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高锰酸盐指数(环境监测岗专业考试)

合集下载

洁净区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洁净区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洁净区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洁净区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1.综合水样;2. 等速采样;3.硫酸盐化速率;4.土壤单项污染指数二、问答题(共50分)1.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有什么区别,二者在数量上有何关系,为什么,(9分)2.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各实用于什么情况,怎样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9分)3.比较重量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非色散红外吸收法三种测定水中石油类物质的原理和优缺点。

(9分)4. 常用哪些方法提取生物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脂肪提取器提取法有何优点,(8分)5. 有一地势平坦的田块,由于用污水灌溉,土壤被铅、汞和苯并(a)芘污染,试设计一个监测方案,包括布设监测点、采集土样、土样制备和预处理,以及选择分析测定方法。

(15分)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监测某水样的BOD时,采用稀释法测定数据为:水样在培养前溶解氧浓度5是4.73mg/L;水样在培养后溶解氧浓度是2.16mg/L;取原水样100mL加稀释水至1000mL。

稀释水在培养前溶解氧浓度是0.12mg/L;稀释水样在培养后溶解氧浓度是0.04mg/L,求水样的BOD为多少, 52. 监测某采样点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时,用装有5 mL吸收液的筛板式吸收管采样,采样流量为0.30 L/min,采样时间为60 min,采样后用光度法测定并计算得知全部吸收液中含2.0μg NO,已知采样点的温度为5?,大气压为100 Kpa,2求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

第1 页共7 页*密*《环境监测分析》期末考试试卷( B 卷)3. 采用重量法测定某采样点中的TSP时,用中流量采样器进行采样,采样温度325?,大气压101.3Kpa,采样流量0.12m/min,采样时间2h,空白滤膜质量282.6mg,样品滤膜质量282.9mg,求大气中TSP的浓度。

4.三个声源作用于某一点的声压级为65dB、68dB和71dB,求同时作用于这一点的总声压级为多少,附:分贝和的增值表L- L 0 1 2 3 4 5 6 P1P2ΔL 3.0 2.5 2.1 1.8 1.5 1.2 1.0 P第2 页共7 页*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环境监测分析》期末考试试卷(B卷) 课程代码1 8 2 4 命题单位材料学院化学教研室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10分)1.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

环境监测复习题

环境监测复习题

1. 按空气中污染物质的存在状态,将其分为分子状态污染物和粒子状态污染物。

2.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可归纳为 (直接采样法 ) 和富集(浓缩)采样法两大类。

3.简易比色法是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简单、快捷的分析方法,常用的比色法有溶液比色法和试纸比色法。

4.用于大气污染物采样的主要设备是、和。

5.大气污染物样品常用的富集采样法主要有溶液吸收法、填充住阻留法和滤料阻留法。

6.填充柱阻留法根据填充剂阻留作用的原理,可分为吸附型、反应型和分配型三种类型。

7.与其他环境要素中的污染物相比较,空气中的污染物具有随和变大的特点。

二、判断题1.任何水样,都必须先经过稀释再测定。

(W )2. 水样用无臭水稀释到刚好闻不出臭味时的稀释倍数称为“臭阈值”。

R3. 水样保存的目的是使水样的成分保持不变。

(R )4.地下水采样一般采集混合水样。

(W )5. 工业废水在布设采样点时,含第一类污染物的废水,在工厂总排污口处设置采样点。

(R)6. 水样的代表性决定于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代表性。

()7. 任何分析项目均可用控制图来控制质量。

()8.电导法主要用于氮氧化物的自动监测。

()9.测定溶解氧的水样需要单独采氧。

()三、解释概念题1. 水体自净:2. 生化需氧量: 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微生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3.高锰酸盐指数: 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所测得的化学需氧量4.浊度: 反映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5.化学需氧量: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氧化一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为单位表示6.吸附法:指利用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将水样中的一种或者数种组分吸附于表面,再用适宜的溶剂加热或者吹气等方法将预测组分解吸,达到分离与富集的目的。

