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课程思政试点建设项目
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以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①———以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王晨怡(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1411)[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点工作,课程思政的推行为高校思政教育开拓了新思路,但多年的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
以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分析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以学生成长线为思路,充分挖掘每阶段核心课程涉及的思政元素,从而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关键词]思政元素;专业教学;高职院校[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07-0070-02上海作为先进教育理念推行的主要阵地,多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要求,推进课程思政全覆盖,对思政理论课,以及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
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本科院校率先进行探索和实践,形成各具特色的思政改革范本,为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思路。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兼具特色和推广性的学校多以本科院校为主,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稍显乏力。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拥有一定办学历史和规模的理工类高职院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课程思政改革,但推行至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也是大部分学校的共性问题,主要在于专业课教师。
(一)课程思政的理念问题通过从国家层面到学校层面的多番宣传和强调,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的认识在逐步加深,对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表示认可,但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办学特点,使得高职专业课教师对自己所授课程具备的思政功能仍存在疑虑,尤其是理工科专业教师。
理工科课程本身以自然知识为基本对象,反映事物的自然规律和运行机理,具有客观性,并超越意识形态,具有通约性和普遍性,不关乎思想政治立场。
理工科教师不可避免地将自身划归到思想政治教育等人文学科之外,专注于专业知识与实践训练。
“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任务书

建设项目任务书
所属学院
项目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专业课□公共课
负责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起止日期2020年11月---2021年11月
教务处制
二〇二〇年
一、课程基本情况
1.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课程总学时
讲授课时
实验课时
实践课时
课程总学分
选用教材
近五年课程
开设历史和
教学改革情况
1.2课程团队基本信息
课程负责人
姓名
性别
职称学团队成员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职务
任务及分工
项目结题验收时应提供课程的详细教案需要明确包含以下内容条目教学授课知识点课程思政结合点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思政育人预期成效24课程思政总体实施目标主要措施教学特色标志性成果等1总体实施目标课程教学理念先进结合课程特点适时融入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法治意思历史文化思想品质科学精神等德育元素将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教学始终实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2主要措施3教学特色4教学网络资源熟练有效运用多媒体等各种现代教学手段4标志性成果三经费预算预算科目预算额度元详细预算依据办公用品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市内交通费材料费会议费差旅费劳务费不高于15合计万元四教务处审核意见教务处审核意见盖章年月日
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实施计划进度及阶段目标

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实施计划进度及阶段目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项目背景。
课程思政项目建设旨在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申请书

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立项申请书
课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类型:专业课/公共课/实践课
所属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报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教务处制
二。
二三年十二月
填写说明
L立项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所在学院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请使用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填报。
3.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
4.请用A4纸张双面打印填报并左侧装订成册。
23“课程思政”思体实施目标、W要措施、教学特色—⅛⅛性成果等(1)总体实施目标
(2)主要措施
(3)教学特色
(4)标志性成果
三、经费预算
I(M)Oo.00
四、推荐意见
4」项目承诺
本人保证项目申请书填报内容真实,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问题。
若获准立项,本人将严格按照本表填写内容,按时完成工作计划,按要求及时报送总结等相关材料。
遵守学校关于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等各项规定,如有违反,本人将承担相关责任。
项目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4.2所在单位推荐意见(重点对课程教学的政治方向、任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及师德师风、课程育人效果等方面进行推荐)
主管教学副院长/副处长(签章):单位党委(签章):
年月日
4.3评审专家组意见
(签字):
年月日
4.4学校意见
(签字):年月
日。
浅谈《课程思政》融合创新创业教育

浅谈《课程思政》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十分重要,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民族进步的根本力量。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有助于充分实现大学生专业价值,促进文化繁荣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由此,从“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出发,以其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为抓手,综合国内外现状,探索高校“课程思政”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三种有效路径,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课程思政;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了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希望通过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融入课堂教学相关环节,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融合统一。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部分高校不够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未能与国家政策方针导向及时有机结合,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二是创新创业指导专业师资短缺,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法单一,指导帮扶不到位。
因此,深化“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借助学科一流教师,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结合专业学科背景探索“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路径,有效避免单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或创新创业教育的空洞性、虚泛性及过于理论性,进而发挥两者间内在的一致性与互补性,形成协同效应[1]。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广义的“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指在立足“立德树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包括“大思政”体系中的思政课程、学科思政、实践思政、组织思政、网络思政等多个维度。
《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范本

