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环境和水体中微生物1
环境微生物学1-3
环境微生物学1. 生命以及基本特征(1)生命的定义19世纪下半叶,恩格斯对生命下了一个定义:“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2)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繁殖分化信息传递遗传变异进化细胞是生物体微观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生命存在的最基本形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除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细胞类型,即古(4)微生物生命现象的共性和特性微生物细胞具有一切生命体的共性。
与动物和植物细胞不同的是,单独的微生物细胞一般能实现自身的生命过程。
微生物起着分解者的作用,使地球上一切非生命组分和所有生物联系起来。
微生物的定义传统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现代定义:一般是指绝大多数凭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或看清,以及少数能2. 微生物的分类(1)生物界级学说3. 微生物的特点(1)形体微小、构造简单(2)繁殖快、代谢速率快(3)数量多(4)易变异:多数微生物为单细胞,结构简单,整个细胞直接与环境接触,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而发生变异,由于数量庞大,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变异后代,当环境变化时,微生物会大量死亡,活下来的微生物往往会发生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变异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5)种类多、分布广、代谢类型多样提问:自然界中什么地方没有微生物呢?有火的地方提问:结合微生物的特点,为什么它是治污的主力军?数量多、代谢快、繁殖快—降解快易变异、代谢类型多—降解物质种类多、高效分布广、无处不在—价廉微生物定义一般是指绝大多数凭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或看清,以及少数能直接通过肉眼看见的单细胞、多细胞和无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思考:对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和命名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认识微生物为了了解各类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有哪些鉴定方法呢?●传统方法:形态学、生理学和生态学方法。
环境科学大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我们开展了本次大型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真实环境,探究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环境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模拟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实验技术。
3.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
4. 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水、土壤、植物种子、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2. 实验设备:实验室培养箱、显微镜、pH计、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培养箱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将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正常环境,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污染物。
2.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包括水、土壤、植物种子和污染物。
2. 将植物种子在正常环境下培养至一定生长阶段。
3. 将实验组植物种子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污染物环境中,对照组植物种子置于正常环境中。
4. 定期观察植物生长状况,并记录数据。
5. 使用pH计、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检测土壤、水体等环境指标。
6.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生长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植物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植物生长状况逐渐恶化。
2. 环境指标变化:实验组土壤pH值、重金属含量等环境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污染物对土壤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
3. 污染物对植物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污染物对植物的生长、生理和代谢产生了显著影响,如叶片变黄、生长缓慢、根系受损等。
六、结论与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具有显著影响,可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土壤环境恶化等问题。
2. 本实验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污染防控措施。
3. 在实际应用中,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水环境化学》课程标准
《水环境化学》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水环境化学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3.学时:60-804.适用专业: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城市水净化技术(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水环境污染分析能力的核心课程,使学生了解常见化学污染物质在水体环境中的行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典型水污染事件的分析方法,获得水质关键指标的测定分析能力。
通过对《水环境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当代水环境问题,熟悉和掌握有关污染物在水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规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使学生今后能够在水文水资源工程的专业岗位上,对各自区域内的水质和水量问题和水质问题作本课程以《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仪器分析》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水质检验技术》、《给水处理》、《水污染控制技术》和《工业废水处理》等专业技术课程服务,为学生练就水质与水环境分析、水净化工程设计和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等岗位工作能力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设置的依据经过企业调研、往届毕业生就业岗位调研和行业专家座谈,决定把水质检验分析岗位、水净化工程、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和水质工程辅助设计岗位作为城市水净化技术专业的就业核心岗位群,把水环境化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水质及水环境污染分析能力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
