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沈阳水系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

合集下载

浅析《沈阳实用地图册》的设计与编制

浅析《沈阳实用地图册》的设计与编制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第44卷第2期2021年2月Vol.44, No.2Feb.,2021浅析《沈阳实用地图册》的设计与编制曹雷(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00)摘要:《沈阳实用地图册》是一部集宣传、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实用地图册。

本文论述了该图册的编制意义、编制原则、内容结构、主要技术指标、具体的设计与编制、编制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地图册;实用性;设计与编制中图分类号:P2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867( 2021) 02-0185-02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and Compilation of"Shenyang Practical Atlas "CAO Lei(Shenyang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Research , Shenyang 110000, China )Abstract :" Shenyang Practical Atlas " is a practical atlas of the publicity and service function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m ­pilation meaning, the compilation principle, the content structure, the main technical indicators, the specific design and compilation,the compi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las, etc.Key words : atlas ; practical ; design and compilation0 引 言沈阳市是辽宁省省会,是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是中国东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是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的双侧对称性

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的双侧对称性

第21卷第7期2006年7月地球科学进展A DVANCE S I N E AR TH S C I ENC EV o l.21 N o.7J u l.,2006文章编号:1001-8166(2006)07-0687-08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的双侧对称性*陈彦光1,余 斌2(1.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北京 100871;2.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摘 要:借助尺度归并和笛卡儿变换思想考察中国城市的宏观分布规律,发现中国城市在一定的空间和规模尺度上具有双重对称性: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呈现双侧对称特征;以呼和浩特—太原—郑州—武汉—广州沿线为轴,东部城市与西部城市形成双侧对称局势。

中国城市的宏观对称性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式有关,海陆差异、地表形态和水系构成是影响城市对称格局的重要因素。

城市的对称分布属于广义的形态发育问题,对称形成的内在机制可能在于人类空间行为的自组织演化。

关 键 词:中国城市;对称;尺度;笛卡儿变换;自组织中图分类号:K90 文献标识码:A 对称问题是科学理论建设的大问题。

只有满足时间平移对称,一种科学规律才是永恒的;只有满足空间平移对称,一种科学规律才是普适的。

可是,当将人类的观测视角调节到地球表层的人类活动空间尺度时,似乎绝大多数物理对称性都被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很难建立起来。

于是人们形成一种误解:人文地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不同———人文现象不存在空间秩序,因而没有法则可寻。

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文地理现象与自然现象遵循相同的演化规律[1,2],如城市体系与水系、地震能量服从完全一致的标度定律[2,3]。

这意味着,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在某种尺度上可能具有对称性质,研究这种对称性对地理科学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地理学中最经典、最有影响的理论莫过于中心地理论[4],中心地模型本质上是一种对称模型,该模型具有平移、旋转、双侧和伸缩4种常见的对称特征。

沈阳大东区汽车产业园设计策略研究

沈阳大东区汽车产业园设计策略研究
提升地区性的汽车产业文化资源的价值。
2) 空间触媒点。 针对规划中的建筑与空间,选
3 概念规划设计方案
3 1 规划原则
择场地主入口建筑和标志物、汽车会展中心、中心景
在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强调以自然为核心的统
观区湖心标志物、4S 销售区主体建筑等,作为物质
筹系统观和建立生态格局的规划思维,依据汽车产
3) 生态环境触媒点。 针对地段内原有的绿地
生态资源进行最大化的保留与保护,发挥其保障生
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生态环境触媒

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标志性城市空间和建筑的汽车产
业园区。
3 2 空间结构
点包括中心景观湖、以汽车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公园、
项目在规划之初就定位为现代化综合汽车产业
绿色景观廊道以及多个绿地节点空间。 通过这些生
收稿日期:2015 - 07 - 17
工业建筑 2016 年第 46 卷第 6 期
足汽车产业链条的发展需求,为沈阳东部地区汽车
的功能空间区域,并根据空间层次需求,满足不同的
1 1 建立国际化目标
因素的基础上,“ 三元” 体系之间既是有机联系的整
功能关系( 图 2) 。 在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合资源,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
规划,项目拟在规划地段的 300 hm2 用地范围内,设
计完成沈阳市大东区汽车产业园( 图 1) 。 项目建成
后,将集汽车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满
汽车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
人才储备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沈阳市的汽车产
业以华晨汽车集团为基础,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多
一项急需填补的空白。 通过建设沈阳市大东区汽车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精品课)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精品课)

(
)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3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 考点 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2)、历史因素 一方面城市功能区有对历史的继承(如北京市中 心为行政区),另一方面城市土地利用随历史而 天安门广场 变化。
天安门广场 交通便捷, 却没有高楼 大厦,为什 么?
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 • • • (5)、环境因素——工业区的布局 污染较小的工厂: 可以布置在城内或居民区内,如 食品厂、服装厂等。 水污染严重的工业: 布置在河流的下游 对土地污染的工业: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对大气污染的工业: 要考虑当地风向 ①常年盛行一种风向: ②季风区: ③多种风向:
常年盛行一种风向的地区:工厂布局在盛行 季风区:工厂避开冬夏季风对吹的地区,布局在 风 与季风方向互相垂直的郊外 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
知识拓展
1. 影响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 地理位置 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 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 力大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 资源条件 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 资源条件 如上海市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 (如粮食、副食品)条件,丰 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的城
城市服务范围
1
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 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城市等级提升
优越的 地理位置
便捷的 交通
丰富的 资源
1
2
城市的不同等级
德国南部城市 等级体系的启示
2
德国南部城市 等级体系的启示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 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等级较高 的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 范围

城市滨水空间发展现状及水平初探

城市滨水空间发展现状及水平初探

Landscape Technology390《华东科技》城市滨水空间发展现状及水平初探陈 帅(沈阳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4)摘要:我国城市滨水区域的开发由洋务运动开始,至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时代,滨水区域都是工业的聚集区。

20世纪80年代末,城市改造逐步展开,城市滨水空间也同时进入一个新的开发阶段。

由于初期缺乏系统的规划、缺少有机的联系,新旧滨水项目混杂,公共区域缺失,特色文化衰落。

同时,生态建设并未受到重视,混凝土驳岸仅满足了防洪需求,却使生物失去了生存基础,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再次兴起滨水区域建设热潮。

此次滨水区域涵盖范围更广,并且借鉴了发达国家的经验。

关键词:滨水空间现状;滨水区域改造;加冷河改造1 国外滨水空间发展历程 国外滨水空间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期、后工业化时期,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建设的方法和思路。

