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病防治小常识

合集下载

幼儿园疾病小常识

幼儿园疾病小常识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由于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较弱,因此容易感染一些常见的疾病。

以下是幼儿园常见的一些疾病及其预防措施:
1. 感冒:幼儿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发热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等。

2.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口腔溃疡、手脚出现红疹等。

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保持室内清洁等。

3.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皮肤上出现红疹、水疱等。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水痘疫苗、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等。

4. 肺炎:幼儿肺炎主要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等。

5. 腹泻:幼儿腹泻主要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症状包括腹痛、腹泻等。

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饮食卫生、避免与
患者共用餐具等。

除了以上疾病,幼儿园还可能出现其他传染病,如麻疹、流感等。

为了预防疾病的传播,幼儿园应加强卫生管理,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消毒,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家长也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定期带孩子接种疫苗,避免与患病的孩子接触。

小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控常识安全教育

小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控常识安全教育

小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控常识安全教育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

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传染病是一种可以从一个人或其他物种,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

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等。

几种主要传染病及其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该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种。

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流感的主要预防措施一、早期发现流感患者、早期就地隔离患者,早期治疗。

流行期间应减少大型集会和集体活动;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出入人口密集的地方。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药物预防:盐酸金刚烷胺预防甲型流感有一定效果,对乙型流感则无效。

所以,在流行早期必须确定流行株的型别,才能对没有保护的人群进行药物预防。

三、疫苗预防:常用的疫苗有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减毒疫苗用鼻腔喷雾法,灭活疫苗采用皮下注射法。

接种后半年到一年有预防同型流感的作用。

中医儿科科普小常识

中医儿科科普小常识

中医儿科科普小常识
1. 儿童的体质特点: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机蓬勃,脏气清灵,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因此,儿童在调理身体时需要注意保护脾胃,饮食要适量、有规律,避免食用过多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儿童的情志特点:儿童的情志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容易波动。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生活环境,避免给孩子过多的精神压力。

3. 儿童常见病症的防治:感冒、咳嗽、腹泻等是儿童常见的病症。

中医在防治这些病症时,注重调整儿童的整体体质,通过中药、推拿、艾灸等方法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

4. 儿童的膳食调养:中医认为,饮食是调养儿童身体的重要途径。

根据儿童的体质特点,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健脾益胃、滋阴润肺、养心安神等作用的食物,如粳米、薏苡仁、莲子、百合、山药等。

5. 儿童的起居调养: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增强儿童的体质。

这些中医儿科科普小常识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的身体特点和调养方法,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如果孩子有任何健康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中医儿科医生。

幼儿园幼儿疾病护理知识

幼儿园幼儿疾病护理知识

幼儿园幼儿疾病护理知识1. 常见幼儿疾病介绍幼儿园中,由于孩子们的免疫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成熟,他们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幼儿疾病:1.1 感冒感冒是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打喷嚏、喉咙痛等。

感冒通常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孩子之间很容易互相传染。

家长需要及时帮助孩子进行治疗,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防止感冒的传播和扩散。

1.2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脚患处出现红斑等。

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常在夏季流行。

家长要特别关注幼儿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避免与其他患者接触,以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

1.3 腹泻腹泻是幼儿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

引起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中毒等。

腹泻的症状包括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水等。

对于幼儿来说,腹泻可能会导致脱水,家长需要确保幼儿充足的饮水,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食物的摄入。

2. 幼儿疾病的预防措施2.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幼儿疾病的基础。

家长应教育孩子培养良好的洗手习惯,经常清洁孩子的玩具和生活用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2.2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幼儿疾病的重要措施。

家长应按照预防接种计划,及时带孩子接种各种疫苗,增强孩子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2.3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对于预防幼儿疾病也非常重要。

家长应保证孩子的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同时,避免给孩子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胃肠道的负担。

3. 幼儿疾病护理措施3.1 疾病早期发现和隔离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幼儿有发热、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同时,确诊为传染病的孩子应尽快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孩子。

3.2 饮食调养和适当休息对于患有疾病的幼儿,家长要保证他们的饮食摄入,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帮助他们恢复体力。

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

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

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天气渐渐寒凉,早晚温差大,是幼儿季节性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幼儿传染病有疱疹性咽颊炎、流感、诺如病毒、水痘、腮腺炎等。

疱疹性咽颊炎疱疹性咽颊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颊部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常发生于儿童。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

预防疱疹性咽颊炎家长平常要注意:保持孩子的口腔卫生和室内卫生,注意多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勤洗手,去公共场合时佩戴口罩,避免与患病的孩子接触。

日常多喝温开水,多吃蔬菜水果,多补充维C。

什么是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流感有哪些症状呢?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接触传播。

