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大豆的栽培技术

大豆的栽培技术

大豆的栽培技术大豆(学名:Glycine max)是一种重要的粮油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大豆的栽培技术直接关系到产量和质量,因此正确的栽培技术对于农民们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豆的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品种、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大豆品种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通常,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病虫害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的品种。

同时还要考虑市场需求和商品价值,选择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种。

如今,许多地方已经推广了高产优质抗逆品种,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非常重要。

二、土壤准备大豆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但也需要适合的土壤来保证良好的生长。

首先要进行土壤酸碱度的测试,大豆适宜的土壤pH为6.0-7.5。

同时,要重视排水条件,大豆不喜欢积水,因此需要保证良好的排水能力,避免积水对大豆的影响。

此外,选择疏松肥沃、土质疏松透气的土壤,有利于大豆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三、播种大豆的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

通常,在适宜的气温和土壤湿度下进行播种,可以促进大豆的迅速萌发和生长。

播种前,先进行种子的处理,如浸泡种子,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

大豆的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7-10万株,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品种特性,进行适当的调整。

四、施肥合理施肥是保证大豆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大豆对氮肥的依赖相对较低,普通品种的氮肥用量为每亩15-20公斤。

磷和钾对于大豆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推荐每亩磷肥用量为25-30公斤,钾肥用量为15-20公斤。

施肥时间要注意与大豆的生长期相匹配,避免浪费肥料和给大豆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五、灌溉大豆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在生长后期和开花结荚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

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和土壤干旱程度,合理决定灌溉的时间和水量。

精确灌溉技术也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灌溉技术可以精确供水,避免浪费并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大豆(学名:Glycine max),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为了获得高质量和高产量的大豆,农民需要掌握先进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大豆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育苗、土壤处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方面的内容。

一、选地选择适宜的土地是大豆生长和发展的基础。

大豆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适宜的土壤为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土。

在选地时,要避免高温、低洼和积水的地区。

同时,要注意轮作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以避免连作障碍和病虫害累积。

二、育苗大豆的育苗环节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后期的产量和品质。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具有优良品种、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播种。

在播种前,先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以促进发芽和提高苗期抗病虫害的能力。

接着,在温室或育苗箱中,利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进行育苗。

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定期通风和浇水,确保苗期健康生长。

三、土壤处理在大豆的种植前,土壤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进行翻耕,将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扩展和呼吸。

其次,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施肥和改良。

如果土壤贫瘠,可适量添加有机肥或化肥,提供充足的养分。

如果土壤酸性较高,可以适量使用石灰进行中和处理,稳定土壤的酸碱度。

四、施肥合理的施肥是保证大豆高产和优质的重要措施。

根据土壤质地和肥力状况,进行合理的施肥计划。

在大豆生长的不同阶段,施用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同时,可以选择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进行配合施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五、病虫害防治大豆生长期间,病虫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是必要的。

首先,要定期巡查和观察大豆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症状。

其次,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

此外,合理的轮作和间套作物,也是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方法。

六、收获大豆的收获时机直接关系到产量和品质。

通常,大豆的收获时间是在豆荚变黄,籽粒充实但未干燥的时候。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

其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价值,以及多种用途,使其成为许多农民的首选种植作物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豆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土壤准备、播种与翻耕、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一、品种选择在选择适合种植的大豆品种时,我们应该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目标市场需求。

了解各个品种的生长周期、产量和适应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种植的品种。

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大豆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和耐逆性,以确保在种植过程中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土壤准备大豆喜欢生长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开始栽培之前,我们需要对土壤进行测试,确定其酸碱度和肥力状况。

如有必要,还可以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另外,我们还应该清除田地中的杂草和前茬残留物,以确保大豆可以充分吸收养分和阳光。

三、播种与翻耕大豆播种的时间通常是在春季或夏季,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决定。

在播种前,我们应该对种子进行处理,包括浸泡、消毒和种子防治等步骤,以防止病害的发生。

播种时,我们可以选择手工播种或机械化播种,保证种子均匀撒播在地面上。

播种后,再进行翻耕,可以帮助种子更好地与土壤接触,促进发芽和生长。

四、施肥大豆需要充足的养分来支持其生长和发育。

在施肥时,我们应该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大豆的生长期进行合理的施肥计划。

通常,大豆需要较高比例的氮肥和磷肥,可通过有机肥的施入或化肥的运用来满足其需求。

另外,还要注意施肥的时机和施肥的方式,避免过度施肥或浪费养分。

五、病虫害防治大豆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防治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性的措施。

首先是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并保证其品质良好。

其次是定期检查田地,发现病虫害的早期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或集中病虫害的鸟类放飞等。

