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部和咽部。
以病毒感染最为多见,约占90%以上,细菌感染占10%左右,其中部分为病毒感染后继发的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亦可以引起上感。
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一般类型上感常于受凉后1~3d出现临床症状。
轻症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干咳,发热有或无,亦可有咽部不适或咽痛等。
重症多骤然起病,突然高热达39~40℃以上,头痛,全身乏力,精神萎靡,食欲缺乏,睡眠不安,咳嗽频繁。
婴幼儿常伴呕吐、腹泻。
部分病儿可出现高热惊厥、腹痛等。
若炎症波及中耳、鼻窦、颈淋巴结、气管及支气管等邻近器官,则发生相应器官炎症。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及触痛,肺部呼吸音正常或粗糙。
若为肠道病毒所致者,常伴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上感(1)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可有局部流行。
急性起病,突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查体除咽部充血外,咽腭弓、悬雍垂、软腭或扁桃体上可见直径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
病程约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Pharyngo-conjunctivalfever)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常发生于春夏季节,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
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
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
有时有胃肠道症状。
二、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有助于判断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性感染;鼻咽分泌物病毒分离、抗原及血清学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原。
治疗原则一、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加强护理,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
二、对症治疗1.高热高热或有高热惊厥史者需积极采取降温措施。
通常物理降温。
此外可给予药物治疗,如适量布洛芬。
非超高热(41℃以上)者最好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2.止咳祛痰对轻症咳嗽小儿,尤其是小婴儿,不宜用大量止咳的中西药品。
儿科常见病诊断与治疗培训课件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并发症处理原则与方法
急性中耳炎
需要使用抗生素滴耳液 ,同时口服抗生素药物
进行治疗。
鼻窦炎
需要使用抗生素药物进 行治疗,同时保持鼻腔 通畅,避免过敏原刺激
。
喉炎
需要使用抗炎药物进行 治疗,同时保持室内空 气湿度适中,避免过度
用嗓。
心脏疾病
需要使用相应的药物进 行治疗,同时注意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
非药物治疗
休息与护理
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时间,提供 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鼓励患儿多饮水,有助于排出
体内的毒素。
物理降温
对于低热或中度发热,可以采用物 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浴、贴退 热贴等,以降低体温。
咳嗽与排痰
对于咳嗽和排痰的症状,可以给予 适当的咳嗽排痰指导和护理,如轻 拍背部、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
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这些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
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涉及病毒或细菌在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吸附、复制和释放等 过程,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还涉及到免疫系统的反应,包括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的释 放以及免疫细胞的激活和募集。
04
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及 处理
并发症类型及表现
01
02
03
04
急性中耳炎
表现为发热、耳痛、耳鸣、听 力下降等,严重时可出现鼓膜
穿孔和流脓。
鼻窦炎
出现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 状,严重时可影响睡眠和食欲
。
喉炎
表现为声音嘶哑、喉部疼痛、 咳嗽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
难。
心脏疾病
如心肌炎,可出现心悸、胸闷 、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
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

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办公室的角落,一杯热咖啡在桌上冒着热气,我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儿科呼吸道感染,这是一个常见的疾病,但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
一、诊断我们得聊聊诊断。
儿科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多种多样,咳嗽、发热、流涕、喉咙痛,这些是最常见的。
但别忘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
1.病史收集: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性质、伴随症状等,还要了解孩子的年龄、性别、居住环境等基本信息。
2.体格检查:仔细观察孩子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有无呼吸困难等表现。
同时,检查口腔、鼻腔、喉咙等部位,看看有没有红肿、分泌物等异常。
3.辅助检查:血常规、胸部X光片等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性质。
如果孩子症状严重,还可以考虑做病毒或细菌培养,以便针对性治疗。
二、治疗方案1.轻度呼吸道感染: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只需要在家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
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混悬液,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
2.中度呼吸道感染:这时候,孩子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治疗方案包括:a.抗病毒或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
b.吸氧治疗:如果孩子呼吸困难,可以给予吸氧治疗。
c.祛痰止咳:使用祛痰止咳药物,如氨溴特罗口服液,帮助孩子缓解咳嗽症状。
d.保持水分平衡:鼓励孩子多喝水,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
3.重度呼吸道感染: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需要重症监护。
治疗方案包括:a.机械通气:如果孩子呼吸衰竭,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b.抗感染治疗:加大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的剂量,必要时联合用药。
