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_章作业能力和作业疲劳

合集下载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汇总-王保国版-有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汇总-王保国版-有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一:名词解释第二章:人体的人机学参数水平面作业范围:人在台面前,在台面上左右运动手臂所形成的轨迹范围。

垂直面作业范围:手臂伸直,以肩关节为轴做上下运动所形成的范围。

坐姿空间作业范围:人坐姿时手脚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

百分位数:工程上常以正态分布的某个百分位a处的人体尺寸数值Xa作为设计用人体尺度的一个界值以控制设计的适应范围,该界值称为百分位数。

方差:描述测量数据在中心位置(均值)上下波动程度差异的值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带来的偶然的代表性误差第三章:人的生理因素及生物力学特征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一次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能被感觉器官感受的刺激强度范围。

视角:确定被观察物尺寸范围的两端光线射入眼球的相交角度。

视力(视敏度):能够辨出视野中空间距离非常小的两个物体的能力。

视距:人在操作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

视野:当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正前方空间范围。

动视野:当头部固定不动,眼球自由转动时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静视野(注视野):指当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正前方空间范围。

明适应(亮适应):当人从黑暗处到光亮处,有一个对光适应的过程。

暗适应:在黑暗中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视错觉:人观察外界物体形象和图形所得的印象与实际形状和图形不一致的现象,是视觉的正常现象。

掩蔽效应: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现象。

听觉(掩蔽)残留:由于人的听阈的复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掩蔽去掉以后,人耳的效应并不立即消除的现象。

听觉的辨别阈限:在某频率下,仍能够听到的该纯音的最小声级的分贝数。

反应时间: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做出反应的时间。

疲劳:当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平衡不能维持,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时叫疲劳。

在人体发生可以概括为失去功能或打乱功能的变化,也就是发生机能变化、物质变化、自觉疲劳和效率变化的现象。

闪光融合值:当闪光频率增大到某一值时,人眼对高于这个频率以上的闪光没有辨识能力感觉它是连续的光源第四章:安全人机功能分配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功能分配。

《人机工程学》第5章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人机工程学》第5章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PPT文档演模板
《人机工程学》第5章人的作业能力 与疲劳
3. 活动代谢 活动代谢亦称劳动代谢、 作业代谢或工作代谢。 它是人在从事特定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能量代谢。 体 力劳动是使能量代谢量亢进的最主要的原因。 因为在 实际活动中所测得的能量代谢率(用AR表示), 不仅包 括活动代谢率, 也包括基础代谢率与安静代谢率, 所 以活动代谢率(用MR表示)应为
三种产能过程可概括于图5 - 1中, 其一般特性列 于表5 - 1。
PPT文档演模板
《人机工程学》第5章人的作业能力 与疲劳
PPT文档演模板
•图5 - 1 肌肉活动时能量的来源示意图
《人机工程学》第5章人的作业能力 与疲劳
• 表5 - 1 三种产能过程的一般特性
PPT文档演模板
《人机工程学》第5章人的作业能力 与疲劳
在肝、 肾内部又合成为糖原。 在食物营养充足地合理
条件下, 经过休息, 可以较快的合成为糖原。
PPT文档演模板
《人机工程学》第5章人的作业能力 与疲劳
虽然糖酸解时1g分子葡萄糖只能合成2g分子ATP, 但糖酵解的速度比氧化磷酸化的速度快32倍, 所以是 高速提供能量的重要途径。 乳酸系列需耗用大量葡萄 糖才能合成少量的ATP, 在体内糖原含量有限的条件 下, 这种产能方式不经济。 此外, 目前还认为乳酸是 一种致疲劳性物质, 所以乳酸系列提供能量的过程不 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PPT文档演模板
《人机工程学》第5章人的作业能力 与疲劳
3. 乳酸系列
在大强度劳动时, 能量需求速度较快, 相应ATP 的分解也必须加快, 但受到供氧能力的限制。 此时,
则靠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的方式提供能量, 故称为乳
酸系列:

第04章 脑力负荷

第04章 脑力负荷

人机工程学
人的业绩与脑力负荷的关系。脑力负荷的适当与 否对系统的绩效、操作者的满意感以及安全和健康均 有很大的影响。下图为工作绩效与脑力负荷强度的关 系模型。
(TR—操作在客观要 求的时间
TA--操作者实际提供 的时间) 反映操作要求强度
人机工程学
第二节 应激
一、应激及其产生原因
1.应激的含义
当操作者面临超出适应能力范围的工作负荷时, 就会产生所谓“应激”的现象。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 应激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每当系统偏离最佳状况 而操作者又无法或不能轻易地校正这种偏离时,操作 者呈现的状态即为应激
人机工程学
2)1977年,北约组织的一些著名学者又召开了 “脑力负荷的理论和测量”专题会议,系统讨论了脑 力负荷的定义、理论及测量方法。 与会者从不同的角度定义脑力负荷,没有得出统 一的可被大家接受的定义。最后结论为: 脑力负荷是一个多维概念,它涉及到工作要求, 时间压力,操作者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行为表现和其 他许多因素。
人机工程学
2.单调感觉 单调作业使操作者知觉到的对系统的“控制”程 度减至最低水平,因而产生不愉快,枯燥、缺乏兴趣 和挑战、压抑以及觉得工作永无止境等消极情绪,这 种由单调诱发的消极情绪称为单调感。 单调感对人的影响可从下列方面反应出来:
1)在作业过程中,变更作业或操作细节,改变作 业节奏。 2)工作质量下降,错误率增加。
人机工程学
2.应激现象产生的原因 1)系统偏离最佳状况。 2)环境要求与操作者能力不匹配。 3)动机因素的作用。
人机工程学
二、应激源 能引起应激现象的因素称为应激源。主要应激源 如下: 1)工作因素。 2)环境因素。 3)组织、社会因素。 4)生理节奏与其他因素。

