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毛竹低产林改造建设项目策划
竹林基地实施方案范文模板
竹林基地实施方案范文模板一、项目背景。
竹林基地是一处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拥有丰富的竹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资源,制定竹林基地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项目目标。
1. 充分挖掘竹林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推动竹制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2. 保护和修复竹林生态环境,提升基地的生态旅游价值。
3. 提高竹林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三、项目内容。
1. 竹林资源开发利用。
(1)引进先进的竹材加工设备,提高竹制品的加工质量和产量。
(2)组织竹艺品设计比赛,激发竹艺品创作的潜力,丰富产品种类。
(3)开展竹编、竹雕等传统手工艺培训,传承和发扬竹文化。
2.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加强竹林保护管理,禁止乱砍滥伐,建立健全的保护制度。
(2)开展竹林生态环境调查评估,科学制定生态修复方案,恢复竹林生态平衡。
(3)推动竹林生态旅游,引导游客爱护环境,倡导绿色出行。
3. 宣传推广与服务提升。
(1)制作宣传册、宣传片,介绍竹林基地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2)建设竹林基地的宣传展示中心,举办竹文化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3)提升基地服务水平,改善游客接待设施,打造优质的旅游体验。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制定竹林基地实施方案,明确各项任务和责任人。
2. 确定项目资金来源和投入计划,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3. 招募专业团队,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4. 开展竹林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
5. 宣传推广和服务提升工作同步进行,全面提升竹林基地的形象和知名度。
五、项目效果评估。
1. 对竹林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2. 对宣传推广和服务提升效果进行调研和评估。
3.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竹林基地实施方案,确保项目效果的最大化。
六、项目总结。
竹林基地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为竹林基地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竹林基地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在我国,毛竹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推动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提高毛竹的种植质量和产量,促进毛竹产业的发展,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
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座毛竹丰产林基地,提高毛竹种植技术水平,提高毛竹的单产和质量,实现毛竹产量的稳步增长,促进毛竹产业的发展,提升毛竹在经济上的价值。
二、项目内容和实施步骤2.1项目内容(1)基地选址:选择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源丰富的地区作为毛竹丰产林基地的选址。
(2)毛竹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质量好的毛竹品种进行种植。
(3)土壤改良:通过施肥、翻耕等方法改良土壤,提升土壤肥力,为毛竹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4)种植技术培训:对参与基地建设的农民进行毛竹种植技术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
(5)科学管理:建立科学的毛竹种植管理体系,包括灌溉、施肥、防虫等方面的管理,提高毛竹的生长和产量。
(6)科研支持: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毛竹种植技术研究,推动毛竹生产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2.2实施步骤(1)项目立项和准备阶段: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内容,进行项目的立项和申报。
(2)选址和土地准备阶段:选择适宜的区域,并进行土地清理、平整等准备工作。
(3)品种选择和苗木培育阶段: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毛竹品种,并进行苗木培育和繁殖。
(4)土地改良阶段:进行土壤改良的工作,包括施肥、翻耕等,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适宜程度。
(5)种植和管理阶段:进行毛竹的种植工作,并进行科学管理,包括灌溉、施肥、防虫等。
(6)培训和科研支持阶段:对参与基地建设的农民进行毛竹种植技术的培训,并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相关科研项目。
三、项目预期效益和风险控制3.1项目预期效益(1)提高毛竹的品质和产量,增加毛竹的经济价值。
