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三区九校九年级毕业班联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三区九校九年级毕业班联考语文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 )(3分)
A.嗤.笑(chī) 诘难.(nàn) 嗔.怒(zhēn) 恪.尽职守(kè)
B.荫.庇(yīn) 愧怍.(zuò) 攫.取(jué) 断壁残垣.(yuán)
C.谮.害(zèn) 恣睢.(suī) 殷.红(yān) 一抔.黄土(póu)
D.馈.赠(kuì) 倒坍.(tān) 荣膺.(yīng) 万恶不赦.(sè)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
..的一项( )(3分)
A.他的文章气势磅礴,一泻千里
....,文采斐然。

B.深圳到广州的高速公路周道如砥
....。

C.苹果再出江湖,是重蹈覆辙
....还是起死回生?让我们拭目以待。

D.这几年的植树节有很多市民参加。

如今那些树已经枝繁叶茂,鳞次栉比
....了。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 )(3分)
A.深圳将启动设置BRT车道,以减少道路交通拥挤程度,提升道路资源使用。

B.为了避免QQ用户的信息被犯罪分子盗用,腾讯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安全措施。

C.深圳有意在未来5年间,在核心商业区、主要居住区等区域最多开通10条以上直达商务
快巴。

D.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思考着。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说法错误
..的一项( )(3分)
A.“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谦虚谨慎。

”这是一个条件关系复句。

B.《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也称“诗
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散文同小说、诗歌、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样式”。

D.《心声》里京京想在课堂上念一段文章,程老师回答说:“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
念不好。

”程老师的语言是不得体的。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5.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5分)
⑴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⑵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⑶,辞根散作九秋蓬。

(白居易《望月有感》)
⑷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⑸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⑹,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⑺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
⑻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孟子>二章》)
⑼,西山寇盗莫相侵。

(杜甫《登楼》)
⑽,村南村北响缲车。

(苏轼《浣溪沙》)
⑾,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⑿一只在逆境中生活得很顽强自在的乌龟在舒适的条件下被丰富的食物撑死了,孟子说的“,死于安乐”的确很有道理。

(《<孟子>二章》) ⒀戍守边疆,杀敌报国之志在很多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多有表达,如杨炯曾抒志“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

突出了将士报效朝廷的决心。

三、本大题共12小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9题。

(11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⑴又何间.焉⑵小惠未徧.
⑶必以信.⑷神弗福.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

(2分)
9.选文中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而孟子也在《得到多助,失道寡助》中也对这
个最主要条件进行了论证,那么这个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是什么?你认为孟子和曹刿的这个思想对我们今天治国有什么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2题。

(7分)
人生的正反比例
⑴每个人都期望付出与收获成为正比例,付出得越多,收获越丰厚。

可是,现实却往往令人无比失望,付出了很多汗水,却只能收获微薄的成果,成为人生的反比例。

⑵见过一位酷爱文学的中年人,他从青年开始,对文学不离不弃,在别人纷纷抛开文学,去社会舞台上寻找更多精彩时,他还是躲在文字里,寻找那片精神的高地。

他付出了时间、精力、汗水,还有他的激情与梦想,可是文学对他是那么吝啬,只会偶尔给他一点机会,让他的名字在报刊上露一下脸,就像沙漠里遥远的绿色,在旅人几乎绝望时,又会在风中摇曳,激发起旅人前行的欲望与信念。

⑶而当一个人成功之后,人生往往呈现出另一种反比例,即付出并不多,收获的却是丰
厚的回报。

无论是舞台,还是灯光,甚至掌声与鲜花,都留给了拥有声望与地位者,他们的话语成为名言,他们的经历成为榜样,他们的习惯与动作被镜头摄下,在各种场合反复播放。

⑷一些人在人生的反比例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要么在奋斗的路上感到身心疲惫,放弃了当初的梦想,以现实的残酷作为自己放弃目标时理所当然的理由;要么在成功的舞台上享受荣耀时,忽略了之前的种种付出,变得头重脚轻,忘记了自己的位置与真实的分量,在飘飘然中跌下台来,在无奈中慨叹一声:命运弄人。

⑸然而,正比例更是时刻伴随着我们的人生。

居里夫人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生活条件却很艰苦,在常人看来,她的生活处于反比例状态。

可是她一直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

”在成功之后,她放弃了申请镭的专利,放弃了一大笔财富,但她从未放弃自己坚定的人生信念。

她收获了追求事业的无限的快乐,这是她人生永恒的“正比例”。

⑹酷爱文学的中年人在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忘记了他当初追求的目标是文学创作而并非成名;成功者得意忘形后的迷失自我是因为忘记了当初的努力是源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并非对金钱的痴迷。

居里夫人正是因为她对人生信念的不懈追求,实现了人生永恒的正比例。

⑺所以,看透人生的反比例,坚定信念,不懈追求,付出与回报就会成为正比例。

1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1.第⑵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它有什么作用?(3分)
12.请你为选文补充一个实现人生正比例的事实论据。

(2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

(15分)
窗前的母亲
⑴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⑵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

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⑶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

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

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着被子上睡着了。

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⑷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A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

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⑸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

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

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

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了我们。

那时候,我们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

有时候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

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是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⑹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

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子一棍子,没枣子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⑺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

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过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

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

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⑻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

母亲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B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

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那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⑼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

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13.文章开篇说“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

(3分)
14.揣摩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4分)
⑴体味A句中“切割”一词所包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⑵B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15.“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

”这是一个
关系复句。

(2分)
16.第⑼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
17.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老人孤单寂寞,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你的想
法。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

)(3分)
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8.一信徒问菩萨:人人求菩萨,菩萨求谁?菩萨答曰:菩萨求菩萨。

信徒问:何解?菩萨答:
求人不如求己。

特别是我们中学生,现在自主能力自学能力越来越弱,依赖性特别强。

父母说一说,才动一动,教师指一指,才做一做。

总之,那种独立性越来越让人担心。

请以“学会”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
⑴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

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⑶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如果不可避免,请用化名代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