第四章劳动情绪:疲劳、倦怠、应激与压力管理

第四章劳动情绪:疲劳、倦怠、应激与压力管理

第四章劳动情绪:疲劳、倦怠、应激与压力管理当今人类劳动已从以体力为支撑的操作性作业发展为以脑力为支撑的知识作业,知识作业已成为现代作业方式的主流,并代表了未来劳动方式的发展方向,知识工人、白领工人等概念正反映了这一变化。

鉴于脑力劳动效率在现代管理乃至社会与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基础意义,如何像提高操作性作业一样,有效地提高脑力劳动的工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前沿。

第一节疲劳与脑力疲劳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从业人员众多,如何保障劳动者在安全、健康和舒适的条件下,更高效地工作是劳动工程心理学的根本所在。

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疲劳若不得到及时恢复,不仅会造成作业效率下降,而且还会影响作业者的身心健康,诱发事故的发生,甚至是过劳死、自杀的隐患,因此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一流企业都十分重视疲劳的调查和研究。

一、疲劳的定义医学领域通常认为,疲劳是人体的一种自主性防御,进一步说是由于运动过度而引起暂时性的人体机能下降,从而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发生综合性变化。

《辞海》给疲劳下的定义是:“持久或过度劳累后造成的身体不适和工作效率减退。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疲劳的解释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因为体力或脑力消耗而需要休息;二是因为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细胞或器官的机能或反应能力减弱。

”综合而言,疲劳是指工作过程中由于高强度或长时间持续活动而导致的人体工作能力下降和错误率增大的现象。

它是一种自然的人体防御反应,即提示工作负荷过高,必须降低工作。

一个人的脑力、体力及劳动强度、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人体的各种能力就会减弱,功能活力就会受到影响,使人力不从心,就产生了疲劳。

疲劳是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和保护功能,它的产生与劳动强度、环境、健康程度、情绪和工作绩效有关。

疲劳不仅是一个常见表现,很多原因可以引发,而且是一个自觉症状,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把握其特征。

(一)疲劳的生理观生理疲劳主要表现为肌肉疲劳。

当运动主要由人体的肌肉来承担时,人体的大量能量被体力劳动所消耗,出现了一个体内的酸环境,这种疲劳就被称为所谓的生理疲劳。

人因工程(第一、二章)

人因工程(第一、二章)

简单定义
1. 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IEA) 将该学科定义为P1。
2.《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定义为: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 其合理性,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征,达到在 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

大量
对人体疲劳影响 容易疲劳
容易疲劳
不易疲劳
适用场合
短暂剧烈活动 短时(1-2min) 长时间的耐力 强度大的活动 活动
22
二、作业时的氧消耗
1. 基本概念 1)氧需:人体作业时,单位时间所需要的氧量叫氧需。
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循环系统的功能,其次取决于呼吸系统的功能。
2)氧上限:血液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应的最大氧量叫氧上限。 3)氧债:氧需与供氧量之间的差别叫氧债。 2.氧消耗的动态变化规律
人因工程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1
What is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Fit the task to the person
Use the “rules of
work”
Work smarter, not
harder
Make things user-friendly
2
简介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is an frontier branch of the science studying the interaction of people, machine and working environment. The main content of its research is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the human factors system, so as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people can fully use his strength, machine can be used efficiently, environment can be made more beautiful”. At the same time the higher degree of comfort and the function that can guarantee the life, the high-efficient of the whole system and the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can be satisfied.

人机工程学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人机工程学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5 - 3)
总能耗M∑=(1.2+RMR)×BR×体表面积(B)× 活动时间(t)(5 - 4)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5.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影响人体作业时能量代谢的因素很多, 如作业类
型、 作业方法、 作业姿势、

由表5 - 3和表5 - 4可看出, 不同类型的作业对能 量代谢的影响。 图5 - 3给出了不同作业的能量消耗值, 其范围从1.6~16.2kCal/min。
动强度和作业时间。 劳动强度越大, 持续时间越长, 需氧量也越多。
从事体力作业的过程中, 需氧量随着劳动强度的 加大而增加, 但人的摄氧能力却有一定的限度。 因此, 当需氧量超过最大摄氧量时, 人体能量的供应依赖于 能源物质的无氧糖酵解, 造成体内的氧亏负, 这种状 态称为氧债。 氧债与劳动负荷的关系, 如图5 - 2所示。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表5 - 5 三种营养物质氧化时的数据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表5 - 6 非蛋白呼吸商和氧热价的关系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实际应用中, 经常采用省略尿氮测定的简便方法, 即根据受试者在同一时间内吸入的O2量和CO2产生量 求出呼吸商(混合呼吸商), 而不考虑蛋白质代谢部分, 实践证明, 采用简便方法得到的结果不会有显著误差。
RMRMR ARRR (5 - 2) BR BR
第5章 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表5 - 3和表5 - 4为不同活动类型的RMR的实测值和 推算值。
除利用实测方法之外, 还可用简易方法近似计算 人在体力劳动中的能量消耗, 其计算公式为
AR=RR+MR=1.2×BR+RMR·BR
=(1.2+RMR)×BR
MR=AR-RR (5 - 1)

