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区乡村振兴战略之产业兴旺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战略,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农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我们特组织了一次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的专题调研。
一、调研目的和意义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各地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的情况,深入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座谈讨论等方法。
我们对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地区进行了走访和调研,与当地农民、企业代表、政府官员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听取他们对于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农村产业现状:目前,农村产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传统农业、新型农业和农村特色产业并存发展。
传统农业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但存在产能过剩、产值增长缓慢等问题;新型农业如农业科技、现代农业等得到了快速发展,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如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等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2. 产业升级需求:调研发现,农村产业升级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但当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大多数农民仍依赖传统农业,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
其次,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农村人才不足,制约了农业农村的发展潜力。
此外,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亟需加强。
3. 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政策保障是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调研中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出台农业补贴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措施,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
但也有部分地区的政策执行不到位、政策落地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四、建议和措施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新农村——抚宁区乡村振兴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新农村——抚宁区乡村振兴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王 颖(秦皇岛市抚宁区统计局,河北 秦皇岛 066300)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
本文通过抚宁区近年来乡村振兴的实施给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带来了新变化,抽取部分企业、乡镇干部、村干部以及村民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座谈,对全区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农村;抚宁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7X(2021)05.0015-0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抚宁区委区政府积极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实施乡村振兴工作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并结合抚宁区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制定了《乡村振兴夯基行动实施方案》,为实现抚宁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
经过几年的发展,抚宁区农业产业发展如何?农业农村发生了哪些变化?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抚宁区的部分企业、乡镇干部、村干部以及村民进行了调查走访,现将调研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抚宁区总体概况(一)区位优势显著抚宁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靠长城,是秦皇岛市下辖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
境内有京沈、京秦、大秦铁路和秦山铁路,以及京沈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102国道、205国道和5条省道。
是河北省乃至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山、海、长城的区。
(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抚宁区行政区域面积968平方公里,总人口33.1万人。
产业振兴调研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1. 报告名称:[调研地点及产业类型]产业振兴调研报告2. 报告时间:[报告撰写时间]3. 报告目的:通过实地调研,了解[调研地点]产业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产业振兴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4. 报告撰写人:[调研组成员姓名]5. 报告审核人:[审核人姓名]二、调研背景1. 产业现状:简要介绍[调研地点]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分布等。
2. 政策背景:概述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产业振兴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3. 发展目标:阐述产业振兴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对[调研地点]的产业基地、企业、合作社等进行实地考察。
2. 资料收集:查阅政府相关文件、产业报告、企业年报等资料。
3.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相关从业人员、消费者等进行问卷调查。
4. 访谈交流: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等进行访谈。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产业现状分析- 产业规模:分析产业总体规模、产业链条长度、产业集中度等。
- 产业结构:分析产业内部各环节的比重、产业关联度等。
- 产业分布:分析产业在区域内的分布情况,是否存在产业集群效应。
2. 存在问题- 产业基础薄弱:分析产业基础设施、技术水平、人才储备等方面的不足。
- 产业链条不完整:分析产业链条各环节的配套程度、产业链协同效应等。
- 市场竞争激烈:分析国内外市场竞争态势、产品同质化程度等。
- 政策支持不足:分析政策扶持力度、产业政策执行效果等。
3. 问题原因分析- 内部因素:分析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 外部因素:分析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五、产业振兴措施建议1. 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 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群。
