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的建筑语言
自然之诗——基于图解工具的王澍建筑设计思想探析
中图分类号 TU-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3)09-0001-06 收稿日期 2022-12-03摘 要 “自然”一直是王澍所秉持的建筑设计理念,该文首先通过类比于柯布西耶的《直角之诗》结构,对王澍建筑作品创作之初的草图进行总结,试图从“环境”“血肉”“思想”“工具”“特质”“融合”和“物料”这七个层次去得出对应的图示。
接着对七个层次的具体内容结合图解分析的方式去逐层剖析,揭示自然理念在王澍多个建筑作品中的表达方式,进而得出王澍的自然不单单指我们身体上所能感受到的物质自然,更深层次的是一种出于自然的观想态度,它是符合物质世界的这一生命性、差异性、复杂性的精神自然。
关键词 自然 王澍 图解工具 直角之诗Abstract "Nature" has always bee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cept of Wang Shu. Firstly, by comparing the structure of Le Corbusier's PoemKeywords Nature, Wang Shu, Graphic tool, Right Angle poem——基于图解工具的王澍建筑设计思想探析The Poetry of Nature: An Exploration of Wang Shu's Architectural Design Ideas Based on Diagrammatic Tools翻阅建筑大师王澍的作品集,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从1997年走到2022年,这25年间,无论是前期的实验性建筑还是后期的大中型公建,都具有浓重的个人色彩,最早出现在大众视野且产生影响力的是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的图书馆,再到之后的象山校区一期、二期,宁波美术馆、博物馆,以及最近几年建设完成的十里红妆文化园、富春山馆、杭州国家版本馆等。
王澍
1.当年学业有成的他并未急于获取利益,而是在杭州以一种“隐居”的方式生活着。
在此期间,他与工匠一同干活上工,以一种最原始也是最朴实的途径,来一步一步走近他理想中的中国建筑艺术。
也许正是这六七年时间的反省,使得王澍能够在浮躁的社会和喧嚣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细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发掘其与建筑内在的微妙关系。
2.对于工作室的起名,他认为,不管自己是一个工匠还是业余的,都是一样的。
他对“业余”这个词的解读与字典中解释的定义很相近:“一个人因为兴趣而从事某项研究、运动或者行为,而不是因为物质利益和专业因素。
3.我妻子是我的人生导师,她比我放松得多,通常她面对一个现象会有自觉反应,而我总是还停留在概念、思考的阶段,我看不见这些“现象”。
她经常在这些方面教导我,比如我在想某个哲学问题,她会告诉我,你看旁边这个地方,小兰花多好,这时候我突然发现这里有几朵花,不然的话我走过去就看不见。
她对我影响很大,使得我逐渐养成一个习惯,当我在思考严肃问题的时候,我会旁逸斜出,去想一些看上去很自然的小问题创办工作室的这段时间也是王澍建筑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光,妻子的支持让他感动不已:“主要靠她的工资在养我,我打零工,偶尔挣一笔。
我那种文人的孤傲早年就养成了,认识妻子后,抹平了大半。
”2010年,王澍与妻子一起荣获了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
“也许没有我,所有的建筑设计方案都不存在。
但没有她,所有的方案就不可能变成现实。
”4.该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王澍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
此前,美籍华人贝聿铭在1983年获得这项大奖。
利兹克家族通过旗下凯悦基金会创立,由专业评审委员会每年评选出一名作出杰出贡献的在世建筑师。
获奖者可以获得10万美元奖金和获奖证书,1987年后委员会还为获奖者颁发一枚铜质奖章。
颁奖典礼在每年5月举行,地点则在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物内。
5.中国浙江宁波滕头案例馆位于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北部,案例馆总建筑面积达1300平方米,为两层独立建筑。
传统材料的“转译”——以王澍的建筑作品为例来解读用传统材料表
见,譬如:屋顶、墙面、地面等。这种营造并不是为了刻意地去 获得旧砖瓦的装饰效果,而是传递对老建筑的反思和思考,也是 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文化的“怀旧”。王澍用简单的传统材料, 让沉寂的建筑有了生命力,使之成为新的“个体”,并赋予其历 史和内涵,与人产生情感共鸣。后来,这种利用废旧砖瓦砌成的 墙形成了新的建筑语言——瓦爿墙,并且发展成为王澍自己的标 志性建筑语汇。另外,王澍在象山校区及宁波滕头馆设计中大量 使用竹材。一些竹材被加工处理后直接做成栏板、天花等维护构件, 另外,王澍还将毛竹作为模板与混凝土相互糅合,创新发明了“竖 条毛竹模板清水混凝土剪力墙”,使得混凝土表面有了纹理,改 变了混凝土本身的符号性。这种新的营造手法使混凝土具有了一 种自然的感性,而这些竹材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色,这样建 筑本身也就随着时光的流逝呈现自然衰变的模样,使其具有生命 感。
2、地域文化的营建 安藤忠雄曾说:“我深信建筑不属于文明而属于文化。建筑 存在于由历史、传统、气候和其它自然因素构成的背景之中。” 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我们应当在实践中形成传统和创新的辩证 思维,在探索创新的同时不忘根本,要立足本民族及本土文化。 我们不能单纯因袭传统的形式,而是要把传统引向创造,但在创 作的过程中要立足本土,适应环境,注重对地域文化的表达及对 情感的传达。 王澍近几年工作的焦点之一是传统民居的改造,他的作品渗 透着对历史记忆的挖掘,对地域材料的使用和对地域文化的表达。 当然,这与他根植于江浙,潜心研究江浙地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王澍在设计实践中挖掘传统石、砖、木、瓦等材料的潜力, 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在美观、坚固、使用的前提下,追求地域文 化的表达,创造性地设计出能够反映地域特征的作品。他充分了 解传统石、砖、木、瓦等材料的基本属性和江浙民居中传统材料 的构造手法,将个人的理解融入到传统中,找到了地域设计作品 的创作的独特方法和视角。 三、总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当代建筑 及室内设计如何确立符合中国国情又能彰显本土文化特点的形式 风格和设计理念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王澍建筑的解析,探讨了利用传统材料来表达地 域文化。通过第一章对论文主题的研究问题的现状及研究意义进 行阐述,不难发现如今对于地域文化、本土文化意识的缺失及存 在的问题。第二章着重阐述并分析王澍如何利用传统材料并进行 创新,形成自己的营造手法及设计语汇,传统的砖、石、木、瓦 也能通过一些特殊处理的方法和设计手法焕然一新,并且在废旧 的材料的再利用、再表达的过程中,更能体现、凸显情感的表达 和历史的重现。王澍对于传统材料的把握及恰如其分的运用,为 我们今后的研究及实践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中国传统建筑英译方法探析
2023年10月第25卷第5期㊀㊀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JournalofShenyangJianzhuUniversity(SocialScience)Oct.