此外,还要注意田间管理,保持田地的清洁和适度的灌溉,提高大豆的抵抗力。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
(二)种肥 种植大豆,最好以磷酸二铵颗粒肥作种肥, 每亩用量8—10kg。经过测土证明缺微量元素的土 壤,在大豆播种前可以用微量元素肥料拌种,钼酸 铵,每公斤豆种用0.5g,拌种用液量为种子量的 0.5%。硼砂,每公斤种用0.4g,首先将硼砂溶于 16ml热水中,然后与种子均匀混拌。硫酸锌,每公 斤豆种用4—6g,拌种用液量为种子量的0.5%。
3、适量施肥
大豆施肥无论是在生长前期或后期,施氮都 不应该过量,以免影响根瘤菌生长或引起倒伏。 另一方面,也必须纠正那种“大豆有根瘤菌就不 需要氮肥”的错误概念。施肥要做到氮磷钾肥大 量元素和硼钼等微量元素合理搭配,迟效、速效 肥并用。
大豆喜钼,补充钼可增加根瘤的数量,根瘤 菌固氮,这样就可以减少氮的用量。但不是说大 豆有根瘤菌固氮就不需要施氮肥,在苗期的时候 还是需要使用少量的氮肥
有深翻基础的麦茬,要进行伏耙茬,玉米茬要 进行秋耙茬,拾净玉米茬子。耙深12—15㎝,要 耙平,耙细。
春整地时,因春风大易失墒,应尽量做到耙, 耢,播种,镇压连续作业。
二、施 肥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
(一)基肥 大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反应敏感。 大豆 播种前,施用有机肥料,可起到促进土壤微生物繁 殖的作用。适宜的施肥比例是1t有机肥掺合3.5㎏氮 肥。
①东北地区:大豆一春小麦一春小麦,玉米一大豆一春小麦,玉 米一玉米一大豆
②华北地区:春小麦一谷子一大豆,玉米一高梁一大豆,冬小麦 一夏大豆一棉花
③西北地区:冬小麦一夏大豆一玉米,冬小麦一夏大豆一高粱或 玉米
土壤耕作
大豆要求的土壤状况是,活土层较深,既要 通气良好,又要蓄水保肥,地面应平整细碎。
窄行平播 行距45—50cm,实行播种,镇压连续作 业。无论采用何种播,均要求覆土厚度3—5cm。过 浅,种子容易落干,过深,子叶出土困难。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与推广策略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与推广策略

粮油农资 062023.12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与推广策略刘光宇,张舒扬(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 长春 130500)1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1 选地整地种植大豆的地块要地势平坦,具有较好的灌溉条件。

地块前茬不应是豆类作物,尽量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开展整地工作,清除前茬和杂物,深翻25厘米左右,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结块,使土壤疏松,具有良好的通透性。

1.2 选种、播种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取适合当地的种植品种。

种子具有较强的抗性,才能提高大豆产量。

挑选饱满、无霉变、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播种,晾晒1~2天后使用药剂拌种,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在地表下5厘米温度稳定在8℃左右后可进行播种,每亩地施入大豆专用肥50公斤,使用宽行密植、单株留苗的栽培方式,一般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5万株。

1.3 田间管理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给大豆植株供应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促进大豆有效生长,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收益。

幼苗期每亩地施用5公斤尿素促进幼苗生长,开花期和结荚期每亩地施用2~3公斤,大豆开花后每10天叶面喷施一次0.3%~0.5%的磷酸二氢钾,一共喷施3次。

苗期还要进行松土工作,在第一片复叶完成前、苗高10厘米和再过10天后,总共三次松土。

通常在苗前和2片复叶期前各喷施一次除草剂,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普施特和广灭灵两种除草剂,可有效清除禾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1.4 病虫害防治做好病虫害防治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还应充分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残留和污染,做好种子消毒和拌种、引进害虫的天敌、设置黑光灯等诱杀害虫等措施,可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若必须使用化学农药,应选择残留少、毒性小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使用,控制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避免病虫害产生耐药性。

通常使用40%多菌灵胶悬剂治疗灰斑病,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治疗霜霉病,使用敌敌畏拌沙子撒于田间可有效防治大豆食心虫。

大豆的栽培技术

大豆的栽培技术

大豆的栽培技术一、土壤和环境要求1.土壤要求- 喜欢中性或微酸性土壤,酸性土壤需要进行中和处理。

- 厚壤或疏松土壤更适合栽培大豆,便于根系发育和透气。

- 土壤含水量要适中,过湿或过干都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2.气候环境要求- 大豆适应性较强,但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

- 达到萌芽温度(10-13摄氏度)后,在此温度下生长最快。

- 在生殖生长期(花期、结果期)需要光照充足,有利于授粉和果实成熟。

二、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 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种子。

- 种子磷酸二氢钾浸种处理,促进种子发芽。

- 种子用25摄氏度温水浸泡24小时,水温大于30摄氏度易导致种子失去萌发能力。

2.播种与定植- 不同地区和栽培目的可选择不同的播种方式,如行距、条播、穴播等。

- 播种前做好田间整地工作,确保土壤松软、无杂草、无病虫害。

- 大豆适应性强,可在较早的时间开始播种,不要等到土壤过于干燥。

3.施肥管理- 大豆对氮素需求较高,但不宜过量施肥,以免影响果实的固氮能力。

- 在播种前施肥,可选择腐熟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

- 在大豆拔节期进行一次追肥,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4.病虫害防治- 喷施绿豆叶霉菌防治胞壁膜病和炭疽病。