2.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以工作任务确定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对接行业标准,关注职业素养,构建由项目带动、任务驱动的工作过程化课程;教学中贯穿工学结合,体现工作过程,达到教、学、做的融合;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手段;实施多元评价,全方位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以现实存在的水环境污染事件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通过一个个污染事件的分析、讨论和总结训练最终提高学生的行业知识和分析能力。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第三章知识要点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第三章知识要点第三章水体环境一名词解释1.水体:水体是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的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的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与海洋。
把水体当做完整的生态系统或综合自然体来看待,其中包括水中的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
2.水体污染: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
3.工业废水:各种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包括工艺过程用水、冷却水、烟气洗涤水、设备、场地清洗水以及生产废液等。
4. 生活污水: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包括厨房、洗涤室、浴室等排出的污水和厕所排出的含粪便污水等。
5. 农业退水: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食品加工等过程中排出的污水和液态废物。
6.生物污染物:城市生活污水、医院污水或污水处理厂排水排入地表后,引起病源微生物污染。
7.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的现象。
分为天然富营养化与人为富营养化。
8. 化学耗氧量(COD):又称化学需氧量。
在规定条件下,使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
其值可粗略地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用以反映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9. 生化需氧量(BOD):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10. BOD5:20℃培养5天的生物化学过程需要氧的量为指标(以mg/L为单位),记为BOD5。
11.总有机碳量(TOC):水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中存在的全部碳量,是评价水体需氧有机物的一个综合指标。
12. 总需氧量(TOD):水体中的还原类物质被完全氧化时所需的氧量(水中有机物除有机碳外,另有H、S、N等元素)。
卫生微生物--2018(4-1)卫生微生物-水微生物
一、水微生物的检验
(一)生活饮用水微生物评价指标
菌落总数 总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菌 铜绿假单胞菌 贾第虫 隐孢子虫 肠球菌(粪链球菌) 产气荚膜梭菌
常规指标(细菌学)
非常规指标(寄生虫) 参考指标(细菌学)
菌落总数
总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
产气荚膜 梭菌
大肠埃希菌 铜绿假单胞菌
意义:含量表明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并间接提 示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性
标准: (MPN /100ml)不得检出(生活饮用水)
(3)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在培养温度为44-45℃能生长,并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
粪大肠菌群的菌绝大多数均为埃希菌属的成员,更能表 示样品被粪便污染的情况
肠球菌
(1)菌落总数
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培养18~24h后,所 得1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
意义:是判定水质被污染程度的指示菌。但不能说明污 染来源。
采样 (1)容器洗涤 (2)容器灭菌:干热 湿热-压力蒸气灭菌 (3)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几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 应先采集供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的水样。采样时应直接采 集,不得用水样刷洗已灭菌的采样瓶
选择原则与选择标准
检测指示微生物反映样品卫生安全性的原因
•
。
粪便污染指示菌的合理性及其要求
在污染的水中有致病菌存在时指示菌亦应存在 不存在于未污染水中 指示菌在数量上应大于致病菌数量 指示菌的密度应与污染程度有一定的相关 在水中生存寿命要比致病菌长,并对消毒剂有相同的抵
抗力 作为微生物学标准,应适用于各种水源 指示菌的特性应是稳定的,在水中不能繁殖 检测方法简单、能定量、准确性高、需时短
水体富营养化与微生物活动
水体富营养化与微生物活动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浓度过高,导致水体中藻类和其他植物生长过度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比如农业排放、城市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等。
水体富营养化不仅会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氧气含量,还会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蓝藻水华、水体富集有毒物质等,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在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中,微生物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是水体中的重要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
它们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循环营养物质等方式参与水体的生态过程。
在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下,微生物的活动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首先,水体富营养化会改变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分布。
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刺激藻类和其他植物的生长,形成大量的藻类水华。
这些藻类在死亡后会被微生物分解,导致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增加,进而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氧气含量。
微生物在这一过程中会大量繁殖,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但也会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水体缺氧现象。