㊀2023Vol.25ꎬNo.5㊀㊀收稿日期:2023-03-23㊀㊀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YYB013)㊀㊀作者简介:唐书哲(1985 )ꎬ男ꎬ河南南阳人ꎬ副教授ꎬ博士ꎮ文章编号:1673-1387(2023)05-0511-06doi:10.11717/j.issn.1673-1387.2023.05.11中国传统建筑英译方法探析唐书哲ꎬ陈㊀雨(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ꎬ江苏徐州221116)摘㊀要: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ꎬ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理念㊁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ꎮ中国传统建筑英译可以推动中国文化 走出去 ꎬ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ꎮ中国传统建筑英译的难点主要有两个:专业术语缺乏英文对等词ꎻ传统建筑文本语言多用修辞ꎬ具有藻饰华丽的特点ꎬ这一文体风格难以在英文中得到忠实再现ꎮ针对这两项挑战ꎬ译者在翻译时可以基于信息和文化交流的目的ꎬ采用借译㊁音译加注解㊁意译㊁图文结合㊁增译㊁减译的方法和技巧ꎬ以忠实和可读的形式呈现中国传统建筑及其背后的文化ꎮ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ꎻ文化ꎻ英译方法ꎻ术语中图分类号:H159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中国传统建筑融技术和审美于一体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ꎬ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㊁审美取向和风俗习惯ꎮ中国传统建筑为外国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ꎬ其英译是中国传统文化 走出去 的重要路径ꎬ但和哲学思想经典㊁文学名著㊁医学典籍相比ꎬ中国传统建筑经典的英译还不多见[1]ꎬ包括«营造法式»在内的大多数建筑典籍目前还没有英译本ꎬ严重影响了西方读者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了解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ꎮ在这一背景下ꎬ笔者阐释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及其与文化的关系ꎬ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英译面临的挑战ꎬ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翻译方法ꎬ以期为中国传统建筑英译提供参考与借鉴ꎮ一㊁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及其与文化的关系㊀㊀住房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ꎬ是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ꎮ据考古研究发现ꎬ早在公元前15世纪ꎬ商朝人就建造了城市和房屋ꎮ经过几千年的发展ꎬ中国建筑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系ꎬ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建筑设计都产生了重要影响ꎮ中国传统建筑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体系之一ꎬ故宫㊁布达拉宫㊁苏州园林㊁曲阜孔庙等传统建筑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ꎮ1.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梁思成追溯了中国传统建筑发展史ꎬ他认为ꎬ中国传统建筑具有九大特征:第一ꎬ单个建筑由台基㊁房屋和屋顶3个部分组成ꎻ第二ꎬ布局通常围绕轴线对称展开ꎬ并考虑采光等因素ꎻ第三ꎬ以木结构为主ꎻ第四ꎬ常用斗拱ꎻ第五ꎬ常用举架ꎻ第六ꎬ屋顶融实用和审美于一体ꎻ第七ꎬ大量使用颜色和彩绘ꎻ第八ꎬ构件接合处的艺术化处理ꎻ第九ꎬ建筑材料以木料㊁石材和瓦当为主[2]ꎮ这些特征和工艺为传统建筑从业者所遵守ꎬ也为广大民众所接512㊀㊀㊀㊀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受ꎮ它们形成了一种中国传统建筑的 文法 ꎬ各种建筑构件按照九大特征合为一体ꎬ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ꎬ就像词汇按照语法规则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2]ꎮ虽然中国传统建筑的 文法 有基本规则ꎬ但匠师们可以进行细微调整ꎬ自出心裁ꎬ就像作家发挥个人才能㊁创新文学传统一样ꎮ2.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也反映了传统建筑与文化的关系ꎬ尤其是传统建筑体现的哲学思想和审美取向ꎮ建筑最初源于人们的居住需求ꎬ但随着建筑与居住者以及社会文化的互动ꎬ建筑逐渐被打下了文化的烙印ꎬ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审美取向ꎮ首先ꎬ中国传统建筑的选址㊁布局和景观设计体现了 天人合一 的理念ꎮ例如ꎬ中国古代皇帝被认为是天子ꎬ咸阳宫的布局就模仿了神话传说中天帝的居所 紫微宫ꎮ秦孝公以降的历代秦王按照紫微宫的星象位置来为咸阳宫选址并设计其建筑布局ꎬ充分体现了 天人合一 的思想[3]ꎮ其次ꎬ中国传统建筑也体现了儒家思想ꎬ尤其是儒家的伦理观和等级制度ꎮ在中国传统家庭建筑中ꎬ房间通常按照家庭成员的伦理等级关系进行分配ꎬ典型的做法是将正房分配给老人ꎬ厢房由年轻人居住ꎮ王国维认为ꎬ四合院是中国古代家庭的理想居住形式ꎬ它能使家庭成员形成紧密的共同体ꎬ维持封建社会中家庭的伦理特征[4]ꎮ显然ꎬ中国传统民居在设计和房屋分配上受到了儒家伦理等级观的影响ꎮ中国传统建筑也渗透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ꎮ刘敦桢[5]对传统民居建筑美学进行了研究ꎬ他认为ꎬ民居的美在于其造型㊁意境和环境ꎮ中国幅员辽阔ꎬ民族众多ꎬ拥有多种极具地方和民族色彩的建筑ꎬ如圆楼㊁吊脚楼㊁土楼㊁窑洞等ꎬ这些建筑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和不同民族的审美取向ꎮ传统民居通常以象征的方式通过布局㊁建筑构件㊁装饰图案等表达人们的审美观和期望ꎮ例如ꎬ浙江苍坡村的建筑布局就采用了 文房四宝 的寓意ꎮ苍坡村平面呈长方形ꎬ象征纸ꎻ村南的水池和岸边的条石分别象征砚和墨ꎻ村子附近的山岭呈笔架形ꎬ村中一条东西走向的石板街与山岭相对ꎬ远望就像一支搁置在笔架上的毛笔ꎮ村子的布局折射了村民的审美情趣和对知识的尊重ꎮ在传统民居中ꎬ人们还经常借助动物㊁植物㊁器物以及谐音的联想和象征意义来表达自己对财富㊁健康和好运等的追求ꎮ例如ꎬ夫妻房间中的鸳鸯戏水图寓意夫妻恩爱ꎬ私塾和孔庙的门头上刻的鲤鱼跳龙门图案传达了对学子登科及第的美好祝愿ꎮ由此可见ꎬ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密不可分ꎬ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ꎮ因此ꎬ中国传统建筑英译不仅是信息的传达ꎬ也是一种跨文化的转化和交流ꎮ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中西文化间的差异ꎬ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和交流ꎮ二㊁中国传统建筑英译面临的挑战中国传统建筑文本ꎬ尤其是融技术性和介绍性于一体的传统建筑文本英译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ꎬ其中ꎬ最大的两个挑战来自大量的专业术语和藻饰华丽的文风ꎮ1.大量的专业术语中国传统建筑是一个比较专业化的领域ꎬ包含了大量的专业术语ꎬ这些专业术语往往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ꎬ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ꎮ例如ꎬ 泥道栱 瓜子栱 令拱 等建筑术语出现在宋代ꎬ最早记载于«营造法式»ꎬ如果直译成英文ꎬ西方读者根本无法了解这些建筑术语具体所指ꎬ更遑论其文化内涵了ꎮ除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ꎬ传统建筑术语英译之难还在于术语不统一㊁多用修辞和缺乏平行文本ꎮ(1)受地域习俗文化等因素影响ꎬ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某些术语不统一ꎬ甚至令人费解ꎬ对译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ꎮ例如ꎬ同一种建筑构件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ꎬ在南方ꎬ建筑的屋檐瓦被称为 滴水 ꎬ而在华北地区ꎬ则将其称为 瓦当 ꎮ皖式建筑中ꎬ第5期唐书哲等:中国传统建筑英译方法探析513㊀木制扶手椅称为 美人靠 ꎬ而在苏州ꎬ其则被称为 吴王靠 ꎮ术语不统一是中国传统建筑英译中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ꎬ否则会给译入语读者造成概念混淆ꎬ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的对外传播[6]ꎮ与中医等其他专业领域文本的英译一样ꎬ只有将传统建筑术语标准化ꎬ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建筑文本的英译和传播ꎮ(2)中国传统建筑术语和中国菜名一样ꎬ经常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ꎬ语言的表面意思和具体所指相隔甚远ꎬ即便是普通中国读者单看其字面意思也可能难以理解ꎮ例如ꎬ除了传统建筑从业者和爱好者ꎬ很少有中国读者能够理解 悬鱼 雀替 惹草 吻兽 的含义ꎮ这就要求译者做好译前准备ꎬ熟悉那些隐喻性建筑术语具体所指ꎬ避免望文生义和误译ꎮ(3)中国传统建筑术语缺乏平行文本ꎬ很少有权威的传统建筑英译本或参考书为译者提供参考ꎮ李家坤等[7]指出ꎬ相对于中国悠久深厚的建筑文明而言ꎬ建筑典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极为不足ꎮ20世纪80年代以来ꎬ虽有一些传统建筑文本有了英文版ꎬ如1984年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了梁思成的«图像中国建筑史»英文版ꎬ1988年英国园林学家艾莉森 哈迪(AlisonHardie)将计成的«园冶»(CraftsofGardens)翻译成英文ꎬ1996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林峰的«江南水乡»㊁丁俊清的«江南民居»和刘杰的«江南木构»系列英译本ꎬ但总体来看ꎬ中国传统建筑文本的英译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ꎮ中国传统建筑英译本的缺乏使很多建筑术语没有可以参考的翻译方法ꎬ增加了术语翻译的难度ꎮ按照彼得 纽马克(PeterNewmark)对文本类型的划分ꎬ中国传统建筑文本是典型的技术型文本ꎮ虽然术语在技术型文本中只占据了5%~10%的比例ꎬ但术语翻译是技术型文本区别于其他类型文本翻译最为典型的特征[8]ꎮ所以ꎬ译好中国传统建筑术语是翻译好中国传统建筑文本的关键ꎬ译者必须以忠实易懂的方式将术语传达给外国读者ꎮ2.