- 注意病虫害的早期发现和防控,可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 不同地区和栽培方式会有不同的病虫害,需结合当地情况进行防治。

5.灌溉和管理- 大豆喜欢湿润的土壤,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 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频率和量。

- 注意清除杂草,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有助于防治病虫害和提高产量。

6.采收和储存-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大豆品种,选择合适的收割时间。

- 茎秧的湿度控制在14-18%之间,不可过湿或过干。

- 储存时应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霉变和虫害。

总结:大豆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和环境要求、种子处理、播种与定植、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灌溉和管理、采收和储存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丰收。

种植大豆的方法和要求

种植大豆的方法和要求

种植大豆的方法和要求
1、原垄播种法
为防止土壤跑墒,可采取原垄茬上播种的方法。

这种播法具有抗旱、保墒、保苗的重要作用,还有提高地温、消灭杂草,利用前茬肥和降低
作业成本的好处。

2、窄行密植栽培法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大豆产量
的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选择大豆种子品种,种植短生长大豆品种,
减小间距和增加密度来提高大豆表面温度,抗旱抗洪,达到大大提高大
豆产量的目的。

3、机械等距穴播法
机械等距穴播提高了播种工效和质量。

出苗后,株距适宜,植株分
布合理,个体生长均衡,一般产量较条播增产10%左右。

4、精量点播法
一般多采用单粒或双粒的平播方法,具有下种量均匀、播种深度一致、保苗保墒性强、无需间苗的优势。

5、麦垄套种法
主要栽培类型有7行小麦套2行大豆、12行小麦套种2行大豆、12
行小麦套种3行大豆等。

麦垄套种大豆,比麦后播种可增加15-20天的
生长期,可以选高产的中晚熟品种,有利于大豆创高产。

中上等肥力地
也可以选用玉米为主间作大豆,在玉米密度不减少、产量不降低的情况下,每亩多收30-50千克大豆。

以上就是有关大豆的播种时间和方法等内容介绍,大家掌握这些播种技巧后,培育出优质壮苗就不成问题,对于后续的管理也能省下不少功夫。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量和种植面积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为了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合理的栽培技术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大豆栽培的技术要点,以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进行大豆种植。

一、土壤选择和土壤改良大豆对土壤要求较高,选择合适的土壤对于大豆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大豆适合种植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要尽量避免选择酸性土壤,若土壤酸性较高,应进行石灰施用来提高土壤pH值。

此外,大豆对土壤肥力要求也比较高。

在大豆种植前,建议进行土壤改良,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或者磷、钾肥等,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二、品种选择在大豆栽培中,品种选择是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品种的生长期、抗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要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一般来说,短生周期品种适用于生长季节较短的地区,而中、长生周期品种适用于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

此外,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如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或者晚熟品种等。

三、种子处理和播种大豆种子处理是确保植株健壮生长的重要一环。

在播种前,可以进行种子消毒处理,以预防种子的病害(如霉变等)。

消毒处理可以使用适量的农药或者生物制剂。

播种时间也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点来确定。

一般来说,春季播种的大豆需要选择适当的气温和土壤湿度,避免寒害或者水涝造成的损失。

四、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大豆栽培中关键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大豆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一些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1.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大豆对水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生长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

根据大豆的不同生长期,合理浇水,避免湿润度过高或者过低。

2.除草和杂草控制:大豆生长初期,杂草对其的竞争力较强,容易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

及时除草和杂草控制对于确保大豆的正常生长至关重要。

3.施肥和追肥:大豆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养分供应,因此要合理进行施肥和追肥。

根据不同的生长期,适量追施氮、磷、钾等肥料,以满足大豆生长的需要。

大豆栽培技术培训

大豆栽培技术培训

大豆栽培技术培训一、选种与育种:在大豆栽培过程中,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来说,大豆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栽培需求,因此,根据不同地区的温度、光照、降水量等因素选用适合的大豆品种可以提高生长的适应性,提高产量。

二、土壤准备:大豆选择生长在中性或稍酸性的土壤中,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

在土壤准备阶段,需要通过翻耕、松土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质地,提供养分供大豆生长。

土壤的PH值控制在6-7之间,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三、种植方法:大豆一般在春季进行播种,播前需要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泡种时间为6-8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

播种前要将土地整平,使用整地机或耕地机进行整理,保持地表平坦。

对于种子的播种密度,通常是每亩25-30公斤,根据地区的土壤肥力和品种选择适当的密度。

四、施肥与灌水:大豆对养分要求较高,因此需要适量施肥。

在播种前施入基肥,并进行深翻,使养分能够均匀分布在土壤中。

大豆对氮素和磷的需求比较大,钾需求适中。

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根据大豆的需求进行追肥。

灌水也是大豆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大豆开花和结荚期间,需要碱持续的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五、病虫害防治:大豆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一些病虫害,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病虫害有:大豆花叶病、大豆根腐病、大豆霉病、蚜虫等。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的轮作制度,选择抗病虫品种,合理施用农药等。

六、采收与后期管理:一般来说,大豆生长到果实灌浆期时,可以进行采收。

采收前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发生裂果现象。

采收后需要及时晾晒,晾晒后储存,避免发霉。

在后期管理中,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通风透光,以防病虫害滋生。

总之,大豆栽培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到种子选择、土壤准备、种植方法、施肥与灌水、病虫害防治等多个因素。