(2)促进毛竹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遂川县碧洲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遂川县碧洲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项目第一章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概况项目单位名称:遂川县碧洲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所有制性质: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12月。
注册资金拾捌万元。
合作社拥有员工19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4人。
主营业务:组织采购、供应成员种植毛竹所需的生产资料;组织收购、销售成员生产的毛竹及制品;开展成员所需的运输等服务;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开发新产品。
人员结构:遂川县碧洲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1.1.2法人代表基本情况法人代表:欧阳汝梁,男,1975年3月出生,大专学历,现任遂川县碧镇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
合作社将在他的带领下,通过以“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带领农民大力发展毛竹种植、管理行业,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
1.2项目建设方案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1、项目名称:碧洲镇丰林村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2、建设性质:改建3、建设地点:吉安市遂川县碧洲镇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建设规模:本项目位于碧洲镇丰林村,拥有1.8万亩。
2、产品方案:大径毛竹、春笋、冬笋销售。
1.2.3技术、设备1、主要技术及来源的可靠性、可得性一、垦翻林地,增施肥料。
6—8月全面翻垦林地,深30厘米以上,近根蔸处宜浅。
清除林内杂灌、老竹根和石块、老鞭和弱鞭、细弱和病虫竹。
新伐竹桩牙。
结合垦翻,亩铺施腐熟厩肥1000公斤和复合肥50公斤,翻入土中,平整地面。
竹林地需开沟,以保林内无积水。
当年伐竹后,再次垦挖林地,且亩施1000~1300公斤腐熟有机肥。
坡度大于20度的林地实行带状垦复,采用隔年轮作垦复,以后的2—3年内,每年翻垦林地2次,8年一个周期。
二、合理砍伐,调整结构。
一般在大年的立冬至翌年的立春前砍伐,即大年秋后伐,小年春前伐,花年竹林秋冬季砍伐。
生长稳定的竹林,应砍五(度)留四(度),生长衰退的竹林,可砍四(度)留三(度)。
1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基地建设项可行性实施报告
1、总论1.1 项目名称:XX县1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1.2 项目性质:改建1.3 项目建设单位:XX县林业局1.4 项目负责人:XXX局长)1.5 项目建设理由:XX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均降雨量1609.3毫米,年均气温18.8摄氏度,无霜期293天,较适宜竹木生长。
全县共有1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8万人,辖7个镇。
由于多年来对毛竹林的管理投入较少,大部分竹林处于自生自长状态,加之人为的重伐轻抚,导致林相差,蓄积量少,残次林面积逐年增加,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全县现有毛竹林面积11.6万亩,蓄积1426.28万根,亩平立竹123根。
年产商品竹55万根,销售额275万元,年均亩产毛竹4.7 根,产值23.5元。
为此,对全县现有的毛竹林全面进行低产改造,建成10万亩毛竹高产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项目建成后,年产商品竹400万根,鲜笋800万公斤,毛竹林资源年产商品产值达3200万元,林农人均增收150元以上。
开发利用毛竹林资源,为山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对振兴我县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项目建设规模10万亩,其中7万亩毛竹用材林,3万亩笋竹两用林。
我县镇两级政府对毛竹林低改项目建设高度重视,农村林农对建设毛竹林低改项目的愿意迫切,积极性高,参与性强。
我县有较丰富的竹林资源,劳力充裕,有毛竹低改的成功经验,林业科技力量较强,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项目建设实行法人责任制,并严格按工程建设管理程序施工,强化检查、监督和奖惩制度。
2、项目概况2.1 项目概要XX县毛竹林低产改造建设项目,既是改变我县毛竹林低产状况,提高毛竹和鲜笋产量,缓解竹材供需矛盾,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工程,又是全县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建设分布在XX镇的XX XX XX XX XX XX XX7个村;XX镇的XX XX XX3个村;XX镇的XX XX XX3个村;XX镇的XX XX XX3个村;XX镇的XX XX XX XX4个村;XX林场;XX松脂林场;共2个场5个镇的20个村,毛竹林面积10万亩。
试论我县低产毛竹林改造的策略
试论我县低产毛竹林改造的策略万安县地处吉安市南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最适宜毛竹生长。