高空作业中的作业时间与疲劳管理

高空作业中的作业时间与疲劳管理

高空作业中的作业时间与疲劳管理在高空作业中,作业人员需要在高处进行施工、维护或检修等任务。

由于作业环境的特殊性,作业时间与疲劳管理成为保障工作安全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重点讨论高空作业中的作业时间和疲劳管理。

一、作业时间的合理安排高空作业的时间安排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其中包括天气状况、作业任务的复杂程度、作业人员的个体差异等。

以下是一些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的建议:1. 确定天气窗口:在进行高空作业之前,应仔细了解当天的天气状况。

避免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高空作业,如强风、低温、大雨等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应及时调整作业时间。

2. 利用光线条件:确保在白天进行高空作业,充足的日光可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同时,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应采取适当的照明设备,确保作业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工作区域。

3. 考虑作业任务的复杂程度:对于需要高度注意力和专注力的作业任务,如维修电力线路、安装天线等,应避免长时间的连续作业,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休息间隔,以保持作业人员的集中精力。

4. 考虑作业人员个体差异:不同的个体在面对高度和作业环境时,耐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作业时间的安排上,应充分考虑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体力储备等因素,以避免过度疲劳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疲劳管理的重要性在高空作业中,作业人员的精神状态和体力状况直接关系到作业的安全性和质量。

合理管理疲劳是防范高空作业事故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几个有效的疲劳管理措施:1. 充足休息时间:作业人员在高空作业之间应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导致疲劳累积。

可以设置规定的休息间隔,或者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作息时间,以确保作业人员能够得到足够的休息和恢复。

2. 定期体检:高空作业人员应进行定期体检,以及时发现和治疗身体问题。

体检结果将有助于判断作业人员是否适合进行高空作业,避免因身体问题而引发的事故风险。

3. 提供培训与指导:为高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作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各种高空作业设备。

安全管理--第四章-人失误的分析与预防

安全管理--第四章-人失误的分析与预防

第四章人失误的分析与预防第一节概述按人失误产生的原因可以把人失误分为以下三类:(1)随机失误(2)系统失误:对工作任务的要求超出了人的能力范围;在正常作业条件下形成的下意识行动、习惯做法。

(3)偶发失误一些偶然的过失行为,它往往是事先难以预料的意外行为,如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等。

第二节信息处理与人失误一、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人失误倾向1、简单化2、依赖性3、选择性: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快速的扫描并选择,按轻重缓急排序。

4、经验与熟练:条件反射式的行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是有害的,5、简单推断:眼前事物与过去经验相符合时.6、粗枝大叶,走马观花二、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人失误表现及其产生原因日本安全评价研究会根据人的信息处理过程总结归纳了化工企业生产操作过程中人失误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原因,将人失误分为五大类,每一大类中分别包含若干种人失误的表现形式。

见下页表调查发现,在接受信息和判断决策部分人失误所占比例最大,尤以“没确认”和“判断失误”发生最多。

第三节人失误致因分析一、概述费雷尔认为,人失误是由于下列3个方面的原因:①过负荷;②与外界刺激要求不一致的反应;③由于不知道正确的方法或故意采取不恰当的行动.皮特森在费雷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事故原因包括人失误和管理缺陷两方面的原因;而过负荷、人机学方面的问题及决策错误是造成人失误的原因。

二影响人失误的个人因素1、硬件方面(1)生理状态如疲劳、睡眠不足、醉酒、饥饿等情况引起的低血糖等生理状态的变化会影响大脑的意识水平。

生产环境中的温度、照明、噪声及振动等物理因素及倒班、人体生物节律等因素同样会影响人的生理状态。

(2)身体状态身体各部分的尺寸,各方向用力的大小,视力、听力及灵敏性等(3)病理状态疾病、心理或精神异常、慢性酒精中毒、脑外伤后遗症等因素会影响大脑的意识水平(4)药理状态服用某些药剂而产生的药理反应容易导致人失误.2、心理状态恐慌、焦虑会扰乱正常的信息处理过程;过于自信、头脑发热也会妨碍正常的信息处理;社会、家庭的变化导致的情绪不安定会分散注意力,甚至忘了必要的操作;生产作业环境、工作负荷及人际关系等因素也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

