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折射出的文化及社会守则.doc
语言中的文化词汇及其社会意义
语言中的文化词汇及其社会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大量反映社会文化特征的词汇。
这些词汇不仅反映了人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家庭、亲情和礼仪等概念都非常重要。
因此,在中文中,有大量与家庭和亲情有关的词汇,如“亲情、家庭、父母、兄弟姐妹、孝顺”等。
同时,礼仪也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中文中也有大量与礼仪有关的词汇,如“尊重、谦虚、恭敬、礼貌、仁慈”等。
同样地,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和自由自主的价值观念占据着重要地位。
因此,在英语中,有很多与个人价值观有关的词汇,如“自由、独立、权利、平等、竞争”等。
此外,西方文化也非常重视时间观念和效率,因此英语中也有很多与时间和效率有关的词汇,如“时间管理、效率、计划、进度”等。
总之,文化词汇不仅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通过学习和理解不同文化中的文化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增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 1 -。
2 汉语词汇与文化
14
of 70
一、方位词语与传统文化
再来看西与第二种含义的联系。 女性在阴 阳二分的哲学范畴中是属于阴的,这样西和女性 就有了联系。在古代诗文中我们不难发现,说女 子所在的方位时常说成是在西边。曹植《杂诗》 之二:“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阮籍《咏 怀》之九:“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 受传统文化的熏染。人们在写诗作文时都下 意识地将西和女性放到一起,而将东和男性放到 一起。梁武帝《拟明月照高楼》:“君如东扶景, 妾似西柳烟。”“西厢”、“西楼”也都指女子 住所。
Page
5
of 70
一、方位词语与传统文化
“东”与“春”有联系。汉族先人们将司春之神 称为“东后”“东君”“东皇”“东帝”,就是因为 春从东来,春由东生。古代社会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 要举行隆重的迎春典礼,这典礼要在东郊举行。《吕 氏春秋·孟春纪》“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 侯大夫迎春于东郊。” 东方主春,春至则农事开始,所以“东”有农事 的含义。古书中的“东作”是泛指春李农业生产。并 不是东边的耕作。“东郊”也只是农田的意思。
一、方位词语与传统文化
1.2
西的本义
西
西,《说文》释为:“鸟在巢上也,象形。日
在西方而鸟西,故因以为东西之西。 „ „西或从木 妻。”这就是说,西是栖息之栖的初文,日落西山而 鸟栖于巢,故栖息之西引申出西方之义。 西的文化意义 西方是太阳沉落的地方,意味着黑暗、寒冷、死 亡、恐怖和不祥。目前世界上有些民族的人死后埋葬 时头要朝西,他们认为西方是亡灵生活的地方,是区 别于人间的阴间。如马来半岛的色曼人认为鬼魂住在 西海中的一座岛屿上,因此人死后头要向着西方,以 便鬼魂能顺利地到达它们生活的地方而不干扰活人。
Page
解读词语的文化内涵
解读词语的文化内涵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通过词语的组合和运用,人们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词语不仅仅是表达意思的工具,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词语的解读,探讨词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和谐(Harmony)和谐是一种价值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和谐的概念涵盖了个人内在的平衡与和睦,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和合与协调。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和谐被视为宇宙的基本原则,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自由(Freedom)自由是西方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主。
自由的概念源于古希腊哲学,被视为人类的基本权利。
自由包括政治上的自由、经济上的自由以及思想上的自由。
在西方文化中,自由被视为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基石,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自由选择。
三、家(家庭)(Home/Family)家是人们情感依托的地方,是文化传承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家庭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定义和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家庭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单位,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责任。
而在西方文化中,家庭更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较为平等和开放。
四、礼仪(Etiquette)礼仪是一种行为准则,是社会交往中的规范和规则。
不同文化中的礼仪有着不同的形式和要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强调人们之间的尊重和谦逊。
而在西方文化中,礼仪更多地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尊重他人的自由。
五、诚信(Integrity)诚信是一种道德准则,强调个体的诚实和守信。
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础,也是商业活动的重要原则。
在中国文化中,诚信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美德,强调个体的道德规范和责任意识。
而在西方文化中,诚信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强调个体的道德和商业信誉。
六、忍耐(Patience)忍耐是一种心理品质,强调个体的耐心和坚韧。
汉语词汇的文化因素探究
汉语词汇的文化因素探究
中国汉语词汇的文化因素是古老的中国传统的有形的史诗式的结晶。
中国汉语中的每一个词汇都像一颗珍珠,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和精神,反映出中国汉语历史深远的文化历史。
首先,中国汉语中的词汇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精神。
传统的
中国文化通过敬语和温和的言辞来表达礼仪精神,诸如"尊敬"、"问候"、"表达敬意"等词汇经常出现在中国汉语词汇中,与传统礼仪文化相呼应。
其次,中国汉语中的词汇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技术,历史文化以及
哲学的知识。