应该怎样预防流感呢?1. 注射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

因流感高发季节一般在10月到次年的3月,因此9月至10月是接种流感疫苗的黄金期。

疾控中心已发出呼吁,在新冠疫苗未上市前,今年流感季建议尽早接种流感疫苗!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适量的户外运动和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勤洗手;掌握灵活的穿衣方式,秋季早晚温度变化明显,要根据天气变化为孩子增减衣物,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带幼儿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及时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幼儿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时,家长应带幼儿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并及时将就诊情况反馈给幼儿所在班级教师。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看不见的小坏蛋,它们叫做病菌。

这些病菌会让我们生病,这就是传染病。

为了能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地长大,我们要学会怎么预防传染病哦!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就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比如说,流感、手足口病、水痘、麻疹等等,都是常见的传染病。

那传染病是怎么传播的呢?病菌们可狡猾啦,它们有好多办法跑到我们身上。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空气传播。

当生病的人咳嗽、打喷嚏的时候,病菌就会跟着飞沫飞到空气中,如果我们正好在旁边,呼吸的时候就可能把病菌吸进身体里。

还有接触传播。

如果我们接触了生病的人用过的东西,比如玩具、书本、杯子,上面可能会有病菌,然后我们再摸自己的嘴巴、鼻子或者眼睛,病菌就会趁机跑进我们身体啦。

另外,有些传染病还能通过食物和水传播。

如果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喝了不干净的水,也可能会生病。

知道了传染病是怎么传播的,那我们该怎么预防呢?第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朋友们要记得勤洗手,特别是在吃饭前、上厕所后、玩完玩具后,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把手心、手背、手指缝都洗干净。

还要经常洗澡、换衣服,保持身体干净整洁。

第二,注意个人卫生。

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的时候要用纸巾或者胳膊肘挡住口鼻,这样可以防止飞沫乱飞。

不要用手揉眼睛、挖鼻子、咬手指,这些小动作都可能让病菌有机可乘。

第三,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

我们的教室和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让新鲜的空气进来,把病菌都赶跑。

还要定期打扫卫生,扫地、擦桌子、拖地,把灰尘和病菌都清理掉。

第四,增强自己的免疫力。

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还要多运动,比如跑步、跳绳、打球,让身体变得更强壮,病菌就不容易欺负我们啦。

第五,按时接种疫苗。

疫苗就像是小卫士,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提前做好准备,抵抗病菌的入侵。

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去接种疫苗哦。

小学生须知的医学常识

小学生须知的医学常识

小学生须知的医学常识在成长过程中,小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同的身体问题,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的,但一些问题必须在医生的帮助下才能解决。

因此,作为小学生,了解一些医学常识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本文将向您介绍小学生须知的医学常识。

一、健康饮食身体健康离不开健康饮食。

小学生应该每日保证饮食营养均衡,每餐吃一些谷类、蔬菜、水果、牛奶、肉类、鱼类等多种食物,以平衡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此外,避免过多食用含糖、盐分高和脂肪过多的食品,如油炸、薯片、巧克力、饼干等,以免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二、良好的睡眠习惯睡眠是身体重要的修复时间,对身体发育和健康都至关重要。

小学生应保证每晚八小时的休息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修复和休息。

不良的睡眠习惯会导致不少身体问题,如视力下降、头痛、疲劳等,因此,小学生们尽量在规律的睡眠时间,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以保证优质的睡眠。

三、运动健康小学生应该坚持每天适当的运动,如跳绳、打球、游泳等,以保持身体健康和活力。

大量运动可以消耗身体内的多余能量,促进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运转。

然而,运动也应有度,过度运动可能导致身体出现疲劳、肌肉疼痛等不适。

四、常见疾病常识1.感冒感冒是小学生最容易遇到的身体问题之一,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喉咙痛、咳嗽、流鼻涕等。

预防感冒的方法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接触病毒和微生物、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

2.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症状包括口腔疼痛、发烧、食欲不振等。

预防口腔溃疡的方法包括口腔卫生、保持健康饮食和戒烟等。

3.流感流感是一种病毒感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鼻塞等。

预防流感的方式与预防感冒类似,注意室内通风、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等。

4.儿童湿疹儿童湿疹是指儿童皮肤上出现的一种红色、充血、丘疹状病变,症状还包括瘙痒等。

预防儿童湿疹的方式包括保持皮肤卫生、过敏原避免等。

五、药物使用小学生不要轻易使用药物,任何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方式和副作用。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教育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教育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教育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教育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避免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增添一层防护。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教育,欢迎阅读与收藏。

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

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风疹、猩红热等。

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

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

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通过日常接触传染。

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

通过血液传播。

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预防传染病的环节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多发的几种传染病及预防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