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考试试题与答案

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考试试题与答案

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考试试题与答案1、下列选项中,关于培训与开发方法中案例研讨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用集体讨论方式进行培训与开发的方法B、它的实施需要遵循基本的步骤,以提高效果C、它与讨论法的相同点是都通过集思广益解决问题D、它在提高受训者的分析判断能力方面比讨论法的效果要差答案:D2、下列选项中,关于薪酬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薪酬变动范围是某一薪酬等级内部允许薪酬变动的最大幅度B、薪酬区间的中值是同一薪酬等级内部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与最低值之间的比率C、薪酬区间渗透度代表了该薪酬等级中的职位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上的平均薪酬水平D、薪酬变动比率表示的是员工的实际基本薪酬与区间的实际跨度之间的关系答案:A3、()也称为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耗竭”“职业枯竭”等,它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通常认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

A、工作热情B、努力上进C、目标明确D、职业倦怠答案:D4、员工对工作不满的表达方式不包括()。

A、辞职B、忽视C、提建议D、泄露公司机密答案:D5、根据《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周岁的未成年人。

A、14B、16C、18D、12答案:B6、关于法定用工形式,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务派遣用工存在三方关系B、非全日制用工形式中,劳动者可以同时与一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在每个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每月都不能超过24小时C、国家目前己有系统地规范借调职工方面的规定D、职工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借调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答案:A7、某单位安排员工在周六加班,但后期不能安排补休,他们的平均工资为每日300元,则加班费应该是()。

A、500 元B、600 元C、700 元D、800 元答案:B8、不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功能的是()。

A、人力资源的吸引B、人力资源的激励C、人力资源的开发D、人力资源的利用答案:D9、关于薪酬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安全人机工程学-作业疲劳及测定课件

安全人机工程学-作业疲劳及测定课件
作业疲劳及其测定
作业疲劳是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因而也是
人机学及工效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本节主要讨论作业 疲劳的类型、疲劳的规律、疲劳产生的原因、疲劳的 动力理论、疲劳测定等内容。
一、作业疲劳
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称为疲劳。作业疲劳是人
体生理的一种正常现象,可以起到提醒机体过度劳累
的预警作用。从正常作业状态
量。每个人都在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层次和动机 的强弱水平对这个总能量系统进行合理的分配,分配 到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等不同的活动中。动机强, 需要层次高的活动分配的能量比例高,分配的能量值 多。不同的人,由于个体差异,分配也各不相同。而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以及不同的环 境,由于动机需要的变化,也会对总能量作出不同的 分配。
3.疲劳产生的原因
(1)工作条件方面的原因
①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 如: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速度过快,工作单调等。 ②机器设备、工具条件差 当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不符合人的生理及心理特性时,特别容易导 致工作疲劳。 ③工作环境差 温湿度、通风、照明、噪声、振动、空气污染等。
(2)作业者自身因素方面
多是从事单调作业内容而引起的。有单调感的工人其工 作 效率在接近下班时反而有所上升。
2.疲劳现象的某些规律
(1)老年人较年轻人易疲劳,这是人体生理上的特点所引起的。
(2)疲劳可以恢复。①年轻人恢复得快;②体力上的疲劳比精 神上的恢复得快;③心理疲劳往往与心理状态同步存在,同 步消失;
(3)疲劳的积累效应。
例如:工人工作8小时后,普遍感到非常疲劳,这 时叫他继续加班,他会感到无法适应。而如果有人建 议下班后去踢一场球,许多人会满口答应,他们会照 样精力旺盛地活跃在球场上。这就是因为肢体储存的 其他能量发挥了作用,这个例子说明,劳动者的基本 能量并没有在工作中耗尽,之所以感到疲劳只是把分 配给工作部分的特定能量消耗尽了的缘故,下面是疲 劳动机理论的示意图:

人因工程第四章课件

人因工程第四章课件

二、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
生理因素
性别对体力劳动作业能力,由于生理差异极大, 一般男性的心脏每博最大输出量、肺的最大通气 量等均较女性大,故男性的作业能力也较同年龄 阶段的女性强。但对脑力劳动,智力的高低和效 率却与性别关系不大。
二、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 通常是指工作场所范围内的空气状况、噪声状况和微气
二、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作业能力的因素多而复杂,除了作业者个体差 异之外,还受环境条件、劳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其大致可归纳为: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工作条件 和性质、锻炼与熟练效应等四种。
二、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
生理因素 体力劳动的作业能力,随作业者的身材、年龄、性别、
健康和营养状况的不同而异。对体力劳动者,在25~ 35岁以后,心血管功能和肺活量下降,氧上限逐渐降低, 作业能力也相应减弱。但在同一年龄阶段内,身材大小 与作业能力的关系远比实际年龄更为重要。对脑力劳动 者,智力发育似乎要到20岁左右才能达到完善程度,而 20~30(或40)岁可能是脑力劳动效率最高的阶段, 其后则逐渐减退,且与身材无关。
maruhongyciteducn第三节第三节提高作业能力与降低疲劳的措施提高作业能力与降低疲劳的措施改进操作方法合理应用体力合理确定休息制度改善工作内容克服单调感合理调节作业速率盐城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email
人因工程第四章课件
目录
第一节 作业能力的动态分析 第二节 作业疲劳及其测定
第三节 提高作业能力与降低疲劳的措施
候(温度、湿度、风速等)。它们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 动的作业能力均有较大影响,这种影响或是直接的,或 是间接的,影响的程度视环境因素呈现的状况,以及该 状况维持时间的长短而异。如空气被长期污染,可导致 呼吸系统障碍或病变。肺通气量下降会直接影响体力劳 动的作业能力,而使机体健康水平下降,间接影响作业 能力。