我县有毛竹林面积22.6万亩,立竹3000万株,主要分布在枧头镇的芦源、枫林、五丰镇的棉津和沙坪镇的里加、梅团等地,是我市毛竹主产县市之一,在全省排第15位。
毛竹是我县林业产业中的一大优势。
但是,由于受交通条件滞后、经营管理粗放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2008年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后,致使我县22.6万亩竹林中低产林占80%以上。
如何将低产竹林进行改造,使它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笔者从营林技术的角度,谈谈低产毛竹林的改造策略。
一、低产毛竹林的判断判断低产竹林的主要标准和依据是竹林的经济产量。
我县毛竹林绝大多数以生产竹材为其主要产品,通常以每年每公顷竹材产量在5吨或5吨以下的竹林称之为低产竹林。
造成竹林低产的原因很多,了解各种低产竹林的成因和特征将有助于采取行之有效的低改措施。
我县的低产毛竹林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恶劣立地环境中生长的低产毛竹林这类毛竹林生长在土层很薄的山脊地或陡坡石山,或是在土壤过于板结、贫瘠、粘重的红壤等立地恶劣条件下,不适于毛竹生长的地段上,这种毛竹林只宜作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或风景观赏林,不宜作用材林培育。
如芦源汗坑尾的竹林。
(2)乱砍滥伐后形成的低产毛竹林这类毛竹休主要是由于对竹林砍伐不合理,挖笋控制不力,导致竹林结构破坏,生产能力降低,立竹质量下降,这是形成低产毛竹林的最主要原因,尤其在一些交通方便的地区更为普遍。
往往追求近期经济效益,竹林砍伐不论是老竹还是青壮龄竹,只要是大竹就砍,甚至一龄竹也砍,竹林年龄结构严重失调,嫩竹(一年竹)多,壮龄竹少;小径竹多,大径竹少。
竹林眉径是越砍越小,产量就越砍越低。
除乱砍滥伐外,无节制的乱挖冬笋、春笋,终而形成低产竹林。
如枫林南梅山竹林就是典型的低产竹林。
(3)粗放经营的低产毛竹林这类毛竹林经营极端粗放,只砍不育,或因路途遥远,交通闭塞,属于原始竹林,不砍不育,任其自生自灭,致使竹林低产。
毛竹改造实施方案
毛竹改造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毛竹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林木资源之一,具有种植时间短、生长速度快、密度大、强度高、耐水、耐腐蚀、环保等优点。
因此,毛竹近几年来在建筑、家具、手工艺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不过,由于毛竹的纤维质地相对较短,容易产生表面开裂和变形等问题,影响了其应用价值。
为此,需要对毛竹进行改造,提高其整体性能,增强其抗风、抗震、防腐等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
二、改造目标毛竹改造的目标是提高其强度和耐用性,使其成为更好的建筑和家具原材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毛竹的密度和硬度,增强其抗压、抗弯强度;2.增强毛竹对紫外线和腐蚀的抵抗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3.优化毛竹的结构和纹理,实现更高的美观度和可塑性;4.降低毛竹的吸水率和燃烧性,提高其使用安全性;5.扩大毛竹的应用范围,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
三、改造方案毛竹的改造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本身的特点、制造工艺、使用场景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根据现有技术和实践经验,可以提出以下改造方案:1. 高温热处理高温热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提高毛竹性能的方法。
将毛竹放入热处理设备中,对其进行严格的温度和时间控制,可以改善毛竹的结构和性能。
一般情况下,高温热处理的温度为180℃至220℃,时间为1至3小时。
经过高温热处理后的毛竹,一方面可以提高其硬度和密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其抗腐蚀和耐用性。
2. 纳米技术改性纳米技术改性是一种新兴的材料改造技术,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表面结构和组成,从而改变其性能。
对毛竹进行纳米技术改性,可以增强其抗紫外线和抗腐蚀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
其中,使用纳米氧化钛、纳米硅和纳米氧化铝等材料进行改性,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3. 助剂改性助剂是一种可以改变材料特性的物质,可以在毛竹的制造过程中加入适度的助剂,以改善其性能。
比如,在毛竹的制造过程中加入防腐剂、防火剂等助剂,可以有效降低毛竹的吸水率和燃烧性,提高其使用安全性。
其次,加入摩擦剂、防静电剂等助剂,可以改善毛竹的表面光滑度和制造工艺。
荔浦县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益 ,就必须对现有毛竹低产林进行抚 育 、追肥等 科学管护 ,调整竹 林结 构 ,提高竹林立竹量和抵抗不良环境
及抗 病 虫 害的 能力 。 20 年3 至 03 月
维普资讯
垦复 或 只 挖不 翻 ,以 防 止 水 土流 竹 应该是每 亩1O 2 株 ,而桂林 8 ~2。
于粗放状态。从2 0 年该县竹业发展 04
情 况调查 资料 看 :
4 病虫 害严 重。近十年来 ,毛 6 . 月进行 ,这时林地杂草较嫩容 易腐 竹林内病虫害发生较频繁,竹蝗 、竹 烂 ;第二次在9 0 ,林地杂草生 ~1月
小蜂 、竹青虫、竹毒蛾 、竹象甲、毛 长旺盛,却正是行鞭孕笋阶段,除去
具有生长快 、成材早 、产量高、用途 广 、收益大的特点 ,且一次造林成功 后能自然扩面 ,只要合理经营 ,年年 有收入 ,因此深受山区群众的欢迎 ,
1低产 林多 ,中产林 少 ,高产 .