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技术深入普遍,在新旧知识之间产生
了很多新的术语,以及相关的正确的写法和表达,这些词汇也把中国
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灌输给后人探索,了解古代文化的奥秘。
最后,中国汉语中的词汇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文化融入到语言表
达中,比如颂词、乐词、俗语以及谚语等。
这些文学文化词汇,丰富
了中国汉语的情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智慧、美学和哲理的
精髓。
总之,中国汉语词汇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古老文化的
文字体现,词汇的文化因素是中国汉语的一大特点。
诸如此类的中国
汉语词汇的文化因素正是让中国汉语不可复制的特性。
中国词语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国词语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国词语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体现,反映了中国人的生存条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
中国词语的发展历史相当悠久,源远流长。
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中国词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的语言思维也不断进化、完善,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语言结构和语言营造方式。
中国词汇的多样性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
中华文化十分注重形而上的东西,如道德、礼仪、人情、情感等,而这些在语言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尤其是在成语方面,每一个成语都密切相关、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某个方面。
例如“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它来自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一句话:“夫以火难烧,以刃难切,以杀难二,以窃难夺。
索欲去之,莫如反耳。
”。
这个成语蕴涵了中国文化中“易地思之”的思想,即当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应该进行反思,并且迅速采取行动。
中国词语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还体现在语音、语调、声调等方面。
中华文化十分注重细节和修养,而语音、语调、声调是相互关联的。
比如,“声调”在汉语中实际上相当于“五音”,是一种重要的声音特色,也是表达情感和意义的重要手段。
而在中国词汇中,则通过语调和声调来表达对不同事物的看法、态度等。
这种语言风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词汇也表现出中华文化的固有品质和特色。
例如,中国人讲究礼仪和关怀,因此在词汇中常常使用表示态度的字眼,如“请、谢、对不起”等,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个人礼貌、道德与文化素质等方面。
此外,中国的农业文化也对中国的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中国词汇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与农业有关的成语,如“秋后算账”、“翻云覆雨”等,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重要价值观。
总之,中国词汇与中华文化有着天然的关联,表现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和文化精髓,也为国内外广大语言学者和文化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领域和宝贵的讲解材料。
论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论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汉语词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内涵丰富而深刻,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一、汉字的象形特点汉语是一种象形文字,其汉字在形式上具有非常强烈的象形特点,每个汉字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含义和文化背景。
例如,“日”字就是太阳的形状,寓意着充满光明与温暖;“月”字则是月亮的形状,寓意着柔美与神秘。
这些汉字的形状与含义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
二、汉语词汇的博大精深汉语词汇高度概括,其中每一个词语都有着丰富的含义和深入的文化内涵。
例如,“敬重”这个词语,其中“敬”代表着尊敬、敬礼、敬重,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品德之一;而“重”则代表着重视、看重、珍视,是中国文化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态度和价值观。
这两个汉字的结合,寓意着尊重、重视、珍惜和爱护他人,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道德操守之一。
三、汉语词汇的象征意义汉语词汇中往往会有着许多象征意义。
例如,“睡莲”这个词语,其中莲花寓意着高贵、纯洁、干净和完美,而睡莲则代表着淡淡的清香和甜美,是一种经典的文化意象。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睡莲”更是被吟颂为一种高尚而优美的形象,成为了文学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四、汉语词汇的历史渊源汉语词汇的历史渊源也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词汇中有很多是源自古代文化的,例如,“风雅”这个词汇就是源自古代诗词、音乐和绘画等艺术形式,代表着一种优雅、高尚、艺术的风范。
而“四书五经”、《史记》等古代经典的词汇,则代表着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汉语词汇的民族特色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中,自然也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例如,“黄土高原”这个词汇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寓意着中国北方的荒漠、草原、山丘和黄土地貌,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地理特色之一。
汉语中还有很多涉及山水、民俗、饮食等领域的专有词汇,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之处。
综上所述,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其中包含着中华文化几千年的积淀和传承。
