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练习

合集下载

文言文断句方法和练习题

文言文断句方法和练习题

文言文断句解答此类题的总体原则是将初步断句的结果置于原文中翻译,通则对,不通则错。

具体方法如下:1.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2.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语,之后找宾语。

3.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性更高。

4.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

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5.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练习(一)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

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

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

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

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

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一》)(二)有天下者而有私财,业业然守之以为固,而官天地、府万物之大用,皆若与己不相亲,而任其盈虚。

鹿桥、钜台之愚,后世开创之英君,皆习以为常,而贻谋不靖,非仅生长深宫、习奄人污陋者之过也。

灭人之国,入其都,彼之帑皆我帑也,则据之以为天子之私。

唐克西京,而隋氏之有在唐;宋入周宫,而五代之积在宋;蒙古遁,而大都之藏辇而之于南畿。

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

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

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1)1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断句答案: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

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翻译答案:臧和谷,两个人一起去放羊,都把羊全丢了。

问臧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拿着竹简在读书;问谷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在和别人掷骰子游戏。

他们两个人干的事情不相同,但在丢失羊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

题旨:一个在用功读书,一个在聚众赌博,二者好坏不同,但是同样疏忽了放羊的根本职责,所以造成的后果也就相同。

许多事情,尽管原因各异,但是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一样的。

2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隞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断句答案: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

暨春东作,自曝于日。

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隞室,绵纩狐貉。

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

以献吾君,将有重赏!”翻译答案:从前有个宋国的农夫,常常披着破麻烂絮,勉强熬过冬天。

等到春天就走到村东去干活,独自晒太阳。

从来没有想过世界上还有什么高楼大厦、丝絮毛皮。

回头向他妻子说:“背晒太阳的温暖,没有人知道的。

把它奉献给咱们的君王,将会得到重赏!”题旨: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应该力戒这种主观片面的局限性。

3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三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茅朝四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断句答案: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

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三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与若茅,朝四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翻译答案:宋国有一个猴翁,(他)喜爱猕猴,所养的猕猴(多得)成了群,(他)能理解猕猴的意思,猕猴也懂得他的心意。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一、基础断句1.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2. 夫以勇者之气而自卑者3. 君子之交淡如水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二、进阶断句1.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2. 夫妻反目而相诟病者有之矣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4.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高级断句1. 鸡鸣狗盗之徒不足为虑也2.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而身死名灭者多矣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四、综合练习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3.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4.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请同学们认真练习,掌握文言文断句技巧,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名篇节选断句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3. 韩非子曰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4. 《史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5. 《资治通鉴》云,唐太宗谓群臣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六、诗词断句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5.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七、成语典故断句1. 狐假虎威虎不知其为狐所借也2. 画蛇添足者虚有其表也3. 指鹿为马者混淆是非也4.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5. 杯弓蛇影心疑生暗鬼也八、历史事件断句1. 赤壁之战周瑜用火攻大破曹操军2. 淝水之战谢安指挥若定击败苻坚百万之众3. 安史之乱唐玄宗避难四川太子李亨即位灵武4.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5. 靖康之变金兵南侵掳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这些练习题涵盖了不同类型和难度的文言文断句,适合学生进行系统的练习和提升。

文言断句练习ppt课件

文言断句练习ppt课件

01
添加标题

02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语译的方法:
01
添加标题
02
添加标题
3
留、补、换、删、调、贯
语译的方法:
Part One

运用语译的方法(六个字)
按照语译的步骤(四步骤)
遵守语译的原则(八个字)
明确语译的标准(三个字)
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5分)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水船绝湘水中济船破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后何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按照词序,逐词落实,注意特殊,对应译出;
先易后难,不必连贯,后据语感,推断难点,
调整全文,对照古今,修改稳妥,符合规范。
阅读下面文段,翻译划线句子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①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②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③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④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⑤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⑥何为不祥也?”
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不合礼仪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
教学建议

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30题

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30题

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30题1.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2.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3.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4.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置思之法因得其玄秘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下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王以为奇进于中国诏举朝能弈者与较又求四方有高手名者敌之皆败。

或言杨靖善弈;时靖以事系狱③,诏释出之。

靖请以盘满贮桃实于前而弈,猴心牵于桃,遂连败。

诏椎杀之。

5.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6.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7.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tī)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8.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9.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10.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阝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尸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11.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文言文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通过断句,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文意,把握其节奏和韵律。

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文言文断句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一、基础练习1、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得半文钱断句: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得半文钱。