麻疹极易传播,同居一室就可能被染。

一般在接触病毒后10天开始发热、流涕、咳嗽。

病程可7-18天不等。

皮疹一般在初始症状后的3-7天出现。

患者从刚出现症状到疹子出现后4天内有传染性。

任何诊断为麻疹的患者,必须从学校或工作中隔离,直到疹子出现后的4天。

麻疹的预防主要有: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②隔离患者。

③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④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

⑤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

多见于4到15岁的儿童。

流腮的预防主要有:①最佳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

②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③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④药物预防。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感冒病。

流感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

流感与普通感有着区别。

中小学常见病及地方病预防措施

中小学常见病及地方病预防措施

中小学常见病及地方病预防措施中小学生常见病主要包括感冒、发烧、咳嗽、腹泻、便秘等。

地方病主要包括皮肤病、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以下是针对中小学生常见病和地方病的预防措施。

1.感冒预防:教育孩子要经常洗手,避免与感冒患者过近接触。

保持居室通风,避免长时间待在封闭空间。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强免疫力。

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

2.发烧预防:避免孩子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过度疲劳和体力劳动,减少紧张的学习压力。

3.咳嗽预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换洗衣物和床上用品,保持房间清洁。

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和灰尘,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饮食和心情。

4.腹泻预防: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随地吃东西,不用脏手触摸食物。

注意食品卫生,烹饪食物要彻底加热。

避免生食,最好选择热食。

多喝开水,避免喝未经消毒的水源。

5.便秘预防:保证孩子充足的饮水量,每天吃足够的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

培养良好的大便习惯,定时排便。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地方病的预防措施如下:1.皮肤病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经常洗澡,勤换洗衣物和床上用品。

避免与皮肤病患者共用毛巾、衣物等个人物品。

避免过度疲劳、情绪紧张和过度劳累,注意休息。

2.呼吸道疾病预防: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

避免积尘、霉菌等有害物质,勤打扫卫生。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增加蔬菜、水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3.消化系统疾病预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过食油腻食物和高糖食品。

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饮料。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多吃水果蔬菜,增加纤维摄入量。

饭后适度运动,促进消化。

总之,预防中小学生常见病和地方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

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可以有效预防常见病和地方病的发生。

幼儿园手足口病小常识

幼儿园手足口病小常识

幼儿园手足口病小常识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

它通常在夏秋季节发生,病毒传播迅速,给孩子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防范手足口病,本文将介绍一些幼儿园手足口病的小常识。

1. 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传染给他人。

当一个患者咳嗽、打喷嚏或接触到物体表面时,会释放病毒,其他人通过吸入病毒或接触到病毒后再接触口、鼻或眼睛,就会感染手足口病。

2. 手足口病的症状和表现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喉咙痛、口腔溃疡、皮疹等。

发热通常在感染后的1-2天内出现,喉咙痛和口腔溃疡则是病情进展的早期症状。

皮疹往往出现在手掌、脚心和口周等部位,可以是红疹、水疱或溃疡。

3. 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为了防止手足口病在幼儿园传播,有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剪指甲等。

- 给孩子提供健康的饮食,增强免疫力。

- 避免与患病儿童亲密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 保持教室和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 做好幼儿园的通风工作,保持空气流通。

4. 幼儿园手足口病的处理方法一旦发现幼儿园中有手足口病患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将患病儿童隔离,避免传播给其他儿童。

- 告知家长并建议其及时就医。

- 对幼儿园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特别是公共区域和玩具。

5. 幼儿园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缓解孩子的症状:- 控制孩子的体温,保持适宜的室温。

- 给孩子提供流质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 给孩子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 使用药物缓解症状,如退烧药、口腔溃疡药膏等。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幼儿园传染病,但只要我们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就能有效减少其传播。

