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水体下采煤
三下一上”开采设计的原则
![三下一上”开采设计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e69f2d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6.png)
三下一上”开采设计的原则
“三下一上”开采设计原则是指在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体上进行采煤,同时不破坏原有地貌。
具体原则如下:
1. 建筑物下开采:需要保证建筑物不受到开采影响而破坏,同时要尽量多采出煤炭。
对于不适合搬迁的城镇、工厂、居民区、村庄等所压煤层,应进行开采,并做到井筒矿柱的回收,既开采出煤炭,又保护好地面建筑物。
2. 铁路下开采:需要保证铁路干线与支线下所压煤层的开采,同时采取留下矿柱的策略来保护铁路。
3. 水体下开采:包括地面水体下和地下水体下的开采。
水体下开采的实质是如何确定防水和防砂矿柱的高度,此上限到地面的垂高,就是安全开采深度。
在水库、蓄水池和运河等地面水体下采煤时,除要防止矿井发生突水事故外,还要保证它们不受到开采的影响而破坏。
4. 承压水体上开采:指可采煤层以下的承压水体上的煤层开采。
此外,三下一上”采煤技术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以及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率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开采技术和方法,并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和工程设计。
《煤矿安全规程(2016)》开采部分解读
![《煤矿安全规程(2016)》开采部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c5ec62443323968011c92b8.png)
14
1、一般规定
规程解读
本条文是对各类不同运输设备,双向行驶时运输设备之间最突出部分安全 间距的规定。
1)单轨吊车运输是近年多采用的一些种运输方式,为防止设备和材料在运
输过程中相互碰撞和干扰,本规程规定单轨吊车对开时其安全间隙不得小于 0.8m。 2)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单轨巷道设置绕行道或错车硐室,既满足了提升与 运量的需要,又以绕车线或会车硐室减少了大断面巷道工程量。绕行道及错 车硐室的位置视运距、运量、运速及运输车辆而定,有的矿也采用每隔一固 定的距离间隔设置的方式。 3)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无轨胶轮车会车安全距离为0.5m,其间距增大的 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司机控制大吨位车辆行驶的安全因素。
13
1、一般规定
第九十二条
在双向运输巷中,两车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采用轨道运输的巷道:对开时不得小于0.2m,采区装载点不得小于0.7m,
矿车摘挂钩地点不得小于1m。
(二)采用单轨吊车运输的巷道:对开时不得小于0.8m。 (三)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的巷道:
1.双车道行驶,会车时不得小于0.5m。
前苏联研究表明,从采深600m开始,采深每增加100m,巷道底板相对移近 量平均增加10%~11%。
据新汶矿业集团孙村煤矿实测,开采深度为600m时,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
影响范围为100m左右,当采深增大到800m时,该影响范围增大到120m。
1、一般规定
底鼓量大是深井巷道矿压显现的又一显著特征。前苏联对深部矿井统计分析 结果如下表。
8
1、一般规定
第八十九条
煤矿防治水基础工作(煤矿防治水细则)教案
![煤矿防治水基础工作(煤矿防治水细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e3445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e.png)
五、设计
14、带压开采安全措施由煤炭(煤矿)企业 总工程师审批。
注意:附录五明确要求,突水系数计算时 底板隔水层承受的实际水压水头值,MPa; 水压应当从含水层顶界面起算,水位值取 近3年含水层观测水位最高值。
五、设计
15、当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够承 受的水头值小于实际水头值时煤层底板存在高承压 岩溶含水层,且富水性强或者极强,采用井下探查、 注浆加固底板或者改造含水层时,应当符合下列要 求:
《细则》第106条。
四、工程
1、“2个水仓”:井下主要水仓必须有主仓 和副仓,涌水量大于1000 m3/h,有效容量 应能容纳所承担排水区域8小时正常涌水量, 大于1000 m3/h的,V=2(Q+3000)。 Q:矿井每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2、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4h的采 区正常涌水量,排水设备应当满足采区排 水的需要。
四、工程
4、防水闸门设置规定: (3) 有突水危险的采区(原规定是采掘
