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1997年12月13日金融服务贸易协议于1999年3月1日起生效,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要求各参加方对外开放银行、、保险和金融信息市场。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

这一协议的签署将加快我国加入WTO的进程,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最终将适用于我国。

以中国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契机,我国打响了全面跨入市场经济体系的攻坚战。

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化经济体系而不是闭关自守,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如今,作为包括WTO在内三大国际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在享受权力、为自身发展赢得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同时,我国也积极信守承诺,履行自己应当承担的义务与责任。

而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对外开放更是首当其冲。

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遵循的是循序渐进、谨慎管理的原则,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开放的地域,增加引进的机构和数量。

[1]1997年初,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批准9家外资银行在上海浦东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

到2000年3月,在我国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已选32家,其中上海24家,深圳8家。

保险市场的开放始于1992年上海引进外资保险公司的试点,截至刊1999年底,已有25家外资保险机构获准在中国营业。

来自17个国家的外资保险公司代表处2l2家。

不久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又批准了4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舟公司或台资寿险公司。

证券市场的开放程度较低。

外国证券公司可以在中国设立代表处,若干外资金融机构获得了上海和深圳证券所定数量的B股席位,可直接参与B 股交易,国外金融机构还参与了我国政府债券和部分的H股,N 股的上市发行工作。

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有利方面
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长期来看,逐步扩大金融开放并最终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不仅可以使我国在吸引外资及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获得巨大收益,也有助于加快国内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一)有助于中国监管体系的完善和国际化接轨
加入WTO,是为中国金融业向市场化、国际化经营提供有力的改革推进剂,外来竞争将促进我国金融业和金融监管机构以巴塞尔协议为准绳的国际银行业监管原则、标准和方法,建立现代金融体制和竞争秩序。

从而提高中国金融业的
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促使国内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内控制度,改进信息披露制度,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和服务水平,推进监管的规范化、全程化,保证监管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金融调控方式将进一步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化为间接调控为主。

另外,外资金融结构现代化的以及优良的服务手段和高效的经营方式都有利于国内银行借鉴,既有利于规范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又有助于形成统一规范、客观公正的金融监管体系,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坚定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

(二)有利于加快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开拓国际市场
在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同时,根据世贸组织的互惠条款,国内银行也可以到国外去开拓市场。

中国银行业海外拓展业务将主要受自身经营状况和东道国国内监管条例的限制,而较少受到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这就有利于国内经营状况良好的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从而带动国内银行业务国际化,促进内金融机构人才的成长、技术的进步和业务的全球化。

(三)有利于我国金融业学习外国先进的经营技术、融资工具和管理手段
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为国内金融机构提供参照体系和竞争对象,一些外资银行在技术、金融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将起到示范、激励和交流作用,从而推动我国银行业技术改进和金融创新的进程;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运行方式对提高国内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有利于强化我国金融竞争机制,促进金融改革目标的实现
首先,外资银行的进入,必将促进国内银行加快改革,加强管理,激励国内银行提高竞争力。

其次,国内外银行业间的人才竞争和交流也有利于提高我国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

最后,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可以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带来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促使我国竞争机制的改变。

(五)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发育健全
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市场规模及资本流动性成正比例发展,外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有助于健全金融业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这一过程将改善我国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状况,提高服务质量、效益,提高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入,具有较高边际效益领域的能力,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金融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金融企业和社会资金流动能力增强。

企业和个人更容易获得廉价的生产资本和消费资金,将有更多的金融产品供选择。

(六)有利于我国引进更多的国外资金
我国金融业的经营成本,尤其是人力资本远远低于国际金融业同行。

国内金融业职工的人均年薪为1万元人民币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银行职员的年薪在3万美元左右。

较低的经营成本可以使我国金融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向客户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条件,获得较高的收益。

二、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不利方面
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对我国民族金融业发展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因此,在看到积极因素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到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带来的不利因素。

(一)客户资源的无形流失
一些外资金融机构的优势体现在体制优势、管理优势、规模优势、跨国服务网络优势。

这些优势集中起来形成了综合性服务的业务优势。

一些外资金融机构可以凭借这些优势和雄厚的实力、良好的市场形象赢得优质客户,这对我国金融机构将造成强烈地冲击。

如中国加入WTO后,人民币业务会逐渐对外资银行开放,而外资银行一般会选择向国内一些优质企业发放贷款,这些优质企业为扩大生产,增加出口,降低成本,出于自身考虑,往往也会选择那些服务方式灵活、效率高的外资银行,久而久之,中资银行不可避免地会丢失一批优质客户;而对保险业来说,冲击可能更为厉害,中国的保险业由于服务质量较低,外商投资如果从目前的寿险再扩展至财险、再保险及保险业,中国的民族保险业将丧失较大的市场份额;由于A 股市场还不能放开,证券行业可能好一点,但随着B股向国内居民放开,开放的步伐也在加快。

中资金融机构若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服务质量,保持相当的业务份额,就会面临由业务萎缩导致的财务风险。

(二)在国际经验方面
除中国银行外,中国金融业长期以来都限于国内经营,与国际市场缺乏密切的联系。

特别是由于国内金融体制与国际惯例的差距,国内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处于几乎隔绝的状态。

这种状态,使中国金融业缺乏精通国际金融业务的人才。

缺乏具有广泛国际服务网络的客户关系。

(三)人才竞争
现代企业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妙法,
则现在的中资金融机构就难以留住人才。

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业务会逐渐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将随业务规模的扩展和业务领域的拓展招募大量本土员工,凭借其先进的经营管理、优越的工作条件、优厚的待遇以及诱人的出国培训机会等,会吸引大量国内金融界的优秀人才,使人才流失严重。

从而可能导致国内金融界整体员工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下降。

与外资金融机构在个人收入、员工技术培训、业务新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差距将导致我国本土金融机构中一些优秀业务骨干“跳槽”,这将导致我国金融业人才的流失,而人才的流失将会影响中资金融机构的相对竞争地位。

(四)金融市场将受到国际游资冲击
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待提高。

企业的自我表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也有待加强.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和行为规范还比较薄弱,如过早地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特别是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就会形成资本的大量流入、流出,冲击国内金融市场,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

(五)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情况下,一国汇率和利率变化所产生的效应。

将被相应的资本的流动效应所抵消。

从而加大了金融调控的难度,这就要求使用更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加以控制。

三、总结
总的来说,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利大于弊。

与发达成熟的市场相比,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尚处在初级阶段,所面临的任务繁重而紧迫。

尤其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快金融改革,构建协调的市场结构已成为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