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经典)
2020年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2020年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临考前复习建议1. 以二轮复习专题资料为主,将12个专题资料涉及的核心知识掌握,并留意后面的综合题。
2. 关注本学期做过的各大模拟试题。
3. 侧重复习区域:东南亚、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中国西北地区、长江流域。
4. 脱贫攻坚热点:脱贫致富的一类题型,注意从哪几方面回答。
(重点:增加科技投入、附加值、品牌、保护生态、电商、旅游等)5. 考试策略:先易后难、认真全面审题(材料、题干、选项、图表、图例)、将题目的定位词、关键词圈出,然后到材料中找到相关信息。
一、近年综合题命题特点1. 区域背景,一中一外,兼顾热点2. 真实案例,问题探究,设问精细3. 自然地理专业化,人文地理案例化4. 分析事象成因,评价区位条件5. 预测发展前景,渗透学科价值6. 体现学科思维,践行立德树人二、综合题特点一、选材新颖,考查主干,兼顾基础,凸现能力。
二、突出地理学科特点,重视对图表的分析和解读。
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并重,学科知识与实际联系,重视现实问题,强化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以区域地理为载体,测试与高一地理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
五、试题类型与分值构成较为稳定三、综合题答题中常出现的问题1、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不清,空间定位不准,不能准确答题。
2、没有系统的答题思路,答题随意性强,有效答题率不高。
3、不善于联系所学原理、规律进行科学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
4、答案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条理和层次不明确。
5、缺乏全面、辩证分析,缺乏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
6、文字表达能力差,文字不精炼简洁,用词不严谨、不规范、不科学、关键词错别字多。
四、四步操作程序第1步:审设问——点滴不漏(1)细审题,弄清题目要求高考综合题的表述方式,一般由三类关键词组成,即题目中心词、条件限定词、解答指令词。
①条件限定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或性质等。
②题目中心词: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
③解答指令词:回答问题的方式要求。
高考地理:综合题拿高分的技巧

高考地理:综合题拿高分的技巧
要在高考地理综合题中拿高分,可以考虑以下技巧:
1. 熟悉考纲:了解地理科目的考纲和考点,明确各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出题的规律。
2. 多练习真题:通过多做真题,了解题目类型和解题思路,熟悉题目的表达方式和解题的关键点。
3. 积累基础知识:地理科目需要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地理事实和地理原理,要通过不断复习和积累,保持知识的牢固程度。
4. 系统学习:地理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有相互联系和影响,要通过系统学习,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5. 掌握解题技巧:地理综合题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来解答,要学会如何根据题目的要求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尤其要注意运用地图、数据和图表等资源进行分析和解答。
6. 注重素质拓展:地理综合题往往与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有关联,要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问题的地理背景,加强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培养综合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7. 时间管理:地理综合题通常较多,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因此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和控制,合理分配答题时间,避免在某一题目上花费过多时间而导致其他题目难以完成。
8. 注意答题技巧:在解答地理综合题时,要注意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细节,并且在写答案时要清晰、简洁、准确,用适当的表达方式来解答问题。
综合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提高对地理综合题的理解和解答能力,从而在高考中取得较高的分数。
高考地理答好综合题把握关键动词

把握关键动词答好综合题综合题目设问时常常会用到诸如“分析、描述、简述、综述、概述、归纳、指出、说出、简析、说明、推测、列举、比较、阐释、论述、评述”等动词,此类行为关键动词成员众多,在地理主观题中是每题必现,直接关系得分的高低。
加上与其他行为动词搭配使用,出现“分别说明、看图指出、对比说明、据图描述”等新动词,更显五花八门,有必要进行区分。
一、试题分类《一》“描述”类试题“描述”就是描写叙述,对事物进行一定形象化的阐述,把图形语言和数字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
描述侧重于考查考生对地理概念和地理术语的把握程度,类似于“看图说话”“陈述地理事实”,与“指出、说出、简述”等词语类同。
高考题中常见对多种地理事物外部特征的“描述”题:1)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2) 地理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3) 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4) 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5)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6) 气候特征【气温特征、降水特征、季节组合】7)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主要地形区、海拔状况、特殊地貌类型、有时大致说明各种地形的面积大小和比例关系。
】8) 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9) 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10) 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主要从空间分布(总体上把握“点”“线”“面”的分布趋势;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例1】雅鲁藏布江大拐弯400多公里河段蕴藏着4000多万千瓦水电资源。
读下面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
(1)描述该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详细解读第一讲地理位置

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的马普托跨海大桥连接 位置:地处非洲东南部,东临莫桑比克海
海湾南北两岸,成为这一南部非洲都市的崭新名 峡,与马达加斯加岛隔海相望。
片。图甲为莫桑比克地理位置图,图乙为马普托
大桥位置图。
答案:位于南半球 低纬热带,地处非洲 东南部,东临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 斯加岛隔海相望。
描述莫桑比克的地理位置特征。
3.读下图,完成要求。 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答案:位置: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 大西洋(海陆位置);跨热带、亚热带、温带 三带(经纬度位置);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 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 西接安第斯山脉,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相对 位置)。 意义:纬度跨度大,地表热量迥异(气候), 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业);海岸线长, 利于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运输(交通);与多 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与合作;成为南极 科学考察休整、给养补充的基地(地缘关系)。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马尔马拉”在希腊语中是大理 石的意思,沿岸地区自古就开采大理石、 花岗岩和石板等。海岸陡峭,平均深度 183米,最深处达1355米。沿岸城镇均 为兴旺的工农业中心,有些是旅游胜地。
