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考语文试卷C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中考语文试卷C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共4题;共21分)
1. (6分) (2017七下·新余月考)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
________,草色入帘青。

(2)
亭亭净植,________。

(3)
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4)
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5)
人们登高望远,便觉眼前一切尽收眼底,会生出无限豪情,杜甫在《望岳》中这样写道:________,________。

(6)
近期热播的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中汉东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吞弹自尽,令许多人唏嘘不已,这位出身底层、有过辉煌的好同志,最后难抵诱惑,自毁前程,我们很想用《爱莲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

”的句子来劝他正确面对官场,洁身自好。

2. (4分)(2019·蒙城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打春后,地耳应该是首先睡醒的。

它们柔小的身影像一只只翘起的耳朵,听雨水在阳光下奔跑,听落在地上的云彩被风卷起又铺开,听雷声碾过的泥土和石头使劲地翻身。

地耳一动不动地趴着,巧妙地wǔ住身子下面的雨水和雷声担心阳光下的蒸发会让它们生命的河床再次干hé。

蜷缩的耳朵耐心地等侍春雷响过,只要春雨浸湿地面,地耳星星点点的黛绿,如火把举起来,为早春增添一抹春色。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碾过(________)wǔ(________)住干hé(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蜷缩”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 (3分) (2019七下·莲湖期末)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他没有受伤,站起来,走到那个可怜人身边,急急把缠着的绳索割断,抱起这个可怜人,两脚使劲一蹬,浮出海面来。

我们三人跟着他上来。

意外得救的人,转瞬间都到了可怜人的小艇上。

他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可怜人。

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成功。

我希望他可以成功,因为这个可怜人浸在水中的时间并不很久。

但鲨鱼尾巴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重伤。

很运气,由于他们的有力按摩,我看见那个可怜人渐渐恢复了知觉。

选段中的“他”是________,“可怜人”是________。

他们是在________相遇的。

4. (8分) (2017九上·南平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这学期,我们又开始了新的语文之旅,我们在北国(甲)惟余莽莽的雪景,在静谧的深夜qīng听星星变奏曲,在傅雷的家中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舐犊之情,在雨果的故乡欣赏伏尔泰ruì智的微笑……一篇篇精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彩的风景。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qīng ruì
静谧舐犊________听________智
(2)在语段“甲”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
A . 领略
B . 寻找
C . 瞻仰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方法。

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55分)
5. (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朱万曙
①林语堂曾说:“读书,所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

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

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②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

”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

这个解释有些道理。

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

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

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

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

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

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③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

A________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

④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

B________《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

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

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

⑤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

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

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

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

C________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

⑥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

D________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通读全文,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

(2)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是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
B . 引出中心论点
C . 使论点更有说服力
D . 激发阅读兴趣
(3)文章第③段说:“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请简要回答。

(4)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ABCD哪一处最为合适?请简述理由。

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6. (17分) (2019七下·鄞州期中)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神圣的遗物
(土耳其)阿齐兹·内辛
①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统治者苏丹却有一个宝库。

宝库里珍藏着全国独一无二的,最最宝贵的遗产。

举国上下,人人都用吹嘘祖先留给自己的这份遗产聊以自慰:“尽管我们一贫如洗,起码祖先留下的这份遗产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就这样,他们用自我安慰来填补贫困生活带来的精神空虚。

②为了保护好这个属于整个国家的圣物,它一直被密藏在苏丹的宝库里。

苏丹、首相、大臣,以及宫内所有的文武官员,每年都有一天要用自己的名誉宣誓:一定要保护好祖先留下的这个珍贵而又神圣的遗物。

③时间年复一年地过去了,有一天,苏丹突然想弄清楚,大家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的这个圣物,究竟是什么?他通过了40个房门,然后走进第41个房间,揭开了第41个盒盖,一看:啊!原来是一颗光辉灿烂、光芒四射的稀世珠宝!这么珍贵的宝物,苏丹以前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没见过!苏丹越看越高兴,边看边思索:“如果我把祖先留给大家的这件圣物拿走,归我所有,别人会不会知道呢?”
④于是,苏丹把那神圣的遗物从宝盒里拿出来,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他把圣物装好以后,突然心里害怕得发抖:“要是有人知道我偷走了圣物,那怎么办呢?”他又想:“如果我把这圣物拿走,在宝盒里放上一块白金,再用红
宝石、珍珠母、绿宝石、珍珠、金刚石什么的装饰起来,即使以后别人打开宝盒,也不会知道圣物被人偷走,因为以前谁也没见过真正的圣物嘛!”他就按他的想法做了。