区域),应当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不 具备设置防水闸门条件的,应当制定防突 水措施,由煤炭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 (细则97条,规定第67条:“煤矿”) (原规定在矿井有突水危险的采掘区域应当 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不具备建筑防水闸 门的隔离条件的,可以不建筑防水闸门,但 应当制定严格的其他防治水措施,并经煤矿 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
墙必须留泄水孔,每月定期进行观测记录, 雨季加密观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细则 第100条(原《规定》报废巷道封闭时,在 报废的暗井和倾斜巷道下口的密闭水闸墙 应当留泄水孔,每月定期进行观测,雨季 加密观测。)
四、工程
6、在建矿井排水要求:新建矿井永久排水系统形 成前,各施工区应当设置临时排水系统,并按该 区预计的最大涌水量配备排水设备、设施,保证 有足够的排水能力(细则112条)。(在永久排水 系统形成前,各施工区应当设置临时排水系统, 并保证有足够的排水能力。规定64条)
“三下”采煤实施细则及补充规定
![“三下”采煤实施细则及补充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4d6fff7172ded630b1cb62b.png)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实施细则及补充规定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合理的开采和优化利用煤炭资源,保护受开采影响区域内的主要井巷、建(构)筑物、水体、铁路和地面生态环境,保护矿井开采不受水体的威胁,结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生产实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及补充规定。
第2条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所压煤炭资源应遵循煤炭资源优化利用原则,受护对象安全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原则和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原则,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丢弃后带来不可采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必须进行开采;技术条件可能,但尚无成熟经验的应积极进行试采;在目前技术条件下难以开采,但采用搬迁、就地重建、就地维修、改河道和疏干或改造等特殊措施,在经济上合理时,可进行开采。
否则应当留设永久保护煤柱或经有资格的技术咨询部门评估和主管部门批准放宽回采率要求,采出部分煤量。
第3条建筑物下、铁路下、近水体下安全采煤的原则是:建筑物下采煤时,对于零散建筑物,受开采影响后经过维修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对于大片建筑群,受开采影响后大部分建筑物不维修或小修,少部分建筑物经中修和个别经大修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在铁路下采煤时,经采取措施不影响列车安全运行;在近水体采煤时,受影响的采区和矿井涌水量不超过其排水能力、不影响正常生产,以及地面水利设施经维修不影响正常使用。
第4条有关单位在煤矿矿区范围内需要建设公用工程或者其他工程的,应当事先与各矿协商,经各矿同意后,方可建设,否则,煤矿不负责赔偿。
发现在井田范围内擅自进行项目建设的,煤矿应以书面形式报告政府并通知项目建设单位。
第5条建筑物及交通、水利等工程设施搬迁的新址,应尽量利用已经稳定的沉陷地,防止重复压煤。
第二章保护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第一节煤柱留设管理第6条凡井田范围内及井田周边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铁路及对井下安全开采存在威胁的水体都要留设保护煤柱。
第7条煤柱分永久煤柱和呆滞煤柱两种。
永久煤柱为应用现有技术至矿井报废永远不能采出的煤炭资源,可列为矿井设计损失的煤炭资源;呆滞煤柱即临时煤柱是指暂时不能开采,必须经过专门研究才能开采的煤炭资源。
水体下开采与安全煤岩柱留设20180820
![水体下开采与安全煤岩柱留设20180820](https://img.taocdn.com/s3/m/9c0ef7f1f8c75fbfc77db237.png)
®
今天与各位领导交流的主要是针对松散含水层 下开采。
8
®
二、 水体下采煤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水体的性质、类型和水文地质条件是确定水体下采煤方法和
工艺的依据。 • 要实现水体下采煤取得成功,并最大可能地留设最小、合 理安全煤岩柱,多回收煤炭资源,首先必须对所在井田(矿 区)内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全面调查、收集和综合分析
®
水体下采煤及安全煤岩柱的留设
淮南矿业集团通防地质部 刘满才
2018年8月
1
®
一、概述 二、水体下采煤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分析 三、水体下采煤安全煤(岩)柱的留设 四、水体下采煤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五、淮南潘谢矿区提高上限开采的经验 与教训 六、近水体下开采管理相关规定 七、淮南矿区近水体下提高上限开采情 况及管理
