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县级山洪预警系统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县级山洪预警系统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县(市)山洪灾害防治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前言阐述当前山洪灾害形势分析,试点建设任务来源,方案编制的过程和主要内容。
1概述1.1 基本情况1.1.1自然情况阐述该县(市)水系分布情况,小流域划分情况;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征;区域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
(表1-1:《小流域基本情况表》)1.1.2经济社会情况阐述该县(市)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区域内耕地面积、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表1-2:《乡镇基本情况表》)1.2 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及山洪灾害成因分析1.2.1区域内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及典型山洪灾害;根据县(市)报送的资料,对区域内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及典型山洪灾害进行描述,并重点描述2000年以来山洪灾害情况,描述内容应包括发生时间,成灾面积,农作物受灾面积,绝收面积,受灾多少乡镇、村组、人口,转移安置人数,倒塌房屋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
(表1-3:《试点区山洪灾害基本情况表》表1-4:《历年来山洪灾害损失情况统计表》)1.2.2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根据从暴雨、地形、地质结构、人类活动等分析当地山洪灾害产生的原因及产生的特点。
( 表1-5:《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表》)1.3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1 工程性措施(1)防洪工程:描述当地的主要防洪工程,如水库、山塘数量、库容,阐述大中型水库和重要小型水库的基本情况,以及防洪堤分布和长度,防洪堤的防洪标准。
(2)水土保持:描述水土保持治理、农田规划措施和成效现状。
(3)植树造林:描述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的措施和成就现状。
(4)河道整治:描述河道疏浚排障治理措施和成就现状。
1.3.2 非工程性措施(1)防汛指挥:描述当地防汛指挥的体系、组织方式,如防指负责人是谁、防指成员单位有哪些、防汛机动应急队的组织,应对山洪灾害的监测指挥流程,会商决策情况。
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山洪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5. 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因降雨、融雪等原因引发的山洪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四、组织体系及职责1. 领导小组:成立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2. 防汛办:负责制定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防御工作。
3. 监测预警部门:负责收集、分析、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
4. 水利部门:负责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设施正常运行。
5. 应急救援部门: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6. 其他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参与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五、预防措施1. 建立健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掌握雨情、水情、汛情等信息。
2. 加强山洪灾害易发区的巡查,发现险情及时上报。
3. 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5. 制定和完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六、应急处置1. 预警响应:根据监测预警信息,及时启动预警响应,发布预警信息。
2. 人员转移:按照预案要求,组织受威胁区域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3. 疏导救援: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搜救、救援工作。
4. 险情处置:针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域,及时采取封路、封村、封堤等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5. 通信保障:确保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期间通信畅通。
6. 事后调查:对山洪灾害发生原因、损失情况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
七、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能力。
2. 资金保障:确保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所需资金。
3.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4. 技术保障:提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水平,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山洪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在雨季发生。
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迅速性、破坏性等特点,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山洪灾害的损失,制定和实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1、防范措施(1)对影响山洪形成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调查。
查找薄弱环节,做好警戒预防。
(2)对涵洞、拦石坝、拦沙坝、防洪堤、闸门设备等进行检查、维护、加固,确保各项设施安全可靠。
(3)加强区域内易发洪水的信息应急联动机制的建设,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
2、应对措施(1)在预报到来的洪水来临前,应当抢先实施早期防备措施,避免发生灾情。
(2)洪水来临后要维护好各项设施的安全状态,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3)应尽快组织对受灾地区受灾情况进行核实,协助群众实施自救和互救。
二、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制定1、制定依据(1)防洪预防工作纲要。
(2)《防洪抗旱应急预案》。
2、制定程序:(1)确定防洪抗旱单位及其分工。
(2)制定具体的任务分工计划。
(3)明确指挥体系,确定指挥关系。
(4)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工作程序,组织力量,创造条件。
(5)确定应急通讯机制和人员配置。
(6)加强实际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三、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实施1、严格按照预案实施。
2、各单位要高度关注天气情况,第一时间了解山洪情况。
3、应急分队要统一行动,紧急组织人员、物资、工具到达受灾现场。
4、严格遵守指挥部指令,做好应急救援等工作。
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和应对措施是必须要采取的,必须要制定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如果发生山洪灾害时,一定要按照预案实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山洪灾害的抗击奠定基石,减少灾害损失。
山洪灾害防御_工作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4)地方相关防汛法规和政策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
二、组织指挥体系2.1 防汛指挥部成立防汛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本行政区域内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2.2 防汛指挥部组成(1)指挥长: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
(2)副指挥长:由分管防汛工作的政府领导担任。
(3)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2.3 防汛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定、修订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2)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3)发布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息。
(4)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5)监督检查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落实情况。
