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近年来,太湖流域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当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太湖的环境和改善水质,综合治理水污染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本文将从污染源控制、生态修复和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找到一种综合治理水污染的可行方法。
首先,污染源控制是治理水污染的关键。
太湖流域的污染主要来自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
在农业方面,应推行科学断肥、施肥量精确施用和合理使用农药的农业生产模式,同时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在工业方面,应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提高产业的环保水平。
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应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污水处理的能力,减少污水直排太湖的现象。
其次,生态修复也是综合治理水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
太湖流域的生态系统已受到了严重破坏,很多湖泊已经成为富营养化的“绿水青藻”景象。
为了恢复太湖的生态平衡,应加强湖泊水质监测和水质净化工程建设,定期清除湖泊中的浮游植物和有害藻类,恢复湖泊的水质清澈度。
同时,要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受损湿地,提高湿地的自净能力,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此外,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强化也是综合治理水污染的保障。
太湖流域的水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促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然而,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执行力度不够,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水污染行为,形成治理水污染的强大合力。
综合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需要各方的协同合作。
政府部门应加强组织和统筹,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强大的合力。
同时,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污染治理的意识和参与度。
企业应加大环保投入,改善生产工艺,促进绿色发展。
市民应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
综上所述,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从源头控制污染、修复生态系统和强化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加强各方的合作与协调,共同为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太湖的十大方法
解太湖的十大方法第一,加强污水处理。
太湖流域的城市和工业区域的污水排放是太湖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污水对太湖的污染是解决太湖水质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太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了太湖的水质。
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太湖的水质改善至关重要。
第三,加强湖泊生态修复。
太湖湿地是太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太湖的重要净化器。
加强湖泊生态修复工作,恢复湿地功能,提高湖泊的自净能力,对太湖水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
太湖的水生态系统是太湖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太湖水质的重要保障。
加强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保护湖泊的生态平衡,对太湖水质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加强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
加强太湖水质和生态环境的监测,及时公开监测数据,增强社会监督,对太湖水质改善至关重要。
第六,加强立法和执法。
加强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环境执法的效果,对太湖水质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第七,加强政府管理和协调。
太湖流域涉及多个行政区域,加强政府间的协调合作,加强太湖流域的综合治理,对太湖水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第八,加强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
加强公众对太湖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太湖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对太湖水质改善至关重要。
第九,加强国际合作。
太湖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湖泊,也是全球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对太湖水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加强科技支撑。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的技术水平,对太湖水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十大方法的综合应用,相信太湖的水质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太湖的生态环境也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太湖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综合治理总体方案1. 引言太湖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也是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湖。
然而,近年来,太湖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如水质污染、水藻暴发等。
为了保护并恢复太湖的生态环境,制定一套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重点介绍太湖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包括治理目标、主要措施和实施计划等内容,希望能够为太湖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2. 治理目标太湖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是恢复太湖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改善水质,控制水藻暴发,并确保太湖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提高太湖水质,使其达到国家标准的Ⅳ类水质;•控制水藻暴发发生频率和规模,保持太湖的生态平衡;•减少污染物的输入,特别是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加强太湖水环境监测和管理能力;•促进太湖周边经济可持续发展。
3. 主要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制定了以下主要措施:3.1 水质治理措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推行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加强固体废物管理,提升垃圾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加强水生态恢复,推行湖泊水生态修复技术,减少外来入侵物种。
3.2 水资源管理措施•加强太湖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提升农田灌溉水利设施的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推行节水型城市建设,促进居民、企事业单位合理使用水资源;•设置水生态保护区,保护太湖湿地,增加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效益。
