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性能与计划教学大纲
《飞行性能与飞行计划》之起飞距离小结
《飞行性能与飞行计划》之起飞距离小结这是在学习《飞行性能与飞行计划》这门课时,LS同学自己整理的(说声谢谢),学习部觉得这样甚好,把知识归类整理,可以让知识更加系统化,知识结构也更明朗,理解也更深刻。
学大大最近在看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和李悔吾先生的《中国小说史漫稿》,对于《中国小说史略》这本书甚是佩服,有前人评价此书“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谨严”,确实是如此,梳理不管是哪一方面的东西需要自己首先弄懂,然后深刻理解,再然后了解与之相关其他,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和断论,才能具有启发意义。
如果同学们有自己整理或写的内容的(关于英语学习的尤好),诚望投稿,投稿邮箱*****************。
可用起飞跑道可用起飞滑跑距离TORA一般等于机场跑道长度,或等于从跑道进入点(交叉滑行道)到跑道端头的距离可用起飞距离TODA跑道长度+净空道长度(如果有;净空道长度≤50%TORA)可用加速停止距离ASDA跑道长度+停止道长度(如果有)需用起飞跑道干跑道湿跑道需用起飞距离TOD1.15倍全发TODNdr单发TODN-1dr全发TODdr 单发TODN-1wr松刹车~高于起飞表面35ft TODdr=max{1.15TODNdr,TODN-1dr}松刹车~高于起飞表面15ft确保高于起飞表面35ft前达到V2速度TODdr=max{ 1.15TODNdr,TODN-1dr}TODWR= max{TODdr,TODN-1wr}需用起飞滑跑距离TOR无净空道TOR=TOD有全发单发TORN-全发TORNwr 单发TORN-1wr净空道TORNdr 1dr松刹车~(VLOF+离地35ft)松刹车~高于起飞表面15ft确保高于起飞表面35ft前达到V2速度TORdr=max{ 1.15TORNdr,TORN-1dr}TORWR= max{1.15TORNwr,TORN-1wr}需用加速停止距离ASD 全发ASDNdr 单发ASDN-1dr全发ASDNwr 单发ASDN-1wr 松刹车~V1+V1滑跑2s+V1~停止松刹车~VEF+VEF~V1(1s)+V1滑跑2s+V1~停止松刹车~V1+V1滑跑2s+V1~停止松刹车~VEF+VEF~V1(1s)+V1滑跑2s+V1~停止ASDdr=max{ASDNdr,ASDN-1dr}ASDwr=max{ASDdr,ASDNwr,ASDN-1wr}最后引一句鲁迅先生的话“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希望同学们踊跃投稿,能把平时学习时的感悟分享给周围同学,共同进步!。
机场培训课件:飞机性能
起飞性能
Vlof离地速度
飞机升力大于重力时的速度,即开始离地的速度。
22
起飞性能
VS1g
23
起飞性能
V1 VR-抬轮速度 V2-起飞安全速度
24
起飞性能
V1
V1- is the speed at which the takeoff should be continued unless the stopping maneuver has already been initiated.
