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动物共患病疥螨病的防治

合集下载

人与狐狸共患疥疮诊治

人与狐狸共患疥疮诊治

人与狐狸共患疥疮诊治目的:探讨人畜接触过程中疥疮病的防治。

方法:全部患者均依据流行病学和疥疮基本皮疹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疥疮,及时治疗。

结果:3个月后,患者全部康复。

结论:人畜接触要具有科学的卫生保障,发现病情及时,准确处理。

标签:疥疮;狐狸;共患哈爾滨东北虎林园饲养部1998年9月下旬全部参加屠宰狐狸的工人均患了疥疮,发生了疥疮在局部区域的流行,经我科医务人员及时确诊治疗后,患者全部康复,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22例,其中工人19例(女8例、男11例);男患者传给妻子2例,子传给母亲1例;年龄19-53岁,平均36岁;病程0.5-5个月,平均2.8个月。

1.2临床资料男、女患者分别在指间、手背、双上肢前端及前胸(部分女患乳房下)、下腹部和双大腿内侧不同程度地出现针头大小丘疹、丘疱疹。

2例青年男患者双手出现小水疱及脓疱、溃烂明显,在指缝处能见到很浅的线形匐行疹,似疥螨掘出的遂道,其中1例阴囊有2个黄豆大浅褐色结节。

部分患者病变处呈苔藓样改变及渗出糜烂发生湿疹。

1例女患者因搔抓致右手背红肿、疼痛,继发淋巴管炎。

22例患者发病后均觉瘙痒,以夜间加重。

1.3实验室检查对2例青年男患者及1例女患者和屠宰后未经处理且脱毛较重的狐狸皮在哈尔滨医大二院化验检查。

结果为:患者指缝及腹部皮损处取材直接镜检找到疥虫;狐狸皮内同时查到疥虫尸体和虫卵。

1.4病史1998年5月饲养部喂养的千余只狐狸同外来的2只狐狸配种后,部分狐狸皮毛内始出现皮屑且脱毛,工人谓狐狸得了“癞病”。

工人喂养狐狸时不穿工作服、隔离服,喂养狐狸的4名工人出现皮疹伴瘙痒,发病后人与狐狸均未治疗。

1998年8月由于哈尔滨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狐狸未经筛选有“癞”或无“癞”,约50只一组混和装入窄小的铁笼中迁离灾区,灾前是每只狐狸一个铁笼单独圈养。

到达新寄养地后,因条件限制,不同铁笼中狐狸常反复混装在一起喂养,此时患“癞”狐狸逐渐增多。

犬疥螨病治疗及预防措施

犬疥螨病治疗及预防措施
小脓 疱 。随着病 情 的继续 发展 , 病变 部位 不断扩 大 ,
继 发感染 细菌 时 , 可 配合 抗生 素进 行治疗 。
3 . 4 在治 疗患 犬 的 同时 , 用 杀 螨 的药 物 如 林 丹 乳 油, 彻底 喷洒 犬舍 和 用 具 , 隔7 d再 用 杀 虫 药 一 次 ,
连用数 次 。
3 . 5 中药方 3 . 5 . 1 白癣皮 2 0 g , 苦参 1 5 g ,蛇床 子 1 5 g , 桑 白 皮2 O g ,百 部 2 0 g ,甘 草 2 0 g 。以 上 为 一 剂 的药 量, 每次一 剂 , 一周 2 ~3 次, 4周 为 1 疗程。 将各 味 中药 一起 放 人砂 锅 加水 煎 1 5 ai r n , 沥掉
药渣 候至 合 适 温 度 , 将 宠 物 放 到 药 汤 中浸 i 0 ai r n ,
浸 浴后不 必再 冲水 , 直接 吹干 即可 。 3 . 5 . 2 百部 5 0 0 g, 蛇 床子 2 5 0 g, 土荆皮 2 5 0 g 。用 法: 共研 细 末 , 加人 6 O 酒 精 浸 泡 1周 , 过滤 , 涂 擦
胥 元 鹏
( 甘 肃省 动物疫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 甘肃 兰 州 7 3 0 0 4 6 )
[ 中 图分类 号] S 8 5 2 . 7 4 6
[ 文 献标识 码] C [ 文章 编号 ] 1 0 0 4 — 6 7 0 4 ( 2 0 1 4 ) 0 5 — 0 1 3 0 一 O 1
避免 出血 。
称“ 癞 皮 狗病” 。犬疥 螨 的发育需 经 过卵 、 幼虫 、 若虫 和 成虫 4个 阶段 。其 发 育 过程 都 在 犬 身上 完成 , 一
般需 8 ~2 2 d 。疥 螨病 多发 于冬季 、 秋末 和春 初 。因 为这些 季节 光线 照射不 足 , 犬 毛密 而长 , 特别 是犬 舍 环境卫 生不 好 、 潮 湿 的情况 下 , 最 适合 螨虫 的发育 和 繁殖 , 幼龄 犬症状 较 为严重 。 ’本人 一 直从 事 动物 疫 病 的咨询及 宠物 犬 的 治疗 工 作 , 每 年 救 治犬 皮 肤 病 达1 0 0例 , 其中 9 O 以上 的是犬疥 螨病 。