汉语常用词语1600字
汉语常用词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汉语词语有着丰富的内涵,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这些常用词语既包含了丰富的语言表达意义,同时也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和文化传统。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些常用的汉语词语,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仁义道德(100字)仁义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强调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爱。
仁者乐山,义者乐水,道者乐道。
这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格。
道德经典《大学》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仁义道德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和谐共处(100字)和谐共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只有保持和谐共处,才能实现社会的平稳发展和个体的幸福生活。
和谐是一种优美的状态,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去维护和实现。
文明发展(100字)文明发展指的是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进步和提升。
文明是一种精神追求,是维系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基础。
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
知识学习(100字)知识学习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源泉,也是个体自我提升的途径。
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升个人素养和才能。
知识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思想解放(100字)思想解放是摆脱传统束缚,寻找真理和自由的过程。
只有勇于思考,敢于探索,才能实现思想的解放。
思想的解放是一种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个体精神世界的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0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灵魂,是引领时代发展的价值导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传统文化传承(100字)传统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根基,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只有传承好传统文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和繁荣。
中国特色文化词汇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文化词汇。
以下是一些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例子: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指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由阴和阳两个要素组成,两者相互对立、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和发展。
中庸之道:是一种儒家思想,强调为人处世要中正平和、不偏不倚,追求和谐与平衡。
天人合一:是道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自然与人的协调发展。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指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以及社会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发展。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宏伟目标,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价值准则和价值观念,包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
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遗产,包括诗词歌赋、书画艺术、民俗文化等。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倡民主、科学、自由等理念,推动了中国的思想启蒙和文化进步。
汉语词汇史:从古至今的演变与发展
汉语词汇史:从古至今的演变与发展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其词汇的发展历程充满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汉语词汇史不仅反映了语言本身的演变,也折射出社会、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变迁。
本文将从汉语词汇的起源、发展阶段、外来词汇的影响以及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等方面,详细探讨汉语词汇的历史演变。
一、汉语词汇的起源汉语词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上古汉语的词汇主要以单音节词为主,这些词汇大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天”、“地”、“人”、“水”等。
这些基本词汇不仅在古代汉语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
二、汉语词汇的发展阶段汉语词汇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三个阶段。
1. 上古汉语:上古汉语的词汇主要以单音节词为主,词义较为具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汇逐渐丰富,出现了复音词和合成词。
2. 中古汉语:中古汉语时期,汉语词汇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个时期的词汇不仅数量增加,而且词义也更加复杂。
特别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大量佛教词汇被引入汉语,如“菩萨”、“涅槃”等。
3. 近代汉语:近代汉语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大量外来词汇进入汉语。
这些外来词汇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体系,而且促进了汉语词汇的现代化。
