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小学教育的变化、存在问题、解决思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中小学教育的变化、存在问题、解决思路

摘要:中小学教育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问题,中小学教育关系国家未来,应以与高度重视。本文着重讲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育,科学,农村教育,城市教育

近年来,中小学教育发生一系列变化,从教育工具到教育方式,从教育体系到教育理念,从教育经费到教育范围,在党的领导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的进步不可否认.但我们也必须清楚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同时,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也需要一代代决策者正面应对问题,解决问题.

一、近年中小学教育的变化

2013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部分代表提出的“关于制定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法的议案”交付民族委员会审议。民族委员会在报告中表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和“十二五”开局以来,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加大对教育等民生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教育工程项目,使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现状有了很大的改观,促进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巩固。考虑到现行法律法规中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已有了一些规定,“十二五”期间已经或即将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将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同时,民族委员会计划在2012年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2012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8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审议通过《教育督导条例(草案)》。会议讨论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二、中小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投资规模不够,办学条件艰苦落后。一些城市学校和重点中学校园建设

十分漂亮甚至豪华,教学设施现代化程度很高,一些“窗口学校”有学生公寓、教师公寓、校园网站、图书馆、体育馆、科技大楼等。而当地的农村中小学却

腹有诗书气自华

是另一片凄惨景象:八九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挤一间50 多平方米的教室,没有图书室,没有像样的操场,没有必要的体育设施;教师没有办公室,三四个教师挤一间不足20 平方米的简易寝室兼办公室,许多学校缺少基本的音体美教学场地、设施和器材;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条件悬殊大、教师待遇差距大的客观现实,始终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师资建设不配套,整体教学水平不高。由于地方财政用于补充基础教育的经

济实力极为有限,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缺乏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的实力和条件,导致教师数量不够、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长期难以缓解,给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种了下“先天不足、后补不力”的严重苦果。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对现有教师的理论培训及能力提高工作也缺乏相应的力度,经费补充困难、激励机制不灵活、教师的工作压力太大,参与业务进修及教研教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造成部分农村教师观念保守、思想落后、知识老化,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严重影响着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年轻教师刚刚被培养成熟,眼看着能够为教育事业挑重担、作贡献了,可是大多数都被那些条件优越、待遇丰厚的学校挖走了,让一些急需要年轻教师的学校“干瞪眼”。

(三)教育思想保守,育人观念落后。有些家长对子女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理想教育与行为导向,对孩子们全面发展缺乏必要的信念支持和监督引导,造成大多数中小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持续学习的决心。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内动力,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部分学生干脆过早放弃学习,外出打工挣钱或者谋求其它出路。

(四)我国中小学教育思想存在的问题

1.只重知识不及其余

教育的目的并非知识的堆积,而是有益于人的生成,有益于人类真善美的理想的追求。而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科学教育事实上只是科学知识教育,原本属于科学教育一部分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统统抛置一边。即使在传授科学知识上,就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和怎样传授知识,仍然有许多地方值得反思。由于我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内容以知识为主,不可避免地出现方法上是以传授、灌输为主,

腹有诗书气自华

教与学的质量评价上,是以学生掌握和积累知识的多少为标准的现象。事实上,离开了科学素养与科学方法的陶冶,学生只能说是受到了训练,而非教育。

2.标准答案的桎梏

过分追求统一的标准答案,是扼杀学生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的一个主要因素。好奇心是创造性的首要前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才可能进行各种尝试和探索行为,其结果往往能发现与别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而如果教师对他们的新异方法不加鼓励,使他们的方法得不到肯定和认同、他们的创新行为得不到积极的强化,那么他们的探索和创新热情自然就会逐渐削减,最终放弃自己的种种探索和尝试。

3.人文教育的缺失

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缺乏融合,在学生身上的最直接体现和后果,就是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形成条块分割,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蒂是由于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脱离和科学教育之间的彼此孤立的缘故。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不足

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不足也是造成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又一重要的原因。相对于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而言,课程结构常常是滞后的。这一特点对教师的科学素养、科普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仍然习惯于满足于向学生灌输老面孔的经典知识,没有意识和能力展示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只看重能获取高分的知识条文,轻视蕴涵于知识条文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这种状态有碍于科学知识在中小学生中广泛普及,在本质上也与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悖。

三、解决思路

(一)各级政府必须加强重视,加大财政投入,狠抓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确

保一些条件差的学校正常运行。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依赖于现代教学手段的程度是众所周知的,条件艰苦、设施简陋、手段落后根本上就无法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足额的育经费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是导致学校基础建设不配套、办学条件落后、教学效率低下、整体效果极差的根本原因。过去政府提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地方政府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大多数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待遇,为推动教育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