前工业化时期——滨水空间以自然发展为主要特征。

水的主要功能是灌溉、生活用水、舟船往来等。

这些滨水空间主要是贸易的枢纽及军事的要塞。

工业化时期——滨水空间多为工厂、码头和仓库。

工业革命后,滨水空间除了基本功能外,另一个主要功能是交通运输。

这一时期的滨水区更趋近于工业区,产业资本对滨水空间的控制更为主要,大量的资本集中在滨水地带,滨水区域是城市生产及交通的核心,水的生活功能受到抑制。

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时期的滨水区域污染极其严重。

后工业化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滨水区的首要功能逐渐转化为以游憩及景观为主的生活功能。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的城市滨水区进行了一场逆工业化进程。

工业从城市中心迁至郊区,或迁移到发展中国家。

中产阶级的崛起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滨水地区“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逐渐回归。

2 新加坡加冷河公园滨水空间发展实例 上世纪六十年代,新加坡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环境问题接踵而来。

为缓解洪涝灾害,在1970年,新加坡政府将境内天然河流开始改建成以混凝土河道为主的人工运河和排水渠系统。

完善区域水系的意义

完善区域水系的意义

城市水系规划的作用:
1、沟通城市河湖水系,加强水系循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通过对现状水系的改造及新建水系将规划后的水系进行沟通连接,为构建城市水系大水网结构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水的循环流动,增加补水渠道,减少水量消耗,避免富营养化的发生。

2、建立雨水收集体系,推进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可利用率
为了改变现状以浑河地表水补水为主要补水途径的现状,加强对雨水、中水系统的改造和利用。

加强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径流汇集等多渠道水资源开发,创造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城市水系结构。

3、提高城市水体储蓄能力,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通过水系的建设有效提高了环境湿润度,并吸纳和阻滞各种起尘,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降低甚至消除城市热岛效应。

同时可以汇集雨水,涵养水源,有效地缓解地下水漏斗的继续扩大,促进地下水的回升,提高城区水资源存量,缓解我市水资源短缺,有效促进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4、融城市水系及绿化建设为一体,确定城市永久生态培育区
水系、绿化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城市水系的规划与建设能够健全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为沈阳市居民的休闲、娱乐提供必要的、舒适的、高品位的滨水空间。

同时,水绿的结合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对于培育生态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于热网补水定压方式的选择[权威资料]

关于热网补水定压方式的选择[权威资料]

关于热网补水定压方式的选择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集中供热事业发展迅速,城市供热管网覆盖面越来越大。

热力网系统的定压方式,不仅关系到热力网的正常运行,同时也关系统到管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管网运行的经济性,还会影响到管道及热源的设计压力,从而对管网系统的投资产生影响。

因而对热网系统定压方式的研究正变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热网补水定压压力流量TM621 A一、为什么要热网补水定压所谓定压即在热水网系统压力恒定之点保持一定范围内变化。

压力恒定多点即为系统定压点,定压点的位置,一般设在热网循环水泵的吸入口。

定压压力的选择应满足循环水泵运行及停运时,热网任何一点的水不汽化,并应有30~50kPa的裕量;同时热水网系统低处系统的压力不超过用户散热器的设计压力。

管网发生泄漏时,系统的压力降低,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所以,补水定压对供热管网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供热系统中膨胀水量小于漏失水量时,需对供热系统进行补水;当供热系统中的压力大于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压力时,还需对供热系统进行泄水,否则不能维持供热系统定压点的压力,供热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深入研究供热系统补水定压方式,有助于提高供热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对节能运行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二、热水网路常用的定压方式1、膨胀水箱定压,将膨胀水箱设在系统中最高供暖建筑物处,膨胀管及信号管等沿管沟引到供热锅炉房,膨胀管接到循环水泵的进口端。

利用安装在高处的水箱所造成的静压头来维持定压点的压力值。

膨胀水箱一般安装在高层建筑物或锅炉房的顶部,往往受到安装条件的限制,因此,通常应用于供热范围不大的低温热水供热系统。

2、补给水泵定压,利用补给水泵维持定压点的压力稳定,是目前国内集中供热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定压方式,主要有四种形式:补给水泵连续补水定压、补给水泵间歇补水定压、定压点设在旁通管上的补水定压方式、变频调速补水定压方式。

浅析沈阳水系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

浅析沈阳水系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

浅析沈阳水系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摘要: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是基于城市规划理论的对城市具体物质特征的研究,是城市面貌和发展状态的集中体现。

通过研究其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所表现出的特征规律,以及各时期在某一因素主导下的城市状态,对于发现城市形成、演变的内在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可以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思路。

沈阳作为我国东北辽中平原地区的中心城市,辽河、浑河、秀水河等途经境内,水系对其的作用不言而喻。

并在城市的演变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与辽河等水系相互作用的依存状态。

本文通过对沈阳城市水系的现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它与沈阳城市的绿地、交通和市政设施的结合,来探讨沈阳城市水系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对沈阳城市水系形态提出优化策略建议。

关键词:水系、城市空间、形态一、沈阳城市水系基本概况1.1 沈阳城市水系发展历程根据沈阳市地方志及相关文献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沈阳地区的人们就在浑河边进行农耕渔猎繁衍生息的活动,“择河而居”造就了新石器时期沈阳新乐遗址文明。

现在流经沈阳市区的浑河,其在新石器时期的河道位置紧邻现在沈阳新乐遗址南部,历经漫长的岁月后,逐渐向南移动了十几公里才到今天的位置。

从沈阳城市选址和城市发展来看,沈阳与水有着不解之缘,回顾城市发展历史,从临水而居到畏水而息,沈阳城市与水始终呈现的是“一城一带”的城市空间结构。

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日本殖民势力的入侵和奉系军阀的建设,沈阳城市空间持续拓张,水系规划建设一直都是城市建设的重点。

其中在1914年为满足灌溉生产需要人工开挖新开河,日伪时期为解决灌溉和排水开凿了卫工驯渠。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沈阳开凿南运河,改善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并结合公园绿地丰富了沿河的景观,沈阳“一城一带环”的格局就此形成,完善了沈阳的环城水系,在保持水体基本功能的同时又注重了水体的生态和景观功能,形成了城市内部最重要的生态环廊,也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游憩场所。

2002年,沈阳市对浑河及其沿岸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治理,改善了浑河水质,拓宽并形成了近500米的水面,在浑河两岸建设了贯穿中心城区的滨水公园。

