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化工产业发展趋势
山东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山东省是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石化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国家对化工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山东化工产业将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山东化工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山东化工产业的现状1. 产业规模庞大:山东化工产业规模巨大,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煤化工和氨基酸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山东化工企业众多,涉及领域广泛,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 技术水平不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山东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有待提升。
同时,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存在一些污染和安全隐患问题。
3. 经济效益不稳定: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山东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较为不稳定。
周期性行业的特点使得企业的盈利能力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二、山东化工产业发展的趋势1. 转型升级: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山东化工企业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
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的转型升级。
2. 绿色环保发展: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山东化工产业将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排放,清理整治存在的环境隐患,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绿色发展。
3. 加强产业链整合:山东化工企业将通过加强产业链整合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过深度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化效益。
同时,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国际市场的合作,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4. 国际化发展:山东化工产业将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和交流,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企业竞争力。
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开展国际化合作,拓宽市场空间。
三、山东化工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1.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山东化工企业要加强科研力量建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重点煤化工产业的转型发展策略
重点煤化工产业的转型发展策略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重点煤化工产业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以推动煤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产业协同等方面探讨重点煤化工产业的转型发展策略。
一、技术创新是重点煤化工产业转型的关键。
传统的重点煤化工产业主要依靠传统的煤炭炼制技术,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
因此,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采用清洁高效的煤化工技术,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低碳排放。
例如,推广采用煤直接液化技术和煤间接液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减少对传统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此外,还需要加强煤化工技术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绿色发展是重点煤化工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重点煤化工产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绿色发展。
首先,要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要加大环保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煤化工产业向低碳、零排放方向发展。
例如,通过煤炭气化技术和气体净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和氢气等清洁能源,降低燃料的排放和污染物的生成。
此外,还要鼓励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三、产业协同是重点煤化工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
重点煤化工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需要加强产业协同,形成产业链的完整闭合。
首先,要促进煤化工产业与煤炭资源开发、煤炭运输等环节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能源的可持续供应。
其次,要加强煤化工产业与化工、石油、天然气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
例如,可以通过与石油化工产业的合作,实现煤炭和石油资源的协同转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还要鼓励企业加强内外部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和创新联盟,共同推动煤化工产业的转型发展。
煤炭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煤炭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煤炭产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
为了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煤炭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以期为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一、加快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是煤炭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
应当加大对煤炭清洁燃烧、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等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同时加强对这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降低煤炭利用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推动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实现煤炭转型的重要举措。
应当加大对煤炭行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减少对传统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提升煤炭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加强煤炭企业环保意识和责任落实。
煤炭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落实是煤炭转型升级的基础保障。