只有把这些因素合理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大豆的高产与优质。

大豆的种植方法

大豆的种植方法

大豆的种植方法
大豆的种植方法如下:
1、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大豆,并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农家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20~30公斤作基肥。

2、播种:大豆的播种方法有条播和点播。

条播可采用机械或人工开沟,沟深5厘米,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2~3厘米;点播则是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每个穴内放入3~4粒种子,然后覆土镇压。

3、田间管理:
疏苗匀苗:在2片真叶展开至第1片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按密度要求间苗,去弱苗、高脚苗、病苗,留壮苗。

中耕松土、除草:除草可结合机械中耕进行。

当大豆子叶拱土显行时进行第1次中耕,以后每12~15天中耕1次,第2、3次中耕深度18~25厘米,至大豆封行前完成第3次中耕。

灌水:滴灌技术是大豆有机栽培的首选灌溉方式。

出苗水要根据墒情和天气情况适量给水,以保证一播全苗。

4、病虫害防治:大豆的主要病害有胞囊线虫病、根腐病、灰斑病等,虫害有蚜虫、红蜘蛛、食心虫等。

防治病害可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药剂拌种等方法;防治虫害可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以上是大豆的种植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种植方法可能因地区、气候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咨询当地农业技术部门或种植专家。

大豆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大豆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大豆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大豆的栽培管理技术非常重要。

有效的栽培管理技术能够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障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从大豆的生长环境、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对大豆的栽培管理技术有所帮助。

一、生长环境选择1.土壤条件:大豆对土壤的选择要求不严格,一般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土壤酸碱度适宜的土壤为宜。

在土壤中应适当施入有机肥,以增加土壤肥力。

2.气候条件:大豆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对光照要求较高,喜欢充足的日照。

大豆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

3.田块选择:大豆种植前应该选择尽量无污染的土地,避免连作地和重盐碱地种植。

选择早期积温高,排水良好,无积水,阳光充足的地块进行种植。

二、栽培技术要点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选择合适的大豆品种,一般来说,适宜生长的大豆品种有短生型大豆、早熟大豆等。

2.播种方法:大豆种子的播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3月底至4月中旬。

播种前应将大豆种子进行种子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大豆的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12-15公斤左右。

3.施肥管理:在播种前应适量施入底肥,生长中期适时追施氮、磷、钾等肥料,特别是在大豆的开花结果期,追施钾肥有助于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4.田间管理:大豆生长期间,对杂草和病虫害的防治十分重要。

需要适时除草、防治病虫害,保持通风透光,有利于大豆的生长。

适当的田间管理有助于提高大豆的产量。

三、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常见的大豆病害有大豆根腐病、大豆霜霉病、大豆锈病等,对于这些病害的防治,可以采取轮作休耕、间种作物、合理施肥等措施。

在发病初期,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治疗。

2.虫害防治:大豆主要的虫害有豆蛾、豆蚜、豆蝽等,对于这些虫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灌水时,应注意稀释苗期的两週内的虫害卵、幼虫,对害虫的卵,用地刮除,减少危害。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具有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营养价值。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的大豆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还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增强大豆植株抗逆性。

本文将介绍大豆栽培的种植要点、管理技巧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大豆的种植要点1. 地块选择:大豆喜欢温暖、湿润和透气的环境,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选择耕地土壤肥沃、排水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2. 耕作方式:大豆是直播作物,适合采用直播方式进行种植。

在种植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耕作,翻耕干燥的土地,除草、松土,以使土壤吸湿能力增强。

3. 播种时间:大豆的生长期约为100天左右,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农事安排来确定。

一般来说,播种应选择在春季,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并且避免大范围的低温和霜冻。

4. 育苗技术:大豆的育苗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一般选择2-3月份进行育苗,播种要遵循浅播原则,播后覆盖0.5-1厘米的薄土层,然后保持适当的湿度,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二、大豆的管理技巧1. 施肥技巧:大豆对土壤的养分要求较高,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和需求进行,通常在播种前进行底肥施用,追施过程中要注意间断施肥,以避免过量或浪费。

2. 土壤保湿:大豆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特别是在旱季或干旱地区种植时,要采取措施增加土壤含水量,如覆盖保墒膜、切断杂草等。

3. 病虫害预防:大豆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大豆蚜、霜霉病、茎腐病等。

预防病虫害的关键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源和杂草,合理选用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4. 定期修剪:定期修剪可以促进大豆的侧枝分化,增加叶面积,提高光合效率,增加产量和品质。

修剪要注意不要过度,以免损害植株的生长。

三、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1. 大豆蚜的防治:大豆蚜是大豆生长期常见的病虫害之一,严重感染会导致大豆叶片变黄、枯萎和减产。

防治方法包括灭卵、机械虫害抓捕和化学防治等。

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大豆栽培技术规程是指根据大豆生长特点,合理选择品种,科学施肥和水管理,控制病虫害等方面的一系列栽培要求和操作规范。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1. 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土地,避免盐碱地、低洼地或沙地。