浅谈城市绿地设计——沈阳市浑南新区圣火广场

浅谈城市绿地设计——沈阳市浑南新区圣火广场

带的巧妙结合使之又可划分 出篮球全场 5个、 篮 球半场 4个、 羽毛球场 6个、 排球场 3个。由于圣 火广场地下水位较高, 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园区的中心区设计一人工湖一同心湖 , — 形成了 园区的 , 丰富了景观特色。 2 道路系统。按照功能划分 , . 2 园区道路系统 主要由祥云路 、 圣火路、 情人路及人行步道构成 。 祥云路、 圣火路宽度为 4 米 , 5 连接园区主要 出人 口和各个功能区, 兼有作业通道及防火通道的作 用; 人 情 路宽 2 米 , . 与主路连接蜿蜒在同心湖旁 , 4 为欣赏湖景的主要道路。
1问题提出 3预防措施 很小时 , 为主整流柜整 流元 件击穿短路 ; 若观察 东风 4 B型 内燃 机 车在 柴 油机 运 用 功率 31 .加强 日常维护 直流输出电流表 、 电压表显示正常 , 但某一牵引 2 3k 时 , 为货运 机车 ( 轮传 动 比 4 ) 40W 作 齿 ., 5 3 .经常检查各紧 固件有无松 动 , .1 1 各连结 电动机电流表显示 值过大 时,则为该牵引电动 其启动 牵引力 可达 4 5 W,持续 牵引力 可达 导线有无 开焊, 3k 断裂 , 电子元件有无损坏和过 机环火短路。 各 3 4 W, 大运行速 度为 10 m h 续速 度为 热现 象 。 2k 最 0k /持 , () 2 若某一个整流元件击穿时 ,主手柄 回 2 . mh 1 k /。在计算工况下 , 6 该机 车可牵引 3 0 t 5o 31 定期用干燥压缩空气吹扫 主发电机 , “ ” , 除变 色的二极管接线 ; .2 . O位 拆 若连结导线 已 清 整流元 件 , 熔断 , 的列 车 ,以 2 k / 3 mh的计算速 度能够顺 利通过 主整流柜和牵引 电动机 , 扫滑环 , 可继续运行 。 60 % 的坡道。作为 客运机车 ( 齿轮传动 比 33 ) 换 向器和刷杆上的碳粉和灰尘 , .8 , 保持电机清洁 , ( )若某一桥臂有 两个以上 整流元件击穿 3 能牵引 2 2节客车 , 1 0 m h的速度在平道上 干燥 , 以 2k / 无油垢。 时, 可拆装其它桥臂借来的整流元 件 , 但一个桥 运行 。 从牵引运输能力来 看 , 东风 4 B型 内燃机 31 换向器表面有 油垢 或黑痕时 , .3 - 用棉纱 臂只能甩掉—个整流元件。 车仍是我国铁路运输 的重要牵引动力。 或绸 布蘸 酒精擦掉 ,必要时可 用 0 干砂 布打 o () 4 若牵引 电动机环火 短路 , 可用故 障开关 柴油机是 内燃机车的原动力 。在机 车牵引 磨 , 打磨后要 吹扫干净。 GK切除环火 的电机维持运行。 工况时,主发 电机把柴油机的机械能转换 成电 3. .4更换不 良的电刷弹簧 , 1 以及磨耗到 限 结束语 :机车乘务员是风雨不误 、昼夜兼 能 ,主发 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由主整 流柜三 的电刷时 , 应保证电刷与换 向器接触面不少于 程 、 分秒必争 、 独立作 战的铁路特殊工种 。在高 0 云母槽下刻深度不少于 0 r 。 . m 5 a 相桥式 整流后变成直流电 , 供给 6台牵 引电动 8 %, 速运行的途中, 发生 主电路接地故障屡见不鲜。 机使用 。 牵引电动机又将电能转换成 机械能 , 带 3 .牵引列车时 , .5 1 启动 电流 不得超过持续 司机能否正确分析判断原 因,果断及时处理故 防止牵 引电动机环火 , 电机温升不得超 障 , 动机车的动轮转动 , 机车前进或后退 。 使 一旦 主 电流值。 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正点 的当务之急。 电路发生接地 , 就会招致 柴油 机卸载 , 机车失去 过 5℃ 。 5 参 考 文 献 牵引力 , 造成列车运行 晚点和停车事故 。 31 运行 中接地继电器 D 动 作后 ,未查 【] .6 . J 1于彦亮. 内燃机 车 电传动 【 . M】 北京 : 中国铁道 2原因5- ) - ̄ t 明原 因前 , 严禁随意切 除。 出版 社 . 21 . 主发电机接地 32运行途中应急处理 . f】 2杨兆昆. 东风 4型 内燃机 车乘务 员【 . 京: M】 北 21 电刷与 刷盒 间隙沿 电刷厚 度方 向应 .1 . 3 . 若司机操纵台上 , 车卸载 7 D 接 中 国铁道 出版 社 . .1 2 本 X 、 作者简 介 : 明华 , 东高密人 , 称 : 吴 山 职 讲 为 O 7 0 5 m,沿 电刷 宽度方 向应 为 0 8 地 4 D亮 . —. m 0 3 . 一 o X O 2 m。由于间隙过大 , 电刷跳动量过大 , .m 4 造成 () 1主手柄回… ’ , 0 位 人工解锁 D 后再提 主 师 , J 职务: 铁道工程机车车辆 系副主任 。 产生飞弧而接地。 手柄 , D 不动作, 若 J 则为 D 误动作或主电路瞬 J 212电刷压力应在 2 ~ 5 .. 0 2 N范围内 ,由于 间接地 ,可继续运行 , 条件时再进行分析处 有 压力不足或 弹簧折损 ,使电刷从刷盒内窜出而 理 。 ( 上接 3 页) 1 上层种植银中杨 , 生长较快 , 较容易 产生接地。 () 2 解锁 D , J提主手柄后 , D 又动作 , 若 J 应 形成绿荫。 2. .3电刷磨耗 到限 ,由于铜 辨与 滑环 接 将主手柄 回… ’ , 1 0 位 再解锁 D , J然后将接地开关 2 公共设施及小品。 . 4 圣火广场的公共设施及 磨, 造成接地 。 D K置 于 “ 地位 ”若 D 不再 动作 , 接 , J 为主 电路 小品的设计, 不但考虑了它的造型、 色彩而且在文 21 .4主发电机牵引大线 接地 。 . 低电位点接地 , 可保持 D K在“ 接地位” 维持运 化内涵和历史痕迹 E , 也下足了功夫。圣火广场前 22主整流柜接地 . 行, 有条 件时再及时处 理。 身为五三中学,在拆迁过程中我们故意保留了 原 () 3 若将 D K置于“ 接地位 ” , 后 提主手柄后 建筑的建筑材料及框架结构, 2 . 整流元件击穿短路 , .1 2 由于过流产生接 在原址对其翻修、 艺 地。 D 仍动作 , J 为主电路高电位 点接地 。应利用故 术化处理 , 取名为五三书廊。 在奥运会徽的东北 角 222阻容保护装 置 的元 件 , .. 电阻 , 电容有 障开关 G K判断和切除有接地故障的牵引电动 设置了园区至高点—— 祥云台。祥云台名称取 自 接地处所。 机, 保持 D K在“ 接地位 ” 维持运行 , 有条件时再 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 , 嘹望台栏杆借鉴 国家体育 2 - 主整 流柜 的铜 线接触 柜体 网罩 产生 及时 处 理 。 。3 2 场鸟巢的结构, 雕塑主体为玻璃钢。 园区的照明灯 接地 。 () D 4 若 K置于 “ 接地位 ” 故障转 换开关 全 以及草坪灯的造型也采用了向运火炬的造型和图 2 牵引电动 机接地 . 3 部置 于“ 故障位 ” 再提主手 柄 , J D 仍动 作 , 同 案, 为 颜色以灰、 白为主, 红色敞装饰。 中国 2 .牵 引电动机接线盒 内有金属异物。 .1 3 步牵 引发电机的定子绕组 、 硅整流装 置 I L Z 或 结语: ^ 在 居环境 日 益受到重视的今天, 城市 2 . 电刷磨耗到限 。 .2 3 有关主电路交流侧发生接地 ,或接地 继电器 动 绿地的设计就需要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内容上不 2 .电刷弹 簧折损 ,电刷 脱 出与机壳 接 作值变小 , .3 3 应在停机 的情况下查明原因。 除故 要追求简单的形式美,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发 排 磨。 障后 , 可启机继续运行。 方 严禁盲 目 D 将 K置于 挥自然优势 , 调动一切 自 的、 然 人文的元素, 使之 中立位 ” 强迫运行 , 造成事故扩大 。 2. .4电机 , 3 电器 , 线的绝缘损坏 , 接 “ 电缆 有 成为有吸引力的城市空间。 地处所。 3. .2若操纵 台上 , 过流 5 D 本车 卸载 2 总 X , 参考 文献 2 . 4接地 继电器动作值应 为 0 A . ,由于动 7 5 XD和接地 4 XD同时亮。 【 莱尔e l 院 库珀・ 马库斯 ・ 卡罗琳 ・ 弗朗西斯. 人性场 作值变小 , 产生误动作。 ( )一般为主整流柜整 流元件击穿短路或 所—城 市开放 空间设计导则() . : 1 2I 北京 中国建 2 . 5司机提手柄过急 ,由于过 流产生环火 , 牵引电动机环火短路。将主手柄退 回… ’ , 0 位 解 筑工业 出版社 ,o 1 ̄) 2 o (o. 造成接地 。此 时接地 4 XD、 总过流 5 D和本 车 锁 L 和 D 后 , 主手柄置 1 , X J 】 提 位 若观察直流输 圈陆邵名. 情节: 空间记忆的一种表 达方式 建筑 卸载 7 D“ X 三灯” 同亮 。 出电流表显示值很大 ,直流输 出电压表显示值 学报 ,0 5 1)7 _ 4 2 0 ( 1:17