18
起飞性能
VMCA
在空中如发生一台关键发动机失效,另一台发动机在起飞推力, 飞行员可以使用最大5度的坡度角保持航向。
19
起飞性能
VMU
最小不擦机尾速度(Minimum Unstick Speed) 飞行试验中验证的能够使飞机不擦机尾并安全离地的最小速度。
20
起飞性能
VMU 全发VMU 单发VMU
10
波音厂家手册简介
放行偏差指南(DDG-Dispatch Deviation Guide)
DDG是局方认可的、飞机厂家提供的用于运行的文件。该文件: 1、协助航空公司制定MEL; 2、提供MMEL、CDL允许的在非标准构型下运行的操作程序; 3、提供EICAS信息以助于故障分析; 4、提供CDL缺损件及挂牌位置的图示; 5、对MMEL中规定的维修和操作要求给出具体的执行步骤和程序。 MMEL、CDL是局方批准的文件,而DDG是局方认可的文件,可以单独使用。
飞机机场计划手册为机场计划人员、操作人员(装卸、清洁、维护等地 服人员)、航空公司、机场建筑和工程咨询公司提供了特定机型有关的各种 数据,主要包括业载航程曲线、地面转弯半径和铺筑面载荷有关的ACN、 PCN等数据。
飞行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3
课堂教学
作业
独立完成
作业
*考核方式
(Grading)
平时作业和上课参与程度:10%(Homework)
课堂小测验:10%(Quizzes)
设计作业及报告:15%(Project)
考试:65%(安排两次考试,其中占30%和期末占35%)(Exams)
*教材或参考资料
(Textbooks & Other Materials)
此课程是针对航空航天方向的本科基础课程,也可作为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
(Required)
授课对象
(Audience)
本科生(Undergraduate)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汉语(Chinese)
*开课院系
(School)
航空航天学院航空宇航信息与控制系(School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3
课堂教学
作业
独立完成
课堂小测验
飞行性能
6学时
包括:基本性能;续航性能;机动性能;起飞/着陆
性能
6
课堂教学
作业
独立完成
课堂小测验
航天器轨道与姿态动力学基础
9学时
开普勒定律、二体动力学、椭圆轨道几何性质
3
课堂教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业
独立完成
课堂小测验
轨道要素和几种典型轨道;轨道摄动和轨道机动
3
课堂教学
作业
独立完成
课堂小测验
飞行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直升机飞行训练大纲分析
上海启德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Shanghai Kingjet General Aviation Co., Ltd.直升机飞行训练大纲FLIGHT TRAINING PROGRAM(EC-135)公司批准:局方批准:生效日期:20120601___手册编号:KJT-FTP-135总经理声明我作为上海启德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在此郑重声明:公司《直升机飞行训练大纲》是依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91《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61《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咨询通告AC-61-FS-2010-08R2《通用航空飞行人员执照和训练的管理》,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的。
本手册所阐述的政策、规定、标准、程序符合中国民航规章的要求。
经批准的《直升机飞行训练大纲》是公司的法规性文件,直升机飞行训练的依据。
它明确了公司飞行训练的安全方针、训练内容、训练的时间、训练应达到的质量要求、训练后的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是公司训练程序化、标准化,控制飞行训练的法规性文件。
公司认真执行《直升机飞行训练大纲》中的各项规定,努力提高飞行员的飞行技术标准和飞行技能。
我将要求本公司的员工熟悉相关内容,认真负责大纲的更改、报批、颁发,保持其有效性,我将保证严格按照大纲进行训练,同时随时接收局方的检查、监督。
特此声明总经理: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此页空白)修订版本表(此页空白)换页记录表(此页空白)有效页清单有效页清单有效页清单(此页空白)分发清单(此页空白)目录总经理声明 ............................................................................................................ 0.1-1修订版本表 ............................................................................................................ 0.2-1换页记录表 ............................................................................................................ 0.3-1有效页清单 ............................................................................................................ 0.4-1分发清单 ................................................................................................................ 0.5-1目录 .. (1)第一章总则1.1训练大纲的制定依据 ................................................................................. 1.1-1 1.2训练安全方针 ............................................................................................. 1.2-3 1.3训练范围 ..................................................................................................... 1.3-5 1.4训练强度 ..................................................................................................... 1.4-7 1.5教员资格(公司授权) ............................................................................. 1.5-9 1.6训练的直升机 ........................................................................................... 1.6-11 1.7转作业项目飞行训练的规定 ................................................................... 1.7-13 1.8大纲的管理 ............................................................................................... 1.8-15第二章新雇员训练2.1目的 ............................................................................................................. 2.1-1 2.2适用范围 ..................................................................................................... 2.2-3 2.3受训人员进入条件 ..................................................................................... 2.3-5 2.4地面训练时间 ............................................................................................. 2.4-7 2.5地面训练内容 ............................................................................................. 2.5-9 2.6训练管理要求 ........................................................................................... 2.6-11第三章熟练检查提纲3.1目的 ............................................................................................................. 3.1-1 3.2适用范围 ..................................................................................................... 