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是动画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观众对角色的印象和情感。
在中外动画中,由于文化和审美的差异,角色造型设计也有着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对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进行对比与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
一、中外动画角色造型的基本特点在中国传统动画中,角色造型通常更接近于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线条柔和,人物形象常常具有古典美感。
角色的头部和身体比例多是按照现实的人体比例设定的,造型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
而在西方动画中,由于对动画风格的追求与文化的影响,角色的造型往往更加夸张和富有创意。
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可能会被夸大或拉长,使角色看起来更加有趣和富有动态感。
1. 服装风格中国传统动画中的角色通常穿着古代的汉服或唐装,这些服装在色彩和图案上也更接近于古代的绘画风格,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而西方动画中的角色则穿着更多元化的服装,既有现代时尚的衣着,也有具有时代特色的服饰,其中还包含着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借鉴。
2. 面部表情中国传统动画中的角色面部表情通常较为内敛,表情更多地依靠眼神和手势的表达。
而西方动画中的角色往往面部表情更加夸张、生动,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来表达角色的情感,这与西方人的语言和情感表达习惯有关。
3. 体型特征中国传统动画中的角色体型多以柔美、秀美为主,人物身材比例比较匀称。
而西方动画中的角色则具有更加多样化的体型特征,有的角色可能非常矮小,有的则可能非常高大,这样的设计更加符合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1. 文化传承与审美观念中国传统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受到了中国古代绘画和文化的影响,强调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下的独特美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西方动画中的角色造型则更加注重现代审美观念和多样化的文化传承,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还融合了现代的审美需求和创新理念。
2. 社会背景与时代需求中国传统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更加注重历史文化传统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呈现,追求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韵味。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形象、颜色、姿态、服装等方面的设计,营造出角色独特的形象和性格特征,从而赢得观众对动画作品的喜爱和认同。
在中外动画作品中,角色的造型设计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和特点,本文将分别对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进行对比和研究。
一、中外动画角色造型的差异1. 性别差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男性形象主要体现出英雄豪杰和忠诚正直等特点,在角色造型中常见有剑客、武士、侠客等形象。
而女性形象则注重柔美与细腻,外形多为丰腴、柔弱、美丽的形象,如花瓣般的裙摆、清纯的脸庞等。
而在外国动画作品中,性别差异呈现得不太明显,女性形象通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温柔贤淑,而是更加独立自主和有力量感,有时甚至比男性角色更加勇敢张扬,如《冰雪奇缘》中的安娜、艾莎等角色。
2. 表情差异中外动画角色在表情和面部特征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感表达不太直接,通常采用“伏笔式”表现,通过几点微妙的变化来表现出角色的内心感受,常以眼睛、眼泪、凝视等方式来表达情感。
而在外国动画中,角色对情感的表达更加直接而生动,常用眼睛和嘴唇表达情感,甚至在剧情紧张或宿命感强烈的情况下,会放大角色的面部表情来加强效果。
3. 孩童角色差异中国动画中,孩童角色通常看起来更成熟,目的是表现出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层次。
而外国现代动画作品中,孩子们的形象与成人相差不大,性格特点更加明显,常常拥有独立的思想,因此在设计上更加注重刻画孩子们的独特性和魅力。
1. 中式动画角色造型的特点中式动画角色造型通常非常古朴、传统,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常常在面部和服装上融入了中国古代文化元素,如旗袍、披肩等,以营造出中国古典文化的氛围。
此外中式动画还常常注重对人物的魅力塑造,以营造出人物的气质和魅力,如“仙女公主”、“武松”等。
欧美动画角色造型常常注重对细节的塑造,通过细节的表现来手稿人物的魅力和特点,如《狮子王》中的“辛巴”和“拉菲”等,注重对人物的脸部表情和身体姿态进行刻画。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我们可以从角色的性格特点来分析。
在美国动画中,经常出现个性张扬、自信、勇敢的主角。
比如《疯狂原始人》中的格鲁,他勇敢、机智、有冒险精神。
在《冰雪奇缘》中,女主角艾莎与安娜也充满朝气、活泼、积极向上。
这些角色都展现了美国人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自信精神。
而在中国动画中,角色的性格往往更加沉稳、坚韧、内敛。
比如《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他聪明、机智,但同时也充满着睿智和智慧。
在《大鱼海棠》中,女主角青鱼勇敢、善良、坚毅。
这些角色塑造反映了中国人注重内心修养和情感的深度。
在中国文化中,含蓄与克制是被推崇的品质,这也反映在角色的性格上。
动画角色形象的塑造也反映了中美价值观的差异。
在美国动画中,角色形象常常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类形象,并且对于外貌的表现更加注重。
比如在《美食总动员》中,主人公雷米就是一个外表讨喜,令人愉悦的老鼠形象。
而在中国动画中,角色形象往往更加奇特、虚幻,更关注内心世界的表现。
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主角哪吒,他具有独特的外貌和神力,同时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
在价值观方面,美国动画更加注重个体主义和自由。
在多部美国动画中,主人公讲究自己的价值和梦想,追求自由、独立和平等的权利。
而中国动画则更注重家庭价值观和责任感。
在中国动画中,主人公通常受到家庭、社会的关怀和教诲,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在冲突解决方式上,中美动画也存在差异。
在美国动画中,常常强调团队合作、冒险精神和个体拼搏。
比如在《超人总动员》中,全家人齐心协力,共同解决问题。
而中国动画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孝道礼仪。
在《大鱼海棠》中,青鱼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让水里的人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这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之道。
中美动画中的角色塑造确实反映了两国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他们塑造的角色形象、性格特点以及所呈现的价值观念都体现了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
美国动画更加偏向个体主义、自由和冒险精神,而中国动画更注重内心世界、家庭价值观以及责任感。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比照分析摘要:动画作品已经成为当前影视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动画人物形象也已经成为影视形象塑造中的重要局部。