2、彼竭我盈故克之断句:彼竭我盈,故克之。

3、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断句: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二、中级练习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断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断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三、高级练习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断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断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断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在做文言文断句练习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特点。

比如,文言文中常有一些虚词,如“之”“乎”“者”“也”等,它们往往在句中起到停顿和语气的作用。

其次,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判断断句的位置,使句子的意思通顺、合理。

再者,要注意句子的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些地方通常也需要断句。

总之,文言文断句需要我们多读多练,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希望大家通过这些练习题,能够有所收获,在文言文的世界中畅游!。

《文言断句》练习题

《文言断句》练习题
----(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断5处)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 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 焉 然 后 用 之。 ----(取材于《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断10处)
1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 子墨子曰:“古之圣王,欲传其道于后世是故书 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欲后世子孙法之也 今闻先王之遗而不为是废先王之传也。”
14.用斜线(∕)给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断9处) 今人论诗,动言贵厚而贱薄,此亦耳食之言。不知
宜厚宜薄惟以妙为主以两物论狐貉贵厚鲛绡贵薄以一物 论刀背贵厚刀锋贵薄安见厚者定贵薄者定贱耶?古人之 诗,少陵似厚,太白似薄,义山似厚,飞卿似薄,俱为 名家。犹之论交,谓深人难交,不知浅人亦正难交。 ----(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15.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横线的部分断句。(断6处) 自古亡国,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其祸乱之来有渐
积,及其大势已去,虽有智勇,有不能为者矣,可谓真不 幸也。昭宗为人明隽初亦有志于兴复而外患已成内忧不止 颇
亦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无贤佐徒以益乱。迹其祸乱,其 渐积岂一朝一夕哉! -1-6--.(用《斜新线唐(书∕)·纪给第文十言三文》划)线部分断句。(断5处)
----(取材于《墨子·贵义》)(断6处)
13.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横线的部分断句。(断10处)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
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 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 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 释罪。陛下尝读书谏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

文言文断句练习

文言文断句练习
答案: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 倾险诐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 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 而讽之/主虽暴必容。 ( 每对4处得1分)
苏代用土偶人至死不离故土的故事讥笑田文,楚国射雁猎 手用弋射诸侯鼓动顷襄王。这些就是含蓄委婉地讽谕他的 事例呀。以上五种,都是见解偏颇、不够公平的说法。虽 然如此,由忠臣来运用它,完全可以成功。什么缘故呢? 讲清道理开导他,君主即使昏庸,也一定会醒悟;从形势 上禁止他,君主即使骄傲,也一定会害怕;使用利益引诱 他,君主即使怠惰,也一定会振奋起来;刺激他以便警醒 他,君主即使懦弱,也一定会坚强起来;含蓄委婉地讽谕 他,君主即使凶暴,也一定会接受意见。
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 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 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
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之论 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 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 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也
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 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同样) 即 使有了最好的道理, 不学习是 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 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 不够, 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 真正感到困惑。知道不够,才 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 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 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 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 件事情的两方面”。大概说的 这个意思吧!

