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逻辑思维教案范文
幼儿园逻辑思维教案
幼儿园逻辑思维教案引言:幼儿园教育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逻辑思维是指通过思考、推理等方式进行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思维模式。
本文将从认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开始,逐步展开介绍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了解逻辑思维的重要性逻辑思维是人类思考与决策的基础,也是孩子个人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孩子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对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置问题引发思考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问题设置可以引发孩子们思考的兴趣。
教师可以设置各种问题,促使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寻找答案。
例如,教师可以用一组图形拼图来引发孩子们对形状和空间的思考,鼓励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三、培养逻辑思维的游戏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培养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
通过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观察力、记忆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迷宫游戏,让他们根据指引图快速找到出口,培养他们的空间认知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启发式问题解决启发式问题解决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月亮有阴晴圆缺?”这样的问题,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天空和探索知识来寻找答案,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设计逻辑推理活动逻辑推理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自己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场推理游戏,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线索,让他们通过推理和合作来找到答案。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启发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逻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教育中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例如画画、手工制作等,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逻辑思维
小班数学教案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通过逻辑思维,学生可以理清数学问题的逻辑关系,独立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小班数学教案中,逻辑思维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
一、培养数学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数学逻辑思维是一种基础能力,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通过培养数学逻辑思维,学生可以提高问题的分析能力、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另外,数学逻辑思维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基础,只有具备了扎实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二、培养数学逻辑思维的教学策略1.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关键,分析问题的本质,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问题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可以提出一道难题,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模拟实际情境来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如,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组数学例题,让他们分析并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和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逻辑图、拓扑图等方式来构建问题的解决框架,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3. 进行思维导图训练: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整理思维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整合和总结所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将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梳理。
通过思维导图的训练,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4. 进行逻辑推理训练:逻辑推理是数学思维的核心能力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逻辑谜题,让他们通过推理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通过逻辑推理的训练,学生可以培养出较强的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班数学教案逻辑思维的实践案例在小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逻辑思维的实践案例。
所思即所得——小班逻辑思维教案设计思路分享
所思即所得——小班逻辑思维教案设计思路分享引言逻辑思维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必要条件。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班阶段,逻辑思维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享一份小班逻辑思维教案设计思路,帮助更多小班教师进行逻辑思维的教学。
第一部分:小班逻辑思维教学的意义小班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认知能力的发展期,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时期积极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
逻辑思维是一种可以被训练和提高的认知能力,是思考和决策的核心,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训练小班儿童的逻辑思维有以下几个好处:1. 提升思维能力通过逻辑思维的训练,孩子可以逐渐养成准确、清晰、有效的思考方式,进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2. 加强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是语言思维的基础,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可以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提升综合能力逻辑思维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信息和知识,对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大有帮助。
4. 提高自我认知能力逻辑思维的训练过程本身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让小班儿童可以了解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认知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自我认知能力。