2. 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 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关于推进启东市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启东市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推进启东市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及目的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关键。
为了了解启东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情况,本次调研旨在分析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为进一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了100份问卷。
同时,还在调研过程中与乡村干部、农民代表和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乡村产业振兴的推进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95%的受访者认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工作正在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新推出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和农村电商发展是取得最大成效的两个方面。
2.存在的问题尽管乡村产业振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乡村产业的持续发展。
其次,农产品品牌建设还有待加强,产品定位和推广策略需要进一步优化。
3.面临的挑战调研发现,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着市场开拓和人才引进等挑战。
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农产品销售存在一定的压力。
此外,由于全国范围内对农村的人才流失,启东市也存在引进人才的困难。
4.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1)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乡村产业的生产效率;(2)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3)积极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销售压力;(4)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培育乡村产业发展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四、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启东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势头良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措施和成效为了有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启东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本报告通过对某乡村的实地调研,分析了产业振兴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研背景某乡村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近年来,该乡村积极实施产业振兴战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引进新技术等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进一步了解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我们对该乡村进行了实地调研。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以下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 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对乡村干部、农民、企业等进行调查。
3. 访谈法:与乡村干部、农民、企业等进行访谈,了解产业振兴的具体情况。
4. 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乡村产业发展情况,了解产业振兴的成果。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1)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该乡村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了农业效益。
(2)特色产业培育:该乡村依托本地资源,培育了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等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3)农业科技创新: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产业振兴促进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1)基础设施完善:产业振兴带动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水利、电力等。
(2)公共服务水平提高:随着产业振兴,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如教育、医疗、文化等。
3. 产业振兴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1)就业机会增加:产业振兴带动了乡村就业,农民可通过务工、创业等方式增加收入。
(2)农产品附加值提高: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农产品附加值得到提升,农民增收。
4. 产业振兴推动了乡村治理体系完善(1)乡村治理结构优化:产业振兴促进了乡村治理体系完善,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
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调研报告

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调研报告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乡村振兴的事儿。
说到乡村,大家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那种田园风光,稻穗金黄,牛羊成群?可是,现实可不是光有美景就够的,乡村的振兴可离不开产业的支持,真的是“无米之炊”呀!听说,很多地方的乡亲们在努力转型,想通过产业发展让自己的小日子越来越红火。
想想也是,谁不想过上“家家有米,人人笑”的日子呢?咱们得说说什么是产业振兴。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发展农业、手工业、旅游等,让乡村的经济活起来。
比如,有些地方的农民开始种植特色农产品,像有机蔬菜、果树,甚至是中药材,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他们不仅把土地用得更好,还能吸引更多人来买,经济自然就上来了。
这样的转型不仅能让农民有收入,村里的年轻人也愿意回家,真是双赢呀!再来看看乡村旅游这块。
谁说旅游只能在城市?现在,很多城市人都想逃离钢筋水泥的丛林,向往那种“诗和远方”的生活。
乡村的宁静和自然就成了他们的心头好。
于是,咱们的乡亲们开始开农家乐,办民宿,甚至搞一些采摘活动,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听说,有的村子里,这样一来,游客多了,经济也跟着活跃起来了,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
我们再聊聊产业链的问题。
大家知道,光有好的产品可不行,还得有好的销售渠道。
村里的人有时候种了一大堆的果蔬,结果卖不出去,真是“欲哭无泪”。
所以,咱们需要结合现代科技,利用电商平台,把自己的好东西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有些年轻人运用网络技术,帮助乡亲们开网店,果然是“水涨船高”,大家的收入跟着提升了。
想象一下,早上刚从田里摘的蔬菜,晚上就能送到城市的餐桌上,真是太棒了!产业振兴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环保。
咱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现在很多地方在发展绿色产业,像生态农业、无污染的养殖,既保护了环境,又让大家的生活更美好。