文言文断句练习50句

文言文断句练习50句

文言文断句练习50句文言文断句练1XXX有志于天下XXX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XXX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XXX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XXX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3班超投笔从戎XXX升扶风平陵人XXX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XXX五年兄固被XXX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XXX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4宗悫(què)乘风破浪XXX字XXX人也叔父XXX不仕悫年少时XXX曰愿乘长风破XXX曰XXX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XXX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XXX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XXX闻鸡起舞XXX少有大志与XXX为司州主簿同寝中XXXXXX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XXX觉得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XXX必无望风相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1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XXX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XXX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6画家XXX不平XXX合肥人本XXXXXX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XXX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7XXX牧羊北海上律知武终不可胁XXX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XXX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XXX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XXX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XXX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9XXX志大才疏XXX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XXX曰书足以记名姓罢了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XXX教籍兵书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愿竟学1孔门师徒各言志XXX各XXX曰愿车马XXX与朋友共敝之而无XXX曰愿无伐善无施XXX曰愿XXX之志子曰老者XXX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1XXX手不释卷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12XXX揣摩古碑2XXX尝行见XXX所书驻XXX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XXX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13文徵明字XXX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XXX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14XXX夜读XXX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XXX上窃退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XXX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云云曷不听其所为XXX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XXX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15XXX喻XXX读书初权谓XXX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XXX但当涉猎见XXX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XXX乃始就学及XXX过寻XXX与XXX论议XXX今者才略非复XXXXXXXXX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XXX之晚乎XXX拜蒙母结友而别16陆游筑书巢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XXX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XXX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17XXX遇谈三余勤读有人从学者遇不愿教而云必领先读百遍言念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18XXX与退笔冢XXX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坟)319匡衡凿壁借光XXX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XXX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XXX姓XXX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XXX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2张溥与七录斋张)XXX嗜学所念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季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念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草拟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21炳烛而学XXX问于XXX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XXX曰XXX 乎XXX曰XXX而戏其君乎XXX曰XXX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勤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勤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勤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22XXX全心全意XXX家以农亩为业妻XXX暴麦于庭令XXX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23XXX与《海录》XXX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24为人大须学问唐)XXX谓XXX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不决,工具征讨,躬亲戎事,不暇念书比来四海平静,身处殿堂,不克不及自执书卷,令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XXX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25任末好学勤记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4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贤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勤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26王充市肆博览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XXX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XXX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27欧阳修三上作文XXX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XXX亦言XXX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XXX曰XXX所作文XXX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XXX28XXX论学问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其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克不及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29XXX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3XXX伤XXXXXXXXX永久隶耕XXX五年何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怙恃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XXX之稍稍来宾其父或以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XXX谒于邑人不使学予XXX也久明道中从祖先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克不及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世人矣31XXX审出镞教子XXX)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毕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XXX生于膏梁,当知尔父起家XXX53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XXX家训云:后世子XXX,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33陶母责子退鲊XXX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XXX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34XXX诫子书夫正人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安全无以致远夫学XXX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克不及励精险躁则不克不及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5XXX家训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XXX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XXX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XXX后悔36孟母三迁XXX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XXX又嬉为XXX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XXX也复徙居学宫之旁XXX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37曾子杀猪明不欺XXX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XXX欲捕XXX之妻止之XXX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怙恃而学者也听怙恃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38XXX受教XXX见XXXXXX对曰好长剑XXX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XXX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6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XXX曰括而XXX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XXX拜曰敬受教39XXX因材施教XXX问XXX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XXX曰XXX也惑敢问XXX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4XXX怒责耕柱子XXX怒耕柱子XXX曰我无愈于人乎子XXX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XXX将谁驱耕XXX曰将XXX也XXX曰何故XXX 也耕XXX足以责子XXX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41XXX赐绢惩顺德XXXXXX受人XXX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XXX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42XXX教子谄谀XXX)万年尝病召咸(XXX之子)教戒于床下语至半夜咸睡头触屏风万年震怒欲杖之曰乃戒XXX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XXX所言大体教XXX也万年乃不复言43XXX默坐观弈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觉得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XXX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先到手局将XXX益苦而XXX另不足竟局数之客胜予XXX甚不克不及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罢了44XXX旁听文史XXX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XXX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XXX有一人XXX亦知书XXX罢了复问XXX姓XXX拱手答曰XXX姓XXXXXX俯而去45大树将军XXX7XXX)XXX退不伐行与诸将重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洁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反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局部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46XXX不迁怒不贰过颜)回年二十九发尽XXX死XXX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XXX问弟子孰为好学XXX对XXX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47曾参不受XXXXXX以XXX使人往XXX请以此修衣XXX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XXX曰臣XXX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XXX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48贤妻XXX XXX宣妻者XXX之女也字XXX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XXX骄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XXX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XXX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49魏徵论自制唐)XXX问XXX近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失者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XXX 骄逸喜怒过度然不自知卿可为朕言之当以为楷则徵对曰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则万代永赖5XXX不记人过XXX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加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XXX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克不及平悔不穷问XXX一知其姓名则毕生不克不及复忘固不如蒙昧也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指导(附练习)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指导(附练习)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指导(附练习)在写作文言文时,正确的断句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表达的效果。

下面给出一些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和技巧,并附带一些练习,帮助您提高断句的能力。

1. 主谓断句法:根据句子的主谓关系来断句。

通常将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断句单元。

例:吾闻友人善鼓琴。

练习:参军者多爱国。

2. 宾语断句法:根据句子的动宾关系来断句。

将动词和宾语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断句单元。

例:君子爱民。

练习:明月皎皎。

3. 状语断句法:根据句子的状语关系来断句。

将状语和谓语宾语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断句单元。

例:于是乐师陈词而宫商。

练习:以后人闻之大无伤。

4. 承载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承载成分来断句。

将承载成分和相应的宾语或状语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断句单元。

例:人生贵有所为甘有所不为。

练习:士为之。

5. 对仗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对仗关系来断句。

对仗是指句子中的词语或短语在结构和意义上相对应。

例:射者克而使我射者息。

练习:春风吹又生。

6. 偏正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偏正关系来断句。

偏正是指表示修饰、说明、限定等关系的短语或从句。

例:故颇有知古之称。

练习:严冬坚冰。

7. 并列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并列关系来断句。

并列是指句子中两个或多个相同性质的成分并列在一起。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练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8. 插入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插入成分来断句。

