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得体会)
读《大学》的感悟总结(精选10篇)
读《大学》的感悟总结(精选10篇)读《大学》的感悟总结篇1各位领导、老师、教官、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高等院校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是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教委做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决定,是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培养优良品德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教官的辛苦训导与同学们的大力配合和顽强坚持下,我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开展了__年新生军训工作,并于8月24日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本阶段的军训任务。
本次军训,自8月9日开始8月24日结束历时16天。
这次军训室外训练10天,整理内务半天,参观和讲座3天。
休整2天。
开训、结业联欢1天。
现将本次军训做如下总结:一、领导重视动员到位我校领导历来都十分重视学生军训工作,今年更是将军训作为本年度的头等大事来抓。
8月9日学校召开了__级军训动员大会。
在会上,特别强调了全体同学在军训中应表现出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向同学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在军训期间严格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做好严格训练的准备,训练场如战场,在军训场上一切行动听教官指挥。
二、严格管理科学施训为了更好地加强军训期间的管理,我校安排四名专职教师协助教官,具体负责军训管理工作。
在每班设3名学生骨干组建了临时班委会,具体负责各班的军训日常工作。
1、严格管理。
在军训期间,我校制定了严格的考勤、请假制度。
一方面狠抓考勤工作,杜绝迟到、早退、旷训现象;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建立了“大事急报、小事日报”的工作制度。
即遇突发或紧急事情需及时向教官和班主任汇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训练正常开展。
2、科学施训。
我校始终坚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保证了军训的严肃性,同时注重科学施教,从学生思想教育入手,采取严格施训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突出重在育人的根本目的,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军事训练中。
学《大学》心得体会5篇
学《大学》心得体会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学《大学》心得体会5篇为避免将心得写成流水账,我们首先要做好文章结构的梳理,大家在写心得体会时一定要认真回顾事情的发展过程,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学《大学》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的心得体会(15篇)
《大学》的心得体会(15篇)《大学》的心得体会(通用15篇)《大学》的心得体会篇1这对我而言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自身各方面都是有很大的提高,对于这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我也是感触深刻,不断的积累工作经验,充实自己的同时,也认清楚了方向,大学期间我还是觉得自己很有动力的,这还是接下来我应该要去做的更好成绩来,实习方面我也和周围的同事相处的很好,在这样的环境下面,我希望能够做的更好一点,在实习方面,我也能够认清楚自己的方向,越是对自己工作有信心,在实习方面就越是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而我就是这样的,在这一点上面,我还是应该要认清楚自己的方向。
通过实习,我还是觉得自己各方面还是做的比较好,虽然自己也做的比较认真,但是我能够清楚自己去发展的方向,在这一点上面我还是感觉很有意义的,大学几年来的经历也是锻炼了我很多,对我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相信以后可以做的更好一点,毕业之际我应该要做的更好,这几月来的实习我更加做出了很多成绩来,这对我也是有足够多锻炼,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要维持好的态度,实习不仅仅是给我带来了专业知识方面的巩固,在生活方面我也是树立好形象,和学生时代过渡到工作,这也是接下来应该要做好的分内职责,不断的学习进步,让自己拓展更多的知识。
再有就是在实习当中,我也知道自己应该要多做事,少说话,这对我各方面还是有很多锻炼的,这次的实习我就认识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在学校的时候本因为自己是很优秀的,但是在工作当中,也是需要做的更好,需要开拓自身的视野,这对我各方面都是很有意义的,在这一点上面,我确实是需要继续去提高自己,我和周围优秀的同事还是有一些距离,在这方面我确实还是应该要调整一番,我感激周围的同事对我的认可,这让我也是能够有足够多的提高,以后我也一定会做的更加认真。
《大学》的心得体会篇2军训有苦。
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从七点一直训练到十一点;烈日当空,热量逼人,挺胸收腹,我们在站军姿。
汗流下来了,在身上流淌,痒痒的,但不能擦;喉咙干了,火在心中燃烧,很难受,但不能喝水;脚麻了,血在脚下集中,脑缺氧,但不能休息。
国学《大学》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修身《大学》开篇即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修身放在首位,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过于关注外在的成功,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
通过阅读《大学》,我明白了修身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1. 培养良好的品德。
品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石。
《大学》中提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这四种品德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我们要时刻保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行为的指南,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方向。
