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博物馆教程文件

洛阳博物馆教程文件
洛阳博物馆教程文件

精品文档

本次建筑空间组合课程案例分析我们选择的是位于位于“七大古都”之一洛阳市中心,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的洛河南畔的洛阳博物馆新馆。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是历朝历代王侯将相雄踞之地,有着非常灿烂的文明和辉煌的历史。而且洛阳博物馆作为国家一家博物馆,是洛阳市乃至全国的重点工程,受到广泛关注。洛阳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文化遗址北侧设计建造一座博物馆,势必从历史文脉和城市肌理切入,修建一座真正属于洛阳这座城市的博物馆,让建筑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让建筑融入城市历史文化当中。而本次设计任务是在太原双塔寺西北面设计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展现山西省荟萃的建筑历史文化。本次设计任务与洛阳博物馆的客观条件十分相似,所以具有极大的参考性。

项目概况

由于洛阳博物馆老馆不能满足数量巨大的藏品要求,在2007年开始筹备新馆建设,新馆位于洛河南畔,隋唐宫殿遗址北面,场地面积200000㎡,有着足够大的场地。新馆公开竞标,中标方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要设计者是建筑师李立。李立教授执教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在教学中是“剖面优先”的设计手法的推崇者,而洛阳博物馆是此设计理念的重要实践案例之一。

总图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建筑用地面积十分巨大,而且场地充裕,查资料得场地面积为200000㎡。分析场地四周的地形地貌,场地位于洛河南畔,场地的南面是隋唐城宫殿遗址,周边是里坊制的遗址,场地所在地是很敏感的地带。场地有着18m的限高要求。综合考虑,建筑师选择了一个四方扁平的体量。方形建筑体量坐落于场地之上,坐北朝南,呼应了城市中轴线,成为城市轴线的一部分。建筑构思着眼于文明初现时原始粗犷的气韵与势态,不是采用大屋顶等通常的建筑式样,而是选择厚重的大体块大体量。

确定体量之后,设计师在安排出入口的时候,取位于“天下之中”的洛阳的文化向四面八方传播之意,设计了四通八达四面八方的道路和出入口。从南到北一次排布了主要出口口,次要出入口,货流出入口,大型文物出入口。各个出入口相互独立,保证不同流线不交叉。相互独立的同时又由回字形路网联系起来。除了南方的主轴线以外,建筑体量的开口也通向四面八方,暗喻文明自发源地向各处传播。

三,形体分析

1,采用半围合式布,中间的主体建筑为展馆,文物库房与办公、设备等辅助用房设计为附楼布置在展馆北侧。从功能上把形体区分开来,使得形体与功能达到了统一性。

2,“鼎”的概念通过隐喻的手法体现在展馆的建筑造型上,此设计也名为“鼎立天下”。为了衬托展馆,附楼采取消隐为地景建筑的手法,在顶部进行了绿化。暗和洛阳城州“北据邝山,南值伊阅”的山形水势。让博物馆成为城市的一个缩影,成为城市的微观表达。

3,形体具有动感,以一种向前的形体特点暗喻洛阳的文化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势。

四,功能及流线分析

以主体展馆为核心,主次分明、内外分明。核心空间为展厅,辅助空间围绕展厅布置。展厅与展厅处布置交通空间。主入口偏西,方形的对角线打通视廊。围绕挑空的中庭布置展览区,延续首层的空间特点,使得空间具有统一性。整个功能分区简洁明了,主次分明。西北侧指向展览序列的起点,东北侧指向内部最大的庭院.西南侧指向二层展览的起点,东南侧指向贵宾接待区的自然分区。

流线十分清楚明了,一层平面观众流线是回字形的。围绕着贯通的中庭,展厅在中庭的外围布置,二层也是如此。工作人员流线与参观有课流线相互独立,工作人员流线在建筑的东北面,而展品和文物流线在西北部,各流线不交叉不相互影响。

精品文档

洛阳博物馆导游词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历史发展的年轮轨迹,在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留下来的文物,可以从这些文物中,获得一些启迪。下面是为您整理的“洛阳博物馆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收藏上自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的历代文物数十万件,尤以时代蝉联的历代典型青铜器及唐三彩著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洛阳博物馆位于洛阳隋唐里坊区内,北临洛浦公园,南接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现设立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保卫科、宣教部、三产开发部。洛阳博物馆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下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 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体现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内涵和特色。博物馆整体建筑气势恢宏,设施先进、功能齐全。2009年2月建成,并先后成功举办了“世界邮展”,“秦汉罗马文明展”、“大遗址保护成果展”、“中国古都文明展”和“洛阳珍宝展”几个大型展览,赢得了国内外来宾的广泛赞誉。 洛阳博物馆新馆2011年4月16日全面开放。现举办有大型基本陈列“河洛文明”和“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古代石刻展”、“书画展”六大专题陈列。展览面积1.7万平方米【查看全文】 【河洛地区古代都城形势图】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丘陵地区,属黄河流域。自古被称为“天下之中”、“九州腹地”。这里气候适宜、河流密布、山川纵横,又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的美誉。古时人们将山南水北的地区称之为“阳”,洛阳正是恰好处于洛水之北、邙山以南而得名。 洛阳,古称河洛,指的是黄河与洛河交汇处的这一片区域,作为华夏文明起源之一的河洛文明正是诞生于此。“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洛阳是中国历代王朝建都之地。从入口处一直延伸到前沿的中轴坐标线上,就向我们展示了曾经在洛阳建都的十三个王朝,它们依次是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在洛阳建都时间长达一千五百多年,可以说,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查看全文】 河洛文明展——史前部分 我们首先看到的第一个展柜中展示的是一件距今约十万年前的象牙化石,它长2.4米,是1959年洛阳修中州渠时发现的,保存得十分完整。它属于生活在距今5万——20万年前纳玛象的象牙化石。 右边还有一截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化石,以及鸵鸟蛋和水龟化石,证明在远古时代,洛阳地区生长着高大的植被,生活着各种动物,非常适合原始人群在这里进行采集和狩猎等生产活动。2012年在洛阳栾川孙家洞遗址发现的直立人下臼齿化石,和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同处