c.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孩子的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d.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的营养支持,帮助孩子恢复体力。
三、家庭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注意保暖:避免孩子着凉,特别是在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治及相关问题探讨

咽拭子、血常规检查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中,除了常规的体格检查和症状询问外,咽拭子和血常规检查也是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在进行咽拭子检查时,医生需要先让患儿 坐直或站立,然后用专用的棉签或拭子轻轻擦拭患儿的咽部、扁桃体和软腭等处,取得样本后进行细菌和病毒检测。而血常规检查则可以检测患儿体内的白 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指标,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儿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检查并不能单独用于诊断,还需要结合患儿的病史、 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3. 真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真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儿童中不常见,但发病率逐年上升。真菌性上呼吸道 感染可分为真菌球菌病、白色念珠菌病等。儿童真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长 时间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引起。
02
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 方法
临床观察与症状分析
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探讨: 1.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差异较大,因此需要对不同症状进行准确的观察和分析。例如,对于持续 发热的患儿可以观察发热的程度、发作的时间、是否伴有其他症状等,以协助医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 在病情观察方面,除了对症状进行观察外,还需要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食欲情况等,以辅助判断病情。例如 ,儿童如果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可能会影响食欲,最终影响体力和免疫力的恢复,需要针对不同症状进行观察 和处理。 3. 对于较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病情恶化。对于重症病例,需要进行近距离、长 时间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并发症。 4.综上所述,临床观察和症状分析是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诊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能帮助医生了解病情 ,有效制定治疗方案,而且可吸道感染的并发症及处 理方法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methods for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children.
儿童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儿童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症状与治疗方法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而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病原。
呼吸道支原体是一种细菌,它在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儿童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症状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症状儿童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 咳嗽: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通常伴有剧烈的咳嗽,咳嗽声音干咳或咳嗽时带有鸣音。
这种咳嗽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并逐渐加重。
2. 鼻塞:儿童感染呼吸道支原体后,常会出现鼻塞症状,鼻腔内分泌物增多,伴随着鼻痒和喷嚏。
有时还会伴随有黏液性分泌物残留在鼻腔中,影响孩子的呼吸。
3. 发热:儿童感染呼吸道支原体后,常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升高。
一般情况下,发热会持续几天,但对于病情较重的儿童,发热可能会延续更长的时间。
4. 喉咙痛:儿童感染呼吸道支原体后,喉咙痛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症状。
孩子可能会感到喉咙疼痛、干燥不适,并伴有吞咽困难。
二、治疗方法儿童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适当休息:对于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适当的休息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应确保孩子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运动或参加剧烈活动。
2. 饮食清淡:儿童感染呼吸道支原体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品为主。
多饮水,补充水分,并增加维生素摄入,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3. 使用退热药物:当出现发热症状时,可以使用退热药物来降低体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然而,在使用药物之前,家长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
4. 规律通风:保持儿童居室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湿度适宜,也有助于减轻呼吸道不适症状。
5. 抗生素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严重的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病例。
然而,抗生素并不适用于轻度病例,因为大多数的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是自限性的,可以通过充分的休息和适当的支持治疗来缓解症状。
总之,在面对儿童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时,家长应积极采取措施来缓解孩子的症状,并及时求医。
浅析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治及预防

2 1 两 组 患 者通 气 功 能 变 化 比 较 : 1可 见 , 组 治 疗 后 的 用 . 表 两 力 肺 活 量 (V )1 用 力 呼 气 量 (E 和最 大 呼 气 流 速 (E ) F C 、S F v) P F 水 平 与 治 疗 前 比较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00 ) 观 察 组 患 者 . ; 5 治 疗 后 的 用 力 肺 活 量 (V ) l F C 、S用 力 呼 气 量 ( E ) 最 大 呼 气 Fv 和 流 速 ( E ) 平 均 明显 高 于对 照组 ( P F水 P<00 ) . 。 5 表 1 两组 患 者 通 气 功 能变 化 比较 ( ±s )
参考 文献 [] 1 周丹 , 翠珍 . 性 阻 塞性 肺 疾 病 的 中 医发 病 机 理 研 究 近 况 沈 慢 【 ] 浙 江 中 医杂 志 ,0 1 4 3 :3 J. 2 l ,6( )2 1—2 3 3. [] 永厚 .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中 医 病 机 探 讨 [] 中 国 中 医急 2陈 慢 J.