林更 少。和先进的浙 江省 安吉 、德 清 、莫千山相比,荔浦县的立竹置只 有 5 %,年产 竹8 0 亩 ,产 笋 O ~1根/ 1公斤/ ,竹产量不到正常产量的 5 亩 13 / ,产笋量只是正常产墨平均数的
形 成原 因
2厘米以下很少,而荔浦县毛竹径级 3 大多在2 厘米 以下 ,3 厘 米以上很 6 3
少。 3 立竹均匀 度差 。由于经 济利 . 益的驱动,农 民的砍伐无计划,且砍 虑立竹均匀度 ,竹子不能充分利用光 能和地力 ,竹龄结构极不合理。
修山 :实际上就是 除草。毛竹
林立竹量本来就低 ,郁闭度小 ,平时 基本 上没有进 行抚育管理 ,林 下植
地修一下山 ,很少按科学方法进行系 统管理 这是造成毛竹林向低产林转
变的主要原因。存在 问题主要表现在
竹林低改实施方案
竹林低改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国丰富的竹林资源,制定了竹林低改实施方案,旨在提高竹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率,促进竹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竹林资源调查与评估。
对全国范围内的竹林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了解各地竹林资源的分布、数量、品种等情况,为后续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竹林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对竹林生态环境的保护,严格控制竹林资源的采伐和破坏行为,建立健全的竹林保护制度,加大对违规采伐行为的查处力度,保护竹林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三、竹林资源合理利用。
制定竹林资源合理利用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竹林资源的高效利用,鼓励开发竹制品、竹纤维等深加工产品,提高竹林资源的附加值,推动竹林产业的发展。
四、科技创新与技术支持。
加大对竹林资源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力度,推动竹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发展,鼓励开展竹林资源的科技研究和开发,提高竹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五、宣传教育与文化传承。
加强对竹林资源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竹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推动竹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升竹林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六、监督管理与责任落实。
建立健全的竹林资源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竹林资源的监督检查和评估,落实相关部门和责任单位的竹林资源保护和利用责任,确保竹林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竹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经验和做法,推动我国竹林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国际化,提升我国竹林资源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之,竹林低改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竹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率,促进竹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希望各级政府部门、相关单位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全面落实竹林低改实施方案,为我国竹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出积极贡献。
毛竹低产低效林改造措施及效果
为提 高 毛竹林 林分 质量 , 我县 从2 0 年起 分别 选择 了 01 酉华 乡 田屋 村 建楼 、 袁村 两 村 民组 建 的6 h 7 m 毛竹 低产 低
林 宜 在 出 笋成 竹 大年7~ 9 月或 冬 季实 施 , 时 地下 竹 鞭 这
上 的芽很 少 发育 , 不易 造成 损 伤 , 宜在 小 年冬 季进 行 垦 不
于大 部分 竹林 经 营管 理 粗放 , 加之 乱 砍滥 伐 毛竹 、 滥挖 竹 笋和 自然 灾 害 , 致使 竹 林生 态 环境 条件 恶 劣 , 龄 结构 不 竹
合理, 老竹 多 , 嫩竹 少 , 细竹 多 , 粗竹 少 , 形成 大量 的毛竹 低 产 低效林 。
将 林地 中 的树蔸 、 竹伐 蔸 和老竹 鞭挖 除 , 去石 头。 作用 捡 其 是 使土壤疏松 , 善土壤 的透 水 、 改 保水 、 通气 性 ; 利于地下 有
壤 肥力 的主要 措施 之一 。 主要作用 是 防止杂 草灌木 消耗 其 竹 林水分 和养 分 ; 减少 竹林 的病虫 害 、 兽害及 火灾 的发 生 ; 清 洁林地 , 便于竹 林抚 育管理 和砍竹 、 挖笋 等作业 。 年可 每 进 行 1 2 一 般每 年 进 行 1 ) 山抚 育 , 在7 8 次( 次 劈 宜 、 月份
关键 词 : 毛竹低产 林; 改造措施 ; 效果
中图分类号 ¥ 9 . 75 7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 0— 7 1( 0 1 1 4 0 2 7 7 0 3 2 1 )1 - — 0 6 8
毛 竹具 有生 长快 、 材早 、 成 周期 短 、 产量 高 , 益期 长 , 采取 竹 林清 灌 、 除杂 、 挖 、 青 垦 埋
等技 术措 施 , 实施 毛竹 低 产低 效林 改 造 。 过示 范 带动 和 通
XX县二十万亩毛竹低产林改造建设项目可研
XX县二十万亩毛竹低产林改造建设项目可研一、项目背景与意义XX县位于某省境内,是该省的一个重要县城。
XX县的主导产业为农业,其中森林资源尤为丰富。
XX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0%,森林面积为540,000亩。
