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历史之话说通辽铁路

合集下载

通辽介绍-通辽简介PPT(经典版)

通辽介绍-通辽简介PPT(经典版)

3、旅游景点
库伦三大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驻地库伦镇中部。库 伦是17世纪建立的古城。城内依北高南低的斜 坡分层建筑有壮观的三大寺:兴源寺、福缘寺、 象教寺。库伦旗是清代内蒙古唯一实行政教合 一的-旗,是蒙古族崇尚的宗教“圣地”。兴源 寺是旗政教中心,福缘寺为财政中心,象教寺 为-住所。
4
美食文化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科尔沁草原
位于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草原,并不是某一个 景区,而是一片广阔无边的草原。 科尔沁草原在松辽平原的西北端,包括整个兴 安盟地区和通辽市的一部分,北部与呼伦贝尔 大草原接壤,在科尔沁的西面,则是锡林郭勒 盟。这里地域辽阔,有大面积的天然牧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旅游景点
通辽大青沟
在辽阔的科尔沁草原西部沙海里,有一条长达 24公里的沙漠大沟。沟上沟下树木葱郁,鲜花 盛开;沟底处千万条淙淙泉水汇成一条长长的 溪流,清澈透明。沟的两岸树草丛生,常绿树 与落叶树并存,乔木与灌木掺杂,鲜花与绿草 相间,溪流与明沙相依。
驴肉餐
有火锅、有炒菜,酱汁,炖菜,干炸,还有汤 类等等。有驴肉火烧、吊锅驴肉、手抓驴排、 泡椒驴皮等特色菜品。自古就有“天上龙肉, 地下驴肉”之说。
通辽牛肉干
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辽牛肉干又叫科尔沁 风干牛肉、风干牛肉干,是内蒙古特产。内蒙 牛肉干又叫“内蒙风干牛肉”、“风干牛肉”、 “风干牛肉干”,是内蒙古特产,被誉为“成吉 思汗的行军粮”。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通辽城市概况
别 名:哲里木盟(原名)、白音泰赉(城区旧名);下辖地区1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1个县、 5个旗;面 积:59835平方千米;人 口:316.3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222.62亿元。

通辽概况

通辽概况

通辽概况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北纬42°15′-45°41′、东经119°15′-123°43′之间,总面积59535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18公里,东西宽约370公里。

东靠吉林省、西接赤峰市、南依辽宁省、西北和北边分别与锡盟、兴安盟为邻,属东北和华北地区的交汇处。

通辽市的前身为哲里木盟,始建于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

1999年10月,撤销地级哲里木盟建制,成立地级通辽市政府,辖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

市政府所在地科尔沁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通辽市境内居住着蒙、汉、满、回、朝鲜、达翰尔等32个民族。

总人口310.92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40.45万人,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通辽市地处松辽平原西端,属于蒙古高原递降到低山丘陵和倾斜冲击平原地带。

北部山区属大兴安岭余脉,面积1934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2.5%,海拔高度1000-1400米。

中部属西辽河、新开河、教来河冲击平原,面积1250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1.0%,平原区由西向东逐渐倾斜,海拔由320米降到90米。

南部和西部属于辽西山区的边缘地带,由浅山、丘陵、沟壑、沙沼构成,面积27684平方公里,占46.5%,海拔400-600米。

全市境内较大的山有罕山、阿其玛山,老道山和青龙山。

通辽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冬季干冷。

大部分地区无霜期为90至150天。

年降雨量350-450毫米。

风能丰富、风能有效时数(3-20米/秒)为5000至6000小时。

年有效风功率密度为100至150瓦/平方米。

通辽市有大小河流43条、主要有西辽河、新开河、西拉木伦河、教来河、老哈河等。

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0座、小型水库10座、塘坝80座。

总库容达99178万立方米,可养鱼水面38万亩,现有鱼类39种。

通辽站详细介绍.doc

通辽站详细介绍.doc

通辽站详细介绍铁路出行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每个车站的建筑规模和特点又是怎样的呢?以下是为大家带来关于我国火车站、动车站和高铁站的详细介绍。

通辽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1921年建站。

现在通辽站已成为六条线路六个方向引入的铁路交通中心。

通辽站现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成为全国38个主要路网编组站之一。

历史沿革通辽地区通火车最早可以追溯到1921年。

这一年四洮铁路郑通支线修到通辽。

1922年1月正式投入运营。

当时的车站十分简陋,只有五间青砖尖顶瓦房,还有150米长的土站台。

1927年11月,京奉铁路大通支线修到通辽,也建了个车站,有八间青砖尖顶的站舍和200米长的土站台。

因为这两段铁路分属京奉铁路局和四洮铁路局,为属不同,运营分办,所以在不到一公里的范围内设有两个车站,一个叫南站,一个称北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通辽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53年锦州铁路局确定通辽站为三等站,1965年升为二等站,1968年新建的1300平方米的候车室投入使用,1972年国家投巨资对通辽站进行改建,由一站一场变为一站三场,1981年1月建筑面积44311平方米的候车大厅新楼建成,1982年6月国家铁道部晋升通辽站为一等站。