解题技巧: 马尔马拉海的位置特点可以从海陆位
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描述。图中显示, 马尔马拉海位于地中海与黑海之间,是黑 海与地中海的海上唯一通道,交通位置和 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马尔马拉海北侧为欧 洲,南侧为亚洲,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图中显示,马尔马拉海位于41°N、27°E 附近,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属亚热带地区, 马尔马拉海位于东半球。
课标解读:地理位置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某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 置作出简要评价。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之六——过程类

⾼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之六——过程类来源:⾼考地理资讯⼀、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间变化特征。
⼀般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图⽂材料为载体,根据材料和地理原理分析得出主要地理过程。
⼆、解题技法(⼀)过程性分析型综合题考查⽅向主要为:1.有限时段内的依时⾏为。
在⼀定的时间间隔内,尽可能详尽地记录地理现象的依时⾏为,从中发现地理事实变化规律,以便推测该时段之前或之后的变化状况;2.对未来可能发⽣的地理⾏为进⾏模拟和预测;3.研究地理过程与地理分布之间的耦合关系,从⽽把地理学的规律统⼀于时间与空间的共同基础之上。
(⼆)答题思路解题步骤:第⼀步,确定区域位置;第⼆步,调⽤相关原理;第三步,按照时间维或因果链,⽤地理语⾔叙述其过程。
三、答题模板答题过程中应注意地理事物的以下特性:1.时间性:答题过程要遵循发⽣、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
如地理事物的发⽣过程:a→b→c→d,不能写成d→c→b→a,要注意过程的时间性。
2.因果性: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发展、演变的过程不仅有时间先后顺序,⽽且⼀般有明确的因果联系,答题过程中注意要由因索果,保证答题过程的逻辑性。
3.完整性:过程性分析型综合题⼀般是按点给分,要求考⽣对基本概念、基本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把地理过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因果关系⽤地理语⾔完整的表达出来,不要遗漏其中的过程。
如地理事物的发⽣过程a→b→c→d,不要跳跃式写成a→c→d。
4.精细化:答题过程要精细化,既然是⼀个过程,就要把每个过程都逐⼀写下来,切忌⼀个过程⼀句话就概括完毕。
但不能出现滔滔不绝、下笔千⾔,不能把简单题写成⼩作⽂。
四、过程类试题分类1.⾃然地理部分(1)⼤⽓受热过程: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辐射、⼤⽓逆辐射等⼤⽓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和对地⾯的保温作⽤等。
(2)热⼒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近地⾯冷热不均引起的⼤⽓垂直运动、同⼀⽔平⾯上⽓压⾼低的变化、空⽓的⽔平运动、等压⾯的弯曲变化及热⼒环流的典型案例(如⼭⾕风、城市风、海陆风等)的形成过程。
高考常考地理问题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大题标准答题技巧模板(45道综合题)一、缺水(旱灾)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1、自然原因:气候特征(降水和蒸发);河流和湖泊(灌溉水源);农作物需水季节2、人为原因:用水量大(人口、工农业)、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解决措施: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二、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自然原因:气候降水、地形坡度、土质、植被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乱砍乱伐、修路、开矿治理措施: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坡度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三、河流水量大的原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大,集水区广支流众多,水系庞大四、河流的补给雨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地下水五、水电站的作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供水、防凌、减淤河流凌汛的条件地维度向高纬度流。
最冷月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六、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未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
水量和落差的大小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回答思路如下:如: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七、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1.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容量大)2.地质条件: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上游:修建水库、拦截上游来水,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中游:修建水库、拦截上游来水;修建分洪、蓄洪工程;(部分河流:裁弯取直、加固大堤)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人海河道其它:加强天气监测、预报;鼓励参加灾害保险;学习抗洪知识技能;提高防洪意识3.淹没区大小(移民和搬迁;文物淹没;农田淹没)八、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人手:①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治水污染;②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③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④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长;⑤控制人口增长。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总结高考地理综合题是地理科目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察学生综合分析、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的重要手段。
下面总结了一些高考地理综合题的答题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一、审题准确、理解题意地理综合题往往会给出一篇较长的文字材料,同学们在答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这篇文章,理解题目要求,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和关键信息。
在阅读文字材料的同时,可以用铅笔对重点部分进行标记,方便回答问题时快速定位。