其次,水体富营养化还会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某些细菌和真菌会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而其他微生物则可能受到排斥。
这种微生物群落的改变会影响水体中有机物质的降解速率和营养物质的循环过程,进而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水体富营养化还会引发一些有害微生物的滋生。
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一些有害微生物如蓝藻等可能会大量繁殖,形成有毒的水华。
这些有害微生物不仅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破坏,还可能释放出毒素,对水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综上所述,水体富营养化与微生物活动密切相关,微生物在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为了有效防止和治理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微生物的作用,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如减少营养物质的排放、改善水体环境质量、促进微生物多样性等,以维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1)第一篇 第七章 微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 作用
第一节 海洋微生物环境生态的特点 第二节 海洋微生物在环境循环中的作用 第三节 海洋微生物在可燃冰形成的作用 第四节 沿海养殖虾池的微生物 第五节 赤潮发生的原因以及与海洋环境的关 系
教学重点
1、海洋微生物环境生态的特点
2、海洋微生物在环境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常见的海洋微生物种类
(3)造成恢复养殖业困难 海产养殖业的特点:投资大、风险大、回报 大。 影响:养殖者信心、资金困难。 1989年:山东等省损失超过3亿元 1997-1998年两次赤潮:广东损失超过4亿 元,香港损失超过3亿元。
2、赤潮对海洋环境的破坏 (1)影响水体的酸碱度和光照度 正常pH8.0-8.2;赤潮pH8.5-9.3,影响海洋 动物死亡,底层生物量锐碱。影响水体透明度。 造成珊瑚死亡。
塘水 底泥 塘泥 塘泥
100 78 0 22
Hale Waihona Puke 塘水 底泥 塘泥 塘泥100 50 37 13
河弧菌广泛分布于低盐度海水环境的港 湾水、河水中。广泛存在于鱼、虾、蟹、牡 蛎、蛤和螺等动物中。
副溶血性弧菌在低盐度的海水环境中繁 殖迅速。各种弧菌对人和动物均有较强的毒 力,其致病物质具有溶血活性、肠毒素和致 死作用。
赤潮种类 有260余种浮游藻类可形成赤潮,其中 有70余种有毒。 主要两类型的藻类形成赤潮: (1)甲藻类(涡鞭藻类) 这种藻类的细胞伤有两条鞭毛,其中一 条绕着藻体的环沟,另一条在纵沟中伸出。 具甲板、毒素。
各种引起赤潮的甲藻
(2)硅藻类 富含硅质,无害。个别种类有毒,可 产生记忆缺失性毒素。
海洋微生物在地球历史上的作用: 1、在20亿年前,为地球制造了氧气,从而具 有多样性的生物圈。 2、将空气中的氮气变成了硝酸盐,否则,地球 就没有动物。
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饵料对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饵料对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饵料对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通过对光合细菌的作用、生物絮团在饵料中的应用、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的影响以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饵料对罗非鱼生长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罗非鱼的生长速度与免疫力,同时能改善水体环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并且对水体微生物多样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对罗非鱼养殖业和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光合细菌、生物絮团、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水体微生物多样性、替代饵料、影响、结论、研究、重要性、光合细菌强化、生物学、环境科学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光合细菌是一类特殊的微生物,具有植物和细菌双重特性,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还能利用有机物进行呼吸作用。
光合细菌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水体中有机物质的降解和循环,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物絮团是一种微生物聚集体,由细菌、真菌、藻类等微生物构成,能够在水体中吸附大量的有机和无机颗粒,形成细菌膜,同时还能释放生长因子和酶类。
在水产养殖中,生物絮团被广泛应用于饵料中,能够提高食物的稳定性和营养价值,促进鱼类生长。
随着人类对水产养殖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饵料并不能满足罗非鱼等养殖鱼类的生长需求。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传统饵料对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饵料对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光合细菌在饲料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对罗非鱼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对水质的改善效果;2. 分析生物絮团在饲料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对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罗非鱼生长提供更适宜的生态环境;3. 探讨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的影响因素,包括营养盐浓度、溶解氧、水温等,以及如何通过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饵料来改善这些影响;4. 推动对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揭示不同饵料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水体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5. 综合分析光合细菌强化生物絮团替代饵料对罗非鱼生长水体环境及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综合效果,为养殖业提供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污水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
污水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1、污水中病原微生物种类及危害生活污水中含有多种致病微生物,包括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志贺氏菌(Shigella sp.)、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肠道病毒(Enterovirus)、甲型肝炎病毒(Hapatitis A virus)、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es,PV)、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es)和埃可病毒(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ECHO virus)等,是传播疾病的主要媒介。