2005年10月,由沈阳铁路局和通辽市投资兴建的气势磅礴、具有民族风格、崭新的通辽站站房又展现在世人面前,它像璀璨的明珠,把通辽装扮得更加美丽。

2015年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通辽至京沈高铁新民北站高速铁路,该线路正线长度197.015km,线路设计时速为250km/h,等级为高速铁路。

全线设新民北、彰武站、章古台、甘旗卡、木里图、通辽共6座车站和姚家窝堡、田家窝堡2座线路所,其中新民北为本线与京沈客专的接轨站,其余各站均与大郑铁路的既有车站共站。

该线路已经于2016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线路主体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

同时由于引进高铁线路,通辽站也将进行大规模的改造,站场规模将扩建到6台13线。

内蒙古通辽市

内蒙古通辽市

内蒙古通辽市:站在新起点实现新突破印象点击话通辽地理指南: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辽河水系上游,东接吉林,南依辽宁。

市区距沈阳260公里、长春280公里,是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6条铁路交汇,4条国道及通赤、长深、大广等高速公路贯穿境内。

建制沿革:通辽市原为哲里木盟,始建于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1969-1979年曾划归吉林省,1979年7月复归内蒙古自治区。

1999年撤盟设市,辖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

通辽市历史悠久,文明灿烂,是著名的红山文化发祥地之一,是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爱国将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和《大刀进行曲》作者麦新的故乡。

被誉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和“中国版画艺术之乡”。

人口土地:全市总人口318万,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人口大市,蒙古族人口分别占全区、全国蒙古族人口的1/3和1/4,具有典型的民族地区特点和独特的发展优势。

土地辽阔,资源富集,全市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50万亩,常年粮食产量100亿斤以上,约占内蒙古自治区粮食总产量的1/4,牲畜头数维持在1500万头(只)左右,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经济发展:2010年,通辽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60亿元,5年以来,年均增长18%。

财政总收入131.5亿元,年均增长38%,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0亿元,年均增长24%。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899元和6295元,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

资源依附:境内已探明煤炭、石油、硅砂等矿产41种,煤炭探明储量130多亿吨,霍林河煤矿是中国五大露天煤矿和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石油远景储量8亿吨左右。

天然硅砂储量550亿吨,居全国之首。

2007年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赴内蒙古通辽地区支援边疆建设人员初探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赴内蒙古通辽地区支援边疆建设人员初探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赴内蒙古通辽地区支援边疆建设人员初探蔡兴彤【期刊名称】《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24(50)2【摘要】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来自中国各地的青壮年,或是响应国家建设边疆的需要、应对地区防疫治水的急务,怀抱一腔爱国之情,展现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或是谋生求职、养家糊口、所在地区及自身情况等原因,以工作调动、毕业分配、复员转业、应聘等方式来到内蒙古支援建设。

他们的学历普遍较高,有一定的工作生活经验和阅历,分布于教育、医疗、农业、水利等行业,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骨干。

在支援边疆建设人员中,除了汉族青壮年之外,还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的青年,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他们积极学习本地的民族语言,与群众结下深厚友谊,部分支援边疆建设人员通过亲属安排和婚姻选择,努力融入边疆社会,展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边疆地区虽然条件艰苦且较难适应,人员流动性强,但是一批支援边疆建设人员在事业、亲情、对边疆地区深厚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下,决定扎根边疆,奉献青春、奉献子孙,将个体成长进步与通辽地区整体发展有机融为一体。

系统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能够对新时期的支援边疆建设工作有所裨益。

【总页数】12页(P26-37)【作者】蔡兴彤【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7【相关文献】1.以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北方边疆地区经济建设——以内蒙古满洲里地区为例2.柴达木地区全力以赴支援青藏铁路建设3.情系祖国边疆支援民族教育——全国教育出版社向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捐赠图书4.府际协作治理能力建设的阻滞因素及其化解——以对口支援边疆民族地区为中心的考察5.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民族地区语言服务效能与优化路径——以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为个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内蒙古·通辽,欢迎您!

中国内蒙古·通辽,欢迎您!