3.2-3 3.3受训人员进入条件 ..................................................................................... 3.3-5 3.4地面训练 ..................................................................................................... 3.4-73.5飞行训练 ..................................................................................................... 3.5-9 3.6训练考核成绩 ........................................................................................... 3.6-11 3.7训练后应达到的质量要求 ....................................................................... 3.7-13 3.8训练检查方法及训练不合格的处置 ....................................................... 3.8-15第四章重新获得资格训练提纲4.1目的 ............................................................................................................. 4.1-1 4.2适用范围 ..................................................................................................... 4.2-3 4.3受训人员进入条件 ..................................................................................... 4.3-5 4.4训练 ............................................................................................................. 4.4-7 4.5训练考核成绩 ........................................................................................... 4.5-13 4.6训练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 ....................................................................... 4.6-15 4.7训练、检查方法及不合格的处置 ........................................................... 4.7-17 4.8重新获得资格训练时的机组搭配 ........................................................... 4.8-19第五章升级训练提纲5.1目的 ............................................................................................................. 5.1-1 5.2适用范围 ..................................................................................................... 5.2-3 5.3受训人员进入条件 ..................................................................................... 5.3-5 5.4地面训练 ..................................................................................................... 5.4-7 5.5飞行训练 ..................................................................................................... 5.5-9 5.6训练考核成绩 ........................................................................................... 5.6-11 5.7训练后应达到的质量要求 ....................................................................... 5.7-13 5.8训练检查方法及训练不合格的处置 ....................................................... 5.7-15第六章空中拍照飞行训练提纲6.1目的 ............................................................................................................. 6.1-1 6.2适用范围 ..................................................................................................... 6.2-3 6.3受训人员进入条件 ..................................................................................... 6.3-5 6.4地面训练 ..................................................................................................... 6.4-7 6.5飞行训练 ..................................................................................................... 6.5-9 6.6训练考核成绩 ........................................................................................... 6.6-116.7训练后应达到的质量要求 ..................................................................... 6.7-136第七章空中巡查飞行训练提纲7.1目的 ............................................................................................................. 7.1-1 7.2适用范围 ..................................................................................................... 7.2-3 7.3受训人员进入条件 ..................................................................................... 7.3-5 7.4地面训练 ..................................................................................................... 7.4-7 7.5飞行训练 ..................................................................................................... 7.5-9 7.6训练考核成绩 ........................................................................................... 7.6-11 7.7训练后应达到的质量要求 ....................................................................... 7.7-13 7.8训练、检查方法及不合格的处置 ........................................................... 7.8-15第八章航空护林飞行训练提纲8.1目的 ............................................................................................................. 8.1-1 8.2适用范围 ..................................................................................................... 8.2-3 8.3受训人员进入条件 ..................................................................................... 8.3-5 8.4地面训练 ..................................................................................................... 