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自然生态现状和发展趋势展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目前自然生态现状和发展趋势展望

学院:经济学院专业:14级金融学姓名:王兴学号:I41414005

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我国生态的现状、恶化造成的严重后果及保护对策,并对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生态环境,现状,保护,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农业也相继迅速发展起来,然而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工业有害物质排放,资源过度开发,农业化肥及除虫药剂大量使用,生活废弃物及垃圾的污染等,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失衡,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为了让国人更清楚的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为了让国家就生态环境问题作出正确的保护措施,对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现状作出分析势在必行。同时有助于国人积极参与国际生态环境合作,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一、我国目前自然生态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负载过重,加上长期以来对土地、森林、水和矿产等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缺乏对生态保护的必要保护和建设,我国当前环境趋势非常严峻。

二、我国生态恶化造成的严重后果

(一)水土流失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千米,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千米。

(二)草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北方半干旱地区草场退化极为严重,例如内蒙古自1967至今,退化面积达3067万平方公顷。

(三)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据统计,我国有约7.7%的脊椎动物濒临灭绝,约4000~5000种高等动植物临近濒临。

(四)酸雨区面积进一步扩大,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由于大量燃烧煤等化石燃料,空气中排放的污染气体也越来越多,导致大面积的酸雨降水。

(五)城乡污染污染程度不断加剧等。

三、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一)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道路

近年来,漯河市委、市政府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漯河提升到城市品牌战略地位,突出生态建设“水”和“绿”两个主题,确立了“突出滨河城市特色、培育绿色文化景观、统筹城乡一体绿化、建设生态宜居名城”的城市发展定位。他们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努力将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坚持防治并举的方针,强化措施,标本兼治,严格执法,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重点流域污

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城乡环境持续得到改善,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抓生态就是抓发展,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已经成为漯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

(二)加强保护环境意识,从自己做起

1.植树造林,故土养土,伐木需植树。植树造林,可以故土养土,慢慢解决过度地砍伐树木造成的森林快速减少、严重的水土流失等问题;

2.禁止虐杀珍惜动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些动物濒临灭绝,不单单是因为物种进化,更大的原因,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使得它们原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加速了它们的灭亡;又或者是因为人类对其的过度虐杀,使得它们的数量快速减少!生物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要禁止虐杀珍惜动物,严禁高价买卖珍惜动物。

3.垃圾分类回收。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很好的一个途径!

(三)加强生态环境立法和执法工作

为了有效解决我国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加快制订和完善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于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案件坚决予以查处,决不姑息。对于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优秀事迹,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并给予重奖。

四、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趋势展望

二十一世纪,我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环境压力,但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给环保工作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发展的前途所在”。也只有这样,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屹立于世界之林。

五、结论

生态环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此外,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肩负着的重大使命和职责。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地球的青春活力,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国家才能持续高效的发展,子孙后代才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园。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贡献的,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生态学》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科学出版社

刊名:决策探索马磊2014年10期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城市发展研究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