城市形态演变中“水城互动”关系研究

城市形态演变中“水城互动”关系研究
巴蜀腹地中 的 国 家 中 心 城 市、历 史 文 化 名 城 成 都,已 有 近 2000年的建城历史,历史资料与文献较为完整,水系则选择与城 市发展关系最大的府南河(府河和南河)。本研究地理范围为成 都市中心城 区,重 点 在 旧 城 区。城 市 空 间 形 态 的 主 研 究 时 段 指 1949年以前。
在府南河影响下,成都旧城建成环境的物质空间形态要素主 要为城 市 选 址、城 郭 结 构、轴 线 特 征 和 路 网 结 构 等。在 时 间 (time)、形式(form)和 尺 度 (scale)三 个 维 度 中,城 市 的 建 成 环 境 始终处于连续的演变状态[4]。故其要素不断的经历着形式上的 变化,其 “历 史 性”“动 态 性”是 府 南 河 与 成 都 水 城 互 动 关 系 的 表征。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案例及范围
2 府河、南河影响下成都旧城物质空间形态演变
水是城市的血脉,城市流 动 的 文 明[1]。成 都 是 一 座 因 水 而 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困、又因水而荣的城市[2]。流经古成都最主 要的两条河道府 河 和 南 河,是 岷 江 进 入 成 都 平 原 后 的 干 流 部 分, 自古即是成都城市经济和文化孕育与发展的发源地。城市形态 高度概括和表达了城市的物质形式及其人文内涵[3],作为地理条 件的河流在城市形态演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成都旧城诸多河 道与遗迹早已无 从 探 寻。研 究 其 发 展 规 律,有 助 于 追 本 溯 源,重 现蜀水文化,完善 历 史 公 共 景 观 体 系 的 构 建,为 今 后 水 系 与 城 市 形态关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第20451卷9年第 37期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沈阳百里环城水系滨水区更新策略

沈阳百里环城水系滨水区更新策略

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城市门户和窗 现代都市景观。北运河沿线汇聚城市历史 口的作 用。在城市快速发展和激烈的竞争 文化和 民族文化资源,景观意象以自然生
2 0 年 期 第2 卷 4 0 8 第1 4 5
境条件成为沈 阳百 里环城 水系改造 的重 道和人行道系统。
源进行改造和再利用,使滨水开敞空间能 点,应发挥滨水地 区所具有的景观、环境、 情趣上的优势,通过滨水环境的改善,使 3 3 . 与重要节点的改造相结合
滨水 区域更加具有吸引力,从而提升地区 的活力。 沈 阳百里环城水系的更新改造应充分 考虑百里环城水系在城市分布中所呈现 出 来的网络形态特征,I 城市居民的需要, 建立标志性 的核心区域,融合分区特征和
之近年来对旅游、休憩和户外活动的倡导, 聚,滨水面貌千篇一律,无法展现城市特 色。诸 多的环境问题,使得塑造 良好的环 引入滨水旅游 巴士,完善滨水公共交通服
促使沈阳必须要对更多的滨水资
为公众所享用。
务体系;增加人行桥梁,建立滨水 自行车
32 . 与塑造 ^ 性交通相结合
:。
滨水土地仍被传统的 “ 依水而生”的产业 缺乏整体观念的引导, 目标单一,手法单
沈 阳百里环城水系更新应坚持以人为
和 “ 资源消费型”的水域活动所 占据,滨 调,主要是针对河滩绿地进行造园,且造 本 的指导思想,塑造便捷的人I 通,改 生交 水公共空间往往成为企事业单位的天然屏 园手法雷同,致使长达百余里的水系绿地 造跨河桥梁,调整道路网密度,建立全线 障和住宅的后花园,市民很难亲近。再加 缺乏主题特 色,难 以吸引多种人群 的集 贯通的滨水道路系统;设置机动车停车场,
多被主干路 、铁路或工业区隔离,形成了 缺乏紧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 、 统不完善等方面。 在以往水系的改造更新建设 中,由于 改善水系水质,丰富滨水区域物种,并以 网络系统,将生 态引入 滨水地带 的不 同