7.酸度: 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8.悬浮物:指水样经过过滤后留在过滤器上的固体物质,于103~105℃烘至恒重后得到的物质即为悬浮物9. 臭阈值法:用无臭水稀释水样,当稀释到刚能闻到臭味时的稀释倍数称为“臭阈值”即:臭阈值(TON)=(水样体积+无臭水体积)/水样体积1.简述水样消解处理的目的和主要方法。

环境监测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习题(答案)第一章:名词解释: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换趋势。

P2填空:1.各种污染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单独作用、拮抗作用、相加作用和相乘作用。

(抗拮、相乘)2.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连续性和追踪性的特点。

(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3.监测工业废水的一类污染物,在车间车间处理设备排放口布设采样点;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

(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排污单位总排放口)4.“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 14 种化学类别,共68 种有毒化学物质。

(14 68)简答:1环境监测的分类(一)按监测目的分类监视性监测(又称为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或应急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按监测介质的对象不同可将环境监测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病源体、病毒、寄生虫等)监测。

2.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污染控制标准)(3)环境基础标准(4)环境方法标准(5)环境标准物质标准(6)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等6类。

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3级。

3.什么是优先污染物,具有什么特点?优先污染物:对众多的污染物进行筛选并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所说的优先过程。

那么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illutants)。

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变)、毒性较大的污染物,以及现代已有检出方法的污染物。

第二章名词解释: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性质发生变化,水体自然地恢复原样的过程称为自净。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环境监测?答: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一般包括哪几方面的监测方法?答:环境监测包括对污染物分析测试的化学监测(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对物理(或能量)因子-—热、声、光、电磁辐射、振动及放射性等的强度、能量和状态测试的物理检测;对生物由于环境质量变化所出现的各种反应和信息,如受害症状、生长发育、形态变化等测试的生物监测;对区域种群、群落的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的生态监测。

3、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4、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哪三个方面?答: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5、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答: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可归纳为:(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6、按环境监测的目的来分,环境监测可分为哪三个方面的监测?答:(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7、环境污染的特点是什么?答: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环境污染社会评价的影响而具有社会性。

它的特点可归纳为:(1)时间分布性(2)空间分布性(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8、环境监测的特点是什么?答:环境监测就其对象、手段、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污染组分的复杂性等.其特点可归纳为:(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3)环境监测的追朔性9、什么是环境标准?答:环境标准是标准的一类,目的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

河北省环境监测上岗证考核试题(高锰酸盐指数)

河北省环境监测上岗证考核试题(高锰酸盐指数)

河北省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证考核试题(高锰酸盐指数)工作单位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35分)1..高锰酸盐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量,以表示。

2.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时,水中的、、等还原性无机物和在此条件下可被氧化的均可消耗KMnO4。

高锰酸盐指数常被作为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3.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方法中,氧化剂是,一般应用于、和,不可用于工业废水。

4.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水样采集后,应加入,使pH< 2, 以抑制微生物的活动,样品应尽快分析,必要时应在冷藏,并在小时内测定。

5、CODMn测定结果与溶液的酸度、、、有关。

测定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结果具有可比性。

6、K2Cr2O7测定COD,滴定时,应严格控制溶液的酸度,如酸度太大,会使。

7.在酸性条件下,KMnO4滴定NaC2O4的反应温度应保持在,所以滴定操作要进行。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4分,共8分)8、在酸性条件下,K2Cr2O7可氧化水样中全部有机物。

()9、当氯离子含量较多时,会产生干扰,可加入H gSo4去除。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每题5分,共25分)10、在进行CODMn测定时,取50 ml均匀水样,并用水稀释至100ml,转入250ml 锥形瓶中,加入5ml(1+3)H2SO4混匀,加入10.00mlC(1/5KMnO4)=0.01mol/L KMnO4溶液,摇匀,立即放入沸水浴中加热,在水浴加热过程中,紫色褪去,以下操作是:()⑴再加10.00mlC(1/5 KMnO4)=0.01mol/L KMnO4溶液;⑵继续加热至30分钟;⑶酌情减少取样量,重新分析。