《大学》中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我们要关注事物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3. 培养良好的心态。
心态决定一切,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大学》中提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说明,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齐家《大学》认为,治国平天下之前,必须先齐家。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
以下是我对齐家的感悟:1. 爱国爱家。
家庭是国家的基础,我们要珍惜家庭,关心家人,为家庭付出。
《大学》中提到:“一家仁,一国兴;一家让,一国治。
”家庭和谐是国家兴旺的基石。
2. 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尊重长辈,关爱晚辈。
《大学》中提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礼之礼,所以厚人伦也。
”这表明,我们要遵循传统礼仪,传承家族美德。
3. 传承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精神支柱,我们要传承家族的优秀传统,弘扬家族文化。
《大学》中提到:“教民以孝,则民有所归;教民以仁,则民有所依。
”这说明,我们要注重家庭教育,培养良好的家风。
三、治国治国是《大学》的核心内容,它强调国家治理要以仁政为本。
以下是我对治国的感悟:1. 实施仁政。
仁政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我们要关心民生,关注百姓疾苦。
读《大学》的心得体会9篇
读《大学》的心得体会9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大学》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大学》的心得体会1几年前已经把《大学》背诵得滚瓜烂熟,现在略微有点生疏,但也基本能背诵。
虽然背诵完成,但是一直隐隐约约,不解其意。
又不敢直译,直译明显是错误的。
翻看了很多解读,不敢苟同。
直到看了因缘生老师的《学庸衍义》、雪庐老人的《大学表注》、憨山大师的《大学直指》、南怀瑾老师的《原本大学微言》,有一点感觉貌似懂了。
但实则还没有真正搞懂。
后来,听了一些课程,明白了一切经典皆在化心。
以圣人之心,方能读懂经典。
小人之心,读出来,只能读出小人的味道。
我非圣人,也非君子,距离圣贤经典还有十万八千里。
好在,虽然自己不是君子,但能明白一点圣贤君子的标准。
以圣贤君子的标准去解读,应该离圣人本意不远矣,不敢误人,请君斟酌学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大学开篇第一句,三句话提纲挈领,统领全文。
朱子定此三句为三纲。
大学,这里指的肯定不是我们现在读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机构。
古时童蒙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行,及礼乐射御书数之业,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修己治民、治国安邦之学。
这里是以年级来划分。
宋儒朱子晦庵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愚以为,这个解释更加贴切。
什么是大人?但从拆字来看,人得一则为大。
一为道,为开悟,为性德。
当一个人开悟之后,称为大人。
古代对于做官的人,下级称呼上级,同级互相称呼,也是某大人。
我觉得本意应该是,开了一定悟之后才有资格做官,当年理想状态和现实还有很多差距。
具体什么级别才有资格称为大人,没有考证,不知道。
大人一词最早见于《周易乾卦》的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里的大人,指圣贤君子,在位的贤达。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小人,小人的.意思,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理解的小人。
读《大学》心得体会
读《大学》心得体会读《大学》心得体会1相传《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大学》一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启迪意义。
很早以前就接触过这本书,最近也经常在早晨基础教育的学校里听到朗朗的读《大学》的孩子们的声音,每次听到我的思绪都不禁会出现短暂的停顿,仔细分辨读的是哪一句,又是什么意思。
对于像《论语》、《大学》这种儒家经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有着不同的感悟,但是有一点是不会变的,优秀的、经典的道理是永恒的,是不会发生质的变化的,这是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我觉得我的态度应该是比较端正的,但我也非常清楚我对诸如《大学》这样的中国经典文学的理解是肤浅的,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但总碍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一直停滞不前。
也许是机缘巧合,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北京教科院组织的北京市农村成人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并以学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华传统文化讲师培训,其培训的内容就是《大学》。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的聆听了包括学习大学的重要意义、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等内容,从学习者的角度听取了马教授对大学的讲解。
下面就我的学习感悟,也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
且不说国家政策要求我们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单从儒学在中华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影响与作用来看,就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的。
再者,在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今天,金钱至上、信仰缺乏、宗教侵蚀等,影响着中国年轻的一代,甚至是更多的中华儿女。