三、监测预警3.1 监测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山洪灾害监测系统,包括气象监测、水文监测、地质监测等。
3.2 预警信息发布(1)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预测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
(2)水文部门发布水文预报,预测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
(3)地质部门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测可能发生的山洪地质灾害。
(4)预警信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
3.3 预警信息传递(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至基层一线。
(2)基层一线要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至受威胁地区群众。
四、防御措施4.1 转移安置(1)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危险区内的群众,按照“应转尽转、应避尽避”的原则,及时组织转移安置。
(2)转移安置点要选择安全、适宜的地方,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2 抢险救灾(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组织抢险队伍,制定抢险方案,及时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2)对受损的公路、桥梁、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要及时进行修复。
4.3 防汛物资储备(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储备足够的防汛物资,包括救生衣、救生圈、沙袋、编织袋等。
xx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村山洪灾害防御暨防汛应急预案为建立健全山洪灾害防御体制机制,明确责任和工作要求,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确保灾害性暴雨山洪或山洪灾害事件发生后,及时预警,及时组织危险区群众转移避险,迅速、有序、有效的开展救援工作,控制或消除不利影响,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并在灾后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针对本村实际特制订此预案。
一、指挥部人员及职责指挥长:***村委会副主任,负责本村防汛抗旱工作全面指挥,为防汛第一责任人。
信息员:***村委会文书,负责信息统计及上传下达工作。
成员:******负责日常监测,报告险情给指挥长,险情发生或接到同级、上级要求避险通知后组织危险区人员转移,宣传防汛知识,为防汛直接责任人。
二、危险区基本情况1、东沟组危险区:东至台子沟口、西至锁家沟口、南至屋前硬化路、北至堡子山底,直接对共8户30人造成威胁。
2、水沟组危险区:东至堡子沟口、西至水沟沟口、北至老虎山底,南至学校广场,直接对1户3人造成威胁。
3、西沟组危险区:东至上山硬化路、西至吕家沟口、北至叶家山山底,南至屋前硬化路,直接对共3户15人造成威胁。
4、寺咀组危险区:东至屋前硬化路、西至叶卯咀山底、北至赵双成家,南至硬化路,直接对共4户15人造成威胁。
三、安全区村文化广场为东沟组危险区、水沟组危险区、西沟组危险区、寺咀组危险区的安全区。
四、避险路线1、东沟组危险区、水沟组危险区、寺咀组危险区沿北大路撤离至村部文化广场。
2、西沟组危险区沿村组硬化路撤离至村部文化广场。
五、信息监测1、***为东沟组危险区监测人员,负责该区监测工作;2、***为水沟组危险区监测人员,负责该区监测工作;3、***为西沟组危险区监测人员,负责该区监测工作;4、***为寺咀组危险区监测人员,负责该区监测工作。
六、预警避险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发现险情及接到上级避险通知后通过铜锣、预警广播、手持喇叭、手摇报警器、手机等发出预警警报,并组织人员按原定路线有序转移到安全区,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后年轻”的原则。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大纲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在汛期发生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防汛抢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3. 《防洪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法》4. 《防汛抗旱工作规定》5. 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防汛抢险工作。
四、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抗结合2. 快速反应,高效处置3.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4. 依靠群众,全民参与五、组织体系1. 防汛指挥部(1)组成:由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职责:负责防汛抢险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2. 分级指挥机构(1)县(市、区)级防汛指挥部(2)乡镇级防汛指挥部(3)村级防汛指挥部3. 防汛抢险专业队伍(1)消防、公安、卫生、交通、通信等专业队伍。
(2)民兵、志愿者等社会力量。
六、应急处置措施1. 洪水预警(1)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组织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2. 汛情应对(1)加强堤防巡查,及时发现并排除险情。
(2)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援,确保堤防安全。
3. 汛情解除(1)全面检查堤防、水库、水闸等工程设施。
(2)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七、应急物资储备1. 防汛物资:编织袋、沙袋、铁锹、锄头、水泵、发电机等。
2. 医疗救援物资:药品、医疗器械、救护车等。
3. 通讯设备:手机、卫星电话、对讲机等。
八、宣传教育1. 加强防汛抢险知识普及,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2. 开展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发布防汛抢险信息。
九、预案管理1. 定期组织修订和完善预案。
2. 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 对违反预案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防汛指挥部负责解释。
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1 基本情况概述本村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河流分布情况,历年山洪灾害成因和特点,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2 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根据区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在调查历史山洪灾害发生区域的基础上,结合气候和地形地质条件、人员分布等,分析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类型、程度及影响范围,合理划分危险区、安全区。
3组织指挥体系村级成立相应的山洪防御指挥所,由村长、村支书负总责,各组组长为成员,另设广播员、监测员、铜锣员、口哨员及应急分队。
工作职责:监测员:负责观察雨情、水情变化,观察水库、山塘运行情况,观察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否异常。
广播员: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指挥长的转移命令后,通过高音喇叭发出紧急通知和转移警报。
铜锣员: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紧急转移通知后,鸣锣示警,提醒口哨员到岗到位,提醒群众应急转移。
每名铜锣员分管5~8名口哨员。
口哨员:对铜锣员负责,听到锣声后,迅速吹响高频口哨,提醒、组织群众应急转移。
每名口哨员对口负责5~8户村民。
应急分队:负责山塘、水库、水利工程突发险情的抢护,帮助实施紧急转移。
4预警方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预警信号如语音电话、手机短信、铜锣、口哨、警报器等;可以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级别预警信号所对应的预警方式。
5 预警发布程序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按照乡(镇)→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如遇紧急情况,村指挥所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并及时上报上级防汛指挥机构。
6 转移安置包括紧急转移要点、紧急转移路线图、安置方案、组织纪律等。
7抢险救灾对出险的工程组织有效有序的抢险工作,避免险情的进一步扩大;对紧急转移的人员做好临时安置和防疫工作,并将村转移安置人员情况和受灾统计情况汇总上报上级防汛指挥机构;组织人员修建临时道路、搭设临时供电线路,快速修复损坏公路和供配电设备,及时恢复交通和正常供电。
防汛预案编制大纲
防汛预案编制大纲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水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制定本防汛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及相关地区实际情况。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洪水、渍涝、山洪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2)预防为主,防救结合;(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协同配合,快速反应;(5)科学决策,民主集中。