应当加强对煤炭企业的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企业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强对企业环保责任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企业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和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煤炭产业的绿色发展。
四、加大对煤炭产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是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
应当加大对煤炭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培育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技术人才,推动煤炭产业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提升煤炭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加强政府监管和政策支持。
政府监管和政策支持是煤炭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应当加强对煤炭产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政策法规,同时加大对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推动煤炭产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3)
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是指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理念,通过改造设施、提升技术、调整产品结构等方法,实现企业由传统化工生产向高附加值、高科技、高效益的新型化工产业转变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1. 评估现状:对企业进行全面的技术、人员、设备、管理等方面的评估,确定企业的转型升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制定发展战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转型升级发展战略。
确定发展目标和路线图,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点。
3. 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和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
与高校、研究院所等建立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 优化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高附加值、高品质的产品。
注重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要求,提升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5. 提升管理水平: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员工培训和管理水平。
6. 拓宽市场渠道:加强市场调研和营销工作,开拓国内外市场。
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
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7. 加强人才培养: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
加强内部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与高校合作开展实习和毕业生就业合作,引进新鲜血液。
8.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目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加强企业内部沟通和团队合作。
9. 加大资金投入:制定资金投入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生产能力。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和银行贷款,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
10. 监督和评估: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转型升级的进展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实施方案,确保转型升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重新评估产
品结构,逐步减少或淘汰低附加值产品,转向高附加值产
品和新兴产业领域。
2.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加大对研发投入,重点发展创新
型产品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3. 节能减排和环保治理:加强生产设备改造,提高资源利
用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实施环保治理。
4. 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
和品牌影响力;积极参与国内外展会和贸易洽谈会,开拓
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
5. 人力资源培养和团队建设:提升员工素质和技能,推行
员工培训机制,激励员工创新和参与企业转型升级;建立
高效的团队协作机制,加强内部沟通与合作。
6. 资本运作和融资支持: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或合作伙伴,引入资本和技术,实施产业链整合和并购重组;灵活运用
融资工具,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的资金需求。
7. 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和政策优惠,
获得资金、税收、环保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与政府部门和
相关行业协会积极对接,获得政策引导和行业信息支持。
以上是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几个重要方面,具体
实施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进行调整和优化。
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深入分析现状:对企业的产业结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等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明确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2. 制定转型升级战略: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企业的定位和目标,制定相关的转型升级战略。
战略可能包括产品升级、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合作伙伴关系调整等方面。
3. 引进新技术和设备:通过技术引进、合作研发等方式,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可以考虑引进环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开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可以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等。
5.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技术水平的人才,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可以通过招聘、培训、留用等方式,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
6. 调整组织架构和流程:根据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对企业的组织架构和流程进行优化和调整。
建立灵活高效的运营体系,加强内部协作和外部合作。
7.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
可以开展品牌宣传、网上营销、参加展览会等活动。
8. 多元化发展和转型:鉴于化工行业的波动性和风险,可以考虑通过多元化发展和转型,降低行业风险。
可以考虑向相关行业拓展,比如能源、材料等。
同时,在实施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确保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此外,需要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
