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埃博拉疫情分布与塞拉利昂人口分布区域
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的流行特征探析.docx
![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的流行特征探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b45a8ba5a8102d276a22fa9.png)
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的流行特征探析利比里亚位于非洲西部,国土面积11. 1 万多km2,海岸线长537 km,首都蒙罗维亚(Monrovia).人口约430 万,有16 个民族,较大的有克佩尔、巴萨、丹族、克鲁等以及19 世纪自美国南部移居来的黑人后裔,官方语言为英语,较多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居民85. 6%信奉基督教,12. 2%信奉伊斯兰教,2. 2%信奉当地传统宗教等其他宗教或无宗教信仰。
2013年,利比里亚的人类发展指数在187 个国家中名列第175 位,83. 7% 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婴幼儿死亡率为7. 5%,孕产妇死亡率0. 77%,人均寿命约60. 6岁,卫生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 5% (2012 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5/1000[1].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原称埃博拉出血热,由埃博拉病毒导致,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为2 ~21 d,一般为8 ~10 d.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共5 种,分别为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和莱斯顿型,前4 种均对人类致病,其中以扎伊尔型致病力最强。
1976 年该病毒在非洲苏丹南部和前扎伊尔西北部被首次发现并命名,1976-2003 年曾多次在非洲的各类人群中散发、暴发或者流行。
2013 年12 月初,位于西非的几内亚发生EVD 暴发疫情,由新型的扎伊尔型病毒(EBOV)导致,之后疫情输出至邻国及欧美等发达国家。
2014年8 月8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西非EVD 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号召开展国际合作,控制疫情的播散蔓延。
9 月19 日,联合国安理会认为西非埃博拉疫情已经威胁到国际安全和和平,因此首次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立埃博拉特别任务团(UNMEER),以控制疫情、治疗受感染者、提供社会基础服务、维持稳定和预防未来疫情再次传播[1].除西非3 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外,其他国家疫情均及时得到控制。
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doc
![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doc](https://img.taocdn.com/s3/m/cc47584e856a561253d36f0d.png)
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埃博拉病毒疫情是自20xx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病毒疫情,数个援助机构及国际组织,包括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欧洲联盟委员会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单位正投入人力试图减缓疫情。
下面我整理了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范文一世界卫生组织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截至20xx年10月3日)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网站10月3日通报,截至10月1日,西非五国和美国共报告埃博拉病例7492例(包括确诊、可能和疑似病例),死亡3439人,死亡率达46%。
几内亚:共报告病例1199例,死亡739人,死亡率62%。
其中,确诊病例977例,可能病例177例,疑似病例45例。
利比里亚:共报告病例3834例,死亡2069人,死亡率54%。
其中,确诊病例931例,可能病例1713例,疑似病例1190例。
塞拉利昂:共报告病例2437例,死亡623人,死亡率26%。
其中,确诊病例2179例,可能病例37例,疑似病例221例。
尼日利亚:共报告病例20例,死亡8人,死亡率38%。
其中,确诊病例19例,可能病例1例。
塞内加尔:共报告确诊病例1例,无死亡。
美国:共报告确诊病例1例,无死亡。
此次埃博拉疫情的死亡病例大都来自于疑似病例,而非确诊病例。
只有当实验室检验结果为阳性时,才能确诊为死于埃博拉;如果检验结果为阴性,该病例则不再计入埃博拉死亡病例,统计数字也会相应调整。
但由于实验室和治疗中心目前的接诊能力已超负荷,特别是在利比里亚,所以,可能、疑似、连同确诊病例的数据需要进一步的调整确认。
数据的确认工作一直在做,病例和死亡人数的数据在将来可能会有进一步的修正。
附表:世界卫生组织埃博拉病例情况统计表截至20xx年10月1日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范文二几内亚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截止20xx年11月10日,几内亚住院确诊病人1人,列入观察名单的接触者382人,其中,被列入重点观察名单的密切接触者141人。