二、细致观察、重点突出在综合题中,有些问题需要同学们从图表、图片、地图等素材中提取信息进行分析和回答。
在观察这些素材时,同学们要细心观察,重点突出,确保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的信息。
可以通过标记、画线等方式,把关键信息标记出来,便于回答问题时准确无误。
三、善于归纳、整理信息解答地理综合题时,同学们会面对大量的信息,此时需要善于归纳和整理信息,找出规律和联系。
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总结提炼关键信息的方式,将信息按照主题、时序、区域等进行分类整理,帮助自己更清晰地理解问题和寻找答案。
四、善于应用、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地理综合题目往往会考察同学们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掌握地理知识并能够灵活应用非常重要。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运用地理常识、地理规律和地理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利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五、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解答地理综合题需要同学们具备逻辑思维和思维能力,所以在回答问题时要保持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可以先理清问题的思路框架,分析问题的要素和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路径,然后按照逻辑进行有条理地回答。
六、精确计算、数据准确在地理综合题中,有些问题需要进行数量计算,此时同学们要注意计算过程的精确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并进行多次核对,避免计算错误。
在使用数据进行分析时,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尽量查找权威的数据来源。
七、语言规范、简洁清晰高考地理综合题的答题要求一般为语言规范、简洁清晰,因此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答案。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高考地理答题模板XXX一、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1.五步操作程序: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修饰词和限定词;2)列出模板,包括描述详细描写、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写、罗列要素、分析+叙述、实例+分析、有利+不利、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因为A以A比B、正面意义+负面意义、正面影响+负面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判断理由+结论、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结构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等;3)仔细筛选,根据限定词、所在地区、地理事物特性和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4)酝酿语言,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5)书写答案,使用地理语言、套装语言、逻辑语言、精炼语言和一语中的。
二、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1.地理位置分析: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如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交通位置、经济和军事位置以及相邻地区等。
2.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该地地形主要包括五大类地形,即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
地势起伏小小不一,有些地方山高谷深,有些地方则相对平坦。
地势特征也不同,有些地方海拔较高,有些地方则比较低。
3.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该地区地势起伏大,山河相间,其中一些地方山高谷深,而另一些地方则相对较平缓。
4.某地地形分布特点该地区的某个方位主要是山地。
5.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我们可以通过等高线的分布、河流流向和水系的形状来判断地形地势。
如果水系呈向心状,那么该地可能是盆地;如果呈放射状,那么该地可能是山地。
6.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地形特征是崎岖不平;内蒙古高原的地形特征是地面坦荡;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是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高考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综合题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综合题答题技巧【第一部分 方法指导】地理事物可以分为点状地理事物,如聚落、机场、站点等;线状地理事物,如交通运输线、等值线等;面状地理事物,如区域、自然保护区等。
不同的地理事物,其分布特点描述有所不同,需要做好区分。
其基本描述均从“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两个角度展开。
一、线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线状地理事物的水平分布,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线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其描述角度:(1)分布的趋势——看延伸方向、看增减方向(2)分布的范围——看数值(3)分布的疏密——看疏密(4)分布的凸变——看弯曲(5)分布的极值——看闭合(6)其他:分布的发展变化等(用动态的眼光看)线状地理事物的垂直分布,试题通常以统计图来呈现,其描述角度:(1)看数值最大的点、数值最小的点和转折点( “拐点” )(2)看变化的趋势:上升或下降、陡或缓、波动变化二、点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
具体描述:(1)总体分布特征(疏密、数量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2)方位:面上分布即分布在图中什么位置;线上分布即与图中其它地理事物的联系(如沿河流、沿交通线分布等)(3)极值区位置(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图中什么方位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
)(4)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
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三、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1)说明位置;(2)延伸方向;(3)形状;(4)面积大小。
(5)集散状况。
例题1(2023·全国·高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邮政服务是向所有公民提供基本通信需求的统一规范、低价普意的普遍服务,而快递服务主要是为社会特殊需求和有支付能力的部分成员提供个性化、限时送达的商业服务。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超实用)

综合题答题技巧和常见模板1.综合题的规范解答(1)科学审题一道问答题由题目中心词、条件限定词、内容回答词和解答方式词(指令词)构成。
题目中心词是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制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等,内容回答词为该题必须回答的内容,解答方式词则为回答的方式。
(2)看清图示答题时要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3)整合知识,组织答案在审清题目、定出所考区域、理清所要考查内容的前提下,要迅速回归课本,检索所学知识,整理答题思路,多角度全方位组织答案。
(4)语言精准,书写规范规范准确的表述应做到:①语言精练、专业。