2.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大豆品种,根据种植目的选择耐早熟品种或高产优质品种。

3. 种子处理:使用无病虫害的种子,并进行消毒处理,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4.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温和农事管理的安排确定最佳播种时间,通常在4月下旬到5月初。

5. 土壤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大豆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通常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开花前进行追肥。

6. 浇水管理:根据大豆生长阶段和土壤湿度进行合理的浇水管理,保证大豆的正常生长发育。

7. 病虫害控制:定期巡查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合理选药、喷洒农药等。

8. 除草措施:及时清除杂草对大豆的竞争,可以手工除草、喷
洒除草剂等方式。

9. 支架管理:针对蔓性大豆品种,及时安装支架和扶垂作业,以防止大豆蔓延,促进通风和光照。

10. 收割时间:根据大豆的生长发育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最佳的收割时间,通常在大豆种子成熟后进行收割。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大豆栽培技术规程,具体的栽培要求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种植目的等条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实施。

大豆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探讨

大豆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探讨

大豆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探讨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和蛋白质作物,由于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大豆在我国大面积栽培,但是在栽培过程中经常面临各种病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探讨大豆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对于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大豆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一、大豆栽培技术1.土壤选择大豆生长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7.0,土壤应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在选择土壤时,要尽量避免盐碱地和重金属污染地,以免对大豆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2.品种选择大豆的品种繁多,不同品种适应的环境条件也不同。

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大豆品种。

一般来说,早熟品种适合种植在短生育期区域,而晚熟品种适合种植在长生育期区域。

3.播种时间大豆的生长旺季一般是在5月至6月间,这个时候正是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适合大豆的生长。

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进行大豆的播种,南方地区则在4月上旬至4月下旬进行大豆的播种。

4.密度和行距大豆的种植密度和行距直接影响着大豆的产量。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大豆种植密度为20-25株/平方米,南方地区的大豆种植密度为30-35株/平方米。

行距可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略有调整,一般北方地区的大豆行距为40-50厘米,南方地区的大豆行距为50-60厘米。

5.水肥管理大豆对水分的需求较大,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也不能积水。

在大豆的生长期,要根据大豆的生长状况进行适时的灌溉。

适当施肥也是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一般在播种前施入底肥,大豆生长中期施入追肥,适时的施肥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二、大豆病害防治措施1.黑斑病黑斑病是大豆常见的病害之一。

主要症状为叶片出现圆形、灰色至黑色的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干枯脱落,影响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叶,适时喷施杀菌剂等。

大豆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豆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豆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

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豆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土壤管理1.合理施肥:大豆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合理的肥料施用非常重要。

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大豆的需求量进行科学施肥,避免浪费和污染。

2.有机物添加:适量添加有机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发育。

二、水分管理1.合理灌溉:大豆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条件,因此在干旱地区要合理安排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度。

2.节水措施: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减少水分的浪费。

三、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大豆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霜霉病等,要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害,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等。

2.虫害防治:大豆常见的虫害有豆蚜、豆荚螟等,可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控制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四、适宜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大豆品种,能够有效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五、合理密度管理根据大豆品种和生长期的特点,合理控制种植密度,避免过密或过疏,以保证每株植株都能得到充分的阳光和养分。

六、适时田间管理1.及时除草:大豆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保持田间整洁,减少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2.适时翻耕:大豆生长季节结束后,适时进行翻耕,促进土壤的松软和养分释放,为下一季的大豆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七、科学收获管理1.适时收获:大豆的收获时机非常关键,要根据大豆的生长情况和成熟度进行科学的收获,避免因过早或过晚收获而造成产量和品质的损失。

2.保护储存:收获后的大豆要及时储存,防止湿度和温度过高,避免霉变和虫害的发生。

八、科技应用借助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如遥感、GPS、无人机等,可以提高大豆的栽培管理效率,实现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

总结起来,大豆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通过合理的土壤管理、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品种选择、密度管理、田间管理、收获管理和科技应用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何科学种植大豆

如何科学种植大豆

如何科学种植大豆大豆种植技术我国大豆分布很广,可划分为五个栽培区。

那么,如何科学种植大豆?下面小编整理的大豆种植技术详解,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科学种植大豆_大豆如何种植_大豆种植技术_怎样种大豆01土壤准备(1)播前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

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

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

(2)播前灌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播后种子发芽。

(3)播前封闭除草: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一些大型农场,大豆栽培面积大,如管理不及时,则杂草为害严重,常在播前采用机械喷施除草剂,进行大田封闭除草。