中国内蒙古·通辽,欢迎您!作者:来源:《中国对外贸易》2020年第11期通辽概况通辽,原为哲里木盟,1636年(清朝崇德元年)建盟,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撤盟设市。

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16.7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55.9万人,是全国蒙古族人口居住最集中的地区。

通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是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的“西辽河文明”核心区域,草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科尔沁文化的摇篮,是清代孝庄文皇后、名将僧格林沁、蒙古族传奇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乡,素有“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蒙古族民歌之乡”“中国乌力格尔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等美誉。

通辽,天辽地阔、风光秀美。

境内6万平方公里土地分布着山地、草原、沙漠、森林、湿地、湖泊等自然形态,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罕山、地质奇观大青沟、瀚海塔敏查干沙漠、乌旦塔拉原生态枫叶林,彰显四季全生态的壮美辽阔。

通辽,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亚三角经济区,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城市,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内蒙古推进向北开放的重要战略节点城市。

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体系完备。

通辽,资源富集、物产丰富。

境内煤炭、石油、硅砂等矿产丰富;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中国东北玉米带,黄玉米、肉牛、红干椒等绿色产品享誉海内外,有“内蒙古粮仓”“黄牛之乡”美誉,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和供港活牛基地。

通辽,产业集聚、势头强劲。

正在集中打造千亿级绿色农畜产品产业、千亿级绿色煤电铝产业、百亿级镍循环经济产业、百亿级现代能源示范产业、百亿级蒙中医药产业“五大产业集群”,实现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发展壮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辽,园区配套,设施完备。

规划建设9个工业园区,规划面积477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83平方公里。

目前建有6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1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明显、配套设施完善、要素保障充分,是承接项目入驻的有效载体、推进产业发展壮大的主阵地、促进投资兴业的大舞台。

从一座民国时期老火车站看通辽地区的国有铁路建设

从一座民国时期老火车站看通辽地区的国有铁路建设

从一座民国时期老火车站看通辽地区的国有铁路建设作者:闫洪森于光辉来源:《商业文化》2014年第11期摘要:通辽地区大通铁路(大虎山-通辽)又称打通铁路,修建于民国时期,时间是1921年至1927年。

打通铁路是在原虎濠铁路基础上接展而成的,是东北地方政府在 1922 年筹议建造的东西两大铁路干线中西大干线的南段,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段。

打通等铁路线的修建,打破了日本南满铁路对东北的运输垄断。

,为民族的振兴打了一支强心剂,为中国人争了光。

伊胡塔火车站就是在打通铁路建设期间修建的一座小型车站。

伊胡塔车站旧址今天虽已停用,但伊胡塔车站旧址做为东北地区中国人修筑铁路事业的历史见证,对于研究东北地区的铁路发展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火车站旧址;打通铁路;文保单位从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来看,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西起东经119°14′,东至东经123°43′;南起北纬42°15′,北至北纬45°59′,南北最长约418公里,东西最宽约370公里。

北邻兴安盟、西与锡林郭勒市、赤峰市相接,南与辽宁省阜新市毗邻,东与吉林省四平市、松原市、白城市相连,属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汇处。

通辽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十二盟市之一的行政区,辖辖科尔沁区、开发区、霍林郭勒市、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

通辽市境内居住着蒙、汉、满、回、朝鲜、达斡尔等32个民族。

总人口300余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50余万人,是我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通辽市的前身为哲里木盟,始建于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

这片辽阔的土地,在历史上并不称为通辽。

通辽二字作为地名,产生在1912年末。

据巴林爱新荒务局档案记载:民国元年(1912年)十二月,巴林爱新荒务局会同卓王及在事蒙汉各员,勘查“巴林他拉西北地方平甸一区南临大道,西枕辽河,东倚平岗,北凭广野,地势高爽,永无水患,而水路之便利尤为他处所不及,拟即设立镇基,定名通辽….”民国元年(1912年),第15代和硕卓哩克图亲王色旺端鲁布,为偿还巨额京债呈请当时的东三省都督赵尔巽同意,报经民国大总统批准出放的自有领地牧场,并以此荒价来偿还债务。

通辽

通辽

[提要]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原为哲里木盟,始建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1999年撤盟设市。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原为哲里木盟,始建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1999年撤盟设市。

辖五旗一市一县一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16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47万人,分别占全区、全国蒙古族人口的1/3和1/4,是我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通辽市民族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蒙古族文化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史称科尔沁蒙古部落,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萨尔的部落,是最为勇猛善战的部落。

这里是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爱国将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乡,是中国草原文化名城,被誉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和“中国版画艺术之乡”,“安代舞”、“乌力格尔艺术”、“蒙古族四胡”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辽市农牧业资源丰富。