二、组织指挥体系2.1 成立防汛指挥部在各级政府领导下,成立防汛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本地区的防汛抗旱工作。
2.2 防汛指挥部组成及职责防汛指挥部由有关部门、单位、专家和有关领导组成,其主要职责包括:(1)组织实施防汛抗旱预案,协调解决防汛抗旱工作中的重大问题;(2)指导、检查、督促各级防汛抗旱工作;(3)统一调度、指挥防汛抗旱应急力量;(4)及时发布防汛抗旱信息,组织宣传报道;(5)组织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
三、预防预警3.1 监测预报建立健全洪水、渍涝、山洪等自然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及时掌握灾害动态,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2 预警级别及措施根据灾害风险程度,划分不同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预警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对应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洪水灾害。
3.3 预警信息发布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有关部门、单位和群众做好防范工作。
四、应急响应4.1 响应分级根据洪水灾害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对应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洪水灾害。
4.2 响应措施(1)启动相应级别的防汛预案,各级防汛指挥部进入应急状态;(2)转移危险区域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3)调度防汛抗旱应急力量,开展抢险救援工作;(4)实行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管制和保障;(5)组织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
国家防汛应急预案编制大纲
一、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我国防汛抗旱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编制大纲。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4. 国家有关防汛抗旱的政策法规5. 地方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三、编制原则1.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2. 预防为主,防抗结合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 科学决策,高效应对5. 依法行政,规范运作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因江河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台风暴潮灾害、干旱灾害、供水危机以及次生衍生灾害等引发的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五、组织指挥体系1.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 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3.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4. 其他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六、预防和预警机制1. 预防预警信息2. 预防预警行动3. 预警支持系统4. 预警响应衔接七、应急响应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2. 一级应急响应3. 二级应急响应4. 三级应急响应5. 四级应急响应6. 不同灾害的应急响应措施7. 信息报送和处理8. 指挥和调度9. 抢险救灾10. 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11.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12. 信息发布13. 应急终止八、应急保障1. 通信与信息保障2. 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3. 技术保障4. 宣传5. 培训和演练九、善后工作1. 救灾2. 防汛抗旱物资补充3. 水毁工程修复4. 蓄滞洪区运用补偿5. 灾后重建6. 工作评价与灾害评估十、名词术语定义对预案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定义,以便于理解和实施。
十一、预案管理与更新1. 预案管理2. 预案更新十二、国际沟通与协作1. 国际沟通2. 协作机制十三、奖励与责任追究1. 奖励2. 责任追究十四、预案实施与监督1. 实施程序2. 监督检查通过以上大纲,确保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有章可循,为我国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修订稿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目录1 总则编制目的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规范和指导县,乡(镇)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以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大纲.编制依据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经过批准的国家,省,市,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等;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制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县级,乡(镇)级行政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预案编制1.5.1 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内容包括:调查了解县域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历史山洪灾害损失情况,分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确定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部门职责及责任人员;明确区域内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乡(镇)及山洪灾害防御措施;建立监测通信和预警系统,确定预警程序和方式,根据预报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规定转移安置要求,拟定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各项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内容包括:调查了解区域内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历年山洪灾害的类型及损失情况,分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确定乡(镇),村级防御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充分利用已有的监测及通信设施,设备,制定实时监测及通信预警方案,确定预警程序及方式,根据预报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确定转移安置的人员,路线,方法等,拟定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各项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县级防汛指挥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县级预案,并组织辖区内乡(镇)政府编制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预案审批县,乡(镇)级预案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县级预案需报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备案.预案有效期一般为3~5年,每隔3~5年修订一次,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2 基本情况自然情况河流分布情况;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水土流失等情况.经济社会情况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区域内耕地面积,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调查,收集区域内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区域山洪灾害类型及易发区,描述典型山洪灾害;山洪灾害防御现状防灾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防灾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防灾知识宣传,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防灾预案及救灾措施,搬迁避让,防灾管理等;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防灾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山洪沟,泥石流沟及滑坡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等.3 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划分原则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根据区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在调查历史山洪灾害发生区域的基础上,结合气候和地形地质条件,人员分布等,分析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类型,程度及影响范围,合理划分危险区,安全区."