插入是指在句子中插入修饰、补充或解释的语句,通常用逗号隔开。

例:吾愿斯摩以陪吾游。

练习:和风生,将进酒。

通过不断练习和多读优秀的文言文作品,可以提高断句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语序和词性的理解,才能准确判断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做到恰当地断句。

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断句

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断句

孔子曰:“君子不器。

”何也?器者,各得其宜而已矣。

孔子,圣人也,犹须假器以行道,况于众人乎?夫道者,无所不在也。

善用之者,则无不可为也。

若乃儒者,但知诵法圣人,而不知行其道,是犹读圣人书,而不求其实也。

故曰:“君子不器。

”夫道有行于身,有施于事,有施于物,有施于天下。

行于身,则无恶习;施于事,则无败事;施于物,则无弃物;施于天下,则无弃人。

是以君子之学,必求其实,而不泥其名。

故曰:“君子不器。

”【断句】孔子曰:“君子不器。

”何也?/器者,各得其宜而已矣。

/孔子,圣人也,犹须假器以行道,/况于众人乎?/夫道者,无所不在也。

/善用之者,则无不可为也。

/若乃儒者,但知诵法圣人,/而不知行其道,/是犹读圣人书,而不求其实也。

/故曰:“君子不器。

”/夫道有行于身,/有施于事,/有施于物,/有施于天下。

/行于身,/则无恶习;/施于事,/则无败事;/施于物,/则无弃物;/施于天下,/则无弃人。

/是以君子之学,/必求其实,/而不泥其名。

/故曰:“君子不器。

”二、文言文断句练习【原文】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何也?夫文者,所以载道也。

道者,仁也。

仁者,心之德也。

心之德,莫大于仁。

是以君子必学文,以载道。

道不载,则无以明仁;仁不明,则无以成德。

故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断句】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何也?/夫文者,/所以载道也。

/道者,/仁也。

/仁者,/心之德也。

/心之德,/莫大于仁。

/是以君子必学文,/以载道。

/道不载,/则无以明仁;/仁不明,/则无以成德。

/故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三、文言文断句练习【原文】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文言文断句练习

文言文断句练习

文言文断句练习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呢其事易(有三处需加句读)【解析】①两个杂处明显要断开;②“其言呢其事易”,对称法断开;③“四民者”,提顿,断开。

四民者,勿使杂处。

杂处则其言呢,其事易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有三处需加句读)【解析】“诸侯有相伐者”,是定语后置,“者”为定语后置标志。

“尚耻之”,是完整的动宾结构,宾语“之”后断开。

只需三处,我们可以运用由大到小倒推法。

先确定“大”的范围,“之”后断一处。

再来找其它两处,想来想去,也只有在两处断开(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

今鲁/父母之邦也),其它别无可能。

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是先陈述现象,然后对这一现象进行评论。

“今鲁父母之邦也”,是判断句,“今”,表时间限制,用在句首,是对“鲁”的修饰,此处主谓之间可停顿,“今鲁”提顿,强调作用。

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

今鲁,父母之邦也其法用铁数斤为龙爪形沉之水底系絙以船曳之而行(有三处需加句读)【解析】抓住几个动词“为、沉、系、曳”,根据这几个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此题就迎刃而解。

注意动宾结构,不可点断。

“铁 (数斤) ”是中心语十数量定语,定语后置句,中间不可断。

[用铁数斤][以船]介宾结构,不可点断。

在句中均为状语成分,其后不点断。

其法用铁数斤为龙爪形,沉之水底,系絙,以船曳之而行吾闻之古者盂不穿皮不蠹不出四方(有三处需加句读)【解析】“吾闻之”,后断开。

“盂不穿皮不蠹不出四方”,三个“不”是主语“古者”的三个动作状态(做谓语),分别断开。

吾闻之,古者盂不穿,皮不蠹,不出四方。

用兵逾年未得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有三处需加句读)【解析】找动宾结构,两个“得城”后断开。