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及生活污水污染,从种类上可划分为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三大类。
表1- 1列举了城市污水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危害。
其中肠道病毒泛指可经由肠道粪便途径传播的病毒的总称,肠道病毒的传播通常有三种方式:人与人接触传染;经污染有粪便的水媒传播;经污染的食物传播,而食物的污染通常由污染的水所致。
一般的污水处理虽可去除部分病原微生物,但仍有相当数量继续存在,如果病原微生物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得不到高效去除,进入自然环境后会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威胁。
进入环境中的病原体可在不同的条件下存活相当长的时间,取决于光照、温度、pH等外部条件,病原体在不同环境下的存活情况如表1- 2所示,其中病毒在污水、自来水、土壤中存活可达数月之久。
2、指示微生物的选择由于目前缺乏对所有病原微生物进行有效定量分离的方法,并且直接检测水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方法较为复杂且安全性较差,检测污水中所有的病原微生物是不切合实际的。
可行的方法是检测既能指示粪便污染又能反映污水处理和消毒效果的微生物。
生物学综合指标主要是用来评价和控制再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的大范围爆发。
如从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出发,分别从细菌、病毒、寄生虫中选出有代表性的指示生物,对于评价水质的生物学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点1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1. 内容1.土壤中的微生物由于土壤具备了各种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条件,所以成了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
可以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也是它们的大本营,土壤微生物通过其代谢活动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物质转化,因此,土壤微生物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大,类型最多,是人类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
2.水体中的微生物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水中溶解或悬浮着多种无机和有机物质,能供给微生物营养而使其生长繁殖,水体是微生物栖息的第二天然场所。
⏹淡水微生物淡水中的微生物多来自于土壤、空气、污水或动植物尸体等,尤其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常随土壤被雨水冲刷进入江河、湖泊中。
来自土壤中的微生物,一部分生活在营养稀薄的水中,一部分附着在悬浮于水体中的有机物上,一部分随着泥沙或较大的有机物残体沉淀到湖底淤泥中,成不水体中的栖息者,另外也有很多微生物因不能适应水体环境而死亡。
因此,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一般要比土壤中的少。
水中微生物的含量和种类对该水源的饮用价值影响很大。
在饮用水的微生物学检验中,不仅要检查其总菌数,还要检查其中所含的病原菌数。
由于水中病原菌数比较少,所以通常采用与其有相同来源的大肠菌群的数量作为指标,来判断水源被人、畜粪便污染的程度,从而间接推测其他病原菌存在的概率。
我国卫生部门规定的饮用水标准是:1ml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可超过100个(37℃,培养24h),而1000ml自来水中的大肠菌群数则不能超过3个(37℃,48h)。
⏹海水微生物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咸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7.5%。
一般海水的含盐量为3%左右,所以海洋中土著微生物必须生活在含盐量为2%~4%的环境中,尤以3.3%~3.5%为最适盐度。
海水中的土著微生物种类主要是一些藻类以及细菌中的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弧菌属和一些发光细菌等。
3.空气中的微生物空气中并不含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充足的水分和其他条件,相反,日光中的紫外线还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因此,它不适宜微生物的生存。
微生物生活环境
微生物生活环境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各种环境中,包括陆地、水体、大气等。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与它们的生理特性密切相关,下面将介绍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活方式以及适应策略。
1. 水体环境:水是微生物生活的基本环境之一。
在淡水湖泊、河流、海洋等水体中,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些环境中,细菌和藻类是最常见的微生物。
它们通过从水中吸收溶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来获得能量和营养。
同时,水体中的微生物也参与了有机物的分解和循环过程,对水体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 土壤环境:土壤是微生物最重要的生活环境之一。
在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它们在土壤中起着分解有机物、固氮、矿物质转化等重要作用。
土壤中的微生物还能产生抗生素,对植物生长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
同时,微生物还能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提供养分并帮助植物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3. 深海环境:深海是一个极端的生活环境,温度低、压力大、光照弱等条件对生物的生存都是巨大的挑战。
然而,深海却是微生物的天堂。
深海中的微生物能够利用化学能源进行生存。
例如,硫氧化细菌能够利用海底的硫化物为能源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维持生命活动。
此外,深海中的微生物还能抵抗高压、低温等极端条件,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中。
4. 极端环境: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也称为极端嗜好微生物,它们能够生存于高温、高压、低温、高盐度等极端条件下。
例如,热液喷口中的热液细菌能够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盐湖中的盐湖菌能够在高盐度的环境中生存。
这些微生物通过适应极端环境来利用这些环境中的资源,展现了惊人的生存能力。
5. 其他环境:微生物还可以在其他各种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例如,微生物在人体内形成了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在空气中、食品中、工业废水中等环境中生存。
它们有的起到有益作用,如发酵产生食品和药物;有的起到有害作用,如腐败、感染等。
新版第二章-水体环境与水体富营养化.PPT课件
• 水中异养菌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多,水中也有自 养菌。
.
2
一、水体中微生物的分布特点
• 来自溪流的水较为清洁,营养物质缺乏, 其中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无芽孢菌为主。含 铁和硫的水中则常见鞘细菌和硫细菌 ;