沈阳市蒲河水系景观工程设计

沈阳市蒲河水系景观工程设计

引 言
近几十年 以来 ,伴随着世界范 围内城市化进 程的加速发
Mer , uhti fh rjc uHeRie a dcp , o xm— to h si tep oe t v r n sa e”fre a ao P L pe e po etee oo c n sa ed s n ul amo o s l, x lr c lg a l dcp ei a db i ah r n u h ila n g d i
Thsp p rd sr e h c lgc a dc p ei ft eb i i a e ec b ste e oo a ln sa e d s o h a c i il n g s
c t n .t s he a t or o S n a g Pu on e t o dei gn t u h f” he y n he ? m o a h r oft e l
二. 景观 生 态 化 设 计
vio r nm e n h a r n r nm e t 1i n a d pr m ot he nta d t e n t a e vio u l n .n ant n o et
c tn usde l pm e s c on iuo veo ntha be om e ah o ci od ySs cey. ott pi n t a ’ o it
摘要 : 市化 过 程 中 自然环 境 退 化 , 观 生 态设 计 及 可 持 城 景 续发 展 的 问题 越 来越 受 到人 们 的重 视 。 观 设 计 作 为城 市规 划 景
景 观(a d c p ) L n s a e是一个十 分广泛 的概 念 , 涉及到地理 、 生态、 园林 、 建筑 、 文化、 艺术、 哲学、 美学等多个方面。 它不仅包 括视觉 、 美学意义 、 地理学理解 , 还具有生态学的含义 。 此外 , 景

沈阳城市水绿生态体系建设分析

沈阳城市水绿生态体系建设分析

文 献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1 053 (06 0- 8- A 0 - 7 20 )3 08 4 0 1 0 0
建设 城市水 绿 生态体 系 , 整合 优化 绿 、 、 、 、 的生态 廊 道 建设 , 进 水 循环 流动 , 解 和 恢 复 林 水 路 风 促 缓 生态 恶化 带 , 护城 市湿 地 , 设重 点生 态 区 , 保 建 维持 和优 化 自然生 态系统 生 态过程 的连 续性 和完整性 , 是 确保城 市 可持 续 发 展 的 生 态 基 础 , 维 持 城 市 的 生 态 信 息 流 通 、 护 生 物 多 样 性 提 供 更 为 广 阔 的 为 保
1 4 因地 制 宜原则 .
各个城 市 都有其 自身 的特 点 、 优势 和 问题 , 因此在 进行 城市 水 绿 生 态体 系 建 设 时 , 必须 对 城 市 进行
收 稿 日期 : 0 60 -7 2 0 -22
基金项 目: 阳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项 目( L 5 0 . 沈 B A 2 ) 作者简介 :凡小梅 (9 2一) 女 , 18 ,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 究生 ; 茹静 (9 9一) 女 , 海师范 大学旅 游学 院 卫 17 , 上 辅导员 、 士研究生 ; 硕 石登荣 (9 9一) 男 , 15 , 上海师 范大学旅游学 院副研究员.
道进行科学规划 、 合理布局 , 建立起与城市发展规模相匹配的高效城市水绿生态体系 , 以保障和维持城 市 生态 系统 的稳定 与动 态平 衡 . 1 2 整体 性 原则 . 建设城市水绿生态体系必须对构成城市水绿生态体系的各个要素进行统一规划 , 以使其在支撑城 市可持续发展的共同 目 标下 , 形成方向一致的综合效应 , 发挥最佳功能. 1 3 多样性 原 则 .

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分析作者 XXX单位 xxxx摘要: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的现实生活,而且影响着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在区域中的作用,城市形态是研究各种城市活动(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作用力下的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变,包括城市的内部结构(城市内部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和外部形态(城市的外部轮廓)及其相互关系。

本文介绍了沈阳市概况,论述了沈阳市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分析了现状与动力机制,最后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字:沈阳;城市空间结构;动力机制;演变引言城市空间结构一直是地理学者研究城市的热点,它不但反映了城市的现实生活,而且影响着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在区域中的作用,同时城市所留下的有形物体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反映了人的意识和行为。

城市形态是研究各种城市活动(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作用力下的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变,包括城市的内部结构(城市内部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和外部形态(城市的外部轮廓)及其相互关系。

城市内部的水平结构主要指城市的用地结构与功能布局,城市内部的垂直结构主要指城市的三维空间,城市的外部轮廓主要指建设区边界所构成的城市形状[1]。

1 沈阳市概况沈阳位于祖国东北,辽宁省中部,全市东西宽l05公里,南北长85公里,总面积为8.515平方公里;其中,城建区东西宽18公里,南北长15公里,面积为164平方公里。

沈阳市,东临抚顺市和抚顺县,南与本溪、辽阳两市相连,西与台安县、黑山县接壤,北与彰武、法库两县及铁岭市毗邻,周围地区有丰富的钢铁和能源资源,对发展重工业十分有利。

沈阳东部为辽东丘陵,西部是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地势由东北向西南缓缓倾斜,最高处是新城子区马刚乡老石沟的石人山,海拔441公尺;最低处为辽中县于家房的上顶子村,海拔仅5.3公尺。

沈阳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平均海拔50公尺左右,占总面积的76.2%。

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东南部,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分,占总面积的9.1%;风景秀丽的辉山、天柱山都在这一地区。

基于“时间——空间修复”理论的沈阳城市空间扩张与浑河水系关系变化研究

基于“时间——空间修复”理论的沈阳城市空间扩张与浑河水系关系变化研究

2020年第4期现代园艺1“时间———空间修复”理论下沈阳城市发展结合浑河的必然时间-空间修复的主要内涵为资本创建的将固定资产与不动产作为基础的物质地理景观,也是利用时间延迟与地理扩张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特殊方法。

城市因为产能盈余导致危机的出现,为了避免出现危机,就要利用相应的盈利方式吸收盈余。

所以,空间、时间的修复就是解决此危机的主要方法。

哈维在研究中表示,时间-空间修复为资本积累分子化理解的主要因素。

在帝国主义构成与发展中,使用权利资本逻辑与权利领土逻辑,使此逻辑在时间-空间修复中融入,才能够使人全面理解。

由于资本积累为深刻地理事件,假如缺乏内在空间充足、地理扩展与不平衡地理发展等,资本主义就无法充分展现政治经济系统功能。

利用时间将空间消灭,融入资本积累逻辑中。

虽然在空间发展中比较粗糙,但也是在不断转型,充分展示城市地理特征。

在城市规划学科研究中,城市空间为重点。

通过霍华德田园城市模式开始,人类越来越重视理想空间的研究。

中国城市空间增长与扩展的基础为经济发展,满足优先发展工业的原则。

在我国转型发展中,城市空间发展的转变内容包括:通过经济发展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结合;通过工业优先创建到完整空间中;通过粗放扩展发展到集约扩展。

在未来对经济空间重视背景下,社会空间、生态空间备受人们的重视,并且越来越重要。

相关研究表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滨河区具有较强适应能力、价值等。

在滨河区再开发过程中,创建良好发展机制,提高城市整体空间功能,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充足,构成城市竞争优势。