工作方案:XX镇人民政府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XX镇人民政府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总体工作方案》要求,提高我镇化工产业安全发展水平,XX镇党委政府决定开展为期五年的全镇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省市有关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安排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牵引,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强化安全、环保、节能倒逼机制,全力破解安全发展难题,着力提升化工产业综合素质,坚决打赢安全生产转型升级攻坚战,为全镇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主要目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可控。
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
绿色发展水平提升。
三、实施步骤第一阶段治标。
以隐患排查整治为主,从201X年7月至年底,开展全镇化工产业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紧急行动,坚决扭转化工领域安全生产被动局面。
第二阶段治本。
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从201X年7月至2020年6月,利用3年的时间,以更大的力度、更严的措施,开展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
第三阶段巩固。
从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利用2年的时间,巩固行动成果,形成规范化、制度化长效机制,把化工产业培育成为安全清洁、绿色低碳、集约集聚、创新高效的重要支柱产业。
按照计划安排,第一、二阶段同步进行,第三阶段适时编制专题方案,持续推动实施,全面完成五年安全生产转型升级目标任务。
四、开展化工产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紧急行动要覆盖化工生产、危化品储存、运输、经营、使用、废弃处置等环节,重拳出击、铁腕整治各类事故隐患,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规行为,彻底关闭取缔非法违规化工项目,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五、坚决打赢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突出增量控制、存量优化、危化品全过程监管三个重点,坚决打赢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
六、强化保障措施(一)严密组织。
成立镇长任组长的镇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领导全镇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环保节能管理加快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环保节能管理加快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12.07•【字号】鲁政办字〔2015〕231号•【施行日期】2015.1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环保节能管理加快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鲁政办字〔2015〕231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全面提高我省化工产业发展水平,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与环境污染事故,实现由化工大省到化工强省的转变,省政府确定,利用三年左右时间,集中开展化工企业“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提高化工产业准入门槛,实施综合评级评价,加快“进区入园”步伐,持续推动以提升安全生产条件、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省市做法,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化工产业是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截至2015年9月底,全省化工企业约2.8万家,其中生产企业约1.7万家。
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化工企业446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917亿元、利税3286亿元,各项指标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和全国化工行业的比重均占到五分之一。
重点行业产业链完善,多种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
2014年,全省有25家化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有100家化工企业进入全国化工企业五百强。
目前,形成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大系列”为主体,石油加工、化肥、无机化工、有机化工、橡胶加工、精细化工“六大板块”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原油加工量、烧碱、纯碱、合成氨、轮胎、纯苯、化肥、农药、甲醇、醋酸、合成橡胶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氟硅材料、聚氨酯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化工行业是工业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的重要领域。
2014年全省化工行业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18个和181个,分别占全省的11.8%和12.7%;“十二五”列入省控千家重点企业的146家化工企业全面完成了节能减排目标,一批企业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成为全省工业能效标杆。
山东省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省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5.4煤化工是我省传统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促进我省煤化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打造新优势,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现状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已经形成比较坚实的煤化工产业基础,围绕“焦、肥、醇、炔、苯、油”六条特色发展主线,以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为支撑,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装备,发展质量明显改善,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了煤焦化、煤气化(合成氨、尿素、甲醇和醋酸等)产业链及相关产品系列。
(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我省焦化、化肥产业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尿素产能居全国第1位,焦炭产能居全国第3位,焦化产业综合效益连续六年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煤气化产品链条逐步延长,合成氨、甲醇、醋酸、煤焦油深加工等产品初具规模。
2013年全省合成氨产量783万吨、尿素(不折纯)1063万吨、焦炭4317万吨、煤焦油167万吨、粗精苯60万吨、甲醇476.7万吨、焦炉净煤气64亿立方、液化天然气(LNG)307万吨。
表1 2013年山东省部分煤化工产品产能表表2 2013年山东省甲醇骨干生产企业产能一览表表3 2013年全国尿素产量前十名一览表表4 2013年山东省焦炭骨干生产企业产能一览表(二)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焦化行业全部采用国内最先进的5.5米及以上和先进的4.3米捣固式焦炉,目前炭化室高5.5米及以上的大中型焦炉产能已达3320万吨,占全省总产能55%,高于全国45%水平。
煤气化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日处理煤2000吨级以上煤气化装置、大型空分装置、低温甲醇洗装置、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反应器先后实现自主研制和投入生产。
(三)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5年来,我省累计淘汰落后合成氨产能191万吨、尿素产能169万吨、碳铵产能228万吨、焦炭产能869万吨,在全国率先完成对4.3米以下的捣固焦炉及工艺的淘汰任务。
2011至2014年,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等折算节约标准煤近500万吨。