通辽土质肥沃、水草丰美,有耕地1500万亩,草牧场4300万亩,农牧业具备了年产100亿斤粮食和4000万只羊单位牲畜的综合生产能力,素有“内蒙古粮仓”、“中国黄牛之乡”、“中国马王之乡”的美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西门塔尔牛、科尔沁牛、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科尔沁马等畜种享誉国内外,科尔沁牛业、蒙古王酒业和宇标鹅业获中国驰名商标,培育出了“通辽肥牛”、“清谷新禾”有机产品等知名品牌。

通辽市矿产资源丰富。

境内已探明煤炭、石油、硅砂等矿产41种,矿床和矿点190多处,总潜在价值1.3万亿元。

煤炭探明储量130多亿吨,霍林河煤矿是中国五大露天煤矿和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石油远景储量8亿吨左右,铁、锌、钨、铜等金属矿藏10多出。

天然硅砂储量550亿吨,居全国之首。

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青沟4A级景区,富有民族风情的珠日河旅游区以及山地、草原、历史古迹等,2007年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大虎山至齐齐哈尔铁路增二线通辽枢纽作业分工探讨

大虎山至齐齐哈尔铁路增二线通辽枢纽作业分工探讨

大虎山至齐齐哈尔铁路增二线通辽枢纽作业分工探讨郑子涛【摘要】针对通辽枢纽既有作业分工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新的作业分工方案.【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04(000)005【总页数】3页(P62-64)【关键词】通辽枢纽;作业分工;探讨【作者】郑子涛【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站场处,天津,3001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1.1+91 概述大虎山至齐齐哈尔铁路位于东北地区西部,是平行于哈大线、贯穿南北的铁路干线,也是我国东北地区“三纵四横”骨架之一,北部连接满洲里、黑河等口岸站,中部与哈大线上的长春、沈阳、四平等重要的铁路枢纽或地区沟通,主要承担东北地区西部与关内的货物交流。

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复苏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振兴东北政策的实施,大虎山至齐齐哈尔铁路点线能力不能满足客货运输的需要,急需扩能改造。

通辽枢纽位于本线中南部,是东北地区西部重要的区域性铁路枢纽。

该枢纽作为东北地区西部与内地货物交流的纽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通辽枢纽作业分工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枢纽技术站的作业效率及相邻各线的运输能力。

图1 通辽铁路枢纽总布置示意2 通辽枢纽概况及城市规划2.1 通辽枢纽概况通辽枢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它衔接大郑线、京通线、集通线、通霍线、通让线等5条铁路、6个方向。

其中,大郑线连接沈山线,京通线为进出关第二通道,集通线是与西北4省物资交流的重要通路。

枢纽内既有各类车站13个,其中通辽站为客运站兼编组站,通辽南站为编组站,其他为中间站。

通辽枢纽总布置如图1所示。

(1)通辽枢纽总图规划通辽铁路枢纽总图规划通辽南站为双向二级六场编组站,主要承担枢纽各方向货物列车解编及中转作业;通辽站客运车场承担各方向旅客列车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货运车场为地区车场。

(2)技术作业站既有设备概况①通辽站通辽站是枢纽主要客运站兼编组站,客、货运车场纵列布置,西部为客运车场;东部北侧为货运车场,南侧为机务段。

通辽市简介

通辽市简介

通辽市简介通辽——“通达辽阔”之地,原为哲里木盟,缘于科尔沁部首领与后金首领努尔哈赤在哲里木山(今兴安盟科右中旗哲里木苏木境内)聚义会盟而得名。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处于科尔沁草原腹地,辖八个旗县市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20万人,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人口大市。

其中蒙古族人口153万人,是我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约占全区的1/3、全国的1/4、全世界的1/5。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12亿元,排全区第4位。

财政总收入完成149亿元,排全区第5位。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4亿元,排全区第4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0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621元。

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深厚。

通辽是红山文化、富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

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科尔沁八百年发展史令通辽人引以为豪。

“科尔沁”,蒙古语为“弓箭手”的意思,原为军事机构名称,后来泛指科尔沁始祖哈布图哈萨尔(成吉思汗弟弟)领地,为漠南蒙古二十四个部落之首。

通辽是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爱国将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乡。

被誉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中国四胡文化之乡”和“中国版画艺术之乡”。

土地辽阔,资源比较丰富。

通辽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9000万亩),其中耕地2200万亩,2013年粮食产量达到132.6亿斤,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全国33个粮食生产先进市之一,粮食总产量占全区的1/4,粮食总量和增量均位列全区第一。

2013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888万头只以上,其中牛存栏254万头,占全区1/3,被誉为“中国黄牛之乡”,是全国最大的供港活牛基地,每年供港活牛1万头,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通辽境内现已探明煤炭、石油、硅砂等矿产41种,煤炭探明储量130亿吨,霍林河煤矿是中国五大露天煤矿和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13个亿吨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天然硅砂储量550亿吨,居全国之首;石油远景储量8亿吨。