通过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

希望家长和幼儿园能够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
表现; • 可以通过咳嗽及时发现疾病,还是咳嗽有利的一面; • 咳嗽很剧烈时,孩子会很痛苦,影响睡眠和进食,是咳嗽
不利的一面,应当适当进行止咳治疗; • 止咳要与治疗原发病一起进行,只是让孩子不那么难受,
并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咳嗽的家庭护理
• 休息; • 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多饮开水; • 保持鼻咽部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 • 保持口腔清洁,经常喂些温开水,以清洁口腔; • 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好;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儿出现呼吸增快、胸凹陷等表
呼吸增快
• 2个月以下:每分钟呼吸次数≥60次 • 2-12个月:每分钟呼吸次数≥50次 • 1-2岁:每分钟呼吸次数≥40次
消化道疾病
• 便秘 • 腹泻 • 腹痛
人体消化道
便秘
• 大便干硬,排便次数少,或排便困难,哭闹增加,食量减少。
• 每日排大便的次数每个孩子各不相同,不要强求孩子没有都有排 便。
• 观察孩子身上是否出现皮疹; • 观察孩子病情变化,出现高热不退、咳嗽、气急、体温不
稳定等是否为病情加重或其他并发症。 • 6个月-3岁孩子感冒高热时,要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咳嗽
• 当咽喉或支气管受到病原体、烟尘或异物的刺激时咽喉和 支气管的分泌物会增多,同时产生咳嗽,咳出的分泌物就 是“痰”
• 咳嗽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 同时咳嗽也是呼吸道有异常(如感染、寒冷)刺激的一种
• 多饮水或牛奶及果汁,尤其是发热及腹泻患儿,补足生理 需要量。
• 恢复期,婴儿食欲会有所增加,注意补充营养,体重很快 就可恢复。
发热
小儿发热
• 发热是人体对抗病原菌的生理抵抗过程,对人体起到保护 作用。
• 发热的原因: • 呼吸道疾病:感冒、扁桃体炎、肺炎等。 • 消化道疾病:急性胃肠炎、腹泻等。 • 出诊性疾病:幼儿急疹、水痘等。

幼儿园预防感冒小常识告知小朋友

幼儿园预防感冒小常识告知小朋友

幼儿园预防感冒小常识告知小朋友
亲爱的小朋友们:
感冒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季节变化的时候更容易发生。

为了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学会预防感冒。

下面是一些预防感冒的小常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勤洗手:洗手是预防感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我们要经常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特别是在上厕所、打喷嚏或触摸公共物品后。

2.戴口罩:在公共场所或人群密集的地方,我们要戴口罩,避免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3.保持距离:我们应该尽量和生病的人保持距离,避免直接接触。

同时,在教室里或家庭中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拥挤。

4.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

5.增强体质: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6.避免受凉:注意加减衣物,避免感冒。

特别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盖好被子,保持身体温暖。

7.室内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减少病毒和细菌的滋生。

8.少去人群密集场所:人群密集的地方容易传播病毒和细菌,我们应该尽量少去或避免去这些地方。

希望这些小常识能够帮助我们预防感冒,保持身体健康。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虑,请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寻求专业的帮助。

祝大家健康快乐!。

幼儿园秋季常见病预防小常识详细指南

幼儿园秋季常见病预防小常识详细指南

幼儿园秋季常见病预防小常识详细指南在秋季,幼儿园是疾病传播的高风险地带,因为潮湿的天气和孩子们聚集在一起容易传染病菌。

针对幼儿园秋季常见病的预防,家长和老师们需特别关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下面将详细介绍幼儿园秋季常见病的预防小常识指南,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防范各种疾病。

一、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幼儿园秋季比较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口腔溃疡、手脚出现红斑等。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家长和老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 注重个人卫生。

教育孩子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玩耍等情况下,保持双手清洁。

2. 避免接触病毒源。

要避免孩子与已感染手足口病的儿童密切接触,及时清洁环境、玩具等物品。

3. 增强免疫力。

提倡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膳食搭配。

二、流感流感是秋冬季节最易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嗓子痛、乏力等。

预防流感需采取以下措施:1. 流感疫苗接种。

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提高孩子的免疫能力,减少感染流感的风险。

2. 注意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避免孩子长时间处于密闭、拥挤的环境中。

3. 注意饮食与水分补充。

多喝热水,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三、腹泻秋季潮湿的天气容易给细菌提供生长的温床,孩子们很容易因此而患上腹泻。

为了预防腹泻,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 食品安全。

家长和老师要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避免生熟食品混放,防止食品变质。

2. 个人卫生。

教育孩子养成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用餐前、外出回家后需要及时洗手。

3. 饮食调理。

给孩子适量的热水,多喂食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避免食用生冷食品。

四、结语秋季是容易感染疾病的季节,而在幼儿园这样一个孩子们聚集的地方更是需要引起重视。

家长和老师要加强疾病预防意识,注重环境卫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合理膳食搭配,多与孩子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个人观点:预防胜于治疗,对于幼儿园秋季常见病的预防要始于日常生活细节。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一、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一类由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通过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或水传播等途径传染给人的疾病。

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感冒、肺炎、水痘、麻疹等。

二、传染病的常见途径1. 直接接触传播:通过与患者直接接触、握手等途径传播感染。

2. 空气传播: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疾病。

如流感、麻疹等。

3. 食物或水传播:通过食物或水中的病毒、细菌传播。

如肠道疾病、霍乱等。

4. 虫媒传播:通过昆虫叮咬传播疾病。

如疟疾。

5. 血液传播: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传播疾病。

如艾滋病、乙肝等。

三、预防传染病的方法1. 勤洗手:保持双手清洁是预防传染病最基本的方法,特别是在接触了公共场所或者接触生病人后,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整洁,勤剪指甲,保持清洁的服装、床上用品,定期洗头洗澡,勤换内衣内裤等。