藻饰华丽的文风中国传统建筑文本英译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藻饰华丽的文风ꎮ虽然中国传统建筑文本在分类上属于典型的技术型文本ꎬ但同时又具有纽马克提出的呼唤型文本的特征ꎬ在语言上颇为考究ꎬ经常使用比喻㊁排比等修辞手法ꎬ诉诸读者的感官和想象ꎬ形成了藻饰华丽的文风ꎬ这在宣传型传统建筑文本中表现得尤为明显ꎮ好的译文应同时再现原文的意义和风格ꎬ傅雷就指出理想的译文应当再现原文的精神[9]ꎬ但对于大多数译者来说ꎬ这个标准难以达到ꎬ他们通常不得不在意义再现和风格再现之间做出选择ꎮReiss等[10]提出了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ꎬ他们认为ꎬ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过程ꎬ译者可以根据翻译的目的来决定他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ꎮ中国传统建筑文本藻饰华丽的文风旨在向读者展示中国传统建筑技艺之精妙和设计之美观ꎬ其中大量修饰性的语言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并没有太大实际意义ꎬ而且对译者来说也存在难译甚至不可译的问题ꎬ因此ꎬ译者往往从目的论中寻求理论支撑ꎬ着重再现此类文本的关键信息而非其藻饰的语言风格ꎮ三㊁中国传统建筑英译的方法对于中国传统建筑英译中面临的上述挑战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以交际目的原则和简洁明了原则为指导ꎬ尽量选择大部分人能够读懂和接受的词汇ꎬ同时顾及目的语读者相关背景知识的欠缺ꎬ以及源语和目的语间的文化差异ꎬ采用必要的补偿手段ꎬ进行跨语言和跨文化的转换与协商ꎬ采用借译㊁音译加注解㊁意译㊁图文结合㊁增译㊁减译等方法和技巧ꎬ在尽可能保留源语信息和中国文化色彩的同时ꎬ以目的语读者能够接受的方式 讲述 中国传统建筑ꎬ促进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对外传播ꎮ1.借㊀译借译(loantranslation)是直接翻译的一514㊀㊀㊀㊀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种ꎬ是指直接用目的语中的表达来替代源语中的表达[11]ꎮ很多中国传统建筑术语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文化色彩ꎬ但其所指代的对象在西方文化中同样存在ꎮ也就是说ꎬ中西方建筑中有同样的技术和构件ꎬ只是所用的名称不同ꎬ这是借译的基础ꎮ对于这类传统建筑术语ꎬ可以借用英文中的表达ꎬ这样可以避免重新翻译而造成的混乱ꎮ例如ꎬ西方建筑中也有 梁 和 柱 这两种建筑构件ꎬ译者可以采用借译法ꎬ将其分别译为 beam 和 column ꎮ又如ꎬ中国传统建筑经常采用 阳刻 和 阴刻 两种雕刻方法在建筑上雕刻图案和装饰ꎬ类似的雕刻方法在西方建筑中同样存在ꎬ译者便可以直接借用 relief 和 intaglio 来进行翻译ꎮ由于中西方建筑的不少建筑方式㊁结构和构件相同或相似ꎬ借译便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术语英译的一个重要方法ꎬ这一方法可以避免制造新词而造成的概念混淆ꎬ有助于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传统建筑ꎮ2.音译加注解音译加注解是中国传统建筑术语另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ꎬ特别适用于那些具有强烈中国文化色彩且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的核心术语ꎮ音译是指根据发音将源语中的书写符号转变成目的语中书写符号的翻译方法ꎬ如将汉语中的 阴阳 音译为 yinandyang ꎮ中国传统文化和医学中的许多核心术语都采用音译的方法ꎬ这样可以保留术语的文化内涵ꎮ但使用音译法要注意3点:第一ꎬ对于那些常见的核心术语可以采用音译ꎬ不常见的非核心术语则不宜采用音译ꎻ第二ꎬ音译不宜过度使用ꎬ过度使用容易造成理解障碍ꎻ第三ꎬ音译通常需要提供注解ꎬ以便于读者了解其内涵ꎮ中国传统文化术语中除 仁 道 阴阳 等西方读者熟知的核心术语外ꎬ遇到必须音译的情况一般采用音译加注解的方法ꎬ这样在保留术语文化内涵的同时ꎬ也能够帮助西方读者理解其意义ꎮ例如ꎬ 斗拱 和 木踬 可以先用音译法译为 Dougong 和 Muzhi ꎬ然后通过注解说明其含义:Dougong interlockingwoodenbracketsetꎻMuzhi awoodenpiecebetweenthecolumnandtheplinthtopreventthecolumnsfrommoistureꎬcorrosionorearthquake 需要注意的是ꎬ在给术语加注解时ꎬ用词应尽量简单易懂ꎬ注解部分要解释清楚该术语所指建筑的材料㊁功用和特点ꎬ以便帮助目标受众更好地理解其含义[12]ꎮ3.意㊀译意译是指不拘泥于源语文本的词汇和句法结构等ꎬ而是以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方式将源语文本的意思表达出来ꎬ但意译并不代表译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理源语文本ꎬ相反ꎬ他们必须忠实于源语文本的意义ꎮ意译法也经常用于中国传统建筑术语的英译ꎬ译者在理解术语意思的基础上ꎬ以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方式将其翻译成英文ꎮ例如ꎬ 间 和 进 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两个术语ꎬ前者指建筑中梁间的宽度或长度ꎬ后者是由多个院落组成的房屋中的一个庭院ꎬ那么译者便可以根据它们的意思分别将其译为 beamsofwidthorlength 和 courtyard ꎮ又如ꎬ 重檐庑殿顶 和 单檐歇山顶 是描述建筑屋顶形态的两个术语ꎬ译者也可以采用意译法ꎬ根据它们的意思将其分别译为 adouble ̄eavehoppedroof 和 ahippedgableroofwithsingleeave [12]ꎮ4.图文结合图像是一种重要的表意系统ꎬ在任何文本中都可以成为表达意义的核心手段[13]ꎮ某些中国传统建筑术语ꎬ尤其是建筑构造术语ꎬ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ꎬ即便是将其译成了英文ꎬ西方读者也难以把握其形象ꎬ在这种情况下ꎬ译者就可以借助图像ꎬ形象地呈现所译的建筑术语ꎬ帮助读者直观地了解其特点和构造特征ꎮ例如ꎬ在翻译 重檐歇山顶 时ꎬ译者就可以配上重檐歇山式屋顶的图片ꎬ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此类屋顶的形制和特点ꎮ配有图片的译本具有多模态文本的特征ꎬ能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信息ꎬ化抽象为具象ꎬ还能够增加译本的趣味性和吸引力ꎬ更好地实现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的目的ꎮ第5期唐书哲等:中国传统建筑英译方法探析515㊀5.增㊀译不少中国传统建筑术语暗含比喻ꎬ仅采用直译或意译的方法可能会使目标读者误解其真正含义ꎮ例如ꎬ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构件 梭柱 月梁 马头墙 等都是比喻性的表达ꎬ其名称分别来自于对梭子㊁月亮和马头形状的模仿ꎮ如果直接翻译为 shuttlecolumn moonbeam horseheadwall 就会让读者感到迷惑不解ꎮ这时候译者就可以采用增译法ꎬ增加 like shape 等词汇ꎬ表明这些建筑构件名称的来源ꎬ帮助读者理解其真正含义ꎬ这3个术语可以分别译为 shuttle ̄likecolumn crescentmoon ̄shapedbeam 和 horsehead ̄shapedwall ꎮ与建筑构件㊁技法相似ꎬ一些中国传统建筑名称也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ꎬ也需要借助增译法来诠释其内涵ꎮ例如ꎬ拙政园中的一座廊桥名为 小飞虹 ꎬ该桥为朱红色ꎬ形状宛若飞虹ꎬ故得此名ꎮ如果译者直接将其译成 LittleFlyingRainbow ꎬ外国读者很可能会感到疑惑不解ꎬ这时候采用增译法ꎬ将其译成 theLittleFlyingRainbow ̄Like ̄Bridge 就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ꎮ6.