覆岩类型
坚硬 中硬 软弱 极软弱
4A 3A 2A 2A
5A 4A 3A 2A
6A 5A 4A 3A
7A 6A 5A 4A
不适用于急倾斜煤层开采(倾角大于等于55°)条件。
27
®
防砂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表
松散层底部粘 松散层底部粘 松散层全厚小 性土层厚度大 性土层厚度小 于累计采厚/m 于累计采厚/m 于累计采厚/m 松散层底部无 粘性土层/m
水温、水位等特征,含水层的富水性(强、中、弱),隔水层
10
®
• 三、工作面及周边基岩面控制程度及起伏变化。
• 四、风化带发育深度、厚度,岩性及组合特征,含(
隔)水性能。
• 五、根据新生界各松散含(隔)水层赋存、厚度、岩
性及组合特征,富水性及水质、水位等指标,各含水 层地下水动力场等资料,综合分析判定各含水层的补 给、径流、排泄条件和隔水层的隔水性,进而分析确 定井田(工作面)水体采动等级及允许采动程度等。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复习题库(含答案)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复习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aaa8125f0e7cd1842536c4.png)
特殊开采方法习题及答案单选题1.引起矿区内地表移动与变形,并导致地面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是(C)。
A.掘进作业B.地震C.地下开采D.地下水位下降2.积聚在江、海、河、湖、水库、沼泽、水渠、坑、塘和塌陷区中的水统称为(B)。
A.地下水B.地表水C.矿井水D.大气降水3.按照水体的类型、流态、规模、赋存条件以及水体的允许采动程度,将地下开采影响水体的采动等级分为(C)。
A .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4.当底板含水层上部存在承压水导升带,则底板安全煤岩柱高度应大于或等于阻水带厚度、承压水导升带高度和(D)。
A.隔水带深度之和B.原岩带厚度之和C.裂隙带厚度之和D.导水破坏带深度之和5.为防止底板承压水沿断层面进入煤层,断层两侧需留设(D)。
A.区段煤柱B.阶段煤柱C.境界煤柱D.防水煤柱6.跨落上行顺序开采时,在层间距较近的条件下,下煤层中开采技术应采用(D)。
A.长壁开采B.短壁开采C.留煤柱开采D.无煤柱开采7.当强制放顶工作在工作面上、下端头及中部位置,并与采煤工作同步进行时,称为(B)。
A.预先爆破强制放顶法B.同步爆破强制放顶法C.一字形强制放顶法D.台阶式强制放顶法8.通过钻孔向顶板注压力水,一方面起软化作用,另一方面对顶板有(B)。
A.加固作用B.压裂作用C.卸压作用D.离层作用9.反映地表移动和变形程度的一项重要参数是(C)。
A.主要影响半径B.主要影响角C.最大下沉值D.移动速度10.开采影响可能会波及到地表,引起地表下沉,一般情况下,当采煤工作面距开切眼的距离达到平均采深的(B)。
A.1/8~1/4B. 1/4~1/2C.1/2~2/3D. 2/3~111.我国水力充填的大部分是利用水的自然压头,一般充填倍线控制在(C)。
A .2以下B 4.以下C. 6以下D. 8以下12.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及压煤开采规程将煤层之下的承压水采动等级划分为(A)。
A.二种B.三种C.四种D.五种13.一般认为,极薄煤层厚度小于(C)。
煤矿探放水作业人员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5
![煤矿探放水作业人员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5](https://img.taocdn.com/s3/m/3a5a6ff8482fb4daa58d4bd9.png)
探放水作业人员理论考试试题考生姓名:单位: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30分)1、探水前应加强钻孔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
(√)2、在预计水压大于0.1 MPa的地点探水时,要预先固结套管,套管口安装闸阀。
(√)3、当遇高压水顶钻杆时,应迅速拔出钻杆,关闭闸阀。
(×)4、在厚煤层中施工的上山探水巷,必须沿顶掘进。
(×)5、探放老空水、陷落柱水和钻孔水时,探水钻孔要成组布设,钻孔终孔位置以满足平距3 m为准。
(√)6、探查断层产状,应与探查断层导水性相结合进行同步探查,钻孔数一般为3个。
(√)7、探查工作面前方已知存在断层时,应当至少有1个孔打在断层与含水层交面线附近。
(√)8、水压大于1 MPa时,一般不宜沿煤层探放断层水。
(√)9、当钻孔接近老空时,应当设有瓦斯检查员在现场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分。
(√)10、探放陷落柱水的钻孔探测后必须注浆封闭并做好封孔记录,注浆结束压力应大于区域静水压力的1.5倍。
(√)11、当回采工作面内有导水断层或陷落柱时,应当按照规定留设防隔水煤柱,或采用注浆的方法封堵导水通道;否则,不准采煤。
(√)12、对封闭不良钻孔,能在地面找到位置的,尽量在地面安装钻机进行检查封堵。
(√)13、在井下封堵导水钻孔时,间断性地注入水泥浆即可封闭。
(×)14、钻机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其他人员不做要求。
(×)15、升降钻具时,必须使用垫叉,禁止以管钳、链钳代替垫叉。