这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智慧,让后代也能享受到这份美丽。
说到这里,咱们还得提提相关部门的支持。
XX市乡村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XX市乡村产业发展调查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居民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乡村产业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XX市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我对该市的乡村产业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一、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1.乡村产业类型多样化。
在XX市的乡村地区,以农业产业为主,涵盖了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林业、渔业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兴产业如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
2.乡村产业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XX市的乡村产业有所发展,但由于各地资源条件、人才储备、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一些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较低,面临生存困境。
3.乡村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XX市的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不高、市场开发不足、人才短缺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二、乡村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1.机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向往乡村生活,乡村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增加;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也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挑战:乡村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乡村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市场竞争激烈、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乡村产业发展缺乏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乡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产业。
为了提高乡村产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应该多元化发展产业,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2.加强科技支持,提高产业水平。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提升乡村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3.加大政府支持,优化发展环境。
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多的税收减免和补贴政策,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和人才支持,优化发展环境,降低乡村产业的发展成本。
4.加强市场开拓,提升品牌影响力。
乡村产业应该积极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渠道,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提高乡村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关于某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共3篇

关于某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共3篇关于某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1关于某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一、背景农村地区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基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农村地区面临着人口流失、土地闲置等问题。
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加强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发展,并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某市作为中国东部的一个中等城市,也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政府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积极引导企业走向乡村。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该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1.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市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如修建公路、改造供水和排水系统等。
凭借这些投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改善,农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为乡村企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建议:政府在投资基础设施时注重基层民生,让农民真正感受到所得到的改善。
2. 乡村产业发展加速在政府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乡村发展,如生态农业等。
其中,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发展较快,并对当地经济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建议:政府应引导企业发掘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与乡村环境相融合的企业。
3. 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普及率低尽管政府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普及率仍然不高。
很多农村居民需要到城镇才能享受到这些服务。
建议:政府应在乡村推广“互联网+”医疗、教育,加快数字化进程,提高乡村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总结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需要政府、企业、乡村居民等多方参与。
某市政府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工作,但仍然存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不足。
政府应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注重公共服务的整体规划,使乡村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提高乡村振兴的效率和质量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是必须推进的战略,某市政府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3篇)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报告