8.4-7 8.5飞行训练 ..................................................................................................... 8.5-9 8.6训练考核成绩 ........................................................................................... 8.6-11 8.7训练后应达到的质量要求 ....................................................................... 8.7-13 8.8训练、检查方法及不合格的处置 ........................................................... 8.8-15第九章空中游览飞行训练大纲9.1目的 ............................................................................................................. 9.1-1 9.2适用范围 ..................................................................................................... 9.2-3 9.3受训人员进入条件 ..................................................................................... 9.3-5 9.4地面训练 ..................................................................................................... 9.4-7 9.5飞行训练 ..................................................................................................... 9.5-9 9.6训练考核成绩 ........................................................................................... 9.6-11 9.7训练后应达到质量要求 ........................................................................... 9.7-13 9.8训练检查方法及训练不合格的处置 ....................................................... 9.8-15第十章附件10.1课目1 –感觉空域飞行 .......................................................................... 10.1-1 10.2课目3、4 –悬停、起落航线飞行 ........................................................ 10.2-3 10.3课目5、6 –机动飞行 ............................................................................ 10.3-5 10.4课目7、8 –无地效悬停飞行 ................................................................ 10.4-7 10.5课目9、10 –陡进近飞行 ...................................................................... 10.5-9 10.6课目11、12 –空域飞行 ...................................................................... 10.6-11 10.7课目13、14 –超低空小航线飞行 ...................................................... 10.7-13 10.8课目15、16 –超低空空域飞行 .......................................................... 10.8-15 10.9课目17、18 –滑跑着陆飞行 .............................................................. 10.9-17 10.10课目19、20 –最大起飞功率起飞 .................................................... 10.10-19 10.11课目21、22 –野外选场起降飞行 .................................................... 10.11-21 10.12课目23、24 –应急程序飞行 ............................................................ 10.12-23 10.13课目25、26 –山头、山谷着陆飞行 ................................................ 10.13-25 10.14课目27、28 –超低空航行飞行 ........................................................ 10.14-27 10.15课目29、30 –航行(转场)飞行 .................................................... 10.15-29 10.16课目31、32 –模拟专项作业飞行(包括空中航拍、巡查及护林)10.16-31附录 1 –飞行课目 ......................................................................................... 10.16-33附录 2 –训练成绩评定和评分标准 ............................................................. 10.16-351.1训练大纲的制定依据1.1.1CCAR-61-R4部《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1.1.2CCAR-91部《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1.1.3咨询通告AC-61-FS-2010-8R2“通用航空飞行人员执照和训练的管理;1.1.4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飞行标准管理工作手册》。
飞行性能与计划教学大纲
《飞行性能与计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民航地勤服务【学时学分】 48学时;【实验和上机学时】0学时【课程类型】系级必修课【开课模式】必修课【先修课程】【开课单位】国际民航与安全学院【开课学期】第3学期【授课对象】法律事务(航空港方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航空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系级选修课。
通过学习本课程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民航运输机飞行性能特点、规范要求及简单的计算和查图表方法,了解航线飞行计划制定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主要是指燃油计划),为其今后在航线运输飞行中发挥航线运输机飞行性能、制定相应的飞行计划从理论上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 预备知识(2学时)①国际标准大气的规定与真实大气及气体参数比;②高速飞机的升、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及衡量高速飞机气动效率的参数;③喷气式发动机推力变化特性;④喷气式发动机燃油特性。
2. 起飞性能(4学时)①起飞剖面和基本定义②全发起飞性能分析③中断起飞和继续起飞距离④平衡场长与不平衡场长及极限起飞重量⑤确定最大起飞重量和起飞特征速度(V1、VR、V2)⑥减推力起飞和减噪音起飞⑦改进爬升、污染跑道上起飞3.上升、巡航和下降性能(2学时)①上升性能②下降性能③分析巡航性能的基本知识④不同巡航方式性能分析⑤运输飞行的经济性4.着陆性能(2学时)①影响着陆性能的因素②如何发挥飞机的着陆性能③在污染道面上的着陆性能④最大着陆重量的确定⑤快速回程飞行与刹车冷却5.重量与平衡(4学时)①重量与平衡②确定民航运输机装载是否符合要求一实践练习6.飞行计划的制定(8学时)①飞行计划主要内容、计算方法和主要使用的图表②用简易飞行计划图表制定航班飞行燃油计划③航线飞行前确定最大起飞重量一实践练习④航线燃油计划的制定一综合练习基本要求:了解航线运输机飞行性能规范和要求。
(按FAR-25部和CCAR-25部规范和要求)。
性能课程引言
【注】:飞机的设计性能与适航密不可分,包含了按 CCAR-25/FAR-25/EASA-CS25取证的数据。
飞机的运行性能
飞机的运行性能是指飞机在交付给航空公司(运营人)之后, 作为航班执行每一次具体航班飞行任务时的性能,它不仅 与该型号飞机的设计性能有关,而且与该航班的航线情况、 气象条件、空域环境、起飞以及降落机场条件、商载等情 况都有密切相关。 任何一架民用运输机执行一次飞行任务时必须保证是安全的 飞行安全的基本要求是飞机在执行任务的任意时刻所做的 动作都不会超过可利用的空间,而且携带足够的燃油。这 些基本要求就构成了航班性能计划和燃油计划的基础。 【注】:飞机的运行性能包括了飞机运行所需的所有限 制、程序和性能数据,它必须满足CCAR-121/FAR121/EASA-OPS1的法规规定。
飞机性能研究的范围
飞机如何离地升空? 飞机如何空中飞行? 飞机如何安全着陆?