山东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山东省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提升山东的经济实力,我们制定了山东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
山东省传统产业基础雄厚,但在高端技术和创新方面仍有欠缺。
我们将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科研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产业升级。
其次,我们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山东省将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同时,我们将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山东省将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山东创业、创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另外,我们还将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山东省将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服务,降低企业成本,提升政府效能,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同时,我们将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吸引更多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
最后,我们将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实施转型升级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山东省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生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总之,山东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旨在推动山东经济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这一方案,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为山东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
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化工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创新驱动、集约集聚、绿色低碳、本质安全的原则,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化工产业发展新趋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树立创新绿色安全发展导向,全面实施区域协调联动发展,全面落实“减化”要求,全面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着力调存量、控增量、减总量,调结构、优布局、促规范,抓创新、提门槛、强监管,切实增强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推进化工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系统推进。
加强政策的系统性、协同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将目标愿景贯穿产业链供应链全过程和各环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稳步推进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目标导向。
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强化科技创新,促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坚持把推动目标如期实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全面绿色转型的总体导向,全面统领资源高效利用。
坚持创新发展。
根据产业发展趋势,积极研发、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着力研发生产深加工产品。
坚持技改先行。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以碳减排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节能降碳工艺技术开发,推动重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三)总体目标。
重点布局发展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项目,逐步压缩过剩产能,形成一批产品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的企业集团,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经营规模稳步增长,行业发展质量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高技术成果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形成一批具有成长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山东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印发《山东省化工生产企业新一轮评级评价行动计划》
新一轮 评 级评 价 行动 ,特 制定 本行 动计 划 。
分类 管理 ,促 进化 工产 业转 型升 级 、提 质增 效 。
一 、 总体要 求 (一)指 导思 想
二 、计划安 排 (一) 参评 范 围
深入贯彻党 的十九大精神 ,落实省委省政府
各 市 、 县 (市 、 区 ) 核 实 的 生 产 列 入 《国 民
向 ,强 化 安全 、环 保 、节 能、质 量倒 逼机 制 ,增 强 2524煤 制 品制 造 、2530核燃 料 加 工 、2542生 物质
企业本 质 安全 水平 ,推 动全 省化 工产 业 转型 升级 , 致密成型燃料加工除外)、26大类化学原料和化学
实现 高端 绿色 发展 和新 旧动 能 转换 。
参评 企业 名 单于 l2月 31日前 报送 至省 化 工专 项行 限期 整 改,整 改后 仍不 能达 标 的 ,依法 依规 予 以关
动办 。同时 ,各 市专 项行 动办 负 责统 一确 定全 市企 闭淘 汰 。
业评 级评 价 中介机 构 ,数 量根 据工 作 需要确 定 ,于
4.成 果运 用阶 段 (2018年 6月 1日至 6月 30日)
l2月 31日前 将 名单 报 省化 工 专项 行 动办 。省化 工
各 市 化工 专 项 行动 办要 根 据本 地 区 实施 方案 ,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16〕16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的意见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16〕16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有效防控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等法律规定和国家有关文件要求,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全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省是全国重要的产煤省份,也是煤炭消费大省。
长期以来,煤炭一直是我省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工业原料,消费量占全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5%以上,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12%左右。
因传统的用煤方式,尤其是煤炭散烧直排和煤炭扬尘形成的污染物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逐渐成为影响我省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我省部分地区空气质量不断恶化,雾霾污染进一步加剧,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已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省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愈加明显,清洁能源供应逐步偏紧。
要加大我省大气污染防控力度,迫切需要解决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问题。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特别是散煤清洁化治理,涉及面广、任务繁重。