然后把41个宝盒按原样一个套一个地放好,把41个房门一个一个地锁了,最后才离开了宝库。

然而,他唯恐自己的诡计被人识破,便把一年一次保卫遗物的宣誓仪式,改为每半年举行一次,以为这样做,别人就会认为他更忠实,从而不会怀疑他偷盗了祖先留下的神圣遗物。

从此,每年人们在广场上聚集两次,苏丹带领着臣民举行宣誓仪式,要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先留下的圣物。

⑤……
⑥时间过了一年又一年。

最后从公众之中站出一个人来,他说:“让我们见见祖先留给我们的圣物吧,这样我们每个人就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地珍惜它了!”这些话,像爆炸了一枚重型炸弹。

苏丹和他的大臣们愤怒地指责这个人是可耻的叛徒、卖国贼。

然后,经过一个特殊法庭的审判,他们处死了这个多嘴而又可怜的人!
⑦可是,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

因为死者的话已经从一个人的嘴里传到另外一个人的嘴里,他的想法像雪崩似的扩散开来。

一天,一个老百姓潜入宝库,拿了宝物,走出来时,被哨兵抓住了。

那人手里拿着一个生了锈的罐头盒,那是最后一个盗窃犯留下的国宝代替物。

当警卫官看见那个人手里的罐头盒时,大声地喊道:
⑧“这不是我们的圣物!”
⑨“这不是真的!”宫廷侍从异口同声地说。

⑩“这不是我……大臣们也说。

⑪“不是!不是!”苏丹看见以后简直发了疯,“不是它!”
⑫那个人高高举起生了锈的罐头盒,一字一顿地问:“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圣物?如果这个不是,那真正的圣物到哪儿去了呢?”
⑬这时候,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他的问题。

因为他们都知道,在自己偷走遗物、换上赝品以后,又有别的人进行了偷换。

他们把那个人逮捕起来,当场绞死以后,又把生锈的烂罐头盒放进宝盒里,盖好41个宝盒,锁好41间房门。

但是他们还放心不下,又通过了另一个保卫神圣遗物的法律。

根据这个法律的规定,一日三餐,全国公民每顿饭以前,都要举行保卫神圣遗物的宣誓仪式。

那些虔诚地宣誓的人,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们发誓要用鲜血和生命来保卫的圣物被人反复偷盗,最后已经变成了分文不值的烂罐头盒子!
(1)【情节推测】根据上下文推测,继国王之后,第⑤段中又依次写了哪四个人的“掉包”之计?()
A . 首相大臣宫廷侍从警卫官
B . 大臣警卫官宫廷侍从首相
C . 百姓首相宫廷侍从警卫官
D . 宫廷侍从百姓大臣首相
(2)【语言品析】文中⑧至⑪段,不同人口中却出现了类似的话语。

请分析这些重复话语的作用。

(3)【人物评述】结合上下文,从塑造人物形象角度对文中两处划线句进行赏析。

(4)【标题解读】小说以“神圣的遗物”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内容分析。

7. (16分) (2019七下·江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以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④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①本:根。

②体:体悟。

③虚受:虚心接受。

④实:充实,充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不蔓不枝________
②亭亭净植________
③夫如是________
④人多树之________
(2)用“/”为下面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②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4)【甲】【乙】两文表面上写莲花、竹子,实际上都是在写君子。

请说说两文所赞美的君子有哪些共同点。

三、写作 (共1题;共5分)
8. (5分) (2019八上·玉溪期末)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①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匆匆,十四五岁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十五岁,我多了一分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回忆,也有向往;有烦恼,也有快乐;有失去,也有收获。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联系生活实践叙述事件,写出体会,要有真情实感。

不管选择哪个题目写,书写一定要规范,工整。

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共4题;共21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55分)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三、写作 (共1题;共5分)
8、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