11、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时,取样量应保持在使反应后滴定所消耗的KmnO4溶液量为加入量的:()⑴1/5-4/5;⑵1/2-1/3;⑶1/5-1/212、配制浓度为0.025mol/L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应该:()⑴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至万分之一克;⑵称量至1 mg; ⑶粗称后标定。

环境监测中高锰酸盐指数(IMn)、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方法比较及相关

环境监测中高锰酸盐指数(IMn)、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方法比较及相关

环境监测中高锰酸盐指数(IMn)、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方法比较及相关性分析发布时间:2022-08-01T08:36:07.41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6期作者:徐家艳[导读] 高锰酸盐指数(IMn)、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活需氧量(BOD5)等指标是反映水体受到耗氧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指标,徐家艳大理州生态环境局南涧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云南大理南涧 675700摘要:高锰酸盐指数(IMn)、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活需氧量(BOD5)等指标是反映水体受到耗氧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指标,对于废水处理效果的控制及对地表水水质的评价多用这些指标,故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多数水样的项目都会涉及高锰酸盐指数(IMn)、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活需氧量(BOD5)这三个指标。

这些指标相互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由于其物理含义不同难于互相取代;由于水质耗氧有机物组成不同,这种相关性又不是固定的而是有较大的变化。

本文从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出发,从高锰酸盐指数(IMn)、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活需氧量(BOD5)三个常用指标的定义、分析方法原理、监测数据对比,从而进一步明确三者的相关性。

1.高锰酸盐指数(IMn)、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活需氧量(BOD5)方法原理1.1高锰酸盐指数是指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用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L来表示。

水中的硫化物、亚铁盐、亚硝酸盐等还原性无机物和在此条件下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均可消耗高锰酸钾。

故而高锰酸盐指数是衡量地表水受还原性无机物和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指标。

方法原理: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方法详见《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11892-89),其中酸性法基本原理是水样中加入硫酸使其呈酸性后,加入已知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某些有机物和无机还原性物质氧化,反应后加入过量的草酸钠还原剩余的高锰酸钾,再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钠,通过计算得到样品中的高锰酸盐指数。

环境监测实验思考题答案(1)教学文稿

环境监测实验思考题答案(1)教学文稿
• 1、沸水浴过程中,如果溶液红色褪去,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高锰酸钾用量不够,应加大水样的稀释倍数在进行测定 • 2、高锰酸盐指数一般适应于监测何种水样?对于海水样
品,能不能直接使用该法? 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称高锰酸盐指
数,以氧的mg/L表示。该指数常被作为反映地表水受有机 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适用范围:仅限 于地表水、饮用水和生活污水。按测定溶液的介质不同, 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法和碱性高锰酸钾法。当Cl-含量高于 300mg/L时,应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因为碱性条件下, 高锰酸钾氧化能力比酸性条件下稍弱,此时不能氧化水中 的Cl- );对于较清洁的地面水和被污染的水体中氯化物 含量不高(Cl-<300mg/L)的水样,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法。
方法
CODCr
重铬酸 硫酸银 钾
IMn
高锰酸 无

加热方 式
电炉沸水浴加热时 NhomakorabeaH 间回流2h 30mL浓硫 酸
30min 5mL(1+3) 硫酸
5、对于单一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方程进行计算,以求 得其理论需氧量(ThOD)或理论有机碳量(ThOC)。在环
境监测中,对有机耗氧污染物,一般是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 有机物的总量,如COD、IMn、BOD5、TOD、TOC等,前 四种参数称为氧参数,TOC称为碳参数。请思考:①对同一 个水样,COD、IMn、BOD5、TOD、ThOD数值上是否有大 小顺序关系?②TOD与TOC之间是否有关系? 对于同一水样各氧参数在数值上的关系:ThOD>TOD> CODCr>IMn>BOD5; TOC与TOD都是利用燃烧法来测定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所不 同的是, 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的, TOD是以还原性物质 所消耗氧的数量表示的,且TOC所反映的只是含碳有机物, 而TOD反映的时几乎全部有机物值。根据TOC对TOD比例关 系,可以大体确定水中有机物的种类。

2022年北京化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北京化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北京化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历史上著名的两次空气污染事件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______指数常被作为反映地表水受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3、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时,其优点是______,缺点是______;K-D浓缩器的优点是______。