Hale Waihona Puke 总 有 效 率 为 9 .% ; 察 组 患 者 的显 效 率 和 总 有 效 率 均 明显 高 34 观
于 对 照 组 ,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0 0 ) 差 P< . 。 5 表 2 两 组 患 者 临 床 疗 效 比较 ( 。 ) 例 %
注 : 对 照 组 比较 , P<0 0 , 治 疗 前 比较 。 P< .5 与 ▲ .5 与 △ 00。
22 两 组 患 者 临 床 疗 效 比 较 : 2可 见 , 照 组 患 者 的 显 效 率 . 表 对 为 4 .% , 有效 率 为 6 .% ; 察组 患 者 的 显 效 率 为 5 .% , 38 总 88 观 63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病原体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进入儿童呼吸道,引发炎症反应 ,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 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高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 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 一,发病率较高。
季节性
该病在秋冬季节发病率较 高,与气温变化、室内空 气流通状况等因素有关。
传染性
病原体可通过飞沫、直接 接触等途径传播,具有传 染性。
C反应蛋白(CRP) 和血沉:评估炎症反 应程度。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了解肺部情况,排除肺炎等并发症。
超声检查
检查颈部淋巴结、腮腺等,辅助诊断。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 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 等进行鉴别,以免误诊误治。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给予关爱和陪伴
家长应多陪伴宝宝,给予关爱和鼓励,减轻宝宝的焦虑和不安。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通过与宝宝互动、做游戏等方式,增进亲子感情,有助于宝宝身心 健康成长。
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如宝宝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家长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咨询师的 帮助。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临床表现不典型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不 典型,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缓解鼻塞
对于鼻塞严重的患儿,可使用生理 盐水滴鼻或口服抗组胺药物进行缓 解。
抗感染治疗
抗病毒药物
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酌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 。
抗菌药物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合适的抗菌药物。
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及临床路径

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及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1.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风寒感冒2、风热感冒3、虚证感冒4、兼证:(1)挟惊;(2 )挟滞;(3)挟痰(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TCD编码:)2.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而定,必要时胸部X线片、血生化检测、心、电图检查。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服中药汤剂或煮散剂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银翘散加减。
虚证感冒:调和营卫。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兼证(1)挟惊银翘散加菊花、钩藤、石决明、蝉蜕。
(2)挟滞解表药加消食导滞之神曲、麦芽、山楂、枳壳、莱菔子、或用保和丸煎服。
(3)挟痰偏于风寒者,加用三拗汤;偏于风热者,加用杏苏饮。
2.辨证使用中成药或中药注射液3.外治法(1)药物穴位敷贴疗法(2)雾化吸入疗法(3)中药敷脐(4)中药灌肠(5 )拔罐疗法4.护理:辨证施护。
浅谈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2400字

浅谈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2400字摘要: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鼻咽感染常可出现并发症,有时鼻咽部原发病症状已好转或消失,而其并发症加重,因此,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毕业关键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与治疗R725A1672-3783(2013)12-0331-01儿童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免疫特点与小儿时期易患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呼吸系统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及喉。
小儿鼻腔相对短小,鼻道狭窄,咽部较狭窄且垂直,喉部呈漏斗形,喉腔较窄,声门狭小,故轻微炎症即可引起。
咽、喉及扁桃腺等疾病。
1临床症状1.1鼻塞,流涕,喷嚏等,重症鼻涕往往由稀薄变成粘碉。
1.2咳嗽,症患儿仅见微咳或咽部不适。
重症则咳嗽频繁。
1.3发烧,轻症发热可持续2-3日至1周左右,高低不等。
重症起病体温就可达39-400C 或更高,并伴有怕冷、头痛、睡眠不安、全身无力、不想吃东西。
有时高热达1-2周,偶可长期低热数周至数月。
婴幼儿上感重症,常见高热抽风、多见于起病后1-2日、热退后惊厥(即抽风).以及其他神经症状都迅速消退。
1.4嗓子痛,轻症上感如感染涉及鼻咽部或咽部。