专业就是要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精炼就是不说废话,不离题,避免语言过于生活化或者不简洁。
②书写规范。
一是要做到逻辑严密、顺畅;二是要条理清晰,层序分明;三是杜绝病句和错别字。
2.常见的综合题答题模板(1)特征描述类问题的解答地形特征某区域①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等)多样还是单一,哪种类型为主,组合情况,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②地势:地势起伏状况(如北高南低),地势高低(如青藏高原海拔高)某地形区海拔高低、起伏变化、特殊地形地貌天气气温高低、阴晴、雨雪、风向和风力,以及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气候某区域气候类型多样或单一,哪种类型为主,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某种气候①气温:季节变化,最热月和最冷月气温高低,年较差大小②降水:年降水总量多少,季节变化,年际变化水文某区域流域特点,内、外流河,河流发育情况,流程长短,河流补给类型,水量大小,丰、枯水期等某水系水系形状(扇形、树状、羽状、向心状、放射状),支流多少,排列分布某河流水量大小和季节变化,流速,汛期时间和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和长短,有时需描述水能、河道特点等湖泊内或外流湖,咸或淡水湖,成因类型(构造湖、火山口湖、堰塞湖、海迹湖、冰蚀湖等),水位变化人口分布人口疏密,分布均匀或不均匀,集中分布在哪里城市分布分布均匀或不均匀,集中分布在哪里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面临的问题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工业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面临的问题交通主要运输方式,线路走向区域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高、中、低、纬),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质、气候、河湖、植被、资源等人文地理特征工农业生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结构和水平、主要农产品、工业生产结构和水平),居民(人种、语言、宗教信仰)等等值线分布等值线数值高低、疏密变化、延伸方向、弯曲情况(2)原因类问题的解答太阳辐射量纬度(同一纬度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天气和气候状况,地势高低和坡向(阴坡、阳坡) 气温等温线走向①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因素);与海岸线平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洋流的影响;等温线闭合,若数值中高周低为盆地,反之则为山地或高原气温年变化纬度(不同纬度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下垫面(地形、洋流和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如风向变化)气温日变化某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可能有:受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云量少;地处内陆,热容量小,变温快降水海陆位置(内陆干旱少雨);大气环流(受低气压带、夏季风控制,降水较多);天气系统(锋面、气旋控制多雨,反气旋控制少雨);地形(迎风坡降水多);洋流(暖流增温增湿);植被和水文状况(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人类活动(城市雨岛效应)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地势特点影响河流的流向;地形影响河流流域面积、水量、水系类型、河流流速凌汛的形成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结冰期,二是有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降水影响河流水量、水位的高低及季节变化河流含沙量的多少与地形、土质特点、植被状况、降水特点等有关河流水能的丰歉与河流水量和流速(落差)有关地表形态板块的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形成地表宏观地貌。
最简单实用的2020年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

1.农业特点:农业结构(农林牧副渔)、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规模、科技水平、机械化程度、商品率等
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
畜牧业(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
2.工业特点:工业结构、主要部门、工业产值等
3.交通特点:重点掌握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加强地质灾害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等)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火山喷发
岩浆沿地表薄弱地带喷出地表
与地震带分布相似,都在板块交界处,印尼最多
滑坡
植被类型:植被种类及形态特征受制于地理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在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等环境下,
其类型和特征差异巨大,一般规律:从赤道向两极,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温带落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寒带苔原-冰原。
植被形态特征:热带雨林—种类丰富、枝叶茂密、主干高大、滴水叶尖、板状根等;热带草原—稀树草原,树干粗大如瓶,可储存水分,如非洲的猴面包树、南美的纺锤树;热带荒漠—植物稀少、耐旱;如枣椰树、仙人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根系发达,叶子细小、厚实、坚硬,有蜡质光泽可反射太阳光等,如橄榄树;温带荒漠中,骆驼刺叶子退化,叶小而硬,根系发达,地下部分往往是地上的几倍甚至是数十倍。苔原—低等植物,以苔藓、地衣为主等等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沛;
④河流流量大、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珠江水系横贯东西,上游水能丰富,中下游水
2020年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经典)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总结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
二、基础:明确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的答题思路。
三、关键: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原因(自然、人为); 条件(有利、不利); 影响(正面、负面)评价(积极、消极);区位(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措施(生物、工程、技术);要素(总量、结构)具体答题模式总结如下----☆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5.特殊地貌(如冰川地貌、喀斯特地貌、风积或风蚀地貌等)【注】前3点是常答点☆如何描述气候特征1气温(热量):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年、日较差,积温2.降水:空间分布,季节变化3水热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夏季寒冷干燥”等)4光照:强弱,多少5.风:风力大小,空间分布【注】前3点是常答点☆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注】前4点是常答点☆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注】1、2、4、5点是常答点☆影响太阳辐射(光照)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气候特征、河流补给、流域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土壤特性、降水集中程度3.结冰期:有无、长短。