两区"的基本情况根据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程度和范围,绘制山洪灾害风险图,标示山洪灾害危险区,安全区.收集,整理危险区经济社会资料,填写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4 组织指挥体系组织指挥机构4.1.1 县级组织指挥机构的构成: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县级行政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由县级政府主管领导任指挥长,指挥部成员由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需要确定,一般由发改委,水利,国土资源,气象,民政,财政,建设,交通,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防汛抗旱指挥部办事机构设在水行政主管部门,防汛指挥部根据需要抽调相关部门和人员成立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5个工作组.乡(镇)组织指挥机构的构成: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乡(镇)成立防汛指挥机构,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乡(镇)主管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防汛指挥机构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5个工作小组和2~3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10人).乡(镇)内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同时,各村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1~2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10人).每个村,组均要落实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确定一名或几名信号发送员,并造花名册报送乡(镇),县防汛办备查.职责和分工监测组:负责监测辖区雨量站,气象站等的雨量,水利工程,危险区及溪沟水位,泥石流沟,滑坡点的位移等信息.信息组:负责对县级防指,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等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转移组: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调度组: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用,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质,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保障组: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负责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的房基地用地审批手续的联系等工作.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信号发送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及联系方式.包括指挥部成员,各工作组人员,监测,预警人员,转移负责人以及抢险人员等.5 监测预警山洪灾害雨,水情临界值确定参照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的降雨情况,根据各地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质条件,前期降雨量等,分析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值;根据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溪河水位情况,分析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溪河水位值及变化情况;有的河流可将上游水情变化作为判断是否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的主要依据.实时监测监测内容:辖区内降雨,水位,泥石流和滑坡等信息.监测要求: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监测系统的设立:摸清监测系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现有监测站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布设测站或简易测量设施,拟定监测方式以及信息采集传输方式等.通信选取适宜的通信方式.常用的通信方式有电视,广播,电话,传真,Internet网络,语音查询,短信,数字式调幅无线电指挥系统,专用警报系统,锣鼓号等.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因地制宜地建设与通信方式相适应的山洪灾害监测信息,警报等的传输和信息反馈通信网络.可逐步建立县级管理部门山洪灾害各类数据汇集及信息共享平台. 预报预警预警发布及程序:根据调查,监测,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及时发布警报.各地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预警程序和启用条件.(1)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防汛指挥机构发布,可参照县→乡(镇)→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见图1).(2)如遇紧急情况(滑坡,水库山塘溃坝等)村可直接报告县级防汛指挥部和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并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见图2).图1 一般情况预警程序示意图图2 紧急情况预警程序示意图6 转移安置转移安置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应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转移安置纪律转移工作采取县,乡(镇),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挥,安全第一.7 抢险救灾抢险救灾准备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意识;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确定抢险救灾方案.主要包括人员组织,物资调拨,车辆调配和救护等;抢险救灾的准备包括救助装备准备,资金准备,物资准备等.抢险,救灾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对灾区作好卫生防疫工作.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8 保障措施汛前检查汛前,县,乡(镇)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宣传教育及演练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要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居民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纪律为及时,有效地实施预案,需制定相应的工作纪律,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般包括:各责任人执行职责纪律,紧急转移纪律,灾民安置纪律等.附图1,区域内山洪灾害防御基本情况示意图基本信息包括:区域内的水系分布情况,区域地形,城区,乡(镇),村庄分布情况等.2,历史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点分布图3,山洪灾害风险图图中应标明危险区,安全区范围,标示居民点,重要设施(工矿企业,学校,铁路,公路,桥梁等),标明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图例要求:危险区标示用红色,安全区标示用绿色.4,人员转移安置图标明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信息.上述要求附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附表1,区域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统计表2,历年山洪灾害损失情况表3,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4,监测站点分布表5,群众转移安置计划表附表1 区域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统计表县,乡,村,组名称土地面积(km2)人口(人)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固定资产(万元)人均年收入(万元)总人口其中:城镇人口农村人口附表2 历史山洪灾害损失情况表时间(年)灾害类型受灾人数(人)受灾面积(亩)死亡人数(人)倒房(间)经济损失(万元)日最大降雨量(mm)时段降雨(mm)附表3 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县,村,乡,组具体地点人口(人)户数(户)耕地(亩)房屋结构固定资产(万元)备注木(栋)砖(栋)附表4 监测站点分布表序号所在乡镇站名地点监测内容信息报送方式报送对象观测方式监测人员联系方式人工观测遥测备注附表5 群众转移安置计划表序号县乡镇村(组)总人口(人)计划转移人口(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负责人联系电话监测员水利工程险情水库,山塘溃坝地质异常大体积山体滑坡乡镇防御指挥机构村组户水库,山塘溃决县级防汛指挥部滑坡泥石流山洪灾害预报洪水省级防汛指挥部市级防汛指挥部暴雨县级防汛指挥部水库,山塘溃决户组村乡镇防御指挥机构滑坡泥石流洪水暴雨山洪灾害预报市级防汛指挥部省级防汛指挥部。
