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轼遇上痔疮
揭秘:苏轼备受痔疾困扰

揭秘:苏轼备受痔疾困扰导语:诗人苏轼有着一个非常大的困恼,那就是他的疾病——痔疾。
而为了治好痔疮,诗人苏轼做了哪些努力呢?苏轼备受痔疾困扰“近日又苦痔疾,呻吟几百日”,是苏轼写给侄女婿王庠信中的话;一次,南华寺辩才禅师寄诗给苏轼,求他评赏作和,苏轼回复时也说:“近苦痔疾,极无聊,看书笔砚之类,殆皆废也”。
广南东路提刑程正辅,是苏轼几十年不来往的表兄,两人在惠州重修旧好后,来往书信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便是痔疾:“某近以苦痔,发歇不定,亦颇无聊,故未和近诗也。
”“近来眠食颇佳,痔疾亦渐去矣。
”“近苦痔疾逾旬,今渐安矣,不烦深念。
”“近日忽大作,百药不效,虽知不能为甚害,然痛楚无聊两月余,颇亦难当。
”等等。
据史料记载,苏轼的痔疮是被贬到惠州后开始出现的。
分析个中原因,一般认为是这样两点:一是心情不好。
苏轼曾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如今又一次遭贬,而且越贬离京师越远,这样沉重的打击,性格再豁达开朗,心理承受能力再强,也难免受到创伤。
二是饮食不节。
苏轼好酒,曾为“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而得意。
到了惠州,由于孤独苦闷,更是离不开酒。
酒精对血管的刺激性比较大,容易导致血管的扩张和充血。
苏轼的痔疮很大成份是酒精诱发的。
此外,苏轼喜食肉,食物脂肪过多,又没有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导致大便密度大,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治痔疮,苏轼用了不少土方偏方,可惜效果都不好。
只有在饮食上比较节制,发狠戒酒少肉,药物才发挥作用,痔疾渐退。
问题是苏轼节制饮食总是不能持久,酒瘾一来,照饮不误,肉也如此,痔疾就反反复复,不能痊愈。
数年以后,苏轼在给表兄程正辅的信中说:“某旧苦痔疾,盖二十一年矣”。
可见他晚年一直备受痔疾的折磨。
知识扩展:除了虎丘,苏轼还为苏州的.这些地方代言过提起苏轼与苏州的关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那句: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然而,除了虎丘,东坡兄还曾为苏州的这些地方代言过。
定慧寺虽一生未在苏州为官,但苏轼一生没少经过苏州。
同音字和同音词

• 反穿皮袄——装羊(样) • 空中布袋—— 装风(疯) • 宋江的军师——吴(无)用 • 外婆死了儿子——没舅了(没救了) • 半两棉花——免弹(谈) • 腊月天气——冻手冻脚(动手动脚) • 秀才的毛巾——包书(输)
•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子(胆子) • 磕瓜子磕出臭虫——啥仁(人)都有 • 飞机上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 龙王爷搬家——离海(厉害) • 老九的弟弟——老十(老实) • 打破沙锅——纹(问)到底
是的,天下事不能食全食美、净如人意, 我不再梦想令人洗出望外的衣见倾心,在穿 流不息的汹涌人潮中,拥有一份令朋友首屈 一纸有口皆杯、令我终身无汗饮以为荣的爱, 我已别无锁求.