第二部分:小班逻辑思维教学的关键要素小班逻辑思维的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小班教学应该以孩子为本,巧妙设计教学场景,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孩子的探究和思考小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孩子主动探究和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促进他们在思考中积累经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适应孩子的认知和发展特点小班教学需要注重孩子的认知和发展特点,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创造适宜的学习活动,帮助孩子逐步掌握逻辑思维技能。
4. 结合学科知识进行教学教师需要将逻辑思维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结合,让孩子在学科的学习中体验、理解属于该学科的逻辑思维模式。
小班教案激发幼儿园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班教案激发幼儿园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案一】启发幼儿园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案目标:通过激发幼儿园小班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逻辑思维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 逻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创意拼图与逻辑推理游戏4. 逻辑思维训练活动设计教学准备:1. 讲台、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白板笔2. 讲解授课的PPT或投影仪3. 逻辑推理游戏/拼图游戏等教具教学活动:第一节:逻辑思维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5分钟)1. 利用PPT或黑板,简要介绍逻辑思维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通过一些例子帮助幼儿理解逻辑思维的概念。
2. 引导幼儿围绕常见的日常逻辑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明天一定会晴天吗?”第二节:逻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0分钟)1. 利用幼儿园日常生活情景,设计一些问题供幼儿思考和讨论。
例如:“小明拿了一只桔子和一只苹果,他一共有几个水果?”2. 鼓励幼儿就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并引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三节:创意拼图与逻辑推理游戏(30分钟)1.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套拼图游戏,要求他们按照指定的形状和颜色进行组合。
2. 引导幼儿思考解决拼图游戏的方法和步骤,并与他们进行讨论和共享。
3. 鼓励幼儿使用逻辑推理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较难的拼图问题。
第四节:逻辑思维训练活动设计(30分钟)1.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逻辑思维图,引导幼儿根据图中的线索,推理出正确的结果。
2. 分组让幼儿合作解答逻辑问题,并鼓励他们在小组中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学习反思:通过本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幼儿能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问题解决和思考能力。
通过创意拼图和逻辑推理游戏等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延伸拓展:老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融入逻辑思维训练的元素,如设计一些有逻辑思考的问题让幼儿思考解答,或者利用逻辑推理的游戏活动进行小组竞赛,以持续激发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班逻辑思维教案范文
小班逻辑思维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幼儿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逻辑思维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基本形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2. 学习按形状分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认识基本形状,学会按形状分类。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发现形状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形状卡片、实物图片、形状分类盒。
2. 学具:每位幼儿一份形状分类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形状的实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基本形状的认识:教师出示形状卡片,引导幼儿学习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3. 按形状分类:教师将实物图片按照形状分类,让幼儿观察并尝试自己进行分类。
4. 操作活动:教师发放形状分类卡片,引导幼儿进行形状分类操作。
5. 交流分享: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分类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形状之间的相同与不同。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的形状。
7. 结束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做形状游戏,巩固对本节课形状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形状的认识和分类能力的掌握。
2. 教师通过问答方式,了解幼儿对形状名称和分类规则的掌握情况。
3. 家长反馈:教师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形状的认识和分类能力的应用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教学不足,教师制定改进措施,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八、教学拓展: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2. 主题活动:教师组织关于形状的主题活动,如形状绘画、形状手工艺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形状知识。
小班逻辑思维教案
小班逻辑思维教案第一节:引言在小班教育中,逻辑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引导,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推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教案将围绕小班逻辑思维的培养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第二节:目标和目的2.1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理解逻辑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
- 学会使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 培养逻辑思维的习惯和技巧。
2.2 目的- 帮助学生从小班开始就学习和应用逻辑思维。
-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逻辑性。
-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三节:教学活动3.1 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引入有趣的问题或谜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一个箱子里有三只青蛙,一只青蛙跳出了箱子,请问还剩下几只青蛙?3.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逻辑思维的概念,并解释逻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可使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3.3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使用简单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和问题解决。
例如,让学生想象一只猫坐在椅子上,然后问学生猫在什么地方。
通过引导学生用逻辑思维找出正确答案,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性。