马匹常见的皮肤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马匹常见的皮肤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马匹常见的皮肤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马匹作为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马匹的皮肤问题也是饲养者最常面对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探讨马匹常见的皮肤疾病,以及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

一、疥癣病疥癣病是马匹最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

该病由寄生虫和真菌引起,可以导致马匹身上出现痒痛、脱毛和皮肤溃烂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治疗疥癣病,养马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清理马厩和马匹身体,使用专门的马匹护理产品清洁皮肤,避免寄生虫和真菌的滋生。

2.马具和马粮的消毒:确保马具和马粮的卫生,避免因使用脏物品而导致皮肤疾病的传播。

3.使用防治产品:在马匹身上使用驱虫和杀菌的产品,以预防和治疗疥癣病。

请注意,使用药物前应咨询兽医的指导。

二、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可导致马匹口蹄疮、发热和脱水等严重症状。

以下是预防和治疗口蹄疫的建议:1.加强动物隔离:将新引进的马匹隔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口蹄疫的症状。

在饲养过程中,注意防止病毒的传播。

2.定期疫苗接种:按兽医的建议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马匹的免疫力,减少口蹄疫的发生。

3.加强卫生防护:保持马厩的干燥和清洁,清理马匹的粪便和尿液,定期消毒马具和饲料。

三、外伤性皮肤病外伤性皮肤病常见于马匹的腿部和背部等易受外伤的部位。

这种疾病通常由创伤、擦伤或受虫咬引起。

以下是预防和治疗外伤性皮肤病的方法:1.避免创伤和摩擦:保持饲养场地的安全,避免马匹与尖锐物体的接触。

定期检查马匹的腿部和背部,及早发现并处理任何伤口。

2.正确处理伤口:清洗受伤部位并涂抹适当的药膏或药水,防止感染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根据伤口的大小和程度,可能需要使用缝合线进行缝合。

3.敷料的使用:对大面积和严重的皮肤损伤,使用适当的敷料加以保护,避免感染和继发并发症。

四、真菌感染马匹的皮肤常受到真菌感染的困扰,尤其是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

以下是预防和治疗马匹真菌感染的方法:1.保持干燥:保持马匹及其生活环境的干燥,因为真菌在潮湿环境中滋生的机会更高。

獭兔疥螨病和真菌性疾病的防治

獭兔疥螨病和真菌性疾病的防治
4 钩 端 螺 旋 体 病
是 由一 种在狗或猫 的毛发 上繁衍 的真菌 、 通过直接接触 , 在主人和宠物之间互传染 , 在人 身上能导致体癣 。
獭 兔疥螨 病 和真菌性 疾病 的防治
王 宇 , 刘世 凯
( 1 . 辽 宁省 锦 州市松 山新 区松 山动物 卫生监督 所 ,锦 州 1 2 1 2 2 9 ; 2 . 辽 宁省凌 海市温滴 楼满 族 乡人 民政 府 ,凌海 1 2 1 2 2 9 )
经 济 动 物
随着人发生活水平的提高 , 城市 、 乡村拥有 宠物 的家庭越来越多 ,它给家庭尤其是老人带 然而宠物也可以将 自己身上的某些病菌或
患病的狗 、 猫受螺旋体感染后 不发病 , 而 只 在其 肾脏 中繁殖 , 并且时时随尿排出体外 , 人 如
与其尿液接触 ,钩端螺旋体可通过人皮肤及膜 进入体 内 , 使人 发热 、 头痛 、 肌痛、 淋 巴结肿 大 , 严重时可致 肾炎 、 脑膜炎等。
2 诊 断
旦发生感染 , 其病程较长 , 感染面积较 大 , 传播 途径广泛 , 治
愈难度大而且严重影响獭 兔皮 毛的质量。 现就獭兔疥螨病和
真菌性皮肤疾病 的流行特点及 防治方法作 简单介绍 。
1 流 行 病 学特 点
对有 明显症 状的疥癣病 , 主要根据发 病季节 、 患病皮肤 是由疥螨 科或痒螨科的螨寄生在獭 的变化等 , 确诊并不 困难 , 但症状不 明显时 , 则需要采集患部 皮肤上 的痂皮送实验室进行显微镜检查。 真菌感染常用皮肤
1 . 2 真茼性痰病 真菌癣是 由小孢霉菌感染皮肤 毛囊所 引 20 1 3年 第 0 5期
经 济 动 物
3 治 疗 方 法
3 . 1 疥 螨 病 的 治 疗 治疗 时 先 要剪 去患 部 周 围 被 毛 , 用温 水