3.3 生态修复措施•加强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恢复湖泊水、陆、气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控制水藻暴发,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综合治理技术;•保护湖泊岸线带,恢复湖泊生态廊道;•修复太湖流域受污染的土壤和农田,减少污染物的输出。
3.4 水环境监测和管理措施•建立太湖水环境监测网络,监测太湖的水质、水位、水温等指标;•加强对太湖周边的污染源和排污口的监管,严格执法;•提升水环境管理部门的能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加强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的太湖治理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太湖治理的总体部署,深入推进我省太湖治理工作,全面实现太湖治理目标,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江苏省太湖流域环境现状(一)流域概况太湖流域地跨苏、浙、皖、沪三省一市,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总面积36895平方公里。
历来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工农业生产发达、国民经济产值和人均收入增长幅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流域人口约占全国的3%,GDP占全国的12%,人均GDP为全国的3.5倍。
我省太湖流域包括太湖湖体,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和丹阳市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句容市、高淳县、溧水县行政区域内对太湖水质有影响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水体所在区域。
据2007年统计资料,我省太湖流域人口1664.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2.6%;GDP为12218.5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47.5%,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二)环境现状1.污染物排放现状。
我省太湖流域2005年共排放废污水总—1 —量25.55亿立方米。
流域COD排放总量为58.60万吨/年(表1.2-1),主要来源于农业面源和工业废水,所占比重分别为40.2%和35.1%;氨氮年排放总量为6.42万吨,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所占比重均在40%左右;总氮的年排放总量为9.82万吨,农业面源比重接近50%;总磷排放总量0.58万吨/年,主要来源于农业面源,比重达到66%,其次为城镇生活污染源。
2.水环境现状。
(1)太湖湖体水质现状。
2005年太湖水质为劣Ⅴ类。
东部沿岸区水质相对较好,为Ⅴ类水质,其他湖区均为劣Ⅴ类。
太湖湖体水质总氮指标为劣Ⅴ类,其次为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均满足Ⅳ类水质标准。
全湖平均为中富营养化程度,其中仅湖心区和东部沿岸区处于轻富营养水平。
2007年太湖湖体水质总体劣于Ⅴ类水质标准,总氮仍是污染最严重的指标,但是浓度相对于2005年有所降低,全湖总氮平均由3.6mg/L降低为2.6mg/L。
解太湖的十大方法
解太湖的十大方法太湖,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和无锡市之间,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也是长江流域第三大湖泊。
太湖水质的恶化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解决太湖水质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下面将介绍解太湖水质的十大方法。
首先,加强污水处理是解决太湖水质问题的关键。
应当加大对太湖流域内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减少污水直排对太湖水质的影响。
其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农业化肥、农药和养殖业废水是太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当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规范养殖业的排污行为。
第三,加强湖泊生态修复。
太湖周边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对太湖水质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应当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减少湖泊富营养化的程度。
第四,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太湖流域内存在大量工业企业,工业废水排放对太湖水质造成严重影响,应当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工业废水排放。
第五,加强城市雨污分流工程建设。
城市雨污分流工程是解决城市雨污混接排放的有效措施,可以减少雨水对污水管网的冲刷,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负荷,改善太湖水质。
第六,加强水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
加强对太湖水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布水质监测数据,增强社会监督,促使相关部门更加重视太湖水质问题。
第七,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应当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太湖水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第八,加强科技支撑。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水质治理的技术水平和成本效益。
第九,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
加强对太湖水质问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太湖水质治理的良好氛围。
第十,加强跨界合作。
太湖流域跨越多个行政区划,应当加强各级政府间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太湖水质治理工作的开展。
总之,解决太湖水质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2.25•【字号】苏政发[2009]36号•【施行日期】2009.0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09〕36号)各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45号)要求,省政府组织编制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切实增强做好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太湖是苏南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加强太湖水污染防治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紧迫任务,是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共同建设美好江苏的具体体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太湖治理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江苏把太湖治理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下决心根治太湖水污染问题,努力让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美景。
温家宝总理多次亲临太湖检查指导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环保优先方针,不断加大太湖水污染防治力度。
省各有关部门、沿湖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做了大量扎实深入的工作,推进太湖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是,太湖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太湖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太湖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坚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铁腕治污、科学治太,深入推进太湖水污染防治,确保到2012年太湖水质有所改善,湖体富营养化趋势得到遏制;力争到2020年太湖水质明显好转,富营养化程度有所改善,恢复山青水美的自然风貌,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太湖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综合治理总体方案1. 概述太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和上海市交界处。
