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9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完整版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第四章“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传播”,具体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发生原因、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知道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
2. 培养学生掌握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
3.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发生原因、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措施。
难点: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医院感染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发生原因、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措施。
3. 互动: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
4. 练习: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医院感染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发生原因、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
2. 请说明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
3. 请列举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
答案:1.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治疗期间,患者因各种原因而获得的感染。
医院感染可以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2. 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包括: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医疗操作、抗生素的滥用、医院环境等。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等。
3.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包括: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医院感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应对医院感染。
同时,也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资料内容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资料内容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医院感染预防策略手册附件2:感染控制检查表附件3:医院感染培训课程大纲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传染病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中的一部分,主要用于管理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传播。
2.医疗机构感染管理暂行办法:为规范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行为,确保医患安全,提出了相关管理要求和措施。
3.医疗机构感染职责清单:指医疗机构在感染控制方面应承担的具体职责,包括感染控制委员会的设立与管理、感染控制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落实等要求。
正文第一章: 医院感染概述1.1 定义和分类1.1.1医院感染的定义1.1.2医院感染的分类1.2 医院感染的危害1.2.1 对患者的危害1.2.2 对医务人员的危害 1.2.3 对医疗机构的危害1.3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1.3.1 直接传播1.3.2 间接传播1.3.3 空气传播1.3.4 水和食品传播1.3.5 医疗器械和设备传播第二章: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2.1 监测指标和方法2.1.1 感染指标2.1.2 监测方法2.2 报告要求和程序2.2.1 报告要求2.2.2 报告程序2.3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2.3.1 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2.3.2 监测数据的应用第三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3.1 医院感染预防策略3.1.1 手卫生3.1.2 防护措施3.1.3 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3.1.4 感染源控制3.1.5 环境清洁与消毒3.1.6 医疗器械与设备消毒3.2 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3.2.1 感染控制委员会的设立与职责 3.2.2 感染控制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落实 3.2.3 培训与教育3.2.4 感染控制监督与评估第四章: 医院感染培训课程大纲4.1 培训目标4.2 培训内容4.2.1 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4.2.2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4.2.3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4.2.4 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消毒与清洁 4.2.5 感染控制规章制度的落实。
院感培训内容
院感培训内容一、院感基础知识1、院感的定义与范畴院感,即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常见的院感类型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血液感染等。
3、院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以及生物媒介传播等。
二、手卫生1、手卫生的重要性手是传播病原体的主要途径之一,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2、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每个步骤至少揉搓 15 秒。
3、洗手的时机在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血液/体液后等都需要洗手。
4、手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消毒剂,如含醇手消毒剂、含氯己定手消毒剂等,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三、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1、口罩了解不同类型口罩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等,并正确佩戴和摘除口罩,确保口罩能够有效阻挡飞沫和颗粒物。
2、手套根据操作的风险程度选择合适的手套,如乳胶手套、丁腈手套等,注意手套的正确佩戴和脱卸方法,避免交叉感染。
3、防护服在进行可能产生喷溅或接触大量血液/体液的操作时,需要穿着防护服,确保防护服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4、护目镜和面罩在可能有血液/体液喷溅到面部的操作中,佩戴护目镜或面罩,保护眼睛和面部皮肤。
四、清洁与消毒1、环境清洁与消毒掌握不同区域(如病房、诊室、手术室、走廊等)的清洁消毒频率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清洁工具。
2、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毒了解各类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内镜、输液器具等)的消毒灭菌要求和流程,确保器械的安全使用。
3、医疗废物的处理明确医疗废物的分类(如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等),掌握正确的收集、包装、运输和处置方法,防止医疗废物造成二次污染。