--爱你的广告人
1、找找看,这封信里用了哪些同音字(音近字) 2、这些广告涉及的商品类别
广告中的同音现象
“痔者必得”药厂厂长的欢迎词
6、 昨夜敲棋寻子路,
今朝对镜见颜回。
7、 和尚挑水两膀尽是汗淋, 尼姑栽秧双手按插布阵。
8、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9、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缺一少十
同音产生歧义
汉语有很多同音字和同 音词,这些字词看书写不 会产生歧义,而只听读音 就很容易产生歧义。
同音闹出的笑话
• 狗头上装角-------------装羊(洋) • 瞎子盖被----------------反正都是里(理) • 空棺材出葬—----------木(目)中无人 • 半山崖的观音—-------老石(实)人 • 二两棉花---------------弹(谈)不上 • 两代寡妇---------------- 没(公)工夫 • 矿山里的火车出轨-----倒煤(霉) • 瞎子背瞎子------------盲上加盲(忙上加忙)
苏东坡被贬海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东坡被贬海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公元1100年,遇赦的苏东坡即将离岛北归,感慨万千的他写下了这首《别海南黎民表》,表达了对这个流放之地的无限留恋和对友人的难舍之情,他甚至发自肺腑地将海南儋州称作自己的故乡。
而这一年,距离苏东坡被贬海南已有三年。
花甲之年被贬海南海南,这座崛起的热带岛屿,每年迎接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来此度假、旅游,秀美的自然风光慰藉来者,湛蓝的海水淘洗疲惫的心灵。
在世人眼中,这俨然是一处度假天堂。
而穿越千年到公元1097年的大宋,海南还是一块未开化的蛮荒之地,光是天涯海角的流离就足以让人感到惶恐。
被贬海南,是生还是死,不得而知。
这时的苏东坡谪居惠州,晚年生活没有像以前常住黄州时,“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的风采与放浪;也没有了游历黄州时,“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与激昂……在惠州,更多的是“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嗟叹与迷惘。
但也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乐观与豁达。
苦中作乐的苏东坡以为可以在惠州安居晚年,但当朝的政敌并没有放松对他的迫害。
有一回,苏东坡诗兴大发,写了一首《纵笔》小诗:“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写的是白发老头在春风吹拂的午后躺在藤椅上酣睡,一边听着房后寺院和尚的敲钟声。
此诗一出,朝野振动,苏东坡的政敌宰相章惇知道后,觉得苏东坡被贬惠州还过得这么舒服、快活,大发肝火,随即上奏宋哲宗,说苏东坡作诗讽刺朝政,请求再贬海南。
于是贬谪令再发,花甲之年的苏东坡被贬海南儋州。
据林语堂《苏东坡传》,苏东坡从惠州到海南须要沿着西江而上,坐船走水路走数百里到梧州(宋朝广南西路,今广西梧州),然后南转,从雷州半岛渡海登岛。
“到梧州时,苏东坡通过当地百姓的口头描述,闻知被贬雷州半岛的弟弟苏辙经过这里,便写了‘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的诗句派人追上。
苏轼写痔疮的诗

苏轼写痔疮的诗痔疮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痛苦。
即使是历史上的文人雅士,也不能幸免于此。
晚唐、五代文学家苏轼就曾因患痔疮而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表达了他对病痛的痛苦感受和对生活的无奈。
下面通过解析苏轼这首诗的内容,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痔疮的一些特点和对患者的影响。
苏轼在《痔疮赋》中写道:“莫说文章,苦痔如拄。
”这句话可以看出苏轼对痔疮的苦痛感受。
他在这首诗中,以自我为中心,将痔疮之痛与自己的文字表达相辅相成。
诗中的“痔”指的就是痔疮,而“文章”则代表了他的文学创作。
苏轼用“苦痔如拄”来形容自己遭受痔疮之苦,可见痔疮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这也反映了痔疮对患者的生活和事业造成的不可忽视的困扰。
痔疮是一种盛行于中年和老年人的疾病。
它是指位于直肠和肛门周围的静脉曲张,常见症状为肛门疼痛、肿胀、便血等。
在苏轼的诗中,他继续写道:“耻为名利,仓禀从来。
”通过这句话,苏轼表达了他对于自身病痛与名利的冲突和矛盾,即他作为一位重视名誉和地位的文人,对于痔疮的痛苦感到羞耻,但却无法摆脱。
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于痔疮的矛盾心理,反映了痔疮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痔疮给患者带来身心的双重伤害。
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写道:“曾割一刀,万身未得。