巡航 下降 爬升 起飞 进近 着陆 复飞
Cruise : optimum target Mach and FL Climb : optimum target speed takeoff speeds (F, S, O)
Descent : optimum target speed and profile Go around speeds (F, S, O) Approach speeds (VLS, VAPP, F, S, O)
飞机的设计性能
飞机的设计性能主要与要求飞机携带的商载及完成的 飞行任务剖面有关。 商载:可以定义为旅客人数、 货物的吨位、货仓容积、或 者货物与旅客的组合 飞行任务剖面有关的性能指 航程和航时(续航能力)
飞机的设计性能
飞机设计性能 的主要指标
(1)重量及载荷:飞机的最大 起飞重量(MTOW)、飞机的最 大的着陆重量(MLW)、飞机的最 大无燃油重量(MZFW)和最大燃 油重量(MFC)。 (2)性能数据:额定座位数、 设计航程、巡航速度、 CCAR规定起飞场长,CCAR 规定着陆场长等
飞行教员教学大纲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机型名称]飞行训练课程二、课程目标:1. 使学员掌握[机型名称]飞机的基本操作和飞行原理;2. 培养学员具备独立完成飞行任务的能力;3. 提高学员的飞行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4. 为学员考取飞行执照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1. 飞行原理与性能- 飞机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飞机性能参数及计算方法- 飞行环境对飞机性能的影响2. 飞行规则与程序- 飞行规则概述- 飞行程序与操作- 机场地面运行规则3. 飞行仪表与设备- 飞行仪表的分类与作用- 飞行仪表的使用方法与维护- 飞行设备的使用与检查4. 飞行操作与程序- 起飞程序与操作- 航路飞行程序与操作- 降落程序与操作5. 应急处理与安全- 应急处理程序- 飞行中常见故障的处理- 飞行安全意识与预防措施6. 模拟飞行训练- 模拟飞行器操作与使用- 模拟飞行训练项目及考核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飞行理论、飞行规则、飞行程序等内容;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飞行案例,提高学员的应急处理能力;3. 模拟飞行训练:在模拟飞行器上进行飞行操作训练,提高学员的飞行技能;4. 实际飞行训练: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进行实际飞行操作训练。
五、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书面考试,考察学员对飞行理论、飞行规则、飞行程序等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际飞行考核:在教练员的监督下,进行实际飞行操作,考察学员的飞行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3. 综合考核:结合理论考核和实际飞行考核,对学员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理论课程:共20课时,每周2课时;2. 模拟飞行训练:共10课时,每周2课时;3. 实际飞行训练:根据学员进度安排,每周2-3次,每次1小时。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机型名称]飞行训练教材》;2. 教学课件;3. 模拟飞行器;4. 实际飞行训练飞机。
八、教学评估:1.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员考试合格率、飞行技能水平、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2. 教学满意度调查:了解学员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航空概论2-16 飞行性能和飞行科目
1、下滑 下滑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飞行高度。同时, 下滑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飞行高度。同时, 使飞机对正着陆跑道,飞向预定地点。 使飞机对正着陆跑道,飞向预定地点。一般 都稍带油门滑,但如带油门过多, 都稍带油门滑,但如带油门过多,则不利于 减速。 减速。 2、拉平 下滑到规定高度时,拉杆增大迎角, 下滑到规定高度时,拉杆增大迎角,增大 升力,使下滑角减小。迎角增大, 升力,使下滑角减小。迎角增大,飞机阻力 随之增大;飞机做减速运动, 随之增大;飞机做减速运动,高度也逐渐降 低。
二.飞机的主要飞行科目
飞行科目一般包括飞机的起飞、着落、 飞行科目一般包括飞机的起飞、着落、直 线飞行(平飞、上升和下滑)和曲线飞行( 线飞行(平飞、上升和下滑)和曲线飞行(或 称机动飞行)。 称机动飞行)。 (一)飞机的起飞和着落 1.飞机的起飞 飞机从开始滑跑到离开地面,并上升到25 飞机从开始滑跑到离开地面,并上升到25 米高度的运动过程,叫起飞。 米高度的运动过程,叫起飞。飞机从静 止通过 滑跑到离地、上升并获得一定高度,是一个不断 滑跑到离地、上升并获得一定高度, 增速的运动过程。起飞分为:地面滑跑、离地、 增速的运动过程。起飞分为:地面滑跑、离地、 小角度上升和上升四个阶段。 小角度上升和上升四个阶段。