3.4 游戏活动(20分钟)教师设计逻辑思维相关的游戏活动,例如拼图游戏、谜题解答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这些游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提高他们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3.5 总结(5分钟)教师通过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总结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和学习收获。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逻辑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节:教学资源- 简单的案例素材- 拼图游戏、谜题解答等逻辑思维游戏- 小班逻辑思维练习册第五节: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答题情况和思维训练成果,评估学生在逻辑思维方面的学习情况。
此外,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反馈和指导。
第六节:课后延伸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鼓励他们多参与逻辑思维相关的游戏和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启发幼儿的逻辑思维
幼儿园小班教案启发幼儿的逻辑思维导言: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小班阶段,注重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编写教案,启发幼儿的逻辑思维。
一、了解逻辑思维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逻辑思维是指在认识和判断事物时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能培养幼儿的分析、推理、归纳、类比等能力。
逻辑思维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基础,它不仅能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幼儿解决问题和思维的灵活性发展。
二、编写教案的原则1. 渐进教学: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幼儿建立逻辑思维的基础。
2. 提供多样化的材料:通过多样的材料和情境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引发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逻辑思维的训练中。
4. 尊重幼儿的思维方式:幼儿的逻辑思维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差异性,给予个别化的启发。
三、教案设计的示范以下是一个关于水果分类的教案设计示范,旨在启发幼儿的逻辑思维:教学目标: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将不同水果进行分类。
1. 教学准备:- 手绘或打印水果的图片,例如苹果、香蕉、橙子、西瓜等。
- 水果的实物,尽量选择新鲜的水果。
- 大型白板或挂图。
2. 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出示水果图片,向幼儿介绍水果分类的目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师出示一个水果实物,例如苹果,询问幼儿这是什么水果,并请幼儿将苹果归类到相应的分类中。
(3)实践: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到两个水果实物,指导他们观察、思考并将水果分类,同时监督幼儿的行为。
(4)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归类的结果,并与他们讨论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5)拓展:教师可以补充其他水果的图片,让幼儿进行更多的分类练习,或者引导幼儿提出更多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案设计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幼儿对于逻辑思维的掌握程度。
小班教案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班教案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班教案: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引言:幼儿时期是孩子们认知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幼儿进行问题解决、自我管理和思维创新。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专门设计的活动和教学方法,培养小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目标:通过此教案的实施,我旨在帮助幼儿:1. 建立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2. 启发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3. 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4. 提升幼儿的概念形成和思维创新能力。
二、教学活动:1. 观察游戏教师准备一些具有不同特征的物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并将这些物品分成不同的组别。
然后让幼儿观察这些物品,并根据不同的特征分组。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例如,问幼儿:“你觉得哪些物品都是红色的?”或“你能把形状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吗?”通过观察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思维能力。
2. 图形拼接游戏教师准备一些不完整的图形,然后让幼儿根据提供的图形部分,拼接出完整的图形。
例如,幼儿可能会得到一部分鸟的图片,他们需要观察并找到与之匹配的另外一部分,然后将两部分连接在一起组成完整的图形。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图像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逻辑推理故事教师给幼儿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并在故事中引入一些逻辑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问:“小明带了三个苹果,他吃了一个,给了小红两个。
小明手上还有几个苹果?”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并进行逻辑推理,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概念形成能力。
4. 逻辑游戏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逻辑游戏,如数学游戏或谜题,以激发幼儿的思维创新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一个数字序列,让他们猜测下一个数字是多少。
或者提供一些图案,让幼儿根据规律填充缺失的图案。
逻辑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培养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故事情节重建老师给幼儿讲述一段故事,并故意省略部分情节,然后让幼儿自己构建或推测被省略的情节。
打开幼儿思维的大门——小班逻辑思维教案编写分享
打开幼儿思维的大门——小班逻辑思维教案编写分享幼儿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未来他们社会和学术生活繁忙的基础。
而幼儿的思维能力主要是在逻辑思维教育中培养的,而逻辑思维教育最好从幼儿时期开始。
逻辑思维教育对儿童的思维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孩子们发展自己的推理和分析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分享一套针对小班幼儿逻辑思维培养的教案,以提高幼儿的思维效率和发展潜力。
一、教案目标通过逻辑思维教育和游戏活动的设计,培养小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案内容1. 游戏活动之追形象[教育目标]:帮助幼儿发展对木块的分类、把物体移动到特定位置的能力。
[教育方法]:随机选出五个形状不同的木块,将它们平散在地板上。
先让幼儿自由玩耍一会儿,在清空地板上说:“请你们看着我,把你们在地板上的木块,按照一定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分类,把它们放回你们座位上的木箱中。
”2. 游戏活动之磨一磨耳朵[教育目标]: 培养幼儿记忆力和听力注意力。
[教育方法]:在班级中说一句话,例如“妈妈塞了一个苹果给我们的小猫。
