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评价张作霖

合集下载

论张作霖治理东北——读《张作霖传》有感

论张作霖治理东北——读《张作霖传》有感

张作霖治理东北——读《张作霖传》有感提起张作霖的名字,首先映入脑海中的就是“东北王”这个称号。

虽然张作霖也曾短暂的进驻北京,圆了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的梦,但是他长在东北,发在东北,也死在东北,他就是实实在在的“东北王”。

张作霖的出身贫寒,早年曾混迹于社会。

生于乱世,他一生经历无数,早年做过兽医、当过匪头、接受过清军点编,再到后来的镇安将军、东三省巡阅使。

“一介武夫,起于草莽,风云际会,终成一代雄才。

”若想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分得一杯羹吃,没有些谋略是万万不行的。

历史学家对张的评价是:文化程度不高,但智慧超群,机敏异常。

可以说,张作霖从一个无名小卒做到奉天省督军的过程就是一部很好的谋略史。

他能抓住革命起义之机智进省城,残忍诱杀革命党人张榕以攀附赵尔異,取悦袁氏成为师长,排挤张锡銮驱逐段芝贵,最后直取奉天省督军,可谓是平步青云。

然而,他的野心仅非如此浅显,他有更大的目标,紧接着便兼并黑龙江,吞并吉林,然后抓紧了形势,投靠了当时在东北地区势力强大的日本人。

至此,张作霖便在东北站稳了脚跟。

今天,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张作霖应该就是一个土财主的形象,一个盘踞东北的旧军阀,然而他实际是个看起来很儒雅的人,是个讲义气的汉子,其统治期间也是有所作为的,并非残暴之极。

他的一件小事令我印象很深:有一次他在帅府试用新买回来的迫击炮,虽然已提前通知了演习,但没想到迫击炮的威力太大,造成了集市的混乱。

卫队把情况报告给了张作霖,他立即下令停止演习,对张学良说:“真没想到这小小的迫击炮有这么大的劲,让百姓受惊了。

快下去看看伤人没有,损失、毁坏的东西,咱们如数赔偿。

”后来也都如数做了赔偿。

我觉得这说明张作霖在其执政期间还是心存百姓的。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他对于东北的感情是绝对真诚的,他不是从一开始便把东北当作他进军中原的跳板,而是着实当作自己的家来精心地经营。

张作霖为人大方,义气,且善于拉拢人才。

他建设东北就是依靠着手下这些贤才志士。

张作霖的一生

张作霖的一生

张作为统镇要地的首领,其政治、军事才能 都是值得肯定的。被誉为“乱世枭雄”。苏 日虽将张作霖视成眼中钉,却也不得不叹服 张是个“压不倒的小个子”。 张学良则评论自己的父亲:有雄才,无大略。 孙中山说:“雨亭(张作霖)把东三省治理 得很好,不过外有日本掣肘,处境也很难。 如果国家统一了,建立革命的中央政府,地 方的事就好办多了。”
带你们走进张作霖
早年经历
1875年3月19日(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于奉天海城县西90华里北小 洼村。18 87年,从私塾先生杨景镇学习三个月。 1888年,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 他与二哥前去报仇,枪走火误伤人命,二兄被捕,他逃走,随母亲王氏、 妹妹去镇安县(即黑山县)赵家庙村(今属北镇县)外祖父家就食。1889 年,学木匠当货郎卖包子学兽医。 1890年,流落营口县大高坎镇,1894年,投清军宋庆所部当兵,后升任哨 长。1895年,清军移防离队回乡当兽医,与赵家庙村地主赵占元次女结婚, 赵春桂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是张首芳、张学良、张学铭的生母。 1896年,经冯麟阁(后改名冯德麟)介绍在广宁县(北镇)加入绿林董大 虎匪部。 1900年,义和团运动,沙俄侵占东北,盛京将军逃走,地方混乱。他于赵 家庙组织保险队(大团),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后移至北镇县中 安堡。 他负责的地区称为“保险区”。张作霖在保险区内很守规矩,不 仅遵章守纪,而且维护治安。因此,在这个地区胡匪的骚扰得到遏制。 张作霖也得到村人的称赞,他由此声名鹊起。他管辖的范围逐渐扩大, 达到二十多个村子。
张勋(清末民初大臣、军阀) (1854.12.14-1923.9.11) 中国近代北洋军阀势力之一。 清末任云南、甘肃、江南提督。 清朝覆亡后,为表示效忠清室, 张勋禁止所部剪辫子,被称为 “辫帅”。 1913年镇压讨袁军。后任长江 巡阅使、安徽督军。 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 率兵进入北京,于7月1日与康 有为拥溥仪复辟,但12日为皖 系军阀段祺瑞的“讨逆军”所 击败,逃入荷兰驻华公使馆。 后病死于天津,谥号忠武。

作文素材-中学小学课外阅读-张作霖人物资料

作文素材-中学小学课外阅读-张作霖人物资料

张作霖人物资料寄语:民间认为,张作霖从一个出身地微农民起家,苦心经营成为显赫一时的人物,是令人尊敬与钦佩的。

还有些人认为。

张作霖因未答应《日张密约》而被日本人为炸死,属于民族英雄。

这种说法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并不代表不可能。

而且,张作霖制家很严,子张学良受其影响很大。

还有一些证据表示,张重视旧教育,尊敬孔儒。

对张作霖的评价贬褒不一,读者你怎么认为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张作霖人物资料,欢迎阅读。

张作霖简介张作霖,字雨亭,北洋军阀。

1875年3月19日(清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自小出身农家。

张作霖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号称“东北王”。

1928年被蒋介石战败,退回东北途中被日军炸死在皇姑屯,时年53岁。

史学界关于张作霖祖籍主要有两说:一为山东说。

《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行状》中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远祖居山东,族甚蕃,清道光初徙居海城。