沈阳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改造浑河方面,能够改善城市文化品味、居住环境等,从而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资本流动突破国家地理范畴,在全球范围中流动资本,地理非均衡性能够在空间中实现资本转移。

为了争夺资本,地方政府也制订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在城市空间发展中,资本空间转移为主要激励方式。

在发展主义背景下,地方政府具备企业特征的发展具有和企业类似特点,地方政府属于独立个体,要寻找最优化激励与动机。

水体形态专题研究

水体形态专题研究

烟 台 市 门 楼 水 上 新 城 城 市 设 计









4
3.水系环绕型—沈阳蒲河生态智慧城
案例简介: 生态智慧城位于沈阳市北部浦河 新城境内,四面环水。占地面积11.8平方公 里(含滩地水域面积) 规划特色:低碳生态智慧岛将构建一个高效 的城市系统、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一 个融合生态理念的城市绿岛。规划建设生态 论坛区,以展示、交流、酒店配套等功能为 主,结合湖面建设具有特色的亲水建筑群, 打造蒲河沿线景观优美的城市空间。
烟 台 市 门 楼 水 上


水网密集型

阿姆斯特丹 劳德代尔堡



提供了城市与水域便捷的联系 方便组织点对点的航运系统 主要以现状环城水系为主 用地完整,有利城市成片的开发


水系环绕型

沈阳蒲河生态智 慧城

市民亲水性较差
新 城 城

孤岛型

镜湖国家城市湿 地公园

自然景观与生态效益兼顾 有良好地独立性
烟 台 市 门 楼 水 上 新 城 城 市 设 计









9
3.混合型—天津东丽湖
案例简介:东丽湖地区规划远景用地85.3平方公里,核心 区占地面积19.3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依托中心城区建设生态型居住区;依托航空城 建设高档配套服务区;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建设特色旅游休 闲度假区。 特色研究:水体的开发和研究以及形态设计策划体现生态 的原则,并独具深意打造一系列流畅连贯的半岛和滨水区。 最大限度满足滨水区建筑和自然特色的开发需求。同时, 也不失现有水面的开阔。岸线设计既有整体的人工驳岸, 又有曲折婉转的自然斜坡驳岸和生态植被驳岸。

沈阳景观绿地空间变化动态

沈阳景观绿地空间变化动态

· 147 ·时事文化参考【摘 要】景观动态指景观在结构单元和功能单元方面随时问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能量物质和生物在分布与运动方面的差异。

本文对沈阳城市景观生态格局的发展进行研究,归纳和梳理出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主要空间变化特征。

【关键词】沈阳 景观绿地 动态变化沈阳景观绿地空间变化动态王思融沈阳市是一个工业城市, 在建成区, 工业景观过多、文化景观和商业服务景观少, 发挥不了商业规模效益, 同时沈阳多污染严重的重工业, 由于工业污染和商业规模效益的原因, 工业区位和商业区位在空间上互相排斥, 影响整个城市效益的发挥。

沈阳作为东北重工业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城镇、建设用地快速扩大,影响城市的生态过程,进而改变了整个景观格局。

一、沈阳区域概况沈阳市三环内面积为468km²,行政上包括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的全部及铁西区、东陵区、于洪区、浑南新区的建成区部分,该区域是历届沈阳规划的核心区域。

海拔高在70~150m ,地带性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气候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沈阳市年均温为7.9℃。

全年四季分明,春暖风大,夏热多雨,秋凉天晴,冬冷干燥。

全年平均降水量727.4mm ,无霜期平均150d 。

沈阳市绿地景观是以嵌块体的形式为主, 主要集中于市属6个大公园、区属的11个公园及12 个广场。

它们都是种植嵌块体。

这些嵌块体的存在对于提高沈阳市景观的异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沈阳景观绿地空间变化动态(一)绿地结构变化目前,沈阳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已经形成了以“一山(东部棋盘山风景区)、一带(浑河水系及两岸形成的800~1000m 宽的带状绿化水系空间)、两环(环城水系绿化带和三环防护林带)、五楔(东北部绿楔、北部绿楔、西北部绿楔、西南部绿楔、东部绿楔)”为骨架、以“城市绿肺”为基础,以“绿色廊道”为网络,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开放式的绿化结构体系。

截止2004年底,绿化覆盖率为38.2%,绿地率为32.1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0m2,沈阳市的城市绿化情况处于同类城市的较高水平,2005年被授予了“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

沈阳市南运河滨水空间活动实态研究

沈阳市南运河滨水空间活动实态研究

沈阳市南运河滨水空间活动实态研究摘要: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其独特地位正在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本文的重点在于通过对沈阳市南运河滨水空间活动的实态调研,了解人们的活动特征与需求,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对滨水空间环境的改善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沈阳市南运河;滨水空间;环境行为研究1、南运河概况沈阳南运河是沈阳环城水系及环城绿化系统的一部分,它联系4个城市公园及18个滨水游园,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聚集地即人们进行休闲娱乐游憩活动的公共空间。

南运河全长14.5公里,河道宽25米。

本论文的调查对象是沈阳市南运河沿线的滨水游园,它由黎明园、东塔园、春晓园、傍江园、滨河园、夏芳园、翠园、怡静园、南中园、皂角园、文艺园、振兴园、秋锦园、路园、沙阳园、阳春园及沿线的广场、绿化带共同构成。

2、实态调查(1)问卷调查:通过资料调查后设计南运河的调查问卷,并随机在河边选择调查地点,对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中罗列了南运河沿河18个游园景观,设计了25个问卷问题。

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职业、到滨水空间的目的及出行时间、进行什么活动、对场地的满意程度评价、建议与要求等。

(2)行为观察:在调研的过程中,对典型个园的环境和人的行为活动进行直接的观察、记录,并用摄影、图录或文字等记录方法伴以数据统计。

以期理解人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

3、行为活动调研结果初步分析(1)使用者年龄与出行目的从观察及问题“您到此主要进行的活动”的答案统计中,来此进行体育性休闲活动和聊天的人占大多数达到50.3﹪和20.7﹪,健身、散步、闲坐等成为大众行为的最主要部分,它们有共同的设计要求就是场所与视觉景观,动静结合。

(3)使用者行为活动状态调查时间段为上午7:00~11:30;下午1:00~5:30,天气暖和滨水区人数颇多,在走、站、坐三种行为状态中以“走”和“站”为最主要部分,可见户外开放空间中,滨水路景观的设计和适宜活动的场所的塑造尤为重要。