(√)16、在探放水钻孔钻进时,如果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有关规定,应当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处理。
(√)17、在钻孔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要避开钻杆活动方向,防止钻杆折断冲出孔外伤人。
(√)18、在机械运行时,对出现故障的部件要及时进行拆卸和修理。
(×)19、在钻进过程中,当立轴的钻杆发生摇晃时,应立即手扶接头和送水管,保持正确方位。
煤矿开采水下采煤技术
![煤矿开采水下采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8f3556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9.png)
对行业的意义
推动行业发展
水下采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煤矿开采的效 率和安全性,推动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技术创新
水下采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这 将促进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我国在采矿技术领域 的国际竞争力。
保障能源安全
水下采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有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 全,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
06
结论
技术总结
技术原理
水下采煤技术利用了水体对煤层的压力作用,通过调整煤层与水体 的相对位置,实现了在水中采煤的目标。
技术优势
水下采煤技术具有开采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对环境影响小等优 点,是未来煤矿开采的重要发展方向。
技术挑战
水下采煤技术需要解决水体对采煤设备的腐蚀、水压对采煤环境的影 响等问题,同时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采煤效率和安全性。
,成功开采出煤炭资源,同时也采取了生态保护措施,确保海洋生态环
境的可持续发展。
应用效果
提高开采效率
水下采煤技术的应用可以 大幅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 效率,缩短开采周期,降 低生产成本。
保障生产安全
水下采煤技术可以降低矿 难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生 产安全性。
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水下采煤技术可 以减少对河谷、湖泊、海 洋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实 现绿色开采。
和效率。
解决方案
地下水控制技术
采用地下水控制技术,如帷幕 注浆、排水降压等,以减少地
下水对采煤的影响。
采煤设备改进
研发和采用适用于水下采煤的 设备和技术,提高采煤效率。
矿坑稳定性监测
建立矿坑稳定性监测系统,及 时发现和处理矿坑安全隐患。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doc 92页)[实用全面资料]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doc 92页)[实用全面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443d340844769eae009edd8.png)
附件《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征求意见对照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6年7月第71条留设立井保护煤柱时,地面受护面积应包括井架(井塔)、提升机房和围护带。
立井和暗立井围护带宽度定为20m。
立井保护煤柱按第74条规定设计;暗立井保护煤柱按第78条规定设计。
第72条设计工业场地保护煤柱时,地面受护面积应包括受护对象加围护带。
工业场地受护对象是指工业场地内为煤炭生产直接服务的工业厂房和服务设施,如主、副井,井架(井塔)、提升机房、装煤系统、任务交待室、办公楼、选煤厂、灯房、压风机房、扇风机房、变电所、机修厂等。
工业场地围护带宽度一般定为15m。
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用移动角法设计。
压风机房、扇风机房、变电所、机修厂等。
工业场地围护带宽度为15m。
图1 暗立井保护煤柱设计方法第74条立井保护煤柱一般采用垂直剖面法设计。
第一类保护煤柱以边界角法设计。
当立井包括在工业场地以内时,接第72条规定以工业场地受护面积设计其保护煤柱。
如果前者大于后者时,应以前者为保护煤柱最终边界。
第二类保护煤柱以移动角法设计。
第85条立井保护煤柱应当采用垂直剖面法设计。
第一类立井保护煤柱按边界角设计。
当立井包括在工业场地以内时,按第83条要求以工业场地受护范围设计其保护煤柱。
如果前者大于后者时,应当以前者为保护煤柱最终边界。
第二类立井保护煤柱按移动角设计。
第三类 在煤层倾斜剖面上以λ角设计保护煤柱的下山方向边界,在煤层走向方向上以δ角设计保护煤柱的边界。
第四类 除应按本条前三类规定留设保护煤柱外,还应按第75条规定另加防滑煤柱(见附录九例5)。
