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2.8.1 找规律(教案设计)
小学特教《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主题图,认识规律,同时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通过涂色,摆一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会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
教学难点:发现并创造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在教学活动中。
采用游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游戏、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
学习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具和学具准备:课件、学具、水彩笔、练习卡教学过程: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一)课前谈话,参与游戏: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2.好,老师先做一次。
口念:啪啪空;啪啪空;啪啪空动作:击两次掌拍一次桌子,把动作重复3次。
谁来接?他接的对吗?一起接一次?(二)感知规律,揭示课题:1.好,都会玩这个游戏了?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是不是发现了什么秘密?(生答)2.对,像这样前面怎样,后面也是怎样的,把“击掌击掌拍桌子”作为一组动作,而且不断地重复出现,一般来说至少出现3次,我们就说老师的动作是有规律的。
(板书:“规律”。
齐读规律2字)3.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补充板书:找规律)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一)创设情境: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你们喜欢“六一”儿童节吗?这是一个学校布置的会场,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找出图形、数字等的基本规律。
2. 学生能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学生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找出规律。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对不明显的规律进行发现和总结。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规律的图片、数字等实例。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组图片或数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
学生积极思考,尝试找出规律。
2. 探究规律: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其他实例中的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出规律。
3. 实践应用:教师给出几个应用题,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题目,检验规律的正确性。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规律,巩固知识点。
学生整理笔记,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有关找规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提高找规律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以及对规律的发现和总结能力。
2. 练习题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他们对于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将找规律的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如语文、英语等,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两种颜色的圆片。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感知规律1.有星期和电话号码让学生感知规律重要板书:重复出现什么在重复出现?我们把这几个数,叫一组,也就是一组一组地。
板书:一组一组地2.教学生读,让人感应什么在重复的方法。
3.板书:找规律小结:你们为什么不能记住我的手机号,是因为我的手机号没有规律,看来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发现规律、研究规律、运用规律、并去找生活中的规律。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出示熊大熊二为了阻止光头强破坏森林而建造的围墙图。
(一)寻找围墙的排列规律1.找一找:让学生自己观察,去找一找围墙的排列规律。
2.说一说:(1)让学生说出围墙的排列规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围墙的颜色是有规律的。
(2)教师提问:什么在重复?红黄一组在不断的重复。
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围墙重复的部分。
4.修一修:你能按照围墙的排列规律再继续把围墙修好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详细、具体,先让学生自己去找围墙的排列规律,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同时利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组”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圈出、画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也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
】(二)感知方向的排列规律从游戏中感知左右的重复排列,从而引出方向也有规律。
(三)过桥问题1、生找规律。
2、读规律。
数学一年级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数学一年级找规律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发现序列中存在的规律。
2.让学生了解到在数学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和逻辑性。
3.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掌握数学问题中常见的一些规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2.培养学生找规律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实例,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分享。
2.教师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实例,激发学生思考。
3.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
4.教师进行总结和提问,帮助学生深化对规律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本课内容,并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阶梯上的数字、乘法口诀等,引发学生对规律的兴趣。
2.示例分析(15分钟)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字序列,让学生观察、思考,如果学生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可以发言解释。
学生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并找出自己认为的规律。
3.小组展示(15分钟)学生按照分组的要求,将自己所找到的规律展示给全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互相交流,激发更多的思考。
4.知识概念引入(10分钟)教师结合学生的展示,给出一些具体的规律概念,并解释其含义,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5.巩固与拓展(20分钟)教师出示更多的数字序列,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进行小组讨论。
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编写一些数字序列,让其他同学进行观察和发现规律。
6.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在学生的思维引导下,形成对找规律问题的归纳总结。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规律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
2.分析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
3.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在导入和示例分析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和上课的时间掌握情况,适量调整教学进度。
2.在小组展示和讨论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和总结。
一年级下册公开课:找规律教案(优质教案)