祖发业农,称素封。

”“行状”是过去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世系、籍贯、事迹的纪念文体。

该文称“远祖居山东”,主山东省说。

一为河北说。

河北中又有大城、高阳、河间三说。

在《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雨亭神道碑》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

其先为直隶人,清末迁奉天海城。

”这通碑文是督军署参谋长臧式毅领衔,又有8位处长署名的,载于《张大元帅哀挽录》。

文中明确地说“其先为直隶人”,即是河北人,主河北说。

从有关历史记载看,张作霖的祖籍是诸说并存,多数学者主河北省说。

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多次自称祖籍是河北省大城县。

据《大城县志》记载及当地老人记述,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张作霖曾回到河北省大城县南赵扶冯庄认祖,但由于族中老人反对(族人认为其年轻时当过“胡子”,有辱门风,担心奉系失败牵连族人)而未能归宗,张作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关于这两种说法均无确切文字记载。

但《河间县志》记载:在明清时期河间为府衙所在地,管辖着大城、任丘、肃宁、献县等县,所以大城是河间府属地,才有了河间之说。

对于大城说,笔者详细查阅了《大城县志》和大城堤北冯庄《张姓家谱》等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据《张姓家谱》记载,在清道光年间大城因遭水患,子牙河南赵扶段决堤,大水淹没数百里,造成房屋倒塌,农田颗粒无收。

七君子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

七君子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

七君子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张作霖,汉族,字雨亭,小名张老疙瘩,1875年3月19日出生于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现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逝世于1928年6月4日。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早年做过土匪,后来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也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喜欢别人以“张大帅”称呼,号称“东北王”。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坐的火车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毁,史称皇姑屯事件。

张作霖身受重伤,回到奉天后身亡,子张学良接掌东北军政。

在位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

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3月19日生,“西安事变”发动者张学良之父。

1916年起任奉天督军,依靠日本,长期统治东北三省。

1920年把持北洋军阀政府。

1922年被直系打败,退回东北。

1924年再度把持北洋政府。

1927年在北京组织军政府。

1928年被蒋介石战败,退回东北途中被日军炸死在皇姑屯。

七君子中国近代历史人物 2中国近代100位历史人物1.曾国藩: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2、张之洞: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

3. 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

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

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4.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

5. 曾国荃:早年随兄曾国藩筹建湘军,清·咸丰六年起独领一军,因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

张作霖

张作霖

四· 张作霖与东北讲武堂
东北讲武堂成立之经过: 目的:一为解决张学良的读书问题,二乃培养军事人才。 原因:民国11年的直奉战争,直胜奉败,张作霖大受刺激。
招生范围:东北三省及平津一带均有。 结果:共办有第21期,人数一度达3200人,军队质量有所改 变。
两次直奉战争
• 第一次:直胜奉败,直系取胜后,完全控制了北京政府,继续推行“武力统一”政 策,其首领曹锟于1923年10月以贿选手段当上总统。曹遭到国人反对,加之内部各 派争权夺利,财政濒于破产,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在英帝国主义干预下,直奉两 系停战议和,签订和约。双方自19日始将军队撤退,终结战争。 • 第二次:奉胜直败。张作霖,冯玉祥等随后在天津曹家花园召开会议,决议成立中 华民国执政府与善后会议以取代国会,并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统总 统与总理之职,政权落入奉系军阀手中。 • 评价 • 军事意义上,直奉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海军、空军参加并取得重大作用的内 战,新式武器如坦克等纷纷登场,重炮、重机枪、地雷的使用均为之前战争所罕有, 死伤特别惨烈。政治意义上,直奉战争以奉系胜利而告终,从此直系军阀基本退出 中国历史舞台,北洋政府开始了张作霖时代。
奉天军权的统一:张为奉天督军后,仍为第27军师长,27师第53旅 ,汤玉麟为旅长,第54旅,孙烈臣为旅长。汤粗鲁,孙精细,故第 27师事务,多为孙烈臣主持。 汤部由于纪律问题,常和奉天警务处长王永江发生纠纷。王素为张 激赏,奉命对27师军纪,多有报告。汤乃与王多有纠纷。 汤认为张氏既偏袒王,又提拔孙,将来27师师长与己无分。遂联络 团营长,酝酿叛变。事败,张作相奉张命率骑兵追击,不料28师55 旅旅长张景鹏竟率骑兵一营掩护汤逃。张作相不愿27师与28师出现 正面交锋,汤事结束。
1912年,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张作霖被任命