最新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二○○五年十一月目录1 总则 (2)2 基本情况 (4)3 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5)4 组织指挥体系 (6)5 监测预警 (8)6 转移安置 (12)7 抢险救灾 (13)8 保障措施 (13)1 总则1.1 编制目的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
为规范和指导县、乡(镇)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以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大纲。
1.2 编制依据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1.2.2 经过批准的国家、省、市、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等;1.2.3 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1.3 编制原则1.3.1 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1.3.2 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1.3.3 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1.3.4 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4 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县级、乡(镇)级行政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
1.5 预案编制1.5.1 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内容包括:调查了解县域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历史山洪灾害损失情况,分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确定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部门职责及责任人员;明确区域内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乡(镇)及山洪灾害防御措施;建立监测通信和预警系统,确定预警程序和方式,根据预报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规定转移安置要求,拟定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各项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
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编制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山洪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财产损失,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6.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7. 《本地区防洪预案》三、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2. 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原则;3. 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4.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原则;5. 科学决策,依法行动的原则。
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发生的山洪灾害,包括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五、组织体系1. 成立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负责本地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信息收集、调度指挥等。
3.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共同参与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六、监测预警1. 建立健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
2. 及时收集、分析、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传递畅通。
3. 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预警准确率。
七、应急处置1. 当发生山洪灾害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行动。
2. 组织群众转移避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3. 加强抢险救援,确保救援物资、设备、人员及时到位。
4. 加强工程巡查防守,确保工程安全稳定。
八、恢复重建1. 山洪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迅速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2. 加强基础设施修复,确保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3. 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九、宣传教育1. 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大纲
1、基本情况1.1社经情况镇位于县部,距县城35公里,国土面积156平方公里,全镇辖18个农业行政村和52个自然村,总户数户,总人口18000人。
全镇是沟壑地貌,十年九旱,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毫米,暴雨多发生在每年的7-9月。
1.2河流沟道分布情况镇属流域,境内河长公里,堤防长公里,主要支沟条。
河(沟)位于方向,长度里;河(沟)位于方向,长度公里。
1.3危险区的划分受山洪灾害威胁区共涉及村,户、口人。
山洪灾害危险区分为处,具体有:镇山洪灾害危险区分布示意图(略)2、组织指挥体系镇成立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与镇防汛指挥为一套机构,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指挥长:王春焕(镇长)副指挥长:杨兵兵(分管领导)成员:卫小强(镇人武部长)王牛生(水管站长)邢候模(国土所长)薛小平(民政所长)雷雨(财政所长)穆锦军(安监站)李秋田(派出所长)卫世锋(卫生院长)王海洋(林业站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指挥部下设监测预警组、转移安置组、应急抢险组、调度保障组等4个小组。
指挥长:王春焕(留誉镇镇长)负责全镇山洪灾害防御各项工作。
副指挥长:刘永强(留誉镇副书记)杨兵兵(留誉镇副镇长)负责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1)监测预警组:组长由杨兵兵(分管副镇长)担任。
负责掌握各种雨、水、工、灾情等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在接到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发布预警信号。
(2)转移安置组:组长由王吉祥(镇纪检书记)担任。
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组织工作。
负责将转移人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3)应急抢险组:组长由卫小强(镇武装部长)担任。
负责应急抢险队组织等具体抢险工作。
(4)调度保障组:组长由王吉祥(镇纪检书记)单位。
负责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
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办公室设在镇政府办公室,负责处理山洪灾害防御日常工作,在汛期(6—9月份)实行24小值班制度。
国家防汛预案大纲
国家防汛预案大纲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我国防洪安全,减轻洪水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国内外防汛抗灾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水资源分布特点,制定而成。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突发性洪水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包括江河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台风暴潮灾害、干旱灾害等。
1.4 工作原则1.4.1 坚持以人为本,防汛抗旱并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4.2 防汛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1.4.3 防汛抗旱以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
1.4.4 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1.4.5 坚持依法防汛抗旱,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主要承担防汛抗洪的急难险重等攻坚任务。
1.4.6 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