《找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在有序阅读数学绘本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有规律并掌握找简单排列规律的方法。
2、通过读,圈,说,画等活动理解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中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并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PPT课件、并准备了水彩笔教学过程:一、通过游戏,认识“重复”并揭题游戏(击掌击掌拍肩)师:同学们,上课前之前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老师先做,会了的小朋友跟着老师的动作一起做。
师:老师是怎么做的?(生答)师:老师击掌击掌拍肩,然后怎么做呢?再然后呢?师:是的,击掌击掌拍肩它在不断地重复。
(板书重复)二、初步感知规律师:同学们反应真快,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名字叫做《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
师:阳光灿烂的南国住着一位坚强的公主,有一天,公主收到了青鸟给她的一封信。
我们来看看信上写了什么:“亲爱的公主殿下:我去了乱七八糟魔女之城后就迷失了回来的方向。
只有经过北边的规律之城才能到达乱七八糟魔女之城。
请用您的智慧和勇气救救我吧。
”师:原来这是王子写来的求救信,要去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救王子得先经过哪个地方?师:同学们,大胆想象一下。
你们觉得“规律之城”是什么样子的呢?师:想象力真丰富,规律之城的一切都是有规律的。
今天我们就一来起找规律。
让我们和公主一起出发去拯救王子吧!颜色规律。
(1)引导发现师:坚强的公主来到了规律之城门口,但是城门居然被锁了,公主使劲地摇晃锁,这时大怪树说:“钥匙在树顶上,你只有找到正确的钥匙才能开锁。
”师:亲爱的同学们,请你们帮助公主找到钥匙吧。
从下往上仔细观察这两棵树上的彩灯,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你觉得哪棵树上的钥匙是真的,为什么?(2)学生讨论汇报。
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以下是《找规律》教案的建议内容,供参考:学习目标:1.了解找规律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2.学会观察数列,寻找规律;3.能够运用所学的找规律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法、列举法、运算法等方法找到数列中的规律;2.能够运用所掌握的规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2.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题目;2.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练习册。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0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本课的主题“找规律”,并向学生举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一下找规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例子:2, 4, 6, 8, 10,下一个数是多少?2.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然后展示答案并解释如何找到规律。
第二步:找规律的方法讲解(15分钟)1.教师向学生讲解几种常用的找规律方法:a.观察法:仔细观察数列中的数字,找出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规律;b.列举法:逐个列举出数列中的数字,观察规律;c.运算法:通过运算规律来得出数列中的数字。
2.请学生举一些例子来演示这几种找规律方法。
第三步:练习找规律(20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找规律的练习题,让学生尝试找出规律并得出结果。
2.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练习题,并互相检查答案。
第四步:拓展应用(10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具有拓展性质的问题,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分享不同的解题方法。
第五步:归纳总结(5分钟)1.请学生总结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2.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习题;2.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运用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并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通过观察、列举和运算等方法找到数列中的规律。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需要从小做起!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需要从小做起!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许多人认为这种能力是天生的,而事实上,这种能力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培养。
而《找规律》教学法就是一种将数学思维培养到机械化程度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实用,具有前瞻性和发掘性的教学手段。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看看这种方法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数学思维。
一、《找规律》的定义和特点《找规律》是一种基于现象推理,通过归纳总结,找出规律的数学思维方法。
具体操作方式是:给出一组数,让学生根据这组数之间的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再根据这个规律,求出下一个数,验证规律的正确性。
这种方法适合学习程度较低的学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找规律》方法的特点主要有两点:(1)开放性强在进行《找规律》方法的过程中,学生不受限制,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甚至可以从多个角度寻找规律。
(2)结果可验证固定找到规律后,需要进行验证。
通过验证,可以确定规律的正确性,进而进一步深化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是这种方法得以固化结果的重要原因。
二、如何使用《找规律》方法教授一年级数学?在教授一年级数学中,《找规律》方法的使用尤其重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1)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一年级学生普遍对抽象的符号、数字较为陌生,需要逐渐感性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将相应数字用纸片、小球、毛线这样的实物进行操练,将数值的分解和组合转化为视觉体验,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感性理解。
(2)以分类整合为起点在数学学习初期,学生能够处理的数字量极其有限,在教学中,应先把题目的情境分成几种类型。
可以将情境相同的题目分组,由简单到困难梳理,逐步提供对数学的感知和理解,以分类整合为起点,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规律。
(3)核心思想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核心思想的强调。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发现和总结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和理解规律的概念,知道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内在联系。
2. 学会用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等方法寻找和总结数学规律。
3. 学会运用所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发现数学规律。
2.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体会规律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手段1.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动有趣的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使用教具和学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规律。
3. 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环节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规律。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是规律?规律是如何产生的?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1. 学生自主观察、分析案例,发现规律。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规律的特点和应用。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实践与应用1. 学生运用所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总结规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规律的发现和应用过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规律。