(3篇)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报告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报告报告一: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我团队对某地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农村产业结构和发展情况;2.探索农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提出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的建议。
三、调研内容:1.农村产业结构与发展情况调查:通过走访村民、农民合作社等了解农村的主要产业结构和发展情况;2.农村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了解农村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如市场需求不足、技术水平低、资金不足等;3.农村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调研:选择一些典型的农村产业发展成功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
四、调研结果:1.农村产业结构与发展情况:经调研了解,该地农村主要产业有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其中种植业为主导。
发展情况平稳,但存在经营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等问题。
2.农村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调研结果显示,该地农村产业发展存在市场需求不足、技术水平低、资金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农村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通过研究成功案例,我们发现,一些农村产业通过与城市企业合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扶持农民合作社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效果。
五、调研建议:1.建立健全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2.加强农村产业的技术培训和科技创新,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3.加强农村与城市企业的合作,形成农村产业链;4.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报告二:农民合作社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我团队对某地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和发展状况;2.探索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提出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三、调研内容:1.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和发展状况调查:通过走访农民合作社了解其组织形式及发展情况;2.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了解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如资金不足、管理不善等;3.农民合作社的成功案例调研:选择一些典型的农民合作社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
关于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

关于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一、引言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经济繁荣、农民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深入了解当前产业振兴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产业振兴的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推动产业振兴取得更好的成效。
三、调研范围和方法(一)调研范围本次调研涵盖了多个地区的农村产业,包括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多个领域。
(二)调研方法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
四、产业振兴的现状(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地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例如,_____地区扩大了水果种植规模,_____地区发展了特色蔬菜种植。
(二)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发展不少地方建立了农产品加工厂,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一些地方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和市场影响力。
(三)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凭借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等资源,许多乡村发展起了旅游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业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存在的问题(一)产业发展资金不足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农民和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
(二)技术和人才短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农村地区的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运输销售。
(四)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能力弱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低,市场竞争力不足,销售渠道有限,导致农产品滞销和价格波动。
(五)产业融合度不高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未能充分发挥产业融合的协同效应。
XX市XX区乡村振兴战略之产业兴旺调研报告

XX市XX区乡村振兴战略之产业兴旺调研报告一、产业发展现状以来,XX区农业始终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突出抓好优质辣椒、绿色蔬菜(食用菌)、绿色“稻+”、生态畜牧业产业发展,农业呈现出全产业链、全供应、全价值链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7年完成粮食32.9万吨,油菜5.5万吨、肉类10.2万吨、禽蛋1.24万吨、水产品2.9万吨,保障了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种植蔬菜40.8万亩、辣椒36.5万亩、食用菌3600万棒、烤烟4.8万亩,调减玉米种植10.6万亩;实施绿色生态“稻+”工程 5.3万亩,非粮增加值占比达91%,农业总产值达8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二、主要成效一是农业产业范围化水平日趋晋升。
坚持在特色优势上下功夫、在绿色生态上做文章,在产业营销上找路径,以优良辣椒、绿色蔬菜(食用菌)、绿色“稻+”、生态畜牧业为主导产业,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推进产业向优势资源、优势区域集聚,推动产业板块化发展,重点打造西部夏秋冷凉蔬菜、中路城郊型蔬菜、东南部内向型蔬菜3大蔬菜产业板块,环绕石板等辣椒产业大镇树立6条标准化万亩辣椒示范带,环绕茅栗全境域打造创新发展绿色“稻+”工程,产业发展实现区域化结构、范围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营,使过去产业范围小效益低向着范围大效益高方向转变,极大晋升了产业扶贫增收水平。
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明显。