”苏轼曾尝试手术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他用“曾割一刀”来形容自己曾经进行过手术,但手术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从中我们可以想象到手术带来的痛苦和对治疗效果的期望。
但遗憾的是,手术并未能有效缓解他的痛苦。
这也反映了对于痔疮的治疗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取得明显的效果。
痔疮的经历给苏轼带来了身体上的折磨和心理的困扰,这也是众多痔疮患者的普遍感受。
对于痔疮的诗作,虽然苏轼通过诗歌的表达,抒发了自己对痔疮的苦痛和无奈,但他并未深入探讨痔疮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作为当时的知识分子,虽然没有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技术,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他的诗歌表达。
苏轼的诗意丰富,表现了他对于痔疮的真实感受,使人们更加了解了痔疮对患者的影响和痛苦。
苏东坡贬谪海南

苏东坡贬谪海南据说苏轼在惠州作有一首《纵笔》诗:白发萧萧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据《艇斋诗话》记载,这首诗传至京师,章?笑道,苏轼还这般快活吗?于是就把苏轼再贬儋州。
苏轼再贬儋州当然决不仅仅是因为章?不满他的“春睡美”,偏要弄得他睡不着;而是同绍圣4年(1097)朝廷再次普遍加重对所谓元皊党人的惩处分不开的。
绍圣元年(1094)只是追夺了司马光等人的死后谥号。
绍圣4年(1097)2月,朝廷先借口司马光等“偶缘身死,不及明正典刑”,追贬司马光为清远军节度副使,不久又追贬为朱?军司户;接着又借口死者已重处,而生者“虽尝惩责而罚不称愆”,“轻重失当,生死异同”,把吕大防,刘挚、苏辙、梁焘、范纯仁等流放到岭南,韩维等三十余人也被贬官。
苏轼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再贬儋州的。
苏轼再贬儋州时,已经六十二岁。
他认为自己再没有生还之望,便把家安置在白鹤峰,只让三子苏过随行。
他说他到达海南岛后,首先是作棺,其次是作墓,死后就葬在海南,并为此立下遗嘱,安排了后事。
临行时,“子孙恸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上,宁(难道)许生还?”(《到昌化军谢表》)当时的情景确实有些凄凉。
与此同时,苏辙也再贬雷州(今广东雷州半岛的海康境内)。
苏辙3月得到诏命,沿着三年前苏轼赴岭南贬所走的路线行进。
苏轼4月17日才得到诏命,他们皆被命即行,相互间并不知道。
苏轼到梧州(今属广西),才听说苏辙还在前面百来里处的藤州,很快即将追上。
他们已经三年不见了,苏轼连忙打听弟弟的健康状况——“江边父老能说子,白须红颊如君长”,身体还不错。
他写诗安慰弟弟说:“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
……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古真吾乡。
”(《谪海南,作诗示子由》)苏轼非常幽默,他说琼州、雷州虽为海所隔,但还可隔海相望,这正是皇恩浩荡呵!他们一路走得很慢,藤州至雷州才五六百里,他们却走了二十五天:“萧然两别驾,各携一稚子。
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
苏轼的历史事件叙述_苏轼的历史事件介绍

苏轼的历史事件叙述_苏轼的历史事件介绍苏轼的“涉病诗”即苏诗中与病相关的诗歌,“涉病诗”中的“病”是诗人进行自我现行生命状态审视的结果,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苏轼的历史事件,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早年经历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
苏轼的祖父是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 苏老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
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进京应试苏轼画像(5)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苏东坡服用这个东西就治愈了顽固痔疮

苏东坡服用这个东西就治愈了顽固痔疮苏轼(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同时对医学也颇有研究。
他曾汇编过一本传世良方《苏学士方》,并于宋哲宗元祐五年杭州传染病疫情时期,用自己收集的一剂“圣散子方”救活了无数病患。
但是,苏轼本身也是一位资深的痔疮患者,他的痔疮十分顽固,困扰了20多年。
单单在他写给表兄程正辅的书信中就多次谈到自己的痔疮。
书信一:【某近以痔疾,发歇不定,亦颇无聊,故未和近诗也。