重大传染性疫情历史一览
![重大传染性疫情历史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1b2db92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a.png)
重大传染性疫情历史一览1. 2002年非典疫情(SARS)2002年末,中国广东省出现了一种感染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的疫情。
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引发了一场重大的传染病危机。
SARS疫情导致了超过8000人感染,约有800人死亡。
2.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豚流感)2009年,全球范围内爆发了一种甲型H1N1流感疫情,也被称为豚流感。
该病毒最早在墨西哥和美国被发现,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甲型H1N1流感疫情持续了几个月,导致了许多人感染和死亡。
3.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2014年,非洲几个国家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埃博拉病毒疫情,主要集中在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几内亚等地。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感染后会引起出血热症状,并具有高度传染性。
这次疫情导致了上千人感染和死亡,对当地国家的医疗系统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
4. 2020年疫情(COVID-19)2020年底,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了一种感染引起的疫情,被命名为COVID-19。
这种病毒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传染性疫情。
COVID-19疫情造成了全球数百万人感染和数十万人死亡,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5. 其他重大疫情除了以上几个重大传染性疫情外,还发生了许多其他疫情,如:- 1957年和1968年的亚洲流感疫情- 2003年中国禽流感疫情- 2015年巴西寨卡病毒疫情- 2019年刚果埃博拉疫情等这些疫情都对人类的生命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并促使国际社会采取措施来应对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请注意:以上内容只是对一些重大传染性疫情的简要介绍,具体数据及其他详细信息可在相关可靠来源中查证。
世界上最严重的十大疫情
![世界上最严重的十大疫情](https://img.taocdn.com/s3/m/3877362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9.png)
世界上最严重的十大疫情疫情并非今天的新生事物,而是在人类进步的历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每次人类抗击疫情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同样也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抗疫经验。
更重要的是人类要学会怎样从疫情中走出来,花最小的代价,保护人的生命的安全。
一、黑死病:公元1346-1353年黑死病是由鼠疫杆菌引发的,靠染病的啮齿类动物身上的跳蚤传播,不过如今这种病菌可能已经灭绝了。
遇难者的尸体被埋在大型墓葬中。
黑死病改变了欧洲历史的进程。
死的人太多了,劳动力成了稀缺货,工人的收入更丰厚了,欧洲的农奴体制也走到了终点。
研究表明,活下来的工人们更容易获取肉类和高品质的面包。
缺乏廉价劳动力可能也促进了技术创新。
二、美洲瘟疫:16世纪美洲瘟疫是被欧洲探险家带到美洲的一大堆“欧洲病”,包括天花在内的这些传染病导致了印加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的瓦解。
有些专家估计,西半球大约90%的原住民都被疾病杀死了。
1519年,埃尔南·科尔蒂斯率领的西班牙部队仗着疫情攻下了阿兹特克的首都特诺奇提兰。
另外一只由法兰西斯克·皮泽洛率领的西班牙军队在1532年征服了印加人。
西班牙人占领了两个帝国的土地。
后者的军队饱受疾病的蹂躏,无力抵抗西班牙人的侵略。
当英国、法国、葡萄牙和荷兰人开始在西半球探索,在疾病的助纣为虐下,原住民群体的抵抗力量被大大削弱了。
三、马赛大瘟疫:1720年-1723年历史记录显示,马赛大瘟疫是从一艘名叫“大圣安托万”的船只靠港法国马赛后开始的,船上的货物来自地中海东部。
虽然这艘船被隔离了,但鼠疫仍传入了城市,可能是通过跳蚤传播的。
瘟疫传播势如破竹,在接下来的3年中,多达10万人命丧马赛及其周边地区。
据估计,马赛人口可能因此减少了30%。
四、流感大流行:1889-1890年在现代工业时期,新型交通渠道使得流感病毒更容易掀起灾难。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流感传遍全球,夺去了100万人的生命。
只用了5个星期时间,这场大流行就抵达了死亡率的顶峰。
埃博拉疫情与埃博拉病毒感染基本知识
![埃博拉疫情与埃博拉病毒感染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932633787c24028915fc3c0.png)
埃博拉疫情与埃博拉病毒感染基本知识中新社联合国8 月6 日电(记者李洋) 世界卫生组织6 日发布最新通报说,截至8 月4 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共计报告埃博拉病毒造成的累计病例数达1711 例,其中932 例死亡。
世卫当天召开紧急会议商讨疫情。
世卫说,几内亚的死亡病例仍然最多,有363 名患者死亡。
该国的病例数则有495 例。
塞拉利昂目前依然是病例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发现691 例,其中286 人死亡。