第五类 为了防止滑坡引起井筒破坏,一般应在井筒所在斜坡的上、下坡两侧加大煤柱尺寸,具体方法参照第24条规定。
第三类立井 保护煤柱按移动角设计,保护煤柱的下山方向边界以底板移动角设计。
第四类立井 保护煤柱除应当按本条前三类规定设计保护煤柱外,还应当留设立井防滑煤柱(见第86条)。
采煤试题库含答案
![采煤试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c3ad1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3.png)
采煤试题库含答案采煤试题库一、选择题1.根据能量来源和发生地点的不同,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和外力作用两大类。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固结成岩。
2.走向长壁采煤法是指工作面沿倾斜布置,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3.在XXX开拓中,适应性最强的开拓方式是立井开拓。
4.“三上一下”采煤中的“三上”不包括建筑物下。
5.水体下采煤,不可取的是把水抽干。
6.在地壳岩层中,分布面最广、最常见的一类岩石是沉积岩。
7.在空气中,占比例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8.在煤的各种组成成分中,单位质量释放热量最多的是氢。
9.根据开采技术特点,煤层按厚度可分为三类。
在生产中,惯将厚度大于8m的煤层称为特厚煤层。
10.将煤田划分成若干部分给矿井开采,划归为一个矿井开采的部分煤田称为XXX。
11.为一个回采工作面服务的巷道称为回采巷道。
12.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为逆断层。
13.年产60万吨的矿井属于中型矿井。
14.采用了积极防御性支护的是锚喷网支护。
15.为了提高爆破效果和保证安全爆破,炮眼装药后必须填装炮泥。
16.井筒、运输大巷属于开拓巷道。
17.瓦斯爆炸的浓度为5~16%。
18.不允许风流通过,但允许行人或行车的通风设施是风桥。
19.地壳表层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
20.煤矿企业每年必须至少组织一次矿井救灾演。
A.瓦斯浓度超过规定限值进行作业;B.未按规定采取防止瓦斯积聚、防治瓦斯爆炸措施进行作业;C.未按规定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进行作业。
4、矿井内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后,必须立即组织救援,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BCD)A.立即切断电源;B.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C.封闭通风系统,隔离事故区域;D.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
5、以下哪些情况下必须停止采煤工作?(ABCD)A.煤层顶板出现大面积剥落、冒顶;B.瓦斯浓度超过规定限值;C.通风系统故障,无法保证通风;D.发生地质构造变化,出现地质灾害隐患。
1.倾斜长壁采煤法相比走向长壁采煤法,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采煤工作面的布置和推进方式不同。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试题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43fb76ddccda38376baf72.png)
3)若建筑物位于煤层露头附近或其下方有浅部煤层或煤层上方覆岩为石灰岩地层,需查明建筑物下方是否有老窑、废巷、岩溶、老井以及他们被充填的程度
3、合理确定建筑物与开采区域的相对位置
5、地表移动盆地:在开采影响波及到地表以后,受采动影响的地表从原有的标高向下沉降,从而在采空区上方地表形成一个比采空区面积大得多的沉陷区域,这种地表沉陷区域称为地表移动盆地,或称下沉盆地。P17
6、非充分采动角:在非充分采动的条件下,根据移动盆地主断面上实测下沉曲线,取盆地中心点至采空区边界连线与煤层在采空区一侧的夹角称非充分采动角
1、某工作面开采,倾向已达充分采动,走向长度已足够长,可认为是半无限开采,走向主断面处开采深度H=310m,采厚m=2m m=1.45m,煤层倾角a=12°,覆岩中硬,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已知经验值h =0.76,tgb=2.2, S0=0.1H, b=0.36
预计沿地表移动盆地走向断面上的最大移动和变形值.
2、充分采动:当地下煤层采出后,地表下沉值达到该地质采矿条件下应有的最大值,此时的采动为充分采动。P22
3、边界角: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的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盆地边界点至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称为边界角。P32
4、协调开采:就是根据不同的爱护对象,通过合理布设开采工作面,如合理设计工作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回采顺序等,让各工作面开采的相互影响能够得到有利迭加,使迭加后的变形值小于爱护对象的允许变形值,以达到减小开采对爱护对象影响的目的。P70