一、水体自净 1 概念: ✓地面水接受污染物后,水质发生变化,
经过一定时间(或流过一定距离)后,受 多种因素的影响,被污染的地面水又恢 复原有的洁净状态,这一过程称为水体 的自净作用。
.
9
自净容量
自净作用有一定的限度,在水体自净作用限 度内能够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称为该 水体的自净容量。
对于某一特定的水域,若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超过了其自净容量,则水体不能自行恢复至 原有的状态,其生态平衡将遭到破坏,河水 即被污染。
.
10
我国每年的废污水排放总量已经达到了620亿吨
.
11
.
12
.
13
❖ 水体自净作用的强弱和自净容量的大小受水量、 水质及一系列水文条件 (如流量、流速、河流 弯曲复杂程度等)影响。
❖ 自净作用是自然沉降恢复)、 日照等许多作用联合的结果。
• 河流自净作用完成后,P/H指数也恢复到原来 的水平,自净度高。
.
20
• 河流自净过程中,好氧菌大量繁殖,使水中 溶解氧下降;而藻类和蓝细菌的光合作用产 生的O2及空气中向水体扩散的O2使溶解氧浓 度逐渐上升 (即复氧作用)。这种在耗氧与复 氧作用下的水中溶解氧变化曲线称为氧垂曲 线。
• 氧的消耗量能反映微生物自净作用的强弱, 溶解氧的完全恢复说明自净作用已完成,因 此氧垂曲线可反应出水体自净状况。
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
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单选题]1.下列环境中,不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是()。
[2012年真题]A.水体B.空气C.土壤D.动物皮肤或组织表面(江南博哥)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土壤是微生物的良好生存环境,它具有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以及各种条件。
空气并不是微生物良好的生活场所,因为空气中有较强的紫外辐射(能杀菌),干燥、温度变化大而且缺乏营养。
空气中有各种微生物,主要是来自土壤尘埃、水和动植物,在空气中一般只作暂时停留。
微生物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的长短由风力、气流、雨、雪等气象条件决定,最终它们要沉降到土壤、水体以及动植物表面等。
[单选题]2.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
[2010年真题]A.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动物B.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动物C.真菌、放线菌、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动物D.真菌、细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动物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很大,但不同种类数量差别较大。
一般情况下,细菌最多,作用强度和影响最大,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次之,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数量相对较少,影响也小。
因此,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动物。
真菌在土壤中的分布取决于碳源类型。
如油田地区以碳氢化合物为碳源的微生物为主,森林土壤中则分布大量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另外,土壤的理化性状也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分布,如酸性土壤中真菌较多,潮湿土壤表层藻类较多。
[单选题]3.用P/H表示水体的受污染程度和自净程度,则当P/H降低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6年真题]A.水体受污染严重,自净速率上升B.水体受污染不严重,自净速率上升C.水体受污染严重,自净速率下降D.水体受污染不严重,自净速率下降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P/H是水体中光合自养型微生物(P)与异养型微生物(H)密度的比值,反映水体有机污染和自净能力。
微生物与水体污染3篇
微生物与水体污染第一篇:微生物与水体污染概述水体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其中微生物的污染问题也备受关注。
微生物是指体形小、仅用肉眼不能看见的生物,其中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古菌等多种生物。
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良性的,甚至有利于环境和生命的存在,但也有一些微生物具有病原性,能够引起人类和动物的传染病。
因此,在水体中存在的微生物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体污染中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畜禽粪便等。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养分和微生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就会导致水体受污染。
一旦人们饮用了被微生物污染的水或消费了受微生物污染的水产品,就可能引起人体感染疾病。
微生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很多,比如说痢疾、霍乱、肝炎等疾病都与受到水体微生物污染有关。
因此,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应对水体中的微生物进行监测和防治。
在水污染治理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针对污染来源进行处理,比如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管理和资源化利用。
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也可以采取一些行动来减少水体污染。
比如在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中,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药物过量使用或超出使用期限造成污染。
私人家庭也可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如避免随意排放废水、合理使用化学药品、保护水源地等。
综上所述,水体微生物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对水体微生物的监测和治理不仅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投入,也需要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只有人人都行动起来,才能保障水体环境的净化与人民健康的安全。
第二篇:微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水体微生物污染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环境问题,要想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种污染,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微生物污染防治方法:1、生活污水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和微生物,通过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对废水进行处理和过滤,将废水处理好后再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化合物含量,减轻水体微生物污染的危害。
《卫生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1)
卫生微生物(一)一、名词解释1.指示微生物:是在常规卫生监测中,用以指示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的(非致病)微生物(或细菌)。