从这一点来看,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拾明明德与克己复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提升个人国学文化底蕴,也应该做一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这一观点在开班当天王东江处长那热情洋溢的,那充满期待的口吻,证实了我的观点。
学《大学》心得体会6篇
学《大学》心得体会6篇学《大学》心得体会篇1为期两周的军训结束,我感觉到很不舍,开始想着来到大学之后应该会很轻松吧,迎来的军训让我绷紧了神经,一直到现在军训结束了,我不再担心随时随地的一个集训带来的匆忙,也不担心自己做错事情让全班一起受罚,更加不会担心在烈日下面自己会不会中暑了,但是却少了一种感觉,每天训练的感觉,那种全班在一起流汗的感觉,十几天的军训结束了,我心里有时候觉得很轻松,有时候觉得自己可以正式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了,但是有时候也觉得空落落的,这个军事让我感悟很多,也使我重新看待了自己,我觉得还是有改变的,我一直觉得自己只是接受了一个十几天的训练而已,一开始我就是这么觉得的,到现在我觉得不一样了,没想到自己的接受的是一个这个深刻的考验,考验了我的的心态,我的毅力,我的决心,不曾想过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下有所收获,现在却满载而归,我也想抒发军训的一些心得。
每天踢着正步喊着口号,似乎这样日子没有尽头,当时觉得每一天过得很慢,即使大家都做得很好了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等着我们,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差,连一个正步踢不好,但是真正到了关键的时候又表现的很好,我们的.教官很严格,每一个都是这么严格,在训练的时候每一个动作严格要求着我们,不管是什么细微的问题,也会收到批评,有时候觉得是不是太过于严格的了,经常的这样下去,或许是心理作用,自己感觉有点不平衡,但是我慢慢的明白了这个军训就是让我们感觉到不平衡,就是要细致的打磨我们,这样才能够强大自己,我觉得自己在这个军训中真正的感受到了,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也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是我更加的有了信心了。
或许没有受过这种训练,期间出了无数的状况,但是每一个问题都克服了,从一开始的马马虎虎做事情总是半吊子,看上全身都是松懈的,我不会去可以的去追求完美,到现在我做什么事情都会规范起来,可能是比较执着吧,做什么事情都觉得还能更好,总是在钻牛角尖,这就是我的改变,自己的这样的状态下去我觉得是自己成长了,为期十几天的军训我更加是一场考试,我们都在为自己加油,争取把事情做好,完善好吗,就像是做考试题目一样总是在完善答案,这次的军训让我感受到了,我们可以变得更好,我也觉得在我们努力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个过程真的很珍贵,经过这次军训我真心懂得了坚持。
学习《大学》心得体会(共五则)
学习《大学》心得体会〔共五那么〕第一篇:学习《大学》心得体会在今天这个科学高度开展、物欲横流、危机四伏的年代,有不少人都在追求着金钱、权利,在竭力的引进西方,以央求高层面的享受与挥霍,这同时也在逐渐的自断文化根脉,反叛传统,四书五经等千世经典自然也成为竭力批判的对象,被说的一文不值,文革之后,中国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现代社会,虽不能否认这种大变革的利处,但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人们是否应该再次捧起祖辈的宝典,最次是为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谋一谋幸福。
大学之道,开篇便提及三大纲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此为大学的宗旨和原那么,史上历来注解《大学》的名家很多,但以程、朱为首的宋儒理学家的注解,名声和争论较大,近代也有不少人提出新的论点,下面是我的一点心得,清老师指正。
“明明德〞,发扬人们完美的德行,这是用现代白话来解释的,但其实,它的内涵远不是几个字能够概括的,儒家自孟子之后便提出了人性本善一说,暂不管后来庄子提出的人性本恶意在何处,又或是几千年的传承出现断裂致使其本意不明,只是这“善〞字,便与明明德有着莫大的联系,朱子注解此句时提出:“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万理而应万事者也。
〞其虚灵不昧一词便能很好的阐述朱子的观点:人性本来就是具备理性,能够适应万事万物,这同时也衔接到他的另一个观点:“存天理,灭人欲〞,虚灵不昧的理性与人心的欲望不是一体的,只要在你人欲发动的时候,明白了它的作用,就可恢复当初的虚灵不昧了!这也就是理学家们所说的“人欲净尽,天理流行〞的大机大用了,明明德其实就是一种内明的学问,一种自明的准那么,儒家管这叫“圣人畏微,愚人畏明〞,道家管这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佛家管这叫“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由此见得,一句真理可以理解不同,认知不同,但其内在含义和带给众生的觉悟是相同的,这才是圣哲之言。
国民革除旧习、自我更新之后,便到达了德行最完美的境界,也就是《大学》三纲中的“止于至善〞,这一句很容易理解,其实“明明德〞就是讲自身,“亲民〞就是讲他人,而“止于至善〞指的就是自己同他人,当“内明〞之学达成以后,接着便说如果你真明白了“明明德〞,要想自利利人,自利利他,亲自涉世来“亲民〞济世,把“内明〞之学付之“外用〞,求的天下太平。
《大学》读后感(精选10篇)
《大学》读后感(精选10篇)《大学》读后感1《大学》原属《礼记》中的一篇,在唐宋时期开始受到重视。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句话告诉我们,从天子到平民百姓,一切都以修养身心为根本。
修身这个根本抓好了,长大以后就可以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办不到的。
古代圣贤非常重视修身,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许衡是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有一次,许衡在天气非常炎热的时候路过河南沁阳,当时非常口渴,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路人纷纷去摘梨吃,惟独许衡静坐树下不动。
有人不解地问:“何不摘梨解渴?”许衡答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
”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么乱,梨树哪有主人!”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难道我们的心也无主了吗?”许衡这种“我心有主”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呀!这种“我心有主”的精神,就是《大学》提出的修身之道。
修身的“身”,指言行而言,“修身”就是修养自己的言行。