全区上下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环绕市场需求,优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
以XXX、泉源菌业、广东温氏、XXX等龙头为依托,进一步加快了农业结构调解,在2017年调减玉米10.6万亩的根蒂根基上2018年再行调减5.4万亩的目标。
2018年共结构蔬菜45万亩、辣椒45.06万亩,实施绿色生态“稻+”工程10万亩。
广东温氏生猪养殖已陆续开始出栏,每头生猪纯利润达200元以上,户均年收入可达20万元。
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产业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产业调研报告近年来,X区X镇持续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投入力度,结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真言,立足当前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不足,特展开本次调研,希望通过找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及时找准问题、精准发力,为我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逐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献言献策。
一、X镇基本概况X区X镇总面积达X平方公里,共有X个村X个村民小组,人口共计X户X人,其中农村人口X户X人,城镇人口X户X人,土地确权面积为X亩,全镇共有五保户X 人,低保户X户X人,农村低保户X户X人,X岁以上老人有X人,X年村集体平均收入为X.X万元,X年至X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X元、X元、X元。
X年,全镇共谋划基础设施建设、一事一议、民生事业、产业和服务业X大类X个项目,计划投资X.X亿元。
其中政府投资X大类X个项目,计X.X亿元,分别为道路硬化、亮化、绿化、户改厕和环境整治X.X亿元;高效节水、农村公路、阳光沐浴工程、美丽小城镇、美丽乡村等X个项目)X万元;村庄道路硬化及排水项目X万元;棚户区改造项目X万元。
社会投资项目包括产业和服务业类中X个项目,共计X.X亿元,分别生物研发基地建设项目X万元,鲜美达农产品营销集配中心X万元,机动车驾驶人考场项目X万元,红木家具加工展示项目X万元,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项目X.X亿元。
二、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农业要强,必须产业兴旺,发展才有动力;农村要美,必须产业兴旺,美丽才能支撑;农民要富,产业必须旺,增收才有保障。
因此,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紧紧牵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以产业兴旺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为农村各项发展提供充实的物质基础,才能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促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X镇共有X个自然村,X年总收入合计X.X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出租收入)X.X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耕地、鱼塘等承包费)X.X万元、补助性收益X.X万元、其它收入X.X万元。
关于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

关于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深入了解产业振兴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路径,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并形成如下报告。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产业振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当前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振兴策略提供依据。
二、调研范围与方法本次调研涵盖了多个地区的不同产业类型,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
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和数据。
三、产业振兴的现状(一)农业产业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地区推广了新型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特色农产品种植逐渐形成规模,部分地区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二)制造业部分传统制造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新兴制造业也在一些地区崭露头角,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三)服务业旅游业、电商等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在一些自然风光优美或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旅游业蓬勃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地区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不足,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相对较少,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三)人才短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匮乏,制约了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就业,导致本地人才流失。
(四)资金投入有限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一些地区财政资金有限,融资渠道不畅,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
(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地区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和招商引资。
五、发展建议(一)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地区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产业的协同性和互补性。
(二)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创新平台,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城市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农村人口大量外流,乡村经济一度陷入低谷。
因此,乡村产业振兴成为了当前重要的议题,各级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实施相关政策,那么究竟这些政策的实施情况如何呢?通过实地调研,笔者想要给出一些深入的观察和分析。
二、调研内容本次调研选取了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作为实地调研的对象,对该县的产业发展情况、政府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了解和深入分析。
1. 产业发展情况淅川县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大力发展了农业、养殖业等传统产业,并且通过拓展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新领域,不断推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其中,农业方面主要发展的是水稻种植,青椒种植等,这些农作物种植有着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保证了农产品的品质优良。
而在养殖业方面,该县也主要发展了生猪养殖、蛋鸡养殖等方向,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品质也不断提升,为全县的农村产业注入了活力。