森林资源是XX县的一大优势,然而在森林经营与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毛竹低产林面积占比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森林经营状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本项目将对XX县二十万亩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建设。
该项目旨在通过毛竹低产林的改造,提高森林的生产力、资源优势和增收效益,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同时,该项目也有望加强对于生态保护的支持,营造生态友好型的环境,引领全县环保创新的潮流。
二、项目建设内容(一)概述本项目主要对二十万亩毛竹低产林进行全面改造,包括毛竹种植、生产、销售、加工等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整个项目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推进:1. 改善毛竹种植和管理方式,利用尖锐芽毛竹和漆油桑竹进行混植,提高林木密度,加快生长速度,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2. 加强毛竹生产、销售、加工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从而提高加工技术和质量,推动毛竹加工产业发展。
3. 建立毛竹产业共同体,促进合作互利,形成协作机制,实现合作共赢。
(二)具体建设措施该项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毛竹种植基地依据雍南高原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种植面积较小等特点,采用“分散种植、分步培育、分级繁殖”的方法,建立20个小规模的种植基地,利用尖锐芽毛竹和漆油桑竹进行混植,提高林木密度,加快生长速度。
2. 引入新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利用新技术,加强毛竹生产的管理,改善毛竹品质。
比如,在毛竹的播种、育苗、管理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提高毛竹的种植、管护水平。
3. 建立毛竹加工产业链成立毛竹加工企业,引进现代化机械设备,进行毛竹制品的加工和销售,提高毛竹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建设毛竹产业共同体在推进毛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建立生产、销售、加工等环节之间的联系,形成毛竹产业共同体,推动毛竹产业的合作发展。
竹子林综合整治工程方案
竹子林综合整治工程方案一、工程背景竹子林是我国独有的天然资源,具有生态、景观和经济效益。
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垦和人为破坏,导致竹子林面积逐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当地生态平衡和生态景观,使得竹子林逐渐失去原有的魅力和功能。
因此,为了保护竹子林资源,恢复其原生态特征,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制定竹子林综合整治工程方案是当务之急。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保护竹子林资源,恢复其原生态特征,提升生态环境品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 任务:(1)调查竹子林资源现状,明确竹子种植面积、竹种类型、竹子林分布情况,掌握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了解资源利用现状,为制定整治方案提供依据;(2)建立科学的竹子林保护利用制度,明确竹子林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保护竹子林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竹子资源,推动竹子产业发展;(3)对竹子林进行生态修复,加强水土保持,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4)改善竹子林的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提高生物多样性;(5)利用竹子林资源开展观光旅游业,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三、关键技术和措施1. 科学调查和评估:对竹子林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明确竹子种植面积、竹种类型、竹子林分布情况,掌握竹子生长环境、土壤肥力等情况,为制定整治方案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2. 生态修复措施:对竹子林进行生态修复,采取梯田复耕、水土保持措施、退耕还林、采用生物多样性种植等方式,加强竹子林的保护。
3. 竹子林资源合理利用:通过竹子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竹子产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4. 生态环境提升:通过改善竹子林的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
5. 观光旅游业发展:利用竹子林资源开展观光旅游业,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四、工程实施及效果1. 工程实施步骤:(1)科学调查评估:对竹子林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明确竹子种植面积、竹种类型、竹子林分布情况。
金寨县毛竹林生产经营现状及改造对策
重 要 的森林 资源 。其 植 株 具 有 生 长快 、 殖 力强 、 途 广 繁 用 的特点 , 其林分 具有 经 济 效 益 高 、 态 服 务 功 能 多样 等 优 生
点。国内外市场对竹材和毛竹其他副产品的需求量很 大,
因此, 毛竹林是振兴 山区经济 、 美化山区景 ag m e t Siua i n an ee n e n t to d Re o m Co nt r e ur s o n o o Ba fr u e m as e f s mbo i o n
Jn h iCo n y i z a u t