减㊀译减译一般遵循 减词不减意 的原则ꎬ把原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省去不译ꎬ其目的在于确保译文的通顺简洁ꎬ更好地实现翻译的跨语言和跨文化交流目的ꎮ减译也常用于中国传统建筑文本翻译ꎬ尤其是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旅游和宣传文本ꎮ这类文本修辞丰富㊁辞藻华丽ꎬ多用四字格ꎬ并大量引用诗歌经典等ꎬ虽然增加了文本的审美趣味和吸引力ꎬ但也给译者带来了极大挑战ꎮ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看ꎬ外国读者更倾向于客观的描述ꎬ希望了解原文的核心内容ꎬ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可以不用再现原文藻饰华丽的语言ꎬ采用减译法ꎬ化繁为简ꎬ专注于再现源语文本的核心内容ꎮ例如ꎬ 拙政园的布局主题是以水为中心ꎬ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三ꎬ主要建筑物十之八九皆临水而筑ꎬ文徵明«拙政园记»: 郡城东北界娄㊁齐门之间ꎬ居多隙地ꎬ有积水亘其中ꎬ稍加治ꎬ环以林木 据此可以知道是利用原来地形而设计的ꎮ与明末计成«园冶»中«相地»一节所说 高方欲就亭台ꎬ低凹可开池沼 的因地制宜方法相符合的ꎮ [14]这段文字中ꎬ作者不仅引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经典ꎬ还使用大量四字成语来描述拙政园的地形和布局原则ꎮ如果这段文字的受众是西方普通读者ꎬ只是想对拙政园有个大概了解ꎬ那么译者就可以采用减译法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如下:ThelayoutoftheHumbleAdministratorᶄsGardencentersaroundwater.Withoverthreefifthofthegardenᶄsareacoveredbywaterꎬmostofthemajorconstructionsarebuiltalongthewater.AccordingtoRecordoftheHumbleAdministratorᶄsGardenbyWenZhengmingꎬthegardenwasmadebyadjustingtothelocaltypographywheretherewasalargeareaoflowlandcoveredbywater.ThesameprinciplewasexplainedbyJiChenginCraftofGardensthatpavilionsshouldbebuiltonhighlandswhilelowlandsweresuitablefordiggingpondsꎬsotheprominenceofwaterintheHumbleAdministratorᶄsGardeniswelljustified.该段译文中ꎬ文徵明和计成的引用部分都被部分省略和改写ꎬ这样翻译虽然有失原文的文学性ꎬ但忠实又简洁地再现了其主要含义ꎮ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再现原文风格或试图与原文逐字对应ꎬ可能会导致译文可读性差ꎮ在翻译中国传统建筑文本时ꎬ译者往往综合使用以上6种翻译方法ꎬ以期成功地进行跨语言转换和跨文化协商ꎬ产出兼具忠实性和可读性的译本ꎮ四㊁结㊀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可视化载体ꎬ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吸引了大量建筑从业者㊁爱好者和普通民众ꎮ中国传统建筑英译在帮助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传统建筑㊁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中起着重要作516㊀㊀㊀㊀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用ꎬ但目前翻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译和翻译研究还远远不够ꎮ传统建筑英译也是讲好中国故事 的有机组成部分ꎬ译者应当担负起责任ꎬ正视传统建筑英译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ꎬ在背景知识㊁专业知识㊁翻译素养等方面做好准备ꎬ积极从事中国传统建筑英译的研究和实践ꎬ促进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对外传播ꎮ参考文献:[1]㊀林宗豪ꎬ王宏.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本现状及成因的传播学阐释[J].中国科技翻译ꎬ2017(3):60-63.[2]㊀梁思成.拙匠随笔[M].北京:北京出版社ꎬ2016.[3]㊀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ꎬ2019.[4]㊀王国维.王国维手定观堂集林[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ꎬ2014.[5]㊀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传统民居[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ꎬ2018.[6]㊀曹明伦.外来术语翻译和译名统一问题[J].上海翻译ꎬ2021(1):83-88.[7]㊀李家坤ꎬ李硕ꎬ任淼.以建筑典籍翻译为局限性补偿路径的近五年典籍英译现状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21ꎬ23(1):80-84.[8]㊀王莉娜.翻译的折中主义及伦理视角: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再审视[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ꎬ2016.[9]㊀巴尔扎克.高老头[M].傅雷ꎬ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ꎬ2018.[10]REISSKꎬVERMEERHJ.Towardsageneraltheoryoftranslationalaction:skopostheoryexplained[M].NewYork:Routledgeꎬ2014. [11]SHUTTLEWORTHMꎬCOWIEM.Dictionaryoftranslationstudies[M].Manchester:St.Jeromepublishingꎬ1997.[12]方梅ꎬ赵进ꎬ纵兆荣.旅游文本中的中国古建筑术语英译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4ꎬ13(4):475-479. [13]KRESSGꎬVANLEEUWENT.Readingimages:thegrammarofvisualdesign:thirdedition[M].London:Routledgeꎬ2021.[14]陈从周.苏州园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ꎬ2012.TranslationMethodsofTraditionalChineseArchitectureTANGShuzheꎬCHENYu(SchoolofForeignStudiesꎬChinaUniversityofMiningandTechnologyꎬXuzhou221116ꎬChina)Abstract:AsanimportantcarrierofChinesecultureꎬtraditionalChinesearchitecturereflectsthephilosophicalthoughtsꎬcustomsandaesthetictasteofChinesepeople.TheEnglishtransl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architecturecanpromoteChinesecultureandfacilitateculturalexchangebetweenChinaandtheWest.TheChinese ̄Englishtransl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architecturefacestwomajorchallenges.FirstꎬalargenumberoftraditionalChinesearchitecturaltermshavenoEnglishequivalents.SecondꎬthelanguageoftraditionalarchitecturaltextsisdecorativeꎬwhichisdifficulttobefaithfullyreproducedinEnglish.InordertoresolvethesechallengesandpresenttraditionalChinesearchitectureandtheculturebehinditinafaithfulandreadablemannerꎬtranslatorscanadoptthetranslationmethodsofloantranslationꎬtransliterationplusannotationꎬfreetranslationꎬtranslationplusillustrationꎬadditionandomissionforthepurposeofinformationconveyanceandculturalexchange.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architectureꎻcultureꎻChinese ̄Englishtranslationmethodsꎻterminology(责任编辑:高㊀旭㊀英文审校:林㊀昊)。