与其他影视作品一样,动画作品也深受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风俗的影响,这就导致了东西方在动画人物设计上的一些显著差异。
本文主要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进展比照和分析。
关键词: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比照一、动画人物的时代属性分析随着越来越多电影动画作品的出现,电影动画开场得到了广阔观众的承受和认可,电影动画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在观众的心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影视动画的开展,已经经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影视动画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和开展,这对于当时正处于混乱中的旧中国来说,是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的难能可贵的成就。
20世纪20年代,万氏兄弟的广告动画"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开启了中国影视动画开展的里程,一直到80年代,这是中国动画自我探索、发现的重要过程,在这期间,取得过辉煌,也陷入过艺术开展的低谷。
1956年,由美术电影厂拍摄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就在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节获奖。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是中国动画创作开展的黄金时期,拍出了一批中国美术电影历史上最优秀的作品,如除了蜚声国际的"大闹天宫"以外,"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也建立了中国影视动画的良好口碑。
但是这种早期的辉煌在中国影视动画的开展史并未能持续下去,特别是在整个中国社会陷入巨大的政治风暴以后,文化的开展出现了整体性的断层。
影视动画也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遭受到了消灭性的打击。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动画业才又进入一个全面复兴的时期。
但是随着日本动画产业的蓬勃兴起,美国迪斯尼公司大手笔制作的侵袭,中国的影视动画在近十几年以来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上,不仅没有特别优秀的作品能够走向国际打造中国特色,更重要的是,对于我们自己国家的观众,也没能奉献出特别优秀的影视动画大餐,在现在成长起来的"80、90后〞里,关于影视动画的记忆,他们可能更记得的是日本的"樱桃小丸子""聪明的一休""灌篮高手""千与千寻"以及美国迪斯尼的"猫和老鼠"等影视动画作品。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是动画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仅是为了让角色更好地表现出其个性特点,还可以为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和氛围营造起到重要的作用。
而中外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对两者进行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在整体造型风格上存在差异。
传统的中国动画角色造型注重线条简洁、寓意深远,追求一种含蓄和内敛的美感。
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其造型简单大方,通过代表猴子的尾巴和石头头环等细节来表现角色的形象。
而西方动画角色的造型更加夸张和多样化,注重色彩的丰富和对角色特点的夸张呈现。
比如迪士尼的经典动画片《白雪公主》中的七个小矮人,每一个小矮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外貌特征,比如长胖胖、啄木鸟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外动画角色在表情和动作设计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的表情和动作往往比较含蓄和细腻,更偏向于静态的表现方式。
比如《大闹天宫》中的猪八戒,其表情变化较少,而更多的通过动作来展现其特点。
而西方动画角色的表情和动作表现更加夸张和活泼,通过变化多样的表情和动作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比如《冰雪奇缘》中的雪宝兔,其憨态可掬的表情和灵动的动作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和温暖。
中外动画角色在服装和配饰设计上也有所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的服装设计注重传统文化的表现和民族特色的展示。
比如《魁拔》中的角色服装融入了中国古代战士的服饰元素,呈现出一种古朴、威严和庄重的感觉。
而西方动画角色的服装设计则更加多样化和奇特,注重对角色身份和性格特点的展示。
比如《功夫熊猫》中的主角,其着装既体现了中国武术的特点,又兼具卡通形象的特色,使角色形象更加生动有趣。
中外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方角色造型更注重简洁、寓意深远和静态的表现,而西方角色造型则更注重夸张、丰富和动态的表现。
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为观众呈现了不同的视觉享受和艺术魅力。
在进行动画角色设计时,需要根据作品的风格和情节特点来选择适合的造型设计风格,从而更好地展现角色的个性和故事的魅力。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仅是为了呈现一个角色的外貌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角色的外观设计来塑造角色的个性、气质和情感表达。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在风格、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对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进行对比和研究。
在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注重的是形象的唯美和富有中国文化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的是典雅、庄重、平和的美感,这一点体现在角色的形象上,角色形象以华丽、细腻和富有文化气息为主要特点。
比如著名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中的角色造型,通过粗犷的线条和夸张的面部表情,展现了角色的喜剧化和幽默感。
而中国传统故事动画《西游记》中,角色造型则更加注重表达角色的神秘、独特和仙气。
与中国动画角色造型不同,外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更加多样化和开放。
在西方动画中,角色造型追求的是独特、时尚和现代感。
角色的外观设计更加个性化和多变化,鲜明的颜色、奇特的服装造型和夸张的身体比例都是其特色所在。
比如迪士尼动画中的经典角色米老鼠,其造型简洁明快,大眼睛、大耳朵,加上红色的短裤和大白手套,形象鲜明而又可爱。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差异之一还体现在审美观念的差异上。
中国传统审美观念注重的是内敛、含蓄和细腻的美感,而西方动画则追求的是外放、大胆和张扬的美感。
这种差异的表现在角色造型上,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偏向柔和、细腻的线条和色彩,更注重角色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表达。
而西方动画角色造型则更加直接、明快和富有冲击力,以鲜艳的颜色和夸张的形象来吸引观众的目光。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差异还体现在表现手法上。
中国动画常采用的是平面绘画的方式,二维画面的布局和构图比较简单,更加注重角色动作和情感表达的细腻和可信度。
而西方动画则更注重动态的表现和角色的运动感,在造型设计上更加注重角色的动态性和立体感。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在风格、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注重的是唯美、细腻和富有文化特色,追求的是平和、庄重和典雅的美感。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随着动画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造型的风格、特点和元素等方面来看,中外动画角色的设计存在着许多差异,下面我来简单分析一下。
