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放疗和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评价

放疗和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评价

放疗和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评价作者:李方志刘美景李东保郭书坤郑仪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24期[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脑转移病人施以放疗和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卡倍他滨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状况。

方法:随机纳入我院于2019/01~2020/12接收的共60例冠乳腺癌脑转移病人,随机抽取完成分组。

纳入30例至对照组(行多西他赛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纳入30例至观察组(给予放疗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

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一年期生存率、生活质量以及毒副反应等并进行组间统计学对比。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一年期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预后生活状态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呈更高的数据显示(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毒副反应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结论:对乳腺癌脑转移病人实施放疗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一年期生存率明显更高,可改善预后生活质量,毒副作用较少,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癌脑转移;放疗;卡培他滨;多西他赛;毒副作用[中图分类号]R445.1;R73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4-0003-02很多肿瘤疾病可以引发脑转移,但乳腺肿瘤疾病的脑转移发生率达到约15%,发生率仅仅低于肺癌。

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丰富以及脑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乳腺癌病人治疗后的生存时间逐渐延长,发生脑转移的概率也随之增加[1]。

目前临床上针对脑转移的治疗尚无明确的方案,通常会采取放疗或化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2]。

卡培他滨是一种新型的靶向化疗药物,其对肿瘤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该药物对应试者毒副作用较小,且具有肿瘤内激活和抗肿瘤活性高的优点,此外还能通过血脑屏障(BBB)与放疗或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临床疗效[3,4]。

本研究随机纳入我院过往接收的60例乳腺癌脑转移病人作为研究基础,考察放疗和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卡倍他滨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状况。

卡培他滨联合调强放疗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观察

卡培他滨联合调强放疗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观察

卡培他滨联合调强放疗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观察文强;叶瑞智;蒋先明;尤光贤;刘丽丹【摘要】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uation therapy,IMRT)并序贯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2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分为卡培他滨联合放疗组27例和卡培他滨治疗组25例.卡培他滨联合放疗组肝转移灶行IMRT,6 MV-X线照射,以95%剂量曲线包绕99%计划靶区,常规分割,2 Gy/次,1次/d,5次/周,共4~6周,同时给予卡培他滨1 250mg/m2,2次/d口服同步化疗,放疗结束后给予卡培他滨2 510 mg/m2,2次/d口服,21 d为1个周期.卡培他滨治疗组仅给予卡培他滨2 510 mg/m2,2次/d口服,21 d为1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卡培他滨联合放疗组和卡培他滨治疗组有效率(RR)分别为74.1%和44%,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2.6%和6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缓解时间分别为13.6个月和8.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4个月和11.7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85.2%和56.0%(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40.7%和16.0% (P<0.05).不良反应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等,均以Ⅰ级、Ⅱ级为主,卡培他滨联合放疗组Ⅰ级、Ⅱ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卡培他滨治疗组(P<0.05),但两组Ⅲ级、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调强放疗并序贯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远期生存率优于单药卡培他滨维持治疗,不良反应可耐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期刊名称】《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年(卷),期】2017(009)001【总页数】4页(P65-68)【关键词】乳腺肿瘤;肝转移;卡培他滨;调强放疗;疗效【作者】文强;叶瑞智;蒋先明;尤光贤;刘丽丹【作者单位】317502台州台州市肿瘤医院放疗科;317502台州台州市肿瘤医院放疗科;317502台州台州市肿瘤医院放疗科;317502台州台州市肿瘤医院放疗科;317502台州台州市肿瘤医院放疗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位居所有女性癌症的第一位,死亡率位居第6位[1]。