世卫组织同时表示目前未收到美国和菲律宾确诊埃博拉病例的报告。
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则表示应对埃博拉病毒的新药尚处于试验阶段,目前仍然没有防治埃博拉病毒的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当天召开紧急会议,世卫组织高级官员和疫区国家官员以及全球卫生专家参加会议,主要目的之一是确定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次紧急会议以闭门磋商的形式进行,计划召开两天,而会议结果在8 日之前不会公之于众。
世卫最近一次召开紧急会议是为应对中东呼吸综合征。
世卫透露,如紧急会议的结果认定埃博拉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议将会向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建议实施“临时应对措施”。
这轮埃博拉疫情今年始于西非的几内亚,随即蔓延到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
目前几内亚的疫情稍有缓和,但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疫情仍在发展。
尼日利亚最近开始报告多宗确诊或疑似埃博拉感染病例,其中也有确诊死亡病例。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主要感染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者接触死亡患者的遗体。
埃博拉病毒感染临床医生须知一、概述埃博拉病毒持续在非洲西部蔓延,两位感染的美国医生已经抵达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医院接受治疗。
现在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要了解此次逐渐恶化的疫情。
过去非洲西部的埃博拉病毒爆发都是区域性的,而且得到很好的控制。
今年3 月份开始的这起疫情范围更大,严重性史无前例。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https://img.taocdn.com/s3/m/2460b9f2c8d376eeaeaa3161.png)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是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疫情,截至10月1日已造成确诊或疑似病例7157例,3330人丧生。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洲联盟委员会、无国界医生组织、欧洲联盟委员会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单位已投入人力和资金控制疫情。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爆发的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并仍处于恶化状态中。
病原体简介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
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首次被发现,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因其极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
埃博拉病毒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迄今尚未有确认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情形,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患者的最初症状是突然发烧、头痛,随后是呕吐、腹泻和肾功能障碍,最后是体内外大出血,死亡。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致病原理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级病毒”。
有些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48小时后便不治身亡,而且他们都“死得很难看”,病毒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多个器官,使之发生变形、坏死,并慢慢被分解。
病人先是内出血,继而七窍流血不止,并不断将体内器官的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因广泛内出血、脑部受损等原因而死亡。
照顾病人的医生护士或家庭成员,和病人密切接触后可被感染。
有时感染率可以很高,如苏丹流行时,与病人同室接触和睡觉者的感染率为23%,护理病人者为81%。
医院内实验人员感染和发病也有好几起。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埃博拉病毒简介
![埃博拉病毒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484fb381a37f111f0855b6f.png)
The single biggest threat to man’s continued dominance on the planet is the virreate
人类统治地球的最大威胁是病毒
病毒性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拉沙热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伤寒 恶性疟疾 其他: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单核细
胞增多症等。
疫苗研究
❖ Reversion of advanced Ebola virus disease in
nonhuman primates with Zmapp.
