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城县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课件:专题一第2课汉代儒学(共36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纲五常; 轻徭薄赋
1、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的需要
2、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提出“仁政”,主张限田、薄敛பைடு நூலகம்省役, 轻徭薄赋
中央集权的需要 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4、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
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有利 于巩固统治. (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
董仲舒新儒学 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思想来源: 加以改造。(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
• ◆特点:
• ①外儒内法,兼采各家(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 • • ②儒学独尊,思想专制 • • ③宣扬“天人感应”,神学化,官方化。
秦朝采用法家思想、以严刑酷法治国,激化了阶级矛 盾,导致短期而亡。秦灭汉兴,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汉 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指导思想来治国呢?
黄老思想
概念阐释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 “治”:治理。 意思是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无为而治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 而为,不违道而为。
“至汉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
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
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朽不可
食”
——《汉书·食货志》
积极: ●汉初社会经济迅速恢复 ●西汉社会的稳定
消极: ●致使地方势力膨胀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时期治国理念从“无为而治”变为“积极有为”的原因?
汉初为什么以黄老之学治理国家呢?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 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吸取秦灭亡教训 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修养生息政策需要
想一想,黄老思想的实施有何影响?
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 匈奴寇边,边境难安 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
加强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
汉武帝 “有为”的表现(归纳必修一、二)
政治:必修①:P10、P14 (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 (2)加强皇权:中朝制度;
经济:必修②:P17 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稳定物价。实行货币官铸、盐铁专营、向工商业者加 征重税等
1、焚书坑儒(秦)
(1)阅读课本回答:
①焚书范围:六国的历史记载+ 私人收藏的书+严禁私下谈论+严 禁私藏禁书。
为什么秦始皇要焚书坑儒?焚书范围是哪些?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②不焚的书:《秦记》+博士管
(1)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理的文献+有实用价值的书籍
(医药、卜筮、种树)。
(2)概况:
——《汉书·董仲舒传》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材料七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 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
材料八 夫仁、谊、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 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材料二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气 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四者,天 人同有之,有其理而一用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春秋繁露·阴阳义》
天 人合一
材料三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 君,天意之所予也。
军事:课外补充: 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 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廪庾 ( lǐn yǔ 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众庶街 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zi pin 母马,泛 指雌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聚。
——《汉书·食货志》
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二、儒学兴起的表现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 a: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王国问题 ) B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的需要; c :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
(2)主张:
材料一 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也。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 之所以乃上类天也。
君权神授 材料四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
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请思考:汉武帝为何
——董仲舒《春秋繁露》
采纳董仲舒的主张?
天人感应
请思考:汉武帝为何采 纳董仲舒的主张?
材料五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 之通谊也。
大一统 材料六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 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 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 所从矣。
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材料九 汉兴,循而未改。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 不长,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 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 ──班固《汉书·食货志》
轻徭薄赋 实行仁政(对先秦儒学的继承)
二、儒学兴起的表现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 a:王国问题 b: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 (2)主张:
(3)评价:
积极作用:“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
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
“焚书坑儒”实质是文化专制,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 的一场浩劫。文化成为政治权利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儒学发 展陷入低潮
2.汉武帝时期,实现国家大一统成为现实的需要
导入新课
• 诸子百家中符合统治者需要的是哪一派?
韩非子
秦统一后奉行哪种治国思想?结果如何? 儒家思想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秦始皇
汉代儒学
课程标准: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理解其目
的和影响。
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
二、儒学兴起的表现
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