一、风格差异中外动画角色的风格在设计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中式动画的角色往往具有浓厚的文化和艺术气息,其造型多以中国传统的神话和故事情节作为主题,采用笔墨式的线条描绘,表现出中式风味的美感。
在形态造型上,中式动画角色通常为丰满可爱,线条简洁流畅,颜色亮丽鲜明,而且具有一定的抽象表现手法,常常透露着一种大气磅礴和夸张幽默的特点。
与之相对应的,外国的动画角色多以生动活泼的卡通风格为主,表现出一种活力四射和快节奏的气氛。
其形态特点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细节处理,如眼睛、嘴巴、头发等部位与身体的比例、动作等都要求精细地刻画。
从风格来看,外国动画角色的造型更加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其语言和表情更加贴近于现代人的思维和观念。
二、特点差异中外动画角色在特点上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中式动画角色通常具有神秘、宏大的气质,形象中常常融入着一些中国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理念。
不仅如此,中式动画角色的造型还会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汉族的戏曲、京剧等,蒙古族的口琴等,这些元素都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与之相应的,外国动画角色的形象更倾向于现代性与创新,是对现代科技、文艺和流行文化的一种反映。
因此,外国动画角色非常注重其所体现的主题和社会价值观。
如迪士尼的《狮子王》中的“勇气”、“自尊”等,强调人性的普遍性和共性,旨在教育观众。
三、元素差异中外动画角色在元素上的差异也较为显著。
在中式动画中,常以儒家思想、佛教故事等为背景,角色的造型常常借鉴了这些文化元素,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以及《大闹天宫》中的至尊宝、二郎神等,这些角色的形象都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之处。
而在外国动画中,则以现代生活为基础,大量采取了科技等元素,如《头文字D》中的赛车族、《机器人总动员》中的机器人,这些元素都是对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反映。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我们来看看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相似之处。
在两种动画文化中,都有着对于主角形象的塑造和设计。
无论是国产动画还是国外动画,都有着丰富的角色类型,如英雄、反派、搞笑角色等等。
而在造型设计方面,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动画角色,都是立体的,拥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特征。
无论是中外动画,都善于运用夸张手法来突出角色的特点,在表情、动作、服饰上都能够看到设计师的巧思和用心。
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差异之处。
在中国的动画中,角色造型多以古典、传统的意象为主,比如《哪吒》中的哪吒、《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等等。
这些角色在造型上更倾向于中国文化的符号和特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审美观相结合。
而在国外的动画中,角色造型更多的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比如迪士尼的《美女与野兽》中的美女贝儿、《冰雪奇缘》中的艾莎等等。
这些角色在造型上更偏向于西方的审美标准,更加符合西方观众的审美趣味。
除了文化的差异之外,动画角色的设计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动画角色造型更加注重角色的内在特征,比如儒雅、文雅、睿智等等,而国外的角色造型更加注重外在美感和形象塑造,比如高挑、性感、可爱等等。
在现代动画市场上,中外动画的角色造型设计也在不断的交流与融合。
越来越多的国产动画开始受到外国动画的影响,通过吸收外国动画的优秀元素,不断提升动画的含金量和国际影响力。
而在外国动画市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中文元素融入到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中,比如迪士尼的《花木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这种文化的融合与包容,不仅提高了动画作品的质量,也让观众们更加能够接受并理解不同文化的魅力。
在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方面,无论是相似之处还是差异之处,都展现出了不同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的碰撞和交流。
这种交流与融合既能够促进动画产业的发展,也能够加深观众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希望未来在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方面能够有更多的创新与突破,为观众们带来更多丰富多彩的动画作品。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动画角色造型是动画作品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观众对作品的审美感受和情感连接。
而不同国家的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在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值得我们进行比较与研究。
本文将对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进行对比与研究,探讨其差异与共同点。
一、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差异1. 角色形象中外动画角色在形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动画中,角色形象常常偏向于夸张、可爱的设计风格,例如《熊出没》中的熊大和光头强等角色,他们的造型都非常夸张,让人一眼就可以认出来。
而在西方动画中,角色形象更加多样化,既有夸张可爱的形象,也有更加写实的形象,例如《冰雪奇缘》中的公主艾莎和安娜。
2. 表现手法中外动画角色在表现手法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的表现手法常常以夸张、搞笑为主,例如《熊出没》中的熊大和光头强经常会有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让人感到非常活泼可爱。
而西方动画角色的表现手法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角色性格的深化,例如《疯狂动物城》中的兔子朱迪和狐狸尼克,他们的表现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和性格的深化。
3. 设计理念在角色造型设计理念上,中外动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的设计理念常常以儿童为主要受众,因此角色造型更加可爱活泼,符合儿童的审美和喜好;而西方动画角色的设计理念更加多元化,既有儿童喜爱的可爱形象,也有成年观众喜爱的写实形象,因此角色造型更加丰富多样。
1. 表达情感无论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个性。
无论是中国动画中的熊大和光头强,还是西方动画中的艾莎和安娜,他们的造型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和个性,让观众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感受到角色内心的世界。
3. 吸引受众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受众,让他们对角色产生共鸣和喜爱。
无论是中国动画还是西方动画,角色造型设计都是为了吸引受众的目光和情感,让他们喜爱并关注这些角色,为动画作品的成功播下种子。