沈阳建筑大学中央水系景观生态性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中央水系景观生态性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中央水系景观生态性研究【摘要】: 本文以沈阳建筑大学中央水系为例,在生态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背景下,重点研究城市水景设计过程中的生态性问题以及如何创造一个平衡、优美、舒适的水体空间,以希为以后城市水体景观的建设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生态净化可持续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现状介绍沈阳建筑大学中央水系长300米、宽60米、面积为 1.7 万平方米,水系中间有两座亲水桥,将水系分成三个区域,水系的北部端点是龙潭广场(一般的广场大多是平面构成,这里的广场则是立体的:由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方向不同的实墙分割了横向空间,由长短不同、高低不同的跌落台阶分割了竖向空间,构成了丰富的空间和错落的音符,站在长廊的三层可以欣赏池底“龙”字的风采,而站在方形的亲水平台上又可以欣赏水坝水瀑的流淌和激荡);南部端点为体育中心;西侧是依山傍水的图书馆和建筑博物馆;东侧是微型自然保护区。

中央水系是校园的景观轴。

自然生长的数万条鱼在湖中游荡,夏天可以垂钓,冬天则是冰场。

水系、长廊、建筑构成了一处和谐的校园景观。

2.中央水系生态性研究水景设计需要用许多心思,注重生态性、人文思想的水景设计能营造出一个自然的、生动的水体景观,并能长期保持清澈秀美,给人们创造一个平衡、优美、舒适的水体空间;反之,水景的设计缺乏生态性,则必然会对自然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等,尤其是在北方城市普遍缺少水资源的情况下。

沈阳建筑大学中央水系的设计注重生态性研究,无论是大到水资源的利用上还是小到两侧照明的处理上都遵循着生态原则,使之成为校园蓝色的“肺”。

2.1生态调节水景有小气候的调节功能,小溪、人工湖、各种喷泉都有降尘净化空气及调节湿度的作用。

尤其是它能明显增加环境中的负氧离子浓度, 使人感到心情舒畅, 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中央水景充分发挥生态调节功能, 在设计中充分运用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生物―生态的自动修复性,取得最佳的调节气候、有益健康的效果,由于中央水系在调节小气候方面的显著作用,使之成为夏天傍晚学生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城市特色风貌现状评价方法探索——以沈阳市城市特色风貌现状评价为例

城市特色风貌现状评价方法探索——以沈阳市城市特色风貌现状评价为例

城市特色风貌现状评价方法探索——以沈阳市城市特色风貌现状评价为例李彻丽格日;王亮;魏钰彤;王红卫【摘要】在对城市风貌及风貌评价概念研究基础上,梳理风貌评价发展趋势,井以沈阳市城市风貌特色现状评价为例,采用定量分析与风貌认知调研方法,综合其评价结果并相互校核,以提高风貌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期为下一层次规划提出风貌提升策略.【期刊名称】《城市住宅》【年(卷),期】2018(025)008【总页数】5页(P58-62)【关键词】城市风貌;空间模型;评价方法;量化评价【作者】李彻丽格日;王亮;魏钰彤;王红卫【作者单位】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2015年12月,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对我国城市发展进行专门研究部署。

会议强调要加强对城市的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面对新时期城市发展要求,应反思与关注城市风貌塑造,探索科学、系统的风貌评价及规划路径。

风貌现状是风貌规划的前提,但风貌规划不在法定的规划范畴,城市风貌评价更未形成既定的评价体系及模式。

本文以沈阳市城市风貌特色评价为例,通过定量分析结果与人群认知结论之间的互补与校核,完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评价方式的衔接,为城市风貌评价提供思路与方法。

1 城市风貌与风貌评价1.1 城市风貌学术界普遍认为:城市风貌是通过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体现出来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的环境特征。

“风”是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软件的系统概括,是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等文化的表现;“貌”则是城市总体环境硬件特征的综合,是城市的有形形体和无形空间,是“ 风”的载体。

1)城市风貌具有相对性城市风貌是一个多元概念,掺杂了物质形态、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等多因子的交互。

风貌因子根据其对城市的意义及其所发挥的认知影响力,可分为主、次城市风貌因子,其中主要风貌因子决定了城市的形象气质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沈阳水系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
摘要: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是基于城市规划理论的对城市具体物质特征的研究,是城市面貌和发展状态的集中体现。

通过研究其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所表现出的特征规律,以及各时期在某一因素主导下的城市状态,对于发现城市形成、演变的内在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可以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思路。

沈阳作为我国东北辽中平原地区的中心城市,辽河、浑河、秀水河等途经境内,水系对其的作用不言而喻。

并在城市的演变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与辽河等水系相互作用的依存状态。

本文通过对沈阳城市水系的现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它与沈阳城市的绿地、交通和市政设施的结合,来探讨沈阳城市水系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对沈阳城市水系形态提出优化策略建议。

关键词:水系、城市空间、形态
一、沈阳城市水系基本概况
1.1 沈阳城市水系发展历程
根据沈阳市地方志及相关文献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沈阳地区的人们就在浑河边进行农耕渔猎繁衍生息的活动,“择河而居”造就了新石器时期沈阳新乐遗址文明。

现在流经沈阳市区的浑河,其在新石器时期的河道位置紧邻现在沈阳新乐遗址南部,历经漫长的岁月后,逐渐向南移动了十几公里才到今天的位置。

从沈阳城市选址和城市发展来看,沈阳与水有着不解之缘,回顾城市发展历史,从临水而居到畏水而息,沈阳城市与水始终呈现的是“一城一带”的城市空间结构。

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日本殖民势力的入侵和奉系军阀的建设,沈阳城市空间持续拓张,水系规划建设一直都是城市建设的重点。

其中在1914年为满足灌溉生产需要人工开挖新开河,日伪时期为解决灌溉和排水开凿了卫工驯渠。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沈阳开凿南运河,改善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并结合公园绿地丰富了沿河的景观,沈阳“一城一带环”的格局就此形成,完善了沈阳的环城水系,在保持水体基本功能的同时又注重了水体的生态和景观功能,形成了城市内部最重要的生态环廊,也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游憩场所。

2002年,沈阳市对浑河及其沿岸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治理,改善了浑河水质,拓宽并形成了近500米的水面,在浑河两岸建设了贯穿中心城区的滨水公园。

1.2 沈阳水系现存问题
城市水系周围的空间是生态形态最丰富和活跃的地方,无论水系是以河流、湖泊、运河等何种形态呈现在地表面,其都是水系统的一部分,如果部分的水系统遭到破坏,将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转,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空间。

沈阳城市水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几点:一是沈阳水系中水资源的不足,这是因为沈阳属于北方典型的缺水城市;二是城市水系没有连通成网络状,
这不利于水体的流动;三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清淤,城市内河底淤泥对水质污染较重,加上雨季污水流入水系中,对环城水系的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城市水系的环境状况堪忧;四是沈阳城区的热岛效应明显,特别是在城区内缺乏绿地和水系的地区显得尤为明显;六是城市水系的景观单一,其美化、游憩和休闲功能有待提高;七是缺少水系节点,通常水系节点是依公园绿地相结合,但沈阳现状的水系形态极其缺乏。