浅析王澍的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语言 朱路路
浅析王澍的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语言朱路路摘要:通过解读王澍的建筑作品,了解其设计思想及建筑语言,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与气韵,从而得到一些可以指导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实践的指南。
关键词:建筑设计思想建筑语言一、研究背景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的城市建设呈现千城一面的局面,在喧嚣的城市里很难找到城市的记忆,以致我们分不清自己到底身处哪座城市、国内还是国外。
城市建筑缺乏文化特色,丧失了历史感。
2012年王澍获得了第34届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
普利兹克给他的颁奖词是这样的:“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当今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
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且有世界性的建筑。
”本文希望通过研究王澍的建筑作品和设计思想,找出他是如何做到传统性与时代性的交融,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辉映,得到一些可以指导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实践的指南。
而要想深入了解王澍的建筑思想和语言,我们必须从其作品入手,细细品味和探寻。
二、对王澍建筑作品的思考1: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位于杭州,做为其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实验加工中心、基础教学部使用。
共五千多名师生在这里教学、学习与生活。
校区建筑呈散点状分布,随意而自然,没有刻意设计的建筑形象,也没有着意营造的中心校区,是铺展于象山脚下的园林建筑群。
“造园”一词正如校区的建造过程,设计师取象山之景围合院落,空间上起承转合,连绵蜿蜒,首尾相衔,给人一种质朴静谧、回味无穷的视觉效果,颇具宋代山水绘画的气息。
象山二期建筑群像极《千里江山图》,绵延、起伏、回转,走廊从建筑内部延伸到外部,从建筑外部向建筑内部穿梭,宛如江山图中的盘山路,而构成建筑主题的S形,像是山脉的远景推拉,构成连续的运动。
而为了让这种运动更有节奏,如蛟龙卧于丘陵,王澍用人工方式在原本的平地上顺着山水之势做出坡度。
文人建筑——以“宁波历史博物馆”为例探讨王澍的建筑语言
227百家论坛文人建筑——以“宁波历史博物馆”为例探讨王澍的建筑语言包海峰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摘要:王澍致力于为中国建筑开发一种新的语言,使用从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建筑回收的材料,与现代派的形式融合起来。
例如,他的“宁波美术馆”(NingboContemporary Art Museum),重建了一个以前的港口建筑;而他为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的“象山校园”(Xiangshan Campus)的屋顶,使用了从传统的住房收集的大约两百万块瓦片为了增加总体的记忆;王澍从被拆毁的旧建筑收集石料和瓦,用于他设计的“宁波历史博物馆”(NingBo History Museum,2008)。
王澍的目标一直是对准回收利用材料和废弃物,从而使他成了村庄的“顾客”。
他的“宁波历史博物馆”类似一个梦幻组成的古代堡垒。
他从附近被拆毁的村庄弄到40种不同的的砖块,建造博物馆的24米高的墙。
作为城市规划系学生及宁波城市文化的受益者,曾多次实地拜访王澍各个阶段的作品,此时也借以此篇整理、总结并探讨王澍的建筑语言,以表敬意。
关键词:王澍;建筑语言;文人传统;本土性宁波博物馆主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高24米,主体三层,局部五层,采用主体二层以下分散布置的独特方式,地面一抹水域横贯65米长,27米宽的主入口大通道,并向北环绕在建筑外围;屋面隆起5幢造型各异的独立建筑,露天大斜坡,通道,围栏,绿化小景穿插其间。
宁波博物馆建筑形态山水为设计理念,以民间收集的明清砖瓦组成瓦片墙和毛竹代替钢筋铸成混凝土墙作为装饰,突出江南民居的特色。
同时,周围由水池环绕,代表海洋在宁波历史中的作用。
在建筑立面处理上,宁波博物馆墙面通过两种方式装饰而成。
1.利用民间收集的上百万片明清砖瓦手工砌成瓦片墙,体现了地方性特色和;2.利用竹条加入混凝土,在表面展现竹的纹理,体现了环境友好的理念。
建筑分为5个主要体量,东南,西南,东北三翼为展览陈列区,西北翼为办公后勤区,中部的公共服务空间和库藏部分将各个部分连接起来,方便货物的进出,库藏部分置于建筑的底层,成为建筑的“基座”。
宁波博物馆—王淑
概述
博物馆的设计: 一方面要设置符合参观流线组织的高效空间, 另一方面要设置观众熟悉的记忆场所,以便让参观者记住和理解更多的知识。 空间与记忆的充分融合才能造就一座优秀的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在这两方面都实现的非常出色,尤其是后者。砖瓦、水和庭院是宁波地区 传统村镇最重要的三个特色要素,三者都在博物馆中得到大量体现: 其一,博物馆主入口处以及北侧环绕建筑的水池,博物馆南侧环绕建筑外侧的鹅卵 石“河滩”,形成特有的江南水乡环境。 其二,博物馆混杂着青砖、龙骨砖、瓦、碎缸片的墙面。这其中,明清至民国时期 的青砖数量最多,还有部分是汉晋时代的古砖。不少青砖上还镌有铭文。另外,某些 直墙面的上部做斜切处理,再加上墙面不同的砖瓦错落拼砌形成特有的明暗变化,远 远看去就像传统民居的屋顶。 其三,遍布博物馆入口、建筑内部和屋顶的庭院,其中既包括真实的竹子庭院,也 包括虚拟的“竹影” 庭院(毛竹作为模板的清水混凝土庭院)。这三个能够唤起宁 波参观者传统记忆的要素,并未处于某种毫无秩序的随意分布状态,而是经过建筑师 精心而细致的安排。
博物馆入口近距离全面地展示了博物 馆外墙不同材料的效果
东北角看博物馆主体和附属建筑,两个体 重的并置使人容易体会到真实的建筑尺度
屋顶上朝南的大台阶是休息的好场所, 面对的远景是南侧的公园,公园中的假 山正好对景
博物馆屋顶平台上突起有几组展厅,行 走其间,恍惚置身于传统院落中丰富变 化的不规则街巷空间
宁波博物馆的外墙是最吸引人眼球 的地方。 外立面的开窗法以及装饰性外墙采 用浙东地区瓦爿墙和特殊模版清水 混凝土墙。 全长144米,最高处24米,每平方 米需要100块左右旧砖瓦。总量在 百万块以上。 这些旧砖瓦来自宁波周边地区,大 多是旧城改造时存留下来的,相当 于将宁波历史砌进了博物馆。 主要有青砖、龙骨砖、瓦,甚至还 有打碎的缸片。 年代多为明清至民国时期,有部分 是汉晋的古砖。 这与博物馆本身“收集历史”、 “唤起回忆”的理念相吻合。
“自然”·“如画”的转译——析王澍设计理念
“自然”“如画”的转译——析王澍设计理念
宗彦;杨凱智
【期刊名称】《鞋类工艺与设计》
【年(卷),期】2024(4)8
【摘要】文章通过“自然”“江山如画”作为概念的延展,梳理王澍创作中“自然”这一母题,解读自然论述中的古代山水画,论证山水画艺术形式在王澍的建筑设计中
从技法到概念、从材料到形式的引申与创作的转译。
并对照3个建筑项目,阐述“自然”“江山如画”这一宽泛概念在设计中的转化和表达,阐释王澍的“如画”
观念与“建筑如山”、循环建造的理念,引申王澍在其理论与实践中对于表象世界、精神世界的总结与思考。
【总页数】3页(P198-200)
【作者】宗彦;杨凱智
【作者单位】长春建筑学院;西京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2.5
【相关文献】
1.王澍建筑里的"自然之道"
2.探析本土建筑——王澍自然美学的营造艺术
3.符号的转译——以象山校区为例谈王澍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4.如画观法——从绘画语言到
建筑空间形态的转译5.山水的世界和世界中的山水王澍“如画”又观念的方法论
释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符号的转译——以象山校区为例谈王澍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保 留使得象山校区摆脱 了一般 大学浓重 的人 工痕迹 . 多 了份 田园的清幽。在建筑总体 布局上 . 象山校 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袭 了传统村落
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 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 。 相似 的单元重 复
组合延伸形成井然有序的肌理 王澍在总体布局上摒弃了现
代建筑多样体块组合的规划模 式 . 他将不 同功能 的建筑用相 似 的建 筑形式进行表 达 . 并 将它们松散 的联 系在一起 . 形 成
现在其建筑空 间布局 、 形态处理 、 材料运 用和技 艺传承等各 个方 面。这种符号转译具有 比喻 色彩 , 开辟 了一条再现传 统的道路 .