”,让每个幼儿都说一遍,再依次添加其他的句子,让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记忆力来逐步拼凑整个故事的结局。
3. 游戏活动之归纳整理[教育目标]:帮助幼儿发展归纳、分类的能力,并且能够运用逻辑思维来整理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育方法]:选出5个不同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物品,并将它们摆在一起,要求幼儿先单独说出每个物品各自的名称,在他们掌握所有物品的基本信息后,再问他们:“我们可以把哪些颜色或形状相似的物品捆在一起呢?”,这将帮助幼儿思考物品之间的相似之处。
4. 游戏活动之找错[教育目标]:提高幼儿对细节和形象注意力。
[教育方法]:在幼儿面前,将一堆相同图片组成的拼图打乱,找出一个不同于其它的图片,比如说树叶只有五片而不是六片。
请幼儿挑出错误的图片,并把它标注出来。
三、总结通过逻辑思维教育和以上游戏活动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加强他们对物件分类和分析的能力,并且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关于幼儿园儿童的逻辑思维教案
关于幼儿园儿童的逻辑思维教案一、教案概述针对幼儿园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需要,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互动的活动,激发幼儿园儿童的逻辑思维潜能,培养其观察能力、推理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本教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幼儿园课程的整体安排,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引入活动、听觉训练、观察推理和问题解决。
通过逐步引导和开展活动,旨在提高幼儿园儿童的逻辑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入活动1. 目标通过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对逻辑思维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
2. 活动内容(1)幼儿乐园游戏:设置一个幼儿乐园场景,利用不同的道具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归纳,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
(2)颜色排序游戏:准备一些彩色纸片和一个颜色排序的图示,让幼儿按照图示中的颜色顺序进行排序。
三、听觉训练1. 目标通过听觉训练,培养幼儿观察、辨别和分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注意力。
2. 活动内容(1)声音辨别游戏:播放不同的声音,例如汽车的声音、动物的叫声等,让幼儿听到声音后,根据声音的特点进行辨别和分类。
(2)声音拼图游戏:准备一些装有声音的拼图卡片,每个卡片上都有一个声音和与之对应的图片,幼儿需要通过听声音来找出正确的拼图卡片,拼成完整的图案。
四、观察推理1. 目标通过观察推理,培养幼儿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推理的能力,促进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发展。
2. 活动内容(1)图案识别游戏:给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图案,让他们观察和分析图案的规律,并通过问题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推理和假设。
(2)逻辑思考游戏:给幼儿提供一组有趣的问题,例如哪个图案是不同的、哪个形状可以填补空缺等,引导幼儿通过推理和分析,找出正确的答案。
五、问题解决1. 目标通过问题解决游戏,培养幼儿的思维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活动内容(1)谜题解决游戏:给幼儿提供一些趣味谜题,例如迷宫、填字游戏等,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幼儿园小班逻辑教案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幼儿园小班逻辑教案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走入学习的第一步,如何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教育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孩子的未来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份适合幼儿园小班的逻辑教案,帮助教育者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
一、认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逻辑思维是人类思考、推理和判断的基础能力,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目标设定在设计逻辑教案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幼儿园小班孩子的特点和能力,我们的目标可以设定为:1. 培养孩子观察、分类的能力;2. 培养孩子比较、排序的能力;3. 培养孩子分析、推理的能力;4.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逻辑教案示范以下是一份适用于幼儿园小班的逻辑教案示范,供教育者参考:课程主题:动物分类1. 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几张卡片,上面分别画着不同的动物,让孩子们观察,并问他们这些动物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 观察分类(10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集体观察这些动物的特点,然后让孩子们自由地进行分类,将相同的动物放在一起。
3. 排序比较(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并要求孩子们进行大小、高矮等方面的排序比较,让孩子们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
4.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分析和推理故事中的情节和逻辑关系,并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点。
5. 问题解决(15分钟)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例如:“如果我们要种植水果,我们需要哪些步骤?”引导孩子们依照逻辑顺序,一步一步地回答这个问题,并展开讨论。
6. 游戏活动(20分钟)教师设计游戏活动,让孩子们根据逻辑顺序完成任务,例如:将乱序的数字进行排序,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7. 总结回顾(5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所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并鼓励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
早教逻辑教案模板范文小班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让幼儿学会通过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图片或实物:动物、水果、交通工具等。
2. 小卡片:分别写有动物、水果、交通工具名称。
3. 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提问:“如果这些物品都不见了,你们知道它们去哪里了吗?”(二)基本部分1. 教师将小卡片随机发放给幼儿,让他们观察并说出自己手中的卡片上写的是什么。
2. 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这些卡片上的物品有什么共同点?”3. 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引导他们找出共同点,如:“都是动物”、“都是交通工具”等。
4. 教师将幼儿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共同点,用彩色笔在卡片上做标记。
5. 教师引导幼儿将相同标记的卡片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三)巩固部分1. 教师出示新的卡片,让幼儿观察并尝试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2. 教师提问:“你们能找出这些物品之间的联系吗?”3. 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引导他们找出联系,如:“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都是动物”等。
4. 教师将幼儿分组,每组选取一个联系,用手工材料制作一个相关的小作品。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过程,总结活动中的收获。