三、外来词汇的影响外来词汇在汉语词汇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自东汉以来,佛教词汇、阿尔泰语系词汇、印欧语系词汇以及日源词汇等相继进入汉语。
这些外来词汇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汉语词汇的演变。
1. 佛教词汇:佛教传入中国后,大量佛教词汇被引入汉语,如“菩萨”、“涅槃”、“禅”等。
这些词汇不仅在宗教领域广泛使用,而且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2. 阿尔泰语系词汇:元代和清代,阿尔泰语系的词汇大量进入汉语,如“汗”、“可汗”等。
这些词汇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交流,而且丰富了汉语词汇体系。
3. 印欧语系词汇及日源词汇:明清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大量印欧语系词汇和日源词汇进入汉语,如“电话”、“电视”、“咖啡”等。
从汉语词汇透视中国的尊卑观念
从汉语词汇透视中国的尊卑观念摘要: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载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传承千年的中国语言文字,从造词到用词都直接而深刻地反映着我国封建正统思想中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民族文化。
本文将从词汇这一角度来透视中国文化中的尊卑观念。
关键词:汉语;词汇;尊卑观念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30-02语言与文化向来关系密切,从语言作为符号的角度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
作为语言中最活跃、最敏感的要素之一——词汇,必然与文化密切相连。
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最终结晶在词汇上,所以从词汇系统最能够直接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
就中国而言,经过漫长的封建宗法社会,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尊卑等级为核心的封建正统思想。
在这种思想的规定下,每个人根据其身份地位的尊卑、贵贱、长幼的不同各有其行为规范。
而在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更推波助澜,使这种观念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
从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逐步加强了臣对于君,子对于父,妻对于夫的绝对服从意识,到宋以后这种意识被进一步强化。
总之在封建宗法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妻、长幼的尊卑差别是永恒不变的。
这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必然会在记录他的词汇中有所反映。
本文将从汉语词汇之造词与用词两方面来窥探中国文化中蕴含的尊卑观念。
一、汉语造词所折射出的尊卑观念(一)在汉语造词中有许多明确表示对女性侮辱、歧视的女部字。
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男子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而女子则在家操持家务,侍奉公婆,生儿育女。
因此男子在家庭中居于支配地位,而女子则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没有了读书做官、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
由于男女社会分工和地位高低的不同,汉语造词中出现了许多具有消极意义甚至侮辱义的女部字。
略论汉语典故词语折射出的中国文化内涵
8 .8 , 4 3 % 奇数音节词 语仅 占 1.2 56 %。在偶数 音节 词语 中双音节词语最多 , 其次是四音 节词语 。 偶数音节词语数量 多 , 双音 节和 四音节词语 的 数量又居多 , 是受汉语整 齐匀称 的节奏要 求 和韵 律
构词 的影 响 。韵律 构 词是人 们 心理 作 用 的一种 表 现, 典故词语 的形成受追求韵律的心理因素的影 响。 许 多四音节典故词语在意义上完全可用三音节词语
的过程 中 , 根据 典故 的各 种形式 形成 复杂 多样 的词
不失含蓄之美 。 典故形成典故词语 、 典故词语再被使用 , 实现了 两重模式 的转换 。首先 使用 者根据 典故原 型 , 行 进 内部语义和形式 的整合 , 形成典故词语 ; 继而运用典 故词语形式 , 典
◎ 亓 文香
内容提要 汉语典 故文化源远流长 , 典故词语数 量繁 多, 文基 于对《 本 汉语 大词典》 中所有典故词语 的统计和整理 , 从典 故词语本 体研 究 出发 , 结构形 式、 从 形成 方法 、 蕴含 意义和典源 文献 等不 同的视角 对典故词语体 现 的中国文化 内涵进行 了关注和思索。 关键 词 典 故词语 结构 形成 典 源文献 文化 内涵
本 文是烟 台大学博 士启 动基金 项 目( 目号 : J B 3 项 G O 0 1— 0 0 1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70 ) ① 孙金荣 : 论李商 隐无题 诗中 的儒释道 意象》 《 《 , 山东社会 科 学) OO年第 4期。 2l
典故词语作为 中 国典故 文化 的传 承者 和载体 , 在形成过程 中也 以一种非 自觉 的状态 体现出 中国文
化 的审美特征 。
中华典故文化 比任何一个 民族任何 一个 国家的 典故文化都兴盛发达 , 使用典故 既能表达情 感 , 又能
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
汉语词汇与汉民族⽂化⼼理相关推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化⼼理 论⽂关键词:汉语词语 汉民族 ⽂化⼼理 论⽂摘要:汉语是汉民族共同创造和使⽤的⼀种语⾔,在其产⽣、发展和变⾰的过程中深深地带上了汉民族⽂化⼼理的烙印,汉民族传统的思维⼼理、⽂化⼼理已不⾃觉地渗透到汉语中。
今天,我们分析汉语的词汇在汉民族⽂化中的体现的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化⼼理。
语⾔是⽂化的符号,不同民族的语⾔记录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化风貌。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的语⾔之⼀,它对促进汉民族⽂化的发展做出了巨⼤的贡献。
其中词汇能够最明显的反应时代的变化,词汇⾃它产⽣的那⼀刻起,便包含着深刻⽽丰富的⽂化信息。
词汇是⼈类认识成果的反映和体现,因⽽总是反映着⼈们在认识过程中的⼼理特点。
汉语的词汇⼤多是复合词构词法组成的词语,双⾳节词占优势,体现表现出汉民族独特的⽂化⼼理以及审美⼼态。
本⽂便是从汉语词语来谈谈汉民族的⽂化⼼理。
⼀、汉语词语表达的伦理观念 中国经历了⼏千年的封建社会,其中伦理观念是汉民族传统⼼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伦理观念中有等级观念、尊卑⼼理、重⾎统、重亲疏等传统的观念意识。
这种传统的伦理观念包含在汉民族的.传统⽂化之中。
(⼀)汉语词汇反应汉民族的等级观念 汉民族由于长期受封建伦理观念和皇权⾄上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尊卑分明、贵贱有序的观念。