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一、概述1.1 确定培训目的和目标1.2 介绍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1.3 强调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和影响二、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2.1 空气传播2.1.1 介绍空气传播的原因和途径2.1.2 阐述预防措施和管理要点2.2 接触传播2.2.1 介绍接触传播的原因和途径2.2.2 阐述预防措施和管理要点2.3 飞沫传播2.3.1 介绍飞沫传播的原因和途径2.3.2 阐述预防措施和管理要点2.4 水和食品传播2.4.1 介绍水和食品传播的原因和途径2.4.2 阐述预防措施和管理要点2.5 物品传播2.5.1 介绍物品传播的原因和途径2.5.2 阐述预防措施和管理要点三、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3.1 细菌3.1.1 简要介绍常见的致病菌3.1.2 阐述预防措施和管理要点3.2 真菌3.2.1 简要介绍常见的致病真菌3.2.2 阐述预防措施和管理要点3.33.3.1 简要介绍常见的3.3.2 阐述预防措施和管理要点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4.1 医院感染预防的基本原则4.2 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制度4.2.1 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的职责和成员构成4.2.2 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制度4.2.3 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要求4.3 医院环境与设施的感染控制4.4 医疗器械与设备的感染控制4.5 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4.5.1 手卫生的重要性和正确操作方法4.5.2 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要求4.6 患者管理与感染预防4.6.1 患者的分级与隔离措施4.6.2 患者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措施4.6.3 患者的个人卫生要求4.6.4 患者及访客的教育与参与五、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5.1 医院感染的监测指标和方法5.2 医院感染的报告及相关流程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附件一: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成员名单附件二:医院感染监测表格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医院感染:指患者在接受医院医疗服务过程中,经检测和临床判断,与接受的医疗服务有关的新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在医疗机构中,医院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医院感染知识的全面了解和培训,医务人员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将介绍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内容。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感染。
根据感染部位和类型的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各种类型,如手术部位感染、导尿管相关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了解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有助于医务人员更好地识别和防范感染的风险。
二、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接触传播等多种途径。
医务人员应了解不同感染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医务人员应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1.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进行正确的手卫生,包括手洗和手消毒。
2.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对医疗器械和设备进行规范的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器械的安全使用。
3.环境清洁:对医疗环境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整洁。
4.患者隔离:对有感染风险的患者进行隔离,避免感染的传播。
四、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医务人员应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对医院感染进行定期监测,分析感染的原因和规律,提出改进和预防措施,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五、医院感染的处理与控制一旦发生医院感染,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加强环境消毒和清洁、追踪和观察密切接触者等,尽快控制感染的扩散。
通过全面了解和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升医疗服务和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内容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和实践,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全面的院感知识培训(2020年整理).pptx
7. 医院感染常见感染源有哪些? 答:医院感染常见感染源主要有病人、带菌者或自身感染、污染的医疗器械、污染的血液或 血液制品、环境储源等。 8.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 接传 播。由接触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蓝色) 2飞沫传播-----由飞沫传播的疾病有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等。( 粉色 ) 3空气传播-----由空气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肺结核、麻疹、水痘等。(黄色) 9. 哪些人群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答:医院感染易感人群主要有: 1 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肾病等患者。 2 老年人及婴幼儿患者。 3 接受各种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如抗癌药物、放疗、免疫抑制剂等。 4 长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造成体内微生态失衡的患者。 5 接受各种侵袭性诊疗操作的患者。
6.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哪些特点? 1感染链特点:外源性感染的传播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 易 感人群,缺一不可。 2发病形式:医院感染多为散发性,有时可出现暴发流行。外源性感染的表现形式可为 散 发,也可为暴发。而内源性感染则呈散发形式。 3预防控制特点:大部分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通过规范医护人员诊疗操作、严格消毒灭菌 及 隔离等措施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内源性感染的发生基于病人的基础病、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较难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但可 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类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2
1住院床位总数在 100 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 管 理部门。
2 住院床位总数在 100 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 3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 4各临床科室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4.临 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履行哪些职责?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范文(通用9篇)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范文(通用9篇)培训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训练只有转变观念、方法和内容,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一).概念(二).职业暴露(三).器械的采用流程(四)特殊感染处理(一).概念: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已属医院感染。
(二).职业曝露1.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2..职业曝露的防水措施3.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1.常用职业曝露的原因: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护士占80%。
针刺发生于:注射失血静脉穿刺或拔除锐器处置医疗废物处理外科手术包扎2..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标准预防)(1)标准防治的核心内容:所有病人均被视作具备潜在传染性的疾病、即为指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备传染性,必须隔绝。
既必须避免经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又必须避免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特别强调双向防水。
既必须防治疾病从病人传到医务人员,又必须防治疾病从医务人员托付给病人。
(2)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①刷牙、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手就是医务人员工作中被病毒感染的关键传播媒介,刷牙则就是切断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
②穿手套、当预料必须碰触血液或其他体液以及采用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物品前后,碰触无污染物品前以及下一个患者之前,应立即重击套。
③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当存在血液和体液飞溅、泼溅和喷溅至眼、口和其他粘膜时,应戴防护性眼罩和口罩。
④预防针刺伤、日常工作中尽量避免徒手传递锐器、锐器盒不能装满且无针头突出、使用后的锐器及时放入耐刺的锐器盒中、杜绝回套针尖、如需回套应借助镊子或单手操作。