然而,长期以来,太湖面临着水质污染、水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为了有效解决太湖问题,制定了太湖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旨在实现太湖水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2. 治理目标太湖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科学规划和综合治理措施,实现以下目标:- 提高太湖水质,达到国家相关水质标准; - 恢复太湖湿地和水生态系统; - 保护太湖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 促进太湖周边地区可持续发展。
3. 治理措施3.1 改善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太湖周边城市和乡村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
加强污水管网的建设,确保污水能够被有效收集和处理,减少污水的直接排放。
3.2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太湖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农田沟渠整治和农药、化肥的科学使用。
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减少农业对太湖水环境的负面影响。
3.3 河道整治和湖泊修复对太湖主要入湖河道进行整治,改善水流通畅度,减少污染物的输入。
进行太湖湖岸线的修复和植被恢复,提高湖泊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
3.4 加强监测和管理能力建立太湖水质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太湖水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加强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标准。
3.5 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加强太湖相关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太湖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影响因素。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快太湖综合治理进程。
4. 资金保障为了实现太湖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的目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太湖综合治理资金主要来自以下渠道: - 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 - 地方政府财政拨款; - 外资和社会资本参与; - 贷款和债券发行。
5. 实施计划太湖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将分为多个阶段实施,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时间安排如下:阶段主要任务时间安排第一阶段梳理问题、制定规划今年-明年第二阶段污染源整治、水质改善明年-后年第三阶段生态恢复、科学研究后年-未来五年第四阶段监测管理、总结推广未来五年-十年6. 总结太湖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实现太湖水质的持续改善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展ppt课件
目
项目
目
三、项目投资检查情况
投资完成 率
项目投资
占《总体 批复投 已完成
方案》
资 投资额
江苏省 839 548.43 79.0% 92.6% 663
114
62
78.5% 515.88 430.30
浙江省 497 470.04 23.3% 77.9% 116
271
110
40.0% 277.79 188.0
2012年近期目标
Ø 太湖湖体水质由2005年的劣V类提高到V类;富营养化趋 势得到遏制。 Ø 主要饮用水源地及其输水骨干河道水质基本达到III类。 Ø 河网水功能区达标个数由现状的18.6%提高到40%左右。 Ø 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目标为:COD 71.98万吨、氨氮7.03万 吨、总磷0.82万吨、总氮10.84万吨。
洮滆水系
太湖
沿长江水系 黄浦江水系
南河水系 苕溪水系
流域当地多年平均水资 源量为177亿立方米,人 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1/4
沿杭州湾水系
n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2009年流域河流 水质评价总河长 5431.7km,全年期 评价劣于Ⅲ类水标 准的河长占93.1%, 劣于Ⅴ类的河长占 54.4%。
n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一、流域概况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北临长江,南抵杭 州湾,西接天目山,东濒东海,地跨苏浙沪等省市。 流域总面积3.69万平方公里,流域内有上海、杭州、 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等大中城市,是我 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09年流域总人口 5176万人,国内生产总值(GDP)36364亿元,约占 全国GDP总量的11.0%;人均GDP达7.0万元,是全国 平均的2.9倍。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通过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水 体中总磷、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的浓度 ,有效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环境效益分析
生态恢复
通过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水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使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
景观提升
结合太湖流域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实施美化绿化工程,提升流域整体景观品质。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及时推广国内外先进的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等技术, 提高治理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水环境治理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 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监测与评估
建立监测网络
建立覆盖全流域的水质监测网络,对重点区域 和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定期评估治理效果
对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01
02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预警 体系,提升应对突发环 境事件的能力。
03
0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 强环境教育宣传,提高 公众环保意识。
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 周边省市的联防联控, 共同改善太湖水环境。
CHAPTER 06
预期成果与效益分析
水质改善预期
水质改善
通过综合治理,预期太湖流域水质得 到明显改善,主要水质指标达到或优 于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水环境综合治理,优化太湖流域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产业和人才聚集,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提升民生福祉
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THANKS
[ 感谢观看 ]
太湖流域水质总体为轻度 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总磷 、氨氮和化学需氧量。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1、基本概况太湖流域地跨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以下简称“两省一市”),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
2007年5月底暴发了太湖水危机,近年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太湖治理初见成效,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但是,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太湖治理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012年4月,有关部门和地方组织技术编制形成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