陕西历史博物馆英文讲解词

Introduction of Shaanxi History Museum Hello,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Shaanxi History Museum. First, I want to give you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is museum. Shaanxi History Museum is a sizable national museum with a wide range of artifacts, about 375,000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which were all excavated in Shaanxi Province. It covers an area of 70,000 square meters, with a floor space of over 50,000 square meters. Shaanxi Province had been the cradle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people often say that the ancient history of Shaanxi is a microcosm of Chinese history. The museum shows a great deal of elegance and originality in style. It was designed by Zhang Jinqiu, a very famous female architect in China, and assumes th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ancient Chinese palaces and courtyards of Tang Dynasty. PREFACE HALL Now we are in the hall. The giant stone walking lion was originally erected in front of Shunling Mausoleum, the tomb of Empress Wu Zetian’s mother of the Tang Dynasty. With its exquisite craftsmanship and imposing appearance, the lion is believed to rank the first in Asia. Since lion and their carving skills were introduced to China from Afghanistan through the Silk Road in ancient times, so this lion also represents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MAP OF SHAANXI PROVINCE Lying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northwest region of China, Shaanxi Province serves as the gateway to the northwest of the country, and offers a link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outhwest, Northwest and East China. Shaanxi Province covers the area of about 205,800 square kilometer, and has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37 million. Topographically, Shaanxi Provin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natural regions. The top part is the Loess Plateau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Shaanxi Province. The middle part is Guanzhong Plain, and here is Xi’an city where 13 dynasties set their capitals during 1,100 years in Chinese history.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Shaanxi Province is mainly about some mountainous regions. This is Qingling mountainous region, which is not only the natural boundary in separating the northern and the southern part of China but also the watershed of the two greatest water systems in China—the Yellow River system and the Yangtze River system. THE PREHISTORIC AGE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 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隋唐里坊区西北隅,北临洛浦公园,南接洛阳植物园,环境优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1) 惊世巨现,天子驾六;东周瑰宝,举世无双。欢迎大家来参观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在这块“天中之地”上,东周诸王经营了长达515年的光辉岁月,留下了影响至今的厚重文化。然而,曾经璀璨的瑰宝,究竟在哪里呢? 在地下沉没了2000多年,一朝惊现的“天子驾六”为您揭开答案。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的创建,“王城、王陵、王器”的精美展览,为我们目睹那段灿烂的历史,以及新世纪新洛阳开辟了全新的窗口! 博物馆是依托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遗址型博物馆。车马坑规模大,车子类型多,摆放整齐,气势宏伟,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驾六”遗存。辅助展出的有东周王城概况,首次全面介绍50年考古重大成就;东周王陵的发现与探索,向您展示鲜为人知的王陵秘密;美轮美奂的东周瑰宝,细致体现青铜时代晚期的金属之美……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天子驾六博物馆十分的向往了,下面呢,我们就来一同走进博物馆内部的第一个大厅。 大家跟我过来,看一幅地图。这幅地图是考古工作者根据考古的结果绘制的。曾经洛阳古代的都城遗址的具体位置。洛阳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一共留下了五个都城遗址。历史学家称之为“五都会洛”。 中心部位与繁体的汉字“亞”(亚)很相似,所以考古学者称其为“亚”字型墓。这个墓葬是所有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也是洛阳发现的唯一一座“亚”字型墓。墓室内发现的青铜器上有铭文“王作宝尊彝”的字样。这个“王作”就是专

北京博物馆导游词

北京博物馆导游词 【篇一:北京故宫博物院导游词】 (故宫午门前)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参观,我感到很高兴。这里就是世界闻名的 故宫博物馆,一般大家都简称它为故宫,顾名思义,就是昔日的皇 家宫殿。自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迫宣告退位上溯 至1420年明朝第三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于此,先后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里统治中国长达 五个世纪之久。帝王之家,自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时至今日这 里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 殿建筑群。由于这座宫城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 和独特风格,所以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艺术的 经典之作,1987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究其由来,是由天文学说和民间传说相互交融而 形成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所有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区。其中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 三垣的中央,正符合“紫微居中”的说法。因此,古人认为紫外线微 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称为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人间至尊,因此 他们也要模仿天帝,在自己宫殿的名字上冠其紫字,以表现其位居 中央,环视天下的帝王气概。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指“紫气东来”。传 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 果然老子骑了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后人因此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帝王之家当然希望出祥瑞天象,那么用“紫” 字来命名也就顺理 成章了。“禁”字的意思就比较明显了,那就是皇宫禁地,戒备森严,万民莫近。此话决无半个虚字,在1924年末代皇帝被逐出宫后这里 正式开放以前平民百姓别想踏近半步,大家可以想像紫禁城过去是 多么崇高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啊! 紫禁城建在北京,是有其历史的,也因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说 起来话长。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用了14年的时间 才基本建成,到今天已有570多年的历史。大家看到了,故宫是一 级红墙黄瓦的建筑群,为什么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