3、平飘 飞机平飘阶段,由于迎角较大、阻力较大, 飞机平飘阶段,由于迎角较大、阻力较大,飞 机的速度逐渐减小,外力也相应逐渐减小。 机的速度逐渐减小,外力也相应逐渐减小。 为不使飞机下沉过快,飞行员应适当拉杆增大 为不使飞机下沉过快, 迎角,以增大升力,使飞机缓缓下沉。 迎角,以增大升力,使飞机缓缓下沉。 一般要求在一定的高度上把飞机拉成两点姿势。 一般要求在一定的高度上把飞机拉成两点姿势。 若拉杆过猛,会使飞机向上飘起;若拉杆不够, 若拉杆过猛,会使飞机向上飘起;若拉杆不够,会 使飞机接地前完不成两点姿势, 造成飞机跳跃。 使飞机接地前完不成两点姿势, 造成飞机跳跃。 因此,在着陆拉平及平飘过程中,飞行员应根据飞 因此,在着陆拉平及平飘过程中, 机到地面的高度、速度及下沉速度等,适时、 机到地面的高度、速度及下沉速度等,适时、适量 地拉杆,才能使飞机的着陆标准和安全。 地拉杆,才能使飞机的着陆标准和安全。
飞行力学教学大纲概要
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Z8511课程名称:飞行力学(Flight Mechanics)学时学分:44+4学时,2.5学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理论力学,空气动力学,自动控制原理,航空航天概论.一、课程教学目标飞行力学是飞行器设计和工程力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 掌握飞行器飞行的受力特点,了解其基本运动规律;2. 建立飞行器飞行力学分析和设计的正确思路、概念和方法;3. 培养学生从飞行现象和实际工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4. 初步了解研究飞行力学的工具和方法。
从而提高与航空器设计及应用相关的必要的理论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为进一步的航空专业学习和研究,或从事与飞行器设计及应用有关的工作如布局选型选参、总体方案性能检验等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掌握飞行器飞行的受力特点,了解其基本飞行规律;2. 掌握飞行性能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 对飞行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分析和设计具有准确的基本概念和思路;4. 具备初步的飞行器运动建模及对模型合理简化的能力;5. 对自动飞行控制的力学机理有一定了解;6. 对飞行模拟试验手段有基本的认识。
侧重于对基本概念、方法的定性认识和基本的定量分析。
讲授内容1. 绪论(1学时)课程内容;历史简介;飞行性能概念;操纵性稳定性概念;制导飞行器的导引;飞行力学研究方法。
2. 飞行器的质心运动方程(3学时)升阻特性。
动力特性;飞行操纵原理;飞行器质心运动方程及其简化。
3. 基本飞行性能(10学时)★定常平飞需用推力曲线(组成及其物理含义,随飞行速度、高度的变化);定常平飞性能的确定及飞行包线。
定常上升和下滑性能的确定;非定常上升性能;定常飞行状态及其与操纵的关系(飞行包线的划分,平飞状态与操纵的关系)。
定常飞行状态的主要因素分析;航程和航时的基本关系式;等高等速巡航时的航程和航时。
飞行员理论培训课程-飞行性能与计划
飞行培训课程体系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Civil Avi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China
温度比、压强比、密度比
温度比: T
T0
压强比: P
P0
密度比: 0
因为三个比值只跟高 度有关,因此人们将 比值计算好,列成表 格,即为国际标准大 气表,可通过表格中 的数值计算相应高度 的温度、压强和密度。
飞行培训课程体系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Civil Avi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China
飞行性能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飞行性能属于飞行力学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研 究飞机飞行包线、巡航性能、机动性能、起飞着陆性 能。
研究的方法是:假如飞机为一质点,其上作用有空气 动力、重力以及发动机推力,并且假定在各种飞行状 态下饶飞机中心的力矩平衡。在这些假定条件下,确 定飞机在空中和地面的各种运动特性,如飞机的最大 飞行速度、最小飞行速度,各种安全限制速度、飞行 高度、飞行距离、各种机动飞行性能以及起飞着陆性 能等,同时考虑影响这些性能的因素。
绪论
通用航空学院 General Aviation Academy of CAMIC
飞行培训课程体系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Civil Avi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China
何为性能
是指机械、器材、物品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 进一步,性能还与经济相关…
通用航空学院 General Aviation Academy of CAMIC
通用航空学院 General Aviation Academy of CAMIC
飞行培训课程体系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Civil Avi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China