氟乐灵、拉索等除草剂可在播前进行土壤喷雾。

用氟乐灵可有效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1年生阔叶草。

02精选种子具有良好播种品质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高,苗整齐茁壮。

所以在播种前应将病粒、虫蛀粒、小粒、秕粒和破瓣粒拣出。

同时还要根据本品种固有的典型特征,如粒型、粒色、种子大小、种脐大小和颜色深浅,剔除混杂的异品种种子,以提高种子纯度。

采用人工粒选的效果很好,如果用种量大,可采用螺旋式大豆粒选机,其机械结构简单,便于移动,适合大豆种植专业户应用。

精选净度要求达97%以上,纯度98%以上。

03种子测定和发芽试验经过精选的种子在播种前应测定粒重和做发芽率试验。

这两项工作是计算播种量的根据。

将经过精选的种子,随机取样3份,每份随机抽出100粒种子,各自称重并求出平均数,即为该品种的百粒重。

其单位用克表示。

种子发芽率测定:将上述3份各100粒种子,分别放人3个小蝶或发芽皿中,下垫草纸或河沙。

加水至薄水层,然后将种子均匀摆好,放在20℃左右温暖处(灶旁或保温箱内)吸水膨胀发芽。

经过5~7天计算能正常长根发芽的种子数,并将3个样本加以平均,即为该种子的发芽率。

要求发芽率95%以上。

04种子处理为防治蛴螬、地老虎、根蛆、根腐病等苗期病虫害,常用种子量0.1%~0.15%辛硫或0.7%灵丹粉或0.3%~0.4%多菌灵加福美双(1:1),或用0.3%~0.5%多菌灵加克菌丹(1:1)拌种。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高营养等优点,被广泛种植和应用。

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需要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大豆栽培的基础知识、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大豆栽培的基础知识1.适宜生长环境大豆适宜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下生长。

光照充足可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温度适宜可促进大豆生长发育,一般在15℃-30℃之间;土壤肥沃可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促进大豆生长;排水良好可避免积水,防止大豆根系窒息死亡。

2.适宜的种植时间大豆适宜在春季种植,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之间,也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

种植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3.适宜的土壤类型大豆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土壤pH值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1.5%-3.0%之间,土层深度在20厘米以上为宜。

二、品种选择大豆品种的选择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早熟、高产、耐病、耐旱、优质的品种更受农民的欢迎。

目前我国常见的大豆品种有黑大豆、黄大豆、青大豆、红大豆等。

三、田间管理1.耕作管理大豆种植前要进行彻底的耕作,将土壤翻松、除草、翻斗、平整。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松土、中耕,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

2.施肥管理大豆对养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量较大。

在种植前应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施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化肥。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要根据大豆的生长状况及时追肥,保证大豆的养分供应。

3.灌溉管理大豆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但不能过量。

一般来说,大豆生长初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大豆的发芽生长;中后期要掌握好灌溉的时机和量,避免水分过多造成大豆的病害和减少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大豆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等。

大豆的栽培方法有哪些呢

大豆的栽培方法有哪些呢

大豆的栽培方法有哪些呢
大豆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选择: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进行种植,pH值在6.0-7.5之间。

2. 播种:大豆一般在春季或夏季播种。

播种前,可以将种子用70度左右的热水浸泡1-2分钟,提高发芽率。

根据土壤的湿度和温度,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地上,然后轻轻覆盖一层土壤。

3. 施肥:在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可以适量施入有机肥料和磷肥,促进植株生长。

不过注意不要施入过多的氮肥,以免影响结瘤固氮。

4. 灌溉:大豆生长初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导致秧苗湿害。

待植株生长成熟后,应注意节水节肥。

5.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地,如发现有害虫或病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或病害药剂。

6. 采收:一般大豆的收获期为播种后100-120天左右。

当豆荚开始变黄并表皮变硬时,即可开始采收。

采收时,可以将豆荚整株拔起,然后鞭打,将豆荚剥离出来。

以上是大豆的基本栽培方法,具体还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进行调整。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
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
改善品质
优良的栽培技术可以改善大豆的品质,提高大 豆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酸含量。
3
抗病性强
选用抗病品种和科学的栽培管理,可以增强大 豆的抗病性,减少病害发生。
大豆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
01
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大豆栽培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和降低成本。
生态化
优良品种应具有优良的品质特性
如蛋白质含量高、油脂含量适中、适合食品加工等。
优良品种应具有抗逆性
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
选育优良品种的方法与技术
01
杂交育种
利用不同品种的遗传差异,通过杂交获得优良性状组合,选育出具有
优良性状的大豆品种。
02
诱变育种
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诱发基因突变,从注重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推广生态化栽培技术,提高
大豆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多元化
03
发展多种形式的大豆栽培技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大
豆的市场竞争力。
04
大豆栽培的优良品种及选育
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优良品种应具备高产、稳产性能
优良的大豆品种应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同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产量表现。
大豆栽培的社会效益
提供优质蛋白质来源
01
大豆是优质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对于改善人类膳食结构和
营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农民收入
02
大豆种植能够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促进农民增收。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03
大豆种植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运输业、加工业等,促
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大豆栽培的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一大豆栽培基础任务1.1 大豆生产形势一.大豆简介大豆为豆科大豆属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

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5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古籍中称“菽”。

直根系,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

多为3出复叶。

蝶形花,花冠紫色或白色,自花授粉。

荚果呈黄、褐或黑色,种皮呈多种颜色。

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约40%左右,含油量约20%左右,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以及亚油酸、维生素A、D等,营养价值高,是唯一能代替动物性食品的植物产品。

豆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而且是品质较好的植物油,有预防血管硬化的功效,且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