人有身体,从具体的洒扫应对进退,到动静、周旋,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礼仪、礼节、与礼貌。
当今,社会上有一些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就没有做到“修身”,他们与《大学》的要求相比,与古代圣贤相比,是多么可耻,多么渺小啊!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也要把“修身”放在第一位,按照圣贤经典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
比如:当有客人到家里来做客,我会先给客人倒水。
放学时,有同学摔倒了,我会主动去把她扶起来。
到别人家里串门,或者到学堂上课,没有经过允许,不能动他人的东西。
读了《大学》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今后我要努力学习,做一个好学生。
《大学》读后感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有没有可能出现“身不修”、“家不齐”而“国家治”、“天下平”呢?有的人会认为,治理国家与个体没什么大的关系,而是那些当领导的人去治理的。
2023年《大学》读书心得体会15篇
2023年《大学》读书心得体会15篇《大学》读书心得体会1初读《大学》,云里雾里,一知半解,感觉十分乏味。
读完后就只记得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明、在止于至善”,顺道留了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印象。
说来,我读《大学》与冰心读《三国》颇为相似,均是拿起又放下,放下后拿起。
再次读《大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一读,对我来说是当头棒喝,不过字的__可谓字字珠玑,包罗万千,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真理。
总体来说,大学总体框架是由“三纲八目”搭建,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
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
在这逐步的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我的内心是十分震撼,总结下来,感触最深的有三点:其一,就是“知其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通俗说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
然而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
当今时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
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统统成了精神的流浪儿。
其实,不同身份,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的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并不断向着目标迈进。
其二,就是“格物致知”。
何为“格物致知”?既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
《大学》崇尚的是一种终身学习不断实践的态度,纵观中古历史上的学者,身上都有一种极为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毕恭毕敬,兢兢业业的专研学问,几乎对知识带了一种虔诚,这种对待学术的虔诚在今天的学者身上也很难再发现,这是一种不计功利的严肃和认真。
《大学》读书心得体会(3篇)
《大学》读书心得体会《大学》是一本经典的儒家思想著作,深受广大读者所喜爱。
在读《大学》过程中,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和影响,从中汲取了丰富的人生智慧。
下面是我在阅读《大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以供参考。
第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内外圣修,外圣修者,必先内圣修。
”《大学》强调修身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内心纯洁,自身修养过硬,才能做到言行一致,发挥正面示范作用。
在家庭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家人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
而治国平天下也是如此,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领导国家,为人民谋福祉。
第二,知行合一的思想。
“知者动而行之,行者知而愈进。
”《大学》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以贯彻。
只有在行动中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这一点对于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都有很深的影响,让我明白了知识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更是为了运用。
只有勇于实践,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三,习惯养成与人格塑造。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
”《大学》中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观点,强调了习惯的重要性。
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日益进步;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道德,才能不断减少缺点,优化自己的品格。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白了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天人合一的思想。
《大学》认为天地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人应当和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种观点对于我来说,启示了我需要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融入周围的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和发现自己的使命,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培养人的品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一观点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触动,让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发展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品格。