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疗效观察

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疗效观察

发 生 率 各 为 44.0% 和 36.0%,数 据 相 比,统 计 学 不 成 立
(P>0.05)。具体见表 2:
组别 Ⅰ组 Ⅱ组
表 2 两组方案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n(%)]
例数 胃肠道症状 骨髓抑制
其他
总发生率
25
7
3
1
11(44.0)
25
5
2
2
9(36.0)
3 讨论
乳腺癌在进展至终末阶段后,有很大的概率向脑皮质与 脑白质相交处转移,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存活期与预后 [2]。因 此,针 对 乳 腺 癌 发 生 脑 转 移 患 者,争 取 有 效 控 制 局 部 肿 瘤 的 发展特别关键。目前临床可用于治疗脑转移的手段有多种 选 择,如 外 科 手 术、放 化 疗 等,但 受 血 脑 屏 障 的 影 响,化 疗 药 物一般很难穿过血脑屏障,起效较缓慢。放疗治疗虽能够无 视 血 脑 屏 障,直 接 对 靶 细 胞 产 生 作 用,然 而 近 年 大 量 研 究 表 明,单纯放疗对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效果并无明显提高 [2]。
Ⅰ 组 单 纯 接 受 放 疗 治 疗,设 备 为 山 东 新 华 产 加 速 器,外 照 射 线 :6 M V - X 。 在 仰 卧 体 位 下 ,取 热 塑 面 罩 对 患 者 头 部 进 行妥善固定,在模拟定位机下制定全脑左、右侧野对穿照射。 每次照射量 2.0Gy,5 次 / 周,总照射量控制在 30-40Gy,同时 向患者提供甘露醇等药物降压 [2]。Ⅱ组在上述放疗下接受卡 培他滨 825mg/m2,每日 2 次口服,同期治疗后再行序贯口服 共治疗 4 个周期。 1.3 疗效标准 [1-2]
由统计学软件(SPSS17.0 版本)处理此次试验中的计数、 计量资料,组间通过 χ2 与 t 校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明显, 统计学成立。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两组临床总获益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观察组消化道不适及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疗效理想,且不良反应轻微,是临床用药的理想选择。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吉西他滨;卡培他滨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临床研究发现,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有显著疗效。

我院对收治的34例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以上方案治疗,取得理想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68例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病理学、强化CT、MRI等检查确诊。

将以上患者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中,年龄28~66岁,平均(46.8±8.5)岁;其中13例患者ER和PR均阴性者,21例患者ER和(或)PR阳性者;14例肺转移,8例肝转移,6例骨转移,4例皮肤淋巴结转移,2例胸膜转移。

观察组中,年龄26~68岁,平均(47.5±7.8)岁;其中14例患者ER和PR均阴性者,20例患者ER和(或)PR 阳性者;15例肺转移,7例肝转移,6例骨转移,3例皮肤淋巴结转移,3例胸膜转移。

两组患者年龄、受体情况、转移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卡培他滨用于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卡培他滨用于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P r e s c r i p t i o n D r u g V o 1 . 1 3 N o . 1 1
. 疗效评价 .
1 6 7
卡 培他滨用于 晚期 乳腺癌维持治疗 的临床疗效及 安全性分 析
李海利 , 郭卫 东 , 张惠洁 , 张惠茹 , 耿春玲 ( 内蒙古 医科大 学第三 附属 医院 , 内蒙古 包头 0 1 4 0 1 0)
5 1 2 .
2 . 1两 组 患者 治疗 前 后 血 脂 水 平 变化 对 比
治疗 前, 两组患 者 的 T G、 T C 、 HD L — C、 L D L — C差 异 均 无
【 摘要 】 目的 评 价卡培他滨单药维持化疗治疗 晚期 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 良反应 。方 法 6 4 例经病理学确诊 的晚期转 移性乳 腺癌 , 以卡
培他 滨为主的两药联合化疗后 无进展的患者 , 分 为试验 组 3 1 例, 给予卡培他滨单药维持 , 病情 进展则停药 ; 对照组 3 3 例进行 随访观察 。结果 与对
1 . 3疗 效 评 价
汀药物使用 时, 必须要遵循 个体化 患者 治疗 前 后 的三 酰 甘油 ( T G) 、 血 浆 总胆 固醇 药师应该 对患者个 体的胆 固醇水平 、 预期 的心血管危 险性以及 ( T C) 、 高 密 度 脂 蛋 白胆 固 醇 ( HD L — C ) 、 低 密 度 脂 蛋 白胆 固醇 发生不 良反应的潜在危险 l 生进行综合考虑 】 。 ( L D L — C) 水平 ; 观察两组患者不 良反应 的发生情况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治 疗 1年后 , 观察 组 患 者 的 T G、 T C以及 1 . 4统计 学方法 L D L — c明显低 于对 照组 患者 , 观察 组 患者 的 H D L — C含量 要 明 利用 S P S S 1 7 .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 学处 理 , 使用描述性统 显高于对照组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 明, 瑞舒伐他汀药物用 计方法 , 将计量 资料分 布情 况判断处 理, 计量 资料采用 ( 均值 ± 于调节冠心病患者 的血脂水平 , 具有 较好 的临床疗 效 。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摘要】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分析吉西他滨和卡培他滨的药理作用,设计临床研究方案并进行临床试验,发现该联合治疗在治疗晚期乳腺癌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安全性评估显示,联合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副作用可控。