羊疥螨病的防治

羊疥螨病的防治

羊疥螨病的防治疥癣又叫螨病,俗称“癞病”“羊癞”,是指由疥螨科或痒螨科的螨寄生在羊的体表面引起的慢性、寄生性、接触性皮肤病。

可以分为疥螨病和痒螨病两类。

以剧痒、湿疹性皮炎、脱毛、消瘦、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张和具有高度传染性为本病特征,对养羊业危害很大。

本病多发于秋、冬季节,特别是饲养管理不良,卫生条件差时最容易发生,所以圈舍、运动场、饲料槽等要经常打扫清理和消毒。

病原体痒螨虫体呈椭圆形,大小为0.5~0.8mm。

可寄生于羊、兔、牛、马等许多动物的体表,各种动物体上的痒螨形态很相似,但彼此互不传染。

疥螨成虫的身体大致呈圆形,大小为0.2~0.5mm,寄生于羊等动物的表皮深层(图1~图3)。

痒螨寄生于表皮表面,吸取渗出液为食。

疥螨和痒螨的全部发育过程都在寄主动物体上度过。

疥螨在宿主表皮挖凿隧道,寄生于皮肤深层隧道内,以角质层组织和渗出的淋巴液为食,虫体在隧道内进行发育和繁殖,疥癣虫在干燥处只能活20d。

痒螨生活在羊的皮肤上,离开皮肤后容易死亡,雌虫在皮肤上产卵,卵经过10~15d发育为成虫。

疥螨整个发育过程8~22d,痒螨为10~20d,因此螨病除主要由于病畜直接接触外,还可通过螨及其卵污染的羊舍、用具等间接接触传播。

2.诊断要点【临床特征】①痒螨病:山羊多发于毛长而且稠密的地方。

如唇、口角、鼻孔周围,暖、耳根、乳房、阴囊、四肢内侧等部位,然后波及全身,在羊群中首先引起注意的是羊毛结成束和体躯下部泥泞不洁,而后可以看到零散的毛丛悬垂于羊体,好像披着破棉絮一样,甚至全身被毛脱光。

绵羊多发于毛长而且调密的部位,如背部、臀部、尾根等部位。

②疥螨病:主要在头部明显,嘴唇周围、口角两侧、鼻子边缘和耳根下面也有,奇痒,病羊极度不安,用嘴啃咬或蹄子踢患部,常在墙壁上摩擦患部。

患部被毛脱落,脱毛地方可以触摸到颗粒(图4)。

皮肤发红肥厚继而出现丘疹、水泡火脓疱,破裂后流出渗出物,干燥以后形成痂皮,皮肤增厚。

龟裂多发生于嘴唇、口角、耳根和四肢弯曲面。

浅谈沂蒙黑山羊疥螨病的综合防治

浅谈沂蒙黑山羊疥螨病的综合防治

2019年第10期(总第267期) 疾病防治45浅谈沂蒙黑山羊疥螨病的综合防治阮东辉 (山东省平邑县卞桥畜牧兽医站 273300)中图分类号:S858.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10-0045-02 山羊疥螨病是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疥螨寄生在山羊体表皮肤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寄生虫病,俗称称为疥疮、疥癣病是严重危害山羊养殖产业的寄生虫疾病之一。

该种疾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可以危害任何品种和任何年龄的山羊,其中以冬季和秋末、春初寒冷季节多发。

山羊感染该种疾病后初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出现症状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时期,如果防治不及时将会造成严重的死亡现象。

沂蒙黑山羊是山东省地方优良黑山羊,平邑特产,是在山区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一个肉、绒、毛、皮多用型品种,属绒、毛、肉兼用型羊。

黑山羊主要分布在沂蒙山区海拔较高的突出地带蒙山、鲁山及沂、沭河上游包括沂源、沂水、平邑、费县、蒙阴、沂南等县,那里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属于北温带季风区域半湿润大陆气候,山坡面积大,树木、水草茂盛,饲料资源丰富。

这也是沂蒙黑山羊生长繁殖的独特自然优势。

该山羊灵敏活泼、喜高燥,爱洁净,抗力强,耐粗饲,适应性强,爱吃吊草,善于爬山,常年放牧,能在高山悬崖陡壁上放牧采食,素有“山羊猴子”之称。

由于临沂的养殖户绝大多数以放牧为主,羊的密度小,运动量大,日照时间长,所以羊群的抗病力很强,很少发生疾病。

而山羊疥螨病具有发病率高,前期不易发现、难以根治、人畜共患的特点,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1 病原特性及生活史1.1 病原 山羊疥癣寄生于皮肤角质层下,虫体小,长度在0.2~0.5mm ,呈微黄色的圆形或者龟形,体表生有很多小刺,肉眼较难看见;前端生有呈蹄形咀嚼式口器;虫体背部隆起,腹部较平,腹部前端和后端各有两对粗且短圆锥形的足,第一对足的后支条在虫体中央并成一条长杆,在第三、四对足的后支条,在雄虫是互相连接的。

养殖场中对待家禽螨虫病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养殖场中对待家禽螨虫病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养殖场中对待家禽螨虫病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养殖业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家禽养殖是广大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然而,家禽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其中螨虫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问题。

