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拟制:**** 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概述

1.1.编写目的

本次测试报告为xxx系统的性能测试总结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性能测试工作,并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xxx系统的性能需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1.2.项目背景

腾讯公司为员工提供一个网上查询班车的入口,分析出哪些路线/站点比较紧张或宽松,以进行一些合理调配。

1.3.测试目标

(简要列出进行本次压力测试的主要目标)完善班车管理系统,满足腾讯内部员工的班车查询需求,满足500个用户并发访问本系统。

1.4.名词解释

测试时间:一轮测试从开始到结束所使用的时间

并发线程数:测试时同时访问被测系统的线程数。注意,由于测试过程中,每个线程都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请求,与实际用户的使用有极大差别,所以,此数据不等同于实际使用时的并发用户数。

每次时间间隔:测试线程发出一个请求,并得到被测系统的响应后,间隔多少时间发出下一次请求。

平均响应时间:测试线程向被测系统发请求,所有请求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处理能力: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系统处理请求的速度。

cache影响系数:测试数据未必如实际使用时分散,cache在测试过程中会比实际使用时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使测试出的最高处理能力偏高,考虑到这个因素而引入的系数。

用户习惯操作频率:根据用户使用习惯估算出来的,单个用户在一段时间内,使用此类功能的次数。通常以一天内某段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来统计,如果一天内没有哪段时间是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则以一天的工作时间来统计。

预期平均响应时间:由用户提出的,希望系统在多长时间内响应。注意,这个值并不是某一次访问的时间,而是一段时间多次访问后的平均值。

最大并发用户数:在给定的预期平均响应时间下,系统最多能支持多少个并发用户。这个数据就是实际可以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

1.5.参考文档

2.测试环境说明

2.1.硬件配置

2.2.软件配置

2.3.测试环境组网图

数据库服务器

3.测试策略

3.1.人力资源

3.2.测试方案

(系统中需要做性能测试的功能点)

因有2500个用户的需求,根据并发用户占所有用户20%的经验原则,并发用户在500个左右,使用LoadRunner11工具测试,创建相关操作脚本,同时设计500个用户同时分别访问系统首页、班车路线、关注站点页面,设置对服务器的性能监视,长时间运行13小时后,查看各性能批标。本测试不包括与TOF2交互。

测试过程按三个步骤进行,即单独场景压力测试、混合场景压力测试、稳定性测试:

单独场景压力测试:针对某个功能点进行压力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是否满足用户要求的指标;混合场景压力测试:根据实际用户操作,将多个单独的业务操作同时进行压力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是否满足用户要求的指标;

稳定性测试:选择某些业务场景对系统加载压力,持续运行一段时间,根据并发量或系统监控等来观察系统的稳定性。

3.3.测试场景

设计500个用户分别访问班车系统首页、班车路线、关注站点页面。

加压方案:每5s增加50个用户,直到增加到500个。

减压方案:每5s停止50个用户,直到全部停止。

3.4.测试用例

3.4.1.500个用户并发访问班车路线页面

3.4.2.500个用户并发访问关注站点页面

4.测试结果

4.1.测试结果摘要

4.2.用户运行情况:(附图)

4.3.错误数:(附图)

4.4.事务响应时间:(附图)

4.5.每秒点击数:(附图)

4.6.Windows资源情况:(附图)

5.测试结论

本次性能测试通过

500个用户并发访问2个页面,在13小时30分钟内的626万多次请求中,约有0.023%是失败的,失败原因如:

提示内部服务器错误,分析这些原因应与测试用的服务器硬件配置有关,因为这边测试机器使用都是普通的PC机,在每秒一千多次的点击中,机器在某些时刻受到其他程序的响应可能处理不过来,故产生一些错误。

响应时间平滑,无大波动,2个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在5s以内,可以接受。

每秒点击数最大为1047,最小为1018,平均值1028,波动不大,非常稳定。

服务器的CPU、内存使用率平稳,达到预期结果。

没有错误,响应时间很平滑,无大波动,是因为脚本有think time的原因。

(虽然随着用户的增加,响应时间和服务器系统资源也在增加,但是事物响应时间基本维持在4.5s左右,还可以接受。但是错误数却很多,其中主要错误不是登录的这个事物,估计是登录的人太多,服务器处理不过来,使后面的用户不能打开网页。用户数超过30个的时候就发生了错误。)

(不通过。随着用户的增加,响应时间和点击率逐渐升高,响应时间远远大于预期。服务器的CPU 和磁盘的利用率也逐渐升高。当用户在40个左右的时候,开始出现错误。)

随着用户的增加,每个脚本的事物响应时间成正比,说明用户越多,服务器的资源使用就越多,处理的时间就越长。这样会急剧加重服务器负担,所以就会有错误的产生(从windows 资源图可证明)

由于测试客服机和web服务器是同一台计算机,测试的数据会有较大的偏差(测试的性能比实际的要差很多),所以应该在2台计算机进行测试。

6.遗留问题分析

7.附件

说明:

web性能测试需要记录的数据:测试时间、平均响应时间、成功次数、失败次数、web服务器CPU利用率(平均、最大)、数据库服务器CPU利用率(平均、最大)

计算公式:

成功率=成功次数/(成功次数+失败次数)

处理能力=成功次数/测试时间

最短平均响应时间=min(平均响应时间)

最高处理能力=max(处理能力)*(1-cache影响系数)

最大并发用户数=(最高处理能力-1÷(预期平均响应时间-最短平均响应时间+(1÷最高处理能力)))÷用户习惯操作频率,此公式要注意各时间单位的不同和转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