2.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生物战剂:在战争中用来伤害人、畜和毁坏农作物、植被等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称为生物战剂。
4.土著微生物:是指一个给定的生境中能生存、生长繁殖、代谢活跃的微生物,并能与来自他群落的微生物进行有效的竞争。
它们已经适应了这个生境。
5.高效消毒剂:可杀灭所有种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达到消毒合格要求的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等。
6.微生物气溶胶:以固体或液体微小颗粒分散于空气中的分散体系称为气溶胶。
其中的气体是分散介质。
固体或液体微小颗粒如尘埃、飞沫、飞沫核及其中的微生物称为分散相,分散悬浮于分散介质(空气)中,形成所谓微生物气溶胶。
7.水分活性值:是指食品在密闭容器内的水蒸气压与相同温度下的纯水蒸气压的比值。
二、填空1.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有限制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综合作用定律。
P122.菌落总数包括细菌菌落总数、霉菌菌落总数和酵母菌菌落总数。
P433.紫外线消毒的影响因素有照射剂量、照射距离、环境温度。
P684.生物战剂的生物学特性是繁殖能力、可传染性、防治困难、稳定性较差。
P865.生物战剂所致传染病的特点是流行过程异常、流行特征异常。
P906.用于食品霉菌、酵母菌计数的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孟加拉红和高盐察氏培养基P289 7.按微生物要求,将药品分为规定灭菌药品和非规定灭菌药品两大类。
P2338.我国评价化妆品细菌安全性指标包括、、和特定菌的检验三、简答题1. 简述水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P101答:水微生物的生态学功能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能进行光能和化能自养;2)能降解有机物为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可作为生产者的原料;3)能同化可溶性有机物并把它们重新引入食物网;4)能进行无机元素的循环;5)细菌可以作为原生动物的食物;6)土著微生物能攻击外来微生物,使后者很难生存。
水生环境中微藻与细菌相互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水生环境中微藻与细菌相互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水生环境中微藻与细菌相互作用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关系,对水体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从微藻与细菌的共生关系、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在水处理、能源生产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微藻和细菌在共生关系中相互促进生长和营养物质交换,共同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
微藻与细菌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能有效净化污水和降解有害物质。
利用微藻和细菌共同生产生物质等方式,也有望在能源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揭示微藻与细菌相互作用的机制,为更好地应用于环境保护和能源开发提供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水生环境、微藻、细菌、共生关系、相互作用机制、应用研究、水处理、能源生产、研究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水生环境中,微藻和细菌是两类最主要的微生物。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参与营养循环、有机质分解等基本生态过程,还直接或间接影响水质、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功能。
微藻和细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共生关系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藻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同时消耗二氧化碳,并且能够利用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质合成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与此细菌则可以利用微藻释放出的有机物和废弃物进行生长繁殖。
更重要的是,微藻和细菌之间还存在着协同作用,通过相互合作促进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降解和循环利用,从而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对水生环境中微藻与细菌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入了解微藻和细菌的共生关系,探究其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水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为水质改善、生态修复、资源利用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意义水生环境中微藻与细菌相互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引言微藻与细菌在水生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当前水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微藻和细菌作为水生环境中两种重要的微生物,其相互作用对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饮用水微生物标准
饮用水微生物标准饮用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而饮用水的微生物标准则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微生物是指生物体的一种,它们在水中的存在和数量会直接影响到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建立和执行严格的饮用水微生物标准对于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饮用水微生物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对水质的需求。
例如,老年人、婴幼儿和孕妇等特殊人群对水质的要求可能更高,因此在制定微生物标准时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差异,以保障各类人群的健康。
其次,饮用水微生物标准应当包括对常见微生物的监测和控制要求。
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微生物的存在会直接威胁到饮用水的安全,因此在微生物标准中需要对这些常见微生物的数量和存在情况进行详细的监测和控制要求,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
此外,饮用水微生物标准还应当考虑到水源的不同特点和水质的变化情况。
不同的水源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在制定微生物标准时需要考虑到水源的特点,并对不同水质情况下的微生物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制定,以适应不同水质情况下的监测和管理需求。
另外,饮用水微生物标准的执行和监测也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