再找一处,“用兵逾年”,是下面发表议论的前提条件,断开。

用兵逾年,未得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桀易汤而灭纣易周文而亡大王受之后必有殃(有三处需加句读)【解析】“…而灭”…而亡”,两处句式一致,其后断开。

“大王受之”与“后必有殃”构成假设复句,其问断开。

断句练习题

断句练习题

断句练习题一、文言文断句1.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谚曰/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4.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二、现代文断句1. 月光下的湖面/波光粼粼/如梦如幻/让人陶醉。

2.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筛选有用信息/成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3.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披上了绿装/充满生机。

4. 他努力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三、诗歌断句1.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四、成语断句1. 画蛇添足/蛇本无足/何以添之/自作聪明/反而坏事。

2. 狐假虎威/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欺压其他动物/最终难逃厄运。

3. 井底之蛙/只见井口一方天空/不知世界之大/故步自封。

4. 杯弓蛇影/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导致人心惶惶。

五、日常对话断句2.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公园散步吧/好主意/我也想去晒晒太阳。

3. 妈妈说/晚上回家要按时吃饭/不要总是熬夜/对身体不好。

4. 老师问/这道题目你们会做了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问我。

六、新闻报道断句1. 国庆节期间/全国各大旅游景点迎来客流高峰/各地采取措施确保旅游秩序井然。

2. 最新科学研究显示/适量饮用咖啡可能对心脏健康有益/但仍需注意摄入量。

3. 城市绿化工程持续推进/市民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空气质量逐步提升。

4. 教育部门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七、广告文案断句1. 新款智能手机/高清摄像头/强劲续航/带给您非凡体验。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是:A.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以下句子中,断句不正确的是:A.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根据文言文的句式结构,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是:A.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填空题4.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正确的断句符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选自《论语》,请正确断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正确的断句符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请正确断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三、简答题6. 请解释“断句”在文言文中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例子。

7. 请简述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个例子说明。

四、翻译题8. 将以下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注意断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 将以下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注意断句:“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综合应用题10. 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并在适当的位置断句:“昔者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志在天下也。

”请在段落中正确断句,并解释每个断句的意义。

11. 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并在适当的位置断句:“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请在段落中正确断句,并解释每个断句的意义。

六、创作题12. 根据所学文言文知识,创作一个简短的文言文段落,并自行断句。

七、分析题13. 分析以下文言文段落的句式结构,并在适当的位置断句:“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 分析以下文言文段落的句式结构,并在适当的位置断句:“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文言文翻译断句训练题目

文言文翻译断句训练题目

一、原文:昔者齐景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请问我如何为君,能使吾国之民皆向善也?”孔子对曰:“君为政,其犹播乎地与?民有善,则赏之;有过,则匡之。

故为君者,其敬民也,如长风之敬草也。

”二、断句:昔者/齐景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请问我如何为君/能使吾国之民皆向善也/孔子对曰/君为政/其犹播乎地与/民有善/则赏之/有过/则匡之/故为君者/其敬民也/如长风之敬草也三、翻译:昔日,齐景公向孔子请教说:“我听说君子的品德如同风,小人的品德如同草。

草上之风必定使草倾倒。

请问,我作为国君,如何才能使我国的人民都向善呢?”孔子回答说:“您治理国家,就像在地里播种一样。

人民有好的行为,就奖励他们;有错误,就纠正他们。

所以作为国君,对待人民要如同长风对待草一样,要尊重他们。

”四、练习:1. 断句并翻译以下文言文句子:“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翻译以下文言文段落:“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夫仁者,国之宝也。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故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五、答案:1. 断句及翻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断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要改正。

”2. 翻译:孟子见梁惠王,王曰:“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也将有什么对我国家有利的建议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一定要说‘利’呢?仁义不就可以了。

大王问如何对我国家有利,大夫问如何对我家族有利,士人和普通百姓问如何对自己有利。

如果上下都只追求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断句训练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断句训练
第二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由大到小,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标志”,寻找方法。
文言断句具体有哪些标志呢?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读懂句意
读懂句子的大意,然后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判断停顿,这是断句最直接 的方法。
掌握技巧
在不能完全读懂句意的情况下,掌握一些基本的断句技巧,也能辅助断 句。
辞 结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方法小结:
①断句要建立在了解语境的前提下,明确“主谓” ②主宾经常被省略,关注可做“主、宾”的名词 ③“对称”或句式结构相似的句子需要找准结构断句 ④特殊句式要被保留 ⑤主谓、动宾也是完整的句式结构
借助句首发语词断句 句首发语词,如“夫”“盖”“至若”等,常居句首,其前 应断开。
例句呈现: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借助句首时间词断句 句首时间词,如“俄而”“旋”“已而”等,常居句首,其前
应断开。 例句呈现:①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文言文中涉及到很多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 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及一些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这些句式往往用虚词来达成,因而不少地方可以参考上文找虚词判断法。
判断句,如“……者……也”“为……”“即……”等。 例句呈现:①南冥者/天池也。(《北冥有鱼》)
断句方法(二)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和谦敬副词,“其、盖、凡、诸、唯、盍、夫、则、夫、且夫、