1. 善于吸收借鉴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在形象、表现手法、设计理念上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正是可以互相借鉴和吸收的地方。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报告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报告动画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跨越国界和民族文化的差异,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然而,东西方动画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报告旨在对比分析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特色及差异,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影响。
一、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总体差异1.形态特征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形态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动画中,人物形象往往具有修长的身形、大大的眼睛和夸张的面部表情。
这种设计风格突出了人物个性和情感表达,强调动态和视觉效果。
相比之下,东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则更注重平衡和和谐的构图,身材较为匀称,面部表情较为含蓄。
这种设计风格强调意境和内敛的表达方式。
2.色彩运用东西方动画在色彩运用方面也存在差异。
西方动画的色彩往往较为鲜艳、对比强烈,强调对比度和视觉冲击力。
而东方动画则更倾向于柔和的色彩和淡雅的色调,注重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
3.表现手法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各有特色。
西方动画善于运用夸张、幽默和戏剧性的表现手法,强调动作和表情的表演力。
而东方动画则更注重叙事和情感表达,情节较为内敛,强调意境和留白。
二、文化因素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影响1.文化传统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动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文化注重个体主义和自我表达,因此西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个性化,强调个人情感和自由的追求。
而东方文化更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因此东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内敛和谦逊。
2.价值观念东西方的价值观念差异也对动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影响。
西方文化注重实证主义和理性思维,因此西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注重科学和逻辑推理。
而东方文化更强调直觉和感性认知,因此东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注重直觉和情感表达。
三、社会影响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影响1.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影响。
在西方社会中,个人主义和竞争意识较为强烈,因此西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独立和竞争意识强。
中外动画角色对比总结
中外角色对比总结---《狮子王》与《喜洋洋与灰太狼》《狮子王》是迪士尼公司的第32部经典动画长片,其灵感来自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成为了迪士尼动画的里程碑作品之一。
片中塑造的主角“辛巴”是一个富有正义感与责任心的人。
而《喜洋洋与灰太狼》是2005年6月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在中国的多个城市中,该片的最高收视率达17.3%,大大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
此外,该片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风靡一时。
荣获由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国家动画片最高奖——“优秀国产动画片一等奖”。
在《喜洋洋与灰太狼》中从正面塑造了“喜洋洋”这个角色。
迪斯尼的《狮子王》给了我很多的感想。
电影所描述的世界正象征了人类的精神世界—黑白分明、正邪分明。
那些黑暗的世界和角色,正象征了我们人类自身的各种“欲望”,比如贪婪、嫉妒、说谎、内疚、恐惧。
这些欲望会给人带来片刻的“快感”,但是短暂的,能驱使人不断的去为之争占,甚至忘掉了最重要的东西—我们的王国---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尊严。
在电影中,辛巴的叔叔就是黑暗灵魂的象征。
有它出现的地方,就是一片黑暗和荒芜。
因为,欲望带来的就是剥削,而不是耕种、不是创造、不是付出、不是去满足别人的需求,不是花时间和精力来做神喜悦的事情,不是正确的道路,而是自私。
正如,辛巴的叔叔为了逃生,说他是辛巴的“家人”。
而当辛巴放他生路的时候,他却开始要置辛巴于死地。
他玩弄和利用的,就是辛巴的“善”和“信任”!而辛巴叔叔当年杀掉辛巴父亲的时候,辛巴父亲在最后关头也说了我们是“家人”,而辛巴叔叔却没有任何善。
因为他的灵魂已经被欲望掌控。
这种冷血,不同于淡定。
因为,是没有“善”存在的。
而辛巴是勇敢,善良,真诚,强壮,智慧的化身。
辛巴的角色是神赋予的。
拯救国度的使命,只有他才能完成。
这正如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内心,真正能拯救的,只有靠自己的奋起。
辛巴小的时候好可爱,胆小而又冒失,后来成熟以后的辛巴有一张典型的美国脸,宽下巴、大眼睛、宽阔的身材,很性感、很威武的样子,一脸的正气。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动画角色作为文化产物的一种,往往能够反映出制片方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中美两国的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也会在动画角色的刻画上体现出来。
下面从几
个方面分析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以及背后的价值观差异。
中美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有所不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儒家思想和孝道
观念,因此中国的动画角色往往会强调家庭价值观、孝顺和尊重长辈的观念。
例如《白蛇传》中的白蛇和许仙之间就展现了深厚的爱情和家庭观念,以及追求幸福与和平的真挚渴望。
而在美国动画中,一些角色更加强调个人价值观、自我实现和追求梦想的力量。
例如《超人》和《蜘蛛侠》等超级英雄形象正是强调个人能力和责任感,追求正义和公平。
中美动画角色对待情感和情感表达的方式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往往更加强调情
感的真挚性和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中国的爱情动画片中,情侣之间的爱情往往伴随着忠诚、奉献和包容。
而在美国动画中,情感的表达更加直接和个人化。
角色之间的感情常常转瞬
即逝,但是强调真实和自然的情感表达同样被重视。
例如《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和安娜姐
妹只有在亲情的力量的作用下,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幸福。
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存在着明显的价值观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的设计更加强调传统文化、家庭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而美国动画角色则更加突出个人主义、自由意志和追求梦
想的力量。
这种差异体现了中美两国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不同,也为两国观众带来了不同