内蒙古通辽的红色故事

内蒙古通辽的红色故事

内蒙古通辽的红色故事通辽是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一个地级市,这个地方有许多红色故事,与中国革命和农村改革发展息息相关。

一、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通辽地区紧紧围绕着抗日救国的旗帜,展开了艰苦卓越的斗争。

在这个时期,通辽民众发起了多次抗日活动,揭露和追求抗日英雄壮举。

例如,时任北宁县委书记的杨尚昆组织了北宁县地下抗日队伍“赤枪队”,他与其他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一起,日夜守卫人民的安全,反击日本侵略者。

二、土地改革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时期,通辽地区积极响应共产党的号召,推动土地革命,解决了大量的土地问题。

这个时期,通辽农民们加入了合作社,共同经营土地,实现了土地的公有化和农民集体经济的发展。

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农民们分获属于自己的土地和财产,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三、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通辽地区积极倡导改革发展的精神,加强了对农村的支持和帮扶。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现代化农村和农民城镇化等一系列措施,通辽地区农民收入逐渐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此外,通辽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企业进驻,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总的来说,通辽红色故事丰富多样,涵盖了中国革命、农村改革以及改革开放等各个重大历史时期,展示了通辽人民的顽强奋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成为当地人们自豪的历史遗产。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红色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通辽地区的一个小山村发生了一起感人的红色故事。

这个村子里的年轻人都被日本侵略者征召到军队中,村子里只剩下一位老人和几个妇女和孩子。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两个日本兵,他们为非作歹,欺负妇女和孩子。

老人看不过去了,义愤填膺地叫醒了村子里的其他人,大家商量后决定展开抗日斗争。

村民们拿起农具和简单的武器,组成了一支抗日队伍。

他们决定多个方面同时行动,一方面通过鸣枪和呼喊声吸引日本兵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则在村外埋设了陷阱和设置了伏击点。

第二天早上,两个日本兵又回到村子里,准备继续欺负妇女和孩子。

通辽站_精品文档

通辽站_精品文档

通辽站通辽站是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一个重要铁路交通枢纽。

作为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座火车站,通辽站为沈阳铁路局的机辆段所辖。

通辽站是位于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重要车站之一,也是中国铁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辽站的建设始于1957年,当时的通辽市作为中国最大的军事基地之一,需求一个现代化的火车站来满足军事运输和民用交通的需要。

通辽站选址于当地城市中心的北部地区,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候车厅、售票厅、候车室等公共区域。

通辽站的建设工期长达三年,最终于1960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通辽站的运行状况充分显示了其重要性和实用性。

通辽站是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一个重要节点,每天有大量的列车通过这里。

根据数据统计,通辽站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口众多的城市交通的主要铁路交通场所之一。

通辽站作为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的铁路客运站点,承担着火车旅客的乘降任务。

通辽站拥有先进的售票系统和电子设备,旅客可以方便快捷地购买车票,并进行实时查询列车信息。

车站还设有大型候车厅,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和便利的候车服务。

此外,车站还设有餐厅、商店、卫生间等配套设施,以满足旅客的基本需求。

通辽站的建设也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一个重要交通节点,通辽站的建设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繁荣,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通辽市的形象和地位。

通辽站的建设还为通辽市及周边地区的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随着我国铁路交通发展的迅速壮大,通辽站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通辽站的运行状况和服务质量对于保证旅客的出行安全和舒适至关重要。

因此,通辽站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加强技术装备更新和人员培训,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同时,通辽站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城市和地区的铁路站点的合作和沟通,形成铁路网的互联互通,为旅客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服务。

总结起来,通辽站作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一个重要铁路交通枢纽,承担着大量的列车运输任务,并为旅客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通辽为什么出名

通辽为什么出名

通辽为什么出名
穆棱市,又名通辽,位于内蒙古西部,是一座广受观光之宠,也是众多古文化遗迹之所在。

从历史上来看,通辽地处北大关和西域之间,其所在的区域横贯中国北部,历代便是一重要的交通要道,给中原地区的古老文化带来了渗透、融合和交流的机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迹精彩纷呈,吸引着游客们前往游览,这也是通辽市今天如此出名的原因之一。

通辽市最为著名的就是其多元旅游文化了。

诸多古迹环绕在通辽市穆棱周边,从2000多年前的西都及殷商至
汉族帝王建造的历史遗迹、碑刻、石刻、雕塑等一一呈现,浓郁的古迹文化丰厚充实,观赏价值极高,绚丽多彩,足以享受不一样的历史风情。

此外,通辽同时也是一座拥有原生态自然风景的山海城市。

被称作“乌蒙列传之地”的山海关,又是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自然景区之一,这里大片大片的草地,银杏林、
杨树林和精美完整的山水画卷,让游客赏心悦目,身心充盈,怡情足乐。