只有通过教育,人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和独立,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读《大学》心得体会4篇
读《大学》心得体会4篇读《大学》心得体会4篇篇一《大学》开篇名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直接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完善自身美妙的品德。
“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是对“明德”的一个阐述,要完善自身的美妙品德就要不断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到达一个新的高度,最终到达一个“至善”的境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明白了事物什么事“本”,什么是“末”。
而完善自己的品德就是学习之“本”。
然后提出按步骤施行到达目的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后逐层、逐步阐述了学习的目的、方法和要点。
找准自己的位置,事抓住根本,获得知识的途径,不要自欺欺人,修身先正心,齐家先修身,治国先齐家,平天下先治国从古时起,人们就很注重品格修养的问题了,一个被世人念念不忘的人,不在于他的奉献有多大,而在于他的高尚的品格、德行。
古时的人为什么那样重视个人修养呢?为什么如今的人都很难做到呢?古时消费力低下,经济不够兴旺,社会诱惑相对较小。
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条件就少。
只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就可以去做学问,去修养身心了。
现如今科技进步、社会开展日新月异,人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一个人要生存下去,要生活的好,不拉人后,就得不停地学习,工作、挣钱。
篇二《读书心得《大学》之道》所以生存压力就大,整天忙都忙不过来,谁还会顾得上修养身心?再加上外界诱惑太多,生存不仅仅是生下来,活下去。
面对种种诱惑,有了还想要更好的,说到底不过是一种虚荣心作祟。
不断的攀比,只能是自己累上加累,徒劳身心。
说句题外话,这跟如今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为了进步“挤兑屁(GDP)”也不是没有关系的。
一个小孩从三四岁就开场为了自己以后的生存开场学习,有的从一两岁、甚至从未出生就开场学。
学的啥?学的无非都是生存的技能。
生存都成问题了,谁还去做那些没有的事!?“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其实是现代人们把问题弄反了。
“生存”也就是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也就是“明德”)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孔子《大学》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由孔子的弟子曾子编撰,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阐述了君子修身养性的道理,以及如何将个人修养扩展到家庭、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治理之中。
在阅读《大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修身养性,做人的根本《大学》开篇即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里的“明明德”即明德,指的是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在我看来,修身养性是做人的根本,是成就事业、治理国家的前提。
1. 坚定信念,追求道德《大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里的“修身”即是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坚定信念。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在家庭、国家乃至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底线,追求道德至善。
2. 谦逊有礼,尊重他人《大学》中说:“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里的“独”指的是一个人独处时,无人监督的状态。
在独处时,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谦逊有礼,尊重他人。
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自省慎独,不断进步《大学》中提到:“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必败。
”这里的“自省慎独”指的是一个人在独处时,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做到慎独。
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勇于改正,从而不断进步。
二、齐家治国,肩负责任《大学》认为,修身养性是齐家治国的基础。
一个家庭、一个国家,都需要有德行高尚的君子来引领。
以下是我对齐家治国的几点感悟。
1. 家风传承,重视家庭教育《大学》中提到:“教民以孝,教民以悌,教民以忠。
”家庭教育是齐家治国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注重培养下一代的道德品质,传承家风,让家庭成为国家发展的基石。
2. 仁爱之心,关爱他人《大学》强调:“仁者爱人。
”一个国家要想繁荣昌盛,必须具备仁爱之心。
我们要关心他人,关爱弱势群体,让社会充满温情。
3. 严谨治学,提高自身素质《大学》中说:“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必败。
读《大学》的心得体会(共4篇)
读《大学》的心得体会(共4篇)心得体会一:《大学》反映了教育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教育历程中,《大学》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书。
这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没有教育的指导,一个人活的只是生存的工具,而不是受教育后的有才华的人。