2. 政府扶持政策为促进乡村产业的健康发展,淅川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土地政策。
政府实行粮食收购政策,并且加强了土地托管的管理,让农民通过托管土地来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除此之外,政府还通过招商引资、抽检农产品等方式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乡村产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对实施情况的评价通过以上调研,我们可以看到淅川县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政策层面上,政府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而在乡镇层面上,相关部门也积极主动,采取了多种方式促进农产品生产和销售。
而在这些政策推动下,淅川县的农产品和旅游资源开始发挥作用,不断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实际情况中需要面临的问题,例如一些老农民还没有能够适应现代的农业生产模式,在一些种植上处于慢速发展状态;同时,政策的落实和实施还需要不断加强,让更多的农村人口受益。
XX市乡村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XX市乡村产业发展调查报告报告标题:XX市乡村产业发展调查报告一、引言本报告主要对XX市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该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二、调查方法及样本选择为了获得全面的数据和信息,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法和访谈法等。
样本选择方面,我们特意选择了XX市不同地区的农户、农业企业和乡村合作社等,以确保调查的代表性。
三、乡村产业发展现状根据调查数据显示,XX市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
随着电商等新兴销售渠道的发展,农产品销售不再局限于传统销售渠道,更多的农户选择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
2.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XX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乡村旅游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3. 农业技术创新成果丰硕。
市农业科技推广站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示范和培训等方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四、乡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XX市乡村产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1. 产业结构不合理。
传统农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2. 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
部分农产品缺乏加工环节,不能实现附加值的提升,限制了乡村产业链的延伸。
3. 营销手段相对滞后。
有关部门和农户在乡村产品推广和营销方面的手段和方法相对滞后,导致产品销售困难。
五、乡村产业发展的发展趋势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我们预测未来XX市乡村产业发展的趋势如下:1. 农村产业结构将逐渐向多元化和高附加值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 农产品加工业将成为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产品提供更多附加值。
3. 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将继续崛起,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建议和对策基于调查结果和发展趋势,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 支持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乡村产业振兴调研报告

乡村产业振兴调研报告xx街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振兴的总体思路是:实施“股改+拆违+引进新业态”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强村更强,经济薄弱村彻底转变。
结合城南新城开发建设,统筹谋划各村(居)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带动村(居)民致富。
一、村居集体经济的基本情况街道共有25个村(居)、3个纯城市社区,另外有齐鲁石化2个社区在辖区范围内。
25个村居中,有3个村居(西夏、车站、山王)集体收入比较好,年均收入在100万以上。
收入来源,西夏主要是齐鲁石化、华能电厂等大企业占地,从用电用水等给予部分政策支持,和租占地费用;车站、山王是两个城中村,主要靠房屋租赁费用。
有19个村居集体收入在10万至100万之间,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村居周边工业企业租地费。
有1个村居(安乐店)集体收入在10万以下,3万以上,仅为7.82万元,主要来源为承包地租金。
另外,有2个村居(陈家、矮槐)在3万以下,收入来源全部是上级补助资金,为经济薄弱村,经济薄弱的主要原因是集体合同不规范(期限长、没经民主议事程序)个别人长期占用集体资产等问题、租赁承包费用低等原因,集体资产价值流失比较严重,集体收入不高甚至没有收入。
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一)产权制度改革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xx街道自XX年开始,以安里村为试点探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在25个村居全面铺开,截至目前,除车站社区以外,其余24个村居已完成改革工作。
共核实村居集体总资产约20.19亿元、集体土地约2471万平方米(折亩数约37065亩),经过身份认定,共确定享受集体经济股份的村居民24141名,经过股权量化,共有约16.37亿元的集体经营性净资产(能够用于经营产生经济收益)被以股份的形式确权到人。
已有安里、渠村、杨家、仉行、窝托5个村居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其余村居正在积极办理中。
经过清产核资,摸清了家底,解决集体资产产权不明晰的问题,村(居)民对集体资产有多少、分别是什么非常清楚,堵住了被侵占、被挪用、流失的漏洞。
关于XX市XX村乡村振兴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XX市XX村乡村振兴工作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关于XX市XX村乡村振兴工作一、背景介绍XX市XX村作为该地区农村经济相对较落后的地区之一,乡村振兴工作面临较大的挑战。
基于此,我们组织了一次调研,以了解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二、调研情况1.村庄基础设施欠缺:XX村的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较为简陋,无法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
2.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由于交通条件限制,村民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导致农产品滞销的问题较为突出。
3.农民技术水平有限:由于缺乏科学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知识,部分农民的技术水平较低,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问题分析1.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欠缺是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村庄的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
2.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可以通过拓展市场渠道、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等途径来解决,促进农产品的销售。