❖ 2. 第二种看法则认为埃博拉病毒很可能是一种古老病毒 演化出来的新种,自1976年以来的所有流行都是埃博拉病 毒逐渐扩散的结果,所有埃博拉病毒都来自 1976年扎伊 尔流行株。
果蝠的分布
近年在亚洲蝙蝠中也发现埃博拉病毒的抗体,在孟加拉进行的研究发现3.5%的蝙蝠有扎 伊尔型或莱斯顿型埃博拉病毒抗体,提示埃博拉病毒可能从非洲到了亚洲。
谢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 根据当地的习惯,在葬礼上不少人接触了死者的体液,结 果相继发病,两名前来参加葬礼的人把病带回自己的村庄 ,一位医护人员在照顾病人时染病,并且把病传给更多的 人,导致疾病流行起来。
传播形式
➢ 家庭内感染
➢ 护理 ➢ 葬礼
➢ 院内感染
➢ 治疗、护理 ➢ 不安全注射
实验室感染
流行病学
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治疗方案
无特效治疗措施,以 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 ,注意水、电解质平 衡,通过输血等手段 预防和控制输血、控 制继发感染。 血清疗法 NPC1阻断剂
疫情数据分析:传染病疫情报告
![疫情数据分析:传染病疫情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61028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3.png)
疫情数据分析:传染病疫情报告在过去的几年中,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历了多次传染病的爆发,从H1N1流感到埃博拉,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COVID19),这些疫情都对人类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一、新冠病毒(COVID19)的全球传播情况新冠病毒最早于2019年底在中国武汉市被发现,随后迅速蔓延至全球。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实时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新冠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导致数百万人感染,数十万人死亡。
从地区分布来看,北美、欧洲和亚洲是新冠病毒疫情最为严重的三个地区。
其中,美国、印度和巴西的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均位居全球前列。
二、新冠病毒(COVID19)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同时也可能存在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
因此,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定期消毒等措施对于防止病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新冠病毒的传播,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限制人员流动、加强医疗资源调配、推广疫苗接种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病毒的传播速度。
三、埃博拉病毒的疫情情况埃博拉病毒最早于1976年在非洲爆发,是一种高度致命的病毒。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截至2023年,埃博拉病毒已导致数千人死亡。
从地区分布来看,非洲是埃博拉病毒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
其中,刚果(金)、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等国家曾经历过严重的埃博拉疫情。
四、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尤其是与患者的体液接触。
因此,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医疗防护水平对于防止病毒传播至关重要。
针对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疫情监测、提高医疗救治水平、推广疫苗接种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病毒的传播速度。
五、H1N1流感的疫情情况H1N1流感,也被称为甲型流感,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自2009年首次爆发以来,H1N1流感已导致数百万人感染,数十万人死亡。
从地区分布来看,全球范围内都有H1N1流感的流行。
埃 博 拉
![埃 博 拉](https://img.taocdn.com/s3/m/ea490b0d03d8ce2f006623ca.png)
埃博拉1995年5月14日(农历四月十五),扎伊尔发现罕见传染病埃博拉。
埃博拉(Ebola),是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可导致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
此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
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疾病症状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
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高危人群出现疫情时,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1)医务人员;(2)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3)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4)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