结论部分指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具有明显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望部分展望了该联合治疗方案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研究,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更有效和安全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吉西他滨、卡培他滨、晚期乳腺癌、有效性、安全性、药理作用、临床研究、临床试验结果、副作用、安全性评估、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目前,关于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验证。

本文旨在系统总结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药理作用、临床研究设计、临床试验结果、安全性评估以及副作用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建议,促进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评估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随着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吉西他滨和卡培他滨作为常用的抗癌药物,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两者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完全明确。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试验设计,系统评价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具科学依据的治疗方案,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改善生存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2. 正文2.1 吉西他滨和卡培他滨的药理作用吉西他滨和卡培他滨是常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化疗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药理作用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吉西他滨是一种抑制DNA合成的药物,它能够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修复,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造成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尤其是晚期乳腺癌,一旦转移侵袭其他器官,治疗难度大大增加,预后也变得更加严峻。

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作为常用的化疗药物组合,在治疗晚期乳腺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重点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我们来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总有效率达到了60%以上,且具有较长的生存期。

另一项临床试验也表明,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对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来关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安全性。

化疗药物通常会伴随着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安全性。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作为常用的化疗药物组合,其安全性备受关注。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在治疗晚期乳腺癌中的不良反应较为轻微,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脱发等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而严重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一些研究还指出,适当的护理和支持疗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耐受性。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在治疗晚期乳腺癌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保障。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作为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药物组合,具有显著的有效性和较好的安全性。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新药物的不断涌现,相信对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将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效果。

但需要指出的是,化疗药物仍然会伴随着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的监测和护理。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效果。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来说,有效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吉西他滨和卡培他滨是两种常用的抗癌药物,它们在治疗晚期乳腺癌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吉西他滨是一种口服的抗癌药物,属于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

吉西他滨通过抑制DNA复制和细胞分裂,起到抗癌的作用。

卡培他滨则是一种化疗药物,主要通过干扰细胞核酸合成和修复DNA损伤来杀死癌细胞。

吉西他滨和卡培他滨在治疗晚期乳腺癌方面常常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一项针对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显示,该联合治疗方案在提高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单一药物相比,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的联合治疗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还显示出较好的局部控制效果。

这意味着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减少患者症状的恶化。

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在治疗晚期乳腺癌方面,药物的安全性同样至关重要。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的联合治疗方案在安全性上表现出较好的特点。

患者在接受联合治疗时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轻度消化道反应,以及白细胞减少、贫血等轻度血液学毒性。