(2)坚持知识传授导向,锚定课程方向。就业指导课程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积极应对新环境、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容,更多的中国元素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案例。帮助学生在不稳定、不确定的生涯规划发展中找到明晰的主旋律,引领大学生有意识地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积极健康的职业观、就业观,推进大学生树立更高质量的职业理想。
附件
职业学院
“课程思政”教学项目
立项申报书
课程名称:
就业指导
所属部门:
课程主讲人:
申报时间:
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一、课程基本情况
1-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就业指导
授课班级
所有专业班级
课程学时
16
选用教材
《高职生就业指导》,人民,2013
课程开设与教改情况
目前课程开设情况:
(一)根据学生发展和企业的实际需要,构建课程标准
教学平台
智慧课堂
1-2课程团队基本信息
课程主讲人
姓名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
职称/职务
学位
手机
电子
z
课程团队成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职务
任务及分工
2021年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2021年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的意义也日益凸显。
教育不仅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评台。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教育工作者们更加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教育的内涵和使命,积极探索适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教育模式和方式。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知识的整合,教育部提出并实施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旨在促进高等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高思政课程的质量和影响力,为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落实,将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为此,我们有必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该项目的相关内容和意义。
一、项目的背景和意义1.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是在当前国家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和实施的。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已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薄弱环节。
教育部提出和实施此项目,旨在推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更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该项目的意义也体现在对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引领作用。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将通过资助、评价、示范、交流等多种形式,鼓励高校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加强课程之间的融合和交叉,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和创新。
这将有助于学校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有利于培养更加全面、素质更高的应用型人才。
二、项目的实施内容1.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项目的资助政策。
教育部将拨付专项资金,支持各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这些专项资金将主要用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课程改革和创新、教学评价等方面,以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深入。
东南大学“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改革试点立项建设项目验收表

校级示范课改革试点立项建设项目
验收表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施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七、经费使用情况说明
已获资助经费
已使用经费
经费使用明细
八、课程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九、教务处审核意见
审核人(签名)______________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二、含思政元素的新课程教学大纲(提供附件)
三、紧扣“课程思政”主题,列举3-5项较为详细的典型案例(条文列述)
四、2-3个教学微视频,每个时长8-10分钟(提供附件)
五、课程考核评价办法与学生反馈(条文列述)
(该考核评价办法是否有效体现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六、目前存在问题以及持续改进机制
课程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南大学教务处制
一、课程思政试点建设开展情况说明(条文列述)
(包括课程思政教学环节设计理念、建设目标;如何将思政元素合理融入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难点)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2021年第6期(总第888期)丈敖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王琥(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400031)摘要:本文以最新的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为指导,以川外中文系“创新创业导论”课为例,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思政改革,深度挖掘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的思政内涵。
从“创新创业导论”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全过程育人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教学实践,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真正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力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课中的润物无声,探索塑魂与育融合的课程思政“德融课堂”模式,培育打造具有外语院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典型范本。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导论”课程思政德融课堂教学研究一、“创新创业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现状“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新的进程中,探究和把握各个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弘扬和彰显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构建协同育人的教学合力,使学生从所有课程中汲取智慧,坚定理想信念,夯实价值基础,保持昂扬斗志,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血&切。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的突破口。
在创新创业教育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背景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引入'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新思、新课程,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完善的逻辑必然”即242-24()。
为此,我以“创新创业导论”课为例,研究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思政改革,培养具有 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新创论”中设的教育必修课,是全校较早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型”课程。
“创新创业导论”课,探索课程思政设,重主义的、创新的时代、社主义价值、等德育融课,学生创新创实,持的努力实创意双创项目的孵化(“创新创业导论”开设四年来,授课效果,课程思政建设显,课程价,实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课程引领学生亲身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品质,课程孵化120余项学生公益类文创项目,涌现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等省级创比获奖70,其中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省级获奖8项。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作者:杨哲陈一张阳来源:《高教学刊》2022年第31期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对于提升课程质量,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顶层设计层面,部分高校存在行政命令式的推动做法,缺乏合理的评价指标和反馈体系;课程建设方面,专门的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课程思政协同程度不高;教师能力方面,部分教师思政素养不足,缺乏思政实践自觉,教师的人文引领作用弱。
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顶层设计、课程协同、思政素养、思政元素、教学方式、榜样作用和评价体系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性的推进和创新性的实践。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思政协同;多维度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31-0177-04Abstract: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in college courses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and requir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 the new era. It is great significa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urses and cultivate qualified talents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erms of top-level design, some colleges have administrative order promotion practices, and lack reasonable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feedback syste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s, the degre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nergy between speci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low. In terms of teaching ability, some teachers are lac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lac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consciousness, and the humanistic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 is weak. In new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It needs to carry out systematic promotion and innovative practice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such as top-level design, course coordin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eaching methods, role models and evaluation system.Keywords: new er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collabora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lti dimension隨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各种所谓的个性、自由的思潮暗流涌动,价值观娱乐化、庸俗化问题愈发严重。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项目名称: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越来越重要。
而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已被纳入到国家教育改革中。
因此,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项目,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
项目目的:该项目旨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
项目内容:1. 课程策划与设计:围绕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制定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确保课程内容科学合理、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 资源整合与开发:整合并开发优质的课程思政教材、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辅材料,并提供给参与项目的学校和教师使用。
3. 师资培训与支持:组织专家开展课程思政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4. 课程实施与评估:指导学校和教师开展课程实施工作,组织对示范课程的评估和改进,并推广成功经验。
5. 教学研究与分享: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并组织教学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促进教育教学的优化和创新。
项目效益:1.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加强教师的思政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3.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地实施,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支持。
4. 积累和分享成功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为其他学校和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5. 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声誉,为学校发展和提升社会影响力提供有力保障。
项目执行机构:该项目可以由教育部门牵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组织实施。
同时,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参与项目的指导和评估工作。
“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强化专业课程育人导向,全面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和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陕教工(2020)171号)以及结合学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实施方案》《“双高计划”建设任务书》等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我校“三全育人”体系,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弘扬延安精神、工匠精神、继承发展“赵瑜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紧抓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促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健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体制机制,科学构建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形成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
统筹做好各专业(群)、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形成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全面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
学习理解“课程思政”