需要开展更多研究,以了解免疫受损者或者伴有其它基础性疾病的人员是否比其他人更容易感染该病毒。
在诊所和医院、社区集会或家中,均可通过采取保护性措施而减少暴露于病毒的机会。
病毒名称(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
埃博拉病毒的名称出自非洲扎伊尔的“埃博拉河”。
这种病毒来自“Filoviridae”族。
“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该地区靠近1976年Nhoy Mushola记载的在扎伊尔的Yambuku和苏丹西部的Nzara是第一次爆发的地方。
在这次爆发中,共有602个感染案例,有397人死亡。
其中扎伊尔318例感染,有280例死亡;苏丹有284例感染,117例死亡。
埃博拉
![埃博拉](https://img.taocdn.com/s3/m/10865c4bb307e87101f696b3.png)
3
埃博拉病症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 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 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 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 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 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 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 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各国应对埃博拉的措施
美国宣布派遣至少50名公卫专家将在30天内陆续抵达西非,协助对抗史上最严
重的埃博拉疫情。奥巴马总统宣布向西非遭受埃博拉疫情肆虐的国家派遣军事人员, 总数为3000人,以帮助这些国家建设大型医疗培训中心、推进卫生计划。这些军 事人员将前往疫区提供医疗和后勤支持,并提高床位数接诊患者。同时,派遣各医 疗小组在机场等边境严阵以待。
俄罗斯决定对来自非洲的入境人员进行为期21天日常监测,协助西非国家对抗
埃博拉病毒扩散,并为此拨款7.79亿卢布。
中国北京市卫计委从各医疗机构选派人手组建了三支医疗队,前往西非参与抗击
埃博拉疫情。中方将向西非国家先后提供四批总额至少1亿元人民币援助,其中包 括60辆救护车、100辆摩托车、1万个防控护理包、15万套个人防护装备。此外, 中方将再派出几十名专家,计划培训1万名医疗护理人员和社区骨干防控人员。中 国政府决定启动第4轮紧急援助,再向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3国和有关国 际组织提供总价值为5亿元人民币的急需物资和现汇援助,派出更多中国防疫专家 和医护人员,并为利比里亚援建一个治疗中心。
分析称,在受果蝠叮咬后,这名2岁的婴儿开始发烧,排出黑色的 粪便并且呕吐,研究人员认为其是“零号”病人,此名婴儿在发 病4天后,于2013年12月6日死亡。研究人员事后追溯了这名婴 儿的家族,发现了一系列埃博拉感染病毒的连锁反应。
剖析埃博拉病毒传播模型及规律预测
![剖析埃博拉病毒传播模型及规律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62a29a0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6.png)
剖析埃博拉病毒传播模型及规律预测1 模拟真实环境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虽尚未最后确定,但已有多方证据表明猴子及猩猩等野生非人灵长类动物有埃博拉感染现象。
该病毒的传播途径分为人畜传播、人人传播两种。
2014年,在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等国,许多受埃博拉病毒影响的人口都以丛林肉为重要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来源,与丛林中动物接触频繁。
这为人畜之间的病毒传播创造了条件。
我们现假设两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虚拟种群:即某地区内的20万居民和3000只猩猩。
人能以一定的概率接触到所有的猩猩,当接触到有传播能力的猩猩后有一定概率感染病毒,而人发病之后与猩猩的接触可以忽略。
人与猩猩的潜伏期都为2周。
并在出现疫情41周后模拟外界医疗力量的介入,使得人类与猩猩不再发生接触,且隔离治疗人群的治愈率提高到80%。
模拟数据详见附录。
2 建立数学模型2.1 模型假设(1)依据人或猩猩的健康状态,将人或猩猩划分为健康者、埃博拉感染者(也称患病者)、退出者(含自愈者、死亡者);(2)自然封闭条件下,猩猩无自然迁移,故无病源的流入、流出,种群数量不变。
人类数量庞大,在无大规模迁移的情况下,认为人类数目为一定值,保持不变;(3)健康者中不包含退出者;(4)人和猩猩自愈后二度感染的概率均为0,人被治愈后二度感染的几率为0;(5)不存在有效免疫药物可使人对埃博拉病毒产生免疫,同时猩猩对病毒也不免疫;(6)人的传染途径有人传染人、猩猩传染人两条。
两条途径的传染率并不相同,分别假设为传染率C1和传染率C2。
C1猩猩与猩猩之间传染途径只有猩猩传染猩猩一条,假设猩猩之间的传染率为C0;(7)患病人无法传染患病猩猩;(8)41周外界介入后,猩猩与人的传播途径切断,隔离患者的治愈率提高到80%,同时未被隔离的患者治愈率不变。
2.2 符号说明符号说明如表1所示:3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3.1 数据处理根据累计死亡个体数,求得每周死亡个体数。
同理,根据累计自愈个体数,求得每周自愈个体数。
2023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2023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https://img.taocdn.com/s3/m/43139b3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f.png)