1.4.7 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在防洪保安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组织体系2.1 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国家、流域、地方三级防汛抗旱组织体系。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流域管理机构负责所辖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汛抗旱工作。
2.2 职责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本行政区域的防汛抗旱工作,明确各部门和单位职责,落实防汛抗旱措施。
县级防洪预案编制大纲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洪涝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4.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5.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6. 省级及市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7. 县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县范围内因暴雨、洪水、渍涝、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发的洪涝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
四、编制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2. 科学合理、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原则;3. 领导负责、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原则;4. 及时响应、快速处置、高效应对的原则。
五、预案编制内容1. 预案概述(1)编制背景(2)编制依据(3)编制目的(4)适用范围(5)编制原则2. 自然灾害概况(1)地理环境(2)气候特点(3)历史洪水灾害情况(4)洪水灾害风险分析3. 防洪工程体系(1)现有防洪工程设施情况(2)防洪工程规划布局(3)防洪工程维护与管理4. 防洪组织指挥体系(1)组织机构(2)职责分工(3)信息报送(4)应急响应程序5. 防洪措施(1)工程措施(2)非工程措施(3)人员疏散与安置(4)救援物资储备(5)应急物资调配6. 预警与信息发布(1)预警信息发布渠道(2)预警信息发布程序(3)预警信息发布内容7. 应急响应(1)预警响应(2)应急响应等级(3)应急响应措施(4)应急响应终止8. 应急保障(1)应急物资保障(2)应急救援队伍保障(3)应急通信保障(4)应急资金保障9. 预案管理与演练(1)预案修订(2)预案培训(3)预案演练六、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2.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本预案要求,制定本部门、本单位的防洪预案,并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3.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对本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防洪预案大纲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洪涝灾害损失,提高防洪抗灾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确保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2)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全面提高防洪抗灾能力;(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形成合力;(4)科学决策,高效应对,确保预案落实。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防洪指挥部(1)成立防洪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防洪抗灾工作;(2)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职责,确保防洪抗灾工作有序进行。
2. 防洪指挥部办公室(1)负责组织制定、修订防洪预案;(2)负责收集、分析洪涝灾害信息;(3)负责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4)负责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防洪抗灾工作。
3. 防洪监测预警部门(1)负责实时监测洪水、降雨等气象信息;(2)负责发布洪水预警信息;(3)负责组织防洪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与维护。
4. 防洪工程管理部门(1)负责防洪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2)负责防洪工程的日常维护和管理;(3)负责组织防洪工程应急抢险。
5. 社会力量(1)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防洪抗灾;(2)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洪意识。
三、预警与应急响应1. 预警分级根据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将预警分为四个等级: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2. 预警发布(1)根据洪涝灾害监测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3)及时向相关部门、单位、社区和居民通报预警信息。
3. 应急响应(1)根据预警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2)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救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做好物资、设备、技术等保障工作;(4)加强信息沟通,确保应急响应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抢险救灾1. 救援力量(1)组织专业救援队伍;(2)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援;(3)开展救援培训,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
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1. 背景和目的- 阐述防洪应急预案编制的背景和目的- 引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说明防洪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 确定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如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持续改进等 3. 编制机构和责任- 列出参与预案编制的相关部门和机构- 确定各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任务4. 预案编制流程- 描述预案编制的整体流程,并分解为不同的阶段和步骤- 每个阶段和步骤的具体内容和要求5. 预警和监测- 阐述洪水预警和监测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机制- 描述如何获取和分析洪水预警信息,并及时发布通知6. 应急响应措施- 列出洪水来临时各部门和机构的应急响应措施- 具体描述各个措施的内容、要求和操作流程7. 人员组织和协调- 描述应急响应期间的人员组织和协调机制- 确定应急指挥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8. 任务分工和协作- 列举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任务分工和协作要求- 强调各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和信息共享9. 通信和联络- 描述应急响应期间的通信和联络机制- 包括内部通信和外部联络的方式、频率和流程10. 预案的修订和完善- 说明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机制,包括定期修订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确定预案修订的流程和责任人11. 培训和演练- 说明预案培训和演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确定预案培训和演练的计划和内容12. 预案的评估和改进- 描述如何对预案进行评估和改进- 确定评估周期和评估指标13. 预案的宣传和推广- 制定预案的宣传和推广计划- 描述宣传和推广活动的方式和渠道14. 附录- 收集和整理与预案编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的清单参考文献- 列出预案编制过程中使用的参考文献以上是编制防洪应急预案的大纲,详细的内容和要求可以在每个章节里添加具体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预案编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共同努力和有效协作。