降低作业疲劳提高作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降低作业疲劳提高作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降低作业疲劳提高作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各产业工作环境和设备配置得到有效改善,极大提高了作业能力,但是在很多领域仍然需要人工的参与,而且有许多作业强度大的作业分工仍需要人来完成。

举个例子,我国制造业虽然正逐步向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存在着大量人工作业,绝大多数机器设备必须依靠劳动者来操纵使用,零件的加工和生产很大一部分还需依靠劳动者进行手工操作。

除此之外,各产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长、作业环境差和工作任务繁重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疲劳感。

近几年,由于《劳动法》的贯彻实行,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者因作业时间长而造成的作业疲劳,疲劳作业引起的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有所下降,但还是时有发生。

在我的身边,有很多人因为疲劳作业,发生安全事故,有人还因此成为残疾。

国内外很多学者就如何避免疲劳作业作了很多研究。

尤其是随着人机工程学理论的日益成熟,人在系统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而人-机-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人的行为模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作环节和最后结果,因此人成为作业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与此同时,由于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非常多的影响因素会对劳动者造成包括视觉、听觉、身体、记忆、情绪等疲劳感,而作业疲劳将直接导致作业能力低下、事故频繁发生等一系列负面表现。

由此造成的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不仅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加重了劳动者的心理负担,对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有着不好的影响,因此全面发掘并避免引起疲劳的因素、最大限度的降低劳动者的疲劳感成为各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自从人机工程学“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后,安全高效地工作成为企业管理者和劳动者的共同追求目标。

本课题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和指导思想下提出来的,本文通过发掘疲劳的影响因素,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提出降低作业疲劳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的疲劳感,提高作业效能,对现代企业的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第一章 安全人机工程学概述及其研究方法1 安全科学是一门跨学科、跨行业的新兴科学,试从分支学科的角度分析一下安全科学的体系层次。

2 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可概括为哪几个方面,请谈一下你对这些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3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种元科学,试阐述系统科学的体系可划分成哪几个层次?并阐述各层次的内涵。

4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它是从哪几个基础理论出发的?着重分析哪几个要素?历经哪几个步骤?去实现整个系统总体性能的哪些目标?5 何谓人机工程学?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其内涵是什么?6 何谓安全人机工程学?它在安全科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以及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科中处于什么位置?如何理解它所处的位置?7 在人-机-环境系统的整体高度上去研究人的特性与孤立地去研究人的特性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

8 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哪些方面的内容?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方面的研究呢?为什么在进行某一方面研究时仍然强调把人、机、环境作为系统整体,从系统整体出发去进行相应方面的研究呢?9 研究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说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必须要以系统科学、安全科学、工程生理学、工程心理学、优化理论、管理科学以及工程控制理论为基础理论,瞄准人-机-环境系统,强调系统性,注重工程应用性。

坚持以人为中心,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研究人、机、环境三大要素相互间如何才能达到最佳匹配,实现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最优。

你如何理解这段话?能否举例说明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10 为什么说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两大基本手段?请举例说明。

第二章人的基本特征1 人的基本特性包括哪些方面?为什么研究人-机-环境工程问题时必须了解和掌握人的基本特性呢?2 什么是人体的静态测量?它与动态测量有何区别?3 某地区人体测量的平均值1650x m m -=,标准值57.1D S mm =,求该地区第95、90以及第80百分位的尺寸数据。