】翻译:“我最近苦于痔疮时愈时发,无奈加无聊,没心思唱和您的最新诗作!”书信二:【老弟凡百如昨,但痔疾不免时作。
自至日便杜门不见客,不看书,凡事皆废。
】翻译:“老弟这边情况没啥变化,但痔疮不免有时发作。
自从冬至以来就闭门谢客,不看书,凡事都荒废了。
”书信三:【轼近来眠食颇佳,痔疾亦渐去矣。
】翻译:“我近来睡得香、吃得好,痔疮也渐渐痊愈了。
”书信四:【苦痔疾逾旬,牢落可知,今渐安矣,不烦深念。
】翻译:“我被痔疮折磨了十多天,有多受罪您可以想象。
近来逐渐好了,您不用太惦念。
”书信五:【近酿酒,甚酽白而醇美。
或教入大麦蘖,而此中绝无大麦。
如韶州有此物,因便人为置数斗。
不罪!不罪!】翻译:“我最近开始酿酒了!酒质清白,味道醇美,有人教我添加发芽的大麦粒,说这样酒的味道更醇正,可我这里找不到大麦。
如果您所在的韶州有这东西,请您帮我买几斗。
”然而,很可能正是因为他好了痔疮忘了疼,急不可耐地酿酒享受,大吃大喝不亦乐乎,痔疮悲剧般地复发了。
幸运的是,这次复发也给了他一个契机,找到了治疗痔疮的方法。
书信六:【某旧苦痔疾,盖二十一年矣。
近日忽大作,百药不效,虽知不能为甚害,然痛楚无聊两月余,颇亦难当。
出于无计,遂欲休粮以清净胜之,则又未能遽尔。
但择其近似者,断酒断肉,断盐酢酱菜,凡有味物,皆断,又断粳米饭,惟食淡面一味。
其间更食胡麻、伏苓少许取饱。
胡麻,黑脂麻是也。
去皮,九蒸曝白。
伏苓去皮,捣罗入少白蜜,杂胡麻食之,甚美。
如此服食已多日,气力不衰,而痔渐退。
古代名人事例分析

63岁时,曾这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
.即对自己严格要求,日省吾身,见贤则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
孔夫中发现了深奥的道理,懊丧的情绪也如水般流去了。
后来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也有类似感叹:“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忽而过。
”喻时间流逝得非常快,这也是“白驹过隙”的来历。
济众”和“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孔子栖栖遑遑地奔波了14年,结果四处碰壁。
有时狼狈得如丧正是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子是以道义来真诚地团结人,小人则是以暂时的利害相互勾结在一起。
“周”,是忠诚之意;“比”,是勾结之意。
指彼此真诚相处而不相互勾结。
语出《论语.为政》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把胳膊弯曲起来当枕头,学而所得的乐趣也就在其中啊!箪”:盛饭之器。
“瓢”:盛水之器。
形容贫苦的生活。
语出《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这是孔子赞扬弟子颜回不怕吃苦,勤奋好学,乐观的生活态度。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那份恬淡、安宁的心境。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要想承担对国家、社会与家庭的责任,必须要有“弘毅”。
读书人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
弘毅就是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庄子其人: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今城关镇东城路)人。
苏轼治疗痔疮的妙方

苏轼治疗痔疮的妙方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和美食家。
他不仅精于诗词,而且对医术也颇有研究。
苏轼在《与程正辅书》中曾讲到,有一次他的痔疮复发了,不得不禁食酒肉、酱菜盐酪数日,但病情一点也不见好转。
于是,他开始查阅医书,并根据自己的症状制做了芝麻茯苓面进行治疗,结果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据《与程正辅书》中的记载,芝麻茯苓面的制法和功效是:“黑芝麻去皮,九蒸晒,茯苓去皮,入少白蜜为面。
食之甚美,如此服食多日,气力不衰,而痔减退。
只吃此面,不消别药,百病自去,此长年真诀也。
”芝麻茯苓面的现代制法是:取黑芝麻、茯苓各500克,蜂蜜少许。
将茯苓研成细末。
将黑芝麻炒熟,碾碎,与茯苓粉混合均匀,入锅隔水蒸煮30分钟,调入蜂蜜即成,可每次服10克,每天服2次。
中医认为,芝麻味甘、性平,可入肝经、肾经、大肠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效,适合有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痔疮出血等症状的患者使用。
茯苓味甘淡、性平,可入心经、肺经、脾经,具有益脾安神、利水渗湿的功效,适合有心悸失眠、小便不利、水肿、健忘等症状的患者使用。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茯苓久服,百病可除”。
用这两种药物制成的芝麻茯苓面不仅可有效治疗痔疮,还具有增强体力、延年益寿的功效。