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预案编制工作,才能在洪灾来临时做出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目录1 总则1.1 编制目的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规和指导县,乡(镇)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以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大纲.1.2 编制依据1.2.1 《中华人民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1.2.2 经过批准的国家,省,市,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等;1.2.3 有关规程,规和技术标准.1.3 编制原则1.3.1 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1.3.2 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1.3.3 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1.3.4 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1.4 适用围本大纲适用于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县级,乡(镇)级行政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1.5 预案编制1.5.1 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容包括:调查了解县域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历史山洪灾害损失情况,分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确定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部门职责及责任人员;明确区域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乡(镇)及山洪灾害防御措施;建立监测通信和预警系统,确定预警程序和方式,根据预报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规定转移安置要求,拟定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各项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1.5.2 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容包括:调查了解区域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历年山洪灾害的类型及损失情况,分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确定乡(镇),村级防御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充分利用已有的监测及通信设施,设备,制定实时监测及通信预警方案,确定预警程序及方式,根据预报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确定转移安置的人员,路线,方法等,拟定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各项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1.5.3 县级防汛指挥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县级预案,并组织辖区乡(镇)政府编制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6 预案审批1.6.1 县,乡(镇)级预案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县级预案需报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备案.1.6.2 预案有效期一般为3~5年,每隔3~5年修订一次,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2 基本情况2.1 自然情况2.1.1 河流分布情况;2.1.2 区域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2.1.3 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水土流失等情况.2.2 经济社会情况2.2.1 区域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2.2.2 区域耕地面积,产业结构,国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等;2.2.3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预测.2.3 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2.3.1 调查,收集区域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区域山洪灾害类型及易发区,描述典型山洪灾害;2.3.2总结各类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2.4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2.4.1 防灾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防灾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防灾知识宣传,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防灾预案及救灾措施,搬迁避让,防灾管理等;2.4.2 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防灾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山洪沟,泥石流沟及滑坡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等.3 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3.1 划分原则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根据区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在调查历史山洪灾害发生区域的基础上,结合气候和地形地质条件,人员分布等,分析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类型,程度及影响围,合理划分危险区,安全区.3.2 "两区"的基本情况根据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程度和围,绘制山洪灾害风险图,标示山洪灾害危险区,安全区.收集,整理危险区经济社会资料,填写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4 组织指挥体系4.1 组织指挥机构4.1.1 县级组织指挥机构的构成: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县级行政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由县级政府主管领导任指挥长,指挥部成员由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需要确定,一般由发改委,水利,国土资源,气象,民政,财政,建设,交通,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防汛抗旱指挥部办事机构设在水行政主管部门,防汛指挥部根据需要抽调相关部门和人员成立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5个工作组.4.1.2 乡(镇)组织指挥机构的构成: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乡(镇)成立防汛指挥机构,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乡(镇)主管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防汛指挥机构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5个工作小组和2~3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10人).乡(镇)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同时,各村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1~2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10人).每个村,组均要落实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确定一名或几名信号发送员,并造花名册报送乡(镇),县防汛办备查.4.2 职责和分工4.2.1县级防汛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各部门各负其责,实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县级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4.2.2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在县级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具体组织乡(镇)和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等.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负责本行政村降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等工作.4.2.3明确工作职责.监测组:负责监测辖区雨量站,气象站等的雨量,水利工程,危险区及溪沟水位,泥石流沟,滑坡点的位移等信息.信息组:负责对县级防指,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等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转移组: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调度组: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用,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质,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保障组: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负责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的房基地用地审批手续的联系等工作.