可见到咽痛、扁桃体炎。
咽部及咽后壁充血微红。
重症可见咽部微红,并有疱疹和溃疡,有时红、肿疼痛非常明显,扁桃体出现滤泡性脓性渗出物。
1.5颌下淋巴结肿大,轻症淋巴结可稍有肿大。
重症显著肿大、压痛明显。
除上述常见症状外,婴儿时期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常出现消化道症状,一般轻症患儿就可有呕吐、腹痛。
较严重症状中,可发生急性腹痛,有时腹痛很厉害,一般都在肚脐这个部位或其周围,无压痛,多数在发病早期出现,为暂时性的。
2诊断2.1流行情况:了解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帮助。
患某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不但患者症状相似,其并发症也大致相同c有些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如幼儿急疹、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起病时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故应注意当地流行情提,以便鉴别。
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简称上感,为鼻咽喉的急性炎症,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病原体多为病毒,但细菌也可致病。
症状轻重不一,平日缺乏耐寒锻炼的小儿易受感染,患病后仅有短暂的免疫力。
诊断要点:1轻症无热或低热。
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疼轻咳等。
一般经3-4天或十余日痊愈。
2重症全身症状较重,高热流涕鼻塞咽及扁桃体充血,有黄色或白色渗出物,咽壁及附近可见疱疹溃疡。
婴儿常有呕吐腹泻腹痛等,起病时可高热惊厥。
持续1天高烧就应该给与退烧了。
3鉴别诊断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脑等,早期皆可有上感症状,应注意鉴别。
4区分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一般白细胞偏低或者正常范围,但在短期少数患儿有是亦可偏高;细菌感染则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大多增高。
西医治疗:1预防加强营养,注意户外活动耐寒锻炼,预防佝偻病和贫血,增强体质。
流行季节不带孩子去人多的场所,若家中有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应于家中病人隔离。
室内要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室内可用醋熏蒸{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5毫升加等量水,加热至全部气化,每日一次},或用艾叶烘烟,能起到空气消毒作用。
2抗病毒药抗病毒口服液好医生抗感颗粒双黄连新博林等3抗菌药因本病多为病毒感染,特别是早期感染,抗生素不但无效,且易引起体内菌群失调,有利病毒的繁殖,必须避免滥用。
如有以下情况可酌情使用抗生素,疗程一般为3-5天,可选用青霉素或磺胺类药物。
如西刻劳维宏(属于阿奇霉素)新达罗等(1)六个月以下婴儿发热较高者。
(2)发热较高持续不退,一般状况较重者。
(3)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4)已并发中耳炎(5)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
4对症治疗注意休息,多喂水,进易消化食物。
鼻塞者用0.5%麻黄素或鼻眼净淡液(0.05%)止咳去痰可用小儿消积止咳糖浆或干草合剂。
高热可用温水拭浴,头部冷敷或枕冰袋,口服退热剂如:泰诺林中医治疗:1. 内服药物1) 风热型:发热重,微恶风,有汗或少汗,头痛,咽红或肿痛,鼻塞,流浊涕,咳嗽,痰稠黄,口渴,舌质红,苔薄黄,指纹浮露色红紫。
小儿上呼吸系统疾病和诊断与治疗

小儿上呼吸系统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鼻、鼻咽、咽、扁桃体)
急性喉炎
急性支气管炎 下呼吸道感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特点: 上呼吸道感染约90%以上为病毒
感染所致,主要有合胞病毒、流感 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 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等,亦 可继发细菌感染。
一般类型上感的临床表现:
注意:手足口病(丙类传染病)
二、咽--结合膜热:
为腺病毒3、7型感染。春夏季多发, 高热、咽痛,眼睛剌痛,咽部充血。
一侧或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颈、 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一、休息:多喝水,清淡易消化饮食 二、退热: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占全球儿童退热
药90%使用率,体温≥38.5℃时服用, 每日不超过4次。 三、抗病毒药物只有30%左右的功效。 主要依靠患孩自身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 常用:利巴韦林 双嘧达莫(潘生丁) 中药:双黄连 炎琥宁 清开灵等
鼻塞、流涕、喷嚏、咽干(痛)、咳 嗽、发热、可伴纳差、腹痛、呕吐、高热 惊厥。查体:咽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 淋巴结肿大、触痛,呼吸音正常或粗糙。
肠道病毒感染可出现皮疹
特殊类型上感:
一、疱疹性咽峡炎 二、咽--结合膜热
一、疱疹性咽峡炎;
为柯萨奇病毒感染,夏秋季多发,发 热、咽痛、厌食、呕吐。 查体:咽充 血,口腔粘膜有2—3mm大小的疱疹或溃 疡,病程一周左右
预防为主,鼓励母乳喂养。防治 佝偻病,加强体格锻炼,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少去人多场所。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用药指导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用药指导基层医生网和基层医生俱乐部的官方公众号第一部分:医学知识一、感冒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不确切者。
(一)病因当过度疲劳、受惊、淋雨、受寒时,感冒病毒可迅速繁殖,释放毒素,引发鼻、咽、喉部发生炎症。
此时咽部细胞失去抵抗力,口腔中一般不危害人体的细菌会乘势繁殖,引起细菌继发感染。
病毒约占90%以上,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
少数由细菌致病最常见的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亦可引起亦有细菌、病毒混合感染。