3. 饮食卫生:避免生吃或未经煮沸消毒的食物,选择新鲜、健康的食材,并注意餐具的清洁和消毒。

4. 勤开窗通风:空气流通是防止空气传播疾病的重要方法,定期开窗通风,并保持室内空气湿度。

5. 避免接触动物:尽量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尤其是在出现疫情时。

6. 注意保暖:保持身体在适宜的温度下,确保穿足够衣物,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

7. 定期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根据医生建议定期接种相应的疫苗。

四、附件:无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传染病防治法:中国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用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法律,包括传染病的报告和监测、病例和疫点管理、疫苗接种等内容。

2. 个人卫生:保持个人身体、环境卫生的行为,包括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洗衣物等。

3. 食品安全法:中国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用于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包括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等环节的管理与监督。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教育材料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教育材料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教育材料关键信息项:1、传染病的种类2、传播途径3、预防措施4、个人卫生习惯5、校园卫生要求6、家庭预防要点11 传染病的种类111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

112 肠道传染病,如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诺如病毒感染等。

113 接触性传染病,如红眼病、疥疮等。

12 传播途径121 空气飞沫传播: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等喷出的飞沫传播。

122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或者接触被污染的物品。

123 食物和水传播:食用或饮用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和水。

124 虫媒传播:通过蚊子、苍蝇等昆虫传播。

13 预防措施13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1311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1312 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1313 保持口腔和鼻腔清洁,经常用清水漱口和清洗鼻腔。

132 加强体育锻炼1321 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增强体质。

1322 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如跑步、跳绳、游泳等。

133 注意饮食营养均衡1331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1332 不挑食、不偏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

134 保持充足的睡眠1341 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小学生一般应睡足 10 小时。

1342 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14 个人卫生习惯141 勤洗澡、勤换衣,保持身体清洁。

142 定期修剪指甲,防止藏污纳垢和划伤皮肤。

143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牙刷等个人物品。

15 校园卫生要求151 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152 定期对教室进行消毒,如桌椅、黑板、地面等。

153 学校要加强卫生管理,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16 家庭预防要点161 家庭成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互相监督。

162 家中要经常打扫,定期消毒,尤其是厨房、卫生间等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

163 若有家庭成员患病,要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传染给其他成员。

小学生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小学生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导语】学⽣常见病综合防治是学校卫⽣⼯作的⼀项重要内容。

国家卫⽣部原国家教委和全国爱国卫⽣运动委员会早在1992年联合制定下发了《全国学⽣常见病综合防治⽅案》、⽅案中规定:学⽣常见病主要有蛔⾍病、沙眼、龋齿、贫⾎、营养不良(肥胖)、视⼒低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

以下内容是⽆忧考为⼤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学⽣不传染的常见病 1.近视 近视是青少年的⼀种常见病,是指看远看不清,看近清晰的屈光异常。

青少年近视多数是假性近视。

其主要原因是平时不注意⽤眼卫⽣,使睫状体过度紧张⽽逐渐形成近视眼。

如果不注意⽤眼卫⽣,久⽽久之,就会形成真性近视。

它的发⽣和发展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2.龋齿 龋病及⽛周疾病是影响⼉童青少年健康和⽣长发育最常见的⼝腔疾病。

我国学⽣的龋齿患病情况严重,⽽且随着⽣活⽔平的提⾼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学⽣⽛周病患病尤为突出。

因此,我们要从学⽣⼝腔健康教育⼊⼿,提⾼学⽣⼝腔健康意识,培养学⽣良好的⼝腔卫⽣习惯。

龋齿是⼝腔中的⾷物残渣附着在⽛齿上经过发酵产⽣酸形成⽛菌斑。

可将龋齿分为三度即浅龋、中龋和深龋。

俗话说“⽛疼不是病,痛起来要⼈命”。

3.营养不良和单纯性肥胖 学⽣营养不良和肥胖评定⽅法是:以同等⾝⾼标准体重值为100%,体重在标准体重91-110%范围内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学习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11-120%为超重,⾼于120%为肥胖。

⽬前中学⽣中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过10%营养不良将导致学⽣⽣长发育障碍,⽽肥胖是⾼⾎压、⾼⾎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诱发因素之⼀。

这两种疾病均与⽇常饮⾷关系密切。

4.贫⾎ 贫⾎是青少年最常见疾病之⼀,它不仅影响青少年正常的⽣长发育,⽽且对学⽣的智⼒⾏为及免疫功能等有很⼤的危害,是学⽣常见病中重点防治疾病之⼀,青少年贫⾎主要是缺铁性贫⾎,属营养性贫⾎,因此防治⼯作的重点是饮⾷调整膳⾷结构和合理营养。