通辽市因其历史悠久的文化融合而闻名,同时也是一座古老的山海景区,这里的景色宜人,原生态风景与古迹文化留存于此之中,可以让您有幸见证古今文明的动态变化,了解更加深刻的中国历史文化;同时,由通辽市到周边的木兰寺、维达古城、腾格里湖、乌蒙山也是你不容错过的旅游目的地,您一定可以收获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蕴,让自己留下难忘的记忆。

通辽市地理位置资源优势

通辽市地理位置资源优势

1、地理位置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城市。

总面积59535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18公里,东西宽约370公里。

2、地理优势东靠吉林省四平市,西接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南依辽宁省沈阳市、阜新市、铁岭市,北边与兴安盟以及吉林省白城市、松原市为邻,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区的重要枢纽城市。

3、民族优势通辽市具有极强的民族优势,是蒙古族人口最多的城市。

2010年,通辽总人口320万,其中蒙古族152万,占中国蒙古族人口的1/4,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4、历史优势通辽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

大约三千年前,这里的古代先民已进入了奴隶社会。

据考古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遗迹和生活器具证实,通辽土地上的第一代居民是东胡族和山戎族。

秦王朝统一中国后,通辽的南部地区属辽东郡与辽西郡管辖,成了秦的一部分,其他多数在东胡管辖区。

5、交通优势(1)航空:至2012年,通辽机场已开通航线12条,其中包括新开航线8条;通航城市16个,航线网络覆盖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杭州、西安、昆明、呼和浩特、长春、哈尔滨、济南、郑州、海口、鄂尔多斯、海拉尔等区内外城市;与此同时,通过首府中转平台,可中转至深圳、南京、长沙、武汉等个50多个城市,为广大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2)铁路:通辽铁路发达,各个县级地区全部通铁路。

六条铁路(平齐、京通、通让、大郑、通霍、集通)贯穿全境。

它扼守东北、华北铁路交通的咽喉,有大郑、京通、通让、通霍、集通五条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是连接东北与华北、西北、西南的铁路交通枢纽。

(3)公路:已建成双辽至通辽段、金宝屯至查日苏段高速公路、赤通高速公路。

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和自治区“三横九纵十二出口”公路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宝屯至查日苏高速公路全线长44.551公里,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长春至深圳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接吉林省高速公路网,南接辽宁省高速公路网,是我市连接吉林、辽宁两省的重要通道。

通辽话术 梗

通辽话术 梗

通辽话术梗
通辽话术梗,起源于满洲辽宁省的一个城市通辽。

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奇妙的美丽古老的话语。

来自古老满族的传统,在这座城市上空飘洒一地,那就是通辽话术”。

通辽话术是满洲人民用以记载他们生活方式,家庭习俗千百年来所积淀出的一种文化语言。

他们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语言,使之更加明快活泼,更有意境,在今天得到了重新发掘和更为广泛的传播。

通辽话术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语言。

它不像中国那种古老的语言,只会拘泥于千百年前的结构。

相反,它是一种独有的现代语言,它有自己的特征,并且经常被用来唱不同的歌曲。

传统的通辽话术句式非常简单,大多数都只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副词或助词,而第二部分是来自满洲传统文化的字词。

正因为这样,这种文字风格中带有一种古朴的美感,句子简洁而不失其精致,它用一句简短的语句即可把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

通辽话术在当今世界仍然备受追捧,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无穷的文化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所蕴藏的历史价值和珍贵的文化意义。

今天,学习和记忆通辽话术已成为每一位满洲人的荣耀。

同时,大量的满洲文化研究者们聚在一起,致力于推广和发扬通辽话术,他们将它纳入教科书,传播开来,致力于向广大满洲后代传承千百年来的知识与文化。

今天,当我们把这种古老满族语言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时,也有责任向未来的子孙传承下这种美丽古老的语言,使他们能够分享
这份属于古老满族的文化财富。

让我们一起用通辽话术记录下这个历史的变迁,让这种古老的满洲语言带给世界新的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通辽市历史之话说通辽铁路
话说通辽铁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这是一部小说里的话,这句话曾经像如今赵本山小品里的“包袱”一样,在大人小孩中广为流传。

抛开小说中这句话的背景,不能不说这句话说的有道理。

在没有火车的年代,不仅是人们出行十分艰难,货物运输,尤其是远途运输只能靠马车、船等原始交通工具,速度慢、耗时费力,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一些易粉碎的货物损失严重,易腐烂的水果、肉制品等只能就近销售。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受皇上宠爱的杨贵妃喜欢吃荔枝,要由专人快马,八百里加急,特意从广东往长安送荔枝。