除了芝麻茯苓面以外,痔疮患者还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用以下药膳方进行治疗:1.姜汁猪血菠菜取菠菜300克,生姜25克,猪血100克,酱油15毫升,香油3毫升,精盐2克,醋、味精、花椒油各少许。
将生姜去皮,洗净,捣烂取汁。
将菠菜带根洗净,切成约5厘米长的小段,放入滚水中焯2分钟后取出,沥去水分,装盘抖散。
将猪血洗净、切片,先放入热油锅中爆炒一下,炒熟后取出与菠菜混匀,调入姜汁和其他调料即成,可随意食用。
此方具有生津补血、通肠利便、降血压等功效,适合有便秘、高血压等病症的痔疮患者使用。
2.黄芪粥取黄芪30克,粳米100克。
苏东坡治痔

龙源期刊网 苏东坡治痔作者:祯韦来源:《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8年第04期苏东坡被贬岭海时期,曾堂而皇之地在书信中叙述自己患痔之事,生怕别人不知道。
与侄婿王庠书信中言,“近日又苦痔疾,呻吟几百日”;又对黄庭坚说“但数日来苦痔病”。
诸如此类的倾诉随处可见。
据苏轼“某旧苦痔疾,盖二十一年矣”一句推算,其患痔疮应是密州任上之事,与岭海无关;其旧痔频发,也因身心俱疲所致。
对此,苏东坡也算是办法想尽了:在惠州时期犯痔时,先是尝试传统药物治疗,可惜效果不好。
他又转向痔疮病理研究,与几个道士相合计,认为痔疮乃是“有虫馆于吾后,滋味薰血,既以自养,亦以养虫”,认为只要自身枯槁,虫便弃肉身而去。
因此发了狠,不光戒酒,连肉食也一并戒了,每日只以淡面、胡麻、茯苓为食。
但爱吃之心终究难改,这几种淡而无味的食材居然也被加工成一方美味:“胡麻,黑芝麻是也。
去皮,九蒸曝白,茯苓去皮,捣罗入少白蜜,为面,杂胡麻食之,甚美。
”疗效也相当可喜:“如此服食已多日,气力不衰。
而痔渐退。
”然而不久,信牍中又频繁出现与痔疮、苦痛、呻吟相关的字眼,让人们对他的药方也起了疑。
而据现代中医考证,胡麻、茯苓、蜂蜜皆有益脾安神、利水渗湿之功效,此药方今日依然被广泛采用,作为治疗痔疮的食补之材。
倘若苏轼能持之以恒地节制饮食,痔疮不再复发或许也能实现。
但他素来性不持久,痔患稍稍安定后,便又一心扑回了酒肉,痔安能不再生?后来,苏东坡又被贬到海南儋州,却未重现苦痛呻吟几百日的惨状。
原来他初到儋州,除控制口腹之欲外,接连多天杜门斷客,或静坐或静卧,不思喧闹之事。
清虚自守的生活方式救了东坡,算是为其痔患画上了一个终点。
苏轼食荔枝得痔疮的典故

苏轼食荔枝得痔疮的典故引言苏轼,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艺术家,他的文学成就卓越,被誉为“文学宗师”。
然而,苏轼也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即他因食用荔枝而导致了痔疮的发生。
这个典故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苏轼的爱好和对美食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在生活中的一些不足。
荔枝的诱惑盛宴上的美味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代,社会上流行讲究饮食的生活方式。
当时的宴席上,各种美味佳肴层出不穷,其中一道备受赞赏的美食就是荔枝。
荔枝的鲜美口感和甘甜多汁的果肉让人难以抗拒。
苏轼的爱好苏轼作为一个颇有情趣的文人,自然对美食也有着极大的兴趣。
他对于食物的独特品鉴能力让他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宴会,享受美食的滋味。
而荔枝也成为了苏轼钟爱的水果之一。
苏轼与荔枝丰盛的食欲苏轼品尝过许多美食,但荔枝的独特美味却让他难以自拔。
每逢荔枝上市的季节,苏轼都会怀着无比的期待,亲自到市场挑选最新鲜、最甘甜的荔枝回家享受。
不当的食用习惯然而,苏轼对美食的狂热让他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食欲。
他经常一次性食用大量的荔枝,不仅频繁地吃,而且吃得过快,不加节制。
这种不当的食用习惯最终导致了苏轼患上了痔疮。
痔疮的发生痛苦的症状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通常是由于直肠和肛门部位的血管充血和增生造成的。
苏轼食用大量的荔枝后,长期搔抓肛门,导致了肛门周围皮肤出现疼痛、瘙痒以及肿胀等症状,这就是痔疮的典型表现。
痛苦的折磨苏轼平日里以文学创作为生活重心,痔疮的发生给他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他不仅不能坐得久,也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创作。
疼痛不仅导致了他的工作效率下降,更让他的精神状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人们的反思感慨荔枝带来的症状苏轼的痔疮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痛苦,但人们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荔枝。
毕竟,痔疮的发生是由于苏轼自身不当的食用习惯和生活方式造成的。
警示与教训苏轼食荔枝得痔疮的典故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警示和教训。