5.蛔⾍感染 蛔⾍感染是⼉童时期最常见的肠道寄⽣⾍疾患之⼀,对⼉童少年的健康和⽣长发育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幼儿秋季疾病预防小知识

幼儿秋季疾病预防小知识

幼儿秋季疾病预防小知识秋天的天气忽冷忽热,昼夜温差较大,咳嗽、发热等症状的幼儿越来越多。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着重加强了对孩子秋季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以确保孩子的身体健康。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幼儿疾病预防小常识,一起来看看幼儿常见病防治知识吧!口角炎口角炎俗称”烂嘴角”,多因维生素B9和锌缺乏引起,如果伴有细菌,或真菌感染时更易出现嘴角干裂,糜烂,疼痛。

预防措施:口唇发干涂婴儿唇膏保持湿润,尽量告诉幼儿不要舌头去舔口唇,更不能用脏手搔抓,吃些富含B族维生素和锌的食物。

流行性感冒由于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初秋时,气温较高,同时雨水较多,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同时由于人流集中,接触密切,一旦人群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造成疫情扩散,甚至引起局部暴发。

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此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称地方性流行。

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婴幼儿和老人并发肺部感染。

预防措施:多饮水,多休息,从从外面回来冲洗鼻子,注意通风以及锻炼身体,食用含维生素的食物。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只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极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或者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

整个病程约7-19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1. 接种腮腺炎疫苗;2.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秋季腹泻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秋季肠泻、肠炎)高发季节,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常见病防治小常识?一、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一年四季中最常见的疾病。

上感是因病毒经过鼻腔和咽喉进入到人体内引起气道壁黏膜发炎的一种病症。

其症状是由鼻咽部干痒开始,接着出现打喷嚏,流鼻涕或鼻塞等症状。

儿童得了上感以后,家长应该:1、儿童睡觉时,要注意将上身,尤其是要将头部抬高一点,以缓解呼吸困难。

2、在房子里喷洒一点空气清新剂,或给儿童闻一下清凉油,会有利于儿童鼻腔的畅通。

3、用热毛巾帮儿童洗一下脸,并稍稍热敷一下鼻梁,这样鼻涕会较顺利地流出来,鼻腔会感觉一阵清新。

4、儿童患上感时,鼻腔黏膜已经发炎,如果吸入的空气干燥,会使鼻腔更难受,所以要使房间里的空气保持湿润。

还可以在儿童的鼻腔和嘴唇上涂一点凡士林等润滑剂。

注意让儿童多喝水。

5、要注意儿童体温的变化,给儿童测量体温,必要时要采取降温措施。

6、要注意儿童鼻腔流出的鼻涕的颜色,如果是黄色分泌物,则表明已经有继发细菌感染,应当立即去医院医治。

7、不要未经医生检查,一看见儿童流鼻涕就随意给儿童服药。

二、喉炎当病毒或细菌通过喉部时,有时候也会使喉部受到感染而发生炎症称为喉炎。

儿童患了喉炎除了传感到喉部疼痛和干咳以外,最典型的症状是声音嘶哑,甚至会发不出声音来,有时还会有轻微的发烧。

一般情况下,只要几天就可能痊愈。

但是一旦喉部发炎,就会肿胀,使气道阻塞,呼吸困难,儿童会很不好受,尤其是婴幼儿更难受,严重的会发生哮吼,儿童吸入空气时发出像犬吠样的咳嗽。

如果怀疑你的儿童患了喉炎,家长一般可以做以下工作:1、给儿童测量体温。

如果体温超过了38℃,说明儿童很可能还有其他感染,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就医。

2、为了帮助儿童减轻干咳,要注意保持房间里空气的清新和湿润。

3、为了缓解儿童喉部的干痛,要多给儿童喝些温开水或温饮料。

4、为了帮助儿童缓解呼吸困难,当儿童躺在床上时,应当将儿童的上身垫高一点。

5、如果你的儿童已经发生了哮吼,你一定要冷静对待,不要慌张。

一方面要做准备马上带儿童去医院急诊,同时要打开房间的窗户,让儿童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三、支气管炎当支气管受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黏膜发生炎症时,称为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的。

也可由于长期吸入烟尘微粒或带刺激性的气体削弱了呼吸道防御功能,也可能发生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一般起病较急,有发烧、头痛、喉部不适、频繁而较深的咳嗽、咯黏稠或脓性痰。

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长期反复的咳嗽,早晚会咳得更厉害一些,当气候改变天气变冷时病情会加重。

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家长可以做以下工作:1、首先给儿童测体温,如果体温超过了38℃,可以采取降温措施。