飞行性能课程大纲
目录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1)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1)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1)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标准 (1)第一章预备知识 (1)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二、课程考试内容 (1)第二章起飞性能 (2)学习目的和要求 (2)课程考试内容 (2)第三章上升、巡航和下降性能 (4)学习目的和要求 (4)课程考试内容 (5)第四章着陆性能 (6)学习目的和要求 (6)课程考试内容 (7)第五章重量与平衡 (8)学习目的和要求 (8)课程考试内容 (9)第六章飞行计划的制定 (9)学习目的和要求 (9)课程考试内容 (10)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飞行性能与计划》是民航高等教育中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通过结合民用航线运输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和发动机特性,按照飞行运行剖面,分别介绍飞机起飞、爬升、巡航、下降、进近、着陆和复飞的性能知识和相关的研究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飞机在飞行运行中的表现,是与飞机运行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在学习飞行性能时需要紧密联系实际。
飞行性能属于飞行力学学科的一部分,如果学习者具有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原理的一些基础知识,将会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习者今后在与航线运输飞行有关的工作中发挥航线运输机飞行性能、制定相应的飞行计划从理论上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1.对民用航线运输飞机的飞行性能有一个较为全面和初步的理解;2.掌握现代民用航线运输飞机的飞行性能特点;3.掌握现代民用航线运输飞机性能相关的规章要求;4.能够完成简单的性能分析计算;5.掌握性能图表的查读方法;6.了解航线飞行计划制定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主要是指燃油计划)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标准第一章预备知识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一)掌握国际标准大气以及分析飞行性能常用的几个气体参数;(二)了解高速飞机的气动性能特点;(三)了解涡扇喷气式发动机的推力和燃油特性。
说课-飞行性能与计划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 图片及视频展示各种航空器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 案例分析 分析案例中影响航空器起飞重量的重要因素?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 小组讨论 大家知道哪些因素可能还会影响到航空器的起飞 重量
说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
小结及思考 1.影响航空器起飞重量的八个主要因素: 2.如何优化起飞性能,增大起飞重量?
飞行性能与计划
第二章 起飞性能 第四节
限制最大起飞重量的因素
教材
《飞行性能与计划》 • 地位和作用:支撑、核心 本节知识 限制最大起飞重量的因素
教法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 • 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学法
思考 讨论 归纳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练习 小结及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 上次课的重点内容 • 复习本节重要基础知识 • 紧张感,进入学习状态
导入新课 • 汽车超载-超载——航空--起飞重量(举例返场着陆前放油)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 • • • •
演示 启发:为什么要限制航空器的最大起飞重量? 思考并回答—(航空器起飞时的性能特点) 延续思考:仅仅需要考虑起飞性能? 思考并总结—(航路飞行以及飞机机体结构和着陆因素)
《飞行性能与计划》综合复习提纲
《飞⾏性能与计划》综合复习提纲《飞⾏性能与计划》复习要点题型:1、名词解释2、单选题3、多选题4、判断题5、简答题6、查图计算题第⼀章⼀、名词解释⽓动效率-飞⾏马赫数与飞机升阻⽐的乘积,⾼速飞⾏时,常常使⽤⽓动效率来衡量飞机⽓动性能的好坏。
低速时常⽤升阻⽐。
⼆、掌握以下结论2、国际标准⼤⽓海平⾯标准温度和平流层的标准温度分别为多少?国际标准⼤⽓海平⾯标准温度为15℃,⽓压⾼度37000英尺处的标准温度为-56.5℃。
3、⾮标准⼤⽓如何表⽰成ISA偏差的形式?场⽓压⾼度1500ft,⽓温30℃,则温度可以表⽰为ISA+18℃。