的审美体验和心灵触动。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随着动画的发展,不同国家的动画角色也逐渐塑造出了不同的形象和价值观。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动画制作国家,其动画角色的塑造也反映出了两国的价值观差异。
本文将从动画角色的形象、性格特点以及主题内容等方面来探讨中美动画角色的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形象来看,中国的动画角色大多是可爱、可亲的形象,如《熊出没》中的冰冰、纸飞机,以及《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喜羊羊、灰太狼等,它们通常有着圆圆的身形,大大的眼睛和可爱的动作,给人一种温馨可亲的感觉。
而美国的动画角色则更加多样,既有可爱逗趣的形象,如《疯狂原始人》中的格鲁、小黄人,也有英雄刚正的形象,如《超人特攻队》中的博坦,他们呈现出的形象更加立体,更有个性。
从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来看,中国的动画角色通常是乐观、单纯、善良的形象,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例如《熊出没》中的冰冰,虽然他身边有一群敌人,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各种困难。
而美国的动画角色则更加注重个性的丰富与多样性,他们既有善良、勇敢的特点,也有狡猾、自私的特点,反映出现实社会中五花八门的人性。
从动画角色的主题内容来看,中国的动画作品通常以传统文化和家庭为主题,如《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以及《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的阿里巴巴,这些角色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
而美国的动画作品通常以冒险和梦想为主题,如《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和安娜,以及《玩具总动员》中的木头人伍迪,这些角色都代表着美国梦和个人追求的精神。
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反映了两国的价值观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侧重于塑造温馨、善良的形象,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家庭观念的价值观。
而美国动画角色则更加多样和立体,既有乐观向上的形象,也有个性丰富的形象,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多元价值观。
这种差异不仅仅是源于两国的文化差异,也反映了两国社会制度、价值理念的不同。
无论是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还是动画作品的主题内容,都可以从中看到中美两国在社会文化领域的差异之处。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动画角色造型是动画制作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它不仅可以创造有趣、独特的形象,同时也可以影响观众对于动画的审美和认知。
本文将对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进行对比与研究,以探讨其设计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1.中外动画角色造型的差异中外动画角色创作的设计差异很大,中国传统动画片大多描绘各种动物或神话人物,而西方传统动画则更多的关注人类的生活和日常经历。
在动画角色的设计方面,中国传统动画角色往往以简约为主,注重线条的纯净和形状的协调。
而西方传统动画角色则注重形象的可爱、可爱,更加注重描绘人物的性格和刻画。
例如,迪士尼经典卡通形象米老鼠,它的形象设计以大头小身,甚至没有尾巴为主要特点,嘴巴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它善良、机智、聪明,不仅贴近生活,更让人产生共鸣。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在表现手法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动画角色造型往往是通过线条的勾勒来表现人物的形象,这种表现方式更为简洁而富有韵律感。
而西方传统动画角色造型则更注重色彩的丰富和调和,色彩充满了艳丽和浓烈的气息,有时还会通过漫画的手法进行卡通化处理,使得角色的形象更易于识别和表现。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也受到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
中国传统动画角色设计往往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特点的影响,比如《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西游记》中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等,它们不仅具有特别的形象特点,更多地展现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传承和历史传统。
而西方动画角色则更注重生活特点和时代背景的体现,例如迪士尼经典卡通形象美女与野兽,它强调爱的力量和人性的美好,而其背景则更多的是imperial西方贵族的生活和爱情故事。
1.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外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关系到与观众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例如中国传统动画角色的创作更多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类的智慧,通过角色形象的传承和演绎,提升了观众的文化自信心,以及传承文化的意识。
动画角色造型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迪斯尼动画开始注重生活故事的描绘,定义了一种新的动画创作理念——寓教于乐。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动画是一种视觉媒体,作品中塑造的角色形象是不可避免地反映了制作者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
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会在动画角色的塑造上体现出来。
本文将从动画角色的塑造方面,对中美两国价值观的差异进行一定的分析。
首先,观察能发现,中美两国的动画角色在外貌上有一定的差异。
以美国的动画为例,人物形象大多呈现出粗犷、卡通的风格,许多动画人物都是长着超大的眼睛、大嘴巴、小脖子、粗壮的身材。
而在中国的动画中,人物形象通常更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更加稳重、端庄,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学理念。
其次,动画角色在性格塑造和行为方式方面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美国动画中,往往强调自由、个性、创新等方面的价值观,喜欢表现出人物顽皮、发泄情绪、突破常规的行为。
例如,动画片《疯狂原始人》中的主角金龟子就是一个表现出不受拘束、随心所欲的个性化形象。
而中国的动画作品则更注重传统道德、家庭、集体等观念,通常塑造出一些勇气、正义、拼搏的形象,例如著名的动画片《西游记》中孙悟空和他的师兄弟们就是以正义勇气形象而出名的。
此外,动画角色在代表传统和当代价值观方面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动画作品通常更加注重当代价值观,即尊重个人主义、民主、平等、自由等观念,例如《猪朋狗友》中的主人公波克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狗。
而在中国的动画作品中,则更强调代表传统价值观念,即尊重长辈、尊重传统文化、为了家庭和祖国而奋斗等观念。
例如,中华传统美德受到了很好的表达和传承的动画片《小虎队》中,主人公们都是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英雄形象人物。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是动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决定了角色形象的形成以及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力。