2020高考重点考点高中地理综合题的分析思路和答题方法集锦

高中地理综合题的分析思路和答题方法集锦一、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如重庆市年日照时数仅1200 多小时)1 .昼长;2 .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3 .天气气候状况。
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1 .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 .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三、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1 .纬度;2.地形、地势;3.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洋流等);4 .天气状况。
四、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2 .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3 .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气候的海洋性越强、气温年较差越小(最热月气温在2 或8 月);气候的大陆性越强、年较差越大(最热月气温在1 或7 月,且秋温大于春温)。
五、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1 、纬度或太阳辐射:低纬区大于高纬区2 、季节变化:夏季大于冬季3 、下垫面:海小于陆、林地小于沙地、同一位置地势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六、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七、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占用破坏河道)。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一)自然原因:1 .水系特征:(1)流域广,支流多;(2)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3)中下游多为平原,(荆江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 .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 .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精选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精选篇1:高考地理答题技巧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考试的时候技巧很重要,看看下面的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吧!一、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规律(一)选择题的命题规律1.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二)应试策略1.镇静冷静,信任自己推断2.仔细审题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4.仔细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三)应试技巧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留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
3.认真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当避开的朝向是: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答案:D 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四周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
北极四周风带为极地东风带,详细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
4.选项错误的几种状况:(1)因果颠倒(2)前后冲突(3)表述肯定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关(四)解题方法介绍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学问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学问,留意必需看完全部选项再选择。
2.排解法:假如选项排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比,排解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例如:(江苏卷)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答案:D 点拨: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应当利用绝大部分河水,故排解了A、C;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不现实,又可以排解B,正确答案为D。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总结(7篇)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总结1.明确题干要求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由提供条件的疑问句或陈述句构成,长短不一,图文并茂。
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
如“最多的是”、“最合适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等。
____分析解题条件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____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判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
选项叙述错误常有以下几种情况:误为因果,如“在副高控制下,长江中下游多雨”。
表述绝对化,如“迎风坡降水一定多于背风坡”。
前后矛盾,如“卫星在大气层中高速运转能较好地散热”。
概念混淆,如“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将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表述错误或不完整,如“赤道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太阳系是由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
____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
尤其有的选项本身叙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对这种选项要特别注意。
____分析判断。
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作层层分析,找出规律,最后作进一步分析成因。
6.勿漏辅图。
有些地图配有辅图,如课本中的洋流图,就配有一幅北印度洋夏季洋流辅图,我国的地图往往配有一幅南海诸岛的辅图。
辅图有时有很重要的信息,读图时更需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应的位置,不可忽视。
高中地理解题技巧有哪些审题慎重试题信息可分为:题目文字信息、图像图标信息、问题信息和答案信息。
了解试题信息的呈现方式,快速获取、准确解读试题信息,明确出题者考查意图是解题的关键。
注意比较在对客观题的答案设置中,往往按照思维定式、答题细节、主要地理知识误区、主干考查设置考查内容和答案选项,一些试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在两个答案之间差别不大。
因此,在做客观题时,要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思维尽量开阔一些,思考问题时辩证一些、全面一些,在比较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2020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整理