及时彻底地治愈儿童的上感等疾病。

2、家长不要在儿童活动的范围内抽烟。

3、儿童咳嗽时有痰,应当让儿童把痰咳出来。

如果儿童太小,不会将痰咳出,可以将儿童趴在家长的腿上,头部朝下,轻轻地拍儿童的背部,以帮助儿童将痰咳出来。

4、让儿童多喝水,保证充分的水分摄入。

5、如发现儿童吸气时胸肋间内陷或儿童的嘴唇呈青紫色,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肺炎肺炎是指肺部受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及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肺炎的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鼻唇区发绀(红黑色)、鼻翼扇动、胸痛(尤其作深呼吸时更痛),一般伴有39℃以上的高烧,咳嗽及咽部痰声、食欲不振等症状。

有的还可能腹泻或呕吐,严重的还会烦燥不安,面色灰白。

儿童患了肺炎,家长应作以下工作:1、定时给出儿童测量体温,注意儿童体温的变化,必要时可以对儿童采取降温措施。

2、多给儿童饮水,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水分摄入,避免儿童发生脱水现象。

给儿童吃一些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3、让儿童好好休息,用枕头或衣物将儿童的上身垫高,以帮助儿童缓解呼吸困难。

5、注意保暖和室内空气的流通。

打开门窗让新鲜空气进来,但是不能让儿童直接吹风。

6、平时要让儿童经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增强儿童的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五、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它也是一种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生在冬末春初气候变化剧烈的季节。

儿童如果患了流感,其许多症状和上感相像:流鼻涕、咽喉疼痛、咳嗽、甚至呕吐。

但儿童患流感起病较急,儿童的体温一般会高于38℃,出现畏寒发颤,头痛甚至出现全身疼痛等症状。

作为家长,如果儿童患了流感,可以做以下工作:1、要注意儿童体温的变化,一般每3-4小时要给儿童测一次体温。

给儿童服用退烧药,并要儿童多喝水,注意休息,这样有利于退烧。

2、注意房间的卫生和保暖,并对房间进行了简易消毒,在100m?空间,用2-4ml乳酸溶于10倍水中,加热蒸发消毒空气。

3、注意通风换气,保持湿度55%为宜。

4、患儿擦鼻涕用过的纸巾要及时处理掉;用过的毛巾要用沸水消毒。

5、在儿童康复以前不要让儿童上幼儿园,以免传染给其他儿童。

对于以下情况者,必须去医院就医:1、儿童还患有糠尿病或哮喘。

2、儿童高烧,或儿童的体温在36小时内还降不下来。

3、儿童在出现流感症状后,又出现了皮疹,那就很可能是患了麻疹。

4、儿童咳嗽很厉害,那就很可能有肺部感染。

5、儿童流出的鼻涕很浓,又是黄色,那就很可能患了鼻窦炎。

6、儿童感到耳内疼痛,那就很可能是患了中耳炎。

7、儿童出现了呕吐。

六、发烧高烧的出现会使儿童显得烦燥不安,甚至会发生惊厥。

所以家长对发烧的儿童要充分注意。

但是发烧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它只是疾病的一种表现,许多病都可能引起儿童发烧。

所以,如果儿童发烧,不能盲目使用药物给儿童退烧,必须搞清楚儿童得了什么病,才能对症下药。

对于儿童发烧,家长应该:1、应当给儿童测量体温,20分钟后再测量一次,并把结果记下来。

2、帮儿童脱掉一点衣服,减少一点被褥,利于身体表面的散热。

3、把几条毛巾或几块海绵,放入装温水的脸盆中,然后将吸有温水的毛巾或海绵放在儿童的额头上或擦全身。

一般一次要擦5-10分钟,隔5分钟再擦一次。

不要用凉水来擦。

因为,用温热的水来擦拭皮肤,会使皮肤的血管扩张,有利于散热。

4、每隔一点时间,要给儿童喝一点温开水,因为发烧会消耗掉体内的一些水分。

5、当儿童高烧,体温超过了39℃,或发烧已超过24小时,在采取了通常的降温措施之后,还没有好转,应当把儿童送医院。

七、头痛头痛是儿童最常见的不适症状之一,大约有20%的儿童反复头痛的情况发生。

引起儿童头痛有多种可能原因:儿童在患病的过程中如果发烧,也会发生头痛;儿童在闷热、不通风的环境中时间长了,或儿童因为某些事造成思想过于紧张也会感到头痛等等。

尽管出现头痛症状的儿童不少,但因引起头痛的疾病和原因不同,头痛的轻重程度不一样,家长要视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