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对饮用水的微生物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及时的公开和通报,以便公众了解饮用水的安全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总的来说,饮用水微生物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饮用水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微生物标准体系,才能有效监控和管理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情况,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可靠性。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饮用水微生物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水体环境和水体中的微生物
发光杆菌属
发硫菌属
海洋微生物
德国生物学家舒尔斯在非洲西南面的纳米比亚海岸的海床沉积物中发现了 用肉眼也可以看见的世界最大细菌。这种细菌呈球形细胞,宽度普遍有 0.1—0.3毫米,有些可大至0.75毫米,它们比以前所知的最大细菌大100倍,
2、分布: (1)平面分布:近海数量很高 (2)垂直分布:
发酵
不产氧光合
厌氧呼吸菌 沉积物
产甲烷菌
湖底沉积泥中和表面的微生物
• 浅层湖泊沉积泥表面:厌氧光合自养细菌
(使水体出现特征颜色),降解纤维素的真菌 (植物碎片),能进行厌氧呼吸的微生物(假 单胞细菌反硝化细菌)
• 沉积泥中:专性厌氧细菌(梭状芽孢杆菌、
产甲烷细菌和产硫化氢的脱硫弧菌)
4. 地下水
表层:好氧性微生物 中层:紫硫细菌 底层:厌氧菌及硫酸还原菌
影响因素:营养状况,温度,光强度,光照时间和季节变化 CO2 藻类的光合作用,CO2下降,碱性增加 维生素
钙板金藻产VB12,但仍需VB2和生物素 多边膝沟藻产VB2和生物素,但仍需VB12 抗生素 水流混合(孢子) 季节变化 捕食作用 毒素
表层
放线菌:链霉菌、诺卡氏菌
真菌:丝状水生真菌为主
底层(河底污泥)
细菌:芽胞杆菌 放线菌:链霉菌 真菌:酵母菌
3. 湖泊水:静止状水域
• 靠近村庄的小池塘:有机质含量高, 微生物量大
细菌:大量腐生菌,病原菌(痢疾、伤寒),109 个/ml
放线菌:链霉菌、诺卡氏菌 真菌:丝状水生真菌和酵母菌
• 远离村庄的大湖泊、水库: 有机质含量少
三、水体富营养化
1. 定义
当水体中N、P营养元素的含量大量增加, 远远超出正常指标,结果导致原有生态系 统破坏,藻类或某些细菌数量猛增,其他 生物种类减少,水质变坏的现象。
浅谈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
浅谈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摘要:在21世纪,我们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加强对水体环境的监测,既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污染,又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水环境质量标准,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除了水质的自动监测之外,还有常规监测、应急监测等三种方法,其中对水中微生物检测是监测工作的重点,因此,要认真研究微生物检测的影响因素。
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探索微生物检测技术,并对微生物检测因子在整个水质环境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水质环境监测;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质量的关注日益增加,水质监测中的微生物量是反映水质整体状况的重要指标。
由于水质微生物监测的技术规程比较烦琐,影响因素多,难以确保水质监测的质量,因此,文章就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监测质量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为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1.影响水质环境微生物检测质量的因素1.1人员因素微生物检测工作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很高的要求。
为自行完成水质的生物监测及评价工作,必须具备工作许可证,熟悉微生物检测规程及相关标准,并能正确使用所需的仪器及设施。
如果微生物检测员没有相应的技术技能和工作许可证,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将会妨碍微生物的检测工作,从而影响到微生物的检测工作和检测的质量。
1.2仪器设备因素水质的微生物检测要求有专门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
包括:超洁净工作台、高压杀菌机、显微镜、温度仪、紫外灯、孵化器、电冰箱等。
这些仪器设备也需定期进行维护及定期校准才能避免微生物检测时产生误差,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
仪器设备老旧化、损坏或检测不准确,会影响水质中的微生物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等进行检测。
1.3实验环境因素微生物的检测要求在实验室中进行。
要有专门的实验室,有完备的设备。
不同的微生物对环境的需求也不同,实验室条件对微生物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使细菌的数量下降或增加,从而影响到测试的准确性。
微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微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水是生命之源,保持水质的安全与健康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水质监测作为确保水资源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现代化的水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微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与意义更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水质监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阐明其在保障水资源安全与生态健康方面所带来的意义。
一、微生物作为指示生物的作用水体中的微生物可以作为环境生态的重要指示生物,反映出不同水体环境下的特性与特征。
微生物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组成与数量,从而提供水体环境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例如,某些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可以提示水体受到了污染或者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
因此,通过对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快速了解水体环境的状况,发现潜在的污染源和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与改善。
二、微生物作为水质指标的作用微生物在水质监测中作为重要的指标之一,能够准确反映出水体中潜在的健康风险。
例如,大肠杆菌、肠道球菌等微生物的检测可以作为判断水体中是否存在粪污污染的重要依据。
通过监测这些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可以评估出水体中存在的细菌污染程度。
此外,微生物的检测还可以用于判断水质中是否存在有害藻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通过对微生物指标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水体中的微生物污染,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三、微生物作为水资源管理的依据在水资源管理中,微生物的监测与研究为决策制定和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例如,通过对水库、湖泊等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监测与研究,可以了解其富营养化程度,为选择合适的水质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在水污染事件中,微生物的监测与分析也可以帮助判断污染源、研究污染传播途径,并指导污染源的追踪与治理。