首先,人们应该适量饮食,合理安排饮食结构,避免过量食用某一种食物。
《苏东坡日记》遭遇神翻译,笑到停不下来

《苏东坡日记》遭遇神翻译,笑到停不下来苏轼被神化了吗?人民艺术家豆子翻译了苏轼的一些代表作品,让我们来看看苏轼究竟是神仙还是凡人。
以下神翻译纯属借题娱乐,只为博君一笑,喜欢欢迎转,不喜可以略过。
1、苏轼日记:我和马梦得同年同月生,但他比我小八天。
据我观察,这年出生的都是穷逼。
我和梦得是穷逼中的穷逼。
相比较而言,梦得更厉害,他是穷逼中的战斗机。
马梦得同岁马梦得与仆同岁月生,少仆八日。
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
即吾二人而观之,当推梦得为首。
2、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已经脱了衣服准备睡觉。
都躺下了,就是睡不着。
咋整捏?去承天寺找张怀民。
苏轼:老张,睡了吗?老张:没呢!苏轼:就是!睡你麻痹,起来嗨!3、苏轼日记:呵呵。
我看韩愈的日记,发现他是摩羯座的。
而我也是摩羯座。
我俩都很命苦。
这说明摩羯座不是什么好星座。
退之平生多得谤誉退之诗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
'乃知退之磨蝎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
4、苏轼一边吃肉一边诵经。
和尚:你这样不行!苏轼:我漱漱口再诵。
和尚:漱漱口也不行。
诵经帖东坡食肉诵经,或云:'不可诵。
'坡取水漱口,或云:'一盌水如何漱得!'坡云:'惭愧,阇黎会得!'5、苏轼日记:汉武帝这个人很讨厌,他这辈子就干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当着卫青的面儿拉屎。
我觉得这一点很好,毕竟卫青这货只配给人舔菊,当着他的面拉屎,简直各取所需。
武帝踞厕见卫青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惟踞厕见卫青,不冠不见汲长孺,为可佳耳。
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
6、苏轼日记: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大家都说他太心急。
我认为不是。
这老头长着个四方脸,命薄,自知不能久在相位,所以还没等少正卯坐正他就下手了。
大家难道不知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道理么?孔子诛少正卯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或以为太速。
此叟盖自知其头方命薄,必不久在相位,故汲汲及其未去发之。
《苏轼传》《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苏轼传》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苏轼字子瞻,眉州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 眉山人。母程氏亲 川省眉山县)人。母亲程氏亲自 授以书,闻古今成 教授苏轼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 败,辄能语其要。 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嘉 嘉祐二年,试礼部。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科举考 主司欧阳修惊喜, 试,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的 殿试中乙科。后以 文章)很惊喜,参加殿试考中了 书见修,修语梅圣 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 俞曰:“吾当避此 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要 人出一头地。” 洵 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苏 卒,赠光禄丞。既 洵去世后,朝廷追赠他为光禄丞。 除丧,还朝,以判 苏轼服丧期满,回到朝廷,任命 官告院,安时创行 他为判官告院,王安石创立施行 新法,轼上书论其 新法,苏轼上书评论新法弊病。 不便;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 病,活者甚众。 (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和药剂、派人带 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本题关键词有: (1)减粜,减价出售;常平米,常平仓的米;
分坊,到各街道; 活者,救活的人。 饘[zhān]1.稠(粥)。 2.煮或吃(稠粥)。
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
轼尽奏逐之/
D.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 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