人机工程学整理

人机工程学整理

第一章绪论B人机工程学科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内容C人机工程学研究方法、应用及其发展趋势第二章人的形体参数A人体尺寸增长过程,一般男性20岁结束、女性18岁结束、正常体重=身高—100(kg)(差距在10%之外属于不正常)B人体测量的三个基准面(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心理修正量、统计处理(百分数)、第三章人的机能特征A 上下、左右视野均有1.5°左右,是人眼的最佳视区、30min效应、正常人的注意范围通常为7±2个组块B 神经系统及其主要作用、神经组织、神经元(神经细胞)、突触、脊髓、脑、下丘脑、小脑及主要机能、胼胝(pián zhī)体、大脑皮层、大脑核、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记忆的三种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感受性阈限(yù)、感觉的适应、感觉的相互作用、同时对比、继时对比现象、余觉、知觉及其四个特性、锥细胞与杆细胞、后像、暗适应和明适应及其区别、视角与视力、人体皮肤上分布着三种感受器(触觉、温度、痛觉感受器)、平衡觉、半规管、耳石器、运动觉、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情感或情绪(激情、心情或心境、热情)、气质和性格、动机、注意及其种类和功能、C 信息在突触的传递过程、人的信息加工模型、遗忘的影响因素及其克服的方法、人的眼的结构、人耳的结构、眼球的运动规律、三种注意模型(选择注意模型、唤醒水平模型、意识层次模型)第四章人体力学A成人全身共有206块骨;在设计控制装置时,必须考虑人的操纵力的限度,一般应以第5百分位数为设计标准,以免造成操作困难;在立姿手臂水平向前自然伸直的情况下,男性的平均瞬时拉力可达689N,女性可达378N;在一般坐姿时,右腿最大蹬力平均可达2568N,左腿可达2362NB人的运动系统、三种类型的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心肌)、肌肉收缩形式(等长、非等长)、肌力、关节、人体运动的骨杠杆形式(平衡、省力、速度)、肌肉施力的类型(静态、动态)C肌肉收缩机理(肌微丝滑动学说)、静态肌肉施力特征及其影响第五章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A骨骼肌约占人体重的40%;脑的重量仅为体重的2.5%左右,大脑即使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能力消耗量的增高也不致超过基础代谢的10%,一般人的氧债约为10L,正常人安静时的心率为75次/min,最大心率=220-年龄、正常人安静时的动脉血压较为稳定,变化范围不大,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的最高值即收缩压为100~120mmHg,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最低值即舒张压为60~80mmHg,人体正常条件下每昼夜排尿量为1.0~1.8L;作业者在夜班工作的生理机能水平,只有白班工作时的70%;在负荷一定的情况下,步行速度为60m/min时的O2需要量最少,此速度称为该步行作业的经济速率B ATP产能的三种途径、氧债、能量代谢(基础Basic 、安静Rest、活动Active)、能力代谢的测定方法、物质的卡价、氧热价、呼吸商、动力定型(或习惯定型)、心搏频率储备、血压、汗腺双重功能(调节体温和排泄代谢产物)、劳动强度、劳动时间率、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作业能力、作业疲劳及其分类、单调感、工间暂歇、C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疲劳的发生机理、测定疲劳的方法以及降低疲劳的措施第六章人的自然倾向于可靠性A躲向左侧的人数大致为右侧的2倍,因为人体重心偏右,站立时身体略向左倾,而且右手右脚比较强劲(jìng)有力;面对头上落物,有41%的全然没有任何行动的表现,其中大多数是女性B习惯、视错觉及其产生原因、着急慌张及其原因、人为差错、日周节律、C PSI节律第十章作业环境A人的舒适温度在21±3℃;相对湿度为50%,坐在办公室从事脑力劳动舒适温度为18~24℃,站着从事轻体力劳动为16~23℃,从事极重体力劳动为14~18℃;脑力劳动对温度的反应敏感,当有效温度达到29.5℃时,脑力劳动的效率就开始降低,有效温度越高,持续作业的时间越短;正常人的听阈声压为2×10-5Pa,痛阈声压为20PaB微气候、气温、湿度、热辐射,空气流速、有效温度、舒适温度、允许温度、高温作业环境、热衰竭、低温环境条件、声压、听阈声压、痛阈声压、声压级、声强、响度、响度级、振动、辐射通量、照度、照明的三种方式(自然、人工、综合)、色彩视觉、色彩的三个基本特性(色调、饱和度、明度)、色光的混合规律、通风空气调节C改善微气候条件的措施;噪声的危害、评价和控制;振动的危害、评价和控制;照明对作业的影响、设计;色彩对人的影响以及作业环境的色彩调节;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危害及评价例1城市里有的家庭买了大沙发,豪华气派,可是坐不多久腰部就难受酸疼了,不得不在腰后面垫上一个“腰靠”。

员工疲劳作业管理制度

员工疲劳作业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员工疲劳作业管理,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合理安排,科学管理;3. 严格执行,持续改进。

第二章疲劳作业的定义及分类第四条疲劳作业是指员工在连续工作一定时间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状况。

第五条疲劳作业分为以下几类:1. 物理疲劳作业:因工作环境、工作强度等因素导致的生理疲劳;2. 心理疲劳作业:因工作压力、心理负担等因素导致的心理疲劳;3. 综合疲劳作业:物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同时存在的疲劳。

第三章疲劳作业的预防与控制第六条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预防与控制疲劳作业:1.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员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2. 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3. 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照明、温度等条件,改善工作环境;4. 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关注员工身体状况;5. 增强员工心理素质,提高抗压能力;6.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第七条公司应设立疲劳作业监测机制,定期对员工进行疲劳作业评估,发现疲劳作业现象及时采取措施。

第四章疲劳作业的处置第八条发现员工疲劳作业,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暂停该员工的工作,安排其休息;2. 对该员工进行健康检查,了解其身体状况;3. 分析疲劳作业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4.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九条对在疲劳作业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公司给予奖励。

第十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疲劳作业的员工,公司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解除劳动合同等处罚。