螨虫病会给家禽的生长和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得当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并掌握处理螨虫病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十分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处理螨虫病的有效方法和技巧:1. 清洁和消毒:- 定期清理和消毒禽舍是防治螨虫病的首要措施。

尽量保持禽舍内清洁,清除废料,减少螨虫的栖息地。

- 使用消毒剂对禽舍进行定期消毒,消除螨虫的繁殖环境。

消毒剂可以选择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品,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2. 环境调控:-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预防和控制螨虫病非常重要。

根据不同家禽的特点,调控环境条件,尽可能减少螨虫的滋生。

- 安装垂直振击杀虫灯、电子杀虫灯等设备,以吸引并杀死螨虫。

定期清理设备,并保证其正常运作。

3. 药物防治:- 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是处理螨虫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常见的防治药物有杀虫剂、杀螨剂等。

但是,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按照正确的剂量进行使用,并严格遵守使用说明,以免对家禽造成伤害。

同时要确保药物的选择符合当地的养殖标准和法规。

- 定期更换和轮换药物,以避免螨虫对药物产生抗性。

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案,并咨询兽医的意见。

4. 增强鸟类免疫力:- 养殖场可通过加强鸟类的免疫力来减轻螨虫病的影响。

可以提供均衡的饲料,确保家禽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增强身体抵抗力。

- 添加一些促进免疫力的添加剂,如维生素和矿物质。

这些添加剂可以提高家禽的抵抗力,降低感染螨虫病的风险。

5. 定期检查和监测:- 养殖场应定期检查家禽的身体状况,观察是否有螨虫侵袭的迹象。

如家禽不断搔痒、精神不佳等,可能是螨虫病的表现。

- 定期监测禽舍内的螨虫数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可以使用专业的监测工具或设备,帮助监测和分析螨虫状况。

对羊疥癣病的预防与治疗探讨

对羊疥癣病的预防与治疗探讨

对羊疥癣病的预防与治疗探讨
羊疥癣是由疥螨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性皮肤病,易于在养殖场中传播。

它会给牛羊的
健康带来危害,同时也会对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预防和治疗羊疥癣是十分重要
的。

预防措施
1. 维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及时清理牛羊舍中秸秆、粪便等垃圾,保持舍内干燥清洁。

用无菌水清洗器具和为羊擦洗皮肤时的工具。

2. 消毒:应该定期对牛舍和畜棚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如,使用有效消毒液对养
殖场进行全面消毒处理。

3. 给养合理:合理搭配饲料,保证牛羊的营养平衡,提高其免疫力。

4. 定期检查疫情:每个季度都要对牛羊身体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疑似病例,采
取隔离和治疗措施。

治疗措施
1. 药物疗法:治疗疥癣的主要方法是使用药物。

通常,用于治疗疥癣的药物有氧化钙、硫磺、苦橙油等。

这些药物在患处反复涂抹,能够杀死疥螨。

2. 清洁和保湿:在涂抹药物前,要清洁患处。

将患处用温水冲洗,并用湿毛巾擦拭
干净。

这样可以减少皮肤上灰尘和污垢对治疗的干扰。

涂药后,可以使用保湿产品,保持
患处的湿润。

3. 增强免疫力:增强免疫力可以促进治疗疥癣。

通过吃营养丰富的食物、保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来提高免疫力。

此外,打一些疫苗也可以提高免疫力。

总之,预防和治疗羊疥癣需要在日常的养殖环境中综合考虑。

牵涉到多方面的因素,
防范和治疗方法也需多方面贯彻实施。

犬疥螨病的诊断和防治

犬疥螨病的诊断和防治

252023.6犬疥螨病的诊断和防治吴 丹(丹东市振安区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丹东 118003)摘要:犬疥螨病是由犬疥螨感染皮肤表皮导致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临床症状以皮肤炎症和剧烈瘙痒为主,犬类各年龄阶段和品种均可感染。

该病发生与卫生环境差、湿度高有关,为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病很难根治,极易复发,且为人畜共患病,很容易传染给人类。

现对犬疥螨病的临床症状、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犬疥螨;病因;诊断;防治犬疥螨病是一种常见犬类皮肤病,又称犬疥癣,为慢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顽固性皮肤炎症、剧烈瘙痒、脱毛和湿疹等,并逐渐向周围扩散,严重时有大面积结痂,呈灰色或黄色,甚至导致犬类死亡。

犬类感染疥螨后如未及时就医,会损害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还会传给人类。

人们物质生活日渐丰富,养犬的人越来越多,养犬时一定要对其细心观察,早发现疾病,早治疗,及时控制住病情的发展,减少对犬类的伤害。

1 流行病学犬疥螨病由疥螨侵袭皮肤引起,疥螨寄生在犬类体表内层,引起皮肤炎症,传染性强,主要通过皮肤接触感染,健康犬类接触病犬或虫卵污染的犬舍和用具等会引发疾病。