洛阳博物馆

本次建筑空间组合课程案例分析我们选择的是位于位于“七大古都”之一洛阳市中心,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的洛河南畔的洛阳博物馆新馆。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是历朝历代王侯将相雄踞之地,有着非常灿烂的文明和辉煌的历史。而且洛阳博物馆作为国家一家博物馆,是洛阳市乃至全国的重点工程,受到广泛关注。洛阳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文化遗址北侧设计建造一座博物馆,势必从历史文脉和城市肌理切入,修建一座真正属于洛阳这座城市的博物馆,让建筑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让建筑融入城市历史文化当中。而本次设计任务是在太原双塔寺西北面设计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展现山西省荟萃的建筑历史文化。本次设计任务与洛阳博物馆的客观条件十分相似,所以具有极大的参考性。 项目概况 由于洛阳博物馆老馆不能满足数量巨大的藏品要求,在2007年开始筹备新馆建设,新馆位于洛河南畔,隋唐宫殿遗址北面,场地面积200000㎡,有着足够大的场地。新馆公开竞标,中标方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要设计者是建筑师李立。李立教授执教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在教学中是“剖面优先”的设计手法的推崇者,而洛阳博物馆是此设计理念的重要实践案例之一。 总图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建筑用地面积十分巨大,而且场地充裕,查资料得场地面积为200000㎡。分析场地四周的地形地貌,场地位于洛河南畔,场地的南面是隋唐城宫殿遗址,周边是里坊制的遗址,场地所在地是很敏感的地带。场地有着18m的限高要求。综合考虑,建筑师选择了一个四方扁平的体量。方形建筑体量坐落于场地之上,坐北朝南,呼应了城市中轴线,成为城市轴线的一部分。建筑构思着眼于文明初现时原始粗犷的气韵与势态,不是采用大屋顶等通常的建筑式样,而是选择厚重的大体块大体量。 确定体量之后,设计师在安排出入口的时候,取位于“天下之中”的洛阳的文化向四面八方传播之意,设计了四通八达四面八方的道路和出入口。从南到北一次排布了主要出口口,次要出入口,货流出入口,大型文物出入口。各个出入口相互独立,保证不同流线不交叉。相互独立的同时又由回字形路网联系起来。除了南方的主轴线以外,建筑体量的开口也通向四面八方,暗喻文明自发源地向各处传播。 三,形体分析 1,采用半围合式布,中间的主体建筑为展馆,文物库房与办公、设备等辅助用房设计为附楼布置在展馆北侧。从功能上把形体区分开来,使得形体与功能达到了统一性。 2,“鼎”的概念通过隐喻的手法体现在展馆的建筑造型上,此设计也名为“鼎立天下”。为了衬托展馆,附楼采取消隐为地景建筑的手法,在顶部进行了绿化。暗和洛阳城州“北据邝山,南值伊阅”的山形水势。让博物馆成为城市的一个缩影,成为城市的微观表达。 3,形体具有动感,以一种向前的形体特点暗喻洛阳的文化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势。 四,功能及流线分析 以主体展馆为核心,主次分明、内外分明。核心空间为展厅,辅助空间围绕展厅布置。展厅与展厅处布置交通空间。主入口偏西,方形的对角线打通视廊。围绕挑空的中庭布置展览区,延续首层的空间特点,使得空间具有统一性。整个功能分区简洁明了,主次分明。西北侧指向展览序列的起点,东北侧指向内部最大的庭院.西南侧指向二层展览的起点,东南侧指向贵宾接待区的自然分区。 流线十分清楚明了,一层平面观众流线是回字形的。围绕着贯通的中庭,展厅在中庭的外围布置,二层也是如此。工作人员流线与参观有课流线相互独立,工作人员流线在建筑的东北面,而展品和文物流线在西北部,各流线不交叉不相互影响。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分析

国家5A级旅游景区(66家)名单 (按行政区划排列) 北京: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颐和园、八达岭长城。 天津: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津门故里)、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 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 山西:大同市云冈石窟、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辽宁:沈阳市植物园、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老虎滩极地馆。 吉林:长春市伪满皇宫博物院、长白山景区。 黑龙江:哈尔滨市太阳岛景区。 上海: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野生动物园。 江苏: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三国水浒景区、苏州市拙政园、苏州市周庄古镇景区。浙江: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温州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安徽:黄山市黄山风景区、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 福建: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江西: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吉安市井冈山风景旅游区。 山东:烟台市蓬莱阁旅游区、济宁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泰安市泰山景区。 河南: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湖南:衡阳市南岳衡山旅游区、张家界武陵源旅游区。 湖北:武汉市黄鹤楼公园、宜昌市三峡大坝旅游区。 广东:广州市长隆旅游度假区、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 广西:桂林市漓江景区、桂林市乐满地度假世界。 海南: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三亚市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 重庆:重庆大足石刻景区、重庆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 四川: 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乐山市峨眉山景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 贵州:安顺市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安顺市龙宫景区。 云南:昆明市石林风景区、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 陕西:西安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市华清池景区、延安市黄帝陵景区。 甘肃:嘉峪关市嘉峪关文物景区、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宁夏:石嘴山市沙湖旅游景区、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 新疆: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 4a级景区名单: 北京(9家): 1. 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周口店) 2. 北京南宫旅游景区 3.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4. 北京朝阳公园 5. 怀柔青龙峡旅游区 6. 密云司马台长城景区 7. 房山十渡风景名胜区 8. 北京规划展览馆 9.北京圣莲山风景度假区