这些不良反应多数是可控制和可逆的,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明显威胁。

由于吉西他滨和卡培他滨都是口服药物,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可以方便地在家中进行用药,不需要频繁到医院就诊,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这种方便的用药方式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的实现。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该联合治疗方案在提高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控制肿瘤生长和扩散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同时在安全性上也得到了肯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均 < 0 . 0 5 ) , 平均住 院时间明显缩短 ( t =7 . 4 0 3, P< 0 . 0 5 ) 。结论 转移具有较好 的疗效 , 不 良反应 较其他药物联合放疗方 案轻。 卡培他滨联合放 疗治疗乳 腺癌脑
【 关 键词 】 乳腺肿 瘤 ; 放射疗法 ; 回顾性研 究 ; 脑转 移 ; 卡培他滨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Xu e - z h e n. E ma i l : ma  ̄ u e z h e n l 9 6 8 @1 2 6 . c o n r
【 A b s t r a c t 】 0 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e f f i c a c y a n d s a f e t y o f c a p e c i t a b i n e a n d r a d i a t i o n o n b r e s t
Cu r a iv t e e fe c t s o n b r e s t c a n c e r t r a n s f e r r e d t o b r a i n t r e a t e d b y c a pe c i t a b i n e a n d r a d i a io t n G A O — q u a n。, MA Xu e - z h e n, DONG G u i — z h i , DU Zh a o — h u i , ⅣG Xi a o — l i n g, G AO C a i — h u a, ZH A NG Y a h,

临床研究 ・
卡 培 他 滨 联 合 放 疗 治 疗 乳 腺 癌脑 转 移 疗 效 分 析
高会 全 马 学真 董桂 芝 杜 朝 晖 梁 晓玲 高才华 张岩 彭辉
【 摘要 】 目的 观 疗 效 和 毒 副 反应 。 方法 收集青 岛大学 医学院第二附属 医院肿瘤科 和威海 四零 四医院肿瘤 中心 2 0 0 8年 6月 至 2 0 1 0年
w e r e t r e a t e d w i t h c a p e e i t a b i n e a n d r a d i a t i o n . r I ' l l e r e s p o n s e r a t e s , me d i a n o v e r a l l s u r v i v l( a O S ) , nd a s i d e
4月 收治 的 3 2例乳腺癌脑转 移患者 , 1 4例经卡培他滨联合 放疗治疗 , 1 8例经其他化 疗药物联 合放疗 治疗 , 采用 S P S S 1 7 . 0软件分 析两组 近期疗效 、 中位 生存期 和毒副反 应。结果 中位随访 9个月 , 放
疗 联合卡培他滨组 和放疗联合其他化疗组 有效率分别为 6 4 %和6 1 %, 中位生存期 分别为 l O . 8 6 个月 和1 1 . 6 7个 月 , 两组有效率 无统计 学差 异 ( =0 . 0 2 0 , P> 0 . 0 5 ) , 生 存期 差异 亦无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8 1 ) 。放疗联合 卡培他滨组消化道 反应 及骨髓 折制 轻于 其他药 物联合放 疗组 ( X 2 = 4 . 7 7 3 、 4 . 1 1 4 ,
e f f e c t s w e r e na a ly z e d . R e s u l t s . r I l e t w o g r o u p s h a d s i mi l a r o v e r l a l r e s p o n s e r a t e ( 4 % . 6 6 1 %, X 2 = 0 . 0 2 0 . P> 0 . 0 5 ) a n d m e d i a n o v e r l a l s u vi r v l( a 1 0 . 8 6 m o n t h s V S . 1 1 . 6 7 m o n t h s ) ( P >0 . 0 5 ) . T h e s i d e e f f e c t s o f ho t s e h a d c a p e e i t a b i n e a n d r a d i a t i o n W 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l o w e r ha t n o t h e r s : 4 . 7 7 3 , 4 . 1 1 4 , l a l P< 0 . 0 5 ) , nd a t h e c a p e c i t a b i n e a n d r a d i a t i o n g r o u p h a d l e s s t i m e i n h o s p i t l (t = 7 a . 03 4 ,P < 0 . 0 5) .
P E NG .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C l i n i c a l O n c o l o g y , Me d c i a l C o l l e g e o fQ i gd n a o U n i v e r s i t y , Q i gd n a o 2 6 6 0 2 1 , C h i n a
2 0 1 3年 4月第 3 卷第 2 期
C h i n J B r a i n D i s R e h a b i l( E l e c t r o n i c E d i t i o n ) 。 A p r i l 2 0 1 3 , V o 1 . 3 , N o . 2
c a n c e r t r a n s f e r r e d t o b r a i n . Me t h o d s T h i r t y — t w o c a s e s wi t h t h e a b o v e d i s e a s e w e r e c o l l e c t e d , 1 4 o f t h e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