3.职业曝露的处置措施:首先保持镇静,立即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例如存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侵蚀,尽可能抽走受损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展开冲洗。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资料内容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资料内容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资料一、医院感染概述1、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H)指在接受医疗服务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且与住院过程或医院环境有关。
2、医院感染的危害- 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疾病负担- 增加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增加患者死亡率和病死率- 增加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评价压力二、医院感染的分类1、按感染部位分类- 难治性伤口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 呼吸道感染- 血液感染- 消化道感染- 皮肤和黏膜感染- 其他部位感染2、按感染来源分类- 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 交叉感染3、按感染病原体分类- 细菌感染- 感染- 真菌感染- 寄生虫感染- 耐药菌感染三、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1、直接接触传播2、飞沫传播3、空气传播4、爆发性感染传播5、医疗器械相关传播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感染管理制度与流程- 制定感染管理制度、程序和操作规范 - 成立感染管理委员会- 建立感染监测系统- 负责感染防控培训和教育2、感染控制工作- 患者感染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 确保医护人员的洁净与消毒- 加强手卫生和个人防护- 合理使用抗生素- 控制医疗器械使用和操作风险- 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3、感染监测与报告- 实施监测指标和方法- 定期汇报感染情况- 进行感染病例调查与分析五、附件本文档包含以下附件:1、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流程图2、患者感染风险评估表格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
2、《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的法规。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技能,特进行本次院感知识培训。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与分类医院感染,简称院感,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的正常菌群或在患者体内定植、寄生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不致病,但当机体免疫力下降、菌群失调或发生易位时则可引起感染。
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传播给患者而引起的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1、医务人员方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差,未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或手消毒。
无菌操作技术不规范,如穿刺、注射、手术等操作时未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不足,缺乏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和能力。
2、患者方面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如患有慢性疾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老年人、婴幼儿等。
患者的基础疾病严重,病情复杂,住院时间长,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患者不配合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如擅自外出、不遵守探视制度等。
3、环境方面医院的布局不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划分不明确。
医疗设备和环境的清洁消毒不彻底,如医疗器械、床单元、地面、墙壁等。
通风换气不良,空气污浊,有利于病原体的传播。
4、诊疗操作方面侵入性操作增多,如导尿、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等,破坏了人体的天然屏障,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手术操作不当,如手术时间过长、切口过大、止血不彻底等,容易导致术后感染。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防控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其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呼吸系统医院感染、手术部位医院感染 、泌尿系统医院感染、血液系统医院感染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医院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其中细菌是最常见 的病原体。
危险因素
包括患者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力等)、医源性因素(如医疗操作、 侵入性诊疗、抗菌药物使用等)和环境因素(如医院环境、医疗设备污染等) 。
面临的挑战
包括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 强医院环境和设备清洁消毒等方面。同时,需要关注新技术、新方法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 应用和研究进展。
02
医院感染预防策略
手卫生与消毒技术
手卫生的重要性
手是传播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之一,保持手卫生是预 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
医疗器械清洗与灭菌
医疗器械清洗
医疗器械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洗,去除附着在上面的血液、 体液等有机物,避免形成生物膜影响灭菌效果。清洗时应根 据器械的材质、形状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和清洗 剂。
医疗器械灭菌
医疗器械清洗后应进行灭菌处理,以彻底杀灭所有微生物, 保证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压力蒸汽灭菌 、干热灭菌、化学浸泡灭菌等。医务人员应掌握各种灭菌方 法的适用范围80%
加强重点部门管理
对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 、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等实施 重点管理,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感 染控制措施。
100%
强化医务人员培训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控意 识和能力。
80%
定期监测和评估
定期对重点部门进行医院感染监 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 的问题,持续改进感染控制措施 。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资料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资料一、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1、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定义: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分类: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医院感染可分为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血液系统感染等;根据感染的病原体,可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等。
2、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等。
医疗操作因素:侵入性操作(如插管、穿刺、手术等)、医疗器械的使用和消毒不规范等。
医院环境因素:病房通风不良、清洁消毒不彻底等。
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1、手卫生手卫生的重要性:手是传播病原体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做好手卫生可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手卫生的方法:包括洗手和手消毒。
洗手时应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七步洗手法),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揉搓时间不少于15 秒;手消毒时应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手卫生的时机:在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血液/体液后等应进行手卫生。