张作霖

张作霖

卖国求荣的军阀
常城在1980年出版《张作霖》 常城在1980年出版《张作霖》 1980年出版 一书的前言中说: 一书的前言中说:“对张作霖 这样的反动军阀, 这样的反动军阀,既不能称之 豪杰之士’ 为‘豪杰之士’,也不能看作 为反日的‘英雄’ 多年来, 为反日的‘英雄’。多年来, 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 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投 靠日本帝国主义, 靠日本帝国主义,大搞军阀混 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 灾难…… ……他绞杀杰出的共产主 灾难……他绞杀杰出的共产主 义战士、 义战士、党的发起人李大钊同 志,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 行”。 .
恰在此时, 恰在此时,张作霖开始向在东 北占有特殊优势地位的日本靠 1912年 26日 拢。1912年1月26日,张作霖 亲赴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 亲赴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拜 访总领事落合谦太郎。 访总领事落合谦太郎。
在双方晤谈中, 在双方晤谈中,张作霖表示 革命党人以奉天为策源地, “革命党人以奉天为策源地, 并不足惧;而今人担忧者, 并不足惧;而今人担忧者,实 为日本国之暗中庇护。”“目 为日本国之暗中庇护。”“目 前东三省兵马实权在本人掌握 之中, 之中,断不容革命党之类南方 人任意蹂躏,如北伐军之类, 人任意蹂躏,如北伐军之类, 何足挂齿。 何足挂齿。”
评价历史人物,应当充分考虑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 评价历史人物,应当充分考虑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近代中 国的对外交涉,整体上是处于弱势状态。 国的对外交涉,整体上是处于弱势状态。张作霖统治东北时 在两大强邻的欺压之下,交涉谈判多处于被动地位, 期,在两大强邻的欺压之下,交涉谈判多处于被动地位,这 妥协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样,妥协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直奉两 战
1922年 1922年4月,发动第一次直奉战争。战败后,张 发动第一次直奉战争。战败后, 作霖挟“东三省议会” 作霖挟“东三省议会”推举自己为东三省保安总 司令,宣布东北自治。在二次直奉之战前, 司令,宣布东北自治。在二次直奉之战前,作为 序曲,爆发了江浙战争。 序曲,爆发了江浙战争。 牵一发而动全身。江浙问题, 牵一发而动全身。江浙问题,已经引起全国的关 注。至10月13日,由于众寡悬殊,卢永祥战败, 月 日 由于众寡悬殊,卢永祥战败, 逃亡日本。后辗转来到奉天。 逃亡日本。后辗转来到奉天。

在逆境中放弃的历史人物

在逆境中放弃的历史人物

在逆境中放弃的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有很多逆境中放弃的人物,以下是其中一些例子。

1. 张之洞:张之洞是晚清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

他曾积极
参与政治改革,致力于国家现代化的发展。

然而,在庚子之乱爆发后,张之洞看到国家陷入混乱,内外交困,最终在不少人的期待中选择离
开政坛,放弃了政治事业。

2. 张作霖:张作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曾是东北抗
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然而,在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张作霖意
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和自身力量的不足,他在内外夹击之下做出了一系
列让步和调整,放弃了原有的抵抗计划,导致东北的抗日斗争陷入低谷。

3. 伊藤博文:伊藤博文是日本明治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现代化改革者。

他积极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曾出任多个重要职位,并参与制定
了日本的宪法。

然而,在遭到暗杀未遂事件后,伊藤博文意识到自己
所主张的改革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动荡,于是放弃了激进的改革主张,开始倾向于温和保守的政策。

4. 约瑟夫·斯大林: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领导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

然而,在战后的时期,他逐渐陷入权力斗争中,对一些重要政策采取保守态度,对国内
的经济困难也缺乏有效解决方式。

最终,斯大林的一系列决策导致了
苏联的经济衰退和国内的混乱,他没有能够有效地应对逆境,被迫让
位于其他领导人。

北洋军首领张作霖生平简介

北洋军首领张作霖生平简介

北洋军首领张作霖生平简介张作霖,字雨亭,奉天省海城县人,乳名老疙瘩,奉系军阀首领,喜欢别人称其张大帅,是少帅、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北洋军首领张作霖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张作霖的生平简介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888年,张作霖的父亲被赌徒打死,张作霖与兄长一起报仇,失手枪杀了人,其兄长被逮捕,张作霖则和母亲、妹妹外逃,此后一直流落在外,1894年,投身中日甲午战争。

张作霖从战场上回来后,成为土匪,势力壮大被清朝招安,协助清朝剿灭杜立三,从此名声大噪。

1911年,武昌起义,带兵镇压革命党人,因镇压有功被封为外练兵大臣,袁世凯成为大总统后,张作霖于1915年,被招入京,袁世凯称帝,张作霖被封为奉天督军。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又授予张作霖奉天督军兼省长,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

五四运动爆发,号称“东北王”,是曹锟与段祺瑞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时帮助曹锟对抗段祺瑞。

但1923年,直奉战争失败后,宣布东北三省独立,1924年张作霖再次与直系军阀曹锟一战,胜利后,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

1925年,是张作霖势力的顶峰期,次年张作霖被十五省推为总司令。

1927年,张作霖为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行使民国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位期间多次拒绝和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

1928年因战事不利,张作霖打算退守东北,在返回的途中遭日军预埋的炸弹炸成重伤,当日身亡,享年53岁。

如何评价张作霖对张作霖的评价也有两面,一方认为张作霖是民族英雄,另一方则说他是卖国求荣的大军阀,两种评价都没有离开他和日本的关系,张作霖作为一个位居东北三省的军阀不可避免的和日军发生关系。

张作霖作为军阀首领,他是有统一天下的野心,我们不得不得佩服张作霖统治时,东北三省的经济快速的发展。

张作霖作为边疆的军阀,身处日本和苏联两大强国之间,竭力的周旋,其实也是一种本事。

张作霖在不损害国家主权的条件下,满足日本的要求并不是张作霖的本意,他是一种权衡,是一种两者权衡取其轻的选择。

历史人物评价张作霖

历史人物评价张作霖

张作霖的功过评述摘要:张作霖是清末民初中国政治舞台上一位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也是近年来史学界试图重新进行评价的热门历史人物之一。

随着对张作霖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围绕张作霖的功过是非问题展开了比较激烈的争论。

打破过去评价历史人物时惯用的人为格式化,对张作霖及其相关问题进行重新评价,固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上真实的袁世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

我们认为,在评价张作霖这个问题上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应当客观公正地将历史上真实的张作霖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进程中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考察。

关键词:奉张集团,日中关系,社会背景,两分法一、前言张作霖以土匪起家,在壮大过程中却非常注意吸收各种人才为己所用,如后来陆续加入奉系军阀的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杨宇霆、文士出身的王永江等。