3.提升农民技术水平是乡村振兴的长久之计,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班、引进农业科技人员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四、解决办法1.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升村庄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水平。
2.发展农产品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与城市市场对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植、养殖等技术水平。
4.引进农业科技人员,提供科技支持和指导,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规模化。
五、总结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XX市XX村乡村振兴工作存在基础设施欠缺、销售渠道不畅、农民技术水平有限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发展农产品电商平台、开展农民培训、引进农业科技人员等解决办法。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和支持乡村振兴工作,促进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六、具体措施与实施计划为了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实施计划: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针对村庄的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欠缺情况,相关部门可以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市XX区乡村振兴战略之产业兴旺调研报告为加快推进我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落地生根,我局围绕产业兴旺推进情况,深入镇(乡、街道)、村组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业发展现状党的十八大以来,XX区农业始终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突出抓好优质辣椒、绿色蔬菜(食用菌)、绿色“稻+”、生态畜牧业产业发展,农业呈现出全产业链、全供应、全价值链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7年完成粮食32.9万吨,油菜5.5万吨、肉类10.2万吨、禽蛋1.24万吨、水产品2.9万吨,保障了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种植蔬菜40.8万亩、辣椒36.5万亩、食用菌3600万棒、烤烟4.8万亩,调减玉米种植10.6万亩;实施绿色生态“稻+”工程5.3万亩,非粮增加值占比达91%,农业总产值达8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40元。
二、主要成效一是农业产业规模化水平日趋提升。
坚持在特色优势上下功夫、在绿色生态上做文章,在产业营销上找路径,以优质辣椒、绿色蔬菜(食用菌)、绿色“稻+”、生态畜牧业为主导产业,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推进产业向优势资源、优势区域集聚,推动产业板块化发展,重点打造西部夏秋冷凉蔬菜、中路城郊型蔬菜、东南部外向型蔬菜3大蔬菜产业板块,围绕石板等辣椒产业大镇建立6条标准化万亩辣椒示范带,围绕茅栗全境域打造创新发展绿色“稻+”工程,产业发展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营,使过去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向着规模大效益高方向转变,极大提升了产业扶贫增收水平。
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明显。
全区上下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围绕市场需求,优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
以重庆火锅集团、泉源菌业、广东温氏、卓豪种业等龙头为依托,进一步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在2017年调减玉米10.6万亩的基础上2018年再行调减5.4万亩的目标。
2018年共布局蔬菜45万亩、辣椒45.06万亩,实施绿色生态“稻+”工程10万亩。
广东温氏生猪养殖已陆续开始出栏,每头生猪纯利润达200元以上,户均年收入可达20万元。
XX绿色农产品影响力正日益扩大,“泉涌式”发展态势日益显现。
三是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成效凸显。
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因地制宜抓好辣椒、经果、生猪等长线长效产业和蔬菜、生态家禽、食用菌等短期见效及短平快产业,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有产业。
整合扶贫专项及产业项目资金2.1亿元,申报到位产业扶贫子基金6.63亿元,落实扶贫小额信贷3.39亿元,推进产业扶贫“2211”工程落地生根,带动1.8万余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增收,户均增收3000元。
四是品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化优势显现。
坚持“全产业链打造、全要素链配套、全价值链提升、全流程链优化、全责任链压实”的要求,突出“三品一标”认证,强化农业品牌创建,加大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辣椒、生猪一体化养殖、绿色生态“稻+”工程、食用菌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全区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90个、绿色食品8个、有机食品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
五是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凸显。
全区各农业园区完成投资10.9亿元,入驻省级园区中的企业累计8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态、生活等综合功能集聚,与美丽乡村升级相互融合,把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美田园”。
带动红色游、田园游、乡村游等新业态“井喷”式发展,全区旅游综合收入90亿元,增长35%。
六是农村综合改革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
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多项改革成为全国、全省试点。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被列入国家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三社融合”、“三变”改革、“三权分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蹄急步稳,通过省级验收获得“优秀”等次,为农民颁证,奠定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奠定坚实基础。
“三变”改革试点全面铺开,全区的28个改革试点参与经营主体77个,农民变股东16671人,以资源入股6645亩。
七是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成效初见。
序时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完成营造林6.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乡)实现全覆盖,159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村。
全面推行“河长制”,大力实施“治污治水·洁净家园”攻坚行动,按照省委要求高标准推进库区网箱养殖整治,全区域内河流共拆除网箱214户55.28万平米;全面提升畜禽粪便利用,减少养殖污染,依托温氏生猪一体化项目发展指导建设大型沼气工程5处,建设容积2300立方米,切实解决养殖户污染的问题。
三、主要做法(一)强化措施保障抓落实。
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细落小落实,区委政府先后召开一系列会议,印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提供保障措施。