这种封建伦理等级观念,在汉语的词序结构上最有反映,双⾳节并列合成词的词素序列中表⽰尊敬的词素在前⾯,表⽰卑下的在后;表⽰长者的词素在前,幼者在后;表⽰男性在前,⼥性在后;表⽰褒义在前,贬义在后;表⽰重要的语素在前,次要的在后;表⽰⼤者在前⼩者在后等等。
这种表⽰尊卑等级观念的并列合成词的语素序列,形成了⼀条约定俗成的构词规律。
例如:反映社会⼈际关系的合成词:君⾂、后妃、⾂民等;表⽰事物关系的并列合成词:胜负、胜败、兴亡、⽂武等。
(⼆)词汇反映的男尊⼥卑观念 封建伦理观念中,男尊⼥卑、重男轻⼥的思想在词汇中也有反映。
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义转变
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义转变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活语言之一,拥有丰富的词汇资源。
每个汉字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词义的转变则是词汇发展的必然结果。
本文将探讨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以及词义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一、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是指词汇所代表的事物与汉字构造、寓意、象形等因素的关系。
汉字由形旁、声旁、义旁等构成,每个旁部都有其特定的涵义,通过组合形成一个整体的词汇,这些旁部往往与汉字的文化背景相关。
例如,"日"字包含有"太阳"、"时间"等意义,因此在汉语中,与"日"字相关的词汇都带有时间、光明、温暖等含义。
如"星期日"意味着一周的最后一天,"日出"表示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日夜"表示白天和黑夜等等。
除了形旁的涵义,声旁也对词义起到了影响。
例如,"口"字在许多词汇中都表示与口相关的事物,如"吃"、"喝"、"说"等。
这些词汇都与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息息相关,代表了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二、词义转变的原因和影响词义转变是汉语词汇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常常由于历史变迁、社会发展或语言接触等因素引起。
首先,历史变迁是词义转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汉字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随着社会的演变和历史的进程,一些词汇的原始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
例如,"丈夫"一词最初是指"居于屋中之人",后来逐渐演变为表示"男性配偶"的含义。
这种转变是因为随着社会进步,婚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其次,社会发展对词义转变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很多新的事物和概念涌现出来,需要新的词汇来描述。
旧有的词汇的词义可能会因此发生转变。
例如,"电脑"一词最初是指人的大脑,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电脑"逐渐演变为指代电子设备。
谈汉语词汇折射出的文化及社会制度
谈汉语词汇折射出的文化及社会制度一、从“归”、“舅姑”等词看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舅” 、“姑”都是源起很古的称谓词。
《尔雅·释亲》“母之兄弟为舅。
”又“父之姊妹为姑。
”《诗经》中已多见。
《秦风·渭阳》“我送舅氏 ,曰至渭阳。
”毛传“母之兄弟曰舅。
”《邺风·泉水》“问我诸姑 ,遂及伯姊。
”毛传“父之姊妹称姑。
”毛传自然是直接从《尔雅》中引来的。
总之“舅”“姑”的这两个义项的历史 ,据文献记载大约也有三千年以上了。
然而 ,同是在《尔雅·释亲》中,“舅”“姑”又有别的意义“妇称夫之父曰男,称夫之母曰姑。
”在其它先秦典籍中也有用例,如《国语·鲁语》“古之嫁者 ,不及舅姑 ,谓之不幸。
”又“吾闻之先姑。
”韦注“夫之母日姑 ,段日先姑。
”《谷梁传·桓公三年》“礼 ,送女 ,父不下堂 ,母不出祭门。
… …父戒之曰‘谨慎从尔舅之言’母戒之日‘谨慎从尔姑之言”,皆是。
“母之兄弟,父之姊妹”这样的概念是怎样与“夫之父母” 、“妻之父母”联系起来的呢?从以上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社会舅姑即为公婆。
这一意义正好体现了我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婚姻制度。
在古代,氏族社会,部族内部近亲结婚曾被认可。
但是“同姓为婚,其生不蕃”,于是两个不同部族相互联姻代替了过去的族内婚。
通婚的部族彼此嫁女,于是女方的公婆正是母亲的兄弟辈,故应称“舅”,女方的婆婆正是父亲的姐妹辈,故应称“姑”,于是“公公”与“舅舅”同指一人,“婆婆”与“姑姑”同指一人。
后来的婚姻习俗虽然又发生变化,但是这种称谓习惯却保持在词汇中,一直延续到唐宋。
所以宋人朱庆徐《闺意》有“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的诗句。
和“舅姑”相关的一个词是“归”。
“归”繁体字写为“归”,从止,从妇者,意为“女子出嫁”。
许慎《说文解字》里注为:“归,女嫁也”。
在现代汉语中,“归”的意义主要是“返回”、“归还”,表示“女子出嫁”的意义早已消失。
汉语新词语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
汉语新词语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汉语新词语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7200 字新词新语是指近年来产生的能够反映新时期、新观念及新事物的词语,以下是小编整理推荐的一篇探究新词语背后蕴含的内涵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前言万物皆变,万物皆流,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语言也是这样,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只不过有时我们觉察不到罢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为了交际的需要,我们必须关注和研究语言的变化。
社会离不开语言,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
斯大林说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语言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
社会以外是没有语言的。
因此要了解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就必须把语言同社会的历史,同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密切联系起来研究。
一、新词语的界定所谓新词新语,是指近年来产生的能够反映新时期、新观念及新事物的词语。
最早观察分析新词新语的吕叔湘、陈原先生曾明确地指出新词新语既包括不久之前产生,其含义、色彩和表现形式都给人们以新颖感的那种词语,也包括旧有词语的新义项、新用法。
因此,我们可以把新词新语理解成为在最近几年到十几年之间产生的能够反映新时期、新观念及新事物的词语。