目前,标准规范不健全,体制机制不顺畅,职责界定不明晰,加上有些地方推进力度不够,致使治理成效不够明显。
各级各部门要从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新思路方法,突出治理重点,理顺体制机制,强化协调联动,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作出积极贡献。
加大煤化工的支持力度提案和建议 -回复
加大煤化工的支持力度提案和建议-回复如何加大煤化工的支持力度。
引言:煤化工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转化方式,在我国的能源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环境和健康原因,煤化工在过去几十年中受到了一些负面的评价。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引导,煤化工行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变得越来越可能。
本文将从政策、技术和投资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加大煤化工的支持力度。
一、改善政策环境1. 制定支持政策:政府应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鼓励煤化工行业转型升级。
这些政策可以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补贴和城乡发展基金等。
2. 调整环保标准:政府应该合理调整环保标准,为煤化工企业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准入条件,同时加强对污染治理的监管,确保环境保护的目标能够得到落实。
3.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煤化工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1. 加大科研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煤化工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2. 提升煤化工技术水平:加大对煤化工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力度,鼓励企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环境污染。
3.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加强对煤化工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煤化工向清洁生产、高效利用和低碳发展转型,降低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引导社会投资1. 设立专项基金: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煤化工产业。
这些基金可以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解决资金瓶颈问题,促进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2. 加强宣传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煤化工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促使更多投资者关注和投资于该行业。
3. 提供政策扶持:政府可以提供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权等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参与煤化工产业投资,降低投资风险。
结论:通过改善政策环境、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以及引导社会投资,可以有效增加对煤化工产业的支持力度。
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一、确定目标和路径1.确定转型升级的目标: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转型升级的目标,比如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生产工艺、推进绿色制造、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等。
2.制定具体的转型升级路径: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转型升级路径,包括改造设备、引进新技术、培养人才、开展科研合作等。
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1.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评估:评估现有生产设备的情况,包括生产效率、能耗水平、安全性等,找出需要改造和升级的关键设备。
2.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转型升级的目标,引进适合的新技术和设备,提升生产效能,降低能耗水平。
3.构建数字化化工工厂:整合信息技术与化工工艺,推动产业互联网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提高生产管理和物流的效率。
三、加强研发创新1.建立研发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中心或实验室,聚集优秀人才,加强科研合作,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2.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和其他企业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品。
四、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1.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环境管理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排放污染物,采取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的措施,推动绿色化工生产。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训和教育,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员工安全和生产稳定。
五、优化产业链和供应链1.拓展上下游产业链:与相关行业进行合作,延伸产业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2.加强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实施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降低采购成本。
六、培养专业人才。
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2)
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落实:
1. 技术创新和研发:制定研发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2. 产品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力度,减少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
3. 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加强对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入,改善生产工艺,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 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
建立完
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养与选拔。
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
理水平。
5. 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的投入,提升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建立健全的市场开拓机制,扩
大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开拓国内外市场。
6. 资本运作和企业重组:通过吸收外部投资、整合资源、
加强合作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和企业重组。
通过与产业
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
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发展。
7. 创新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推动管理模式的创新,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机制。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