9、水体下采煤方式:(顶水采煤、疏水采煤、顶疏结合采煤、堵截水源与疏水采煤)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可(指南)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3d0bddfa0116c175f0e4859.png)
quotquotquotquot第八篇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第一章总则第条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工业原料是国家所有的非再生资源。
合理开采和优化利用煤炭资源保护受开采影响区域内的主要井巷、建构筑物、水体、铁路和地面生态环境保护矿井开采不受水体的威胁使煤炭工业健康持续发展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是我国煤炭工业的主要技术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煤炭工业技术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包括国有煤矿在内的所有大、小煤炭企业。
第quot条本规程包括煤矿区建构筑物、水体、铁路和主要井巷保护煤柱或安全岩柱的留设原则与设计方法压煤开采原则与方法开采沉陷对地面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与治理技术途径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的管理办法等。
凡煤矿矿区总体设计、矿井设计和矿井建设与生产等工作中涉及的上列问题均应按本规程执行。
矿区工农业建设与生产中涉及的压煤与开采影响问题亦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第条建构筑物、水体和铁路压煤和主要井巷煤柱的合理开采和采动对象的保护与治理是煤炭行业和企业的计划、设计、生产、技术、地质、测量和基本建设等各部门的共同职责。
煤矿各级管理部门和企业应根据矿区生产、建设发展需要由总工程师领导上述部门制定有关开采、保护及治理的规划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
第条建构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所压煤炭资源应遵循煤炭资源优化利用原则受护对象安全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原则和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原则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丢弃后带来永不可采或其它严重后果的必须进行开采技术条件可能但尚无成熟经验的应积极进行试采在目前技术条件下难以开采但采用搬迁、就地重建、就地维修、改道河流和疏干或改造地下含水层等特殊措施在经济上合理时可进行开采。
否则应当留设保护煤柱或经有资格的技术咨询部门评估和主管部门批准放宽回采率要求采出部分煤量。
采煤试题库含答案
![采煤试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fcf77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a.png)
采煤试题库、选择题l、根据地质作用能量来源和发生地点不同,分为内力和外力作用两大类,以下不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 D )。
A她壳作用 B. 岩浆运动 C. 变质作用D固结成岩2、所谓走向长壁采煤法是指工作面沿倾斜布置、沿( A )推进的采煤方法。
A走向 B.倾斜 C. 倾角3、井田开拓中,适应性最强的开拓方式是(A.斜井开拓B. 立井开拓C. 平硐开拓D. 水平B)。
D. 综合开拓4、竺上一下“采煤中的竺上“不包括( B )。
A建筑物下 B. 山体上C铁路下 D. 水体下5、水体下采煤,以下不可取的是( C )。
A.隔离B. 疏降C把水抽于 D. 堵截补给水源6、在地壳岩层中,分布面最广,最常见的一类岩石是( B )。
A.岩浆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喷出岩7、在空气中,占比例最大的气体是( B )。
A氧B氮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8、在煤的各种组成成分中,单位质量释放热量最多的是( B )。
A.碳B氢C氧D氮9、根据开采技术特点,煤层按厚度可分为三类,在生产中,习惯将厚度大于( C )的煤层称为特厚煤层。
A.6mB.7mC.8mD.9m10、将煤田划分成若于部分给矿井开采,划归为一个矿井开采的部分煤田称为C C)A. 煤田B. 矿区C. 井田D采区11、为一个回采工作面服务的巷道称为( B )A.切眼B回采巷道 C. 准备巷道 D. 开拓巷道12、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为( B )。
A.正断层B.逆断层C.平移断层13、年产60万吨的矿井属于( B )D.走向断层A.小型矿井B.中型矿井C.大型矿井D.特大型矿井14、采用了积极防御性支护的是( C )A.木支架B.金属支架C.错喷网支护D.混凝土支护15、为了提高爆破效果和保证安全爆破,炮眼装药后必须填装( C )。
A.岩石小块B.小木块16、井筒、运输大巷属于(C.炮泥D.岩粉A)A.开拓巷道B.准备巷道C回采巷道 D.垂直巷道17、瓦斯爆炸的浓度为( A )A.5~16%B.5~20%C.3~18%D.4~15%18、不允许风流通过,但允许行人或行车的通风设施是( A )。