治理方案涉及的范围包括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4市30个县(市、区),浙江省湖州、嘉兴、杭州3市20个县(市、区),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金泽镇和朱家角镇,总面积3.18万平方公里,工程总投资1164.13亿元,治理期限为2013-2020年。
2、主要问题(1)制约太湖流域水质改善的因素依然复杂引起蓝藻大规模暴发的条件依然存在。
由于太湖湖体藻型生境已经形成,不断积累的氮、磷等营养盐有可能引起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这些因素的异常变化会加大防控难度。
湖体总氮浓度仍然较高,太湖流域污染物现状入河(湖)总量仍超过限制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物排放量必然有所增加,减排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太湖生态系统退化,由草型湖泊转化为藻型湖泊,水环境容量减小,自净能力降低,恢复健康湖泊生态系统任务艰巨。
(2)农业面源已成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的比重逐步提高,已成为太湖治理的主要矛盾。
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相对较少,且已安排的项目完成率较低。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较低,建设和运行管护中亟待解决资金、技术等瓶颈问题。
(3)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滞后。
第二产业中,纺织、化工、冶金等重污染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偏高,实施污染物减排的工业企业数量较少,用于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偏低,企业治污积极性不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尖锐。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0.28•【字号】浙政发[2008]68号•【施行日期】2008.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08〕68号)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我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面临的严峻形势去年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后,国务院两次在无锡召开座谈会,对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坚决贯彻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并把这项工作作为“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手抓综合治理,一手抓应急防范,持续加大工作力度。
今年5月,省政府专门召开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蓝藻应对应急工作会议,具体部署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今年的蓝藻应对应急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
通过省市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饮用水安全得到较好保障,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城乡污水处理、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污染减排任务完成较好,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监测监控和执法能力有所加强。
但是,必须清醒看到,太湖水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近年来,太湖全湖营养盐浓度长期在较高水平波动,南太湖每年的蓝藻水华暴发期有所提前,持续时间拉长,面积和程度加大,而且呈现常态化趋势。
特别是湖州地区近岸水域及环湖河流,由于受风向、太湖环流、太湖水位抬高造成顶托倒灌等影响,蓝藻水华暴发的严重性和饮用水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大。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近年来,太湖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太湖的水质,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本文将从污染源控制、技术改造、立法政策等多个方面,综合论述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
第一,污染源控制是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
目前,太湖流域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等,针对这些污染源,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首先,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推行先进的工艺技术,实施源头治理,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
其次,加强农业废弃物和化肥农药的管理,倡导生态农业,推广有机农业的种植方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此外,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保证污水达标排放。
第二,技术改造是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在太湖流域,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和农田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
因此,应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对农田和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生态修复技术可以通过人工湿地、绿化、植物种植等方式来净化水体,改善水质。
此外,还应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水的产生。
第三,立法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保障。
应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完善太湖流域的环境保护政策,对水污染行为进行更严厉的处罚。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投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是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对治理工作的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活动。
同时,还应加强媒体的宣传报道,引导公众关注水污染的严重性和重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需要从污染源控制、技术改造、立法政策和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入手。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来说都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挑战之一。
太湖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却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本文将探讨太湖流域水污染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方法。
二、太湖流域的现状太湖流域位于中国东部,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三个省市,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
然而,由于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太湖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据调查统计,太湖流域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指标超标情况严重,水质已经达到或接近IV类,其中IV类是不能供生活饮用和工业用水的。
三、水污染的原因1.农业污染: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通过流入河流和地下水体系,最终进入太湖流域的水体中,导致水中的氮、磷等有害物质超标。
2.工业污染:太湖流域发育着众多的工业区,这些工业区的废水排放对流域的水质造成了巨大影响。