中外动画拥有各自独特的造型设计风格,下面将对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进行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在角色的体型和比例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一般来说,国外动画角色更加注重形体的真实性和比例的准确性,他们会根据角色的形象特点和性格特征来设计其体型,使其看起来更加真实和立体。
而国内动画角色更加注重形象的夸张和风格化,他们会对角色的体型进行放大或缩小处理,以突显其特点和魅力。
在表情和动作方面,中外动画也有所不同。
国外动画更加注重表情和动作的细节,他们会通过精细的描绘来展现角色的情感和动作的流畅,使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情绪和动态。
而国内动画在表情和动作上更加夸张和滑稽,通过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产生喜剧效果,使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搞笑和可爱。
在服装和配饰方面,中外动画也有明显的区别。
国外动画在服装和配饰的设计上更加注重细节和时尚感,他们会根据角色的身份和故事背景来设计其服饰和配饰,使其看起来更加时尚和个性化。
而国内动画在服装和配饰的设计上更加注重民族文化和故事背景,他们会在角色的服饰和配饰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和文化符号,以展现中国特色和文化魅力。
在色彩运用方面,中外动画也有一些差异。
国外动画在色彩运用上更加注重明暗对比和色彩搭配,使角色看起来更加立体和鲜明。
而国内动画在色彩运用上更加注重色彩的丰富和饱和度,以突显其活力和张力。
中外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存在明显的差异。
国外动画注重真实和细节,形体比例准确;注重表情和动作细节;注重服装和配饰的时尚感和个性化;注重色彩的明暗对比和搭配。
国内动画注重夸张和风格化;注重表情和动作的夸张和滑稽;注重服装和配饰中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元素;注重色彩的丰富和饱和度。
通过对比与研究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优点和特点,不断提升我们自己的动画创作水平。
中外卡通形象比较研究
中外卡通形象比较研究近年来,卡通形象已经成为了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
卡通形象已经成为极受欢迎的文化符号。
这其中既有中外卡通形象的交汇,也有中国卡通形象的发展。
那么,中外卡通形象比较究竟有哪些异同呢?首先,从外貌特征上看,中外卡通形象存在较大差异。
中文卡通人物在容貌上更注重“可爱”,恰当的呈现出中国文化中“美”的特点。
比如《喜洋洋与灰太狼》的灰太狼和唐老鸭的区别,灰太狼的脸型简洁明快,呈现出中文狮子般的外观;而唐老鸭的这种人形造型变现出了西方人的肥胖现象,而其眼睛又是欣欣向荣的意味,充分表现了西方人努力追求财富和吉祥的文化风情。
其次,从内在品质上看,中外卡通形象的差异更为明显。
中文卡通人物更注重人物个性心理描写,环境透视描写和视觉艺术手法,表现出中文人物的聚众感和豪情热忱,更注重内敛、缜密、对抗,代表了中国人的和谐气质。
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虽然是一只猕猴,却有很多人类的品质和人性的特点,例如逆来顺受、机智敏捷、敢于吞下无数宝贝、他能把铁棍走路像手杖一样,以及多次遇到险境后,他第一时间想要保护身边的人等等,如此的形象体现了中国式的智慧稳重与勇气无畏。
而如今,国际卡通形象的普及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宝马和人物头像已经成为了年轻人对品牌和个人价值观的重要认可标志。
在国际卡通形象中,各种飘飘欲仙的形象、色彩鲜艳的人物,则绝对是热门选项。
从日本卡通形象来看,呆萌、萌系、二次元等特征都是代表性的,这种特征是源自日本二次元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内容特征和文化表现手法。
总而言之,在进行中外卡通形象比较研究时,我们应该不仅着眼于外貌特征和风格、还应该更加注重内在品质的表现和魅力输出。
卡通形象不仅是展现高科技的新兴产物,也是展现某种幸福的山水画。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引言: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动画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中外动画作品层出不穷,但是在角色造型设计方面,中外动画作品在风格和设计理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中外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旨在探讨其不同之处,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差异和艺术审美。
1.线条风格中国动画在角色造型设计上注重线条的流动感和柔美性,强调人物形象的曲线和曲折。
这种线条风格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形象线条流畅,姿态利落,展现出非常独特的魅力。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偏向于立体感和角色特征的表现。
线条更加明确,轮廓更加鲜明,以强调人物的体积感和立体感。
在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中,迪士尼公主的角色形象线条简洁明快,非常吸引人的目光。
2.颜色运用中国动画在颜色运用上更加鲜艳,喜欢使用饱和度较高的颜色,给人一种浓烈和鲜明的感觉。
在《熊出没》中,一直以来都使用明亮的色调和饱和度高的颜色,给人一种活泼和愉快的感觉。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明暗的对比和层次感,颜色运用更加细腻和柔和。
在皮克斯的动画作品中,颜色运用相对较为柔和,追求层次感和光影效果的表现,给人一种温暖和柔和的感觉。
1.价值观差异中国动画在角色造型设计上通常注重塑造人物的正面形象,强调代表美好和正义的特征。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表现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展现出人物的人性和善恶并存的形象。
这一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
中国文化注重内敛和稳重,而西方文化注重个性和多样性。
在角色造型设计上也存在着差异。
2.人物形象差异中国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常常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神话故事的影响。
角色的形象通常是神态庄重、态度严肃、行为端正,给人一种肃穆和庄重的感觉。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情感,角色的形象更加丰富多样。
三、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艺术审美差异1.审美标准差异中国动画以传统美学为基础,注重形象的曲线美和人物的气质韵律。
中国动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线条的流畅,追求一种具有文化内涵和传达思想的美感。
中外卡通形象比较研究
中外卡通形象比较研究卡通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形式,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喜爱。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外卡通形象在互相借鉴和影响的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外貌、性格、故事情节等方面对中外卡通形象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分析比较两种卡通形象的异同点,以及背后文化差异的原因。
一、外貌外貌是卡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直观的差异。
中外卡通形象在外貌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1.中卡通形象的特点中国的卡通形象大多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特色,外貌常常呈现出圆润、胖乎乎的形象,如《熊出没》中的熊大、熊二。
此外,中卡通形象的眼睛大多呈圆形或者椭圆形,且表情丰富,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喜羊羊。