大豆饼粕及秸秆是畜禽的蛋白质饲料来源。

同时,大豆根瘤菌具有固定空气中氮素的作用,是良好的用地养地作物。

所以,大豆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大豆栽培简史及生产形势变化(一)大豆栽培简史大豆的生产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

从那时起,中国就已经种植大豆了。

直到二战时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大豆生产量最高的国家,约占世界大豆产量的90%。

一些邻近的亚洲国家(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缅甸、尼泊尔和北印度)也开始种植大豆。

在欧洲,大约是18世纪上半叶有了大豆的种植;在美国,1765年大豆首次被当作“中国的野豌豆”介绍到北美殖民地,直到20世纪40年代,大豆农业才在美国真正起飞,美国在接下来的五十年中主导了世界大豆生产。

(二)我国大豆生产形势变化1961年时,美国生产的大豆已占世界总量的68.7%;而居第二的中国,大豆产量份额跌至23.3%。

不过,那时其它国家生产的大豆加在一起也才8%。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大豆农业在拉丁美洲飞速发展起来。

1974年巴西的产量超过了中国,1998年阿根廷的产量也超过了中国,2002年巴西和阿根廷的总产量又超过了美国。

到2011年,中国大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仅仅只有5.55%,而美国的份额是31.88%,巴西的份额是28.67%,阿根廷的份额是18.73%,其它国家份额总计15.16%,其中印度的产量达到1228.2万吨,比2004年几乎翻了一番,相当于中国产量的85%。

而中国的大豆消费量却在逐年攀升。

1964年消费量不到八百万吨,到2010年已经跃升到近七千万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数字还将继续上升。

与消费量迅猛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大豆的生产量,从1964年到2010年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巅峰时期也不到1700多万吨,比1964年只翻了一倍。

1964年中国大豆基本不需要进口,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以1995年为列,中国大豆产量为1400万吨,消费量也为1400万吨,基本上可以保证自给自足。

而到2011年中国大豆产量仍为1400万吨,消费量却为7000万吨,5600万吨大豆需求缺口必须通过进口获得。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大豆进口迅速增长,到2011年,中国进口大豆占消费的比重已经高达80%以上。

2012年,中国进口了5838万吨的大豆,比上年增加1.53%,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转基因的大豆,主要来自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

从全球大豆交易来看,一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市场还微不足道;到20世纪最后两年,中国市场的份额才超过10%。

然而,从那时以后,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中国市场的比重呈跨越性增长。

现在,世界大豆出口总量的60%都涌向中国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曾经占据世界产量90%的大豆王国,在进入20世纪之后,相继被美国和拉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国家超越,并在过去15年里变成了一个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

(三)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特点及当前形势我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大豆的主要生产省份有: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和河北等省份。

其中,黑龙江、吉林两省气候适宜,大豆的生产基础好,也是我国大豆的主要供给省份。

然而作为中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却逐年缩减、幅度惊人:2010年6470万亩、2011年5193万亩、2012年不足4000万亩。

与之相应的,是颇具价格优势的进口转基因大豆数量飙升。

大量进口大豆的涌入,抢占了国产大豆的市场份额。

除去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冲击因素,玉米、大豆种植效益的比价结构扭曲,也是导致我省大豆播种面积大幅缩减的一个原因。

近年来,受玉米工业消费影响和刺激,玉米大豆比价均值差距越来越大,玉米的种植效益远高于大豆,导致许多农民选择玉米弃种大豆。

我省大豆的今日还与省内大豆加工企业的竞争乏力有关,因为作为加工原料,大豆的种植效益理应由加工企业来保障,但遗憾的是,省内大豆加工企业却自身难保。

东北地区作为非转基因大豆的主要原产地资源,至今保持着世界非转基因大豆的纯净性,应大力开发其绿色、天然、营养、健康的优势,并加强对非转基因大豆品种的保护,促进非转基因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我国大豆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国内大豆产需缺口不断加大,国产大豆无法满足加工需求,国外大豆大举进入我国市场。

近年来,我国油脂、油料生产发展迅速,大豆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大豆生产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2、我国大豆出油率低、生产成本高,无法和国外大豆竞争。

我国大多数农民都是以户为单位种植大豆,机械化水平低,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农民投入大,生产成本高。

而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高,从而拉动了世界市场大豆价格的下降。

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大豆的亩产远远低于美国和巴西。

另外,国际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平均高于我国大豆出油率2%。

因此,作为国内大型油料加工企业,多青睐于进口大豆,对国产大豆比较冷落,在1999以来,国产大豆库存积压,进口大豆热销的现象比较普遍,3.我国油脂、油料加工业发展南重北轻,年加工能力远远超过实际需求。

我国大豆的产区在北方,主要销售区在东南沿海地区,大豆加工业发展南重北轻。

从北方大豆运到南方销售区加工,运输费用高、成本增加、竞争能力减弱。

因此,北方大豆只能够一部分就地加工,一部分在缺货的时候调剂市场,还有一部分积压在粮库里。

由于北方的油料加工业发展相对较慢,大豆的生产受到抑制,大豆的价格在低位徘徊。

近年来,由于北方产区油脂、油料加工业的发展,以及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走高,缓解了北方大豆库存积压的局面,大豆加工业南重北轻的局面有所改观。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通过进口大豆来满足国内需求不可避免,稳定发展国产大豆,保持一定水平的大豆自给率,非常必要。