家长可以做以下工作:1、耐心询问儿童头痛的准确部位,仔细观察儿童的面颊、下颌、耳部、鼻窦区、牙齿、牙龈等部位是否有异常现象。

2、给儿童测量体温,看看儿童是否发烧。

如果儿童头痛又发烧,大多是患了流行性感冒或麻疹等感染性疾病。

应当带儿童去医院确诊。

3、仔细观察儿童的头部是否有外伤的痕迹,耐心询问儿童的头部是否受过意外碰击。

如果有头部外伤,应当到医院去进一步检查。

4、多与儿童交流,关心儿童周围发生的事。

注意儿童近期是否有什么事造成他思想忧虑,搞清楚儿童心理上的压力所在,引导或帮助儿童战胜困难。

5、平时要给儿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儿童有头痛时,更要注意室内空气的清新,让儿童适当休息,给他吃一点清凉饮料或食品。

6、如果儿童头痛时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儿童可能是患了腹型偏头痛。

7、如果儿童发烧在38℃以上,或伴有呕吐、颈部强直、眼睛怕光等症状,儿童可能患了脑膜炎,应当立即送儿童去医院。

八、牙痛儿童牙痛最常见的原因是龋齿,而且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序。

龋齿的形成,主要是平时不注意包含和口腔卫生造成的。

吃到口里的食物残渣与唾液的混合物如果长时间积存在牙齿的表面发酵,细菌在那里大量滋生,腐蚀了牙齿外层的保护物质,牙齿就会产生空隙,形成龋齿。

当龋齿越来越严重时,牙髓处的神经暴露在外时,就会发生牙痛。

儿童的龋齿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儿童在牙痛时疼痛难忍,而且会发展到牙龈脓肿,对恒牙会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所以,家长对儿童的牙齿生长情况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家长可做以下工作:1、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看看儿童的牙齿表面有没有黑点或小洞。

每半年要带儿童去医院检查牙齿的生长和健康情况。

这样做不仅能及时发现儿童的牙病,而且能使儿童以后都不惧怕去看牙病。

2、平时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

饭后、睡前一定要漱口或刷牙。

要儿童少吃甜食,因为口腔里存有糖分,细菌将生长得更快。

每当吃了甜食之后,马上要喝水或漱口。

3、如果儿童说牙痛,家长除了可以直接观察儿童是否有龋齿,还可以用小勺子轻轻叩击儿童的牙齿,找到哪个牙齿发生了问题。

4、如果发现有了龋齿或儿童已经发生牙痛,不要以为不碍事,而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医治。

以免龋齿越来越严重,到了无法修补的时候,就只能拔除了。

5、在儿童牙痛的时候,可以用热水袋热敷儿童牙痛侧的面颊部,以减轻儿童的疼痛。

6、平时要使用含氟的牙膏刷牙。

因为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使牙齿表面覆盖一层氟化物,牙齿就能对抗细菌和糖对牙齿的腐蚀。

九、牙龈脓肿牙龈脓肿是牙齿周围的牙龈区发生炎症而造成的,也称牙周脓肿,一般是由龋齿发展而来的。

牙龈脓肿时,牙龈的一侧会出现红色的炎性肿块;严重时相应一侧的面颊会出现水肿、颈部的淋巴结会肿大。

儿童牙龈脓肿会感到特别疼痛,不仅牙周有搏动性跳痛,患侧面颊触痛,连面部耳下也会疼痛,甚至使用止痛药都无法缓解。

儿童的乳牙如果发生牙龈脓肿而又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影响到即将生长出来的恒牙;如果是恒牙发生牙龈脓肿;不仅儿童疼痛难忍,而且会使牙齿松动,甚至脱落,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儿童牙龈脓肿时,家长可以做下面的工作:1、询问儿童牙龈肿痛的大致部仕。

让儿童开口,家长仔细观察相应部位的牙龈是否有红色肿块。

2、给儿童用淡盐水漱口,并用热水袋给儿童热敷患恻的面颊,可用2%碘甘油涂于患牙处,可以减轻儿童的疼痛。

3、注意不能为了缓解儿童的疼痛,随意使用局部麻醉药物。

因为那样做会使牙龈受到损伤,引起更多的牙齿疾病。

4、平时要注意培养儿童饭后和睡前一定要漱口或刷牙习惯,尤其是在吃了甜食之后要马上喝水或漱自。

5、每隔半年,要带儿童去医院检查牙齿的生长和健康情况。

这样,如果儿童的牙齿有问题就能及早发现和治疗。

十、口腔溃疡儿童发生口腔溃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创伤性溃疡,它多发生在颊粘膜处,比如儿童不小心自己咬伤了颊粘膜或是因龋齿的缺口擦伤了颊粘膜。

创伤性溃疡为大面积红色区,中间呈黄色。

另一种是目疮性溃疡,可以生在舌部、牙龈以及日腔粘膜的任何地方。

目疮性溃疡为小的乳白色的溃疡点。

它可能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但是也可能与儿童的精神因素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