古人曾经说:“教育是能动开一切大门的钥匙。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教育,要把它当作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并使自己能够在未来的岁月中不断地收获力量。
心得体会二:《大学》重申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大学》中广泛地强调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书中描述了遵守时间表、对文献资料有序检索的学习方法,可以明显看出,只有勤奋的学习才能带来更多的成功。
因此,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更好地应对课业,只有勤奋,才能有所收获。
古人曾说:“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才能学会更多的知识,理解更多的学习方法,激发出自己的潜力。
心得体会三:《大学》告诉我们要发挥个体的独立性《大学》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书中强调了发挥个体独立性的重要性。
书中说,一个人在大学里,要自己去学习,而不能依赖他人,要发挥个体的独立性,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在大学里,要学会独立思考,培养自己的自主能力,而不是把一切全部交给别人去做。
因此,在大学里,我们更要重视发挥个体独立性,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从而为自己开辟出一条有利发展的道路。
心得体会四:《大学》提醒我们要追求卓越《大学》精彩地展示了一个人追求卓越的过程,它是对大学生乃至所有学习者所提出的挑战,要求他们追求卓越,把自己的能力付诸于实践,不断地进步,创造出更加完美的作品。
古人曾说:“追求完美,力求卓越”,这句话正是《大学》中的主题。
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达到个人发展的极致,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面对困难能找到解决之道,应对挑战,最终获得成功。
《大学》读书心得体会(18篇)
《大学》读书心得体会(18篇)《大学》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8篇)《大学》读书心得体会篇1在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如果要选择一部读者多、人们最熟悉的作品大概要推《三国演义》了。
的确,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部由文人根据历史事实和民间传说编撰而成的历史演义,是所有作品中影响的一部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到晋武帝之间共一百多年的历史,用宏阔有致的笔触勾画出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争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
并且,它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香忠勇义气、自信傲慢的关羽,绝顶聪明、无所不能的诸葛亮,狡诈酷虐而又雄才大略的曹操,以及仁厚的刘备,英武的赵云,忌刻的周瑜,忠厚的鲁肃等等,都给人极深的印象。
书中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贯彻全书每一个角落的观念,就是“拥刘反曹”。
罗贯中坚持以蜀汉的刘备为正统。
刘备虽然出身贫贱,但身为汉室宗亲,力图复兴汉室;而曹操身为汉相,却用兵擅权,最终废汉立魏,实为篡国之贼。
这一观念并非罗贯中的独创,而是长期以来就存在于老百姓的心目之中了。
罗贯中不过是通过《三国演义》把他空前强化了,使它随小说一起深入人心。
同时,在读这本书后,我常常问朋友、问亲人、问自己,《三国演义》中谁是好人?姐姐说:“刘备讲义气,是好人。
”我说,不见的。
吕布武艺高强,号称天下无敌,当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俗话。
他曾就过刘备,当时刘备非常感激。
后来吕布被曹操捉住了,曹操很爱惜他的才能,不想杀他,回头问刘备怎么办,吕布听见了,心中暗喜,以为刘备一定会为自己说情的。
可刘备在一旁冷冷地说:“别忘了董卓是怎么死的!”当初,董卓很欣赏吕布,却被吕布刺杀了。
曹操一听,抱着自己的脑袋连声大叫:“快推出去斩了!”你们看,刘备够坏的吧。
曹操是好人吗?爸爸说他有雄才大略,善于打仗,以弱制强,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北方。
妈妈常把他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挂在嘴边,说他是大诗人。
可我觉得他不像个好人。
曹操诡计多端不讲义气。
读《大学》的心得体会范文五篇(最新)
读《大学》有感,生活中,能压倒一切的不算是强者,但不被一切所压倒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谈谈《大学》读书心得1“学而优则仕”,取得一定的成绩就得给予相应的官职,否则便是重视不够关怀不到。
当然,没有一官半职也无法说明你取得了成绩。
正是这一句辛辣的书评吸引了我,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大学》书中对人物的刻画可以说做到了极致,心理描写更彰显了人物百态,然而读罢给我最深的感觉却是:这里不是校园。
没有莘莘学子的朗朗读书声;没有青春校园的生机和活力;没有学术论坛的笔剑争锋。
这里是一个工厂,专门负责生产经营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围城,城里城外的人们各显神通;这里更是一个集市,到处都是呼喊叫卖的声音。
文章还在陆续的连载之中,我还没有读到故事的首尾,我不知道文章的作者会以什么样的结局来结束这所谓的大学。
暂且不去谈那些领导们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杜小春的见异思迁,高歌的形骸放荡,马长有的'拾阶而上,这哪里是大学教师的模样!正如一位网友评论的那样,到底是我上了大学,还是大学上了我?在这样的校园里,这样的潜规则作用下,我不禁感到非常的悲哀。
文章开头的杜小春很像现实中的我,所以读到她出现的地方,我是一路同情,直到我再也不能忍受——因为我知道,我是永远不会成为杜小春那样的人。
我可以与名利无缘,我可以生活得辛苦贫寒,但我要永葆我心中的明灯不灭,走过悠长的黑暗,迎来的定会是灿烂的黎明。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人生最好的境界莫过于此吧!《大学》读书心得2《大学》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它就像老前辈一样,讲述着人生的道理,让我们在阅读中成长。
在《大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这句话的意思是:修身在于使自己的内心纯正,如果心中有怨恨,有恐惧,有喜好玩乐,有忧患,都不能使内心纯正。
读到这时,我想起了一件事。
读《大学》心得体会(通用20篇)