四季均可发病,但在光线不足且潮湿寒冷的早春、晚秋和冬季易引发较为严重的疥螨病。

各年龄品种均可感染,但免疫力低下的幼犬和长毛犬发病率高。

犬舍阴暗、潮湿、阳光不充足且被毛长的犬类更易发病。

疥螨成功寄生动物表皮深处后,迅速繁衍后代。

疥螨的食物主要是宿主的淋巴液和角质组织等,不似其他寄生虫吸食宿主血液。

疥螨的代谢产物和分泌物也会使动物发生过敏反应,引起瘙痒。

2 病原犬疥螨病的病原为疥螨科,疥螨属。

疥螨成虫微淡黄色、圆形不分节,长200~500微米,背部呈凸起状,有锥突、刚毛、鳞片和横纹。

腹部扁平状,有四对较粗的短足,足末端有带柄吸盘。

虫卵为椭圆形,大小约为150微米×100微米。

疥螨发育期有虫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发育繁衍各个阶段都可在犬身上进行,成虫一生可生产20~50个虫卵。

猪疥螨病怎么治疗?

猪疥螨病怎么治疗?

猪疥螨病怎么治疗?
畜牧堂徐老师为你,讲解该疾病的治疗预防:
猪螨虫的治疗方法
螨虫的治疗方法:
一个是用伊维菌素口服或者注射,按照说明来操作;
另一个是用杀螨虫的外用药,给猪药浴,猪圈用药浴后剩余的药来消毒。

猪螨虫病紧急治疗方案
1.如果症状比较轻微,就用阿维菌素进行治疗,至少用2次,中间间隔1周;
2.若果症状比较严重甚至发热的情况,需要配合抗生素进行治疗,选择青霉素或者地塞米松。

猪疥螨病治疗方法
1.注射杀螨制剂药物治疗猪疥螨病,可采用1%的多拉菌素注射液或1%伊维菌素注射液,每10公斤体重皮下注射0.3ml。

皮下注射杀螨制剂药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后备母猪放入种猪舍或配种前10至15天注射一次;
妊娠母猪配种后1个月-3个月,分娩前20-25天进行皮下注射1次,种公猪驱虫原则是每年至少注射2次;
仔猪断奶后转入育肥舍前注射一次;
育肥猪转栏前注射一次。

2.喷洒驱虫或药浴治疗猪疥螨病,2%敌百虫稀释液,或300倍稀释的20%灭菊酯乳油,给病猪全身喷雾或药浴。

病猪全身都要喷药,连续用药7-10天。

同时猪舍地面,墙壁等周遭,也用该药液喷洒,彻底杀灭散落的虫体。

用药后,在病猪的耳廓内侧涂抹凡士林与杀灭菊酯的100:1配制的软膏,用药7-10天后,再重复用药,杀灭孵化出的螨虫。

以上就是猪疥螨病的治疗方法,在实际的治疗中,往往用药不当,或者用药方案不正确,造成猪疥螨病情不能控制,所以猪场一旦发生猪疥螨病时一定不要擅自用药治疗,应该及时咨询有关兽医师进行指导治疗。

畜牧堂,10万养殖人都在用的免费动物问诊APP!。

猪四种常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

猪四种常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

猪四种常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猪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用动物之一,但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皮肤病的困扰。

猪的皮肤病不仅会影响猪的健康和生长,还会导致养殖业的经济损失。

及时了解和预防猪的皮肤病对于养殖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猪四种常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

一、猪皮肤病的发生原因1. 疥螨病疥螨病是猪常见的皮肤寄生虫病,由疥螨寄生引起。

疥螨病在冬春季节比较多见,其主要传染途径是通过接触传染和空气传播。

通常是因为环境卫生差、饲料品质差和猪只体质差而导致。

2. 萎缩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是由于猪长时间暴露在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鼻粘膜受损而引起。

气候变化、饲料过硬、饮水不洁等也是导致萎缩性鼻炎的原因。

3. 白屑病白屑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感染引起的猪皮肤病。

白屑病多半发生在较高温度(20℃以上)和湿度的季节。

猪只因缺乏适度运动,身体疲劳等也易发生白屑病。

4. 黄疸猪黄疸病是由猪的饲料营养不良或疾病患者转染所致。

营养不良是黄疸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缺乏维生素B2和烟酸时,容易引起猪的黄疸。

二、猪皮肤病的临床表现疥螨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猪只出现头部、颈部和躯干等处的皮肤严重搔痒,经常不停地搔抓,粮食减少,发育缓慢,足部和躯干的表皮被搔烂、鳞屑脱落。

重病时,猪只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精神萎靡,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和发育。

猪患有萎缩性鼻炎时,主要表现为鼻孔变小、塞满了白色的分泌物,一般在鼻孔附近有大量的皮损和溃疡,猪只的呼吸声明显增加,食欲下降,体重增长缓慢,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白屑病主要表现为患部皮肤表面出现明显的灰白色鳞屑,鳞屑常覆盖在皮肤上,触摸时有粗糙感。