2、无菌操作技术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无菌物品必须保持无菌状态,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微生物污染。
常见的无菌操作技术:如注射、输液、手术等操作中的无菌技术。
无菌操作的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穿戴无菌手套、口罩、帽子等,操作区域应清洁消毒,无菌物品的使用和保存应符合要求。
3、清洁与消毒环境清洁与消毒:病房、诊室、手术室等区域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包括地面、墙壁、门窗、家具等的清洁消毒。
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毒: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按照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确保器械的安全使用。
物品的清洁与消毒:患者使用的物品(如被褥、衣物等)应定期更换和消毒。
4、隔离技术隔离的目的:将感染源与易感人群分开,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隔离的类型: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隔离可分为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等。
院感知识培训完整版
2、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 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 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 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 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 离。
2024/7/27
2024/7/27
3、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 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 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 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
(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 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 混合感染)的感染
2024/7/27
6、手卫生
(1)手卫生定义: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 总称.
(2)洗手定义:医务人员应用洗手液在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 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 程;
(3) 卫生手消毒定义: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 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 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应当用洗手液在流动 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 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2024/7/27
5、哪些病人属于医院感染重点监测对 象?
(1)所患疾病严重影响或损伤机体免疫功能 者;
(2)接受各种免疫抑制疗法者; (3) 接受各种损伤及介入性检查、诊断、
治疗者; (4)老年、婴幼儿及营养不良者; (5) 住院时间长者。
2024/7/27
一、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1、标准预防的定义:是指认 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 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 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 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 须采取预防措施。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一、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1、呼吸道感染:如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多通过飞沫传播。
2、泌尿道感染:常见于导尿操作后的患者。
3、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深部组织感染。
4、血液感染:通过输血、输液等侵入性操作引起。
三、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1、患者自身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等。
2、诊疗操作:如手术、插管、穿刺等侵入性操作。
3、环境因素:医院环境中的病原体污染,如空气、物体表面等。
4、医务人员因素:手卫生不规范、无菌操作技术不熟练等。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手卫生(1)洗手的时机: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血液/体液后。
(2)正确的洗手方法:采用七步洗手法,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 15 秒。
(3)手消毒:在无法洗手的情况下,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2、无菌操作技术(1)无菌物品的使用和保存:确保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保存环境符合要求。
(2)侵入性操作的无菌要求:如手术、穿刺、插管等操作,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3、清洁与消毒(1)环境清洁:定期对病房、诊室、治疗室等区域进行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墙壁、物体表面等。
(2)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消毒与灭菌:根据器械的性质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避免滥用。
(2)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
5、隔离措施(1)接触隔离:适用于经接触传播的疾病,如多重耐药菌感染。
(2)飞沫隔离:适用于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流感。
(3)空气隔离: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
6、医疗废物管理(1)分类收集:将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和药物性废物,分别进行收集。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针对病原菌选择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前,尽可能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 定最佳治疗方案。
06 医院感染的治疗 与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针对病原体的治疗
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类型和 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 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对症治疗
针对感染症状进行对症治 疗,如发热、咳嗽、咳痰 等,以缓解患者的不适。
综合治疗
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如年 龄、病情等,制定综合的 治疗方案。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与建议
强化手卫生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 进行手部清洁。
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减少不必要的手术、侵入性检查等,以降低 感染风险。
提高免疫力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加强营养,提高 自身免疫力。
病原体隔离
医院感染的暴发与控制
总结词
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特点及控制措施
详细描述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中, 短时间内出现3例或以上同种病原体感染病 例的现象。医院感染暴发具有传播速度快、 影响范围广、易造成严重后果等特点。控制 医院感染暴发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 病例发现与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加强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2023-11-10
目 录
• 医院感染概述 •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预防 •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 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医院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措施