轼尽奏逐之/ 其中,“士坐庭中”主谓宾都全,其后断开,且“噤未能言”的 主语也是“士”,承前省略,不能把“噤”断到上句,排除BC 项;“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中,主语是“巡铺内侍”,中间不 能断开,更不能将其断到上句,排除D项。 故选A。
形容痔疮痛苦的语言

形容痔疮痛苦的语⾔1. 形容“痔疮痛苦”的诗句有哪些1、⼭有⽊兮⽊有枝,⼼悦君兮君不知。
——佚名《越⼈歌》含义:⼭上有树⽊,⽽树上有树枝,(这⼈⼈都知道),可是我这么喜欢你啊,你却不知。
2、⼈⽣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含义:与意中⼈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的相离相弃?3、⼗年⽣死两茫茫,不思量,⾃难忘。
——苏轼《江城⼦·⼄卯正⽉⼆⼗⽇夜记梦》含义:两⼈⼀⽣⼀死,隔绝⼗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法相见。
不想让⾃⼰去思念,⾃⼰却难以忘怀。
4、曾经沧海难为⽔,除却巫⼭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其四》含义: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就不⾜为顾;若除了巫⼭,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5、玲珑骰⼦安红⾖,⼊⾻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南歌⼦词⼆⾸ / 新添声杨柳枝词》含义:⼩巧精致的骰⼦上嵌⼊那意喻相思的红⾖,相思⼊⾻你是否知道?6、只愿君⼼似我⼼,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算⼦·我住长江头》含义:只希望你的⼼思像我的意念⼀样,就⼀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意。
7、愿得⼀⼼⼈,⽩头不相离。
——卓⽂君《⽩头吟》含义:满以为嫁了⼀个情意专⼼的称⼼郎,可以相爱到⽼永远幸福了。
8、平⽣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春情》含义:⽣下来以后还不会相思,才刚刚懂了什么是相思,却深受着相思之苦。
9、⼭⽆陵,江⽔为竭。
冬雷震震,夏⾬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佚名《上邪》含义:除⾮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炎炎酷暑⽩雪纷飞,除⾮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10、⼊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李⽩《三五七⾔ / 秋风词》含义:⾛⼊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
11、两情若是久长时,⼜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含义:只要两情⾄死不渝,⼜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古人苏东坡治痔疮的“偏方”,无需手术,每日1碗,2周见效明显

古人苏东坡治痔疮的“偏方”,无需手术,每日1碗,2周见效明显得过痔疮的人都知道痔疮对人的困扰,菊花疼只是小事,如果遇到脱肛,大出血就麻烦大啦,现在罪魁街的方式就是激光扫射,但是治标不治本,吃药只是能缓解当时的痛苦,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人的治痔疮的方法,很管用,这就是为什么古人很少记载得痔疮的事,只因为他们这样做的!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
在我国,总有“十男九痔”和“十女十痔”的说法。
除了现代外科手术,我们还将看看苏东坡当年是如何治疗痔疮的: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不仅擅长诗歌,而且还学习医学。
在程付正的书里,它讲述了苏东坡痔疮的复发,他不得不切断食物、酒和肉,几天不吃泡菜、盐和奶酪,但一点也没有好转。
所以他查阅了许多医学书籍和药典,并为痔疮症状制作了芝麻茯苓面条。
吃完后,疗效很好。
苏东坡在《程付正》一书中描述了这种治疗痔疮的方法:“黑芝麻去皮,蒸九次,茯苓去皮,少加白蜂蜜作为面粉。
食物非常漂亮。
服用多天后,力量不会消退,痔疮也会消退。
”“只要吃这种面条,不要吃其他的药,你就会摆脱所有的疾病。
这是多年来真正的策略。
”可见芝麻茯苓面条不仅能治疗痔疮,还能消除各种疾病,延年益寿。
为什么这张脸这么有效?中医认为芝麻味甘滑,属肝、肾、大肠经络,益精血,滋补肝肾,润肠润燥。
可用于治疗耳鸣、耳聋、头晕、视力模糊、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等。
关于茯苓,唐代大医师孙思邈评价茯苓为“茯苓久治百病”。
茯苓香甜清淡,性质温和。
它能健脾安神,利湿渗湿,主要用于治疗心悸失眠、脾虚泄泻、排尿困难、水肿等。
