是_________,秤砣是_________,秤盘是_________。

11. 像食盐、白糖等的颗粒都是有_________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物质叫做_________。

12. 在能量中,_________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可能伴随的现象?()A. 改变颜色B. 产生气体C. 发光发热D. 形状改变2. 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 列文虎克B. 罗伯特·胡克C. 牛顿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凸透镜的作用?()A. 放大物体B. 聚集光线C. 缩小物体D. 成像4. 在制作晶体的实验中,()更容易看见晶体。

A. 使用较稀的食盐溶液B. 使用较浓的食盐溶液C. 使用任何浓度的食盐溶液5. 下列哪个选项描述的是电磁铁的特点?()A. 只能使用一次B. 磁力大小不能改变C. 磁力大小可以改变6. 昆虫的身体分为哪三部分?()A. 头、胸、四肢B. 头、胸、腹C. 头、颈、腹7.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哪个因素无关?()A. 镜片的凸度B. 镜片的直径C. 镜片的材料8.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生物的特征?()A. 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B. 不能繁殖C. 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9.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防止铁生锈的方法?()A. 涂油漆B. 放在潮湿的环境中C. 镀上金属层10. 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哪一天?()A. 初一B. 十五C. 二十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放大镜的镜面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素质达标试卷及答案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素质达标试卷及答案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素质达标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A. 提出问题B. 收集数据C. 评估结果D. 调查研究2. 下列哪个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A. 车辆刹车后,乘客向前倾斜B. 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C. 水滴从高处落下,速度越来越快D. 摩擦力使物体停止运动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核能D. 水能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化学变化?A. 烧水B. 铁生锈C. 木柴燃烧D. 冰融化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生物的特征?A. 新陈代谢B. 生长繁殖C. 呼吸作用D. 无机化6.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因素C. 生物圈D. 生态系统7.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地球的圈层结构?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大气层8.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地球运动的表现?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星辰运动D. 地球自转9.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内涵?A. 物种多样性B. 生态系统多样性C. 基因多样性D. 地理多样性10.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A. 生态文明建设B. 绿色发展C. 低碳生活D. 资源节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惯性是物体保持______或______的性质。

3. 可再生能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______。

5. 生物的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7. 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8. 地球运动的表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科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和热量?A. 石头B. 木材C. 水泥D. 铁块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肺C. 皮肤D. 肝脏3.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煤炭4. 光的三原色是什么?A. 红绿蓝B. 红黄蓝C. 黄绿蓝D. 红蓝绿5.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B. 鱼C. 蛙D. 猫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2. 食物中的所有营养物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3. 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4.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5. 酸雨对环境没有危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______、降水三个过程。

2.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______、维生素和水。

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4. 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区域是______。

5.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指能够进行______的绿色植物。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及其作用。

2. 描述人体的呼吸过程。

3. 解释光的反射现象。

4.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产生的现象。

5. 解释什么是温室效应以及其主要成因。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想知道为什么在夏天穿浅色衣服比穿深色衣服凉快,请你用科学原理向他解释。

2. 如果一个电池的电压是1.5伏特,那么两个这样的电池串联后的电压是多少?3.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条件?4. 解释为什么在高山上煮饭需要更长的时间。

5. 简述水资源的分布及其重要性。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至少两种保护环境的措施。

2. 讨论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新课标北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

新课标北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

新课标北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 水是单质。

C. 水是化合物。

D. 水是混合物。

2.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光的传播速度是无限的。

B. 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

C. 光的传播速度是可变的。

D. 光的传播速度是随温度变化的。

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植物细胞有细胞核。

B. 动物细胞有细胞核。

C.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D.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没有细胞核。

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天。

B.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6天。

C.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25天。

D.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5天。

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磁铁的南极和南极相互吸引。

B. 磁铁的南极和北极相互吸引。

C. 磁铁的南极和南极相互排斥。

D. 磁铁的南极和北极相互排斥。

6.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 空气是一种有色有味的气体。

C. 空气是一种无色有味的气体。

D. 空气是一种有色无味的气体。

7.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水的密度比油大。

B. 水的密度比油小。

C. 水的密度和油相同。

D. 水的密度和油无法比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

2. 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______米/秒。

3.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但它们的细胞壁______。

4.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25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______。

5. 磁铁的南极和北极相互吸引,而南极和南极、北极和北极则相互______。

6.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和______组成。

7. 水的密度比油大,因此当水和油混合时,水会______油。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利用物质_________的原理,制成温度计。

2、同一栖息地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之间会形成________关系或________关系。

3、动植物具有与_____________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4、我们实验观察的小电动机中,转子上有_________组线圈。