条带开采技术
![条带开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2b6e9613968011ca30091de.png)
1、条带开采宽 度的确定
条带的采宽b 和留宽a是密 切相关、相 互制约的。
在同时满足 地表允许变 形原则和煤 柱稳定性原 则的前提下, 求采宽和留 宽的最优值。
方法一:采宽b=(1/4~1/10)H 区间法:保证地面不出现波浪形下
沉,而只出现单一平缓的下沉盆地。
方法二:b≤2.25(H/20+6.1) 压力拱法:采宽应该不大于0.75倍
3. 尽量不在条带煤柱中穿切巷道,以免破坏条带煤柱的完整性,从而 降低条带煤柱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在钻孔爆破时,应该尽量减少 对条带煤柱的影响,以免使得节理裂隙扩展或煤柱片帮。
一、预计方案
为了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依据设计范 围内的地质采矿条件,充分考虑各设计工作面间 采深、断层、巷道等影响因素,预计时设计了三 个方案:
方案一:预计Fx断层以西设计工作面开采后地表移 动变形;
方案二:预计Fx断层以东设计工作面开采后地表移 动变形;
方案三:预计整个条采区域开采后地表移动变形。
根据条带开采的布置方式,条带开采可分为走向条带开采、 倾斜条带开采和伪斜条带开采三种。
(1)走向条带开采的条带长轴方向沿煤层走向布置,多 用于水平或缓倾斜煤层,当煤层倾角较大时,走向条带煤 柱稳定性差,但它的优点是工作面搬家次数少,工作面推 进长度大;
(2)倾斜条带开采的条带长轴方向沿煤层倾斜方向布置, 多用于倾斜煤层,煤柱的稳定性较好,其适应性强,应用 较广泛,它的缺点是工作面搬家次数频繁;
四、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
条带开采设计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1. 根据条带开采的经验和煤矿生产的要求,初步选取条带采 出宽度和保留宽度;
2. 条带开采工程岩体(煤柱、顶板和底板)稳定性分析;
水体下采煤
![水体下采煤](https://img.taocdn.com/s3/m/ff60ff0f01f69e31433294e0.png)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水体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
•
知道了水体下采煤问题的特点,就应该在进行水体下采煤时始终把
着眼点放在如何使水体和采区之间不形成透水的通道或者水体与采区之
间虽已构成水力联系但能为矿井排水能力所接受。
二、水体类型
• 矿区的水体主要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类。
• (一)地表水
•
赋存在地球水圈中,积聚在海洋、湖泊、河流、水库、
二、冒落带与导水裂缝带高度的计算
•
冒落带与导水裂缝带的高度与覆岩岩性、煤层倾角、煤层厚度、
厚煤层分层厚度、采空区尺寸、采煤方法和顶板管理方法以及地质构
造等因素有关。
• 1、倾角为0~ 35°及36°~54°煤层冒落带与导水裂缝带高度
• 若煤层顶板覆岩内有极坚硬岩层,采后能形成悬顶,冒落带高度采用
下式计算:
•
另外,水体下采煤时的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也具有某种特殊性。本
来水体下采煤时的保护对象主要是矿井本身(在需要时才考虑水体及其附
属设施的保护),但是为了达到保护矿井的目的却不得不保护本身并不一
定有保护价值的水体和水体下方的岩层块段。此外,覆岩破坏一旦波及
到水体,哪怕只触及到水体的边缘也会导致水体中的水全部流入井下。
Hs=Hm+Hb
式中 Hs——防砂安全煤岩柱高度; Hm——冒落带高度。
图 1-5 防砂安全煤岩柱
(三)留设防塌煤岩柱 在松散粘土层和已经疏干的松散含水层底界面与煤层开采上限之间为防
止泥砂塌入采空区而保留的煤和岩层块段称为防塌煤岩柱。留设防塌煤岩柱 时是允许导水裂缝带和冒落带波及松散弱含水层底部的,所以在开采过程中 采区涌水量会有所增加,但不会发生灾害性的后果,其高度Ht应等于或接近 Hm。
在水体下采煤安全煤岩柱的留设技术
![在水体下采煤安全煤岩柱的留设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0aef07431b765ce050814c9.png)
式中 H . 广— 导水 断裂 带最大高度 , m; H _—保护层厚度 ,m 。
一
H ≥H l I + H 1 . + Hl
图 4 防砂安全煤岩柱设计 ( 3 )防塌安全煤岩柱 在松散粘土层和 已疏干 的松散层底界面与煤层开采上限间为避免 泥沙塌入采 空区而保 留的煤 和岩体 即防塌煤岩柱 。留设 防塌煤岩柱 , 不但允许导水断裂带波及松散弱含水层或 巳疏干 的松散含水层 ,也允 许垮落带接近松散层底部 ,防塌安全煤岩柱的垂高要等于或接近于垮 落带 的最大高度 。防塌安全煤岩柱能避免上覆弱含水层和粘土层塌人 井下 ,但矿井涌水量也会增加 。 ( 4 ) 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的确 定 保护层是位于导水断裂带上边界或垮落带上边界与水体底界面之 间的岩层。保护层起着安全保证的作用。在防水安全煤 岩柱中 , 将水 体和导水断裂带隔开 , 使水体不能进入断裂带 ; 在防砂安全煤 岩柱 中, 将松散层和垮落带隔离开来 ,使水和泥沙不能进入垮落带,确保水体 下安全开采 。在具体生产中 ,要按不同隔水条件 、覆岩类型、水体采 动等级 、煤层倾角及 累计采厚确定保护层厚度。
应 用 技 术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v i e w