可以加 以探究运用在 其他地域环境 中. 促进 当代 中国建筑 身份 性的确 立
【 关键 词 】 象山 校 区; 符 号 转译 ; 地 域性 ; 传 统再 现
本质则是被感知者普遍认可 的符号 . 也就是说一句话之所 以
1 空 间的转 译
象 山校 区建筑群对场地 的基本态度是尊重 . 最明显 的体 现在对场地 内原有水 系、 农 田的保 留。这些保 留将“ 田” 这一 农业文化符号融入校园现有环境 . 提醒使用者校 园曾经 的面
有意义 。 是因为听者理解组成这句话 的符号的意义 。
图 2 片 状 式布 局
山 东工 业 技 术
S ha nd o ng I n d us t r i a l Te c h no l o g y
S h a n d o n g I n d u s t r i a I  ̄c h n o l o g y
2 01 3正
山东 工 业 技 术
多变 . 能够嫁 接适应新 的文化环境 : 后者 以一 种清教徒 似 的 信仰 . 用极致 的简约反 映丰富的地域性 , 虽然 建筑很有 表现 力. 但是个人色彩浓厚 . 存在对真实地域性 因素 的忽视 , 因此
从王澍作品浅谈现代造园的_古为今用_王慧燕
图1 五代董源——“潇湘图”笑,或俯首沉思,或热泪盈眶,或瞠目称奇,都能说明园林设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一点是现代园林设计可以借鉴并运用4 王澍作品中对古典园林艺术运用的独到之处他强调建筑的业余性、非专业性和基本性[3],并且自己不断地写文章,图2 不规则形的窗洞、门洞图3 王澍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对传统符号的转译图5 《容膝斋图》倪瓒画集图4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别具一格的门窗洞,似乎在与人对视,以及建筑内部效果图6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俯视图(山水画的视角和尺度)图7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优雅的天际线,腾空跳跃的走廊,建筑的天际线仿佛绵 延的群山,此起彼伏,与周边自然环境十分融洽实际上,象山南侧的校园二期工程中,建筑与景观的区别已经不存在,建筑往往就是景观,并具有一种中国宋代山水绘画的气息(图7)。
4.3 “匠人”的身份在古代,并没有“建筑设计”这样的说法,而是叫做“营造学”。
“营造”有“规划”和“建造”两层含义。
情,历史上很多艺术家和建筑师是一身兼具的。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以及威尼斯双年展上的“瓦园”就在建设中大量启用传统的手工建造活动,全部由当地工匠完成(图8、图9)。
王澍从很多工地回收了大量的瓦片进行建造。
这两个作品大规模启用传统的图8 瓦园完全以手工方式建造图10 在现代建筑中诠释“瓦”的气质(具有百叶窗形态的屋檐、由瓦片叠合做成的铺装)图9 手工建造呈现的丰富纹理10),还有拉毛墙等。
拉毛墙是从十九世纪末的上海出现的一种新语言,由中国工匠发明的一种建造工艺[13],即在普通的水泥砂浆上用一块布在那里拉,拉出毛来,这种墙特别适子叠砌起来,结构如编织竹席,每一户,无论住在什么高度,都有前院和后院,每个院子都有茂盛的植物。
“通策·钱江时代”的设计方图11 杭州“通策·钱江时代”借景等手法。
池馆桥亭假山花木安排,先经文人画家构思,通过匠师在具体措施下劳动,使之实现;其经过往往是反复推敲,旷日持久,方能毕事”[14]。
中国新建筑师——王澍
中国新建筑师——王澍1963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1985年,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1988年,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毕业1997年,在杭州创办"业余建筑工作室"2000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现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并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主任及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营造研究中心主任王澍作品1989年海宁青少年宫1991年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画廊1997年自宅1997年陈默工作室2000年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2000年上海顶层画廊2000年墙门(雕塑)2001年垂直院宅(钱江时代)2001年一分为二(雕塑)2002-2003年宁波当代美术馆2002-2003年中国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2002-2003年东莞理工学院艺术系馆2002-2003年浙江台州路桥古镇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2003年拆筑间2003年 HZ093—7282003年三合宅/南京2004年三合宅/杭州2003-2004年浙江宁波慈城古建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理解象山校园,先要理解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感情。
2002年,杭州南山路开始改建,杭州市政府想把这条路建成上海的衡山路,西湖边上的很多民居就开始拆毁。
为了阻止这一切,王澍沿西湖拍了400多张幻灯片,一张一张地讲给负责改建的官员看:每一幢房子,都带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他说:你们知道南山路的历史有多久吗?从你们改建完成那天起,南山路的历史就只有1年了。
象山校园正是建立在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理解之上。
一个外来者对象山校园的惊奇,一定是从大门开始的。
象山校园的大门不是“门”,而是“墙”。
是没有围合的墙的自然延伸,墙身矮得经常让人有翻过去的冲动。
但这是一堵砖砌的墙,那砖也不是普通的砖,而是从乡下拆房现场收上来的老砖。
在象山校园的空地上,这样的砖瓦堆成一座小山。
事实上,整个象山校园就是建立在这些旧砖瓦上面的。
在整个中国都在“拆”的时候,王澍的象山校园却使用了大量的旧建筑材料,所有的砖头、瓦片、石头都来自浙江省的拆房现场。
2021年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第18课《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课件(59张PPT)
清明上河图中的酒楼
体 型 繁 简 不 一
西安钟楼
阁
天一阁
拙政园的留听阁
留听阁
从整体外形看,留听阁是一个抽象化的船 厅,厅前平台如船头。左侧池塘中种满了 荷花,荷花生长期间其叶、蕾、花、果皆 有姿有态,观赏期特长,从春末夏初池面 冒出点点绿钱到盛夏时节的满池华盖,直 至秋意浓浓的枯叶残花,每一个阶段都有 其独到的美。
颐和园的佛香阁
阁楼的基本形式
亭
苏州拙政园梧竹幽居亭
宜两亭
明十三陵长陵碑亭
四川青城山以大树为柱的茅草亭
借景之作:颐和园“湖山真意”
借景之作:颐和园“湖山真意”
远借西山为背景,近借玉泉山,在夕 阳西下、落霞满天的时候赏景,景象 曼妙。 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
榭
北京颐和园谐趣园中用短廊相接的水榭
概括各建筑特点
厅典雅端庄, 堂严整瑰丽, 楼体型不一, 阁造型各异, 亭形式多样, 榭傍水而立, 轩轻盈疏朗。
生字词补释
幢zhuàng 典雅端庄 考究 标榜
茶楼酒肆 夯土台hāng 蓟jì县
黄鹤楼
颐yí和园 小憩qì 榭xiè 藉jiè
濯zhuó足 椽chuán
秉公执法bǐng
拙政园zhuō 藏经阁cáng 菱角líng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第18课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著名古建筑 专家。“雷锋塔”改建总
设计师郭。黛姮
厅 堂 楼阁 亭 榭 轩
教学目标
1.掌握抓住事物的各自特征逐一说明 的写法。 2.领会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来说明事 物的写法。 3.能准确运用语言概括出课文所介绍 的几种古建筑的功用和制式上的特点。 4.能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和重点词语, 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5.学习本文运用总─分─总的结构来说 明多种事物的共性与特性的说明方法。
王澍建筑语言——自然之道
王澍建筑语言——自然之道摘要: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在中国建筑领域,如今建筑界已经掀起了一股传统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浪潮。
中国建筑师王澍,他的建筑以一种自然的风格出现在世人的眼前,他的作品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从中提炼出精华体现在自己的建筑当中。
他的建筑语言是,第一他强调的是地理位置,建筑的位置是尤为重要的。