苏东坡采用芝麻茯苓面治痔疮方法,距今已有900多年,至今民间仍延用此法治痔疮。
服用方法:把炒熟后的黑芝麻碾碎,与茯苓粉混合,每天服用20克即可。
让苏轼爱之如命的黑种子,上可治脱发,下可疗痔疮,还能美容颜,不吃你就亏大了。。。

让苏轼爱之如命的黑种子,上可治脱发,下可疗痔疮,还能美容颜,不吃你就亏大了。
凡痔疾宜断酒肉、腥酪、厚味。
以九蒸胡麻(即黑芝麻)同茯苓和白蜜为面食之,日久气力不衰,而痔疾渐退,此乃长生要诀,但行易而知难耳。
——72物候健康生活可以治脱发,可以治痔疮,这个种子是什么呢?不卖关子,其实就是黑芝麻。
所以,得痔疮、脱发的,可以赶紧翻到最后下单了,想细细了解的,可以先看文章。
说起苏东坡,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
这位才华横溢、文采空前绝后的大文豪,却是一位痔疮患者。
所以,别看他站在赤壁之前有睥睨千古的气概,无与伦比的风采,其实他痔疮犯起来,也是疼的嗷嗷直叫,跟我们凡夫俗子并无不同。
可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人家可不光懂诗词,人家还是一位妥妥的老中医。
他曾写过一本《苏沈良方》,到现在还是一本很重要的中医古籍。
那么,苏东坡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治疗自己的痔疮呢?还真有。
这个方法就是——吃九蒸九晒的芝麻。
是不是很吃惊?九蒸九晒的芝麻,能治疗痔疮?我怎么听着怪怪的?且别急,我们细细往下看。
在《苏东坡全集》里,有一封信,是他给他的姐夫程正辅写的。
当时,两人都在广东惠州,在北宋,这可是相当偏远的地方了,荒无人烟,而且医疗条件很差。
估计这位程正辅也是一个重度痔疮患者,所以苏轼在书信中坦诚的分享自己的治痔经验,那就是戒酒、同时吃九蒸九晒的黑芝麻、喝白蜜。
“凡痔疾宜断酒肉、腥酪、厚味。
以九蒸胡麻(即黑芝麻)同茯苓和白蜜为面食之,日久气力不衰,而痔疾渐退,此乃长生要诀,但行易而知难耳。
”我给大家翻译一下,就是说,如果要治疗痔疮,那一定要戒酒、少吃肉、少吃鱼腥、少吃营养过于丰富的食物,同时,把黑芝麻九蒸九晒,然后和茯苓一起做成粉末,再加白蜜,揉成面团,坚持吃,慢慢地就会增长力气,痔疮也会越来越小,渐渐消退。
苏轼同时告诉大家,这是一个能够长生不老的方法,实行起来很简单,但是一般人都不知道这个方法,所以才不吝不藏,贡献给大家。
怎么样?原来,令人痛苦万分的痔疮,不用动手术,靠黑芝麻就能搞定了,哎呦我去,这真是一个喜大普奔的好消息啊,再也不用撅着屁股挨刀子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当苏轼遇上痔疮
作者:九块砖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1年第11期
一不小心和痔疮有了一次亲密接触,这玩艺虽说平常,但毕竟由于它位置特殊,说出去不太雅。
于是对外尽力隐瞒,然仍有好事者从我的坐立不安中窥出一些端倪。
他们知无不言,我则解嘲不断,“十人九痔”的盾牌用久了便失去说服力,于是我开始找名人为己开脱。
功夫还真没白费。
引经据典中,咱发现了一个重量级人物——北宋文学大家苏轼苏东坡。
苏老先生可谓人精,文学、政治、美食无所不通,然就是这么一位杰出人士,也难逃痔疮的折磨。
史料记载,公元1095年,苏轼仕途失意,下贬惠州,不慎患上痔疮,又痒又痛又便血,给排便、行走和落座都带来极大不便,真可谓祸不单行。
也难怪,想那苏大官人,一身文采,自恃清高,沦落至此,怎不郁闷。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一不小心东坡居士就犯了痔疮大忌:酗酒,这是其一。
当时的惠州可没有哪位老人愿在那里划圈搞开放,即便划圈,也是画地为牢,因为那时的两广可是烟瘴弥漫之地,贬谪士人流放之所,去京千里,车马劳顿,这些又促成了痔疮发作的另一诱因:生活环境卫生条件恶劣,缺乏必要的休养,这是其二。
苏轼又是一位美食家,他所发明的“东坡肘子”传吃至今。
想必贬谪路上,苏公心神虽然疲惫,口胃却也兴奋,他可能不会放过遍尝沿路美食的机会,这又产生了痔疮形成的又一原因:饮食搭配不合理,暴饮暴食,喜食辛辣。
如此说来,即便苏轼没有其他疾病诱发感染,他得上痔疮的几率也很高了。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表现就是出众。
像咱平民百姓,不小心得上痔疮后,一不怨天,二不尤人,自个跑到药店买上一盒马痔栓一用了之。
苏老先生就不这样了,他要转动他那颗智慧的大脑来分析病因。
闭门几日,恍然大悟:痔疮所至,乃下尸虫啮人。
就是说痔疮是虫子作孽,有一只小虫在体内啃咬所致。
于是苏老先生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提出了“苏氏疗法”:主人枯槁,则客自弃去。
就是说虫子缠身,是因为自身肥硕,如果把自己饿成皮包骨头,虫子自然会去寻找一个胖子的下消化道寄居了。
说是自饿体肤,却非滴水不沾。
苏老先生别的不碰,只吃连盐都不加的面饼和乌麻、茯苓。
至于苏氏疗法的效果如何,当时没有明确记载,上个世纪又一文学大家林语堂先生倒是在他的《苏东坡传》说苏轼的痔疮病因此而痊愈,但随后又复发。
苏东坡的治痔方法可谓滑稽,但以中药理论分析却也有一定科学道理,因为乌麻和茯苓都是滋补中药,富含脂肪油,能润燥滑肠,滋养补虚,通畅大便,大大减少排便引起的局部刺激,促使痔疮炎症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