o e f r s ,d si c n—y a a a d o —y a ,u e e n ii u ld s i u in . h o n eme s r s w r sf l w : k n ft o e t it to h n e r n f e r n v n i d vd a it b t r o T e c u tr a u e e e a ol s t i g o a i tn ie f mi g me s r s i r v n g tu t r n d p i g d f r n n g n a u e c o d n o d f r n t n n e s a n a u e , mp o ig a e sr cu e a d a o t i e e t ma a i g me s r s a c r i g t i e e t sa d v n f
结构 不合理 、 植株分布 空间不均等是该县毛竹林存在 的主要 问题 。提 高竹 林经 营集约度 , 优化竹林 年龄 结构 。 整竹 调 株分布 , 实行竹林 的分类经营是提 高金 寨县毛竹 林分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 关键词 : 毛竹 ; 林分现状 ; 经营管理 ; 寨县 金 中图分类 号 ¥9 . 75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0 7—7 3 (0 2 1 —18— 2 7 121 )1 5 0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
毛竹低产林的形成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种植管理不规范:毛竹低产林往往是由于种植管理不规范导致的。
种植密度过大或过小、无法及时补充水分和养分、缺乏疏伐和修剪等,都会导致毛竹生长不良,进而影响其产量。
2. 土壤质量下降:毛竹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如果土壤质量不好,比如土壤酸碱度失衡、养分含量不足等,就会直接影响毛竹的生长和产量。
3. 入侵物种的出现:一些入侵物种的出现也是毛竹低产林形成的原因之一。
这些入侵物种可能会抢占毛竹的养分和水分资源,使得毛竹生长受限。
针对毛竹低产林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造对策来提高毛竹的产量:
1. 合理的种植管理:对毛竹的种植密度、水分和养分的补给、疏伐和修剪等进行合理的管理,保证毛竹的生长环境。
适时进行适量疏伐,保证毛竹之间的空间,减少竹鼠的发生。
2. 土壤改良:对于质量较差的土壤,可以进行土壤改良,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含量,提供毛竹生长所需的养分。
3. 控制入侵物种:对于入侵物种的出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比如及时清除其影响毛竹生长的部分。
4. 种植适应性更强的品种:选择适应环境更好的毛竹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毛竹的生存能力和产量。
5. 加强科研和推广应用:加强对毛竹低产林的科学研究,研发培育新品种,探索适合毛竹生长的栽培模式,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要提高毛竹低产林的产量,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改造对策,包括种植管理、土壤改良、入侵物种的控制等方面的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毛竹低产林的产量和质量。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毛竹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竹类资源,具有生长快、茎直、节间长、竹材坚硬耐腐等优点,在建筑材料、家具制作、纸浆造纸、医药食品加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毛竹低产林的形成已经成为困扰竹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个严重问题。
为了解决毛竹低产林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改造对策,提高毛竹低产林的生产力,保障毛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1. 土地资源利用不当毛竹低产林的形成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密切关系。
部分毛竹生长地区存在土地承载量过大、密植数量较多等问题,导致竹林生长空间受限,竹木分布不均匀,生长发育得不到充分保障,从而形成了毛竹低产林。
2. 孤竹陈林现象严重毛竹低产林的形成与孤竹陈林现象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不同树种之间的生态环境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而孤竹陈林现象则抑制了毛竹生长管道的形成,限制了顶端的生长,降低了毛竹的生长速度,使毛竹林地形成低产林。
3. 病虫害危害毛竹低产林的形成还与病虫害的危害有一定的联系。
在毛竹脆弱的生长环境下,病虫害对毛竹的侵害情况严重,导致毛竹的生长受到阻碍,单株生长缓慢,形成毛竹低产林。
4. 管理不善毛竹低产林的形成与管理不善有着密切的联系。
部分地方对毛竹的管理工作不够到位,缺乏规范的管理措施,林地的抚育和更新不及时,导致毛竹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妨碍,形成了毛竹低产林。
二、毛竹低产林的改造对策1. 合理规划毛竹种植布局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不当所带来的毛竹低产林,需要制定合理的毛竹种植规划,统筹规划竹木生产空间,优化毛竹的种植布局,增加毛竹的种植密度,确保毛竹的生长环境舒适,推动毛竹低产林的改造。
2. 加强毛竹生态修复应采取措施加强毛竹生态修复工作,治理孤竹陈林现象,使毛竹分布的更加均匀,形成竹木生长通道,提高毛竹的生长速度,降低毛竹低产林的面积。
3.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毛竹低产林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加强对毛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障毛竹的生长环境,降低病虫害对毛竹生长造成的危害。
文成县叶胜林场毛竹示范园区规划方案