二、新词语产生原因一社会变化的产物新词语的大量涌现是社会嬗变的产物,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足迹,它真实地折射出社会发展轨迹.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所创造的巨大经济成就以及对个人合法利益的肯定,人们不再迷恋铁饭碗,下海创业等这些新词应运而生。
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择业观念更加开放,炒鱿鱼与跳槽这两个新词正揭示了这种变化。
21 世纪,我国掀起了一场绿色风暴,一系列绿色环保新词语轮番登台,如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等,充分说明在新世纪绿色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近年来国际关系风云变幻,一些新词语也随之进入了人们的语言中,如阿拉伯国家发生的变革被称为阿拉伯之春,东欧国家爆发的颜色革命,9.11 事件带来的反恐新词,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产生了一国两制等。
汉字汉语所承载的中国文化
汉字汉语所承载的中国⽂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化,造就了中国汉字汉语的博⼤精深。
很多外国⼈都想学好汉⼦汉语,但总是不能够得知精髓。
所以我们说要真正了解和学习汉字汉语,必须了解汉字汉语的发⽣发展以及汉字和汉语的内部联系,才能够更好地去继承和发展充满⽆限魅⼒的汉字汉语。
⾸先我们来了解汉字,汉字简单来说是⽤于书写汉语的⽂字。
它是中国唯⼀认可的⼀种官⽅⽂字。
同时在世界范围上来看,汉字也是世界⽂字历史当中⾄今仍然被⼴泛使⽤的⾼度发展的语素⽂字。
甲⾻⽂、⼤篆、经⽂、⼩篆、⾪书、草书、楷书是汉字在古代的表现形式。
同时甲⾻⽂、⼤篆、⼩篆的是汉字的⼀个发展过程。
不同的汉字书写形式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化和社会思想,就拿楷书来说,楷书的书写在整体上讲究⼯整,字体也讲究沉稳。
这样的书写⽅式体现了这⼀时期⼈们追求的是中规中矩的⽂化形式。
⼀个国家的语⾔能够最⼤程度地表现这个国家的⽂化,汉语作为中国的国语,⼜分为标准语和⽅⾔。
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前期使⽤的是中古汉语,这⼀时期的汉语主要涉及到政治和军事⽅⾯的⽤语。
后来佛教传⼊我国之后,汉语⼜融⼊了⼀些佛教词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佛教词语在汉语当中也慢慢成为了汉语的⼀部分。
汉语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分为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这些汉语的区别主要在于⽩话⽂和规范的书⾯语⾔的使⽤范围,以及使⽤的程度。
汉语和汉字⼏乎是同步发展的,它们都是⽂化交流和传承的重要⽅式。
⼈们已开始⽤简单的语⾔进⾏交流,后来这些语⾔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们便慢慢觉得这些语⾔有留存下来的必要性。
于是便出现了汉字。
汉字⼀开始也是⼀⾮常简单的形式,简单明了地将汉语的意思传达出来。
之后随着⼈们对世界的认知逐渐丰富,汉字和汉语的内容也得以⼤量补充,所以⽆论是汉字还是汉语的表达⽅式都变得⽇趋复杂和多样,我们现在所写的汉字,以及所说的汉语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来的。
这些演变的过程就是汉字汉语⽂化发展的⼀个过程。
第八讲:汉语词汇背后的文化
第八讲:汉语词汇背后的文化第八讲:汉语词汇背后的文化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知道汉语中对亲属的称谓有多少吗?请说说你所知道的。
1、汉文化非常注重父系亲属的身份和地位。
父系是正宗,是传宗接代的、自古以来享有继承权的血缘。
而母系是不能传宗接代、没有继承权的,“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
父系亲属有“爷爷”、“奶奶”、“伯伯”、“姑姑”等称呼,相应的母系亲属则分别有“外公”“外婆”“舅舅”“姨妈”。
孙辈中,也讲究父系的才是正宗的“孙子”、“孙女”,而母系的是“外孙”、“外孙女”。
对丈夫的父母叫“公公”、“婆婆”,对妻子的父母叫“岳父”、“岳母”。
而英语中,不分男方亲属与女方亲属。
“爷爷”、“外公”共用grandfather 这个词。
“奶奶”和“外婆”都叫grandmother。
而“伯伯”、“叔叔”、“舅舅”、“姨父”、“姑夫”和“伯妈”、“婶婶”、“舅妈”、“姨妈”、“姑姑”等则一律称uncle和aunt。
对配偶的亲属,都加一个“in-law”来称呼。
2、同辈分的堂表亲在汉语里区分很细致。
在汉语中,“堂”和“表”反应的是上文提到的父系和母系血缘的区别,父系这边的同辈亲属称作“堂”,意思是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是同根,而母系这边的同辈亲属称作“表”,意味着彼此不同姓,不是一族人。
但英语里则没有性别区分。
3、汉语里对同辈分的尊卑关系也分的很清楚,而英语里却没有这些区分。
4、汉语中还存在着将亲属称呼泛化的现象,即用亲属称呼来称呼非亲属关系。
无论是邻居朋友,还是素不相识的路人,人们都倾向于按性别、年龄称呼对方为爷爷奶奶、叔叔、大哥、大姐等。
表达了汉语文化中一种“四海一家”的文化传统。
而英语中,这样的现象很少见。
中国人对亲属称谓多而面广,这众多的称呼反映出封建社会对亲属关系的重视,而这也正反映出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森严的等级观。
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其中有不少称呼我们现在已经不常用了,已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因为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在日益缩小,原来大家庭中复杂的亲属关系已不复存在。
汉语新词语折射的文化内涵
汉语新词语折射的文化内涵罗常培先生指出过: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 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
”[1] 陈原先生说: “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 [2] 张永言先生也说过: “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历史。
我们通过语言词汇的分析研究就能够看出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来。
”[3]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反映, 它和社会本身、参与者的心理及行为密切相关。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 也是对语言现象最直观的折射, 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 汉语新词又是词汇系统中的“新鲜血液”。
新时期造就了新词语, 从这些汉语新词语中, 我们可以开出它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
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上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属于历史的范畴, 每一社会都有和自己社会形态相适应的文化, 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