第六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员工疲劳作业管理制度,公司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疲劳作业现象,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
27
1.1.3 人因工程在制造业的应用
(1)作业姿势与腰酸病的分析 (2)办公桌高度与疲劳 (3)传送带的作业面高度 (4)生产机械的操作器配臵 (5)仪表的认读性能 (6)自动化系统的作业负担
28
(7)单调劳动与作业疲劳 (8)作业中人的差错与系统的安全 (9)压力机械的安全设计 (10)各种作业的劳动负荷测定 (11)工厂照明、噪声环境及改善
(20)社会技术系统与人机工程
组织行为;组织变化;组织心理学;人机工程战略; 社会技术系统;暴力评估与动机。
(21)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整合;系统需求;电信系统 与产品;人机系统;人员配备研究;三维人体模型;实 验设计;系统设计标准与类别;通信分析。
25
(22)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与工作设计;任务分析与综合。
(5) 计算机终端:设计与布局
计算机产品和外设的设计与布局;计算机终端工 作站;显示屏设备与规则;显示屏健康与安全;手动 操作;顺从测量;办公环境人机工程研究。
20
(6)显示与控制布局设计 显示与控制信息的选择与设计。
(7) 控制室设计
控制台和控制室的布局设计;控制室人机工程。 (8) 环境人机工程
26
(26)与工作有关的骨骼、肌肉问题
骨骼、肌肉紊乱;重复劳动的疲劳损伤;与工作 有关的骨骼、肌肉管理问题;上肢损伤。
(27)车辆与交通人机工程
航空;直升机人机工程;头盔显示;乘客环境; 铁路车辆与系统;交通设计;车辆设计;车辆人机工 程;车辆安全性 。
(28)其它特殊的人机工程应用
原子能;军队人机工程;军队系统;过程控制; 文化调查;调查与研究方法;自动语音识别等。
(14)管理与人机工程
变化管理;成本-利益分析;突发事故应变研究;人机 战略实施;操作效能;操作负荷分析;标准化研究;人力 资源管理;工作程序;人机规则和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6
12
表4-1 生产作业活动的资料
动作部位
动作细分
非意识的机械性动作
手指动作 有意识的动作
手指动作连带到小臂 手指动作
连带上肢 手指动作连带大臂
上肢作
一般动作方式 稍用力动作方式
一般动作方式
动作较大,用力均匀
全 短时间内集中全身力量 身 动 作
繁重作业
极繁重作业
2020/11/16
(50m/min) 散步(60m/min)
(70m/min) 步行(80m/min)
(90m/min) (100m/min) (120m/min) 跑步(150m/min) 马拉松 万米跑比赛
RMR值
1.3 1.6 1.6 2.4 2.9 3,0 3.5 4.3~5.3 2.6 6.5 1.3 1.5 1.8 2.1 2.7 3.3 4.2 7.0 8.O~8.5 14.5 16.7
工种
手指作业,脑力劳动,坐位姿 势多变,立位重心不动
电话员 电报员
制图 修理仪表
长时间连续上肢作业
司机、车工 打字员
立位工作,身体水平移动,步 行速度,上肢用力作业, 可持续作业
油漆工 邮递员 木工、石工
全身作业,全身用力 10 ~ 20min 需休息 1 次
炼钢、炼铁 土建工人
E级 极重劳动
>7.0
2
4.1 人的作业特性
✓能量代谢 ✓作业时氧消耗的动态 ✓作业能力的动态分析
2020/11/16
3
体力劳动能量来源
人的劳动,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是体力劳动和脑 力劳动相结合进行的,不过不同的工作,体脑劳动有 所侧重而已。由于骨骼肌约占体重的40%,故体力劳 动的消耗较大。
体力劳动时,骨骼肌活动的能量有三个途径供给: l)ATP——CP系列 2)需氧系列 3)乳酸系列
15
4.1.2 作业时氧消耗状态
作业时人体所需要的氧量取决于劳动强度。 氧需:单位时间所需的氧量(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
决于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 氧上限:血液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应的最大氧量。
成年人的氧上限一般不超过 3L/min,有锻炼者可达到 4L/min。 氧债:氧需和实际供氧量之差。
工作不能持续5min以上
用全力只能忍耐lmin,实在没有力 气了
作业者呼吸急促、流汗、 脸色难看、不爱 说话
急喘、脸变色、流汗
屏住呼吸作业,急 喘,有明显的疲劳感
拨电话号码为0.7 盖章为0.9 电脑操作为1.3 电钻(静作业)为1.8
抹光混凝土为2.0
轻筛为3.0 电焊为3.0 装汽车轮胎为4.5 粗锯木料为5.0 拉锯为5.8 和泥为6.0 锯硬木为7.5
26
表4-3 日本对劳动强度的分级
劳动强度分级
R.M.R
性别
耗能量( KJ )
8 小时
全天
A级 极轻劳动
B级 轻劳动
C级 中等劳动
D级 重劳动
男 2300 ~ 3850 0 ~ 1.0
女 1925 ~ 3015
男 3850 ~ 5230 1.0~2.0
女 3015 ~ 4270
男 5230/11/16
7
基础代谢计算
正常人的基础代谢率比较稳定,一般不超过正常平均值的15%。 我国人体表面积的公式为:
人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基础代谢量=基础代谢率平均值(B)×人体表面积(S)× 持续时间(t)=BSt
2020/11/16
2020/11/16
16
b) a)
作业时氧消耗动态(一)














在作业开始2一3min内,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活动尚不
能满足氧需;肌肉活动所需的能量是在缺氧条件下产
生的。
其后,当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活动逐渐加强,氧的供应
得到满足,即进人稳定状态下工作,这样作业一般能
维持较长的时间。
RMR 0~0.5
被检查者感觉
调查者观察
手腕感到疲劳,但习惯后不感到疲 完全看不出疲劳感 劳
工作举例
拍电报为0.3 记录为为0.5
0.5~1
工作时间长后有疲劳感
看不出有疲劳感
认为工作很轻.不太疲劳 1.0~2.0
看不出有疲劳感
2.0~3.0 3.0~4.0
常想休息 开始不习惯时劳累习惯后不太困难
有明显工作感,是较小的 体力劳动
蛋白质