1月5日,全区组织召开了脱贫攻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会,对调减高杆低效传统作物种植,调增高效经济作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了安排部署。
1月29日,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玉米调减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3月6日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春风行动产业扶贫工作。
3月7日召开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大会,对乡村振兴产业扶贫进行了深入安排部署。
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扶贫化作群众自己的行动,做到早规划、早安排、早发动、早落实,确保产业扶贫到村到组到户到人。
(二)建设专班调度抓落实。
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区委书记黄国宏2月24日、28日,分别到枫香花茂就乡村振兴、蔬菜产业提升和平正红星村就春风行动产业扶贫进行了现场调研。
区长肖光强2月5日到乐意园区就重庆火锅集团带动辣椒产业发展现场办公,要求依托龙头加大订单种植,切实保障产品销售。
区委明确区委副书记邹艺、区政府副区长付康负责牵头统筹调度统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产业扶贫、组组通、易地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各项工作落实。
区农牧局成立了产业结构调整蔬菜(食用菌)、优质辣椒、生态畜牧和绿色“稻+”产业发展4个工作专班,负责协调调度抓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区成立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服务队深入基层、田间地头,强化技术培训、政策宣传、贫困户遍访和工作督促检查,先后组织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培训1.5万人次,对23个镇(乡、街道)全覆盖开展农资专项执法检查,分产业建立到户、到丘块、到经营主体产业结构台账,确保产业结构调整落细落小落实。
(三)超前谋划科学布局抓好落实。
围绕省委“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要求,全区上下围绕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采取“龙头+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强化产销衔接,以销定产,加大农超、农机、农校、农企、农医对接力度。
全区围绕重庆火锅集团5月建成投产,依托辣椒烘干线,突出30万亩辣椒订单生产,带动全区种植优质辣椒45万亩以上;围绕泉源菌业带动二期全面投产,在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扶贫产业园区28个,带动发展食用菌1亿棒。
围绕广东温氏集团生猪种养循环一体化项目,发展温氏家庭农场89户116栋,覆盖贫困户200余户。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建议我区虽然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任存在现代农业生态系统持续退化,农村环境质量下降;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意识不强,农业产业观念落后;产业结构调整氛围不浓,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投入不足限制了发展的劲头;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力,农业品牌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建议如下。
(一)始终把龙头企业培育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
大力发展加工和流通,开展品牌创建与市场营销,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激发产业链、价值链的重构和功能升级。
全区各类各经营主体及龙头企业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采取“龙头+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订单带动8万余农户种植辣椒、蔬菜、稻+、刺梨等产业20多万亩,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
融入成渝经济圈,引进重庆火锅集团入驻乐意园区,打造辣椒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带动我区辣椒产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延伸,打造6个万亩辣椒产业带。
引进广东温氏集团入驻,依托产业扶贫子基金,建设从原种、饲料、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全产业链,带动全区生猪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二)始终把品牌品质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突出绿色、优质、生态、安全、高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拉长产业链、就业链,着力提升农业附加值。
切实放大“全国农业质量安全县”品牌效应,着力强化农产品质量田间安全监管,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强化“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强化品牌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条,打造了乌江豆腐鱼、果贡米等地理标识保护产品,培育了“珍稀奇、黔九丰、XX红”等品牌,促进了全区农业质量效益有提升,实现农产品向“种得好”到“卖得好”转变。
以泉源菌业公司为龙头,从菌种研发、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产品回收、品牌建设等全方位入手,推动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围绕28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创建产业扶贫示范园,带动贫困户种植食用菌。
依托枫香九丰公司技术、品牌、市场优势推动建设西部夏秋冷凉蔬菜、中路城郊型蔬菜、东南部外向型蔬菜3大特色蔬菜产业板块,带动全区发展绿露地设施蔬菜20万亩。
(三)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
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委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战略部署,围绕产业扶贫“五个到村到组到户到人”‘要求,坚持长短结合、以短补长,采取“公司+基地(大户)+贫困户”、“村集体经济+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整合首批扶贫项目资金3400多万元,产业子基金6.63亿元,深入实施产业扶贫,重点打造辣椒、温氏生猪、绿色“稻+工程”、食用菌四大主导产业,鼓励能种植蔬菜辣椒的都种植2-5亩,能养殖生猪的都养殖2头以上,能就业的1人以上就业,通过发展产业就业脱贫增收,实现了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四)始终把农村改革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动能。
围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实施土地“三权分置”,统筹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深入推进“三社融合”试验试点,整合供销社、农商行、合作社职能、政策和人员,由供销社负责社会股金,农商行负责社员产业发展垡贷款,合作社负责产业发展、市场拓展、品牌创建、订单销售,整合资源、聚集要素,以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为抓手,将合作社做成实体经济,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社会化程度,做大做强农业产业。
目前,辣椒烘干线、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订单辣椒面积30余万亩,基本实现以销定产,带动贫困群众发展辣椒产业。
28个“三变”改革试点村(社区),参与经营主体77个、农民变股东16670人(其中:贫困人口1212人),带动发展产业3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