患部肿胀,易出现红肿、溃烂甚至脓块。

黄疸病的主要表现是猪的黏膜和皮肤呈现黄色,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甚至出现厌食、腹泻、发热、贫血等症状。

黄疸病猪只活动减弱,体温略有升高。

严重的黄疸病会导致猪只死亡。

三、猪皮肤病的防治措施预防疥螨病的关键是加强环境卫生,保持猪舍的干燥和通风,保持猪只的清洁卫生。

猪疥螨病的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

猪疥螨病的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

猪疥螨病的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猪疥螨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类寄生虫感染病,由螨虫引起。

该病在猪群中传播迅速,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

本文将介绍猪疥螨病的常见症状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

一、症状1. 皮肤瘙痒:疥螨感染后,猪会出现明显的皮肤瘙痒症状。

它们会频繁摩擦身体,以缓解瘙痒感。

2. 皮肤炎症:猪疥螨病导致皮肤发炎。

患处通常呈现红肿和破损的症状,有时还会出现溃疡和糜烂。

3. 体重下降:疥螨感染严重影响猪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导致体重下降。

病猪可能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情况。

4. 毛发掉落:受到疥螨侵袭的猪身上的毛发会变得稀疏,掉落严重。

这是因为疥螨在猪皮肤上产卵,导致毛囊受损。

5. 皮损和创伤:猪群中出现疥螨感染后,疥螨会通过抓挠、咬啃等方式刺激皮肤,导致猪出现各种皮损和创伤。

二、防治方法1. 环境清洁:定期对猪圈进行清理和消毒是预防猪疥螨病的重要措施。

清除猪圈内的污物、皮屑和污垢,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2. 隔离感染猪:及时发现感染猪,并将其隔离,以防止病情扩散。

感染猪可以接受适当的治疗,以减轻瘙痒和创伤,并避免感染其他猪。

3. 药浴治疗:在兽医指导下,使用有效的药物进行药浴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疗猪疥螨病。

药物选择需要根据猪的年龄、体重和病情来确定。

4. 动物卫生管理:加强猪群的卫生管理对于预防猪疥螨病非常重要。

定期检查猪的皮肤和毛发情况,发现疑似病猪要及时采取措施。

5. 饲养环境改善:为了预防猪疥螨病,饲养环境的改善也是必要的。

保持猪舍的通风良好,湿度适宜,温度适中,有利于预防猪疥螨病传播。

6. 兽医指导:最重要的是请兽医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兽医了解疥螨感染的防治方法,并能为您提供适当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总结:猪疥螨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病,给猪的健康和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及早发现疥螨感染的症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通过加强猪舍的卫生管理、隔离感染猪、药浴治疗、改善饲养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猪疥螨病的传播。

肉牛常见的三种皮肤病(疥螨、真菌、牛虱)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肉牛常见的三种皮肤病(疥螨、真菌、牛虱)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肉牛常见的三种皮肤病(疥螨、真菌、牛虱)的病因及防治措施!“养牛吧让养牛更简单”为您打造:饲料搭配、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市场行情、技术交流平台。

肉牛皮肤病是养殖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且大多数都具有传染性。

病牛主要症状是皮肤瘙痒、被毛脱落,甚至形成结痂。

肉牛任何年龄都能够感染该病,其中幼牛和体质较弱的肉牛具有更高的发病率,主要是由于饲养环境较差而引起的。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肉牛常见的三种皮肤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1、牛疥螨病流行特点:牛疥螨病是一种慢性寄生性皮肤病,主要是由于机体表面寄生有疥螨和痒螨而导致。

疥螨从牛体表离开,在牛舍以及周围环境中能够存活3周,而痒螨能够生存长达2月。

该病急性发生,较快传播,传染性较强,牛群中只要有牛患病就会快速扩散至全群。

健康牛主要是由于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病牛,使其体表感染螨虫,从而引起发病。

该病通常在气候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时节容易发生,这是由于此时光照时间较短,体表被毛较密,而此时皮肤湿度往往相对较高,有利于螨虫的繁殖和发育。

临床症状:病牛在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是严重瘙痒、脱毛以及湿疹性皮炎。

发病初期,病牛体表皮肤严重瘙痒,接着食欲减退甚至完全废绝,机体消瘦,病变处皮肤形成结痂且有所增厚,被毛逐渐脱落。

感染疥螨而引起发病时,病牛皮肤上会出现水疱、丘疹和脓疮,后期会形成灰白色的痂皮,硬如橡皮,一般是体表被毛较少的部位会发生病变,形成明显的褶皱。

感染痒螨而引起发病时,病牛皮肤上会出现浅红色或者浅黄色的小结节和水疱,接着出现鳞屑以及呈浅黄色的脂肪样痂皮,一般是体表被毛较密的部位会发生病变,导致大量被毛脱落,导致其通常由于冷冻、体质虚弱而发生死亡。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良好、干燥,适当通风,牛舍、运动场要定期进行消毒,确保机体健康。

