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环境中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环境中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策略
摘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语文教学的效率最大的主要手段。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学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情境、学法指导等角度阐述了新课改环境中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语文;有效;策略;方式;目标;氛围;学法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高中语文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活动。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析如下:
一、优化教学方式,课堂生机勃勃
教学方式是指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技术、途径。有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有力保障。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可以为课
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例如在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我大胆地采用实践法、情境法来教学。我假设自己是残疾作家史铁生,由史铁生的一句“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让我残疾了双腿”引出一场现场访谈。学生们做记者,我以史铁生的身份回答|“记者们”的提问。由于史铁生的特殊身份和遭遇,学生们自然地就围绕“残疾”和“生死”等方面提问。如“你独自在地坛时都想些什么?”“作为一个突然遭遇残疾的人,你怎样看待生命和人生?”“你为什么要写作?”……对这些问题,有的我用课文中的原话,有的结合史铁生的经历和其他作品,尽可能贴切地作了回答。整节课采用了气氛热烈的访谈形式,这样既恰到好处地将一篇长长的课文浓缩成了思想的精华,又锻炼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落实三维目标,教学目的明确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落实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美国教育学家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以三维目标为依托,根据课文的人文思想,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减少
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让学生明确一堂课该学什么,该把握什么。
三、创设教学情境,课堂氛围活跃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一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首先,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要有激情。美国著名教授查德・威伍有这样的一段话:“想要教好的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高效的课堂需要有激情。激情的课堂高潮迭起,唤起学生的激情,驱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其次,课堂语言要幽默。前苏联教育家斯维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在课堂教学中,幽默的教学语言生动、活泼,增添了教师讲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能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保持兴奋,清除疲劳和紧张。用风趣的幽默语言传达教学内容,让课堂氛围不再枯燥,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活力。最后,“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创设设疑、激思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问题中质疑、批判、探索、创造。借助多媒体教学,让教学内容“具象化”,让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可信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浓缩教材精华,扩大教学容量。
四、重视学法指导,促进学生发展
通过对语文课本的学习,学生从中学习到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语文课本中还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从中可以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气质,提升精神境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语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学习语文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习语文的方法,指导学生生活实践。语文课堂不应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更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促使学生课外长期、自由学习语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五、作业形式多样,体现因材施教
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以强化练习为主,教师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课后多以大量的书面练习来要求学生完成,这种“题海战”的作业形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过程中以相同的要求来让全体学生完成,很多基础不好的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也就容易出现反感现象,导致作业不认真完成、抄袭等现象。作业是课后巩固的重要形式,为通过作业形式来更好地起到巩固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在作业形式上多样化。首先,根据学生的差异而设置具有选择性的作用,即教学后教师可采用
“必做题”和“选做题”的形式来布置作业。教师可在教学中对班级学生分层,针对学生层次要求学生完成必做题和一定数量的选做题。这样,作业以学生为出发点,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完成的兴趣,提高作业的效率。其次,除了书面练习外,教师还要注重以实践类作业来引导学生,如课后练笔、课后辩论、读书笔记等。以小说阅读为例,教学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写写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也可进行缩写,还可根据分析情接、语言特色等,此类作业要求不宜过高,要以学生的独特体验为主。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类活动,如情景剧表演,诗歌朗诵等,但无论哪种形式的活动,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后都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反馈,通过反馈来巩固,促进学生形成系统认知。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充满挑战,呼唤智慧。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