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部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
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7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财发〔2017〕11号)和农业部《关于做好2017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促进化肥减量增效的通知》(农农(耕肥)〔2017〕30号)要求,2017年我省组织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补贴项目。现就项目组织实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工作部署要求,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的施肥理念,取土试验固基础,技术示范创模式。强化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专业化服务,扎实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和到2020年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全面提高科学施肥和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加快形成农业绿色发展方式。
二、项目目标
今年,选择16个县(市、区)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32万亩,每个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简称示范县,下同)要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要求,建设示范片2万亩以上,示范区内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5%以上,农用化肥用量减少10%以上。示范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用化肥用量零增长。
结合我省肥情、墒情、地力监测等基础工作均需强化的实际需要,今年统筹安排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田间试验、土壤墒情监测、农户施肥调查、配方制定发布和指导服务等基础工作。全省共安排取土化验12254个,田间试验示范380处,新增墒情监测县21个,增加农户施肥调查县30个以上。
三、项目实施内容
(一)示范推广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示范县要以小麦、玉米、设施蔬菜和苹果为主,兼顾当地优势作物,不同土壤类型,按照成方连片、优先覆盖新型经营主体、优先覆盖贫困村的原则,布局集成示范区。通过配方肥物化补贴等方式,每个示范县建设2个以上的万亩示范区,集中展示一批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复和集成“精、调、转、替”等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每个示范区要有指导专家、科技示范户、示范对比田和醒目标识牌,引导和鼓励农民应用配方肥、缓释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肥料等高
效、新型肥料,增施有机肥。各项目县要认真总结分析试验示范技术成果,修订完善主要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总结形成2~3套主要作物减肥增效技术模式。
(二)巩固和完善土肥水基础工作
1.样品采集和检测。根据农业部《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令〔2016〕2号)及有关会议要求,全覆盖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按照每1万亩耕地设置1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结合县级土壤养分管理系统数据更新、示范区建设和区域技术指导工作,全省统筹安排取土化验12254个。取土化验要优先选择原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试验示范点和集成示范区采集土壤和植株样品,补充完善监测点基础信息,建立耕地质量监测档案,总结各类耕地质量变化动态,编写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每个示范县取土化验200个,其他县取土化验数量要满足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和原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工作需要。化验项目包括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选择其中10%的样品(含定位监测点样品)加测中微量元素和重金属(铅、铬、镉、汞、砷、铜、锌、镍)。采集植株样品数量根据需要确定,化验项目包括水分、全氮、全磷、全钾。各地市承担项目任务及补助资金分配见附表1。自行检测确有困难的县,可委托经省土肥总站检测能力考核并合格的检测机构检测,双方签署协议并报省土肥总站备案。
2.田间试验示范。根据主要作物体系修订和完善的需要,统筹安排小麦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经济作物“2+X”肥效试验、大田作物肥效验证试验等工作(见附表1)。田间试验要强化果树、设施菜地化肥减量增效集成技术示范。每个示范县完成试验示范8处,其中,小麦、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各1处,新型肥料(含有机肥料)替代化肥试验2处,经济作物“2+X”肥效试验2处,其他自选。其他县完成试验示范2处以上,其中,小麦或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1处,其他自选。部分复杂的试验任务,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给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完成,所需经费按协议划拨服务单位。
3.施肥情况调查。示范县要按照《山东省施肥情况调查方案》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农户、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等60户,定点定户开展肥情连续跟踪调查监测,掌握农户购肥和作物施肥情况变化动态,按时上报肥情信息。承担2016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30个县要继续开展施肥情况跟踪调查。其他项目县也要根据实际早日启动。10个国家级门市肥料信息网点,要继续做好门市肥料信息采集和30个农户的施肥量调查上报工作。门市肥料信息采集数据要求每月5日前填报;30个农户的施肥量调查上报时间分别为春耕5月5日前、夏播9
月5日前和秋冬种11月5日前。
4.墒情监测。在原有国家墒情监测县的基础上,全省新增21个省级墒情监测县(市、区),开展定点、定时土壤墒情监测。通过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及时掌握土壤墒情状况,为指导农业生产和科学灌溉和施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确保粮食安全提供基础支撑。墒情监测县(市、区)要每月10日、25日开展2次监测,每次监测全县范围内的5-10个点,填报全省土壤墒情汇总数据,发布2次墒情信息。
(三)强化技术产品示范推广
1.强化技术服务支撑。各项目县要根据最新试验示范结果,完善主要粮食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更新修订主要作物施肥大配方,并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发布。更新县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和施肥查询触摸屏。深入开展农企对接活动,引导肥料企业按方生产供应配方肥,因地制宜引导推广配方施肥。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有效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和服务。
2.组织农民培训和现场观摩活动。示范县要组织县级技术培训3次以上,乡镇技术培训8次以上,每种集成示范作物组织现场观摩活动2次。其他县要组织县级技术培训2次,乡镇技术培训3次以上,组织现场观摩活动2次。
四、资金安排与使用
省里根据中央财政资金补助规模和确定的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数量,统筹各市耕地面积、所辖县市区个数和肥情、墒情监测点数量,按照项目任务与补助资金相匹配的原则,研究确定了各地市补助资金数额和示范县个数(详见附表1)。各市应结合所辖县(市、区)实际,将补助资金和项目任务测算分解到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四个方面:一是基础性工作补助。对项目县进行土壤墒情监测、农户施肥调查、取土化验、田间肥效试验、建立施肥指标体系、县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完善、配方信息发布、检测仪器维修、更新等方面给予补助。二是技术推广服务补助。对农业、科研等部门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宣传培训等给予补助。三是物化投入补助。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集成技术示范需要的肥料等物化投入进行补助。补贴标准小麦--玉米轮作100元/亩(其中小麦70元,玉米30元,可根据实际稍作调整)。果树和蔬菜300元/亩,新上水肥一体化设备的,可增加到400元/亩。示范区覆盖的贫困户补贴标准可上调30%。粮田补贴采用配方肥实物形式发放,果树和蔬菜补贴采用配方肥、生物有机肥等实物相结合的形式发放。四是社会化服务补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