5、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普通的垃圾填埋的方法,会污染________和________。

7、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或________来实现。

8、就人而言,即使是同一种族,每一个体不完全一样,所以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存在________。

9、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需要依靠________,如果没有这类生物,地球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10、小电动机中的转子相当于是个________,它工作是将________能转化成了________能。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使用酒精灯加热物体应该用()加热。

A.外焰B.内焰C.焰心2、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会发生()。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下列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A.云母、小苏打、维生素C B.水晶、雪花、玻璃C.盐、铜矿、高锰酸钾4、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这种污水处理方法叫做()。

A.物理方法B.生物方法C.化学方法5、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A.形态发生了改变B.产生新的物质C.没有什么变化6、下列哪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是()。

A.火药爆炸B.衣服晒干C.纸张燃烧D.粮食酿酒7、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D.缩小了的正像8、曾经是太阳系中的行星,后来被列为矮行星的是()。

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doc

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doc

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班级: 姓名: 成绩:一、用会用科学知识填空。

(每一空格2分共44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 ,看到的范 :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 _________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食盐、白糖、 ________________ 、 等的颗粒都是有 儿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物质叫做 __________ O3、 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都是由 ____________ 构成的,借助 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它们是洋葱的 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饭中有一种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质,米饭中的这种物质遇到碘酒会变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

5、 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常见诸如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等。

6、由于煤、石油等的化石燃料消耗量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 __________________ ,使空气中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二、我能正确判断(对的打“J”,错的打“ X”,)(12分)1、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163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转化成( )能的装置。

7、电磁铁由( )组
8、科学家受到(
)的启发,将卫星表面设计成( )一样能吸收、 )o 它是一种将(
六年级科学试题
命题人:高于铺一中孙素彬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
)种。

2、 像杨树那样具有比较(
)( )( )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木
植物。

3、 根据动物有没有(
),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动 物包括(
)( )( )( )( ),无脊椎动
物包括( )等。

4、 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
),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
)。

5、 科学研究表明,在生物体内一些物质合成时可以( )能量,分解时可以 )能量。

6、电磁铁通电后,(
释放能量的装置。

9、 人们在生活中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利用各种装置或材料对使用能量的
( )( )进行控制。

10、 橡皮筋动力飞机是把橡
皮筋扭动的能量转化成了(
) 二、我会判断:每小题1分,共5分。

1、 只要靠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都是鸟。


) 2、 蛇、蚯蚓、鱼、鳄鱼都是爬行动物。

( )
3、细菌和病毒只存在于食物、土壤、水中。

()
4、10—13岁的儿童每天约消耗10032千焦的能量。

()
5、食物和汽油中储存着化学能。

()
)电池数目少的电磁铁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下列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 牛
B 螟蚣
C 扬了•鳄
D 蚯蚓
2、 下列动物中,( )是昆虫。

A 青蛙B 蝎了 C 蜂鸟D 蝴蝶
3、 汽车运行需要(
)。

A 风能
B 化学能
C 电能
D 光能
4、 线圈缠绕匝数相同时,电池数目多的电磁铁磁力( 的磁力。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5、下面的电磁铁通电后磁力最大的是( 四、分析:1 9分。

1、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怎样防止和减少食物或衣物发霉?(5分)
2、什么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分)
3、将漆包线顺着一个方向绕在钉了上,用砂纸除去漆包线两头的漆皮,接通电源, 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小铁钉或曲别针,会有什么现象?切断电源又有什么现象?说明电 磁铁有什么性质?试验中我们还发现了什么?(8分)
六年级科学试题答案答案
%11、30 万
2、紧密、坚硬、支持力强
3、根据有无脊柱,脊椎动物包括哺乳动物(或哺乳类),爬行动物(或爬行类),两栖动物(或两栖类)、鱼类(或鱼)、鸟类(或鸟),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等
4、光能,化学能
5、贮存释放
6、产生磁性,磁性消失,电能,磁能
7、铁芯线圈
8、蝴蝶百叶窗
9、时间长短大小
10机械能
%1 1 X 2X 3X 4X 5J
%11A 2 D 3 B 4 C 5 B
四一、食物在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环境下容易发霉,衣物保持干燥,不要受潮,食物放在冰箱等低温的设备中或低温的环境中。

二、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物质将太阳光的能景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三、接通电源后,铁钉的一端可吸住小铁钉或曲别针,
切断电源后小铁钉或曲别针落地;
电磁铁的性质是通电后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
化为磁能的装置;
试验中我们还发现电磁铁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

电流越强,磁性越大,匝数越多,磁性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