Ⅶ
l
在水体下采煤安全煤岩柱的留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术
吴继辉
( 龙煤七台河分公司生产技术部 黑龙江七 台河 全 煤岩柱 、防砂 安全 煤岩柱 、防塌安全煤岩柱 、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的确定等 留设方法 。 1 5 4 6 0 0 )
代化 ,2 0 0 9 . 5
图 2 煤系地层上部无松散层覆盖时 防水安全煤岩柱 日设
采煤方法分类
![采煤方法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8d34560011ca300a6c390ef.png)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三、铁路压煤开采
(二)开采技术措施 5、开采急斜煤层时,应尽量采用沿走向推进的小姐端伪倾斜 掩护支架采煤法,水平分层采煤法。 6、煤层顶板坚硬,不易冒落时,应进行人工放顶,以防止空 顶面积达到极限时突然冒落而引起地表突然下沉。 7、铁路位于煤层露头附近,或在其下方浅部有煤层或石灰岩 时,需调查铁路下方是否有老空区、废巷道发、岩溶等,如 果在这些空硐充水,则采前应将水排干,并用注浆法填是空 硐。 8、浅部非正规采过的老空区,在开采过程中要划定范围,派 专人巡视,监督地表移动情况,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煤炭地下气化 一、煤炭地下气 化原理
首先从地表沿煤层开 掘两条倾斜巷道1和2, 然后在煤层中靠下部 用一条水平巷道将两 条倾斜巷道连接起来, 被巷道包围的整个煤 体,就是将要气化的 区域,称之为气化盘 区,或称气化发生炉
煤炭地下气化
一、煤炭地下气化原理
1.气化带(温度达1200-1400℃)
C O2 CO2;H 2 O2 2H 2 O 2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二、建筑物压煤开采
(二)减少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开采措施 2、减少地表下沉的措施
(1)采用充填采煤法 (2)使用分带开采法。 (3)使用房柱式采煤。 (4)减少一次采出煤厚。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3、消除或减少开采影响的不利叠加的措 施
(1)分层间隔开采 (2)合理布置各煤层(分层)的开采边界 (3)尽量使用较长的采煤工作面,实行全柱开采 (4)尽量不残留尺寸不适当的煤柱 (5)协调开采
“三下一上”采煤方法 五、石灰岩水压含水层上带压开采
(一)石灰岩水压含水层上带压采煤防治水途径及技术 应用特点 1、石灰岩承压含水层上带压采煤防治途径 (1)疏水开采 (2)堵水开采 (3)带(水)压开采 (4)综合治理 2、石灰岩承压含水层上采煤技术应用的特点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其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章》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其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章》](https://img.taocdn.com/s3/m/9fbc0c1377232f60dccca11d.png)
附件《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第71条留设立井保护煤柱时,地面受护面积应包括井架(井塔)、提升机房和围护带。
立井和暗立井围护带宽度定为20m。
立井保护煤柱按第74条规定设计;暗立井保护煤柱按第78条规定设计。
第72条设计工业场地保护煤柱时,地面受护面积应包括受护对象加围护带。
工业场地受护对象是指工业场地内为煤炭生产直接服务的工业厂房和服务设施,如主、副井,井架(井塔)、提升机房、装煤系统、任务交待室、办公楼、选煤厂、灯房、压风机房、扇风机房、变电所、机修厂等。
工业场地围护带宽度一般定为15m。
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用移动角法设计。
压风机房、扇风机房、变电所、机修厂等。
工业场地围护带宽度为15m。
图1 暗立井保护煤柱设计方法第74条立井保护煤柱一般采用垂直剖面法设计。
第一类保护煤柱以边界角法设计。
当立井包括在工业场地以内时,接第72条规定以工业场地受护面积设计其保护煤柱。
如果前者大于后者时,应以前者为保护煤柱最终边界。
第二类保护煤柱以移动角法设计。
第85条立井保护煤柱应当采用垂直剖面法设计。
第一类立井保护煤柱按边界角设计。
当立井包括在工业场地以内时,按第83条要求以工业场地受护范围设计其保护煤柱。
如果前者大于后者时,应当以前者为保护煤柱最终边界。
第二类立井保护煤柱按移动角设计。
第三类 在煤层倾斜剖面上以λ角设计保护煤柱的下山方向边界,在煤层走向方向上以δ角设计保护煤柱的边界。
第四类 除应按本条前三类规定留设保护煤柱外,还应按第75条规定另加防滑煤柱(见附录九例5)。
第五类 为了防止滑坡引起井筒破坏,一般应在井筒所在斜坡的上、下坡两侧加大煤柱尺寸,具体方法参照第24条规定。
第三类立井 保护煤柱按移动角设计,保护煤柱的下山方向边界以底板移动角设计。
第四类立井 保护煤柱除应当按本条前三类规定设计保护煤柱外,还应当留设立井防滑煤柱(见第86条)。
第五类立井 保护煤柱除应当按本条前三类规定设计保护煤柱外,为了防止滑坡引起井筒破坏,一般应当在井筒所在斜坡的上、下坡两侧加大煤柱尺寸(见第1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