(二)临床表现1.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咽痛等。
2.全身症状发热、烦躁、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部分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腹痛多为阵发性脐周痛,无压痛,可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3.婴幼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常有消化道症状局部症状轻,发热温度可39~40℃,热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内可引起高热惊厥。
(三)实验室检查(四)并发症(五)治疗1.对症治疗A.休息发热、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受凉。
B.根据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来选择药物。
高热: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制剂,布洛芬夜间退高热药效强且持久,防止夜间高热,建议首选,或选用含布洛芬制剂儿童感冒药比如复方锌布颗粒,辅助温浴降温,贴退热贴;口服天然羚羊角入药退高热抗惊厥效力最强的中成药羚羊角颗粒;发生高热惊厥:联合用药复方锌布颗粒+羚羊角颗粒;辅助温浴降温,贴退热贴,必要时到医院给以可予镇静、止惊等处理。
咽痛:克感利咽颗粒,必要时加抗生素比如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干混悬剂2.病因治疗A.抗病毒治疗:金刚烷胺用于治疗和预防治疗甲型流感病毒。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与治疗PPT

耳部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 必要时进行耳部穿刺
鼻窦炎:使用鼻喷剂缓解症 状,必要时进行鼻窦穿刺
肺炎:使用抗生素治疗,必 要时进行吸氧
喉炎:使用抗生素治疗,必 要时进行喉部穿刺
支气管炎:使用抗生素治疗, 必要时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肺炎链球菌感染:使用抗生素 治疗,必要时进行肺炎链球菌
疫苗注射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避 免接触病毒
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用于缓解发热、头 痛等症状
止咳化痰药:如氨溴索、右美沙芬等,用于缓解咳嗽、痰多等 症状
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用于缓解过敏症状
补液治疗:如口服补液盐、静脉补液等,用于纠正脱水、电解 质紊乱等症状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灰尘等刺激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保持口腔卫生,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 避免接触感冒病毒,减少外出,避免接触感冒患者
避免过敏 食物:避 免食用可 能引起过 敏的食物, 如海鲜、 鸡蛋等
保持口腔 卫生:饭 后漱口, 保持口腔 清洁,预 防口腔感 染
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避免空
气污染
保持室内温度 适宜,避免过
冷或过热
保持室内湿度 适宜,避免过 于干燥或潮湿
避免接触传染 源,如感冒患 者、流感患者
等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勤 洗手、勤洗澡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减少感 染风险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 气污染
接种疫苗,预防流感等呼吸 道疾病
PART THREE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烟雾、灰尘等刺
激性气体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避免过冷或过热
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 消毒,避免细菌滋生
儿童常见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儿童常见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一、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成为了儿科门诊的常见问题之一。
儿童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较高,因此家长们需要了解这些常见感染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适当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
二、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部和声带区域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类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该类感染通常易于传播,并伴有流行季节特点。
1. 临床表现: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喉咙不适和轻度发热等,患儿还可能出现打喷嚏和轻度咳嗽。
鼻塞和流涕症状在感染初期最为明显,可能伴随着清鼻涕变浊黄色或绿色。
一般情况下,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很快出现,但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一周内症状消失。
2. 治疗方法: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的,无需特殊治疗。
家长可以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多喝水,及适量补充营养来缓解患儿的不适。
使用盐水洗鼻也有助于改善鼻堵问题。
如果孩子出现高烧、咳嗽加重等情况,则建议就诊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和指导。
三、扁桃体炎扁桃体是位于口咽部的两个淋巴组织集合体,起到一定的免疫作用。
当细菌或者病毒入侵扁桃体时,就会引起扁桃体感染。