洛阳规划馆收获之旅

XXX公司本期活动是参观洛阳市规划展示馆。11月24日上午9点作者们就如约达到了 规划馆门口,集合完毕后开启了知识的收获之旅。 这座与博物馆风格统一的建筑颇为引人注目,面积约1.2万平方米,展区分为3层,这 是一座集规划展示、科普教育、公众参与、特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这里是 讲述洛阳故事、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该馆以“规划——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历史、时代 和未来三大脉络贯穿其中。用多种新颖的科技展现方式,全面展示洛阳城市规划的历史之美、时代之美、未来之美。 进入市规划展示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选取众多洛阳元素、运用洛阳独有的三彩技艺制 作的大型三彩艺术壁画《洛阳》。壁画以层层绽放的牡丹花瓣为整体构图,历史、时代和未 来三大元素融入其中,这也是整个参观的序幕。大家都被这三彩壁画所吸引,纷纷驻足合影 留念。 一楼的展厅,进入“历史长河”展厅中还用一些图片、模型展示了洛阳古代城市规划中的 部分专项规划,慢慢走来,犹如在洛阳五千年文明史中畅游。 迈入二楼,一个极具现代气息的数码擦屏,将人们迅速从历史的长河中拉入现代洛阳。 整个现代展区由战略规划展区、总体规划展区和专项规划展区组成。通过历史文化、旅游、 工业、荣誉展板讲解,可以让人们对我市的战略规划有一个宏观而详细的了解。 来到三楼,仿佛走上了未来之路,一个数字沙盘展厅通过裸眼3D的形式展示了洛阳城 市规划空间结构。到了展览尽头是一个悠闲的书屋,在这里你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坐 下来慢慢品读。 参观结束大家都颇有感触,作者们深切感受到了洛阳城市发展的历程和沧桑巨变,尤其 是观看了大气磅礴的洛阳城市规划发展专题片后,了解了什么是“9+2”工作布局和如何构建“九大体系”,大家都心潮澎湃,幸福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期待未来的洛阳能够实现“四高一 强一率先”的战略目标。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洛阳未来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博物馆导游词

博物馆导游词 今天我将陪同大家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十大博物馆之一,它位于武昌东湖之滨,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100平方米,其中陈列大楼面积3000平方米,实际展览面积1600平方米.馆内藏有历史文物20多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00余件,国家级文物16件.陈列展出的有商周青铜器,盛楚时的漆、木器具,大批秦始皇时竹简,历史名人字画,陨县猿人,长阳人齿化石,尤以曾侯乙青铜编钟,越王勾践青铜剑,吴王夫差矛,二十八星宿天文图等珍品举世瞩目.湖北省博物馆是武汉市建筑规模最大,馆藏最多的博物馆.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省博的入口处,湖北省博物馆这几个馏金大字是董必武同志于1960年题写的.大家请看那边那幢建筑是于1999年才竣工的编钟陈列馆,它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功能最完备的古乐器陈列馆.想必大家都非常想听一听这天外来音.我们不妨先去参观其他文物,最后有足够的时间再来欣赏编钟音乐.大家请随我往这边走,现在我们来到了今天主要参观的一个展厅,曾侯乙墓展厅.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曾侯乙墓的椁(guǒ)室模型,它分为东中西北四室,每室的低部都有一个门洞是用来连接各室的,其形制有点象我们现在住房的三室一厅.东室放有墓主棺和八具陪葬棺,中室置青铜礼器,著名的曾侯乙青铜编钟就是

从这里出土的.西室放有13具陪葬馆,北室放有兵器,车马器,竹简等. 曾侯乙墓是凿石为穴的竖穴式墓葬.整个墓室东西长21米,南北宽米,总面积220平方米,据残存的封土推算其下葬深度约为13米,这与同时期的墓葬相比规模是较大的. 如此规模宏大的墓葬,其墓主人是谁呢我们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共发现了‘曾候乙’三个字208次。所以我们断定墓主就是曾候乙。大家请看这个,它是根据墓内头骨制作的墓主复原像,我们可以看出墓主是大约4243岁的男性,其颅骨特征与中原商代人种特征最为接近。 接下来这件造型奇特的物品叫鹿角立鹤。大家可以看到它是由鹿角鹤身和鸟翅膀组合而成的是人们想像中的一种仙鸟。它出土时在主馆的东面,头向着南方,可能是意在引领墓主人的灵魂升天或祈求神灵保佑吧。它的铸造工艺考究,头颅和鹿角镀金装饰,脊背和双翅周边镶嵌绿松石,但因为年代久远我们已经不能再见它的光彩了,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它独特的造型想像出当时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了。 请大家随我继续往前走。这里陈列有许多当时贵族们吃饭用的食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九鼎八簋。鼎是古代食器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它不仅仅是食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礼器。先秦时期人们对鼎是特别重视,在祭祀天神、地邸