这些人都特别为张作霖所倚重,成为张作霖势力壮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张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为了重用王永江甚至与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绿林兄弟汤玉麟闹翻,致使汤为此带兵出走。

张作霖由一个土匪头目变成北洋军阀的一个派系首领,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张作霖极具钻营能力,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精于玩弄手段。

张也因此养成了曲意逢迎,阳奉阴违,出尔反尔,只占便宜不吃亏的性格。

张作霖与鲍贵卿的关系就是其例证。

二人之间关系颇有戏剧性,两人童年就相识,并且曾对门而居。

后来鲍在陆军学堂毕业后投入军界,北洋军阀武将出身,是段祺瑞的旧属,并非张作霖嫡系。

然而张作霖在夺取黑龙江与吉林的统治权力时,限于自身的实力,需要鲍的协助,遂与鲍结为儿女亲家,对其进行拉拢利用。

然而,鲍的背景为张所不能接受,在张完成了对东北的实际控制后,鲍就逐渐被张所疏远,淡出了奉系核心层。

这还表现在张与袁世凯的关系上。

1915 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的闹剧上演,张作霖适时对袁表示“忠心”。

1916年2月,袁处在四面楚歌之中,张称愿带兵出征平息叛乱,袁于是大感欣慰,对张提出补充军械的要求慨然应允。

历史趣谈东北兵工厂成立的幕后 直奉战争失败刺激张作霖

历史趣谈东北兵工厂成立的幕后 直奉战争失败刺激张作霖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东北兵工厂成立的幕后直奉战争失败刺激张作霖
导语:在北洋军阀的三大派系中,奉系张作霖可说是一个另类人物,他本是出身绿林的草莽豪杰,在白山黑水之间纵横驰骋,最终成为占据东北三省的“东
在北洋军阀的三大派系中,奉系张作霖可说是一个另类人物,他本是出身绿林的草莽豪杰,在白山黑水之间纵横驰骋,最终成为占据东北三省的“东北王”进而南下扩张最终打进了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强的统治者。

张作霖也是北洋政权的最后一任统治者。

当然在民初军阀混战的争斗中,没有谁是永远的胜利者,1922年直系和奉系从合纵连横转而刀兵相见,最终张作霖的奉系败在了“常胜将军”吴佩孚的手上。

不得不退居关外,第一次直奉战争的失败,在张作霖看来并非败于谋略,而是败在奉军的武器性能不佳,退守关外的张作霖痛定思痛决定接受长子张学良的建议,整军经武大力整顿奉军,特别是在武器生产上下了苦功夫。

其实早在第一次直奉大战的前几年,奉系就开始了扩军备战,1919年春天张作霖为了扩充军事实力,开始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生产中型武器,以适应战争的需要,张作霖在造币厂,也就是奉天机器局内设立了奉天军械厂。

奉天机械局是大清帝国在1897年开办的,不过以造军火之名开办的机械局,却一天都没有生产过军火,只能铸造银元。

初创时的奉天军械局由于场地窄小、设备简陋,也只能修理枪械和制造枪弹,很快简陋的奉天军械厂不能满足奉军的需要,张作霖决定改建奉天军械厂,为东三省兵工厂,他亲自下令将一千八百亩土地,划给兵工厂,还另选沈阳大东边门外的空地,成立了工程处建造火药厂、枪弹厂和枪厂,为了便于运输又铺设铁轨建造站台,使火车能够
生活常识分享。

张作霖

张作霖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经冯麟阁(后改名冯德麟)介绍,张作霖在广宁县(北镇)加入绿林董大虎匪 部。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沙俄侵占中国东北,盛京将军增祺逃走,地方政权陷于瘫痪。张作霖于赵家庙 组织保险队(大团),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后占据北镇县中安堡。张作霖负责的地区称为“保险区”,他 在保险区内很守规矩,不仅遵章守纪,而且维护治安。因此,这个地区胡匪的骚扰得到遏制。张作霖也得到村人 的称赞,他由此声名鹊起。此后,他管辖的范围逐渐扩大,达到二十多个村子。
1920年(民国9年),在直皖战争中助直反皖,张作霖借祝寿的名义,在奉天召开八省联盟会议,组成反皖 联盟。
1921年(民国10年)5月30日,北京政府任其兼任蒙疆经略使,辖有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特区;12月, 张作霖进京组织梁士诒内阁。
1922年(民国11年)1月,吴佩孚揭露梁士诒内阁卖国媚外,梁士诒内阁倒台;4月底,张作霖和控制关内 六省的吴佩孚之间,展开了第一次直奉战争;5月5日,张作霖战败,退回关外;5月12日,在日本关东军的支持 下,张作霖宣布东北三省独立;5月19日,张作霖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整军经武成立陆军整理处。
面对当时东三省金融混乱的情况,1924年(民国13年)7月,张作霖决定由东北地区实力最为雄厚的东三省 官银号合并实力稍逊的奉天兴业银行、东三省银行。合并后的东三省官银号,成为东北地区具有中央银行职能的 发行银行,东北的大豆结算均由东三省官银号统一进行,它也成为张作霖稳定东北金融市场的最重要机构。
与日本
1 9 2 2 年 ( 民 国 11 年 ) 1 0 月 起 , 张 作 霖 加 快 招 兵 买 马 速 度 , 并 执 行 “ 彻 底 改 革 三 省 军 队 之 计 划 ” , 到 1 9 2 2 年 (民国11年)底,张作霖以旅为单位统一整编了东北三省军队。利用这次整编的机会,奉天派的军官基本上掌控 了东北的大部分军权。