2.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活动反思: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当调整活动难度,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分享。
小班思维逻辑训练环创教案
小班思维逻辑训练环创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逻辑,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具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思考的欲望。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在一定时间内给出自己的答案。
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
4. 指导学生进行思维逻辑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逻辑思维训练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维逻辑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 开展创新思维训练。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创新思维训练题目,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 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共同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完成一个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7. 总结训练成果。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本次训练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分享。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
2. 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逻辑训练和创新思维训练。
六、教学心得:通过本次小班思维逻辑训练环创教案的实施,我发现学生们在思维逻辑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他们在训练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意和他人进行合作,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幼儿园小班逻辑思维教案分享
幼儿园小班逻辑思维教案分享幼儿园小班是幼儿园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接触外部世界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可喜的发展,但是在逻辑思维方面还比较弱。
在这个时期有一个适合小班幼儿园的逻辑思维教案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本文将根据民间教育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分享一个适合小班幼儿园的逻辑思维教案。
一、背景介绍逻辑思维是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对于小班幼儿园来说,逻辑思维教育更是其教育活动中必须注重的一个方面。
幼儿园是孩子们走向未来的起点,优秀的幼儿园逻辑思维教案能够对孩子们的未来产生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教案的适用对象小班幼儿园的孩子基本上处于3-4岁的年龄段,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进行基础的沟通。
他们能够听懂老师的讲话,理解并遵守老师的规则,懂得如何分辨颜色、形状和大小。
但是,对于逻辑思维还缺乏基础的概念和知识,需要一个相应的适合小班幼儿园的逻辑思维教案。
三、教案的设计原则针对小班幼儿园的特点和逻辑思维教育的基本原则,我们的逻辑思维教案应该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体现个体差异性需求。
孩子们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教育教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应该根据孩子们的个体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2.注重游戏化。
在小班幼儿园时期,孩子们的成长需要得到愉悦的体验,逻辑思维教育需要贴近生活,游戏化的方式进行,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游戏环境中感受到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和乐趣。
3.提高认知能力。
逻辑思维是一种高级认知能力,要让孩子们懂得一个事物的本质,建立起详细的认知结构,提升认知深度,从而达到更加高效的逻辑思维水平。
四、教案的示范活动基于以上设计原则,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个适合小班幼儿园的逻辑思维教案示范活动:活动名称:比比谁更重?材料:两个空瓶子活动流程:1.老师拿起一个空瓶子,重复问孩子:“这个瓶子很轻,不重,但是有没有任何东西在里面呢?”老师说完之后,鼓励孩子们触摸和拍打瓶子,让他们自己感受瓶子的重量和是否有东西在里面。
关于小班逻辑思维教案
关于小班逻辑思维教案逻辑思维是一项重要的认知技能,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而对于小班学生来说,如何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更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小班逻辑思维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小班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参考。
一、小班逻辑思维教学目标小班逻辑思维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符合小班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注重教学实际和学生个体差异。
具体而言,小班逻辑思维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思维习惯,提升他们的逻辑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和分类组织能力,使他们能够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4.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小班逻辑思维教学策略1. 游戏化学习法小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十分有限,因此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可以通过游戏让学生对不同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训练他们的分类组织能力;或者通过问题解决游戏,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故事情境学习法小班学生对于生硬的知识点往往难以理解和记忆,因此通过故事情境的方式设计教学,可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在讲述一则故事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以达到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3. 引导性提问法小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因此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引导性提问法,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
例如,在掌握某个知识点后,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关于该知识点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和解决。
三、小班逻辑思维教学评价小班逻辑思维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针对小班逻辑思维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1. 直接观察评价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应来评价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情况。
幼儿园小班思维逻辑教学案例
幼儿园小班思维逻辑教学案例主题:幼儿园小班思维逻辑教学案例要求:介绍一种适合幼儿园小班的思维逻辑教学方法,并给出具体案例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幼儿园在教学方面也需要不断创新,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