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危害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3.城市污染: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密集地,城市中的污水处理厂无法完全处理所有污水,一部分污水会直接排入太湖流域,导致水质下降。
四、水污染的影响1.生态系统破坏:太湖流域的水污染严重破坏了湖泊的生态系统,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或迁徙,影响了湖泊的生物多样性。
2.人类健康风险:太湖流域的水污染直接影响到当地人民的健康。
长期饮用水污染的水源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肝癌、胃癌等。
3.经济发展受限:太湖流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水污染导致了渔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衰退,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综合治理的方法1.加强法律法规: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业、工业和城市部门的监管,严禁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规范工业废水排放,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等。
2.农田绿色改造: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倡有机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太湖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综合治理总体方案1. 引言太湖是中国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区。
然而,由于多年来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太湖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给湖泊生态系统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实现太湖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促进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综合治理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提出太湖综合治理的总体方案,包括目标、措施和预期效果等内容。
2. 目标太湖综合治理的目标是恢复太湖的水质和生态系统,保护太湖的生态环境,促进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改善太湖水质,恢复至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2.保护太湖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3.控制太湖流域的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加强太湖的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提升太湖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吸引更多游客。
6.促进太湖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3. 治理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太湖综合治理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3.1 污染物控制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需要加强太湖流域内各类污染源的治理:•工业污染源: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
•农业污染源:加强农田的农药、化肥使用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模式。
•城市污染源: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提高污水处理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3.2 生态系统保护为保护太湖的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湖泊生态环境修复:加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控制蓝藻水华爆发,恢复植被覆盖度。
•湿地保护与恢复:重点保护太湖湿地,增加湿地面积,恢复湿地功能。
•水生生物保护:保护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3.3 水资源管理为加强对太湖水资源的管理,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水资源调度与分配:建立太湖水资源调度与分配机制,合理规划和利用太湖水资源。
•水资源节约与利用:推广节水型社会理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解太湖的十大方法
解太湖的十大方法太湖,位于中国江苏省和浙江省交界处,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中国东部地区最大的淡水湖。
太湖水质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太湖水质恶化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解决太湖水质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太湖水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解太湖的十大方法。
第一,加强水污染治理。
对于太湖流域的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等污染源,需要加强治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水质。
第二,加强湖泊生态修复。
通过湿地修复、水生植物种植等方式,恢复太湖的生态系统,提高水质净化能力。
第三,加强水资源保护。
加强太湖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减少过度开发和利用,保护太湖的水资源。
第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农业面源污染是太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减少农业化肥、农药等污染物对太湖的影响。
第五,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工作。
建立健全太湖水质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
第六,加强社会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太湖保护的意识,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太湖保护工作。
第七,加强政策法规制定和执行。
完善太湖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保护机制。
第八,加强国际合作。
太湖水质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国际性的环境问题,需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保护太湖水质。
第九,加强科研技术支撑。
加大对太湖水质改善相关科研技术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太湖水质治理的技术水平。
第十,加强政府监管和管理。
政府部门要加强太湖水质治理的监管和管理工作,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太湖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通过上述十大方法,我们可以有效解决太湖水质问题,保护太湖这一宝贵的水资源,让太湖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美丽家园。
希望每个人都能为太湖的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太湖水清岸绿,生机勃勃。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太湖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具有丰富生态系统和重要经济价值的地区。
然而,近年来,太湖流域水环境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为了改善太湖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并提出几项新的治理建议。
首先,人为污染是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需要加强太湖周边城市和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废水排放对太湖流域的影响。
同时,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相关环保法规,确保工业废水的合规处理和排放。