1. 临床表现:扁桃体感染会导致患儿发热、咽痛以及咽部红肿,可能还会出现声音嘶哑、食欲不振等症状。
扁桃体表面可能有白色或黄色的脓性渗出物,这是细菌感染常见的表现。
2. 治疗方法:对于细菌性扁桃体感染,医生通常会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可以有效杀灭引起感染的细菌,使患者迅速康复。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咽峡炎患者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因此选择是否使用抗生素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决定。
四、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指由细菌或者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主要侵袭支气管粘膜和小叶终末气道结构。
1. 临床表现: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干咳、喘息或胸闷等呼吸相关问题。
轻度支气管炎时,患儿可能只有轻微干咳;而在重度感染时,则可能伴随着胸闷、呼吸困难以及咳痰等症状。
儿科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目录
CONTENTS
• 儿科呼吸道感染概述 • 诊断方法 • 治疗方法 • 预防与护理 • 病例分析
01 儿科呼吸道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儿科呼吸道感染是指儿童因细菌 、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呼吸 道炎症。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呼吸道 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总结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 肺部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 肺部啰音等。
VS
详细描述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肺炎支原体抗 体检测。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同 时对症治疗,如解热、止咳、平喘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休息与护理
让患儿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保持室内 空气清新,提供足够的水分,有助于 缓解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热疗法
蒸汽疗法
利用蒸汽帮助患儿放松呼吸道,缓解 咳嗽和鼻塞等症状。可以在浴室里进 行蒸汽浴或使用蒸汽发生器。
温热的湿毛巾敷在患儿的鼻子上,有 助于缓解鼻塞和咳嗽等症状。
并发症处理
肺炎
如果呼吸道感染未得到及时治疗,可 能会发展为肺炎。肺炎需要住院治疗 ,包括使用抗生素、氧气治疗和机械 通气等措施。
原体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定。
抗病毒治疗
对于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医生可能会开抗病毒药物,如奥 司他韦(Tamiflu)等。抗病毒 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流感病毒等特
定病毒引起的感染。
镇咳药和祛痰药
对于缓解咳嗽和痰多等症状,医 生可能会开具适当的镇咳药和祛 痰药。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儿更
舒适地呼吸。
非药物治疗
02
了解患儿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 、饮食结构等信息,以评估可能 的致病因素。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疗及护理(儿科学课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 咽拭子培养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有助于鉴别细菌感染
诊断和鉴别诊断
㈠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即
可诊断
㈡鉴别诊断: 急性传染病早期 流行性感冒 过敏性鼻炎
治疗
⒈一般治疗 适当பைடு நூலகம்息,多饮水,补充维生素C等 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展
治疗
⒉病因治疗 ⑴抗菌药物治疗 ⑵抗病毒药物治疗
特殊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⒈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A组
好发于夏秋季, 起病急骤,病程为1周 左右
⒉咽结膜热
腺病毒3、7型
好发于春夏季, 散发或发生小流行, 病程为1-2周
⒈疱疹性咽峡炎
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咽腭弓、软腭、腭垂的黏膜上可见多个2-4mm大小灰白 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 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
治疗
⒊对症治疗 ⑴解热镇痛 ⑵减充血剂 ⑶抗组胺药 ⑷镇咳剂
治疗
⒋中药治疗 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有助
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小柴胡冲剂、板蓝根冲剂应用 较为广泛
预防
• 加强体格锻炼以增强抵抗力 • 提倡母乳喂养 • 避免被动吸烟 • 防治佝偻病及营养不良 • 避免去人多拥挤、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 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俗称“感冒”,是 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概述
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 按该炎症处命名,如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用于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并不确 切者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