洛阳博物馆观后感

洛阳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完洛阳博物馆有什么感想呢?不如给大家吧。 洛阳博物馆观后感 元旦期间,我和妈妈参观了洛阳博物馆新馆。 博物馆从外面看象一个巨大的烽火台,进去后里面宽敞明亮。 博物馆共有四个展区。看了《秦汉罗马文明展》,使我更多的了解了外国的珍贵文物;看了中国《古都文明展》,使我了解到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看了《大遗址保护成果展》,使我了解到世界各国对大遗址保护的重视;看了《洛阳珍宝展》使我感到很自豪。 这次展览的主题是:和而不同。在世界大家庭里,我们虽然相貌不同,语言不同,文明不同,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看了四个展览,我感到了祖国特别强大,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人勤劳智慧,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断钻研,坚持不懈,才能创造出这么辉煌的历史。同样,作为文明古都的家乡人,我也有一份责任感,文物是不能再生的,如果我们没有把这些文物保护好,对于我们的后人,就是一种犯罪。如果我们没有保护好,可能他们就只能从长辈那里听文物的传说了,比如曹魏时期的玉杯,对我们和后人来说,这种玉杯会越做越好,但那是三国时期的人做的,

来之不易呀!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学习,让科技水平更进一步,保护更多的文物,不能让他们受到损害,这样,我们才不会给我们的子孙留下遗憾。 参观了这些展览,不仅让我开了眼界,也懂得了一个道理:人这一生,如果不为祖国做一些贡献,是没有意义的。 洛阳博物馆观后感 走进洛阳博物馆新馆,“河洛文明”四个大字首先触动了我。洛阳——十三朝古都,正如校歌所唱的那样,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称为“天下之中”。洛阳又有“千年帝都”之称谓,并有:“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说法,足以显现出洛阳所独具的重要性。因此,要领略“河洛文明”,当然也只有走进洛阳,感受河洛文明,感受千年帝都的魅力。 站在一楼,看的最多的就是石器、化石,更为珍贵的是旧石器时代的象牙化石、鸵鸟化石,可谓珍品中的珍品。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黑陶、骨针、陶背壶、陶灶等,足以看出,在远古时代,洛阳的土地上已经有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已经升起了“袅袅炊烟”。 进了宫廷文物展厅,就联想到了北京故宫的宫殿和建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大幅的慈宁宫平面图和相关文字介绍,让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慈宁宫的结构布局,便于我们参观。接下来看到的是礼佛大堂和一批藏传佛教的造像、佛

地质博物馆讲解词 三

地质博物馆讲解词三 地质博物馆讲解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当您进入华蓥山地质博物馆,首先就必须要穿过一条长7`2米的遂洞,这个遂洞将会带给位走进神气的地质时代,在遂洞中我们还设置了6个圆形的凸摸,分别展示了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的经典景色。上面设置有3束灯光,形似天窗。 而本馆共设置了前言、交通区位、区域概况、公园简介、典型的岩溶地貌、构造地质遗迹、地质剖面、水体景观、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古生物、建设历程、结束语等12个展区;触摸查询系统、动画播放、断裂褶皱互动。 一、通展区 本展区主要介绍了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状关系,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是周边地质公园中离高速路最近的一个,距离高速公路只有17公里。 二、域概况展区 本展区主要对公园内径、纬情况、地质、地层水文、气象、社会经济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地层概况:公园地层区划属于扬子台地、出露地层单位,主要有寒武----奥陶系娄山关组、二叠下统梁山关组、三叠系飞仙关组等。区域岩性主要为碳酸盐间夹碎屑岩。岩层总体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特殊的岩石是区内地质遗迹景观形成的基础。而华蓥山复式背斜及华蓥大断裂对区域地质演化历史中有决定性作用,是园区地质遗迹形成的主要地质构造背景,其科学研究价值极高。 三、园见简介展区 共设置了5快凹形等位展板,其中一块展板就是对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概况进行了介绍。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处四川盆地东缘,华蓥山脉中段,面积116平方公里。共包括了石林景区、天池湖景区、小山坝景区、岩溶洞穴景区。 1、景区位于公园东部华蓥市和邻水县交界的高登山,面积21平方公里,以富集的生态资源和石林景观为主。 2、池湖景区位于公园北部天池镇境内,面积约20平方公里,是公园内重要的导性地质景观之一。 3、山坝景区位于公园中西部双河街道办事处境内,面积约24平方公里。 4、溶洞穴景区主要露出二叠系石灰岩地层,岩石节理、断裂发育。在构造、气候等影响下,石灰岩溶蚀作用强烈裂隙,不断增大并演化成底下洞穴。 四、型岩溶地貌展区

精选著名的洛阳博物馆导游词五篇

精选著名的洛阳博物馆导游词五篇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历史发展的年轮轨迹,在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留下来的文物,可以从这些文物中,获得一些启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洛阳博物馆导游词,仅供参考。 博物馆导游词(一) 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收藏上自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的历代文物数十万件,尤以时代蝉联的历代典型青铜器及唐三彩著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洛阳博物馆位于洛阳隋唐里坊区内,北临洛浦公园,南接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现设立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保卫科、宣教部、三产开发部。洛阳博物馆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4.2 万平方米,地下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 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体现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和特色。博物馆整体建筑气势恢宏,设施先进、功能齐全。2009年2月建成,并先后成功举办了“世界邮展”,“秦汉罗马文明展”、“大遗址保护成果展”、“中国古都文明展”和“洛阳珍宝展”几个大型展览,赢得了国内外来宾的广泛赞誉。 洛阳博物馆新馆2011年4月16日全面开放。现举办有大型基本陈列“河洛文明”和“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古代石刻展”、“书画展”六大专题陈列。展览面积1.7万平方米【查看全文】 【河洛地区古代都城形势图】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丘陵地区,属黄河流域。自古被称为“天下之中”、“九州腹地”。这里气候适宜、河流密布、山川纵横,又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的美誉。古时人们将山南水北的地区称之为“阳”,洛阳正是恰好处于洛水之北、邙山以南而得名。 洛阳,古称河洛,指的是黄河与洛河交汇处的这一片区域,作为华夏文明起源之一的河洛文明正是诞生于此。“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洛阳是中国历代王朝建都之地。从入口处一直延伸到前沿的中轴坐标线上,就向我们展示了曾