有关“课程思政”的学习资料一、什么是课程思政二、课程思政的实质与方向.三、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之上海经验四、华南师范大学: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新路径五、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六、复旦: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七、高职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策略探究八、关于“课程思政”几个问题的分析一、什么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概念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 年提出。
课堂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2004 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也由此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
上海课程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重心由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转变为注重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在此进程中,构建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的理念也越来越清晰。
第一阶段:2005 年起,启动实施“两纲教育”,推进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
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上海于2005 年先后出台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两纲教育”),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
“两纲教育”十年来有一个核心理念,即“学科德育”理念,就是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
根据各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及其所蕴涵的德育资源,上海编制了学科德育“实施意见”,逐步修订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统一,为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所有课程实施学科德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操作建议。
在总结过去10 余年上海德育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最重要的经验是要提升德育实效性,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内容整体、科学、有序地融合进各学段、各学科。
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

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经教育部党组研究,将2017年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现制定如下总体工作方案。
一、突出问题意识,系统开展思政课建设大调研坚持总结在前、问题引导,重点围绕思政课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关键环节,聚焦思政课教学效果和大学生获得感这一核心指标,深入课堂实际,广泛接触师生,掌握一手情况,精准查摆问题,形成解决方案。
一是领导带头调研。
4-6月,教育部领导将赴北京、上海、新疆等地,通过召开座谈会、随堂听课、查阅教学资料等方式进行调研,调研期间将召开系列工作会议。
1. 在北京召开“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重点听取教指委专家2016年听课情况汇报并对专家听课指导工作进行部署,教育部主要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2.在北京召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建设座谈会”,重点听取一线优秀教师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意见建议,教育部分管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3. 在上海召开“高校‘课程思政’现场推进会”,重点交流推广上海高校思政课建设经验,教育部分管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4.在新疆召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支援工作推进会”,专题部署对西部地区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支援建设工作,教育部分管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二是专家听课调研。
1.2017年春季学期,组织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和高职高专思政课建设联盟专家赴全国所有普通高校旁听3000堂思政课并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2.教指委及联盟在5月底提交各门思政课的教学情况听课报告。
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情况调研报告。
三是课题专项调研。
1.调研“05方案”实施十多年来各地各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有效做法及突出问题,对现有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对制定新的政策提出建议。
《金融法规与案例》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计划

《金融法规与案例》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计划本课程目前己有一定的建设基础,我们将在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完善,不断反检,以期让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科学、更加有效、更加完善。
为保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建设计划如下:一、总体建设目标法律类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具有先天优势,法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多同一之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法学课程,把思政元素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促使“法律知识传授”与“法律价值引领”进行无缝对接。
本课程在现有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推进思政建设工作,以课程建设为主战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加强教学内容建设,健全课程评价体系,以达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法律意识、具备基本法律能力、增加法律信仰的教学目标,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行,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目标,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最终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遵循基本原则1.深挖思政元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恰恰都是法律的核心价值,在金融法规课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挖掘金融法规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用好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渠道,探寻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与思政知识体系的接触点,深究专业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融合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法学课程,通过“无声润物”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坚持教学创新。
将思政元素全面融入课程教学,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的结构性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调整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达到学生喜闻乐见和讲解深入浅出的效果。
3.注重课程实效。
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方案