S
01
儿童呼吸道感 染的诊断
03 预 防 措 施
02 治 疗 方 法
01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 诊断
症状表现
添加标题
咳嗽:干咳、湿 咳、夜间咳嗽等
添加标题
喉咙痛:咽痛、 喉痛等
添加 标题
诊断流程:初步诊断、进一步检 查、确诊
添加 标题
体征:肺部啰音、呼吸急促等
添加 标题
影像学检查:X光片、CT等
添加 标题
鉴别诊断:与其他呼吸道疾病进 行鉴别
鉴别诊断
症状:咳嗽、流涕、发热等 体征:肺部听诊、呼吸频率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 影像学检查:X光片、CT等 诊断标准: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呼吸急促:呼吸 乏力:精神不振,
频率加快,呼吸 困难等
活动减少等
添加标题
鼻塞:单侧或双 侧鼻塞,流鼻涕
等
添加标题
发热:低热、高 热、持续发热等
添加标题
食欲不振:食欲 减退,消化不良
等
添加标题
睡眠不安:夜间 惊醒,睡眠质量
下降等
诊断标准
添加 标题
症状:咳嗽、流涕、发热等
添加 标题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 肺炎支原体抗体等
接种疫苗,提高 免疫力
感谢您的观看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遵医嘱使用药物,如抗 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一、病因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的婴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其反复感染多与护理不当、入托幼机构起始阶段、缺乏锻炼、迁移住地、被动吸人烟雾、环境污染、微量元素缺乏或其他营养成分搭配不合理等因素有关;部分与鼻咽部慢性病灶有关,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
二、处理原则1.寻找致病因素并给予相应处理。
对鼻咽部慢性病灶,必要时请耳鼻咽喉科协助诊断。
由于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系病毒感染,故不应滥用抗菌药物;2.注意营养和饮食习惯以及增强体质方而的指导;3.护理恰当;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交叉感染;5.必要时给予针对性的免疫调节剂。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一、病因多由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当,使病情向下蔓延所致。
大多也是致病微生物引起,少数与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及气道畸形有关。
有些患儿为慢性鼻窦炎-支气管炎综合征。
二、处理原则1.寻找致病因素并给予相应处理;2.注意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复发性痉挛性喉炎等鉴别;3.抗感染药物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机体的免疫状态而定,合理应用抗生素;4.对症治疗同反复肺炎。
反复肺炎对于反复肺炎,除必须考虑何种致病微生物外,更重要的是认真寻找导致反复肺炎的基础病变。
一、病因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包括原发性抗体缺陷病、细胞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补体缺陷病、吞噬功能缺陷病以及其他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
2.先天性肺实质、肺血管发育异常:先天性肺实质发育异常的患儿,如肺隔离症、肺囊肿等,易发生反复肺炎或慢性肺炎。
肺血管发育异常导致肺淤血或缺血,易合并感染,引起反复肺炎。
3.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如气管-支气管狭窄、气管-支气管软化、气管-支气管桥,这些畸形常引起气道分泌物阻塞,反复发生肺炎。
4.先天性心脏畸形: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左向右分流型,由于肺部淤血,可引起反复肺炎。
5,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纤毛结构或功能障碍时,由于呼吸道黏液清除障碍,病原微生物滞留于呼吸道易导致反复肺炎或慢性肺炎。
儿童常见呼吸道感染的识别和处理

饮食调理建议
清淡饮食
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例如粥、面条、清蒸鱼等,避免油腻 、辛辣、刺激性食物。
营养均衡
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增强抵抗力,提高身体的 免疫力。
补充水分
多喝温开水,保持充足的水分,可以帮助缓解呼吸道炎症, 促进身体恢复。
适量补充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适量补充一些益生菌,帮助调节肠道 菌群,增强消化功能。
发热、头痛
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头痛、身 体酸痛,头晕等症状。
声音嘶哑
声音嘶哑或沙哑,说话费力, 可能伴有喉咙疼痛。
下呼吸道感染症状
咳嗽
可能是干咳或湿咳,伴有痰液 或哮鸣音。
喘息
呼吸困难,发出呼气性哮鸣音 ,可能是气道狭窄。
发热
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寒战、出 汗等症状。
呼吸困难
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加快,可 能是肺部感染导致。
2 下呼吸道感染
包括支气管炎、肺炎等。主要表现 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烧等 症状。
3 其他呼吸道感染
还有一些较少见的呼吸道感染,如 毛细支气管炎、百日咳等,需要根 据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鼻塞、流涕
鼻腔分泌物增多,鼻塞,甚至 出现鼻涕倒流。
咽痛、咳嗽
咽喉发痒、疼痛,干咳或伴有 痰液,咳嗽声可能嘶哑或低沉 。
急性严重疾病,例如发热、严重感染等,需要先治疗恢复后才能 接种。
相对禁忌
轻度疾病,例如轻微感冒或腹泻,可以先观察病情,待症状缓解 后接种。
近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如化疗或器官移植,需要咨询医生。
妊娠期,一些疫苗不建议在妊娠期接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咨询 医生。
疫苗接种后反应
轻微反应