如人的思维意识、观念、宗教信仰、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等,都是一定文化反映,并又给社会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以巨大的影响作用。
文化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并通过文化自身的不断扬弃来获得发展进步的。
[4]语言的变化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不可避免地联系在起, 而语言中受文化的影响最直接、与文化联系最密切的, 就是词语。
文化变迁影响着语言的变化发展和词汇的变化发展。
同时, 语言又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透过它可以看到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文化风格。
一、汉语新词语反映文化变迁和走向文化变迁导致语言变迁, 新词语就是语言变迁的重要标志, 也就是说新词语折射出文化变迁的事实。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层面。
[5] 当代汉语新词语都是随着这三个层面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的。
它们是文化变迁的产物,也是考证文化变迁和走向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词汇折射出的文化及社会制度4汉语词汇折射出的文化及社会制度一、从“归”、“舅姑”等词看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舅”、“姑”都是源起很古的称谓词。
《尔雅·释亲》“母之兄弟为舅。
”又“父之姊妹为姑。
”《诗经》中已多见。
《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毛传“母之兄弟曰舅。
”《邺风·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毛传“父之姊妹称姑。
”毛传自然是直接从《尔雅》中引来的。
总之“舅”“姑”的这两个义项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大约也有三千年以上了。
然而,同是在《尔雅·释亲》中,“舅”“姑”又有别的意义“妇称夫之父曰男,称夫之母曰姑。
”在其它先秦典籍中也有用例,如《国语·鲁语》“古之嫁者,不及舅姑,谓之不幸。
”又“吾闻之先姑。
”韦注“夫之母日姑,段日先姑。
”《谷梁传·桓公三年》“礼,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门。
……父戒之曰‘谨慎从尔舅之言’母戒之日‘谨慎从尔姑之言”,皆是。
“母之兄弟,父之姊妹”这样的概念是怎样与“夫之父母”、“妻之父母”联系起来的呢?从以上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社会舅姑即为公婆。
这一意义正好体现了我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婚姻制度。
在古代,氏族社会,部族内部近亲结婚曾被认可。
但是“同姓为婚,其生不蕃”,于是两个不同部族相互联姻代替了过去的族内婚。
通婚的部族彼此嫁女,于是女方的公婆正是母亲的兄弟辈,故应称“舅”,女方的婆婆正是父亲的姐妹辈,故应称“姑”,于是“公公”与“舅舅”同指一人,“婆婆”与“姑姑”同指一人。
后来的婚姻习俗虽然又发生变化,但是这种称谓习惯却保持在词汇中,一直延续到唐宋。
所以宋人朱庆徐《闺意》有“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的诗句。
和“舅姑”相关的一个词是“归”。
“归”繁体字写为“归”,从止,从妇者,意为“女子出嫁”。
许慎《说文解字》里注为:“归,女嫁也”。
在现代汉语中,“归”的意义主要是“返回”、“归还”,表示“女子出嫁”的意义早已消失。
但是,将“归”解为“女子出嫁”,先秦文献中不乏确论。
如:1、帝乙归妹—《易·泰》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诗·周南·桃夭》为何以“归”指“女子出嫁”?孔颖达试图作解。
如:《易·渐》“女归,吉。
”孔颖达疏:“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
”孔颖达仅从文献作解,似未触及本质。
其实这跟古代婚姻制度相关,由于两个部族间世代为婚,实行的是“姑舅亲”这一婚姻形式,女子出嫁实际上就是回到自己母亲的娘家,所以称之为“归”。
结合特定的历史文化探寻,“女子出嫁”可以谓“归”,其原因使豁然贯通了。
二、词汇看民族文化的差异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观念,不同的文化心理,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必定会反映到语言当中来。
下面以英语和汉语的称谓词来说明这种情况。
(一)初学英语的中国学生往往会对英语的亲属称谓词感到十分困扰。
英语当中父辈的男性亲属只有一个称谓词uncle,女性亲属也只有一个称谓词aunt。
相比之下,汉语的亲属称谓词却复杂很多:英语汉语Uncle叔叔、伯伯、堂伯、堂叔、舅舅、表叔、姑父、姨父……Aunt姑妈、姨妈、舅母、婶母、表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汉族与英吉利民族文化传统、家族结构不同。
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长子继承权和外戚有不同程度参与家政的权利的制度,因此强调“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强调父系和母系的区别以及其他血缘关系亲疏的区别。
由于姑姑、舅父、伯父、叔父在家族中的地位不同,他们的配偶也随之各不相同,所以应该各自给予他们一个名称。
而在印欧语系的民族中,他们的儿、女都享有继承权,与此相关,外孙(女)、侄儿(女)也可以有继承权,所以在他们看来,姑妈、姨妈、伯母、婶母都处于同样的关系中,可用同一个词称呼,所以他们的配偶也都可以用一个词“uncle”称呼。
关系和地位越清楚,越有利于在继承财产时进行明确的界定,这也体现了两种不用的社会制度带来的文化差异。
(二)此外,考察英语、汉语中,丈夫对妻子父母的称谓差异也很有意思。
现代中国的年轻一代,恋爱期间通常称对方的父母为“叔叔”“阿姨”,婚后则均称对方的父母为“爸爸”“妈妈”。
这种用相同的称谓来指称来表达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的现象,折射了中国式的家庭观念,以及“女婿半个儿”“嫁出的女,泼出去的水”的家庭观念。
此外,在比较正式的文件中指称亲属关系时,男性对妻子父母的关系则表达为“岳父”“岳母”。
在中国我们把岳父叫做“泰山”, “泰山”典出《酉阳杂俎·卷十二·语资》: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
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
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
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
因大脯次,玄宗见镒官位腾跃,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
黄幡绰曰:“此泰山之力也。
”。
“泰山”一语双关,既指封禅一事,又指岳父。
这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家族利益至上和古代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的这一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现象。