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信号发送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4.2.4 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及联系方式.包括指挥部成员,各工作组人员,监测,预警人员,转移负责人以及抢险人员等.5 监测预警5.1 山洪灾害雨,水情临界值确定5.1.1 参照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的降雨情况,根据各地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质条件,前期降雨量等,分析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值;5.1.2 根据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溪河水位情况,分析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溪河水位值及变化情况;有的河流可将上游水情变化作为判断是否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的主要依据.5.2 实时监测5.2.1 监测容:辖区降雨,水位,泥石流和滑坡等信息.5.2.2 监测要求: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5.2.3 监测系统的设立:摸清监测系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现有监测站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布设测站或简易测量设施,拟定监测方式以及信息采集传输方式等.5.3 通信5.3.1 选取适宜的通信方式.常用的通信方式有电视,广播,,传真,Internet网络,语音查询,短信,数字式调幅无线电指挥系统,专用警报系统,锣鼓号等.5.3.2 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因地制宜地建设与通信方式相适应的山洪灾害监测信息,警报等的传输和信息反馈通信网络.5.3.3 可逐步建立县级管理部门山洪灾害各类数据汇集及信息共享平台.5.4 预报预警5.4.1预报容:气象预报,溪河洪水预报,水库水位预报,泥石流和滑坡预报.气象预报由气象部门发布,溪河洪水预报,水库水位预报由水利部门发布,泥石流和滑坡预报由国土部门发布.5.4.2预警容: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洪水位是否达到临界值;水库及山塘水位监测信息;可能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监测和预报信息等.5.4.3预警启用时机:(1)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相关行政责任人应引起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应发布暴雨预警信息;(2)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应立即向下游发布预警信息;(3)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应发布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4)水库及山塘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5.4.4 预警发布及程序:根据调查,监测,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及时发布警报.各地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预警程序和启用条件.(1)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防汛指挥机构发布,可参照县→乡(镇)→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见图1).(2)如遇紧急情况(滑坡,水库山塘溃坝等)村可直接报告县级防汛指挥部和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并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完成预警工作(见图2).5.4.5预警方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预警信号(如语音,手机短信等),报警信号(如信号弹,报警器等);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级别预警信号所对应的预警方式.图1 一般情况预警程序示意图图2 紧急情况预警程序示意图6 转移安置6.1 转移安置6.1.1 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6.1.2 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应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6.1.3转移地点,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路线要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带.不要顺着溪河沟谷上下游,泥石流沟上下游,滑坡的滑动方向转移,应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动体的两侧方向转移.填写群众转移安置计划表,绘制人员转移安置图.6.1.4制作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时机,安置地点,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发放到每户.制作标识牌,标明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6.1.5因地制宜地采取集中,分散等安置方式.6.1.6制定当交通,通讯中断时,乡,村(组)躲灾避灾的应急措施.6.2 转移安置纪律转移工作采取县,乡(镇),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挥,安全第一.7 抢险救灾7.1 抢险救灾准备7.1.1 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意识;7.1.2 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确定抢险救灾方案.主要包括人员组织,物资调拨,车辆调配和救护等;7.1.3 抢险救灾的准备包括救助装备准备,资金准备,物资准备等.7.2 抢险,救灾7.2.1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7.2.2 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7.2.3 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7.2.4 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7.2.5 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对灾区作好卫生防疫工作.7.2.6 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8 保障措施8.1 汛前检查汛前,县,乡(镇)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8.2宣传教育及演练8.2.1 对本预案的主要容,要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群众进行宣传.8.2.2 组织居民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8.2.3组织区域人员开展实战演练.8.3 纪律为及时,有效地实施预案,需制定相应的工作纪律,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般包括:各责任人执行职责纪律,紧急转移纪律,灾民安置纪律等.附图1,区域山洪灾害防御基本情况示意图基本信息包括:区域的水系分布情况,区域地形,城区,乡(镇),村庄分布情况等.2,历史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点分布图3,山洪灾害风险图图中应标明危险区,安全区围,标示居民点,重要设施(工矿企业,学校,铁路,公路,桥梁等),标明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 图例要求:危险区标示用红色,安全区标示用绿色.4,人员转移安置图标明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信息.上述要求附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1,区域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统计表2,历年山洪灾害损失情况表3,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4,监测站点分布表5,群众转移安置计划表附表1 区域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统计表县,乡,村,组名称土地面积(km2)人口(人)国生产总值(万元)固定资产(万元)人均年收入(万元)总人口其中:城镇人口农村人口附表2 历史山洪灾害损失情况表(年)灾害类型受灾人数(人)受灾面积(亩)死亡人数(人)倒房(间)经济损失(万元)日最大降雨量(mm)时段降雨(mm)附表3 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县,村,乡,组具体地点人口(人)户数(户)耕地(亩)房屋结构固定资产(万元)备注木(栋)砖(栋)附表4 监测站点分布表序号所在乡镇站名地点监测容信息报送方式报送对象观测方式监测人员联系方式人工观测遥测备注附表5 群众转移安置计划表序号县乡镇村(组)总人口(人)计划转移人口(人) 转移路线安置地点负责人联系监测员水利工程险情水库,山塘溃坝地质异常大体积山体滑坡乡镇防御指挥机构村组户水库,山塘溃决县级防汛指挥部滑坡泥石流山洪灾害预报洪水省级防汛指挥部市级防汛指挥部暴雨县级防汛指挥部水库,山塘溃决户组村乡镇防御指挥机构滑坡泥石流洪水暴雨山洪灾害预报市级防汛指挥部省级防汛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