持续时间长、 强度小的各种
劳动供能
2020/11/16
5
4.1.1 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量 安静代谢量 能量代谢量
2020/11/16
6
1. 基础代谢量
基础代谢量,是人在绝对安静下(平卧状态)维持生命所
必须消耗的能量。
基础代谢率(BMR,basal metabolic rate)是指人在
进餐12h后,在清晨清醒地静卧于18oC~25oC环境中,并 保持神经松弛,体位安定,各种生理活动维持在较低水平下 的代谢率。
能量代谢量=MSt 最紧张的脑力劳动的能量代谢量不会超过安静代谢量的10%,而 肌肉活动的能耗量却可高出基础代谢的10~25倍。它和体力劳动 强度直接相关,对研究劳动管理(工资、定额、制度等)和劳动 卫生学都是极为重要的。
2020/11/16
10
4.相对代谢率RMR
为了消除个人之间的差别,采用劳动代谢量和基础代谢 量之比来表示某种体力劳动的强度。这一指标称为能量
基础代谢量的80%~90% O O.1 0.2 0.3 0.4 1.4 0.2 0.3 0.4 0.4 0.5
O.5~0.6 1.O 2.2 O.6 0.7 0.9 1.0
1.O~1.2 1.2
作业或活动内容
使用计算机 步行选购 准备、做饭及收拾 邮局小包检验工作 骑车(平地180m/min) 做广播体操 擦地 整理被褥 下楼(50m/min) 上楼(45 m/min) 慢步(40m/min)
代谢率(RMR,Relative Metabolic Rate)。
RMR 能量代谢量 安静代谢量
基础代谢量
能量代谢量=RMR基础代谢量+1.2基础代谢量=RMR 1.2基础代谢量
RMR 能量代谢率 安静代谢率 M R
基础代谢率
B
M B RMR R B RMR 1.2B RMR 1.2 B

(7.0~
1
1
)
9090 ~ 10840
14650 ~ 16330
全身快速用力作业呼吸急促、 困难, 2 ~ 5min 即 需休息
伐木工 (手工) 大锤工
2020/11/16
27
以氧耗、心率等指标分级 国际劳工局
中等强度作业,氧需不超过氧上限。中等强度又分为 6级:很轻、轻、中等、重、很重和极重6级。
第4章 作业能力与作业疲劳
4.1 人体作业的基本特征 4.2 劳动强度及其分级 4.3 作业疲劳与及其消除
2020/11/16
1
教学基本要求
➢ 了解能量代谢的来源,劳动强度的划分,疲 劳的测定
➢ 掌握能量代谢的分类和相对能量代谢,作业
时氧消耗状态
➢ 正确理解疲劳的概念,降低疲劳的措施
2020/11/16
上楼时( 46m/min ) 下楼时( 50m/min ) 念、写、看、听(坐着) 用笔记录(一般事务)
记帐、算盘
RMR
基础代谢量 × 90 %
0.5
2.7
2.2
3.5
0.6
1.6
2.5
3.0
0.4
0.4
1.5
2.1~2.5
3.5~4
8.0~8.5
2.9
1.0
2.2
0.5
6.5
2.6
0.2
0.4
0.5
大强度作业,指氧需超过氧上限,即在氧债大量积累 的情况下作业,如爬坡负重、手工挥镐或锻打。这种作业 只能持续10余分钟,不会更长。
女 4270 ~ 5940
男 7300 ~ 9090 4.0~7.0
女 5940 ~ 7450
7750 ~ 9200
6900 ~ 8040 9290 ~ 10670 8040 ~ 9300 10670 ~ 12770 9300 ~ 10970 12770 ~ 14650 10970 ~ 29800
作业特点
2020/11/16
25
以相对代谢率指标分级
典型代表是日本能率协会的划分标准,它将劳动强度 划分为5个等级。
作业时的RMR越高,规定的作业率应越低。 ≤2.7适宜的作业; <4的作业可以持续工作,但考虑精神疲劳也应安排适当休息; >4的作业不能连续进行; >7的作业应实行机械化。
2020/11/16
摆动虽大些,但用力不大
4.0~5.5 局部疲劳,不能长时间连续动作
使用整个上肢,用力明显
5.5~6.5 要求工作30~40min后休息
作业者呼吸急促
6.5~8.0
连续工作20min感到胸中难受,但 再干轻的工作能继续做
作业者呼吸急促。脸变色, 出汗
8.0~9.5
10.0~ 12 .0
12.0以上
工作5~6min后,什么工作也不能 做了
8
2.安静代谢量
安静代谢量是指机体为了保持各部位的平衡及某 种姿 势所消耗的能量。 安静代谢量包括基础代谢量和为维持体位平衡及 某种姿势所增加的代谢量两部分。 安静代谢量= RSt=1.2BSt 一般在工作前或后进行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