黑龙江省鸡西市2019-2020年度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

黑龙江省鸡西市2019-2020年度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94分) 1. (2分) (2018高二下·临川期末)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级行政区的两个地区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材料推断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 气候条件 B . 耕地面积 C . 水源丰歉 D . 地形条件 (2)乙地区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 . 计划生育措施得力,出生率下降 B . 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升高 C . 人口的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 D . 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下降 2. (6分) (2017高一下·福建期末)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左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A . 甲—① B . 乙—② C . 丙—③ D . 丁—④ (2)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 (2分) (2014高一下·中江月考) 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比发达国家快的主要原因是() A . 生存环境比发达国家优越 B .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 . 高死亡率、高出生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D .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4. (2分) (2018高一下·仙桃期末) 读我国近十年来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情况统计图,完成下

面小题。 (1)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计划生育政策 B . 经济发展水平 C . 受教育程度 D . 传统观念 (2)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变动的特点是() A . 总人口数逐年增加 B .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C . 人口抚养压力减轻 D . 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同步 (3)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启动“全面二孩”政策,该生育政策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A . 人口老龄化加剧 B . 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C . 劳动力严重不足 D . 环境压力加大 5. (4分) (2018高一下·陆川期中)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一、简介 为全面展示洛阳大运河申遗成果,依托洛河北岸的古建筑群——山陕会馆而建成的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近日开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山陕会馆,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是清代山西、陕西两省来洛商人聚居之所。会馆坐北朝南,全部建筑均为清代砖木结构,且无石不刻,无木不雕,无梁不绘。会馆建筑体量适度,疏密有致,简繁得体,保存完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博物馆展厅主要包括隋唐大运河的开凿、隋唐大运河的繁荣和作用、运河遗珠、隋唐大运河洛阳段的保护和申遗等四个部分,通过实物、图片和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方式,全面讲述洛阳与大运河的关系,生动再现了洛阳作为绸之路起点和隋唐大运河中心昔日的繁华。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条人工河。洛阳,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和沿线重要城市,见证了大运河的繁荣、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大运河博物馆的开放,不但为广大参观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大运河与洛阳辉煌历史文化的窗口,还将成为对外友好交流的平台,为丰富传承古都文化内涵,提升洛阳的知名度、美誉度,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发挥应有的贡献。 二、亮点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还将以实物、图片、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全面讲述洛阳与大运河的关系。 (1)东西廊房变展厅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的展厅主要包括两个展厅,分别设在山陕会馆原东西廊房、东西官厅内。在展厅内,将通过实物、图片和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方式,全面讲述洛阳与大运河的关系。其中,图片展主要包括隋唐大运河的开凿、隋唐大运河的繁荣和作用、运河遗珠、隋唐大运河洛阳段的保护和申遗等4个部分;实物展则以在洛阳地区发掘或征集的与大运河有关的文物为主,比如大运河河道的河堤石构件、含嘉仓的粮食标本、仓窖模型等。 博物馆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一个是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将一些典型的运河文物展示在观众面前,以增强游客的直观感受。这些文物主要有长沙窑奔鹿纹青瓷执壶、越窑双系瓷注子和三彩珍珠纹贴花带盖罐。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正殿的4D环幕动感影院。影院中央放置一艘仿真的龙舟,能乘坐15人到20人。通过模拟龙舟的颠簸、震颤和环幕上不断变换的景物画面,使游客身临其境,体会“旱地坐龙舟”的别样情趣。 (2)大运河水系浮雕图 为让游客更加清晰地了解大运河的分布和流向,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还在会馆中央广场上,制作了一块150平方米左右的大运河水系浮雕图。在浮雕图上,大运河的流向及其沿线城市一目了然。 (3)奇幻演绎《洛神赋》 在山陕会馆中,舞楼曾是一处重要的演出场所。为使游客晚上也有活动场所,舞楼的演出功能将延续下来,计划依托馆属的两个国家级艺术中心,精心打造出一场全息奇幻情景剧《洛神赋》,预计演出时间为15分钟至20分钟。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还对会馆里的拜殿按历史功能进行了复原陈列,使其具备游客服务中心的功能。