二、水系与沈阳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
要想分析水系与沈阳城市空间形态间的关系,就要在城市空间形态要素中选取三个主要系统与水系进行关系分析,分别是绿地系统、交通网络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

2.1 水系与沈阳城市绿地系统的关系
水系是城市生态空间廊道和带状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空间建设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水系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城市开敞空间之一,它能够提供给市民近距离接触自然的最好机会和最佳场所。

近年来,许多城市陆续对城市水系进行整治,包括水资源的净化处理和水系岸线的园林绿化,加强了对城市水系空间的规划和建设,大大提高改善了城市的建设和生态环境。

照比南方河道湖泊众多的城市,目前沈阳城市水系空间相对不足,不过沈阳城市主要水系与绿地系统具有结构一致性。

目前沈阳城市内主要绿地系统空间形态为: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与外围绿地布局相衔接,形成了“两廊、三环、六楔、网络化”的绿地系统结构。

其中,“两廊”是指浑河生态景观廊道和蒲河生态景观廊道,构建南有浑河北有蒲河的生态格局;“三环”是指浑北环城水系、浑南环城水系和三环高速防护绿带;“六楔”是指北部、东北部、东南部、南部、西南部和西北部六个楔形绿地,是城市内部与外部空气交换的主要生态廊道。

水系与城市空间的生态绿地的结合使得水系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支持,通过相互之间的结合和作用使其协同效益最大化,水系与绿地系统的结构一致性将使生态效益最大化。

沈阳城市滨水地区开发建设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构建合理的绿地生态体系,以保证滨水区生态系统的稳定,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绿地的连接度,能够减少城市生态环境的破碎。

2.2 水系与沈阳城市交通网络的关系
水系应与人性化的交通相融合,水系的调整更新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塑造便捷的人性交通,改造跨河桥梁,调整道路网密度,增加建立全线贯通的滨水道路交通系统。

城市水系空间和城市交通空间在城市土地占有上存在竞争,但是二者都是为了实现城市的有效运转和持续发展,因此其矛盾性在更高层次上能够统一。

随着城市的扩大发展,城市内部的密度也在逐步提高,导致道路交通用地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

因此城市内一些水系旁的的道路就应融入到整个城市的交通网络系统之中去,水系的可达性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于行人来说,沈阳的城市水系的出行可达性较低,其中只有一少部分的水系有较好的可达性,且这些水系在空间上的距离较集中。

水系可达性比较好的地区主要位于沈阳城区的中南部,以及西北部及北部少部分地区,而在沈阳城区的西部和中部地区以及三、四环之间现状水系可达性比较差(三、四环之间的道路还没有建设完全路网比较稀疏),相比之下三环内西部及中部地区可达性最差,因此,需要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增加较大面积的新水系,提高该地区的水系的可达性。

导致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不同的,一环内主要是因为水系资源的缺乏,现状的道路的密集程度已经很高;三环外东部和南部地区由于区位较为偏远,水系较为发达,但交通道路发展缓慢。

2.3 水系与沈阳城市公共服务系统的关系
水系与城市空间节点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水系自身的风貌辨识度,也有利于提升该城市空间节点的活跃度和丰富度。

从宏观上看,在城市中,每个片区都存在着相对其他空间更具吸引力的点空间。

水系在沈阳城市分布中呈现出来的网络形态特征,在大规模的改造更新时,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需要和环城水系分区段的特征,建立标志性的核心区域,融合分区特征和特色节点的设计,以大规模的更新规划串起不同特色滨水地区的更新改造。

在城市中心方面,根据相关规划,未来沈阳公共中心将建立形成市级中心、市级副中心、地区中心和片区中心四级体系,构建成梯度覆盖、便捷可达的多中心社会服务网络。

交通节点枢纽也是城市公共服务系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交通节点对其周围空间有着吸引和聚拢的作用,城市公共服务系统的基础是城市交通路径网络。

城市公共服务系统包括各级城市中心和交通枢纽节点,在空间分布上随机分散布置,但从现状上看其分布靠近水系。

沈阳城市的水系先于城市建设,影响并引导了沈阳城市建设的空间格局,水系影响了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的分布位置,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向水系趋近发展,进而也直接影响了沈阳城市的发展方向。

公共空间向水系靠拢发展的趋势使得其在经济、功能和生态效应等方面均有加强,提高了其吸引力和聚集力,也大大增加了城市的丰富度。

若与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相近的水系其形态为块状,则有利于水上活动的开展,聚集大量的人流。

局部地区需要进行规划建设来进行改进,例如道义地区的蒲河水系,三环北部七二四明渠,21世纪片区等水系形态就过于狭长,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水面,缺少块状的水面,不利于该地区的发展,应该进行调整,增加块状的水面。

三、主要结论
3.1 沈阳城市水系的形态特征
沈阳城市水系的形态特征主要为:水系主要呈狭长线状,分布较为分散,块状形态的水系规模大但数量少;服务覆盖率较高,能够服务大多数城市市民;水系支流与城市片区紧密结合,对周边地区影响程度大,且没有形成破坏性的分割。

由于水系分布不均衡、连接度差、环度低,形态大且数量少导致其水系在观赏功能、调节小气候能力、雨水调蓄功能、水上活动等方面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沈阳城市水系的功能发挥受到了较大的制约。

3.2 沈阳水系形态的优化对策
沈阳城市水系形态的优化对策,大体上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增加块状水系在水系总所占的比例以及水系总面积,其次是加强水系的连接度与环度,最后是改善水系分布的不均衡性。

(1)增加水系块状比例和面积
水系是城市内部一种极其重要的城市景观,加强水系与城市绿地的有效结合,能大大提高水系的景观性,改善城市的风貌,并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水系的水体质量。

增加块状水系的比例和面积还能形成湖泊等宽阔的水面,使水系充分发挥其水上活动功能。

在流量、宽度、长度等均较大的河流(如浑河)的基础上来增加城市内部水系的数量,开辟块状的水面,可增强沈阳城市内部的雨水调蓄功能,增加城市的功能,提升城市的活力。

(2)加强水系的连接度与环度
沈阳城市水系应该与城市绿地空间结合的基础上来提高水系的连接度与环度,加强水系的营造建设及可达性。

与水系紧密结合的绿地能够一定程度上起到过滤网的作用,可以减少对水系的污染,同时也有利于保护和提高城市内部的物种多样性。

将曾经废弃的河道或者规划建设新增加的的河道等水系与城市现有的水系相连接,大大加强了水系的连接度,同时根据现有水系的分布和形态,通过规划建设努力形成城市水系的环状布置,提高水系分布的均衡性,增强了城市水系的流动性,减少了水体污染的可能性,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小气候,丰富了城市景观,提高水系在沈阳城市防洪减灾、排除内涝方面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