2. 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一、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的体现。
2. 学生课后作业评价:对所学规律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小组合作评价: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观察、猜测、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探索和合作交流“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一部分:初步感知规律(2分钟)1、出示图,你能猜猜接下来老师会放什么吗?2、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吗?咦,猜得真准,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是一个隔一个摆的,象这样的一个隔着一个排列,我们叫它“间隔排列”(板书:间隔排列)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间隔排列”这种情况中的规律。
第二部分:发现规律(8分钟)1、看图,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出间隔排列的事物吗?把你的发现轻声地说给同桌听听。
2、谁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发现?(学生说时,教师板书)3、你能在图中找出间隔排列的事物吗?兔子和蘑菇是不是间隔排列呢?师边指图形边请学生齐说“兔子、蘑菇、兔子、蘑菇……”兔子和蘑菇是间隔排列,从兔子开始排,中间隔着蘑菇,一直排到兔子结束。
(板书:兔子蘑菇)数一数,兔子有几只?蘑菇有几个?(师补充板书)4、兔子排在队伍的两端,我们就把它叫两端物体。
《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6篇)《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找规律》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为了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试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的意识,提高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三、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炳辉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关键:通过找一找、摆一摆、画一画等认识简单规律和创造规律,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一学生喜欢的“做游戏”为引子,通过“找简单的规律——摆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
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五、本课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学法: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2023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5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找规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事物有规律的排列,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意识。
3、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循环排列的规律。
教学难点例1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地板图的画,电脑课件,白纸、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小东家做客,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快点出发吧?(1)引入大家看,一路上春光明媚,蓝蓝的天上漂着朵朵白云,地上绿草青青多美呀!连路旁的电线杆的颜色也是这么的漂亮,你们发现这些电线杆的颜色有什么特点呢?(2)学生汇报规律。
(3)教师:像这种重复出现的排列规律,是我们一年级已经学过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师:好吧!让我们继续走吧!二、探究新知(一)门的规律1、引入师:好了,小东家到了。
师:他家的门可是最新科技的产品--密码门。
只要输入正确的密码,门就会自动打开。
2、出示密码门。
(1)导入师:小东已经输入了三排密码,最后一排他想留下来考考我们。
这排密码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比一比哪组最快找到密码。
3、学生汇报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规律)(1)竖着看--每排都有哪4个图形,缺少哪个图形就填哪个图形。
学生说教师演示课件。
(2)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都相同,所以根据斜行来填。
学生说教师演示课件。
(3)横着看--根据学生说的演示课。
师:从第一排到第二排有什么变化?师:第一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了第二排的最后一个,其余三个图形都按原来顺序往左移动一格。
师:第二排到第三排有什么变化?第三排到第四排会有什么变化?师:第一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了第二排的最后一个,其余三个图形都按原来顺序往左移动一格。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的一部分,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
《找规律》主要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其中有颜色、形状的变化规律,又有数字、算式及图形的排列规律。
本课时是《找规律》知识体系中的起始内容,即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下一课时学习数字的变化规律以及今后学习更复杂的变化规律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大多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能力欠佳。
但是学生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本课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色彩鲜明的事物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事物的规律,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发现规律的方法并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教学工具:ppt 小棒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理解规律(一)生活引入1.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了精心的准备,大家想去看看吗?2.师: (呈现例1的情境图中的上半部),你们看,教室布置得漂亮吗?3.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他们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1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会规律1.设情引课师:你们知道吗,快要过大年了,喜欢过年吗?知道吗小博士班的同学们也在高兴地期盼过年,他们还要开联欢会呢,这不已经忙着布置开了教室,连小青蛙呱呱和小猪哼哼都赶来帮忙。
(电脑分别出示小猪和小青蛙布置的教室)师: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置的漂亮,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朋友,你们认为谁布置的漂亮呢?为什么呢?2.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小组长领导各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
3.汇报结果请各组派代表来汇报各自不同的想法。
生1: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这样看起来很整齐。
生2:我们认为小猪布置的好,因为花和灯笼放在一起好看。
生3: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它的布置是花和花,小旗和小旗,我觉得这样的好。
生4: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小旗是一红一黄,灯笼是一紫一黄,很有顺序。
师:大家有各种不同的意见,那么你们喜欢哪一种就可以选择哪一种,刚才有人说到小青蛙的布置中小旗是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象小旗这样一红一黄一红一黄的重复出现,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4.引入生活师:其实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会经常遇到的,(随着教师的语言电脑出示四幅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比如:树枝上叶子的排列,妈妈买的花布上花纹的排列,地面上地板砖的排列以及旅行家旅行时用的热气球上颜色的排列等等都是有规律的。