洛阳博物馆的观后感

博物馆的观后感 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地方性的综合历史博物馆,参观完博物馆之后,写一“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城”的说法,足以显现出所独具的重要性。因此,要领略“河洛文明”,当然也只有走进,感受河洛文明,感受千年帝都的魅力。 站在一楼,看的最多的就是石器、化石,更为珍贵的是旧石器时代的象牙化石、鸵鸟化石,可谓珍品中的珍品。新石器时代的彩、黑、骨针、背壶、灶等,足以看出,在远古时代,的土地上已经有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已经升起了“袅袅炊烟”。 进了宫廷文物展厅,就联想到了故宫的宫殿和建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幅的慈宁宫平面图和相关文字介绍,让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慈宁宫的结构布局,便于我们参观。接下来看到的是礼佛大堂和一批藏传佛教的造像、佛塔。让我们大家好像领略到了皇宫皇太后及太后礼佛的场景以及佛像的传神。后又观赏了宫廷家具及家居装饰,宫廷家具的木工工艺与雕花、镶嵌等工艺相结合,形成宫廷家具的创新风格。在石刻馆的门口,可以看到和老博物馆差不多的辟邪“巨物”,东汉石辟邪,被誉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整个展厅分为“石刻|”和|“碑碣墓志”两部分。“石刻”以佛像居多,看石刻和被截的同时,让我们也感受到了石刻艺术的

神奇魅力。 上了二楼的珍宝馆,心里就更期待看到更多更加精美绝伦的珍宝。在古代壁画馆,看到了许多幅珍贵的墓葬壁画。壁画的绘画技术和艺术价值之高、画幅之大,大家都惊叹不已。像一些天界图局部、北武士图、女主人宴饮图也可谓珍品。书画珍品馆里,更多像王铎、吴昌硕、任伯年、康有为这样的书画名家的真迹也在展出,让我们可以近距离欣赏他们的真迹。王铎的《诗稿册页》《行书轴》,吴昌硕的《枇杷图》《葫芦图》《秋菊图》等书画作品,样样精绝,令人赞叹。这里我最喜欢的尤属唐三彩专题展厅,唐三彩独特的造型和艳丽的色彩,让人联想到宫廷的御用物品。听同学说唐三彩的制作工序是很繁琐的,三彩馆的展品主要是俑像和生活器皿,俑像类的展品有人物俑和动物俑,不管是妇女、文吏官、武官俑,还是三彩马、三彩骆驼,个个都形象逼真、各具风姿。 博物馆新馆,着实让我们领略到了“河洛文明”和千年帝都的文化魅力。 博物馆观后感“看,一头大象……”我忙蹿到她身前,朝她所望的地方跑去。没错,那真有一头大象,不过,准确的来说,是一个完整的大象骸骨。如果将那副骸骨与现在的大象比较起来的话,我觉的这一万年前的大象的下腭比现在的大象的大一些。整副骸骨把古代大象的体貌特征完完全全的

唐家民俗博物馆讲解词

唐家民俗博物馆讲解词 首先欢迎各位的到来,这里是清朝中晚期名扬西陲三水唐家大财主的故居,距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原建87院,2700多间,后经战乱及子孙变卖,仅剩下这两院三进相毗连的中次等房舍,还有陵墓一座,1988年定名为“旬邑县唐家民俗博物馆”,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家民俗博物馆的前身是唐家地主庄园,唐家地主是清朝中晚期驰名朝野的“三水(旬邑旧称三水)唐家,”至第四代唐景忠时,正值清乾隆盛世,唐家亦在此时达到了兴旺发达时期。其以农为本,以商兴家。商号遍及陕西、甘肃、四川、安徽、江苏、福建、辽宁、浙江等十三省、五十多个县、市,自称“汇兑中国十三省,包捐知府道台衔;马走外省不吃人家草,人行四川不歇人家店”。其规模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唐景忠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曾报为百万富翁,还亲赴北京参加了乾隆皇帝举行的“千叟宴”,恩赠七品官服、银牌、手杖、缎匹、荷包及御制七言律等。 唐家自此有了官衔,就上通帝王,下结官吏,商利盘剥,加之经营有方,生意兴隆,财源旺盛。当时在旬邑、彬县、淳化、耀县拥有土地一万九千二百九十多亩,牛驴一千余头、骡马一百八十余匹,羊一万二千多只,佃农四百八十九户,年收地租三十余石。其当时拥有的财富不但在当地,而且在陕西省,甚至在全国也是挂得上号的。 由于唐家有钱,加之有权有势,故而其所建宅院均极其考究,做工十分精细。建宅工匠最多是一天达三千二百余人,其建历时四十三年,共建宫殿式庭院八十七院,约两千七百余间。所有建筑均为木、石及砖结构,不但基础牢固、坚实,而且水磨光的砖精雕细刻、描龙画凤的石头砌成,砖缝亦用石灰,糯米汁浇灌。充分体现了北方四合院建筑和苏杭园林艺术相结合的独特风格。院内板隔墙上刻有“八仙图”、“二十四孝图”等各种图案,院内角柱、墙壁上则雕刻有“八骏马”、“华山对弈”等。还有牡丹、梅竹、旱莲花等浮雕作品,这些雕刻,形态各异,但都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整个庭院,屋顶脊卧兽飞,檐牙高啄、勾心斗角,墙壁为水磨石砖,镶亦木、砖、石雕,造型优美;巧夺天工。至于门栏窗棱更是玲珑剔透。堪称为中国古代民居建筑艺术典范。 首先请欣赏大门上这幅楹联。 上联是:斯馆依公刘之旧,先畴如昨,豳雅、豳颂、豳风,其不坠艰难事业。公刘是古代周部族的祖先,后稷四世孙,他最早在豳地开疆立国,建立了周部族基业。 “斯馆依公刘之旧”意思是这座房屋是根据公刘修建房舍的旧例而建。 “先畴如昨”祖先遗留下来的田地原样未变。 “豳雅、豳颂、豳风”是诗经的三个部分,“豳雅、豳颂、豳风”指旬邑的风土民情。 “其不坠艰难事业”希望子孙不要丧失先辈艰难创立的基业。 好,欣赏下联,“得氏自叔虞以来,世德相承,思忧,思居,思外,愿无忘勤俭家规” “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受封于唐地,因此叔虞的后代都为唐姓,所以