文言文断句训练

文言文断句训练

文言文断句阅读训练一用“/”线给下列文段断句:(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二)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三)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注:子产,名公孙侨,子产是他的字。

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

然明,郑国大夫,名蔑。

乡校:当时地方公众聚会议事的场所。

(四)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五)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六)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晋书》)(七)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礼记檀弓下》)(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九) (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十)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草堂(十一)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十二)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疾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文言文断句训练二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断句练习
用“/”为下列文言文断句:
1、子罕弗受玉(《左传》)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2、弈秋诲弈(《孟子·告子上》)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黔驴技穷(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yìnyìn)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
(yìnyìn)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5、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臵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臵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6、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攫(jué)其金而去吏捕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取金之时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攫(jué)其金而去/吏捕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取金之时/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8、小港渡者(《续古文观止》卷一)
庚寅科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庚寅科/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9、哀溺(柳宗元)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10、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察今》)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1、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2、贾某贾人也唱文明经商店中之物皆为地道封识章明略无阙损有贾悬于上虽希物也不昂其直凡赝品皆不之售故乡人说而趣之尝属其子曰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其可倍义邪其妻卒然病寻没期年媒人盈廷一一谢之逝不复取邻人有不善生计者责台高筑要至家受以致富之术翼日出金曰予佐女贾又一日河水暴溢决堤毁田捐赀财以兴水利乡人得之(注意通假字)
贾某贾人也/唱(倡)文明经商/店中之物/皆为地道/封识(志)章(彰)明/略无阙(缺)损/有贾(价)悬于上/虽希(稀)物也不昂其直(值)/凡赝品皆不之售/故乡人说(悦)而趣(趋)之/尝属(嘱)其子曰/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其可倍(背)义邪(耶)/其妻卒(猝)然病/寻没(殁)/期年/媒人盈廷(庭)/一一谢之/逝(誓)不复取(娶)/邻人有不善生计者/责(债)台高筑/要(邀)至家/受(授)以致富之术/翼(翌)日出金/曰/予佐女(汝)贾(价)/又一日/河水暴溢/决堤毁田/捐赀(资)财以兴水利/乡人得(德)之
13、商鞅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痤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痤曰痤之中庶子商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默然王且去痤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叔痤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吾言若王色不许吾吾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
商鞅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痤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痤曰/痤之中庶子商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默然/王且去/痤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叔痤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吾言若/王色不许吾/吾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
14、汉高祖疾甚吕后问曰萧相国即死谁令可代上曰参可萧何事惠帝病上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如主帝曰曹参何如曰帝得之矣曹参相齐闻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居无何使者至召参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其父赵奢不能难然不谓善谓其母曰赵若必将之破赵军必括也后廉颇与秦相持秦以千金反间于赵曰秦之所畏独括耳赵王以括代廉颇蔺相如谏王不听括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又不听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白起代王龁遂胜赵曹参之宜为相高祖以为可惠帝以为可萧何以为可自以为可故汉用之而兴赵括之不宜为将父以为不可母以为不可臣以为不可独赵王以为可故用之而败呜呼将相安危所系可不慎哉
汉高祖疾甚/吕后问曰/萧相国即死/谁令可代/上曰/参可/萧何事惠帝/病/上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如主/帝曰/曹参何如/曰/帝得之矣/曹参相齐/闻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居无何/使者至/召参/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其父赵奢不能难/然不谓善/谓其母曰/赵若必将之/破赵军必括也/后廉颇与秦相持/秦以千金反间于赵曰/秦之所畏独括耳/赵王以括代廉颇/蔺相如谏/王不听/括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又不听/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白起代王龁/遂胜赵/曹参之宜为相/高祖以为可/惠帝以为可/萧何以为可/自以为可/故汉用之而兴/赵括之不宜为将/父以为不可/母以为不可/臣以为不可/独赵王以为可/故用之而败/呜呼/将相安危所系/可不慎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