文成县叶胜林场毛竹示范园区规划方案一、建设目标根据示范园区立地条件,结合现有资源状况,通过推广和应用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毛竹笋竹林丰产高效培育技术,在下垟乡、石垟林场、叶胜林场建设毛竹产业示范基地10000亩,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实施标准化生产,笋产品达到森林食品的标准要求,亩均度产值达2000元以上,实现农民增收。
二、基本情况(一)项目区概况示范园区位于文成县西部山区,距县城49公里,东连岭后、西与石垟林场接壤,南接泰顺县,北与石垟交界,共涉及下垟乡、石垟林场、叶胜林场等1个乡2个国有场圃,总面积12133亩。
示范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丘陵、山地、盆地、水域兼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东距东海约70km,气候温暖,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雨热同季,适宜竹木生长。
示范园区1个乡,二个场圃有林地面积14.7万亩,林木蓄积97万立方米,占全县总蓄积量的25%,竹林面积12133亩,占全县竹林面积的16%,立竹量169.86万株,年生产竹材1847.2吨、笋1211吨,产值242万元。
示范区内国营林场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推广实施毛竹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4200亩。
2005年来,项目区内共建设认定毛竹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3个,面积1.2万亩,注册商标2个。
(二)区位优势,交通、通讯电力等条件示范园区的通乡、场公路与330省道连接,通向各地。
场内各大林区及乡内各村公路已通畅,路面已硬化,实现村村通公路。
电信、移动、联通、电力等实现全覆盖。
(三)建设的有利条件1.生态环境优良。
叶胜林场、石垟林场、下垟乡林木资源丰富,环境清洁优美,产业生长基地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级有关标准,生态环境质量居全省首列。
2.竹子资源丰富,产业发展优势强。
竹子资源丰富而且相对集中,成为区域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目前该区域已初步建立起以文成冰洋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充分利用毗邻乡镇的竹子资源,发挥劳动力密集和技术熟练优势,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企业盈利、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经营模式。
竹林基地实施方案范本
竹林基地实施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
竹林基地是一处优美的自然景观,拥有丰富的竹资源和丰富的生态环境。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资源,我们制定了竹林基地实施方案,旨在实现对竹林基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目标。
1. 充分发挥竹资源的价值,推动竹制品产业的发展,提升当地竹林基地的经济效益;2. 保护竹林基地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3. 提升竹林基地的旅游价值,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4. 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三、实施方案。
1. 竹资源开发利用。
(1)加强竹资源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提高竹林基地的竹材产量和品质;(2)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推动竹制品产业的发展,生产竹制品,如竹编家具、竹纤维纺织品等;(3)开展竹材深加工,开发竹炭、竹醋等深加工产品,提高竹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2. 生态环境保护。
(1)加强竹林基地的生态保护工作,禁止乱砍滥伐,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2)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对竹林基地的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3)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措施,防止污染物对竹林基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旅游开发。
(1)开发竹林基地的生态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景区,丰富旅游产品,推出特色旅游线路;(2)建设配套设施,如停车场、休息站、游客中心等,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3)加强宣传推广,提升竹林基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4. 农民增收致富。
(1)开展竹林基地的农业产业发展,推动农业种植与养殖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2)开展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升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3)推动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四、项目效益。
1. 经济效益,推动竹制品产业的发展,提高当地竹林基地的经济效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2. 生态效益,保护竹林基地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3. 社会效益,提升竹林基地的旅游价值,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低产用材竹林改造工程设计
低产用材竹林改造工程设计一、项目概述二、项目目标1.提高竹林的产量:通过采用合理的竹林管理措施,提高竹林的生产力,提高竹材的产量。