我国大豆具有非转基因优势,符合国内外大豆消费市场发展趋势,且单产水平仅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增产的潜力巨大。

关于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战略和任务:一是稳定大豆面积,提高单产和品质;二是实行油脂多元化战略,积极发展替代饲料蛋白;三是大力发展蛋白大豆,积极发展油用大豆;四是积极开拓非转基因大豆产品市场;五是优化大豆加工产业,规范企业竞争行为。

任务1.2 大豆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一、生育期生育期是指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按照生育期划分,可将黑龙江省大豆分为以下六种类型:1.超早熟类型生育期90天以下,适于活动积温1 900℃左右的黑河市及大兴安岭半山区种植。

2.极早熟类型生育期90~100天,适于活动积温1900~2100℃的黑河中部半山区及佳木斯东北部地区种植。

3.早熟类型生育期100~110天,适于无活动积温2100~2300℃的克拜地区中部和北部地区种植。

4.中早熟类型生育期110~115天,适于活动积温2300~2500℃的克拜地区南部及绥化地区北部种植。

5.中熟类型生育期115~125天,适于活动积温2500~2700℃的哈尔滨、佳木斯和绥化地区种植。

6.中晚熟类型生育期125~135天,适于活动积温2700℃以上的哈尔滨、绥化、牡丹江地区南部种植。

二、生育时期在大豆播种后依次经历种子萌发出苗期、幼苗期、分枝期(花芽分化期)、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成熟期几个阶段。

根据植株生长中心与营养分配状况,又把大豆一生分为三个生育阶段,即自种子萌发出苗到始花之前的营养生长阶段(前期);自始花至终花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中期);自终花至成熟的生殖生长阶段(后期)。

三、大豆的生长发育(一)种子萌发与出苗1.种子的形态与结构大豆种子形状有圆球形、椭圆形、扁圆形等。

种子大小差异也很大,小粒种百粒重只有7g左右;大粒种百粒重达40g 左右,一般生产用种的百粒重为17~20g 。

根据大豆种皮分为黄色、青色、褐色、黑色和双色等五种。

大豆种脐色也有5种颜色,分别为黄白、淡褐、褐、深褐、黑,它是鉴别品种纯度的主要性状之一。

2.种子的萌发与出苗播种后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条件下开始吸水膨胀,当吸水量达到萌发所需吸水量的一半时,种子内的有机物质开始转化,呼吸作用逐渐增强。

随着吸水量进一步增加,酶的活性开始提高,种子内部物质代谢活跃,营养物质由不溶态转化为可溶态,运输到胚部细胞中,使胚部细胞分裂、伸长。

胚根首先伸出,当胚根与种子等长时称为发芽;同时,胚轴也迅速伸长,将子叶顶出地面,当子叶出土展开时即为出苗。

(二)幼苗期从出苗到第一个分枝出现为幼苗期。

出苗后3~5天,第一对真叶展开,约10天后长出第一片复叶,幼苗长出5片复叶,第二复叶展开时,幼苗期结束。

幼苗期叶片制造的营养物质主要供给根的生长和根瘤的形成。

在真叶展开时,主根入土达15~20厘米。

主根形成时,侧根不断增加,幼苗期结束时形成二级侧根,主根入土30~40厘米。

大豆根瘤菌在适宜条件下,侵入大豆根毛后形成的瘤状物叫根瘤。

最初形成的根瘤呈淡绿色,不具固氮作用。

健全的、有固氮作用的根瘤呈粉红色,衰老的根瘤变褐色。

大豆出苗后2~3周,根瘤开始固氮,但固氮量很低,此时根瘤与大豆是寄生关系。

开花期以后,固氮量迅速增加,到子粒形成初期是根瘤固氮高峰期。

根瘤固氮量的1/2~3/4供给大豆,根瘤与大豆由寄生关系转为共生关系。

以后由于子粒发育,消耗了大量的光合产物,根瘤得不到足够的养分,逐渐衰败,固氮作用迅速下降。

根瘤菌是喜欢弱碱性的好气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矿质营养丰富的土壤中固氮力强。

大量施用氮肥,会抑制根瘤形成;施用磷钾肥和有机肥能促进根瘤形成,提高固氮能力。

幼苗期是大豆营养生长时期,且地下部生长快于地上部。

壮苗标准是根系发达,茎秆粗壮,节间较短,叶片肥厚,叶色浓绿。

(三)分枝期从第一分枝出现到始花为分枝期。

此期根、茎、叶开始旺盛生长,同时花芽不断分化,开始进行生殖生长,所以此期又称为花芽分化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但仍以营养生长为主。

大豆的每个叶腋中都有两个潜伏的腋芽,一个是枝芽,可以发育成分枝;另一个是花芽,可以发育成花序。

一般植株上部的腋芽形成花序,下部的腋芽形成分枝。

大豆花芽分化经历了花芽原基形成期、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和胚珠、花药、柱头形成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