读《大学》心得体会(通用2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读《大学》心得体会(通用20篇)读《大学》心得体会(通用20篇)在我们通过反思,对于生活有了更多的观点时,能够思量把它写到心得体会中,这样就能梳理出具体工作经验和看法。
《大学》读书个人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大学》读书个人心得体会(精选10篇)《大学》读书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1)《大学》为四书之首,短短两千多字,引发了我诸多方面的思考:古人对德育的重视,如何做一个内心清明以德润身的人,浮躁的社会中如何静心,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等等,这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
我感受最深或引发思考的有两方面:格物和格局。
格物致知,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在解读王阳明的讲座中,著名的“阳明格竹”,当时只知道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真实的意义已经失传。
这次读到了它的出处——《大学》中的八目——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其内涵依然没有释义。
王阳明“格竹”,是对格物致知的一种误解,先格物才能致知,但格物绝对不是只盯着一个东西看,我个人的理解,格物或许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对世间万物在认识、探索、了解的基础上,探究到事物的原理,探索出其发展的规律,进而逐渐形成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自己的知识和价值体系。
好比当老师,所读书目,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越是多,才能获得知识,才能给别人知识。
现如今静心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多数人都喜欢读朋友圈里的心灵鸡汤式的美文,自认为这是属于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其实这种没有体系的阅读,并不能在头脑中形成任何的体系,反而会令人失去自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第一句一路向上,拉开了儒家格局,开启了儒家立人的高远之路。
它告诉我们,大学之道的第一步是要把自己本有的德性明亮起来,恢复它的天然本性。
不仅如此,人人不仅要恢复自己的德行,更是要用这种德行的光辉去照亮别人。
所以《大学》所立足之点,不仅仅是如何修身,更有治国安邦平天下。
儒家的思想,从来不只是独善其身,更是兼济天下,这与儒家一直倡导的入世虽然有关,但其意义更是为后世标明了人生的处身立世之道。
2023年《大学》的心得体会(精选24篇)
2023年《大学》的心得体会(精选24篇)《大学》的心得体会篇1时光流逝,岁月匆匆,转眼之间,大学的五年时光已接近尾声。
虽然五年的时光,可以说是漫长的,但对于求知学习的学生来讲却又是极其短暂的,特别是再过十几天即将离校而毕业,将要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讲,心中不禁产生万千思绪,也感到了一种失落和担忧。
想到了自己终于可以走向工作岗位,回报家人,回报社会,心中是无比激动,但又想到理想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差距,让我感到担忧的是自己的大学时光学来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能否真的在工作上游刃有余,学有所用。
今天,坐在教室里,静下心来回味着五年的时光,想想自己在这几年的时光里自己所做的,得到的,失去的,学到的,一句话来讲,是有得有失,但总的来说,毕竟是得到的和付出的成正比。
刚走进大学的时候还处在摆脱高中的艰苦学习的喜悦中,那时候只是想好好享受一下大学的生活,但随着逐渐学习和社会的逐渐了解,明白了未来的社会的竞争的重要性,很快又投入了努力学习当中,在整个大专的两年时间里抓住了一切的学习机会去奋斗,完成了在大专阶段自己的两个目标:一个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考取一所本科院校,我如愿考入了中国__大学,一是我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进入__大学以后,更加感到了竞争的激烈性,但有了两年的付出而得到了回报,使我信心倍增,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投入到竞争中,三年的本科学习,使我积累许多知识,也提高了许多技能。
但在这当中,我也忽略了自己其他方面的发展,使我失去了一些东西。
这也是我在大学生活中感到遗憾的地方。
大学的生活,不仅仅是我们学习了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时光,也是我们培养自己综合能力的时光,如果你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这段时光,会感到自己的大学时光没有白白流逝,就会感到自己学有所成。
就会以全新的姿态去适应未来的社会,在社会的大海洋中游刃有余,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独立地健康地向前发展,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生命虽然短暂,但每个人要走的路更是漫长而又短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心得体会
《大学》开篇名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直接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完善自身美好的品德。
"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是对"明德"的一个阐述,要完善自身的美好品德就要不断使自己的精神境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最终达到一个"至善"的境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明白了事物什么事"本",什么是"末"。
而完善自己的品德就是学习之"本"。
然后提出按步骤实施达到目的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后逐层、逐步阐述了学习的目的、方法和要点。
找准自己的位置,事抓住根本,获得知识的途径,不要自欺欺人,修身先正心,齐家先修身,治国先齐家,平天下先治国从古时起,人们就很注重品格修养的问题了,一个被世人念念不忘的人,不在于他的贡献有多大,而在于他的高尚的品格、德行。
古时的人为什么那样重视个人修养呢?为什么如今的人都很难做到呢?古时生产力低下,经济不够发达,社会诱惑相对较小。
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条件就少。
只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就可以去做学问,去修养身心了。