牛群日常要经常进行检查,观察是否有牛出现掉毛,一旦发现要立即采取隔离诊断治疗,彻底康复后才能够再次合群饲养。

病牛可在患处使用1%敌百虫和酒精溶液进行擦洗,每周1次,连续使用2-3次。

羊疥螨病发生与防控技术

羊疥螨病发生与防控技术

设施农业2023-1077农业工程技术(设施农业)羊疥螨病发生与防控技术摘要:当前在羊养殖过程中,存在高发羊疥螨病的情况,该疾病高发与饲养管理因素、气候条件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患病后,会制约羊的健康生长,造成疾病在养殖场内扩散和蔓延,严重时,还会出现死亡的情况,给养殖工作的发展造成极大打击。

所以需要重视相关疾病的防控,掌握科学防疫技术,提高疾病的防控效果。

基于此,文章对羊疥螨病的发生与防控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疾病的防控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 羊疥螨病;发生;防控羊疥螨病是一种高接触性、慢性皮肤疾病,一旦在设施养殖过程中出现,会对羊健康生长造成威胁。

羊疥螨病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饲养管理人员同样易患。

发现该疾病后,应加强科学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控,降低其对养殖工作人员与羊群生长的不利影响。

1 羊疥螨病发病原因羊疥螨病是常见的寄生虫病,其发病相对较慢,疥螨、痒螨是主要的致病寄生虫,山羊和绵羊易患病。

螨虫个体较小,颜色多为黄白色,外形呈圆形,形如龟状,背面微隆,腹部相对较为扁平。

螨虫为卵生,后期逐渐发育成幼虫、若虫,最终变为成虫,寄生于宿主的体内,寄生的时间与外界温湿度、光照强度等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除了山羊、绵羊易患疥螨病,其作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人同样易患。

并且牛、羊、猪、马等动物可能感染该疾病。

患病动物是疾病主要的传染源,健康动物在与之接触后,即容易感染疥螨病。

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间接传播两种。

疥螨病在一年四季内均可能发病,冬春天气较为寒冷,光照较弱,若是羊群生长的环境阴暗潮湿,再加上其自身体表皮毛较厚,易为寄生虫的存在提供条件,尤其是在短毛处、柔软皮肤位置,更容易发病[1]。

2 羊疥螨病临床表现羊疥螨病一旦发病,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

最先在口鼻、眼、耳等部位发病,后期病情进展,患病位置逐渐的扩散,张振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碧玉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定西 743315)DOI:10.16815/ki.11-5436/s.2023.30.030羊的颈背部、尾根部等位置均会发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种动物共患病疥螨病的防治
疥螨病又叫疥癣病、疥疮、生癞等,是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体外寄生虫病。

该病的特征是:患病动物体表有湿疹性皮炎,掉毛、剧痒,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展,并有液体渗出,造成皮肤增厚、干裂,形成鱼鳞状痂皮和皱褶,具有高度传染性。

若不及时治疗,病程延长,受上述病症影响,病畜会代谢紊乱、食欲减退,最后会营养衰竭而死亡。

该病在家畜中患病较普遍,一些养殖场和养殖户时有发生,给生产实践带来严重损失。

一、病原
疥螨病由疥螨虫活动引发。

该虫体用肉眼看不见,在显微镜下观看疥螨呈龟形浅黄色,背部隆起,腹部扁平,足上有吸盘,雌螨比雄螨大。

疥螨在动物皮肤的隧道内进行发育繁殖,并以角质层组织和渗出的淋巴液为食,成为动物发病的主要原因。

二、症状及病理变化
疥螨病在不同动物身上的先发部位往往不同。

羊主要发生于头部,包括嘴唇周围、口角两侧、鼻子及耳根等。

牛多开始于面部、颈部、背部及尾根部等被毛较短的部位,严重时遍及全身。

猪、狗、马等首先从头部、逐渐蔓延到腹部,严重时扩散至全身。

兔一般先由脚、嘴及鼻子周围发病,并容易传至外耳道,严重时遍及全身。

各种动物患疥螨病的共同症状有以下几种表现:
1、剧痒是贯穿整个疾病过程中的主要症状。

是由螨虫的唾液及其代谢物的刺激引起的。

动物的病势越重,痒的感觉越剧烈。

当病畜进入温暖场所或运动后,由于皮肤温度升高,螨的活动加强,痒的程度剧增。

2、脱毛、结痂是疥螨病患畜必然出现的症状。

在螨虫体的机械刺激和毒素的作用下,发痒处皮肤形成结节和水泡,当病畜挠痒、蹭痒时,结节、水泡破溃流出渗出液,渗出液与脱落的上皮细胞、被毛及污垢混杂在一起,干燥后就结成痂皮。