为博美人一笑,不知苦煞多少兵丁。

一千年前的故事并不古老,一直到蒸汽机推动的火车在中国普遍使用,原始落后的交通工具才在远途运输行列中逐渐隐退。

火车的发明,不论现实意义还是历史意义,今天已不再是新鲜的话题。

马克思说,19世纪的两大事件是火车的发明和美国的淘金热。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通辽是幸运的。

在中国大多数城市还不知火车为何物的年代,1921年,通辽就已经拥有了第一条铁路,到1927年,第二条铁路也修到通辽。

这样,小小的通辽镇,就有了向东、向南两个铁路对外出口。

郑通铁路——屈辱与无奈第一条铁路修到通辽时,通辽镇还是一个不足万人的小镇,为什么大兴土木,专门修
一条通往通辽的铁路,又是谁修的这条铁路呢?在一些地方史料和老百姓传闻中,说到通辽至郑家屯铁路,都会指向一个人——吴大舌头。

说起吴大舌头,在东北,尤其是在郑家屯、通辽、洮南及齐齐哈尔一带,不仅是家喻户晓,而且都会讲出几段和他有关的故事。

此人原名吴俊升,出身行伍,十七岁进入辽源(郑家屯)捕盗营,清末时已被提升至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候补总兵,与张作霖、冯德麟、马龙潭并称为奉天四大军事重要人物。

张作霖成为东北王,见吴大舌头看似愚笨,实则颇有心机,且勇敢善战,遂与其成为结为把兄弟,并委以重任,1921年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

此人一生颇好敛财,在东北各地都有大量财产,自称“张作霖一千万,我五百万”。

在通辽,不仅有很多土地、房产,还建有“长麟记电灯厂,是通辽第一家现代化工业企业。

或许正因为他财大气粗,人们把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的郑家屯至通辽的铁路归于他的名下,以至于一些资料相互沿袭,以讹传讹。

那么,究竟是谁修建了这条铁路,又是为什么修建这条铁路呢?要说清这个问题,需要从头说起。

郑家屯至通辽铁路,原称“四洮铁路郑通支线”。

四洮铁路又是当时修筑的“满蒙五路”之一。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犹如病入膏肓,列强纷纷将魔爪伸向中国,就连刚刚崛起的日本也不甘落后,他们首先将目标锁定我国的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

1905年,日本帝国主义通过日俄战争从沙俄手中夺得中东铁路长春
至旅顺的所有权,并将该路改名为南满铁路,是为日本帝国主义攫取我国东北铁路权益的开始。

日本野心勃勃,俄国也不甘心失去的既得利益,从清末一直到民国初年,都纷纷派人潜入蒙古东部进行拍照、勘探、测绘。

其野心已昭然若揭。

为保住国土,有识之士提出“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措施,但都远水不解近渴。

针对日俄两国争夺东北筑路权,皆宜扩大势力范围的状况,提出修筑“满蒙五路”。

但捉襟见肘的民国政府要修铁路,就要向外国人贷款,袁世凯为换取日本人对民国政府的承认,于1913年采取秘密换文形式,与北京政府订立《满蒙五路借款修筑预约办法大纲》,取得四洮(四平—洮南)、长洮(长春—洮南)、开海(开原——海龙)三路的借款权以及洮承(洮南—承德)、吉海(吉林—海龙)两路的优先贷款权。

1915年12月17日,北洋政府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签订《中华民国政府五厘利息四郑铁璐公债》,即借款500万日元,年息五厘,期限四十年,以四洮铁路全部财产和收入为担保。

四郑铁璐1917年正式开工,11月4月15日正式开工,当铁路铺到郑家屯,日本人又提出修建郑家屯至通辽镇铁路,称“四洮铁路郑通支线”。

最终,郑通支线于1921年12月竣工,翌年1月正式营业。

这时候的通辽镇,建镇不仅六七年时间,日本人自然不会是为了向中国提供更多的贷款而从中获利。

其中,除了经济的原因,还隐藏着更大的政治原因。

通辽镇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
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南联后旗、奈曼、库伦;北接中旗、扎旗、锡林郭勒;往西可达开鲁、林东、奈曼。

这片广阔的地区每年都有大宗的牲畜、皮毛外销。

随着放荒的进程,粮食、油料产量逐年增加,俨然是一个潜在的大粮仓。

另外,还有中草药等外运。

火车一通,通辽镇自然会成为内蒙古东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至于政治需要,在过了整整十年后的“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利用通辽做桥头堡,大举向西进攻,其狼子野心就暴露无疑了。