洛阳博物馆 文物精品展之一

洛阳博物馆文物精品展之一 洛阳博物馆文物精品展之一洛阳自古帝王州。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王朝建都洛阳,累计建都时间长达1500余年,洛阳以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而在中国历史发展和城市建设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千年帝都洛阳留下了丰厚的文 化遗产,在洛阳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珍贵的遗址、遗迹星罗棋布,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不可胜数,洛阳馆藏文物40余万件,其中珍品1.8万件以上,它们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珍贵记忆和最重要的物证。 在洛阳新区博物馆开展的洛阳珍宝展将展出洛阳出土或馆 藏的200件珍贵文物,它们是从洛阳1.8万件馆藏文物精品中精挑细选的“宝中之宝”。华夏第一爵——乳钉纹爵夏代1974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通高22.5cm。为长流尖尾,束腰,平底,三棱足。腹部一侧有五枚横排乳钉,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最精美的一件青铜酒具。 爵,是一件酒具。据极导二里头遗址已出土七八件之多,他们的造型以取得了相对固定的格式。他们已从原始的陶爵中分离出来,成为独具特色的酒具。这件爵当置身于精美的商

周青铜器中,的确比较朴素,小巧,然而,它却是我国目前发现青铜器中最早的一件。华夏第一龙——绿松石龙形器夏代 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位于伊、洛二水之间,距离洛阳市约18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时代约距今3850-3550年,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夏、商王朝时期。新中国三代考古学者曾对这一遗址进行了40多次发掘。考古发掘和研究情况表明,这里是公元前二千纪前半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它拥有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青铜冶铸作坊,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二里头宫城距今已有3600多年,这是迄今发现我国最早的宫城,可视为以后历代宫城的祖源;二里头发现的绿松石龙形器,长约70厘米,头宽15厘米,身宽4厘米,由2000余片绿松石组成,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2002年春,在清理3号基址南院内的墓葬时,于其中一座贵族墓中发现了1件大型绿松石器。经考古所科技中心文物保护技术人员的努力,一件绿松石龙形器于2004年夏秋之际被清理出来。器物全长逾70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的细小绿松石片粘嵌于有机物上,组成龙身和图案,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绿松石龙

2014河南之星获奖名单

附件 2014“河南之星”设计艺术大赛获奖名单 一、设计作品 金奖 (一)专业组 中原华信集团标志李文辉 平顶山学院雅乐团标志郑冬冬 仰韶小陶酒包装任俊辉张卫强朱文治 黄金叶(爱尚)包装贾郑雷马晓华刘文博 黑陶的简易型包装吴雁 2014“河南之星”设计艺术大赛视觉系统王兰珍郭冬杰 喜宝圣诞节张鹏卜可 中国心中国梦徐海涛 雅戈尔系列海报卞堃李成 霾李艳 《2013河南之星优秀设计作品集》王晓予尹岳李燕飞 《毕业设计形象画册系列》耿鹏 时间的抉择插画刘扬李天一 河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插画徐进 208集电视动画系列片“快乐小郑星”王威 “牙齿总动员”动画王申魏武倪娜 镇江大观酒楼室内空间设计薛勇 黑白构成——展厅设计杨东旭李云鹏 木兰湖景观设计——木兰情符浩彬 苏新中心商业交易中心室内设计李娅杨桦 书香林地工大东校区图书馆西侧花园景观改造田然何奕廷铁豪 未来城市公共座椅交互设计刘娟 Brisbane PTC 碳纤维复合材料柜台设计卢向往邱志茹张静 龙门石窟宾阳洞剪纸设计艺术季云博 “化鱼”服装刘莹董楚涵卢娜 —1 —

“蓝冰创意”服装安静徐照芳 满腹经纶陶瓷李晓娟 勇士陶瓷杨庆平 清供系列刘光甫 石窟印象黄珂 (二)学生组 汇约瑜伽标志杨柳 国粹啤酒包装郭忠涛陈东旭 墨尔本法式料理特色餐厅视觉识别系统许冰欣 敖鸣陈舒颖 是森林还是牢笼魏凡茗 《中国最美云肩——情思回味之文化》版式设计张怡张媛园韩卫卫花漾·绽放插画楚舒然 驯鹿还乡短片郎世峥 分享型助步器工业设计张克娜 阶梯上的灵感匣李启明 青花瓷李雨可周文博 初生牛犊不畏虎张春燕欧湘叶王浩“共生”服装张巧靓 包容张煊若张大强 猫头鹰钱雪珺 银奖 (一)专业组 麻辣新语标志袁泉 禾茶饮品品牌标志吕大卫 定心堂标志路孝军 蒸蒸日上餐饮标志张怡 黄金叶(天丝)包装刘自毫王璠 育儿果包装翟楠楠 奥尔良风味精制香肠包装张子豪刘彬彬贾红夏藏书票包装廖凤文马龙 黄河稻夫系列包装张浩张阳路萍沏香——牛皮纸卡盒系列包装徐锋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