微生物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参考指标,不仅可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帮助改善和保护水资源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微生物在水质监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微生物的监测与研究,可以及时发现水体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水质改善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者
二、海水中的微生物
1. 海水环境的特殊性
体积广阔,有机质含量少; 盐分为3.2~3.6%,死海的含盐量达百 分之23到25左右; 90%的海水常年温度低于5℃; 深海处有较高的静压
• 在藻体上接种病原菌,如噬菌体、粘细菌
第四节 空气中的微生物P16
一、空气环境特点
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层顶部-83--113度) 有机物浓度非常低,异养菌难以生长, 缺乏可被利用的水, 紫外线辐射强, 空气中氧气含量随高度增加而减少,大气压力下降。 平流层中高浓度的O3(强氧化剂,杀菌剂)(氟利昂和N2O)
2. 生活在海水中的细菌必须具备的条件
嗜盐性:2.4~4.0%(海洋细菌无氯化钠不能生长, 对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主动运输,维持细胞膜的生物学功 能) 嗜压性:耐100大气压 嗜冷性:0~4℃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18℃左右 (除了热带海水表面,海洋细菌都为嗜冷菌) 耐贫瘠、广食性 增殖很慢,代时很长(几十~100多小时),能运动
德国生物学家舒尔斯在非洲西南面的纳米比亚海岸的海床沉积物中发现了用肉眼也 可以看见的世界最大细菌。这种细菌呈球形细胞,宽度普遍有0.1—0.3毫米,有些 可大至0.75毫米,它们比以前所知的最大细菌大100倍,能够清楚地用肉眼看见。
• 海水中的真菌
壶菌、水霉、绵霉属,但数量不多; 酵母菌、假丝酵母、球拟酵母
3.空气中的微生物对生态的效应
空气中可传播人类、动、植物疾病;
在一些不良环境中,微生物形成孢子后,便通过 空气传播,当这些孢子遇到一些合适的环境,便开 始重新萌发而生长,使这些微生物得以继续生存下 去。
涎链球菌 肠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魏氏产气荚膜杆菌
微生物数量
—
11 1.4
36 18 11 7 1.1
—
7 110 3.5
四、室外空气中的微生物
1.来源:
真菌孢子——风力; 附着在灰尘上; 海洋的蒸汽可携带微生物进入海洋上空; 各种水体经搅拌和曝气等产生的气溶胶可以携带微 生物进入空气; 人类的活动:耕地、开动汽车等造成微生物进入空 气
二、空气中存在微生物必须具备的条件
具有各种孢子和孢囊及其他处于非营养 生长状态 具有抗性结构
三、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
1、细菌
空气是传播微生物的介质
来源:
上呼吸道表面,咳嗽、谈话、以气溶胶形 式释放出来;
病毒也同样方式释放; 皮肤的小鳞片
类群: 葡萄球菌,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引
起扁桃体炎的病原菌
数量:
通风良好,几百个细菌/m3; 废物处理厂,数万~数十万个细菌/m3
2、真菌 腐生菌,青霉,曲霉
不同室内环境的微生物总数及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cfu/m3)
场所
住房 办公室
教室
总微生物数
180 1400
2500
实验室 医院
200 1100
微生物种类
—
口腔链球菌 涎链球菌
链球菌 草绿色链球菌
三、水体富营养化
1. 定义
当水体中N、P营养元素的含量大量增加, 远远超出正常指标,结果导致原有生态系 统破坏,藻类或某些细菌数量猛增,其他 生物种类减少,水质变坏的现象。
2. 指标
P>0.03 mg/L,N>0.3 mg/L,叶绿素a>10 光合作用(P):呼吸作用(K)>1,发生水体富营养化;
4. 富营养化造成的危害
• 水体变混浊、发臭 • 破坏渔业生产和交通 • 危害人体健康
淡水中微囊藻、鱼腥藻、囊丝藻等在旺盛生长时分泌 内毒素于体外; 海水中沟藻在旺盛生长时分泌腐肉毒素,9 mg/kg组 制工厂污水排放,控制农田肥水流失,加强田间
管理,施用CuSO4 0.1~0.5 mg/L抑制藻类生长;
• 沉积泥中:专性厌氧细菌(梭状芽孢杆菌、
产甲烷细菌和产硫化氢的脱硫弧菌)
4. 地下水
• 有机质含量很低,因此发育的微生物也很少; • 主要是细菌,而且是耐饥饿的细菌(无色杆菌、黄
杆菌等) • 泉水:所含矿物质决定微生物类群
Fe——铁细菌,如氯化铁细菌 S ——硫化细菌,脱硫弯杆菌
淡水生物系统中微生物的主要功能
P:K=1,正常; P:K<1,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坏、发臭
3. 富营养化水体中的主要生物种类
主要的生物种类是藻类 1)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域——“水华”
主要的生物种类是 蓝细菌:微囊藻、 鱼腥藻、囊丝藻; 水变成蓝色或蓝绿 色。
2)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海洋水域——“赤潮”
主要的生物种类是单细胞鞭毛藻、沟藻、硅藻 (真核单细胞); 细菌主要有芽孢杆菌类。
水体环境和水体中的微生物P12
• 地球上的水体分为淡水和海水,海水占地表水 体总量的97%,覆盖地球表面积达71%。
• 水体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很重要的生态环境。
海洋 冰川 湖泊 河流 地下水
97% 2% 0.009% 0.00009%
一、淡水中的微生物
淡水微生物的共同特征:
1 能在低营养物浓度下生长 2 微生物是可以游动的 3 表面积和体积比大(柄细菌),有效吸收营养
表层输入(河流) 好氧层
厌氧层
表层输出
产氧光合(蓝细菌)
蓝细菌、藻、水生植物 动物、原生动物、好氧细菌
嗜甲烷菌、无机化能细菌
发酵
不产氧光合
厌氧呼吸菌 沉积物
产甲烷菌
湖底沉积泥中和表面的微生物
• 浅层湖泊沉积泥表面:厌氧光合自养细菌
(使水体出现特征颜色),降解纤维素的真菌 (植物碎片),能进行厌氧呼吸的微生物(假 单胞细菌反硝化细菌)
1. 大气水
有微生物存在,但类群少; 细菌(芽胞杆菌的芽胞、小杆菌、少量球菌),放线菌 和真菌的孢子; 这些类群在大气水中仅为过路客,不可能在此环境中进 行繁殖、生长。
2. 江河水
微生物数量和类群决定于江河通过的土壤类型。 ①流动很慢的小河、小溪(浅水):
连成丝状的单细胞藻类 铁、硫细菌 化能自养性细菌 丝状真菌(壶菌、水绵、水霉属)
2、分布:P15
(1)平面分布:近海数量很高 (2)垂直分布:
表层:好氧性微生物 中层:紫硫细菌 底层:厌氧菌及硫酸还原菌
影响因素:营养状况,温度,光强度,光照时间和季节变化 CO2 藻类的光合作用,CO2下降,碱性增加 维生素
钙板金藻产VB12,但仍需VB2和生物素 多边膝沟藻产VB2和生物素,但仍需VB12 抗生素 水流混合(孢子) 季节变化 捕食作用 毒素
3. 海水中细菌的数量、分布和优势属种
数量:105~106个/ml 分布的特点:离海面10~50m深处数量最多,109个 /ml(藻类在此生长繁殖,为细菌提供了有机质) 海底 近海底(海湾、海港):有机质多,107~108个/ml 远海底: 107~108个/ml
发光杆菌属
发硫菌属
海洋微生物
细菌:大量腐生菌,病原菌(痢疾、伤寒),109 个/ml
放线菌:链霉菌、诺卡氏菌 真菌:丝状水生真菌和酵母菌
• 远离村庄的大湖泊、水库: 有机质含量少
主要是光能自养型微生物, 蓝细菌、单细胞藻类、光合细菌
光穿透 温度 氧气浓度
水体不同层次微生物分布
阳光
层次化湖泊生态 Ecology of a Stratified lake
浸入小河里的载 玻片上的发育形 成的小菌落
② 流动很大的水域 细菌:芽胞杆菌、无芽胞小杆菌(E.coli、 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弧菌)
表层
放线菌:链霉菌、诺卡氏菌
真菌:丝状水生真菌为主
底层(河底污泥)
细菌:芽胞杆菌 放线菌:链霉菌 真菌:酵母菌
3. 湖泊水:静止状水域
• 靠近村庄的小池塘:有机质含量高, 微生物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