中卡通形象的服饰和发型也多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外卡通形象的特点与中卡通形象相比,西方卡通形象更注重线条的简洁和造型的变化。
外卡通形象的外貌通常更加多样化,表现出更多的个体化特点。
例如,迪士尼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具有人形的外貌和特色服饰,而且它们的眼睛形状更加多变,个体差异更大。
二、性格卡通形象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其形象的魅力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1.中卡通形象的性格中国的卡通形象一般具有善良、坚强、乐观向上的性格特点,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例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中的大头儿子永远无私奉献为小头爸爸排忧解难;《小猪佩奇》中的佩奇天真活泼,乐于探索新鲜事物。
此外,部分中卡通形象还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如《秦时明月》中的荆轲忠诚勇敢。
2.外卡通形象的性格西方卡通形象的性格更多样化,有些形象具有较强的喜剧色彩,例如《汤姆猫和杰瑞鼠》中的汤姆和杰瑞充满喜剧元素。
同时,很多外卡通形象也表现出较强的个性特点,如《疯狂原始人》中的格鲁对于善恶的反思和内心的成长。
三、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卡通形象的核心,也是中外卡通形象的重要差异点之一。
1.中卡通形象的故事情节中国的卡通形象通常以亲情、友情和勇气为核心主题。
例如,《熊出没》系列讲述了熊大和熊二与人类建立友谊的故事,强调了友情和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动画角色是动画作品中重要的元素之一,一个成功的动画角色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并且深入人心。
本文将以中外动画角色为例,对比其造型设计,并进行相关研究。
首先,中外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风格有很大的差异。
西方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通常更加夸张、夸张、卡通化,具有浓厚的个性特点。
例如,美国迪士尼公司的米老鼠、唐老鸭、高飞等角色,都具有鲜明的卡通形象。
而日本动漫作品中的角色设计则较为细致,注重轮廓线条的塑造,并追求逼真的视觉效果。
例如,在《火影忍者》中的鸣人、佐助,它们的形象设计非常细腻、复杂,典型的代表作品。
其次,中外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也受到当地文化、宗教、历史等方面的影响。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导致中国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丰富多彩,充满浓厚的民族特色。
而西方的动画角色则比较受科幻文化、神话传说的影响,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因此它们的形象要比中国动漫更加奇幻、科幻。
例如,西方动画中的魔法师、巫婆等形象,在中国则较为稀缺。
此外,中外动画角色在造型设计上也受到目标受众的影响。
不同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都会影响观众对角色造型的喜好。
例如,针对儿童市场设计的动画角色通常具有可爱、可亲的特点,比如小熊维尼、皮卡丘等;而针对青少年市场的动画角色则更加个性化、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比如《进击的巨人》中的巨人角色。
综上所述,中外动画角色在造型设计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不同之处来自于作品本身的文化背景、受众需求、以及制作方的审美标准等方面。
不同形象搭配不同的情节和剧情才能更加吸引观众的目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摘要:动画作品已经成为当前影视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动画人物形象也已经成为影视形象塑造中的重要部分。
与其她影视作品一样,动画作品也深受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与风俗的影响,这就导致了东西方在动画人物设计上的一些显著差异。
本文主要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进行对比与分析。
关键词: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一、动画人物的时代属性分析随着越来越多电影动画作品的出现,电影动画开始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接受与认可,电影动画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在观众的心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影视动画的发展,已经经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影视动画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与发展,这对于当时正处于混乱中的旧中国来说,就是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的难能可贵的成就。
20世纪20年代,万氏兄弟的广告动画《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开启了中国影视动画发展的里程,一直到80年代,这就是中国动画自我探索、发现的重要过程,在这期间,取得过辉煌,也陷入过艺术发展的低谷。
1956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厂拍摄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就是黑的》就在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节获奖。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就是中国动画创作发展的黄金时期,拍出了一批中国美术电影历史上最优秀的作品,如除了蜚声国际的《大闹天宫》以外,《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也建立了中国影视动画的良好口碑。
但就是这种早期的辉煌在中国影视动画的发展史并未能持续下去,特别就是在整个中国社会陷入巨大的政治风暴以后,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整体性的断层。
影视动画也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动画业才又进入一个全面复兴的时期。
但就是随着日本动画产业的蓬勃兴起,美国迪斯尼公司大手笔制作的侵袭,中国的影视动画在近十几年以来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上,不仅没有特别优秀的作品能够走向国际打造中国特色,更重要的就是,对于我们自己国家的观众,也没能奉献出特别优秀的影视动画大餐,在现在成长起来的“80、90后”里,关于影视动画的记忆,她们可能更记得的就是日本的《樱桃小丸子》《聪明的一休》《灌篮高手》《千与千寻》以及美国迪斯尼的《猫与老鼠》等影视动画作品。
这不能不说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缺憾,在影视动画已经发展成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的今天,我们影视动画的发展水平却就是令人担忧,没有为民众提供丰富的文化大餐,也没有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蜚声国际。
中国影视动画的发展水平已经与我们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发展不相匹配,我们必须在认清问题的同时做出反思,寻求中国影视动画发展的下一个春天。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差距,体现在时代属性与时代特征上。
通过上面的介绍与分析,我们不难瞧出,我国的影视动画作品在时代属性上有很强的局限,对人物形象的挖掘大部分仅仅局限在中国的历史传说之中。
无论就是《齐天大圣》,还就是后来的《宝莲灯》等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动画影视,都摆脱不了对传统文化中一些历史神话的依赖,与日本与美国的动画影视相比,人物形象缺乏一种当代性。