5.揭示课题师:看来规律的用处非常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一年级数学下学期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数的比较、数的顺序、数的排列组合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掌握数的比较和排列组合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学工具:数字卡片、计算器、教学PPT等。
•教学资源:数学练习册、教学参考书等。
•环境准备:教室需要有清晰的黑板,数学教学海报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利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自由比较数字大小。
2.授课:教师引入“大于”、“小于”等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
3.练习:让学生相互比较数字大小,巩固所学概念。
4.总结:让学生总结当两个数字进行比较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第二课时1.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顺序”概念。
2.授课:教师讲解数字的排列组合,并示范相关例子。
3.练习:让学生进行排列组合的练习,加深理解。
4.讨论:学生讨论在不同情境下应该如何进行数字的排列组合。
第三课时1.导入:以游戏形式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授课:教师讲解如何利用排列组合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并在小组内讨论解题方法。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互相学习。
六、课堂练习1.比较以下数字的大小:8、6、12、5。
2.将数字1、2、3排成不同顺序的组合有多少种?3.爸爸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他要把这三个球排成一列,请问一共有多少种排法?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的题目。
2.从生活中找到5个例子,分别说明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3.落实排列组合的知识,设计一个有趣的排列组合问题,并解决它。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从简单的比较数字大小开始,逐步引入排列组合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5篇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5篇《商不变的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四班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除法”中的的内容。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一班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一班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本课是一班级下册教材中的《找规律》一课的延长,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图形排列规律简单一些,呈现出外形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目标一是:通过观看、操作、推理等活动,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形的排列规律,目标一基本达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形的排列规律,但还有一少部分同学不能用语言说出图形的排列规律。
目标二是:能找诞生活中循环排列的规律图形。
这一目标达成效果不好,由于时间问题,只让同学观赏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没有让同学从生活中找出有规律的的图形。
首先,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同学的主动学习的乐观性。
通过让同学观看两排图形,发觉第一排图形比较简单记住,由于第一排图形有规律,让同学复习旧知,发觉规律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同学的奇怪心,提高同学学习的热忱。
在讲解新授课时,我通过让同学先观看聪聪家的墙面设计,先让同学找到墙面上都有什么颜色,什么图形,刚开头同学只说出了图形的外形,而没有说出颜色,后来,我就提示同学们说。
要说诞生么颜色的图形,这时同学们能够说完整。
然后让同学观看墙面上的图形排列有什么规律时,我直接让同学四个人一个小组依据老师的要求进行争论,在同学争论的过程中,我深化到同学的小组,问同学找到了那些规律,我发觉大部分同学能够找到斜着看的规律,这是我准时提示了他们,让他们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样的规律。
在老师的提示下,大部分同学能够找到横着看和竖着看的规律,但是在小组进行汇报的时候,我发觉同学用语言描述起来不较困难,让同学说的较少,针对循环规律应让同学多说。
讲完墙面的规律之后,只是我应当总结出循环规律的概念,但由于课堂上比较紧急,这一点老师应当总结出循环规律的概念,结果放到了同学说出地面颜色的规律后面一块总结了。
一年级数学下《找规律》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找规律》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规律,并学会寻找简单的数字或图形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规律的概念。
2.数字和图形的简单规律。
3.如何找出和描述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规律的概念,掌握数字和图形的简单规律。
•难点:如何找出和描述规律,特别是对于复杂或抽象的规律。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和PPT。
2.教学卡片。
3.简单的数字和图形模型。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于“规律”的基本认知情况。
2.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3.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共同寻找数字和图形中的规律。
教学过程1.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规律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介绍规律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数字和图形中的简单规律,如递增、递减、重复等。
同时,让学生自己寻找规律并描述它。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等,让学生找出数字或图形中的规律,并描述它。
小组内互相交流答案,进行讨论和纠正。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找出和描述规律的重要性。
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有规律的例子,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报告、观察和口头反馈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促进互动与交流。
2.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建设性的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找规律的技巧。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规律,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作业布置1.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或自然界中的事物,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描述它。
2.设计一道关于规律的题目,难度适中,适合一年级学生解答。
3.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找规律的技巧?写下自己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标准教材
一年级数学:2.8.1 找规律(教
案设计)
Mathematics is the door and key to science. Learning mathematics is a very
important measure to make yourself rational.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一年级数学:2.8.1 找规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找出事物变化规律,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
教具、学具准备:CAI课件、每组一张例1情境放大图。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要到了,大家正在忙着布置教室,可
是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要彩排节目先走了,整个布置工作停了下来,我们能不能帮助布置完哪?