民国风云人物-张作霖

民国风云人物-张作霖

张作霖,作为民国时期唾弃的三大军阀之一,有人说,他出卖东北,穷兵黩武,反对革命,也有人说他是一个爱国的政治家。

但是,在一段黑暗混乱的北洋时期,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大大小小的军阀合纵连横,,而张作霖,一个问世于那个时代的穷小子,不仅仅生存了下来,而且生存得风生水起,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无论世人对他怎么样的评价,在我看来,我就是一个铁骨铮铮的草莽英雄,一个曾经称霸一方的东北王。

为什么我会这么认为呢?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人物呢?同大多数近代历史人物相异,张作霖确实可以说是一个完完全全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民的孩子,更确切的说,张大帅的童年可以说是十分的悲惨,早在他十几岁时,爹被仇家打死,家被洪水冲毁,娘不得不带着他哥儿几个改嫁外乡的一个兽医。

这兽医可以说是待张不错,教会了他如何医马,相马,骟马等等事情,张因此结识了一些前来医马的土匪,再后来,当了大清国的兵勇,在日俄战争期间,替两个在中国东北土地上作战的外国军队当过双重间谍,结婚后的张作霖因为自己的家境过于贫寒,因而倒插门到自己的岳父家,可是由于和“胡子”的交往过密,因而也就受到了乡里乡亲的一些指责,更有一位当地的李老恒的乡绅,因为害怕自己的财产被与张作霖接触亲近的土匪“惦记”,所以便将张作霖告上当地的衙门,也正因为此,张作霖被抓捕入狱,不过由于并没有充足的证据来支持,对大帅的控告并没有成功,出狱后的大帅便真正的成为了一个胡子,这就是张作霖,一个出身于贫寒农民家庭的生活困苦迫于生活压力的苦孩子。

一个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张作霖,一个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苦孩子,那他到底是如何爬上奉系军阀这一显赫地位的呢?这真的不得不令人产生疑问,正如当年的刘邦,本为一介亭长,可是身边总能聚集一群能为其卖命的哥们,起家于草莽的张作霖也有与当年刘邦一样的本领,后来越干越大,成了头目,但又不甘为匪,便设计劫了东三省最高官员盛京将军的小妾,请其为桥,主动接受了政府的招安,摇身成为官军里的中级军官!由于曾经作为土匪头子,所以张作霖本人十分的机敏且善于长远计谋,清朝覆亡前他已经是堂堂的“关外练兵大臣”。

张学良眼中的张作霖:我很佩服他

张学良眼中的张作霖:我很佩服他

张学良眼中的张作霖:我很佩服他■康艳华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而对于本就颇具传奇色彩的北洋政府末代国家元首张作霖来说,在世人眼中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人们对他的评价莫衷一是,褒贬不一。

有人说他是土匪,有人说他是卖国贼,亦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或褒扬,或贬抑。

恢复自由后,张学良先后接受过日本NHK电视台、台湾学者郭冠英、美籍华裔史学家唐德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中心张之宇、张之丙姐妹的访谈。

在历次访谈中,张学良回忆家世、畅谈历史、品评人物,尤其是对其父张作霖的回忆,不仅感情真炽,而且角度独特,让我们透过张学良的讲述,看到一个鲜活灵动,有血有肉,与以往史家描述大不相同的一代枭雄。

那么,在儿子张学良的眼中,张作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骑马、打枪,麻将样样精通张作霖一生与马结缘,他少时家贫,为谋生计,当过兽医,为人医马,从而结识大量江湖人士,广交朋友; 入清军后,他当过马队管带,从而得以风光返乡,迎娶了他的第一位夫人;办保险队时,他于马上保一方治安,扩大势力,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后又以良马贿赂上司张锡銮,开启了他扶摇直上的仕途生涯。

但这些都是张作霖与马的故事,在张学良讲述中,我们始知,这位大帅不仅懂马,而且骑术高超:“骑马骑的最好了,人们常讲叫骑走马,我就骑走不了。

不是让马跑,而是走小步。

跟现在的马术有点相仿,完全靠腿的力量,让它走。

那是有点工夫的,我骑不了。

”长年的军旅生涯,成天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张作霖并不是一个颐指气使、脱离部下的人。

尤其在早期的作战中,他往往身先士卒,甚至置生死于不顾。

这真刀真枪上阵是要真本事的,张作霖的枪法完全可以用百步穿杨来形容:“我父亲走路时,他这个肩膀低,那个肩膀高。

他说我这是背枪背的。

我父亲给我表演啊,他可以把椅子挂在枪头上,他就这么端着不动。

稳啊,所以枪打出去,才准。

他不瞄准呐,我们打靶,他表演给那帮兵们看,用铜或铁的牌子,离有100米那么远,用枪打,你打上了,就当地响一下。

一世枭雄张作霖:东北王是怎样炼成的

一世枭雄张作霖:东北王是怎样炼成的

一世枭雄张作霖:东北王是怎样炼成的张作霖,字雨亭,原籍河北大城县,张家祖辈早在大清道光年间就挑着担子闯关东来到东北,落籍辽宁(旧称奉天省)海城。

张作霖1873年2月12日生于辽宁海城县西小洼村,父母替他起了个乳名叫张老疙瘩,发迹后人称大帅、老将或雨帅。

张学良在其口述历史中说:“我父亲小时候很聪明”。

据张学良说,其父张作霖自幼聪明顽皮,可惜因家贫只读了一年私塾就辍学了。

张作霖的父亲、学良的爷爷张有财好赌,一次在赌桌上揭发别人出老千,与人起了争执,后怒发动起手来,被那人打伤,被人抬回家后因延误了救治伤重而死。

张有财死后,张家本就贫困不堪的家境变得更加艰难。

不久后,张作霖的母亲因生活所迫,改嫁给了村里的一位姓张的兽医。

在陌生而新奇的环境下,张作霖对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主动帮忙打起了下手,机灵的他很快就在继父的指导下学会了一手相马、医马、驯马的绝活,不曾想这无意中掌握的技术,竟与他日后能飞黄腾达有莫大的关联。