4、作用于某点的三个噪声源的声压级分别是65dB、65dB、89dB,则该点的总声压级为_____。

5、水环境遥感监测可以直接遥感监测的指标包括水面积、叶绿素a、悬浮物、有色溶解有机物、______、______。

6、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7、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8、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部份。

二、判断题9、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

而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转化后形成的物质,因此二次污染物的毒性要比一次污染物的毒性小。

()10、用林格曼图鉴定烟气的黑度取决于观察者的判断力。

()11、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速率的计算公式为:排放速率等于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实测浓度与标准状态下干排气流量乘积。

()12、当水样中S2-含量大于1mg/L时,可采用碘量法滴定测定。

()13、CODMn测定时,KMnO4和Na2C2O4可互相滴定。

()14、测定DO的水样要带回实验室后加固定剂。

()15、对于某学校主教学楼噪声应该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标准。

()16、“分贝”(dB)是计算噪声的一种物理量。

()17、系统误差是由某些恒定因素造成的,在一定条件下符合正态分布。

()18、在测定分析中,分析方法灵敏度越高越好。

()三、选择题19、标准型皮托管的内管测量的是()。

A.动压B.静压C.全压D.正压20、对于有机工业有害废物、生活垃圾、医院废弃物,主要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高锰酸盐指数
分类号:W5-4方法原理
水样加入硫酸使呈酸性后,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并在沸水浴中加热反应一定的时间。

剩余的高锰酸钾,用草酸钠溶液还原并加入过量,再用高锰酸钾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钠,通过计算求出高锰酸钾指数数值
一、判断题
1.酸性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水样时,在采集后若不能立即分析,应加入浓硫酸,使pH<2,若为碱性法测定的水样,则不必加保存剂。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不论酸性法还是碱性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水样在采集后若不能立即分析,在保存时均应加硫酸。

2.因高锰酸钾溶液见光分解,故必须贮于棕色瓶中。

( )
答案:正确
3.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时,沸水浴后的水面要达到锥形瓶内溶液面的2/3高度。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沸水浴液面要高于反应溶液的液面。

4.高锰酸盐指数可作为理论需氧量或有机物含量的指标。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因为高锰酸盐指数只能氧化一部分有机物,所以高锰酸盐指数不能作为理论需氧量或有机物含量的指标。

5.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加热煮沸时,若延长加热时间,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 ) 答案:正确
二、选择题
1.碱性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时,水样中加入高锰酸酸钾并在沸水浴中加热后,高锰酸根被还原为。

( )
A.Mn2,B.MnO:C.MnO~2—
答案:B
2.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时,在沸水浴加热完毕后,溶液仍应保持微红色,若变浅或全部褪去,接下来的操作是:。

( ) A.加入浓度为0.01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B.继续加热30min
C.将水样稀释或增加稀释倍数后重测
答案:C
3.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时,对于浓度高的水样需进行稀释,稀释倍数以加热氧化后残留
的高锰酸钾溶液为其加入量的为宜。

( )
A.1/3—1/2 B.1/3~2/3 C.1/3—3/4
答案:A
4.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所用的蒸馏水,需加入溶液后进行重蒸馏。

( ) A.氢氧化钠B.高锰酸钾C.亚硫酸钠
答案:B
三、问答题
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时,水样采集后,为什么用H2SO4酸化至Ph<2而不能用HNO3或HCl酸化?
Cl具有还原性,也答案:因为HNO3为氧化性酸,能使水中被测物氧化;而盐酸中的
能与KMnO4反应,故通常用H2SO4酸化,稀H2SO4一般不具有氧化还原性。

四、计算题
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时,欲配制0.1000mol/L草酸钠标准溶液100ml,应称取优级纯草酸钠多少克? (草酸钠分子量:134.10)
答案:X=0.1000×(134.10×1/2)×100/1000=0.670 5(g)
参考文献
[1]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T11892—1989).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 《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参考)试题集》编写组.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参考)试题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 刘瑞雪,等.化验员习题集.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命题:武云霞
审核:李振声彭刚华陈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