01 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或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对感染病原体进行隔离,防止传播给其他患 者。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完整版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完整版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面临的一大难题,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给医护人员带来健康危害。
因此,对医院感染知识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住院期间或在就诊过程中,并非原患疾病的情况下,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医院感染可以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预防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二、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等多种途径。
其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医护人员要特别重视这些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1. 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医护人员应经常洗手,尤其在接触患者之前、之后、饭前、便后、手指污染后,鼻黏膜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血、体液、分泌物及皮肤黏膜接触后必须洗手。
2. 戴好口罩:在感染压力大的科室,医护人员应该佩戴医用口罩,有效阻断飞沫传播的途径。
3.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医院应该经常对病房、手术室等场所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达标。
4.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指南,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
5. 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是医院感染的高发时机,医护人员应该在手术中做好无菌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内容1.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该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以及它们传播的途径和感染机理。
2. 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此部分内容涵盖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隔离、使用抗生素的规范等,提示医护人员如何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
3. 医院感染的处理方法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如何及时处理,包括隔离治疗、用药治疗、并发症处理等内容,帮助医护人员规范处理医院感染病例。
五、小结医院感染是一项非常严重的问题,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
2.临床已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数≥ 104cfu/ml、革兰阴性杆
肺泡灌洗(PBAL)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病原菌,而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支气管
扩张者病原菌数必须≥103cfu/ml。
5.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它特殊病原体。
6.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
说明:
1.痰液筛选的标准为痰液涂片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和白细胞>25个/ 低倍视 野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免疫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患者见到柱状上皮细胞或锥状 上皮细胞与白细胞同时存在,白细胞数量可以不严格限定。
手术部位
二、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菌菌数≥105cfu/ml。
2.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细菌菌数≥103cfu/ml。
3.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1×400),在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4.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无症状,但在近期(通常为1周)有内镜检查或留置导尿史,尿液
培养革兰阳性球菌浓度≥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浓度≥105cfu/ml,应视为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六条之一即可诊断。
1.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2.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
3.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
4.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数≥ 105cfu/ml;经支
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到病原菌数≥104cfu/ml;或经防污染标本刷(PSB)、防污染支气管
一、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
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
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二、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手术部位
一、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 临床诊断 具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 1.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 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 2.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3.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
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
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管、膀胱、尿道)感染,报告时应分别标明。
腹部和消化系统
一、感染性腹泻
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2.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3.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2.应排除非感染性原因如肺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癌等所致的下呼吸道的胸片的
改变。
3.病变局限于气道者为医院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出现肺实质炎症(X线显示)者为医院
感染肺炎(包括肺脓肿),报告时需分别标明。
泌尿系统
临床诊断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具有 下列情况之一:
2020年9月份医院感 染知识培训内容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 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 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
1.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⑴发热。
⑵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⑶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2.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
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二、下呼吸道感染
1.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培养出肠道病原体。
2.常规镜检或电镜直接检出肠道病原体。
3.从血液或粪便中检出病原体的抗原或抗体,达到诊断标准。
4.从组织培养的细胞病理变化(如毒素测定)判定系肠道病原体所致。
说明:
1.急性感染性因素如诊断治疗原因、基础疾病、心理紧张等所致的腹泻。
说明:
1.非导尿或穿刺尿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需考虑污染可能,建议重新
留取标本送检。
2.尿液标本应及时接种。若尿液标本在室温下放置超过2小时,即使其接种培养结果细菌菌数
≥104或105cfu/ml,亦不应作为诊断依据,应予重新留取标本送检。
3.影像学、手术、组织病理或其它方法证实的、可定位的泌尿系统(如肾、肾周围组织、输尿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 水
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呼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