美国与日本的影视动画,在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就是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例如日本的《千与千寻》,塑造了千寻这种在虚幻世界里的人物,没有具体的时代背景与时代特征,但就是具有亲与力与吸引力,获得了世界观众的关注与喜爱。
美国的影视动画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来源更为丰富,有根据童话故事进行的改编,有超越现实的人物形象塑造,但就是无疑例外的就是美国的影视动画作品热衷于与现实生活的贴近,人物形象可能就是来源于童话,但就是整个电影的情节一定会含有浓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这就是各国的影视动画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时代差异。
二、动画人物的民族特色分析动画影视这种来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的作品,通常都带有很深的民族色彩的印迹。
民族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东西方影视动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法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我们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东西方动画人物服饰对比。
动画作品的民族性特征决定了动画人物的服饰也应当具有鲜明的特征,动画作品与正统的影视作品相比,虽然缺乏严肃性,但就是我们在对动画人物的服装进行设计时仍然应该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
动画人物的服饰应该与具体的时代背景相吻合,避免在动画人物的服装上出现时代的混乱,这会降低整部动画制作的水准。
在明确了故事发生的具体时代以后,就要对这一时期的文化与习俗进行全面的了解,要能够比较精准地抓住几个核心特征。
当前的动画作品,在尊重客观历史、民族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潮流的创新,不需要完全照搬古人或者固有的服装搭配模式,在结合动画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一种再创作。
比如日本著名动大漫大师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小千的服装就就是淡绿色的T恤搭配红色的短裤,淡绿色的T恤给人纯真、有朝气的感觉,红色的短裤给人热情、活泼、愉快的感觉,这样的搭配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小主人公活泼开朗、热情纯真的性格特征。
美国的影视动画作品,在人物的服饰与造型上通常更为夸张,跳跃传统的思维方式。
这其中在世界范围内留下深刻影响的有超人的蓝色披风、佐罗的帽子以及半边眼罩等,美国影视动画的人物形象在服饰上更加夸张,不拘泥于日常的生活穿着,特别就是在塑造英雄角色的时候,这种特色就更加明显。
2、东西方动画人物外表比较无论就是东方还就是西方的影视动画作品,有一个共同的习惯就就是通过人物的外形设置能够传递出这个人物在影片中将要扮演的角色性质如何,特别就是正面形象与反面角色,通过直观的外表就能够传递出来。
为了制造矛盾与冲突,《怪物史莱克4》的编导煞费苦心地搬来了《格林童话》里的名角色小精灵Rumpelstlt-sin,并赋予其邪恶色彩,把她设计成身材矮小的精灵,但为了表现她的强大,又把她的头发设计成火红色,且发型怪诞,直冲向上,如同火焰一样,表现出她的邪恶欲望始终在升腾与膨胀,也把一张灰脸衬托得更加阴险,眼神透露着一丝邪恶。
这种外表形象使观众在观瞧时不需要进人剧情就能够对这个角色在影片中的定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发型与嘴巴、眼睛通常就是动画电影人物形象进行重点刻画的地方,反面角色在眼睛部位的处理上颜色一般比较浓厚,以《千与千寻》中的反面角色汤婆婆为例,她繁杂夸张的发型、颜色浓郁的眼影以及夸张的嘴唇设计,将一个邪恶的坏婆婆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东西方的影视动画作品中,都习惯性地采用外表的打造来表达人物角色的正反性,在这个问题上,并无大的差异。
3、动画人物的精神面貌比较分析影视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其实就是作品在现实生活与现实人物上的一种重新的构建。
这种构建就意味着虽然人物的形象在真实的生活中并不存在,但就是它折射出来的感情或者精神却就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这就是影视动画的人物形象能够得到广大观众接受与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的影视动画人物,更多的就是对正义与勇气的表达,例如《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形象,在无数中国人的心目中,她就就是正义的代名词。
正义不仅仅存在于虚幻的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中,更就是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通过孙悟空这个形象将正义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人们在欣赏剧情的时候又能够从中得到正义的感召与心灵的某种启示,这就是影视动画作品试图传递给观众的一种价值理念与意识形态。
在东西方的影视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都就是以传递正面的信息为主,因为影视动画的魅力就在于通过对故事的讲述使人们感受到更多的生活热情与生活的积极性。
三、东西方人物与影片的立意分析1、人物与故事情节的设计。
影视动画与传统的影视作品一样,也就是通过情节的制造来完成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塑造,通过故事的讲述来完成作品的意念的传达。
影视动画作品在当前取得较好的发展,除了与影视动画的制作技术进步相关以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就是越来越多的导演意识到通过影视动画的形式能够传递出一般作品所不能表达出来的感觉。
这就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创新。
影视动画的人物与情节设计,可以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跳跃与改变,因为现实传递给我们的东西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不觉得有何新意。
当一种精神或者一个理念通过动画人物的重新演绎以后,可能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在好莱坞的影视动画作品中,无论就是《怪物史莱克》系列、《冰河世纪》系列其实传递给观众的都就是责任、正义、担当这种正面的情绪,但就是通过可爱的动画人物来表现出来,让观众在娱乐之余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点感动与感受就是动画影视作品的立意之所在。
东西方的动画影视作品在人物与情节的设计上都有一个习惯,就就是引导人物出场、制造问题、解决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整个作品的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影片铺成开来,体现出人物的性格与特色。
2、人物与电影精神的传递。
影视动画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在给人们带去欢乐的同时也在试图传递给人们更多的信息,这种信息可能包括某些已经存在的道理,也可能就是创作人或者导演对生活的另一种感悟。
从当前的世界影视动画作品来瞧,日本的影视动画作品在传递精神与价值理念上更有着自己独有的风格。
日本的影视动画,更加倾向于在普通的生活中表达一种对生活的热情与生活的希望,这就是日本的影视动画大师宫崎骏先生的一大特色。
她的作品更加贴近于生活,不主张英雄主义,但就是能够传递出一种力量。
《最后的萤火虫》就是一部较为伤感的影视作品,它与好莱坞的娱乐制造主义完全不同,通过对贫民兄妹二人的生活描写使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她正视现实不逃避现实,比起好莱坞式的娱乐制造,这种影视动画作品更加触动人心扣人心弦,通过影视动画作品来感染人就是宫崎骏大师的一大成就。
《最后的萤火虫》伤感的结局感动了无数人,但就是在这种伤感的背后传递出来的依然就是一种力量,对于生活不放弃就是影片要传递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