2020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整理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5)书写答案。
“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02气候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高低(决定因素)。
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地势。
阴坡阳坡,海拔高度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4.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
(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①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②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③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④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①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②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③地形: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愈小。
如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区位选择类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区位选择类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区位选择类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答题模板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吞没居民点港口建立的区位条件答题模板【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1.经济腹地条件:a.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影响着客货流量);b.客货流量大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c.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2.城市依托:a.交通便利;b.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答题模板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那么为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2.较强的商品消费才能、稳定的商品来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那么为市场最优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答题模板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答题模板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答题模板【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3.地势:平坦开阔【人文条件】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2.交通:交通便利3.军事:符合国防平安需要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答题模板1.路况:周围道路宽阔2.与市内外交通联络3.工程量大小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答题模板【自然条件】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3.气候:少云雾。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中)自然灾害/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有哪些方面?)2.水文特征(有哪些方面?)3.降水特征(降水量、时长、强度)4.气候异常(普降暴雨,降水比常年偏多,例如“百年不遇”)人为原因:1.植被破坏(乱砍乱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能力降低;植物涵养水源、调节能力降低)2.围湖造田(蓄洪峰能力下降。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柩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缺水(旱灾)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自然原因:1.气候特征(降水和蒸发);2.河流和湖泊(灌溉水源);3.农作物需水季节人为原因:1.用水量大(人口、工农业);2.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解决措施: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3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适应于黄土高原、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化、西南地区岩漠化、南亚、东南亚地区自然原因:1.气候(降水);2.地形(坡度);3.土质;4.植被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乱砍乱伐;修路;开矿)治理措施.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等);制定法律法规;提局意识4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治理措施:适应于我国西北、中亚、西亚、非洲、澳大利亚、美国西部内陆、秘鲁、阿根廷、巴西等地区自然原因:1.气候(降水、蒸发、风力);2.植被人为原因:破坏植被(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修路;开矿)治理措施:合理载畜量;人工种草;实行轮牧;退耕还牧还草;生态移民;解决牧区能源问题(风能、太阳能等);制定法律法规;提i W j意识5滑坡泥石流的原因、治理措施:自然原因:1.降水(雨量、时长、强度);2.地形坡度;3.岩石破碎(板块、断层)4.植被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乱砍乱伐;陡坡开荒;开山挖石;开矿)治理措施:加固陡坡;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制定法律法规;提[Wj意识5土壤盐碱化的原因、治理措施: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治理措施华北地区地形低洼;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不合理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不合理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减少种植业比例;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7地震破坏程度(烈度)的影响因子、治理措施:自然原因1.降水(雨量、时长、强度);2.地形坡度;3.岩石破碎(板块、断层)3.植被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乱砍乱伐;陡坡开荒;开山挖石;开矿)治理措施加固陡坡;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柩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8自然灾害损失大小的原因、治理措施:自然原因1.降水(雨量、时长、强度);2.地形坡度;3.岩石破碎(板块、断层)3.植被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乱砍乱伐;陡坡开荒;开山挖石;开矿)治理措施加固陡坡;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制定法律法规;提局意识能源7能源按来源分类:①来自地球内部:地热和核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总结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