“岳父”和“岳母”:在英语里分别是“father inlaw”,“mother in law”。
这两个单词中都有“in law”这个短语,这凸显了在英语社会中翁婿关系是以法律为约束的,是一种法律关系。
而在汉语中就是“岳父”“岳母”,没有“in law”这一个短语,这体现了在中国婚姻关系是一种伦理关系,而不是靠法律来进行约束的。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里有很多词是时代的产物,很多词里面凝固着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东西,这要求我们在学习这些词汇的时候,不仅要去理解它的字面意思还要去了解它所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它所反映的特殊文化内涵。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结合我们专业自身的特点,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词汇教学时,不仅仅是机械地教授学生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还要向学生清楚明白的解释这个词背后所承载的中国文化,让学生不仅能够正确的掌握和运用这个词,还要让学生体验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汉语规范化和语文教学_语文论文[作者]苏培成[内容]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过的是群居的社会生活。
人要生存,就要进行生产,从中获得生活资料。
生产不是孤立的个人能够进行的,而是要靠分工和协作。
人们要协作就必须保持经常的联系,经常地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有合用的交际工具。
人类的交际工具有许多种,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言。
语言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包含意义的一连串声音,是音义结合物。
它和思维结合在一起,把思维的成果固定下来,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
语言自然离不开社会,而社会也不能没有语言。
社会离开语言这个工具,交际无法顺利进行,生产也就无法顺利进行。
社会一旦停止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就要崩溃。
就这个意义说,语言也是社会发展的工具。
人们使用语言是为了进行交际,进行交际不能只有一方,至少要有两方。
所以,语言的使用表面看是个人行为,而实质是社会行为。
为了使思想交际能够顺利进行,交际双方使用的语言必须遵守统一的标准,而不能随心所欲各行其是。
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一方说的话另一方听不懂,交际就无法进行。
就这个意义说,使用语言的人没有自由。
他必须接受社会已有的语言规则的约束,按照别人的样子来使用语言。
其实,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必须遵守的规则。
比如,城市走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不管是美制的靠右,还是英制的靠左。
没有这样的规则,或者虽有可是大家都不遵守,谁也不能顺顺当当的走路。
规则就是规范。
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确定使用语言的规范,并且推广这种规范,使人们用合乎规范的语言进行交际,这就是语言规范化。
语言规范的标准不是哪个部门哪个个人主观制定的,而是由语言学家根据语言发展规律确定下来的。
语言的规范也不是永远不变的,也要随着语言的发展做改变或调整。
有了规范还必须推广,用来指导实际的语文活动,克服语言使用中种种背离规范的现象。
语言规范化是任何语言都不能缺少的。
语言规范化是限制,不过它所限制的是不利于发展和不便于应用的种种消极现象。
只有限制了这些消极现象,语言才能健康的发展。
这就如同果树剪枝、农田除草,只有把那些芜杂的东西去掉,作物才能顺利生长。
当今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电子计算机在自然语言或人造语言的控制下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做许多人们做不了或不愿意做的工作。
而能够操纵电脑的语言,必须是规范的语言。
可见信息化促进语言规范化。
二、汉语规范化汉语是汉族的母语,有悠久的历史,是高度发达的语言,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它不但是汉族的交际工具,也是中国国内各民族间的交际工具。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做好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工作,提高现代汉语的规范化水平,使它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
现代汉语有明确的规范。
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下面就对这个规范做些解释。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信息的载体。
共同语必须有明确的标准音,而这个标准音只能是具体的地点语音,不能是地区的语音,也不能是人造的语音。
现代汉语的标准音只能是北京音,而不是其他地方的音。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是由汉语发展的历史决定的。
北京作为中国的都城,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金元时代起,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
在这个漫长的岁月中,北京音逐渐扩展到全国,得到生活在各地的汉族人民认可,确立了它的标准音地位。
明、清的官话,基本上是以北京音为标准音。
辛亥革命后,开展了国语运动,推广了北京音。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大力开展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普通话,北京音作为标准音的地位进一步得到确认。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语音的语音系统为标准,不是以北京人对一个个具体词的读音为标准。
北京音的语音系统,也就是汉语拼音所拼写的系统。
所以学会了汉语拼音,也就基本掌握了北京音的语音系统。
标准音要排除北京的土音。
例如打碎的“碎”,北京土音念сèi;表示禁止性否定的“甭”,北京土音念bíng。
这都不是普通话标准音。
北京音中有一批异读词。
例如,“质量”有人读zhìlìang,有人读zhǔìang;“教室”有人读jiàoshì,有人读jiàoshǐ;“阿谀”有人读ēyú,有人读āyú;“呆板”有人读dāibǎn,有人读áibǎn。
异读词的存在不利于语音规范化。
1985年12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视部联合发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对异读词的读音做了规定。
上面说的四个词,前一个读音成为规范音。
语音也是发展的。
有些词语的读音发生了变化,读音的规范也要适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