张学良在自述史中幽幽地说道:“我们家以前是很苦很穷的,我父亲说我的上辈没有一个是正儿八经死在炕上的,我的父亲一提到这事就掉眼泪”。

张有财一共有三个儿子:老大张作泰,老二张作孚,张作霖最小,所以叫老疙瘩。

有些资料说张作霖“大哥早亡,二哥张作孚上山为匪,后被官府逮到处死”。

此为谬传!张学良澄清道:“大伯父与村里的一个女人偷情,那女人的丈夫知道后告诉张有财,张有财一气之下将大伯的后腰打伤,他出手很重,大伯伤重致死”。

大哥的死,张作霖久久难以释怀。

张有财被那个嗜赌如命的土豪殴伤致死后,二哥张作孚与张作霖商量要替父报仇,二人乘夜黑风高携枪摸进仇家,不曾想被人发现,慌乱中张作霖扣动扳机,失手误伤人命,众人一拥而上,二哥被擒,张作霖则乘乱逃走。

二哥张作孚被判了十年,张作霖成了官府通缉的杀人要犯,后来他逃到营口投了军。

张作孚的一个伯父自愿替他坐牢,后死在牢中。

张作孚脱险后参加了保安团,因勇猛不怕死升至团总。

在一次剿匪战斗中,他不幸面部中弹,当场身亡。

张作霖简介

张作霖简介

对张作霖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究竟应该怎样评?有一种意见说张作霖”s生为东北之重镇,国家之长城,死则以身殉国,重如泰山。

中国近代史无论如何编纂,雨亭先生必然永居重要地位,成为民族英雄,历史伟人。

”也有另一种意见,认为张作霖的一生,“是反动的一生,祸国殃民的一生。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显然都是片面的,都不符合张作霖的本来面貌。

严格根据历史人物一生活动的历史事实,充分注意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条件诸特点,这是评价历史人物最起码的要求。

纵观张作霖一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外方面,张作霖与日本的关系,主要是互为利用,但也却有某些屈辱言行,如1912年1月间,张作霖曾主动访问日本驻奉天总领事落合谦太郎,竟无耻地说:“日本国如对本人有所指令,本人自必奋力效命”。

非但有言论,而且也有屈辱行为,如在郭松龄反奉时,与日本订立密约,1927年和1928年在日本胁迫下与之签订《满蒙新五路协约》和《承建合同》等,就其性质而言,无疑是属于屈辱性的。

张作霖对日本也比较依赖,从“他的全部财产都在日本”,即可窥见一斑。

有一种观点,认为皇姑屯一炸,即可证明张作霖其对外强硬,不肯丧失主权,致见恶于彼族。

此乃真正爱国之表现,盖棺可以论定矣。

其实每个人的历史都是用自己的言行写成的,事实怎样,就是怎样,不能因皇姑屯一炸就把张作霖的屈辱的一面一笔勾销,或刷洗得一干二净。

但把话说回来,皇姑屯一炸虽不能说明张作霖一身清白,却也表明张作霖与日本之间确实存在矛盾,并已达到无法调和的地步。

贪得无厌的日本是要囊括我全东北,其扶植张作霖的目的是让他老老实实充当傀儡和卖国贼,张虽系绿林出身,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为其自身利害计,为其子孙后代计,他并不心甘情愿地充当日本的傀儡。

这和日本的要求显然有了距离。

在东本就张作霖“与日本相比较而言,他的地位是脆弱的。

日本在东北的势力,在大多数方面,都比他本人的势力更大。

只是在自甘冒险时,他才能够不理睬这个事实”。

面对这一形势,张作霖对日本的侵略要求有时采取置之不理,断然拒绝,但大多数情况下,则采取“装糊涂”、“抵赖”、“不认账”等策略,进行抵制。

张作霖就算不死,能保住东北吗

张作霖就算不死,能保住东北吗

张作霖就算不死,能保住东北吗?
张作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东北地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对于他是否能够在历史上保住东北,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复杂的因素和变量,没有明确的答案。

张作霖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拥有实际控制权,并通过与各方进行复杂的外交和军事博弈来保护东北的利益。

然而,他也面临了内外的复杂局势和挑战。

例如,他必须应对来自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力,以及与各方势力进行政治、经济上的斗争。

同时,国内政治的复杂性和动荡也对他的统治构成了挑战。

在历史上,张作霖最终在1928年因火车爆炸身亡,终结了他的统治。

如果他没有死亡,东北地区的历史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难以断言他是否能够长期保住东北。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无法通过简单的猜测来得出确定的结论。