2014年10月8日,世界银行公布报告称,根据预测,随后两年时间内由埃博拉疫情引发的经济损失将高达320 亿美元。报道指出,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三国已经由于疫情爆发而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农 业带来的经济价值分别占到三国GDP总量的39%、57%和20%,此外,西非地区铁矿和金矿丰富,西方国家很多矿业 集团都在西非设立了分公司,但由于利比里亚当地已有2000多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丧生,为防止扩散,除几条重 要的边境通道外,其他通道都已被政府关闭,矿产资源的贸易往来被迫大幅减少。
2015年11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宣布,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在塞拉利昂已经已经终止。继利比里亚之 后,塞拉利昂成为第二个结束疫情的西非埃博拉主要疫情国。
2016年1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非洲西部埃博拉疫情已经结束。但在几个小时后,塞拉利昂的卫生官员 证实,塞拉利昂又有人因埃博拉病毒而死亡。
2014年12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宣布,西班牙的埃博拉疫情于2日宣告结束,世卫组织对该国为防控 埃博拉病毒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
截至2014年12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数据显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肆虐的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 几内亚等西非三国的感染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已达19031人,其中死亡人数达到7373人。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3月 17日在日内瓦宣布,2016年1月在塞拉利昂复燃的小规模埃博拉疫情于当日结束。
2014年10月14日,塞拉利昂球员迈克尔·拉霍德说,受到国内埃博拉疫情的影响,塞拉利昂国足在比赛中受 到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受埃博拉病毒影响,塞拉利昂队最近的非洲国家杯预选赛主场比赛只能在第三方国家举行。 塞拉利昂队的大部分球员都在欧洲、亚洲或者美国踢球,自7月以后,他们就没有机会回国比赛。
埃博拉出血热及疫情简介
![埃博拉出血热及疫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eed176e0b1c59eef8c7b4cb.png)
47
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对象:留观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 调查目的:
发现病例的感染来源和暴露史; 发现病例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确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来自疫区人员的追踪、管理
来自疫区人员+21天内疫区旅行史人员 参照《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 方案》 随访截止时间为离开疫区满21天
45
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
密接者:接触病例或疑似病例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者(如共同居住、陪护、诊治、转运患者及处理尸体的人 员)。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 一次与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接触之日起至第21天结束。 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并 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具体参见《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
加强输入性埃博拉出血热的监控
及时发现和隔离控制输入性病例
加强对动物的检疫,尤其是灵长类和蝙蝠野生动物的检疫
对前往疫区的人员进行防病知识的宣教
使其避免接触丛林中的灵长类动物
在医院接触病人时要提高警惕意识 做好个人防护。
密切关注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动态
高度关注流行地区的疫情情况
临床表现(略) 实验室检测(略)
38
留观病例 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项+发热(体温>37.3℃) 疑似病例 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项,且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者
• • • 体温≥38.6℃,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 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 不明原因猝死
确诊病例 留观或疑似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https://img.taocdn.com/s3/m/7fa2d4c2da38376baf1faed5.png)
埃博拉是人类迄今未能 征服的致命杀手,是世界医 学界面对的一道难以解读的 “哥德巴赫猜想”。 ——美国传染病专家海曼
游戏中幻想的埃博拉患者活死人状态