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 、发热等症状。这些反应通常较 轻,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鼻咽感染常可出现并发症,涉及邻近器官如喉、气管、肺、口腔、鼻窦、中耳、眼以及颈淋巴结等。
有时鼻咽部原发病的症状已好转或消失,而其并发症可迁延或加重,故必须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作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疗效,切不可认为是日常小病而轻率对待。
【关键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与治疗
1、临床症状
1.1鼻塞,流涕,喷嚏等,重症鼻涕往往由稀薄变成粘碉。
1.2.咳嗽,症患儿仅见微咳或咽部不适。
重症则咳嗽频繁。
1.3.发烧,轻症发热可持续2-3日至1周左右,高低不等。
重症起病体温就可达39-40℃或更高,并伴有怕冷、头痛、睡眠不安、全身无力、不想吃东西。
有时高热达1-2周,偶可长期低热数周至数月。
婴幼儿上感重症,常见高热抽风、多见于起病后1-2日、热退后惊厥(即抽风).以及其他神经症状都迅速消退。
1.4.嗓子痛,轻症上感如感染涉及鼻咽部或咽部。
可见到咽痛、扁桃体炎。
咽部及咽后壁充血微红。
重症可见咽部微红,并有疱疹和溃疡,有时红、肿疼痛非常明显,扁桃体出现滤泡性脓性渗出物。
1.5.颌下淋巴结肿大,轻症淋巴结可稍有肿大。
重症显著肿大、
压痛明显。
除上述常见症状外,婴儿时期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常出现消化道症状,一般轻症患儿就可有呕吐、腹痛。
较严重症状中,可发生急性腹痛,有时腹痛很厉害,一般都在肚脐这个部位或其周围,无压痛,多数在发病早期出现,为暂时性的。
2、诊断
2.1.流行情况了解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
帮助。
患某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不但患者症状相似,其并发症也大致相同。
有些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如幼儿急疹、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起病时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故应注意当地流行情况,以便鉴别。
2.2体格检查仔细做全身格检查,以排除其它疾病。
观察全咽部,包括扁桃体、软腭及咽后壁,如扁桃体及咽部粘膜红肿较重,则细菌与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当扁桃体上有脓性分泌物时,应考虑链球菌感染。
如扁桃体上有较大的膜性渗出物或超出扁桃体范围,需认真排除白喉。
一般以咽涂片检查细菌,必要时作培养。
如急性咽炎的同时,还有出血性皮疹,则必须排除败血症及脑膜炎。
2.3与流感鉴别流感有明显流行病史,多有全身症状如高热、四肢酸痛、头痛等,可有衰竭状态,一般鼻、咽症状如鼻分泌物多和咳嗽等,则较全身中毒症状为轻。
2.4与消化系统疾病鉴别婴幼儿时期的上呼吸感染,往往有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等,可误诊为原发性胃肠病。
2.5与过敏性鼻炎鉴别有些“感冒”患儿的全身症状不重,常打
喷嚏、流清涕、鼻粘膜苍白水肿,则应考虑过敏性鼻炎,在鼻拭涂片检查时,如见嗜酸粒细胞增多,可助诊断。
此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
2.6从血象鉴别发热较高。
白细胞数较低时,应考虑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并根据当地流行情况及患儿接触史,排除流感、麻疹、疟疾、伤寒、结核病等。
白细胞持续性增高时,一般考虑细菌感染,但在病毒感染早期也可高达15×109l左右,但中性粒细胞则很少超过75%。
白细胞特别高时,则须排除细菌性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百日咳等。
急性咽炎伴有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及肝脾肿大者,应检查异常淋巴细胞除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治疗
3.1.药物疗法细菌性感染则用青霉素或其它抗生素。
大多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无效,还可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于病毒繁殖,必须避免滥用。
当合并细菌感染时,如β溶血性链球菌a组所引起的咽炎或扁桃体炎,青霉素有效,如2~3
天后无效,应考虑其他病原体感染。
高热时,先用冷毛巾湿敷前额或整个头部,每10分钟更换一次,往往可控制高热惊厥。
此外,可用一般退热药如适量阿司匹林或用扑热息痛,根据病情可4~6
小时重复一次,但忌用过大剂量以免体温骤降、多汗,甚至发生虚脱。
对轻症咳嗽小儿,尤其是小婴儿,不宜给大量止咳的中西药品。
3.2.局部治疗如有鼻炎,为了使呼吸道通畅,保证休息,应在进
食及睡前滴鼻药,每日4~6次,每次每鼻孔2~3滴。
婴儿忌用油剂滴鼻,恐吸入下呼吸道而致类脂性肺炎。
年长儿患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时,可用淡盐水或复方硼酸溶液(朵贝氏溶液)漱口。
3.3.对并发性症的治疗对常见并发症的治疗,是处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个重要环境,必须根据轻重缓急而采取适当措施。
3.4.一般护理注意休息及护理,发热期宜给流食或软食,吃奶婴儿应暂减乳量,以免导致吐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室温宜恒定,保持一定湿度,有喉炎症时更要注意。
为了减轻咽痛及颈淋巴结疼痛,年长儿可用冷敷或敷。
鼻咽分泌物过多时,可取俯卧位。
4、结语
上呼吸道感染,全年都可发生,冬春较多。
在幼儿期发病最多,每人每年常有数次;学龄儿童即渐减少。
致病病毒的传播一般通过飞沫传染及直接接触,偶可通过肠道。
可呈流行或散发。
传染期在轻症只限于最初几天,重症则较长,继发细菌感染后则更延长。
人体对上述病毒的免疫力一般较短,仅1~2月或稍久,但也有长达数年的。
故,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儿,应尽快予以治疗,避免延误出现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鲍一笑、张廷熹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实用小儿呼吸病学》冯益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3]《儿科诊疗常规》金润铭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