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需要参考广泛的历史文献和综合的历史背景。

穷小子一代枭雄张作霖靠什么在乱世中崛起

穷小子一代枭雄张作霖靠什么在乱世中崛起

类似的话,张作霖在很多场合都讲过。他不止一次对张学良、对部下说,不要想着糊弄老百姓,你糊弄老百姓,老百姓就糊弄你,到头来,老百姓反了,咱也就下台了。晚年张学良作口述历史时,也说过:“我和我父亲从来不刮地皮。
”大青楼建成后,张作霖亲自在楼前的假山石壁上方写了“天理良心”
张作霖在北京就任陆海军大元帅后,曾对北洋政府各部门科长以上官员有过一次讲话。张作霖开口第一句话:“我叫张作霖。
”接着说:“跟我来的人都知道我张作霖是怎样一个人,你们大家是不知道的。我张作霖也是个人,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奇的地方。我也门,就净了街,谁也见不着。但是你们大家,谁好谁坏,我都有个耳闻,将来天下大定的时候,我一定都委屈不了你们。
张作霖出身江湖,对江湖义气看得很重。当年,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欲与张作霖联姻,希望张作霖把三女儿张怀瞳许配给自己的小儿子赵天赐。但张作霖认为辈份不对(赵是张的干爹),婉言拒绝。赵尔巽死后,家道衰落,而此时的张作霖正如日中天。张作霖想起赵尔巽当年的希望,便亲去赵家提亲,准备促成三女儿与赵天赐的婚事。怀瞳的母亲担心女儿嫁过去受苦,不同意。张作霖说:“赵尔巽对我有恩,就求我这一件事,我还拒绝了他,这样做,也算是补偿吧。”坚持把张怀瞳嫁给赵家。与“辫帅”张勋的联姻也很说明问题,日俄战争时,张作霖就结识了张勋,为了借助张勋的力量,张作霖把自己的四女儿张怀卿许配给张勋的儿子张梦潮。张勋复辟失败后,在全国臭不可闻,一蹶不振。而且又有消息说,张梦潮患有精神病,父亲失势后,病情明显加重。张怀卿的生母四夫人听说后,劝张作霖了结这门亲事,说:“咱不能眼睁睁把女儿往坑里送。
张作霖有一个航运公司,多年来经营不善,一直亏损。后来有一个小职员给张作霖写了一封信,提了些建议。张作霖看信后,对这个小职员大加赞扬,并且随即将这个小职员提为总经理,委他全权管理航运。身边人劝说:“这个人咱们不了解,能不能办事不好说,仅凭一封信就委以如此重任,办砸了咋办?”张作霖说:“我看这小子行,我看准的人错不了!”果然,一年后,航运公司扭亏为盈,小职员带着一年挣的十万大洋面交张作霖。张作霖说:“好小子,我没看错你,这十万大洋就奖给你了,好好干!

历史趣闻张作霖人物介绍 张作霖是好人还是坏人?

历史趣闻张作霖人物介绍 张作霖是好人还是坏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张作霖人物介绍张作霖是好人还是坏人?导语: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

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

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

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

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

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

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

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在位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

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史称皇姑屯事件,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

皇姑屯事件1927年,在北京下令绞杀李大钊等多名革命志士。

组成安国军政府,就任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北洋政府末代国家元首。

与日本满铁社长山本条太郎在北京达成《满蒙新五路协约》秘密谅解。

1928年,北伐军蒋、冯、阎、李对奉系进攻,奉军全线崩溃。

1928年6月2日,张作霖声言退出北京。

由于他不肯满足日本帝国主义的无理要求(包括开矿、设厂、移民和生活常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作霖的功过评述
摘要:张作霖是清末民初中国政治舞台上一位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也是近年来史学界试图重新进行评价的热门历史人物之一。

随着对张作霖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围绕张作霖的功过是非问题展开了比较激烈的争论。

打破过去评价历史人物时惯用的人为格式化,对张作霖及其相关问题进行重新评价,固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上真实的袁世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

我们认为,在评价张作霖这个问题上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应当客观公正地将历史上真实的张作霖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进程中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考察。

关键词:奉张集团,日中关系,社会背景,两分法
一、前言
张作霖以土匪起家,在壮大过程中却非常注意吸收各种人才为己所用,如后来陆续加入奉系军阀的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杨宇霆、文士出身的王永江等。

这些人都特别为张作霖所倚重,成为张作霖势力壮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张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为了重用王永江甚至与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绿林兄弟汤玉麟闹翻,致使汤为此带兵出走。

张作霖由一个土匪头目变成北洋军阀的一个派系首领,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张作霖极具钻营能力,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精于玩弄手段。

张也因此养成了曲意逢迎,阳奉阴违,出尔反尔,只占便宜不吃亏的性格。

张作霖与鲍贵卿的关系就是其例证。

二人之间关系颇有戏剧性,两人童年就相识,并且曾对门而居。

后来鲍在陆军学堂毕业后投入军界,北洋军阀武将出身,是段祺瑞的旧属,并非张作霖嫡系。

然而张作霖在夺取黑龙江与吉林的统治权力时,限于自身的实力,需要鲍的协助,遂与鲍结为儿女亲家,对其进行拉拢利用。

然而,
鲍的背景为张所不能接受,在张完成了对东北的实际控制后,鲍就逐渐被张所疏远,淡出了奉系核心层。

这还表现在张与袁世凯的关系上。

1915 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的闹剧上演,张作霖适时对袁表示“忠心”。

1916年2月,袁处在四面楚歌之中,张称愿带兵出征平息叛乱,袁于是大感欣慰,对张提出补充军械的要求慨然应允。

然而张作霖拿到军械之后,指使奉天省商会等团体向袁请愿要求张师长留防奉天,张便以此为借口拒不出兵。

另外,张作霖在自身实力壮大过程中,对外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立场。

1915 年,时任民国二十七师师长的张作霖对中日正在交涉的“二十一条”持强烈地抵制态度,令“二十一条”中涉及东北之条款全部停留在了纸面上。

1921年12月5日,张作霖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孟禄博士的采访中说到:“日本人费莫大力气,要求‘二十一条’,你问他在东三省得着什么了?他连一条也未实行得了啊。

不是我吹,你们实地考察。

”可以看出,张作霖对于权力的获取并不是不计代价,有自己不容逾越的底线,在事关民族利益的实质问题上,张作霖毫不妥协。

二、理论介绍
历史人物研究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史学自古有着一个优良传统,即重视历史人物研究,尤其对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所产生的作用及其历史地位非常重视,注意品评人物,明辨是非,褒贬善恶。