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和工作
环境。
以上是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些实施方案,具体的实施方案还需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具体制定和实施。
能源集团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方案
**集团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方案一、发展基础(一)基本情况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为**市直国有大型企业,拥有煤电、建材、三产三大板块,已形成集资源开发、建材加工、热电联产、物流货运、城市服务、房产开发、金融投资等多位一体、适度多元的综合经营格局。
下辖山东**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中联水泥有限公司、**集团物流中心、**开元凤鸣山庄商务有限公司、山东**置业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参股**银行、**市担保公司,三级子公司14家。
企业资产总额100.4亿元,负债率75.38%,员工8000余人。
(二)存在问题1、企业融资困难,资金周转极其困难。
**集团传统主业煤炭、水泥均属产能过剩产业,在银行融资贷款受限。
今年需要调整贷款25亿元,由于煤炭价格持续低迷,水泥企业托管,现金流大幅减少,调贷难度较去年有增无减。
2、企业存在潜在风险。
由于**集团是**市唯一一家评级为AA企业,近年来,经市政府批准给部分区政府发债、贷款及有关市直部门下属单位贷款出具担保手续52.45亿元,已履行6.45亿元,剩余的担保由于受国家政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发行成功将给**集团带来潜在的或有负债。
3、安全、稳定的压力加大。
集团所属煤矿地质条件差,自然灾害预防难度大,人员老龄化趋势明显,安全压力越来越大。
同时,作为30多年的老企业,社保、员工子女就业、复退转军人、市直部门转岗分流人员、内退人员返岗等历史遗留问题凸显,有些缺乏政策依据,不稳定因素极易扩散蔓延,出现了非正常上访、缠访等问题。
4、企业发展缺乏大项目支撑。
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集团先后筛选了煤化工、塑料合金、生物制药、生物能源、数控机床、石头造纸等转型项目,有的经反复论证决定放弃,有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暂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生物质能供热供电和城市服务业项目。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体现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按照“煤炭物流、电力、建材、城市服务、资本运作”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在提升经济总量的同时,注重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强化人才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集团引领,突出创新,诚信双赢,增强管控力和产业集中度,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5.4煤化工是我省传统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促进我省煤化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打造新优势,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现状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已经形成比较坚实的煤化工产业基础,围绕“焦、肥、醇、炔、苯、油”六条特色发展主线,以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为支撑,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装备,发展质量明显改善,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了煤焦化、煤气化(合成氨、尿素、甲醇和醋酸等)产业链及相关产品系列。
(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我省焦化、化肥产业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尿素产能居全国第1位,焦炭产能居全国第3位,焦化产业综合效益连续六年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煤气化产品链条逐步延长,合成氨、甲醇、醋酸、煤焦油深加工等产品初具规模。
2013年全省合成氨产量783万吨、尿素(不折纯)1063万吨、焦炭4317万吨、煤焦油167万吨、粗精苯60万吨、甲醇476.7万吨、焦炉净煤气64亿立方、液化天然气(LNG)307万吨。
表1 2013年山东省部分煤化工产品产能表表2 2013年山东省甲醇骨干生产企业产能一览表表3 2013年全国尿素产量前十名一览表表4 2013年山东省焦炭骨干生产企业产能一览表(二)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焦化行业全部采用国内最先进的5.5米及以上和先进的4.3米捣固式焦炉,目前炭化室高5.5米及以上的大中型焦炉产能已达3320万吨,占全省总产能55%,高于全国45%水平。
煤气化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日处理煤2000吨级以上煤气化装置、大型空分装置、低温甲醇洗装置、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反应器先后实现自主研制和投入生产。
(三)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5年来,我省累计淘汰落后合成氨产能191万吨、尿素产能169万吨、碳铵产能228万吨、焦炭产能869万吨,在全国率先完成对4.3米以下的捣固焦炉及工艺的淘汰任务。
2011至2014年,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等折算节约标准煤近500万吨。
煤焦化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煤焦、煤气、煤焦油、粗苯、甲醇等系列产品,正在向煤焦油深加工、粗苯加氢精制、焦炉煤气制甲醇制LNG、精细化工发展。
煤气化产业向高附加值、低污染精细化和清洁能源转型,百万吨甲醇制烯烃一期项目等一批新型煤化工项目建成投产。
煤炭伴生的油页岩资源形成循环产业链,山东能源龙矿集团页岩油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龙口市形成年处理油页岩120万吨、产油12万吨的能力。
(四)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提升。
煤焦油深加工方面,由沥青延伸发展高级石墨碳素、改性沥青、硬质沥青等主导产品,推广常减压分离工艺等节能技术。
粗苯加氢精制方面,采用苯加氢工艺、苯加氢精制等生产技术,延长了芳烃产品产业链。
煤气合成转化天然气方面,实施焦炉煤气制甲醇节能新工艺、液化纯氧蒸汽转化工艺、无催化纯氧蒸汽转化工艺、副产蒸汽驱动等节能技术。
煤气化方面,自主研发大型煤气化、大型煤制甲醇、煤间接制油、煤制乙二醇等技术。
目前,我省煤气化行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8个,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技术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
兖矿集团已建成国家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工程研究中心,煤化工国家级重点试验室,拥有水煤浆气化、干煤粉气化、低温费托合成煤制油等1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目前我省水煤浆加压气化、粉煤加压气化、煤间接制油等技术已经占据全国领先位置。
山东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中国建材研究总院共同成立了青岛联合冶金研究院,其中院士14人,科研人员350人,目前,集团拥有各种专利技术39项。
山东荣信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国家级能源管理中心,实施能源阶梯管理,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目前,公司已获10项实用新型专利。
(五)区域生产集中度持续提高。
目前,已形成了鲁西、鲁北、鲁中、鲁南等煤化工产业集聚区,已建成潍坊煤焦化深加工产业园区、淄博煤焦化气产业园区、临沂焦炭及煤化工产业园区、菏泽煤化工产业园区、济宁化学工业开发区、聊城鲁西化工工业园区、枣庄煤化工产业园区、滨州(邹平)煤焦化气产业园区、德州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等产业园区。
(六)骨干企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至2013年底,全省规模以上氮肥生产企业27家、焦化生产企业53家、甲醇生产企业28家。
