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也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提供参考。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1.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

尽管农业产业化有所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主要集中在粮食、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仍相对较少。

2.农业产业化主体多样化。

农业产业化主体包括国有企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农民等各种形式。

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提高了农户的产业化水平。

3.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随着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重视,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税收优惠、金融扶持、土地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 市场需求不足。

由于市场需求的 fluctuations,农业产业化企业往往面临销售难题。

另外,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也不完善,使得农业产业化产品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得到消费者认可。

2.农业产业化投入不足。

由于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许多农民和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农业产业化附带问题突出。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附带问题,如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既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农民的生活和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完善市场机制。

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寻找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渠道,促进农业产业化产品的增值和销售。

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和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

3.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加强土地政策的引导,推动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农业产业化,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汇报(精选多篇)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汇报(精选多篇)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汇报(精选多篇) 第一篇: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版权归W】第三篇: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汇报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材料农业产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按市政协办公室的通知要求,为从总体上把握和摸清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为领导完善决策部署提供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我们对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发展现状嵩县地处豫西深山区,全县辖16个乡镇,53.4万人业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耕地面积46.8万亩,人均不足1亩,是新世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近年来,我县立足山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大,种植结构单—的实际,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县的重点工程来抓。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内抓林、药、牧、烟、菌等特色产业培育,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对外抓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并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

1、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力求一乡一品”的工作思路,各乡镇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木植街食用菌、白河山萸肉、饭坡小辣椒、大章黄姜、九店花川、何村小杂果、旧县烟叶、车村夏包菜、桔梗,闫庄黄牛、花生等一批特色产业乡村应运而生,目前,全县基本形成25万亩经济林,17万亩中药材,35万头只优质肉牛肉羊,2万亩烟叶,600万袋食用菌和8万名劳务输出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

特别是我县4年新发展中药材11.8万亩,全县中药材面积突破17万亩,种药农户达到了3.5万户。

全县中药材交易市场年经销各类中药材8000吨,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种药农户增加收入4640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28.3%。

2、龙头企业正在壮大。

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涉农龙头企业35家。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以下是一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的范文:报告名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我国取得了较大发展,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在一些地区和企业中,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

为了全面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本次调研旨在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实地走访则包括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的管理层和相关从业人员。

三、调研结果1.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现状调研显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许多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的经营。

一些地区的农业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较高。

2. 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调研还发现,虽然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部分企业存在质量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产品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渠道不畅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缺乏知名品牌和市场推广,导致产品销售困难。

三是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缺乏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持,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调研结论如下:1. 需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和检测。

2.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营销渠道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3. 加强对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技术培训和科技支持,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进步和升级。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结合调研结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农业产业调研报告农业产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业产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1近年来,我县立足自然环境优势,以打造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为契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为目标,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全面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我县县情,确定了粮食、蚕桑、茶叶、木竹、蔬菜、油茶等重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统一思想,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措施,农业产业化得到强力推进,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格局,基地规模逐年扩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逐步成熟,农业质量、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提高。

(一)农业产业基地具有一定规模。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县已初步形成以山区为主的茶叶生产基地、以县城盆地为主的蚕桑基地、以洪星乡为主导的山区木竹基地、以碧阳宏村为基础的蔬菜基地以及柯村的皖南花猪养殖基地。

(二)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

已初步形成了以五溪山茶场、柯村茶叶市场为龙头的茶产业,以华盛、丝业公司、信达公司、蚕种场等为龙头的茧丝绸产业,以杉森木业、金九贸易、港殿竹业等为龙头的木竹加工业,以桃源罐头、惠达食品为龙头的罐头加工业等四大农业产业体系,为我县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龙头企业实力逐步增强。

截至20xx年底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家,其中:茧丝绸系列有华盛集团、黄山丝业公司、黄山信达丝线公司三家,累计产值28295万元,利润达到726万元,税收达到484万元;食品系列有惠达食品有限公司和桃源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年产值达到5143万元,利润64万元,税收达到167万元;木竹加工系列有杉森木业、金九工贸、港殿集团三家,年产值达到19579万元,利润达到689万元,税收达到665万元。

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一、引言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壮大,涵盖了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多个领域。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带动能力逐步增强。

同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一)产业规划不合理部分地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

盲目跟风发展热门产业,导致产业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农民利益受损。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一些农村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道路交通条件差、电力供应不足等。

这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三)资金投入不足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

然而,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和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资金短缺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瓶颈。

(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广泛。

许多农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

(五)产业链条短多数农业产业化项目只注重农产品的生产和初级加工,在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环节较为薄弱。

产业链条短,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的综合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六)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缓慢,规模小、实力弱,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有限。

农民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话语权和市场谈判能力,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农民的收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2021年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范文