⽓压⾼度3000英尺处的⽓温为20℃,则该⼤⽓温度可表⽰为ISA+ ? 11℃。
第⼆章⼀、名词解释1、中断起飞距离(教材P29):是指飞机从0开始加速滑跑到⼀台发动机停车,飞⾏员判断并采⽤相应的制动程序使飞机完全停下来所需的距离2、空中最⼩操纵速度(教材P18):指在飞⾏中在该速度关键发动机突然停车和继续保持停车的情况下,使⽤正常的操纵技能,能保持向可⼯作发动机⼀侧的坡度不⼤于5度的直线飞⾏,为保持操纵的⽅向舵蹬⼒不超过150磅,也不得⽤减⼩⼯作发动机推⼒的⽅法来维持⽅向控制。
3、起飞平衡速度(教材P36):在同⼀起飞重量下的中断起飞所需距离与继续起飞所需距离的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速度,在此速度下,中断起飞距离与继续起飞距离相等。
4、继续起飞最⼩速度(教材P35):是指如果发动机在此速度上停车,飞⾏员采⽤继续起飞标准程序,可以使飞机在净空道外侧完成起飞场道阶段的最⼩速度。
5、起飞决断速度(教材P19):指飞机在此速度上被判定关键发动机停车等故障时,飞⾏员可以安全地继续起飞或中断起飞,中断起飞的距离和继续起飞的距离都不会超过可⽤的起飞距离。
6、净空道(教材P22):是指在跑道头的⼀段宽度不⼩于500尺,其中⼼线是跑道中⼼延长线,并受机场相关管制的区域。
7、污染道⾯(教材P65):湿滑道⾯或跑道上有积⽔积冰积雪以及其他沉积物的跑道统称污染道⾯⼆、掌握以下结论11)中断起飞中,开始执⾏中断程序的最迟速度为V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行性能与计划》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民航地勤服务
【学时学分】 48学时;【实验和上机学时】0学时
【课程类型】系级必修课【开课模式】必修课
【先修课程】
【开课单位】国际民航与安全学院【开课学期】第3学期
【授课对象】法律事务(航空港方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航空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系级选修课。
通过学习本课程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民航运输机飞行性能特点、规范要求及简单的计算和查图表方法,了解航线飞行计划制定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主要是指燃油计划),为其今后在航线运输飞行中发挥航线运输机飞行性能、制定相应的飞行计划从理论上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1. 预备知识(2学时)
①国际标准大气的规定与真实大气及气体参数比;
②高速飞机的升、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及衡量高速飞机气动效率的参数;
③喷气式发动机推力变化特性;
④喷气式发动机燃油特性。
2. 起飞性能(4学时)
①起飞剖面和基本定义
②全发起飞性能分析
③中断起飞和继续起飞距离
④平衡场长与不平衡场长及极限起飞重量
⑤确定最大起飞重量和起飞特征速度(V1、VR、V2)
⑥减推力起飞和减噪音起飞
⑦改进爬升、污染跑道上起飞
3.上升、巡航和下降性能(2学时)
①上升性能
②下降性能
③分析巡航性能的基本知识
④不同巡航方式性能分析
⑤运输飞行的经济性
4.着陆性能(2学时)
①影响着陆性能的因素
②如何发挥飞机的着陆性能
③在污染道面上的着陆性能
④最大着陆重量的确定
⑤快速回程飞行与刹车冷却
5.重量与平衡(4学时)
①重量与平衡
②确定民航运输机装载是否符合要求一实践练习
6.飞行计划的制定(8学时)
①飞行计划主要内容、计算方法和主要使用的图表
②用简易飞行计划图表制定航班飞行燃油计划
③航线飞行前确定最大起飞重量一实践练习
④航线燃油计划的制定一综合练习
基本要求:了解航线运输机飞行性能规范和要求。
(按FAR-25部和CCAR-25部规范和要求)。
了解航线运输机的一些重要飞行性能参数的简单计算方法。
熟练应用航线运输机飞行性能图表,结合一些简单的计算,查找并计算出航线运输机的一些重要飞行性能参数。
掌握应用航线运输机装载图确定航班飞行飞机的正确装载、重心位置和起飞配平要求,航线运输机航线飞行计划的制定方法(主要指燃油计划),并能通过查图表和简单计算制定航班飞行燃油计划。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著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
[1] 陈治怀编《飞行性能工程》中国民航出版社1993.12
[2] 傅职忠编《飞行计划》中国民航学院1987年
[3] 张泽龙等《私用飞行员教程》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4] 张泽龙等《商用飞行员教程》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年
[5] 段维祥和郝劲松《飞机系统》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年
[6] 空客公司《A320机型性能工程师手册》空客公司20XX年
[7] 空客公司《A320飞行机组运行手册》20XX年
[8] 空客公司《掌握飞机性能》20XX年
四、其他必要说明
1.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侧重基础知识及操作实务;
2.有习题课、作业及课堂讨论;
(本大纲由国际民航与安全学院于20XX年8月制订,周伟航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