2.提高竹材的质量:通过合理的修剪和管理,提高竹材的质量,增加竹材的市场竞争力。
3.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改造措施,保护竹林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竹林的生命力。
三、改造措施1.竹林整理和清理:对竹林进行整理和清理,清除杂草和病虫害,保持竹林的整洁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2.合理修剪:采用合理的修剪方法,保持竹林的竹节茂盛和竹材粗壮,提高竹材的产量和质量。
3.加强施肥:根据竹林的生长特点,采用有机肥料进行施肥,促进竹林的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4.合理间隔和密度:根据竹林的地理环境和竹种的特点,设置合理的间隔和密度,保证竹林的生长均匀和竹材的质量。
四、项目实施计划1.前期准备:进行竹林调查和分析,制定改造计划,准备改造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竹林整理和清理:对竹林进行整理和清理工作,包括清除杂草和病虫害。
3.竹林修剪:根据竹林的生长情况,进行修剪工作,保持竹林的竹节茂盛和竹材粗壮。
4.施肥:根据竹林生长的需要,进行施肥工作,促进竹林的生长。
5.设计间隔和密度:根据地理环境和竹种特点,确定竹林的间隔和密度。
6.后期管理:对改造后的竹林进行持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竹林的良好生长和持续产量。
五、项目预算1.人力费用:根据施工人员的数量和工作时间,进行人力费用预算。
2.材料费用:根据需要采购的工具和施肥材料的数量和价格,进行材料费用预算。
3.机械设备费用:根据需要租赁的机械设备的数量和租赁费用,进行机械设备费用预算。
4.其他费用:包括运输费用、施工现场费用等其他费用的预算。
六、项目效益评估1.竹材产量提高:通过改造措施,竹材产量将明显提高,满足市场需求。
2.竹材质量提升:通过合理的修剪和管理,竹材质量将得到提升,增加竹材的市场竞争力。
3.经济效益提升:由于竹材产量提高和竹材质量提升,改造后的竹林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县二十万亩毛竹低产林改造建设项目
一、事实上实施的必要性的可行性
1.必要性
铅山县是上饶地区重点产竹大县,现有毛竹林面积48.8万亩,立竹量4283万根,毛竹资源占全区1/3有余。
县委、县政府依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立足县情,为加快我县特色农业的进展,制定了以毛竹为主导产业的进展方略,充分发挥本地毛竹资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确保“山上再造”工程顺利实施。
“八五”期间以来,我县致力于毛竹产业的进展,已取得一定成效(如亩均立竹数由原来88根增加到106根)。
为
进一步加强我县毛竹资源进展速度,提高毛竹储量,增加效益已成为富县、富乡、富民刻不容缓的事。
在跨世纪之际,决定在我县要紧产竹区篁碧、天柱山、武夷山镇、黄岗山镇、英将、紫溪、港东、杨林、稼轩、太源、陈坊、湖坊等12个乡(镇)建立20万亩毛竹丰产林基地。
实施时刻从2002年8月开始,先后用三年时刻,通过人工改造达到丰产林基地标准。
2.可行性
气候适宜,基地建设区属中亚热带温湿性气候,年均气温14.6℃—19.1℃,年降雨量2000mm左右,无霜期233天,日照时刻充足,雨量充沛,适用毛竹生长。
立地条件好,资源面积连片,便于科技推广和集约经营。
山场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肥力等级好,适宜建立毛竹
丰产林某地。
社会条件优越,基地区内劳力充足,人多田少,靠山吃山,劳力投入有保障。
而且该区内群众有专门高的积极性并有丰富的经营毛竹的经验,交通便利都利于毛竹资源的开发。
县竹地板厂、武夷山竹业有限公司等竹制品加工厂需消耗大量的毛竹,为我县毛竹增值制造了有利条件。
二、基地建设经济指标和实施年限
1.经济指标
基地建设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通过人工丰产林技术改造,某地内现在亩均106根增加到200根,平均眉径由现在8.3cm增加到9.0cm,基地建成后,亩年均产值达600元以上的丰产林标准。
2.实施年限
20万亩毛竹丰产林分三批实施,即2002年7万亩,2003年7万亩,2004年6万亩。
基地建设单位、面积、实施年度表单位:亩
1.组织治理
(1)本项目主管单位为铅山县林业局,实施单位为篁碧、天柱山、武夷山镇、黄岗山镇、英将、紫溪、杨林、稼轩、太源、陈读、湖坊等12个乡(镇)。
(2)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为分管林业副县长张新华和县林业局副局长林道良(主持工作)、副局长聂新民三位同志;技术负责人为林业局副局长聂新民、营林股股长李正去、副股长费承松三位同志;施工负责人为各单位乡(镇)长;技术队伍由县林业局和林业工作站成员组成。
(3)项目郊外筹集单位为铅山县林业局,由林业局统一争取投资和贷款,然后转资和转贷,给承担实施项目任务的乡(镇)。
林业局与各乡(镇)采取租赁联营或其它的补偿贸易形式实行“共同改造、共担风险、效益分析”的原则,确保
基地建成出效。
2.要紧技术措施
(1)劈山:即每年6-7月,全面清理林内的杂灌和杂草,伐蔸要求不超过10cm,同时砍除细弱竹、畸形竹、病虫竹、为梢竹等践次毛竹以提高林分质量。
(2)垦复:每隔两年全垦一次,时刻在7-8月,要求坡度25度以下的山场进行;松土深约15-20cm,挖除林地内的树桩、竹蔸、老鞭,促进土壤改良,提高蓄水蓄肥能力。
对坡度超过25度的山场则采取带状垦复的方法进行。
(3)施肥:竹林施肥,最好以饼肥或猪、牛粪肥为主。
每亩施猪、牛粪肥约500-1000公斤,施有机肥应结合垦复,采纳沟施、穴施均可,施后即盖土。
沟施深度25-30cm,每亩需尿素20公斤为宜,磷肥50公斤。
另外每年2-3月发芽
期和7-8月妥笋期,应分不施1-2次速效催芽肥和排芽肥即按氮:磷:钾为5:1:2效果更好。
有条件的地点,可在林地上铺盖稻草、谷壳、锯末等覆盖物,以提高林地内温湿度,促进发笋期提早和发笋量增多,从而达到提高竹地经济效益。
(覆盖时刻宜在12月上、中旬,要求林内气温低于30℃,否则及时拿走覆盖物)。
(4)合理疏笋伐竹,基地建设期间,以旺竹为主,严禁挖笋。
当立竹度达200根/亩左右,则保留发笋高峰期的笋留作母竹,其它早期笋、后期笋以及过密笋都应挖去,每亩需均匀留母竹40株,行竹采伐以调整林分年龄结构和疏密度为主,每年采伐量需同留母竹保持平衡。
采伐要求:砍小留大、砍老留新、砍密留稀、砍病虫竹留健壮竹,形成林分一、二、三度竹均匀比例缘木求鱼,使竹林进展进入良性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