第二,强调的是山水,建筑不是独立在周边环境之外的,他和周边环境相呼应是在一个自然体系当中。
第三,强调自然,他赞成“以画入法”,就是建筑在达到某种自然的感觉。
把山水画当中的表达方式和空间表达手法与现代建筑相结合。
关键词:建筑;传统文化;山水;自然一、王澍对传统的看法“传统的保持不是简单地为了传统,而是为了如何接续断裂的时间,使传统的生活方式重返真实的城市生活和地方性环境。
”这是王澍对传统的看法。
传统的建筑它一直是带有一种力量,一种来自本质的力量。
正如守护大地、守护生活、守护自然这三个方面,比如在山水画中建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建筑和山水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
王澍认为我们的建筑是不可以离开我们的传统的。
我们使用有着5000年历史底蕴的国家,对国家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有的。
王澍的做法是在继承传统中的精华,比如“山水画”的元素和空间叙述方法。
他认为传统的基本导向是,顺应自然自由的生长。
建筑也是如此。
传统的建筑使用的都是顺应自然的材料。
所以可以像花草鱼虫一样与自然环境和谐地共存。
建筑只是代表着人类活动的区域,它是次于自然的,它和山树石木是一个层次的。
建筑不作为主要的部分。
这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状态。
[1]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主张热爱生命和自然,时时处处与自然的规律相结合。
真正的传统并非是大一统,而是温故知新革故鼎新,根据不同地区文化去继承。
传统是可以和现代同时存在的,并不是传统即使之前的旧东西,现代就是新东西。
这两者是可以可以并存的。
正如王澍所说传统的保持不单是为传统。
因此建筑也是一样的。
传统和未来是有着很直接的关系的,保护传统就是在保护我们的未来。
王澍建筑作品建筑意境探析
王澍建筑作品建筑意境探析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对于传统建筑的发展处于一个停滞的状态,尴尬的境地让人无奈,"千城一面"的格局无法打破。
中国的建筑师也已经习惯用西方美学角度去安排与解释传统的中国美学问题,因为绝大多数的设计师从西方现代性的镜子中照出的是自己的无奈,很多"建筑师"也已经被训练为西方现代观念的代言人。
无论是北京香山饭店、还是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和吴良镛的菊儿胡同,都是少数建筑师对传统建筑发展的思考。
2012年,普利兹克奖落户中国,以王澍为代表的建筑师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对目前建筑创作环境的反思。
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等王澍作品深入人心,为中国建筑界的发展注入一剂活水。
研究王澍,不仅仅是研究其具象的建筑,而是研究其建筑的思想,建筑情怀,研究其对中国传统营造的继承与发展。
场所精神,建筑回归,正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1.2研究意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国,因此形成同自然和偕共生的哲学观。
人们崇尚自然、依赖自然,把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看成是至高的境界。
中国传统建筑的材料几乎都是直接来源于自然,其形式和结构也以同自然环境迅应协调为主,具有内在的乡士特性。
由于西方科学技术的发达,在全球范围形成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思潮,进入工业时代后,西方的现代建筑理念开始嫌弃自然材料而热衷工业材料,崇尚机器美成为时代的主题。
当下的中国也受到该思潮的影响,开始抛弃适合当地自然气候的传统技术,忘记悠久的历史与情感,抹杀地域差异而全盘接受西化。
似是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生活在这些现代城市中的人们,感受不到原有城市的脉络,传统文化也失去传承,市民失去了在这个城市应有的时空感应和身份,因此出现了地域归属感,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强烈愿望。
研究乡土材料在当代建筑中的运用,使得建筑有了历史的积淀,给人以"家园的"稳定感,体现了一种本土的文化和心理认同感。
王澍理论整理
王澍:王澍与场所精神从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到宁波历史博物馆,他的作品件件令人印象深刻,此皆源于王澍“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主张。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新材料、新技术的支持使建筑师们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建造各种形式的建筑;然而实际情况却是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不同建筑文化之间的不断渗透融合,各国的建筑形式正越来越趋向于一致。
特别是我国,在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很多地方都已失去了自身的可识别性,千城一面的现象十分普遍。
在此背景下,王澍及其作品的出现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从个人经历来看,王澍早年痴迷于西方文艺理论,之后随着年龄增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加之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理论体系。
在这些理论的支撑下,大量极具个人风格的作品应运而生。
海德格尔与建筑现象学20 世纪初胡塞尔开创了现象学,随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和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将其延展。
60 年代以来,现象学与建筑学找到了契合点,诺伯格·舒尔茨将现象学引入建筑学领域中,斯蒂文·霍尔等人将现象学在建筑学领域继续传承。
这是一种研究外观、表象或现象的科学,其主要研究方法就是撇开一切概念和理论,直接观察事物本身,尊重现象,从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寻求事物的本质。
换个角度看,而事物的本质就是一种更具有普遍性和更纯粹的现象。
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提出了建筑现象学的概念。
建筑现象学的特点就是直接面对事物本身。
它要求设计师用心观察并感受建筑所处的环境从而产生灵感; 它也要求研究者从建筑本身所显示的那样来看待建筑,从而把握建筑的本质。
因为研究方式的纯粹,所以在建筑现象学的视角下人们更易完整理解建筑和人、环境之间的复杂联系,从而使人们能够准确地分析评价建筑的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工业化进程对我们存在世界的冲击,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
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作为一个存在的人必定有一种特殊的本性,就是让现象彰显本质,使万物回归本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语言】王澍的世外桃源—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转)2010-05-23 16:44:00意义性的建筑解构作者姜梅中国美院象山校区(1)“山决定了那座房子的尺度,那座房子就像一棵树种在山边。
远处几座新民居还算朴素,但尺度感大得多,决定尺度的已不是那山。
”①民居是最通俗的建筑形式,但同时它也承载了一个国家或民族建筑的灵魂。
可以说,中国当代能像王澍这样如此深刻又紧密地将极为先锋的创作与古老的民间传统联系在一起的人并不很多,这种对于传统的借鉴表现了王澍对传统的尊重。
然而,单纯的传统性结构并不能承载他对于建筑的全部理解,生活的每一片断都是在原有旧事物的基础上叠加了一些新的事物,我们对传统的寻找不断受到各种意外事件的阻挠,愈是想回复到最初的“零”位置,反而离开这个位置越远,在此那个回归传统的过程便被永远搁置了。
(2)“一种思考着的目光,面对这个世界,沉静而温暖。
视角的突然转折,好像有点走神。
”对王澍而言,一个理想的读者应该包含一种理想的失眠。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些图像,它们不能被言语所表达;因为对于他想要的,语言显得过于准确了。
于是我们幡然醒悟到他所表现的并非一个建筑,而是一种印象。
梦境是第二种生活,好像半睁着眼在观看什么似的。
有时候,在半梦半醒之际,我们看见它们,想要抓住它们,定义它们,然后我们醒来,它们逃之夭夭……这是些模糊、鬼魅般的景象、记忆和氛围,它不在词语的表达之内,又存在于词语之间,它说不出来,就像江南早春的晨雾,我们张着半开半闭的眼睛瞰览风景,无法界定清楚任何物体的形状。
王澍甚至乐意享受可能出现的这种恍惚的感觉。
(3)“中国的山与建筑的关系,从来不是景观关系,而是某种共存关系。
从外看塔,密檐瓦压暗塔色,檐口很薄,材料与山体呼吸,塔如吸在半山,在如象山般多雾的气候中,塔甚至完全隐匿,变得很轻。