《极度恐慌》1995 (以非洲真实的埃博拉 病毒传播情况为背景拍 摄的科幻动作惊悚片)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 人灵长类可为本病传染源。 ——自然储存宿主为狐蝠科的 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自然循 环方式尚不清楚。 ——已知黑猩猩可以作为首发 病例的传染源,但多数暴发无 法查出病人从何处感染,首发 病例与续发病例均可作为传染 源而造成流行。
预防控制措施-病例和接触者管理
• 死亡病例
–尽量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 –尸体消毒后用密封防漏物品包裹,及时焚烧或按相关 规定处理 –需作尸体解剖时,应按《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
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执行
医院感染控制
• 加强个人防护
–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 –避免与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发生任何接触,以及在没有防 护的情况下与可能受到感染的环境发生直接接触。 –当与埃博拉病毒病人密切接触(一米之内)时,应佩戴 面部保护用品(面罩或者医用口罩和防护眼镜)、干净 但非无菌的长袖罩衣以及手套(有些操作程序需要无菌 手套)。 –除非已经恰当消毒,否则个人防护装备不应重复使用。 –应在诊疗护理每一例疑似病例后都更换手套。
病原学
EBV属于丝状病毒科,单股负链RNA病毒,长丝状体,可呈杆
状、丝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
• 分为扎伊尔型(EBOV)、苏丹型(SUDV)、本迪布焦型 (BDBV)、塔伊森林型(TAFV)和莱斯顿型(RESTV)。莱斯 顿型对人不致病。扎伊尔型致病性最强。
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 力
美赛SIR模型
![美赛SIR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f20334c95acfa1c7ab00cc01.png)
1288翻译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埃博拉疫情得发展趋势与缺乏Guineain得埃博拉病毒得治疗问题。
我们可以从预测日结束,如果没有疫苗用于流行病Guineain与没有任何另外得药物,该国将只存在在未来得人口1、96百分比。
这就是埃博拉病毒得危险。
制药公司长期以来一直不愿投资生产为发展中国家新疫苗,因为她们有赚有吸引力得回报得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刺激这种投资1有效得方式就是利用政府得奖金政策得预先市场承诺,创新得融资计划,保证制造商长期得市场。
针对估计得变化得埃博拉病毒感染问题得数量得预期速率,我们建立得SIR模型得动力学埃博拉疫情发展得Guineain趋势匹配定量。
然后,我们分析模型得稳定状态并测量埃博拉病毒得危害。
此外,我们打算估计其中美国花费应对危机通过搜索参考文献得方式得成本。
针对确定新药开发得问题,我们概括得最后模式得应用程序,并给所述阈值电平来设置一个标准得概念。
然后我们得出得结论,即如果易感个体得数量就是高于该阈值时,我们需要开发药物,因为新得疾病得传播。
接着,我们分析药物开发得时间来估算期限,并找出该药物得输出不小于增量易感个体回收个人之间得差别。
旨在开发一种“奖励”政策,为制药企业支持新药研发工作得问题,我们分析了两种不同得设计得预先市场承诺,实际执行,对公司可以赚取补贴帽设计,并设计为最初提出,没有补贴上限。
针对选择得企业建立合作得问题,我们可以得到政府如何选择企业得标准。
我们会考虑从企业,包括企业得研发实力,企业规模,企业负债水平与企业盈利水平得观点四个方面。
通过绩效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如何选择企业建立合作机制。
本文得主要优点就是,该模型就是很平淡得,全面得,并让我们瞧到得前景明显。
同时,缺点仍然存在由于统计数据得不足,从而导致一些结果就是不够准确。
关键词:传染病模型;该阈值点;穷国预先市场承诺; R&疫苗得D-内容1、Introduction、、、、、、、、、、、、、、、、、、、、、、、、、、、、、、、、、、、、、、、、、、、、、、、、、、、、、、、、、、、、、、、、、、、、、、、、、、、、、、、、、、、、、、、、、、、、、、、、、、、、、、、、、、、、5埃博拉疫情1、1当前形势、、、、、、、、、、、、、、、、、、、、、、、、、、、。
中外三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回顾
![中外三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6f7f43c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a.png)
中外三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回顾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不论是信息流动还是人员流动都变得更加频繁。
在这种情况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
以下将回顾近年来中外发生的三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分析其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中国2003年非典型肺炎2003年,中国爆发了一起非典型肺炎疫情,被认为是世界上首个由冠状病毒引发的大规模传染病爆发。
非典型肺炎源于广东省的一家野味市场,最初因为病例数量较少,且传染性不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病例数量的增加和传播范围的扩大,非典型肺炎很快成为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公共卫生危机。
中国政府采取了严厉措施,包括实行医学隔离、进一步加强监测和检测工作、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防疫工作等。
中国政府还积极向国际社会通报并请求支持,同时与国际组织和各国开展合作。