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思政工作的日益重视,课程思政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旨在通过建设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建设内容1.课程体系建设:结合学校实际,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类课程中,实现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结合。
2.教学内容创新: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注重将国家大政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学方法改革: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思政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政素质和教学能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
5.实践育人环节:结合课程思政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知识的理解。
三、实施步骤1.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
2.组织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论证,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按照建设方案,逐步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等工作。
4.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
5.定期对项目建设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完善建设方案。
四、预期成果1.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课程体系,为其他高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提升教师的思政素质和教学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
4.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五、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强化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人力等支持。
视频剪辑课程思政汇报

视频剪辑
中期汇报:赵 晨 旭
五 四三二一
成 实 设 课课
目
果 与 反 思
施 过 程
计 思 路
程 改 革 前
程 简 介
录
情
况
课程 思政
一、课 程 简 介
课
程
思
视频剪辑
政
本课程是动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总学时48课时,它
是对前期相关课程的融会贯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达到
综合性的运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胜任新闻、专题、视频宣传 片、广告片、企业MV、晚会录制、教学片等视频作品的制作。
课
程
思
视频剪辑 课程思政
政
在视频剪辑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教育的内容。
课程后期使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入到学生的短视 频、新闻、公益广告、文化宣传片等真正实现思政进课堂。
过
程
中期: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进度表、教学讲稿、
视频素材库、课程PPT课件,作业评价表,课程
成绩构成表等
后期:授课评价表、作业问题反馈表、课程思政 问卷、进一步修订、更新丰富视频素材库
实
• 学生能自然接受,认为就是课程的一部分。
施
预 期
• 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 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树立 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 讲: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堂讲演汇报 • 查:学生查阅资料 • 做:团队合作,社会实践,调研,拍摄,编辑,微视频 • 演:编剧、演出 • 论:讨论、辩论,总结
课
2. 思 政 元 素 融 合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第 5 期2020 年 5 月 10 日计算机教育Computer Education中图分类号:G64278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李 曲,王春平,程振波,陈晓倩(浙江工业大学 计算机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摘 要:针对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分析主要教学内容,提出“一线二体三落实”的教学方法,并具体阐述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措施,结合浙江工业大学的实际情况,说明该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并给出具体案例,最后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0 引 言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主题之一。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是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的后续课程,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面向设计、处于核心地位的专业基础课程。
传统的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传授学生知识,学生只能从课程中学到冰冷的知识和技术。
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中有丰富的课程思政教育素材和资源,遗憾的是这些内容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
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无法获得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相关知识,对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不能很好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部分知识和技能掌握得较好的学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令人痛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工作要求,推进“品质教学”,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格局为目标导向[1]。
1 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深入挖掘提炼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基金项目: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建设项目资助(2018-053)。
第一作者简介:李曲,男,讲师,研究方向为演化计算、数据挖掘,liqu@。
育功能,强化课程思政的科学化、规范化与体系化,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成效,不仅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工程教育认证的必然趋势[2]。
XX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申报书【模板】

XX大学“课程思政”建设
项目申报书
申报单位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填写日期
XX大学本科生院制
二〇二〇年五月
填写说明和要求
(一)立项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所在学院(系)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申报单位”为开课单位,“课程类型”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四)表格各栏目大小必要时可根据内容进行调整。
三、课程建设计划
四、预期成果形式和预期效果
五、经费预算
六、审批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节至第节
学生班级
学院级专业、班
教师教学秩序
(教学准备情况价指标
指标具体内容
权重(%)
得分
1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充分,教学文件齐全、详实、规范;按计划授课,备课认真;教材选用得当,学生使用效果好;仪表端庄,行为规范,精神饱满。
10
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观点正确,科学准确;教学目标明确,授课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授课内容熟练,信息量丰富,重点难点突出;教学内容能体现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体现思政育人的特点;教学内容前后联系科学紧密,内容具有系统性。
2017年“课程思政”试点建设项目
课程思政教学情况记录表
(~学年第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课程学时:
课程类别:学生班级:
任课教师:所在单位:
一、教学记事
授课要点
教学周次/课时
课堂授课情况记录
学生学习效果反馈
其他情况说明
二、听课记录(本表由思政共建人等教学团队填写)
上课地点
校区教学楼教室
上课时间
20
综合评分
100
建议与反思:
听课人:
20
根据课程思政建设原则和目标,着重对教学内容的结合情况作出科学研判,观测教学内容融合度和效果。
20
3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适合课程思政特点和学生特点;善于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组织师生互动,形式灵活;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板书文字工整、布局合理,教学效果好;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
4
语言及文字表达
讲课思路清晰,论述科学透彻,逻辑性强;对概念等重要内容表达严谨、清晰、准确、简明扼要;用普通话授课,声音宏亮、口齿清楚、生动流利;授课富有激情和吸引力,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10
5
教学效果
与特色
学生出勤率高,无迟到、早退现象,教学秩序好;有比较突出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听课认真,能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所授内容,教学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