只得一提的是,四洮铁路也罢,郑大支线也罢,虽然都是民国政府向日本借款修筑,但从设计、施工、器材采购,全有日本人掌控,正式运营后,其管理权也在日本人手中。

中国所拥有的只是名义上的所有权。

暗度陈仓——张作霖修通打通铁路作为东北王的张作霖,眼看着日本人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大修铁路,疯狂地掠夺财物,心里自然不会舒服。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他不肯自己的地盘让日本人一口一口蚕食,决心要把铁路修到通辽。

为了遮人耳目,免得日本人纠缠,借口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与吴佩孚以山海关划界,开滦煤矿的煤炭不能运到奉天,需要在八道壕开煤矿。

于是,1921年9月开始的第一期工程仅为于是奉山线(奉天至山海关)的大虎山到八道壕29公里铁路。

1923年大虎山,原来叫打虎山,据传因为此地为军阀汤玉麟,即汤二虎的势力范围,因嫌“打虎”不吉利,改名大虎山。

辽西一带曾流传“汤二虎一怒改地名”的说法,
说的就是这件事。

1923年8月,由八道壕继续向北延伸,至25年8月修到新立屯。

同时再次向北延伸,1927年1月修到彰武;10月24日延伸到通辽。

日本人对此当然不能善罢甘休,多次出面阻挠责难,提出强烈抗议。

借口这条铁路违反了《中国不修建与南满铁路平行的铁路秘密协议》,张作霖置之不理,终于将大通支线全线贯通。

全长251.7公里,当年11月15日正式通车。

由于日本满铁株式会社以种种理由不许大通支线与郑通支线接轨,大通支线车站只得建在通辽城西南五家子,称为通辽南站。

至于两条铁路正式接轨的时间,资料记载不一,如《通辽铁路分局志》中就有前后两种说法。

一是说发为:“大通支线通车后,四洮铁路局的日本人不准该线与四洮铁路郑通支线接轨。

东北交通委员会遂令四洮铁路局局长强行接轨”。

“……至此大通支线全线竣工,与四洮铁路郑通支线接轨.。

”(《通辽铁路分局志》第90页,第二篇·铁路修建,第二节,大郑线。

)。

就在同一条目的“三、勘测设计施工中,该文又说:“1934年,大通、郑通支线合并为大郑线”(同上)具诸多资料显示,这了条铁路正是接轨应该是在1931年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实际控制东北三省之后的1934年。

一座小城两个车站一座不大的小城,不仅拥有两条铁路线,而且分别修建互不管辖的两个车站,这不仅在中国铁路史,就是世界铁路史也是罕见的现象。

这完全是在日本人及所控制的“满铁”蓄意制造
的时代怪胎。

通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车站没有留下图片资料。

据记载,其位置应该在通辽城南端,铁路北侧,于现在正在使用的车站大致差不多。

是一幢面积不大的砖瓦结构的五间青砖尖顶瓦房,还有150米长的土站台。

1928年站舍西移至现和平路南端,主体一层,面积516平方米,局部二层,面积57.8平方米。

有候车室、行包仓库及办公室等。

1944年失火,烧毁临时搭建的售票处。

这个车站一直沿用到1966年。

新站舍总面积1570.7平方米,其中候车室480平方米。

1981年再建新站舍,主体四层砖石结构,建筑面积5169。

9平方米。

或许是巧合,这个新站舍几乎正好是1928年所建站舍的516平方米的十倍。

郑大线所建通辽南站未留下任何图片资料,据记载,有八间青砖尖顶的站舍和200米长的土站台。

1934年两线并轨后,车站取消,站址改为货场。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同年11月1日,日军的四列铁甲车沿郑通支线占领通辽北站,炮轰通辽县城,11月2日占领通辽南站,11月7日通辽被日军占领。

日伪统治时期,为了扩大侵华战争,将郑通支线和大通支线合并为大郑线(大虎山——郑家屯),南站停用,北站成为两线合并后的通辽火车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通辽火车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53年锦州铁路局确定通辽火车站为三等站,1965年升为二等站,1968年新建的1300平方米的候车室投入使用,1972年
国家投巨资对通辽火车站进行改建,由一站一场变为一站三场,1981年1月建筑面积44311平方米的候车大厅新楼建成,1982年6月国家铁道部晋升通辽火车站为一等站。

2005年10月,由沈阳铁路局和通辽市投资兴建的气势磅礴、具有民族风格、崭新的通辽火车站又展现在世人面前,它像璀璨的明珠,把通辽装扮得更加美丽。

沧海桑田,变迁。

今天,通辽站已成为五条线路(大郑、通让、京通、通霍、集通)六个方向引入的铁路交通中心,日均办理辆数6000—6500辆,年发送旅客200余万人,年货物到发400余万吨的规模,从昔日的小站发展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成为全国38个主要路网编组站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