重视对历史人物研究相关成果的搜集、考订、分析和解读,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历史人物研究的成果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努力探寻其中所蕴含的理论与方法,更为深刻的把握史学与哲学思想。

同时,对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进行充分的搜集、考证和解读,以使对历史人物的研究更为准确和深入。

阶级分析方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分析历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和阶级斗争构成社会历史的最基本的内容。

为了认识历史现象,发现其规律性,就必须掌握阶级斗争理沦这一条指导性的线索。

从这个意义上说,阶级分析方法是研究私有制社会历史的一种基本的方法在历史研究方法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要正确地认识社会历史人物,就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的观点,从要素与整体、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考察所要研究的历史现象。

所以,我们在对任何历史现象进行阶级分析的时候,不能只是孤立地考察这个历史现象本身,而必须把它当作社会这个整体中的一个组成要素,分析要素本身的成份、结构和特性,分析这个要素和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要素与整体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揭示出它的阶级关系,认识它的阶级实质。

三、张作霖与日本
要分析张作霖,躲不开的话题便是张作霖与日本的关系。

张作霖称霸东北,问鼎中原,掌控北京政府这一辉煌历程,除了张作霖才识过人之外,更多在于张获得日本支持但张作霖并非完全亲日,在事关民族主权问题上,张作霖运用灵活策略抵日,往往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导致双方积怨加深,日本侵占东北阴谋破产实际上,张作霖与日本关系呈现一种双重面相,非简单“亲日”所能描述。

张作霖借助日本力量,大肆扩展军备,开始了与直皖等北洋实力派的角逐通过第二次直奉战争,奉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资源,使其一方面取代皖系角色,成为日本在华代言人;另一方面,其势力也由东三省向京津扩展张作霖入关不久,与日矛盾日趋尖锐日本原以为支持张作霖取得北京政权,其一定顺从日本,解决多年来悬而未决的满蒙悬案,张作霖则认为稳掌北京政权,仅靠日本支持是不够的,必须取得更多国家支持所以,张作霖
采取以夷制夷策略,借助英美势力,牵制日本,以减轻来自日本的压力。

四、张作霖与直奉战争
1920 年的直皖战争,奉系军阀与直系军阀联合起来打败了皖系军阀,战争胜利后,奉系与直系两派共同出面在北京组织了中央政府。

但遂后两派在权力的纷争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第一次直奉战争以第一次直奉战争以奉系军阀的失败而结束,张作霖不得不退回东北。

直系军阀控制了北京政权,积极推行其企图以武力统一中国的政策,并通过贿选使曹锟当上大总统。

奉系军阀也尽力扩军备战,准备再次与直系争夺中央政权。

在政治上为了对抗武力统一政策,段祺瑞,张作霖,孙中山建立了三角同盟。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张作霖联合段祺瑞、孙中山推翻了直系军阀曹锟把持的政府,张作霖最辉煌的时期在于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其率领奉军占领半个中国。

张作霖管理一个东北还能勉为其难,管理一个国家就露出了马脚。

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联合冯玉祥,通电倒戈反奉战直系军阀重掌中央政权后,宣布免除张作霖的一切职务。

然而,由于在战争中奉军并未受到太大的损失,张作霖仍然是名副其实的东北王,在实际上控制着东北。

五、张作霖评述
张作霖执掌东北军政十余年间,恰逢国内政局频繁变动,他能在日俄两大强邻觊觎间,苦于周旋,维护主权,确实难能可贵因其所据区域的特殊性,张作霖与日关系较为复杂,二者既有矛盾斗争,也有互相协作这种朦胧色彩,多给后人留下不良印象张作霖满足日本要求,多次镇压东北抗日运动,在经济交往中也有诸多妥协,但在涉及重大主权问题上,张作霖不畏强权,坚决抵制日本,最终被日本所害满足日本要求或对日妥协,张作霖可能
并非出于本意,或许是在日本强大势力下,权衡利弊得失的一种选择正如加文麦柯马克所言,与日本比较,张作霖的地位是脆弱的,只有在自甘冒险时,他才能够不理睬这个事实。

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后,奉系军阀实力增强,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均得到空前发展,在这种形势之下,张作霖调整对日外交策略,果断采取多种举措摆脱日本控制,抵制日本对东北的侵略在政治上以夷治夷,经济上发展地方实业,军事上广开渠道,教育上大力办学,不仅对抵制日本在东北的进一步扩张起到重要作用,也极大地推进了东北的近代化进程。

作为一个深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的地方军阀,张作霖在实施以上举措时虽是为维护其军阀统治,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他竭力保国为民,维护主权,并进而对东北迈向近代化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毋庸讳言,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教育方面所采取的举措在不仅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而且为东北近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侃侃. 张作霖乱世称雄史实考辨[J]. 理论界, 2011, (9): 108-110
2.加文, 麦柯马克. 张作霖在东北[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8. 1-58
3.康艳华. 张作霖抵制日本控制的举措与东北近代化[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10, 34(166): 177-179
4.吴相湘. 张作霖与日本关系微妙[J]. 传记文学, 2011, 44(6): 120-120
5.申晓云. 四一二前后的蒋介石与列强[J]. 历史研究, 2000, (6): 96-106
6.王海晨. 张作霖与“二十一条”交涉[J]. 历史研究, 2002, (2): 154-158
7.王晓华, 张庆军. 一代枭雄张作霖的功过评说[J]. 北京农业, 2010, (5): 35-40
8.张文俊, 申晓云. 论张作霖与日本关系的双重面相[J]. 历史教学, 2009, (8):
38-43
9.刘东. 关东军与张作霖[D]. 沈阳:东北师范大学, 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