随着病情的发展,毛囊、汗腺受到侵害,皮肤角质层严重角化,患部脱毛、皮肤增厚、失去弹性而形成皱褶。

3、消瘦是疥螨病给病畜造成的严重后果。

由于皮肤发痒,病畜终日啃咬、摩擦和烦躁不安,影响正常的采食和休息,并使胃肠消化、吸收机能降低。

如遇寒冷季节,因皮肤裸露,体温大量散发,体内蓄积的脂肪被大量消耗,导致病畜日渐消瘦,有时继发感染,严重时造成死亡。

4、痒螨中耳炎
螨虫中的痒螨若寄生于动物的外耳道里,会引起中耳发炎,造成大量耳脂分泌和淋巴液外溢,并常常继发化脓,干涸后形成黄褐色结痂,严重时结痂堵塞整个耳道。

患病动物有痒感,不停地摇头、抓耳、鸣叫,常常在器物上摩擦耳部,有时向病变严重的一侧做旋转运动。

后期病变会蔓延到额部和耳部背面。

三、传播特点
(一)疥螨病主要是由于健康动物与患病动物直接接触感染而引发的,也可通过被螨及其虫卵污染的圈舍、用具等间接接触引起感染。

还可通过管理人员或兽医的衣服和手传染。

这是一个肉牛养殖户,两个月前在牛市购进三头牛,其中一头牛的颈部有一块菜豆大的癣块,当时他们并没注意,随着病牛颈部癣块的增多,陆续有几头牛的头部、眼眶也长了癣,经兽医检查,这些牛已得上疥螨病。

那头引进的病牛成为疥螨病的传染源。

(二)从疥螨病传播情况看,幼龄动物容易感染,发病也较严重,因为螨虫在幼畜身体上繁殖快,发病也较迅速。

随着日龄的增长,症状减轻,但往往成为该病的传染源。

这个生猪养殖户当年春天分别从本乡的几个养猪户购进猪崽30多头。

一个月后,发现其中的一头小猪耳朵局部发红,一周后发红的部位逐渐扩大,并开始脱皮,由于刺痒,猪不断摇头、抖耳,从这些症状可以确诊,这头小猪患上了典型的疥螨病,虽然采取了隔离措施,但同栏的一些小猪也感染了疥螨病。

(三)疥螨病四季都可发生,冬季、春季寒冷季节发病较多,尤其是在动物饲养圈舍脏乱、拥挤、潮湿的环境中,最适合螨虫的发育、繁殖。

这个貉子养殖户把饲养的地点选在自家养鱼池的树林旁,潮湿的空气、少见的阳光,使引进的几十只貉子几乎全染上了疥螨病,虽然施用了药物治疗,但收效很小,病情越来越重,有的貉子全身感染,这只貉子发病最早,耳朵已经烂掉,濒临死亡。

(四)疥螨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之一。

与家畜密切接触的饲养人员、兽医、屠宰和毛皮加工人员,往往会感染动物原性疥螨,相反,人体携带的螨也可以传染给动物。

四、疥螨病的综合防治
疥螨病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要早期控制、彻底治疗。

(一)疥螨病的预防工作有以下几点:
1、保持畜舍的干燥、透光、通风良好。

并要经常打扫,定期消毒,一般至少每周消毒两次,饲养管理用具也要定期清洗、消毒。

消毒可
用双季胺盐碘类消毒药进行喷雾消毒,也可以用喷灯进行喷烧。

舍内的牲畜,饲养密度要低些,并要提高营养水平。

2、家畜要定期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诊断时要根据发病季节、动物患部皮肤变化和剧痒程度,做出初步诊断。

如果想确诊,要用消毒过的刀子,在新鲜病变和健康皮肤交界处刮取皮屑,刮时下刀要深些,直至皮肤快要出血或轻微出血为止,然后将刮取的皮屑放在玻璃片上,滴上一滴50%的甘油,放置20-30分钟后,加盖玻璃片镜检,如发现活螨或螨卵,即可确诊。

3、发现病畜要及时隔离、治疗。

治愈的病畜应继续隔离观察20天,如果未再发病,才能与健康家畜合群。

4、引进家畜时,应进行检疫观察,观察期至少一个月。

5、饲养管理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与患病家畜接触时,应注意防范,避免人畜相互传染。

(二)疥螨病的治疗
因为疥螨病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所以发现病畜,要对同群的所在动物给予治疗。

治疗的药物有外用药和注射药两种。

为使药物能和虫体充分接触,外用药时将患部及其周围3—4CM处的被毛剪去,用温皂水或20%来苏液彻底刷洗,除掉硬痂和污物,擦干后涂药。

所用药如溴氰菊酯。

民间常用废机油、烟叶水等涂抹患处,也起到治疗效果。

治疗疥螨病的药物,大多数对螨的虫卵没有灭杀作用,必须重复用药,以便杀死新孵出的幼虫。

每次间隔时间2—3天。

皮下注射药物是杀螨除癣的有效方法。

注射用药有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等。

1%伊维菌素采用皮下注射,使用剂量要参考药品说明,每次注射,间隔10天。

外耳道患螨动物,可将滴耳油滴入耳道内,每次滴3-5滴。

在缓解耳朵炎症的同时,还要对患处全身皮下注射治疗螨病的药物,从而彻底清除疥螨病的病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