其次,农业活动也是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农业用水过程中常常使用农药和化肥,这些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会导致农药和养分的污染物流入太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控,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施肥技术的科学性,避免养分流失。
此外,大气污染也对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大气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降雨等方式进入太湖,造成水环境的污染。
因此,应加强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大气环境监测和预警,有效防止大气污染对水环境的污染。
最后,要加强太湖流域的生态修复工作。
太湖流域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对太湖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应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划定湿地保护区,加强对湿地的管控和管理。
同时,要加强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保持湖泊生态的平衡和稳定。
综上所述,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是一个复杂严重的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措施。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善工业废水处理和排放监管,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加强大气污染防控,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是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
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都应共同努力,为太湖流域的水环境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太湖流域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通过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提高施肥技术的科学性、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加强太湖流域生态修复工作等综合治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二○○八年四月目录第一章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节太湖流域概况........................................一、自然概况............................................二、社会经济概况........................................第二节水环境状况..........................................一、污染源现状..........................................二、水质状况............................................第三节 2007年供水危机概况..................................一、事件发生过程........................................二、发生供水危机的原因..................................第四节近十年太湖治理的成效与经验教训......................一、治污措施及成效......................................二、主要经验............................................三、主要问题和教训......................................第五节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及紧迫性............................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恢复和维系太湖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紧迫任务..................................................四、是积极探索新路子,为全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经验的现实需要..................................................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第二节水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第三节总体目标............................................一、水质主要控制指标....................................二、近期目标............................................三、远期目标............................................ 第三章保障饮用水安全.........................................第一节城乡饮用水安全建设..................................一、水源地建设..........................................二、完善区域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三、加快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四、建设饮用水安全监测系统和预警体系....................第二节供水危机的防范与应急................................一、拉网式排查污染源,采取必要的限排措施 ................二、开展蓝藻打捞作业....................................三、适时“引江济太”,扩大水环境容量....................四、完善自来水应急处置和净化措施........................五、增加水体监测断面和检测频次..........................六、制定周密的水污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第四章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第一节污染物总量控制......................................一、综合治理区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二、综合治理区限制排污总量..............................三、综合治理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四、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制度..........................第二节调整产业结构与优化产业、城乡布局 ....................一、调整产业结构........................................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三、优化城乡布局........................................第三节强化工业点源污染治理................................一、严格控制工业点源....................................二、治理船舶污染,提高事故应急能力...................... 第四节统筹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一、城镇污水处理........................................二、城乡垃圾处理........................................三、乡村生活污水处理.................................... 第五节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一、绿色农业工程........................................二、畜禽养殖............................................三、水产养殖............................................ 第六节加强生态修复及建设..................................一、湿地保护、恢复与重建................................二、岸线治理............................................三、生态林建设和水生态修复..............................四、科学清淤............................................ 第七节提高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 ..................