现如今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一个人要生存下去,要生活的好,不拉人后,就得不停地学习,工作、挣钱。
《大学》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大学》之道》所以生存压力就大,整天忙都忙不过来,谁还会顾得上修养身心?再加上外界诱惑太多,生存不仅仅是生下来,活下去。
面对种种诱惑,有了还想要更好的,说到底不过是一种虚荣心作祟。
不断的攀比,只能是自己累上加累,徒劳身心。
说句题外话,这跟如今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为了提高"挤兑屁(GDP)"也不是没有关系的。
一个小孩从三四岁就开始为了自己以后的生存开始学习,有的从一两岁、甚至从未出生就开始学。
学的啥?学的无非都是生存的技能。
生存都成问题了,谁还去做那些没有的事!?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其实是现代人们把问题弄反了。
"生存"也就是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也就是"明德")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明德"是"本","生存"是"末"。
现代人却把本末倒置,弃本逐末。
无怪乎精神压力大,整天烦恼,痛苦不堪了。
文中用孔子的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阐述了抓事物要抓住事物的根本,要明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听诉是为了无诉",不久之后很多达官显贵就本末倒置了,他们不是为了减少案件,护佑人民的权益而办案,却是把此作为捞取利益、实惠的机会。
因此才有了"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只说,一直延续到今天。
今天似乎更是被演绎的淋漓尽致,并且被掩饰天衣无缝。
这里的译文注释里有一句话很是耐人寻味,"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看看当今的社会,多少医院"医生"为了金钱利益,给病人开贵药,开没用的药,让病人浪费钱财,还身体,心理上倍受折磨。
不用说那些满天飞的假药,虚假广告引得无数病人"竞折腰"。
说到这里,似乎有点远了。
如果把本和末弄反了,不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我想这就是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人的幸福感日益减退的根本原因吧。
也是政府对人民的态度和人民对政府态度重大反差的原因吧。
总之,做学问学习知识,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抓住问题的根本,在掌握好正确的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德行。
只有每一位公民的素质提高了,社会风气,社会面貌才能有所改变。
国家才能真正的永远强大。
《大学》心得体会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感觉有点“试验田”的做法,想要治理国家先把自己家族管好了,想要不让自己的家族出什么差错先要保证自己没有什么大的差错,那怎么不让自己有大的差错呢?就要修养自己的品德。
这点说的很有道理,道理是道理,怎么做还是要讨论的。
听着很对,当然要从自己的自身出发,先把小的事情做成了,再考虑去做那些有水平的事情。
但是没有规律的东西是最难把握的东西。
现实的社会往往是这样的:贪赃枉法者有人在做法官,见利忘义者有人是道德模范。
奇怪了,为什么会这样,不是说一个人的心里所想就会在很长的时间里必然表露出来吗?不是说只有内心的提高才能去做更加“好”的事情吗?为什么有的人做到了第二点却没有做到第一点?而有的人做到了第一点却一辈子也不可能做到第二点?其实很简单,今之人面善而心恶,同时人心又有“肚皮”的保护,所以可以在保护下把好的一面充分的表露出来,而去治国平天下。
我们要适应这种从“书本《大学》”到“社会大学”的变化,才能有生存的空间。
格物在致知,致什么知才能格什么物,但是有的知要在心里致,有的物要在心里格,人活着就是这么累罢了。
那个时候的人其实也应该知道这个道理了吧,朱熹也更加的明白,只是我们还是要在人群中间去传播好的思想,这种心里知道而做时又用另一套本身就是荒谬的。
《大学》心得体会
一直以为,作为儒家四部经典之一的《大学》是深奥的,非一般人所能领悟,所以一直未曾染指。
若不是这次在语文书中偶遇《大学》,短时间内也不会去阅读的。
不过,学了《大学》,还是有一些浅薄的感悟的。
“修、齐、治、平”乃是《大学》中精华,核心思想。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只在修其身。
这四者,乃是一一递进的关系,而修身又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诚意要格物,格物而后致知,格物致知,乃是“修、齐、治、平”的根本。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修、齐、治、平”的范围未免大了些。
现在的我们,不必考虑如何治国,如何齐家,如何平天下,我们要考虑的只是如何诚意,如何正心,如何修身。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所谓格物致知,字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知。
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强调的也是实践获得真知的重要性。
格物致知,放到《大学》中,也有它的一番意义。
我理解为,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真理,得到真理后利用真理来诚意。
意诚而后心正,正心而后身修。
的确如此,只有心意真诚才能够使心态端正,心态端正才能够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一种状态。
除了修身,《大学》中最具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诚意中“慎独”了。
所谓“慎独”,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
君子在人前人后的表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知,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
说的十分有道理。
只有内心真诚,表现才能端正,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作文
《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
我们也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可以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在于完美自己的行为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