2021年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范文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笔者整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16月13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秀侠带领办公室、农工委、城建工委有关同志在农林委主要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临涣双林生物质燃料公司、百善昊晨食品有限公司、永民种业集团、淮北中瑞农产品批发市场,就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农业产业化成绩和亮点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在市场向导、政府指导、政策引导“三轮驱动”下,以重点龙头企业为牵引、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大户经营为基础,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5家,市级龙头企业46家,年营销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23家(皖雪食品进入20__全省民营企业制造业50强榜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67家,初步形成了面及面制品加工、畜禽养殖肉制品加工、瓜果蔬储运产销、良种繁育生产加工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等五大主导产业,基地面积160万亩次,辐射带动20万农户,20__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59亿元,为我县稳增长、惠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亮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124”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基本形成。

宿永路一线“良繁带”。

建设50万亩标准化良种生产基地,打造全省良种生产大县和国家优势农作物制种基地。

20__年,我县被安徽省认定为第一批小麦、大豆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种子基地每年生产小麦良种1.9亿公斤、大豆良种0.25亿公斤以上。

百善现代农业示范区,五铺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区。

重点推进百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争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五铺现代农业科普示范(生态循环)区重点申报国家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庄园。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4篇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4篇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4篇本文是关于农业产业调研报告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

为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xx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央1号文件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全局性、方向性工作来抓,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不断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在加快推进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xx都市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基本概况近年来,我市通过贷款贴息、带动示范奖励等,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助推了速冻食品等一些主导产业的兴起,企业带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农户增收明显,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队伍不断壮大,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迅速,市级龙头企业数量逐年增长,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在各级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和各项优惠政策的大力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队伍中来。

截至XX年底,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总数已达到36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3家,省级龙头企业50家(目前已达到60家),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数量在全省排名居首。

362家龙头企业中有加工型125家,种植型57家,养殖型109家,流通型43家,市场带动型8家,综合型20家,XX年实现总产值600余亿元,农产品和投入品交易额400多亿元,带动本地及外地农户一百多万户。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整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金秋九月,你们不辞辛劳,莅临我镇调研指导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县委政府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为此,受唐书记、魏镇长的委托,我谨代表洛泽河镇党委政府及全镇农民朋友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按照会议安排,现就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洛泽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洛泽河镇是一个集干热河谷、二半山、高寒山区为一体的农业大镇,属中深山深切割山地地貌,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

幅员面积296.4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780米,最低海拔850米,相对高差1930米,立体性气候突出。

全镇有耕地6.29万亩,人均占有耕地仅1.03亩,平坝面积不足2%,林地22.3万亩,森林覆盖率24.8%,是耕地面积的3.5倍。

辖13个村29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055人,其中农业人口5834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5.5%,20xx年末,全镇农民人均有粮216公斤,人均纯收入2424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一产调结构,二产抓服务,三产建平台”的目标定位,在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不放松的基础上,积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生核桃、花椒、烤烟、魔芋、蔬菜等特色产业种植和生猪、土鸡养殖。

初步构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新体系,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林产业初具优势规模。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靠山吃山”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思路,坚持把核桃、花椒作为农民增收支柱产业加以培植,20xx以来,全镇规划完成核桃种植7个村73个村民小组11.3万亩,花椒种植5村43个村民小组2.95万亩,漆树种植2村20个村民小组1.05万亩,20xx年,仅退耕还林种植的3000亩花椒,收入就超过1500万元,农民人均可增收257.1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需要。

近年来,东坡乡始终把发展“三农”问题摆在首要位置,按照围绕“三农”调结构、抓特色、增效益的思路,认真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河谷光热资源,依靠科技进步,突出地方特色,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落实惠农政策,切实稳定民心,充分调动农民投身农业、开发农业的积极性,全乡农业产业化获得长足发展。

一、全乡概况
**乡地处金沙江畔,位于武定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08公里,乡域国土面积168平方公里,东邻万德乡和发窝乡,南接田心乡和高桥镇,西与环州乡接壤,北与元谋县姜驿乡隔江相望,是武定目前唯一的民族乡。

境内居住着汉、傣、彝、苗、傈僳、拉祜、白等7种民族,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81%。

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勐果河、沙拉河、环州河三河南北纵贯全境,形成四山夹三河的低热河谷地形。

立体气候明显,最低海拔950米,最高海拔2240米。

年平均气温25—28℃,年平均降雨量580—650毫米,气候炎热,常年无霜,宜广泛种植香蕉、香巴蕉、花生、番
茄、洋葱、玫瑰茄、芒果、人生果、酸角、冬早包谷、冬早蔬菜等各类多种经济林果及热区作物。

20XX年,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60个自然村,75个村民小组。

有4003 户,14389人。

其中,农业户3659户,农业人口14032人,占总人口的%。

现有耕地面积14845亩,其中水田5335亩,旱地9510亩,人均亩。

粮食总产量598万千克,人均有粮353千克,工农业总产值517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全乡经济总收入为30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4元。