在全球范围内,非典型肺炎疫情引起了各国的警惕,国际卫生组织也加强了与中国的合作,共同应对疫情。
在中国政府的坚决措施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下,非典型肺炎疫情最终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美国2014年埃博拉疫情2014年,西非国家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埃博拉疫情,随后该疫情波及到了其他国家,其中包括美国。
这场疫情被认为是自1976年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爆发。
美国政府对埃博拉疫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提升国内医疗设施和医疗人员的应对能力、强化边境检测等。
美国还积极参与了国际社会组织的救援行动,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提供医疗援助。
在国际社会范围内,埃博拉疫情的爆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恐慌。
国际组织和各国纷纷向受灾国家提供援助,并共同开展了救援行动。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埃博拉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三、全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成为当前世界面临的一场重大公共卫生危机。
这场疫情首先在中国武汉爆发,随后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
塞拉利昂埃博拉出血热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塞拉利昂埃博拉出血热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a9e332daef5ef7ba0d3cfe.png)
【关键词】 出血热,埃博拉;埃博拉病毒;塞拉利昂;流行病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R 512.8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13 伍晨,张义雄,AHMAD M,等.塞拉利昂埃博拉出血热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6): 3154-3159.[] WU C,ZHANG Y X,AHMAD M,et al.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death cases of Ebola virus disease,Sierra Leone[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9,22(26):3154-3159.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Death Cases of Ebola Virus Disease,Sierra Leone WU Chen1,2,ZHANG Yixiong1,2*, Meesaq Ahmad3,TAN Boyu1,2,YUAN Zijie1,2,ZHANG Yu1,2,CAI Yi1,2,LI Yanyan1,2,PENG Yunling1,2,WANG Bin1,2, James Bangalie Turay4 1.Department of Emergenc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Hu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Changsha 410002,China 2.Poisoning Research Laboratory,Hu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Emergency Medicine,Changsha 410002,China 3.Danish Medical Store Muridwal,Faisalabad 38000,Pakistan 4.Jui Government Hospital,Freetown 999127,Sierra Leone *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Yixiong,Chief physician;E-mail:zhangyixiong19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四日塞拉利昂埃博拉疫情情况
日期:2015-02-06 编辑:三水来源:驻塞拉利昂经商参处
据塞卫生部消息,截至2015年2月4日,塞共有确诊埃博拉病例8098例,其中2936人死亡;临床诊断病例287例,死亡208例;疑似病例2430例,死亡158例。
除14例因信息错误不能确定所属地区外,具体分布如下:
1、凯拉洪(Kailahun),565例;
2、凯内玛(Kenema),502例;
3、博城(Bo),314例;
4、坡特洛克(PortLoko),1340例;
5、首都地区(WesternArea),3171例;
6、邦巴利(Bombali),991例;
7、普吉洪(Pujehun),31例;
8、科努(Kono),247例;
9、坎比亚(Kambia),159例;
10、唐克里里(Tonkolili),449例;
11、莫扬巴(Moyamba),206例;
12、邦特(Bonthe),5例;
13、科伊那多谷(Koinadugu),104例。
塞拉利昂人口总量约为584万(根据2004年人口普査数据推算,年增长率约2.3%)。
全国约三分之一的人口集中在北方省,约五分之一的人口集中在西区。
其余人口平均分布在东方省和南方省。
表1-1:塞拉利昂主要城市及人口分布
(单位:人)
城市名称人口数量(2004年人口普查数)自然增长率
弗里敦772,873 2.7%
博城149,957 4.9%
凯内玛128,402 4.8%
马克尼82,840 3.9% 资料来源:塞拉利昂2004年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