二、基础:明确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的答题思路。
三、关键: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原因(自然、人为); 条件(有利、不利); 影响(正面、负面)评价(积极、消极);区位(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措施(生物、工程、技术);要素(总量、结构)具体答题模式总结如下----☆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5.特殊地貌(如冰川地貌、喀斯特地貌、风积或风蚀地貌等)【注】前3点是常答点☆如何描述气候特征1气温(热量):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年、日较差,积温2.降水:空间分布,季节变化3水热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夏季寒冷干燥”等)4光照:强弱,多少5.风:风力大小,空间分布【注】前3点是常答点☆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注】前4点是常答点☆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注】1、2、4、5点是常答点☆影响太阳辐射(光照)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气候特征、河流补给、流域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土壤特性、降水集中程度3.结冰期:有无、长短。
凌汛:(前提:有结冰期,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即汛、枯变化。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流程(长度) 4.落差大小(水能)2.流向 5.河道曲直情况3.流域面积大小 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如海河、树枝状如长江、向心状如刚果河等)☆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气候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海拔的高低)☆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相对高度愈大,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一般阳坡较高)☆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a.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气候较凉爽;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如株洲)2.政治因素:古都、新都、省会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拉萨、耶路撒冷)5.科技因素(日本筑波)6.旅游因素☆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适用于:地方公路>)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
<适用于:国道>)3.环境要求(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1.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2.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隧道的选址条件:1.要选择在背斜处(a.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b.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2.避开断层☆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1.路况:周围道路宽阔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3.工程量大小☆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3.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1.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1.水域条件(含航行条件、停泊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1.经济腹地条件:对外联系沟通是否密切通畅、经济腹地是否广阔、经济是否发达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自然条件」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农业因素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5.市场因素6.科技因素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5.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日温差3.水源(灌溉)「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业基础☆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治理原则※治理措施上游:调洪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分洪、蓄洪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泄洪、束水(筑坝)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含沙量大;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降水集中,多暴雨;或异常增温导致大面积积雪融化等。
)「人为原因」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1地形条件:.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2.地质条件:稳定,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3.气候水文水系条件:保证水量充足4.库区情况:移民数量,占地搬迁情况,耕地数量,环境状况等☆水库的作用: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4.具有防洪作用5.具有发电价值6.具有灌溉功能7.提高航运价值☆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原因「自然原因」1.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人为原因」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解决措施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3.海域条件:海水盐度高,少污染。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3.地势:平坦开阔「人文条件」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2.交通:交通便利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一)、四季的判断天文方面:从光照图上判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从天文现象上判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极昼、极夜、极光的出现的半球。
气候方面:气团活动;锋面活动;特殊天气的产生;气温中心的变化;气压中心的盛衰;季风(东亚、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北部等)方向的变化;干湿季节;等温线的弯曲;气压带的断裂等。
河海方面:河流汛期;河流补给;河流封冻、解冻的时期及冰期、凌汛的出现;季风洋流等。
生物方面:草木枯荣,开花结实,动物迁徙、繁殖等农业方面:作物生长、黄熟、收摘;植树;渔汛;山地牧场的放牧;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特征;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事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