兖矿集团、华鲁恒升、山东焦化集团、山东金能科技、山东潍焦、山东荣信煤化等企业主要产品产能、产量及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发能力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二、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省煤化工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传统工艺技术和产品比重大、环境治理压力大、资源优势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制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还比较严重。
(一)产业层次水平低。
我省煤化工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先进与落后产能并存,低端产业大量重复建设,中高端产业存在缺口,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
传统煤气化产业是在以煤为原料的中、小型氮肥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长期粗放型发展模式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
2013年,国内尿素总产能为8070万吨,产能过剩1500万吨,预计“十二五”末过剩2000万吨,我省尿素过剩情况也十分严重。
2013年,我国焦炭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过剩达23%左右,我省焦炭产能过剩近15%。
我省煤化工产业传统项目和初级产品比重大,现代煤化工比重小,特别是以新型气化技术为龙头的煤化工项目少,上下游产品关联度低,下游产品深加工不够,精细化率偏低、产品附加值普遍不高。
油页岩炼油产业产品附加值低,深加工能力弱,资源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迫切需要引进或自主研发小颗粒油页岩炼油技术。
(二)资源条件约束大。
国务院《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将我省纳入煤炭消费控制区域,明确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鲁四省市煤炭消费比2012年净削减1亿吨。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规政策,对煤化工企业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煤化工企业用水量大,能耗高,节能减排和治污任务重。
我省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煤炭产量连续13年没有增加,保持在1.4亿吨左右,但煤炭消费量逐年增加,目前全省煤炭年调入量达到2.5亿吨左右,煤炭价格较高,转化成本高。
同时,工业用地、建设、原材料、物流和人工等成本明显高于西部省区,导致我省煤化工生产经营成本持续攀升。
(三)产业布局结构散。
我省煤化工产业布局总体上较为分散,建设项目设计分布不合理,园区化程度不够,公用工程、公用资源利用程度低,无法形成协同效应,造成投资增加和大量资源浪费。
煤化工企业关联度低,市场竞争激烈,造成规模效益不足,难以形成集群竞争优势,创新和环保都受到制约。
(四)企业竞争能力弱。
我省煤化工企业在技术、装备、管理上、市场开拓上仍存在明显不足。
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高新技术产品少,高端产品生产技术和大型成套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技术装备、职工技术素质与现代煤化工产业要求尚有差距,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熟练技术工人较为缺乏。
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够强,资金普遍紧张,融资成本较高,经济效益总体状况比较差,亏损面较高。
三、发展趋势(一)中国煤化工产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据国际煤气化技术委员会统计,以煤气化为核心的现代煤化工产能年增长率达5%,高于全球化工产能年均增长率3.6%的水平。
近二十年全球煤化工的重心正在从北美、欧洲向亚洲、非洲转移。
其中,亚太地区的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增速高于亚太地区平均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国,增长速度位居世界第一。
基于我国一次能源禀赋“缺油、少气、富煤”的国情,综合考虑能源发展战略与安全、煤炭资源有效利用和市场刚性需求等因素,稳步推进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必然选择。
我国煤化工产品市场还处于成长过程,未来仍将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中国煤焦化工艺技术装备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焦炭产量、消费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
2013年全国焦炭产量达到4.76亿吨,表观消费量4.71亿吨,产量和消费量均占到世界焦炭产量和消费量的65%以上。
炼焦工艺技术装备及生产管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形成比较完整并独具中国特色的焦化工业体系。
中国干熄焦技术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已经成为世界上系列最为齐全、处理焦炭能力最多、高中压蒸汽均可生产的干熄焦生产技术应用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260吨/小时干熄焦装置。
同时,大力发展优化配煤、捣固炼焦技术,推广应用余热回收利用、煤调湿等节能减排工艺技术,促进资源能源高效节约利用。
(三)现代煤化工成为产业调整升级的主攻方向。
受下游产业产能过剩、增速放缓影响,我国合成氨、尿素、焦炭等传统煤化工产业需求和利润空间大幅压缩,淘汰落后产能、进行技术升级换代势在必然。
现代煤化工产业通过发展以煤为核心的多联产和分级利用技术,生产可替代石油的洁净能源和化工产品(柴油、汽油、甲醇、二甲醚、乙烯、LNG等),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形成煤炭—电力—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集群,将在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绿色高效清洁成为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煤制油、烯烃、芳烃、天然气、乙二醇、二甲醚,以及焦炉煤气制CNG、LNG等工艺技术突破和示范工程均获重大进展,但技术可靠性和项目经济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今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压力将持续加大,要求煤化工必须发展清洁高效生产技术,实行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实现水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加强粉尘治理、有机废水处理和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提高产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
(五)煤化工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科学合理布局。
我国对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采取较为审慎的态度,环境保护和水资源问题已成为煤化工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煤化工产业布局必须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能源“十三五”规划、14个大型煤炭基地布局,要综合考虑各地区的煤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市场需求以及交通运输等条件,以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为目标,产业规划和布局将向大型化、基地化方向发展。
(六)煤化工产业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根据中国石化联合会公布数据,2015年合成氨、甲醇产能将分别达到8350万吨和5800万吨。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处于运行、试车、建设和前期工作阶段的煤制油项目有26个、煤制烯烃项目有64个、煤制气项目有67个。
如果在建和规划项目全部于2020年前投产,届时中国煤制油产能将达4000万吨,煤制烯烃产能达4100万吨,煤制气产能逾2800亿立方米。
截至2014年4月底,国内共建成7套煤制乙二醇装置,如果在建和规划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到2020年产能将超过1000万吨。
在国内煤化工产能大幅度增加的同时,来自海外低成本产品的竞争压力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