由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农村发展后劲不足,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缓慢,乡级财政收支困难重重等诸多原因,故是一个集贫困、山区、民族、宗教为一体的典型的民族贫困乡。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乡以优质香蕉、优质稻、冬玉米等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取得了较大进展。

通过认真总结我乡近十多年来冬农开发和热坝作物栽培经验,细化发展目标,狠抓措施落实,优化区域布局,发挥河谷优势。

在“优质化、市场化、产业化”上狠下功夫,在“优质率、商品率、增加值”上大做文章,突出重点,狠抓优质香蕉、优质水稻、优质菜豆、冬早玉米、热区水果基地建设,培育拳头产业,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区域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1、种植业内部结构明显优化
按照“注重特色,突出重点,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
坚持稳水稻,保香蕉,增定单,重冬季农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调整主要粮经作物的作物结构、品种结构。

到20XX 年优质稻面积达到3640亩,产量万公斤,产值万元;优质香蕉面积4020亩,产值350万元;冬玉米面积由1200亩,产值112万元,优质菜豆面积1000亩,产值161万元,花生1280亩,产值万元。

我乡已经发展为全县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粮经作物品种结构、品质结构明显优化。

2、科技措施、良种良法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应用上成效显著
一是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做好新型农民培训。

20XX年共组织各种培训350场、黑板报48期,合计受训群众760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种植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意识。

二是水稻良种桂朝系列、楚粳系列面积达4000亩,多蘖壮秧、扣种稀薄、单行条栽、双龙出海等措施的应用率达98%以上。

三是做好特产农业、订单农业的引导和指导服务工作。

配合县农广校完成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共培训24场次,培训农户215人,合计150人毕业获得“绿色证书”。

3、特色、优势产业框架基本构建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框架基本形成。

依托低冬季热河谷光温水资源,注重冬季农业开发,形成了河谷冬玉米、冬番茄、优质菜豆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带,20XX 年发展种植了1100亩冬玉米,1000亩优质菜豆,350亩冬
番茄。

利用夏季光热资源,在河谷两岸发展优质花生1200亩,玫瑰茄450亩,优质柑桔300亩,龙眼150亩,大青枣450亩,石榴450亩,形成了河谷热区水果种植带。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乡农业产业化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诸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

表现为优势产业少且规模小,缺乏具有示范和品牌效应的基地典型,产业竞争力弱。

种植上依然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种植品种散而且规模小,制约了生产效率。

个体经济实力弱,难以抗拒自然和市场所带来的双重风险,导致收入增长困难。

二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后续发展力量不足。

近几年,我乡发展产业规模小,在引进龙头企业开发产品加工方面非常困难,尤其是缺少跨行业、跨地区的规模大、知名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我乡投资带动,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产品在产、供、销等环节上不能很好地衔接。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农业产业发展。

我乡农村水、路等基础设施滞后,造成“有水不能用,产品运不出”,旱季河水从谷底流过,半坡农地缺水严重;雨季时常断路,造成农产品滞压,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四是劳动者素质偏低。

表现为由于农户分散种植,缺乏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市场导向,优质高效农业意思淡薄,种植品种杂、乱,管理水平低,造成农业产出率低,农产品质量差,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积极性,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我乡农业产业化进程,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落实措施,挖掘潜力,破解发展难题。

四、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

当前,我乡的农业产业化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扩大内需、移民搬迁扶持等机遇,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突出特色和重点,狠抓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1、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遵循“面向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结合东坡乡农业产业化发展五大基地建设,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依托我乡低热河谷资源,重点发展
优质香蕉、优质稻、无公害菜豆、双低油菜、中药材、热区水果等特色主导产业,按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要求,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培育主导产业。

一是发展优质香蕉。

在所所卡、东坡、东甸、白马口、庄房发展优质香蕉3500亩。

二是发展优质水稻。

在所所卡、东坡、东甸、白马口、庄房、达卧6个村委会夏季发展高档优质稻4000亩。

三是发展冬玉米。

9月中旬在所所卡、东坡、庄房3个村委会利用秋热发展地膜冬玉米1000亩。

四是发展无公害菜豆。

利用秋季光热资源在东甸、白马口发展无公害菜豆1000亩。

五是发展玫瑰茄。

在白马口、以赤叨、东甸发展优质玫瑰茄1000亩。

3、发展特色产业。

按照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和“十一五”发展规划,把农业产业化战略与农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移民后期扶持等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统一规划,统一品种,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

在达卧、东坡、发展优质柑桔300亩,石榴300亩。

在东坡、所所卡、东甸、白马口发展优质芒果200亩,大青枣350亩。

4、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

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重专大户的优惠扶持政策,引进龙头企业到我乡发展番茄、香葱、甜脆玉米生产基地,并进行加工生产。

大力培育农产品运销中介人和经纪人队伍,培养一
大批农村种养加销重专户,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5、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鼓励农业、畜牧、科技、林业、扶贫等部门及龙头企业等参与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来。

大力开展农业科技知识技能培训,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结合乡情突出特色,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劳动者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