那一刻,我明白了庞大坡顶建筑可能的立面做法,一种内外渗透性的立面,而那塔的轻和隐匿让我看见了象山校园的返乡之路。
”在当代中国,任何一个建筑师都无法回避传统问题,这是中国建筑师的一个古典情结。
一方面,面对现代,我们不得不放弃古典情感;然而另一方面这种放弃又必须是在熟悉和尊重基础上作出的决定,若没有古典情感而要在自己的作品中放弃古典情感是不可能的。
正所谓有,才能撒手;如果没有,那一定就没有,一眼让人看白了的没有。
没有人能活在瞬间的现在,我们活在两个记忆中(一是个人的,另一个则是集体的),这种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之间的混淆拉长了我们的生命,把它在时间上向后延伸,以一种类似不朽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要理解为何建筑如此吸引我们就不难了,因为它给了我们无穷无尽地支配自己能力的机会,让我们观察世界,重回过去。
正是从建筑中,我们才能找到赋予自己存在意义的普遍公式,找到一个在我们的生命里与我们的来源有关的故事。
(4)“施工的工人提着瓦刀灰桶在我们俩之间晃来晃去,我的图上就落满灰尘。
实际上,我很喜欢这种氛围,让我在画图时就提前进入建造状态。
”王澍在“象山校园”与《那一天》之间的相互言说中,使建筑本身在文本的建筑与建造的建筑交织的想象的推论中不断成长。
他一直认为建筑可以有多种文本类型的存在,造起来,或者不造;而多文本类型的建筑昭示着多种可能性的世界,它们彼此并不连缀,就像生活本身并不连缀一样。
他是迷思者,同时也是爱动手的人;他造房子时,构造细节常在现场决定,而不是在图上。
更重要的是迷思与动手并不分开,它们开启一个过程,一条道路,藉此穿越体系化的知识驯养,苏醒自己面对现实的原初感觉,修复业已退化的感官。
这是一种最直接的做事方式。
(5)“一扇旧式格橱窗,按窗高60 cm,窗间隔24 cm放大,装在1#楼图书馆的立面上,而细微细节的巨幅放大,会使人处于一个平面和中断的世界中,眼前的一切将变得陌生,事实上排除了建筑后面的所谓意义。
基本上,我对形式上的怀旧毫无兴趣?我把屋顶坡度有意做得斜度很小,意在制造一种介于平屋顶和坡屋顶之间的状态。
这种做法还隐含着另一种意图,房子从一个面看去,完全像是平顶,从另一个面看去,则是坡顶。
会使人产生一种恍惚,这是同一座房子吗?”在此,建筑成为一个模糊了真实与虚拟、规则与迷乱界限的游戏场。
事实上,在建筑学中引入语言学观念,并非为了减少建筑语言的模糊性,事实上建筑本身的可能性及其在语义上的含混与开放是不可能被简单化或忽视的,恰恰相反,我们不得不重建建筑的这种模糊性,并试图寻找一种结构,使这种模糊性有章可循,用符号学的思考使之形式化,并理解它。
所谓建筑,就是在结构上的一种多元语言的聚合体,是每一座建筑都曾达到或将要达到或正在背弃的存在性格局。
通过旧个体的全新组合,隐喻令建筑具有了双重甚至多重价值。
面对事物内部“我”与“非我”的共存,结构和解构的悖论,德里达曾经创造了新的术语来描述事物内部所蕴含的与传统的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想背道而驰的差异和矛盾,比如“之—间”,比如“幽灵”,比如“灰烬”,比如“签名”,比如“处女膜”。
建筑必然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就像这世界本身的不确定性一样,而培养把握这种不确定性的能力,就是培养人如何把握“存在”的意义,存在就是可能性的同义词。
思考是想象的、开放的,它关注的不是“事实”而是可能性。
王澍在此是向我们展示他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还是在以一种游戏的姿态对前人的建筑方式进行一场批判式的模仿呢?对此我们不得而知。
(6)“瓦可不可以用旧的,旧的比新的便宜一半,我说当然可以,有多少用多少。
房子造好,就已有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
建筑基座平台的地面做法,我要求用…露石混凝土‟。
具体描述是:就像乡村水泥路,走得久了,掉皮、混凝土中的石子都露了出来,密集而均匀。
实际上都隐含着房子与时间的问题。
”象山校园的设计建立在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理解之上。
这座带着时间的象山校园,一建造起来就有时间,带着50年甚至100年的时间。
这是新版本的新瓶旧酒的故事。
记得卫斯里的一个故事曾记录了一瓶喝起来又像100年、又像3年的酒,迷惑了不少品酒的高手,原来这是3桶100年的陈酿在3年前又被重新酿成了一桶酒。
在此我们遭遇了时间的混淆,时间的悖论。
象山校园明明只是一个很新的、只有几年历史的建筑,看上去却有了50年、100年的历史,是我们愚弄了时间,还是时间愚弄了我们?王澍用兑酒的方式欺骗着我们的视觉、触觉,甚至嗅觉。
与此同时,我们心甘情愿地享受着这种欺骗。
不知道,这种做法是基于设计者对传统的迷恋,还是对迷恋传统的嘲讽?抑或两者兼而有之。
我们离开了线性发展的时间,一个多向时间的或无时间的模型,它既预言又回溯。
(7)“后来工匠问我,是不是就像他们在家乡那样随便砌,我说对了,就跟在家里一样。
”然而真正的状况是其实他们并不在家。
王澍轻易地消解了一般人所确立的家内/外有别的差异,精心在家外营造出一种家内的气氛。
然而对家的意象的模仿遮盖了一种更基本的和原始的无家可归,在此需要特别注意在亲密(familiar)中的非亲密,在家中的不在家(unhomely)这些意义。
因为亲密带来了一种无害和自在的空气,它使我们轻松地掠过本应被质疑的事物。
亲密的伪装是一个基本的蔽护所,它遮盖了一种基本的非亲密性,是一种在家的经验的异化,一种“不在家”(not-at-home)。
最接近于家的本质的无家(homeless),绝不可能仅仅是被占用。
它是一种正坠入深渊的诗意,一种来自家的诗意的流放。
在家的流亡中,家本身首先被揭示,并且通过无家这一事件,现代人的本质同时也被揭示出来。
处在这样一个空间的家中,恰恰是处于无家可归的状况;正如现代生活的异化不仅被处于结构之下的深渊所生产,而且被深渊所遮盖。
(8)“凡是我们认为做错的,王老师没意见,凡是我们认为做对的,恐怕就有问题。
”从校园施工的那一天开始,王澍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建筑工人。
然而工人们只觉得他要的东西太古怪:墙面不抹灰、院子只造三面。
作为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他渴望他所没有的乡村野趣,渴望他所没有的地方传统,于是他的做法与来自乡村的渴望城市化、现代化的当时当下真正工匠们的真正想法背道而驰。
正如当农村人开始穿西装皮鞋,而一些前卫而先锋的城里人反过来又穿上了长衫和布鞋。
王澍再现的并不是这个时间下的工匠,而是400年前的工匠。
时间的悖论再次出现了。
(9)“这工地上有很多做法出自施工管理人员和工匠的智慧。
这种以民间手工建造和材料为基准的做法,激发了工匠们的热情。
房子不是由设计完全决定,而是让设计追随因大量使用手工建筑而导致的全建造过程的修改变更。
联系单因此变得异常重要。
不知不觉间,一种不同的建筑营造观开始在工地上形成。
”王澍在此精心制造了一种随机的、偶然的、自发生长的建造方式,模仿在没有设计的介入和干涉之下的民间的建筑生长方式。
它没有任何设计,只有时间流程、地形地理特征,以及在其中的生活与劳作。
它是无规则的,无可预计的。
曾经这是一种共同参与的自发建造活动的空间结果,历经时间的反复操作和营造,逐渐形成秩序和肌理。
这是貌似经历时间和历史事件而形成的建筑形态。
同时人的身份被打乱以至无可归类,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理论家、建筑师和工匠之间的表面上的区别和差异。
联系单,一种现代主义标准化、机械化、大规模的生产方式下的一种更改错误的方式,在此成为一种主要的设计、建造手段。
王澍为他那种后工业时代下前工业化的手工建造方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抵抗海德格尔所谓现代技术导致的生活世界的异化、人的异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的无根状态。
王澍带着怀旧的乡愁和对故园的思念,将现代主义的效益原则踏在脚下。
(10)“那些木门窗上的风钩和插销都买不到现成的。
我看到安装在风钩上的插销样品,圆形断面的钢筋上打出些方正棱角,就有了刀工骨线。
”王澍几乎是本能地偏爱小尺度,那些城市中弱小的、偏离正轨的、被忽视的、被遗弃的东西,以及小尺度的密集群簇。
他以“小叙事”来替代传统的“大叙事”,这体现在其作品体制的小巧(如自宅、顶层画廊)、形式的简洁洗练以及精细的构造上,它们确也收到了“一叶知秋”的效果。
王澍的建筑是一种趋小的描绘,当他面临城市中建筑在服从于城市网格脉络的同时是否依然保有作为个体所应有的尊严这一问题时,王澍与传统的整体观保持距离,在整体与个体的平衡中他强烈地倾向于后者,突出这种个体与整体、规则与混乱之间通过尖锐冲突所达到的一种不稳定的平衡。
正是由于远离了任何预先设定的优先等级,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任何琐碎细节都可能具有超乎寻常的意义。
注释①文中(1)~(13)的引语均参见王澍,《那一天》,《时代建筑》2005(4)。
转自/logs/60054427.html“业余”建筑师王澍王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建筑系主任,中国实验建筑先锋之一。
建筑作品包括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上海南京东路顶层画廊、通策·钱江时代“垂直院宅”、宁波美术馆、中国美院杭州转塘象山校区、中国南京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参展项目“三合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