一、扩大引江济太工程规模................................二、提高出湖过水能力....................................三、加强“引江济太”调水管理............................ 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一、倡导农业节水........................................二、推进工业节水........................................三、建设节水防污型城镇.................................. 第九节制定严格的标准与制度................................一、提高废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建立、健全工业企业环保准入制度......................三、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标准............................ 第十节强化科技支撑作用....................................一、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综合集成............................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第十一节完善监测和执法体系................................一、建立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二、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三、湿地监测能力建设....................................四、水环境预警系统建设..................................五、完善执法体系........................................ 第五章重点治理区项目和工程...................................第一节饮用水安全项目......................................一、水源地改造和水源地保护项目..........................二、多水源供水和区域应急备用水源建设项目 ................三、区域联合供水项目....................................四、自来水深度处理改造项目..............................第二节工业点源污染治理项目................................一、整治、淘汰落后企业..................................二、工业污染治理项目....................................第三节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项目..........................一、改造现有污水处理项目................................二、新、扩建污水处理厂..................................三、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四、城镇生活垃圾处置项目................................五、村庄污水及垃圾处置项目..............................第四节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一、种植业治理项目......................................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三、水产清洁养殖工程....................................四、乡村清洁工程........................................ 第五节提高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引排工程 ..................一、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和望虞河西岸控制工程 ..............二、太嘉河(太湖—嘉兴)工程............................三、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四、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五、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六、望虞河后续工程...................................... 第六节生态修复项目........................................一、湿地保护、修复与重建................................二、生态保护带建设......................................三、水体生态修复........................................四、西太湖综合整治工程..................................五、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 第七节河网综合整治........................................一、环太湖河道整治工程..................................二、河网清淤............................................三、船舶污染控制........................................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项目....................................一、农业节水重点工程....................................二、工业节水示范工程....................................三、城镇生活节水重点工程................................第九节监管体系建设项目....................................一、国家级站网建设......................................二、流域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平台..........................三、地方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四、省市区站网和能力建设................................五、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六、湿地监测能力建设....................................第十节科技支撑研究项目.................................... 第六章一般治理区主要项目和工程...............................第一节饮用水安全项目......................................第二节点源污染治理项目....................................第三节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项目..........................一、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二、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三、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四、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第四节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一、种植业治理项目......................................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三、水产清洁养殖工程....................................四、乡村清洁工程........................................第五节提高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引排工程 ..................第六节生态修复项目........................................一、湿地保护与修复......................................二、生态林建设..........................................三、湖泊清淤............................................第七节河网综合整治项目....................................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项目.................................... 第七章投资匡算与工程占地.....................................第一节投资编制依据........................................第二节总投资.............................................一、总投资及构成........................................