自主探究、发展智能
师:请前后座4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讨论接下去怎么布置?并在题纸上完成。
(小组合作探究。
)
师:为什么这么布置?
生:彩旗后面是黄旗、红旗、黄旗。
彩灯后面是紫灯、蓝灯、紫灯、蓝灯。
彩花后面是绿花、红花、绿花、红花。
师:像这样前面是什么,后面也是什么。
并按照一定顺序有秩序排列就叫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找规律”。
师:去参加彩排的小朋友回来后发现教室布置好了,高兴极了,围成一圈跳起舞来,(出示投影)请你看看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生:一男一女,一女一男。
师:你们能不能按照规律站成一排?
(学生自由站成一排。
)
师:请同学说说都是怎么排的?
生:一男二女,二男一女等等。
师:请你看看下列物体是按什么规律排列?(一个一个出示。
)生:一个正方体,一个圆柱。
师:接下来应摆什么?为什么?
师:再看看下面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接下来应摆什么?为什么?
生:它的规律是一个三角,一个圆,一个正方形,接下来摆圆、正方形,因为前面是三角形,所以后面是圆、正方形。
师:出示例3,涂一涂。
师:后面涂什么颜色?为什么?
生:后面涂绿色、黄色,因为前面是一个绿色,一个黄色,所以后面涂绿色、黄色。
生:第二排涂黄色、红色,因为前面是一个蓝、一个黄、一个红,所以后面是黄色、红色。
拓展思维、深化升华
1.请作涂上合适的颜色,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涂?
生:第一排涂红色,蓝色;
第二排涂黄色,绿色;
第三排涂粉色圆,红色三角形。
2.请同学们圈出合适的图形。
3.联系生活。
a.师:(出示跳棋)同学们,这是同学们经常玩的一种玩具,叫跳棋。
下跳棋有什么规律?
生:隔一个一跳,隔两个一跳……
b.你知道还有哪些事物有规律?
学生汇报电影院里的灯,教学楼的瓷砖,长城的烽火台等等。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我们一起看一看。
(课件出示桌布,气球,手帕等物体)
4.实际应用。
师:现在请同学们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用手中的三角,圆,长方形按一定的规律摆一摆,贴一贴,看谁设计的图案最漂亮?
展示作业、提高认识
1.在展示的作业中,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2.在身边继续寻找有规律的事物。
教学设计说明
“找规律”这部分内容是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教材改革的新变化之一。
这部分知识学生接受得快而且饶有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例如各种各样的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物品上装饰的图案也是有规律的排列。
在本课开始时并未给出布置完的会场图,而是将一部分隐藏起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把图补充完整,在摆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运用了一定的规律去摆,不知不觉就体会了“规律”的含义。
在初步理解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男女生站排可以怎么站?引出有规律不只可以数量上一个一个变,还可以两个,三个,或一个两个变。
在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及时加以巩固练习,通过摆一摆,涂一涂进一步体会并运用规律。
在跳棋这一环节中,通过走棋子这一环节既体现了对规律的运用掌握,也体
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有规律的事物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例如:在操场上找有规律的物体,老师展示装饰的图案,到生活中找有规律的事物,还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设计手绢。
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创造出美丽有规律的图案,激发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趣。
专家评析
人教版的一年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能力发展的极大空间,“找规律”就是其中较典型的一课。
赵老师上的这节课就较充分体现了教材的设计意图。
赵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能结合教材所提供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积极动脑、动手实践、充分体验、反复比较,全面深刻地认识现象所蕴含的规律,挖掘知识要素,领会事物的本质,达到知识与能力共进,情感与体验提高。
教师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看的专心、听的仔细、想的认真、做的投入、说的流畅、合作的愉快。
真正体现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极大的调动思维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充分体现了现代课堂评价观。
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引导或是委婉的提示,学生对他人的做法的肯定、指正,学生自我评价时的自悟、自醒,达到了师与生,生与生的互补和共进。
新教材要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实施者──教师,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意识、教学思路、教学实施都要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站在为学生服务的角度,设计适合学生、适应社会、适于发展的教学。
执教:辽宁省沈阳市实验小学赵岩
评析: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殷杰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