二、筹资渠道............................................第三节重点治理区投资......................................第四节一般治理区投资......................................第五节治理项目用地........................................ 第八章综合治理效益分析.......................................第一节环境效果分析........................................一、生态系统功能增强....................................二、污染物量削减........................................三、污染负荷预测与削减能力综合分析......................第二节投资效果分析........................................一、饮用水安全项目......................................二、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三、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项目..........................四、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五、提高水环境容量引排项目..............................六、生态修复项目........................................七、河网综合整治项目....................................八、节水减污项目........................................九、监管体系建设项目....................................十、科技支撑研究项目....................................第三节社会效益分析........................................一、保障饮用水安全,有利于维护城乡社会稳定 ..............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节水减污......................三、完善城镇治污基础设施,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四、加强农村综合治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积累经验,为河湖综合治理起示范作用..................六、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第九章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一、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二、严格标准体系,完善相关法规..........................三、提升监管能力,切实强化执法..........................四、利用价格杠杆,完善收费制度..........................五、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六、引入市场手段,创新运营机制..........................七、加强科技攻关,推广适用技术..........................八、夯实前期工作,强化项目管理..........................九、促进公众参与,开展舆论监督.......................... 附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治理项目汇总前言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总面积3.69万平方公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2011年 太湖水源地 监测资料分析
总磷、总氮不参评,太湖水源地综合水质评价类别为 Ⅰ~ Ⅱ类
总磷、总氮参评,太湖水源地综合水质评价类别为 Ⅳ~Ⅴ类,超标项目主要为总磷、总氮
太湖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入湖污染物总量持续增加 内源污染长期积累 河湖生态系统恶化 引排水系不畅 湖体结构存在的弱点
二 是割断了“湖泛”发生的生物 链,竺山湖区大面积“湖泛”现象至 今基本没有出现 。
三 是降低了蓝藻发生强度,据监测,清出的 流泥中叶绿素a含量约为20~80g/吨,每清除1吨 流泥相当于打捞出近0.6吨蓝藻,对降低蓝藻发 生强度具有重要作用 。
四 是明显改善了湖体水质,底泥氮释放强 度由疏浚前的约300 mg/m2•d降低至疏浚后 的49.6 mg/m2•d;磷的释放强度则由疏浚前 的2.3mg/m2•d降至疏浚后的负值水平(-0.6 mg/m2•d)。
1月 4.0%
2月 4.9%
3月 8.1%
4月 8.3%
8月 11.8%
7月 14.3%
6月 16.0%
5月 9.6%
江苏省太湖地区多年平均雨量 1096.9 mm 其中汛期(5~9月)占年雨量的 61.3 %
最大、最小年雨量的比值是 2.71
太湖现状水质(2011年)
太湖湖体水质总体综合评价为劣Ⅴ类 溶解氧、氨氮、总氮、总磷平均均值浓度值 与
主要内容
一 基本情况 二 太湖水环境现状 三 存在主要的环境问题
四 “湖泛”及初步分析 五 治理措施与成效 六 认识与建议
一 基本情况
太湖流域是全国城市群最为集中、经济最为 发达、社会生产力最为活跃的核心区域之一
面积:
占全国 0.38%
人口:
占全国 3.5%
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 11.7%
Hale Waihona Puke 财政收入: 占全国 21%
打捞蓝藻的无害化处理、 资源化利用进程。推动新 建的5座藻水分离站已全部 投入运行,大部分打捞蓝 藻可进入藻水分离站处置, 实现资源化利用。
四 “湖泛”及初步分析
“湖泛”表象
颜色:湖泛水体浑浊,
颜色为浆褐色,与非湖 泛水体有清晰的界限
气味:似下水道恶臭
和硫化氢的气味
湖水面:时有气泡冒
出
死鱼类型:主要以湖
鳅为主
原因初步分析
1、湖体污染负荷加重水体藻类含量较高
太湖西岸污染物排放入湖量逐年增加 太湖湖区水质逐年变差
太湖水体藻类含量较高
T/a 1800 1500 1200 900 600 2003
农业污染源
养殖场综合治理 , 发展生态农业, 拆除围网养殖 27万亩,太湖围 网养殖降至4.5万亩
(二)调水引流
梅梁湖 泵站
望虞河
常熟枢纽
望亭立交
太浦河
实践证明:调水引流是维护太湖生态水位,加强 水体流动,增加湖体水环境容量,保障水源地供水安 全,乃至控制蓝藻和“湖泛”生态危害的有效措施。
(三)持续推进生态清淤
级别,近10多年下降速度明显加快
五 治理措施与成效
(一)控源截污
工工业业污 污染 染源 源
结构调整,“调高、调轻、调 优结”构调,关整闭,3“0调00高家、化调工轻、企调业优,”建,关 立闭23个00国0家家化生工态企业园,,建1立4个2个省国级家生生态 态园园,。14个省级生态园。
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提高标准为一级A
人口密度: 1079 人/km2(8 倍) 全国平均 :135人/km2
多年平均降雨量 1096.9mm
地表水资源量 65.6亿m3
水资源总量
71.5亿m3
总用水量 142.0亿m3 人均用水量 804m3/人 单位GDP用水量 385m3/万元
9月 9.7%
10月 5.8%
11月 4.7%
12月 2.9%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湖西区总磷入湖量过程图
万T/a 5
4
3
2
1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湖西区总氮入湖量过程图
太湖水体20世纪60年代属Ⅰ~ Ⅱ类,70年代发展至Ⅱ类,80年代 初平均为Ⅱ~Ⅲ类,80年代末则全面 进入Ⅲ类、局部Ⅳ和Ⅴ类,90年代中 期平均已达Ⅳ类、1/3湖区为Ⅴ类, 表现为平均每10年左右水质下降一个
“湖泛”(亦称黑水团或 污水团)是指湖泊富营养化 水体在藻类大量暴发、积 聚和死亡后,在适宜的气 象、水文条件下,与底泥 中的有机物在缺氧和厌氧 条件下产生生化反应,释 放硫化物、甲烷和二甲基 三硫等硫醚类物质,形成 褐黑色伴有恶臭的“黑水 团”,从而导致水体水质 迅速恶化、生态系统受到 严重破坏的现象。
类别分别为8.92mg/L(Ⅰ类)、0.23(Ⅱ类) 、 2.01(劣Ⅴ )类、0.066(Ⅳ类) ,各水质参数的浓度 值分别比2004年的降低1.00%、19.9%、80.5%、 30.5%、40.4% 太湖湖西、竺山湖、梅梁湖、贡湖、东太湖湖体 水质分别为劣Ⅴ类、劣Ⅴ类、劣Ⅴ类、劣Ⅴ类、 Ⅲ 类。
省环保厅厅长
省发改委巡视员 省水利厅副厅长 省建设厅副厅长 省农林厅副厅长 省环保厅副厅长
(五)强化蓝藻打捞处置
属地三包,专业打捞,政府购买,集中处置
科学监测预警 专业化队伍 机械化打捞 工厂化处理 资源化利用
科学打捞和综合治理、无害化处理相结合 常态打捞和应急处置相结合
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太湖淤积较为严重 • 底泥总量 19.12 亿m3 • 以淤泥和流泥为主
流泥量, 2.33亿m3,
12%
淤泥量, 16.79亿m3,
88%
无泥区, 802.2km2,
34%
有泥区, 1548.8km2,
66%
清淤工程已取得明显成效:
一 是清除了湖体大量内源污染物质,根 据在竺山湖实施生态清淤试验工程监测分析 结果,已实施的300万m3清淤工程,直接清 除了竺山湖区内的有机质1.0万吨、总磷 2000吨、总氮2400吨左右。
(四) 加 大 控 源 截 污 力 度
河名 漕桥河 武进港 社渎港 太滆运河 梁溪河 直湖港 陈东港 乌溪港 太滆南运河 (殷村港) 大浦港 洪巷港 大港河 小溪港 官渎港
河长 赵克志 黄莉新 史和平 毛伟明 张吉生 吕振霖
周岚 吴沛良
张敬华
齐乃昌 陆桂华
王翔 张坚勇 秦亚东
职务 常务副省长
副省长 副省长 省发改委主任 省经贸委主任 省水利厅厅长 省建设厅厅长 省农林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