在小班教学中,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还在发展阶段,因此教师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促进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的发展。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适合小班幼儿的思维逻辑教学方法,并给出一个具体案例。
一、总体设计本次思维逻辑教学授课共分为五个环节:引导思考、提问展示、反思探讨、归纳总结、趣味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园老师通过选取幼儿熟悉的游戏或书籍中的情境,从中抽离出一些逻辑关系让幼儿去思考。
二、具体操作1. 引导思考教师给幼儿出示一个有逻辑关系的情境,例如三只猴子爬山,让幼儿自然反应并形成思维。
2. 提问展示教师针对幼儿的反应、情况和年龄特点,提出一些情境和问题,比如三只猴子的那只猴子先到山顶,那只猴子是第一只,那只猴子是第二只,还是第三只?幼儿要依据图形、语言、情境等不同的形式来回答问题,提高幼儿的思考能力。
3. 反思探讨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先进行肯定性地评价,再引导他们体验、思考共性与特殊性,并交流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4. 归纳总结根据幼儿的回答与表现,教师进行整体总结和回顾,从中强化逻辑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5. 趣味活动根据不同情境设置不同的趣味活动,比如猜谜语、围绕逻辑关系进行分类、实现一个创意构思等,让幼儿得到锻炼的同时体验到逻辑思维的乐趣。
三、案例介绍这是一节关于数字概念的教学课程,老师通过将各个数字组合成火车时,引导幼儿思考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
下面是具体教学过程:1. 引导思考教师在黑板上画好一组有逻辑关系的数字火车,让幼儿看图片并思考。
2. 提问展示(1)数字火车开始站的数字是什么?(2)火车上站的数字会不会从小到大排列?(3)例如3和4的顺序会不会与在数字火车上的顺序相反?通过提问刺激幼儿的思考,让他们进行推理。
幼儿园小班教案提高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提高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幼儿园小班的教案,旨在提高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
一、教案概述这个教案适用于3-4岁的幼儿园小班。
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孩子进行观察、思考、比较和推理,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
教案的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教案内容1. 观察游戏在教案开始时,可以进行一些观察游戏。
比如放置一些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在一起,让孩子观察并找出其中的不同点。
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 比较活动通过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可以培养孩子的比较和分类能力。
例如,可以给孩子两个水果,让他们比较水果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并找出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3. 推理游戏推理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的情境,让他们进行推理和猜测。
例如,可以给孩子看一只鸟蛋和一只鸟巢,然后问他们该蛋属于哪种鸟。
通过这样的游戏,孩子能够学会通过观察和推理得出结论。
4. 逻辑训练逻辑训练是提高孩子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谜题、拼图或逻辑推理题等方式进行训练。
逐渐增加难度,帮助孩子提升思维能力。
5. 团体合作活动合作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和合作来提高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
三、教案实施建议1.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实施教案时,创设一个积极、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非常重要。
保持教室的整洁和美观,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和材料,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空间。
2. 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在教案中,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游戏和活动。
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 注重反思和总结每次教案结束后,教师应当与孩子一起进行反思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逻辑思维教案范文幼儿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意识、能力还不是很强,尚处于探索的状态。
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分不清左右,对自己的身体的左右也不是很清楚,为了引导孩子能够清楚区分左右,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熟练掌握逻辑联结词的使用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逻辑联结词的使用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一)逻辑联结词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2.逻辑联结词:“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
或:两个简单命题至少一个成立且:两个简单命题都成立,非:对一个命题的否定3.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
4.表示形式:用小写的拉丁字母p、q、r、s…来表示简单的命题,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有三类:“p或q”、“p且q”、“非p”5.真值表:表示命题真假的表叫真值表;复合命题的真假可通过下面的真值表来加以判定。
3.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它三个命题的真假有如下四条关系:(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4)逆命题为真,否命题一定为真。
(三)几点说明1.逻辑联结词“或”的理解是难点,“或”有三层含义:以“P或q”为例:一是p成立但q不成立,二是p不成立但q成立,三是p成立且q成立,2.对命题的否定只是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否命题既否定题设又否定结论3.真值表 P或q:“一真为真”, P且q:“一假为假”4.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等价,为命题真假判定提供一个策略。
5.反证法运用的两个难点:1)何时使用反证法 2)如何得到矛盾。
二、举例选讲例1.已知复合命题形式,指出构成它的简单命题,(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2)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3)(4)平行四边形不是梯形解:(1)P且q形式,其中p: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垂直底边, q: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平分底边;(2)P且q形式,其中p: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 q: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3)P或q形式,其中p:4>3,q:4=3(4)非p形式:其中p:平行四边形是梯形。
练习1(变式1)分别写出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1)p:是有理数,q:是无理数(2)p:方程x2+2x-3=0的两根符号不同,q:方程x2+2x-3=0的两根绝对值不同。
例2.(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若q解:(1)逆命题:若方程x2+2x+q=0有实根,则q<1,(假)否命题:若q≥1,则方程x2+2x+q=0无有实根,(假)逆否命题:若方程x2+2x+q=0无实根,则q≥1,(真)(2)逆命题:若a=0或b=0,则ab=0,(真)否命题:若ab≠0,则a≠0且 b≠0,(真)逆否命题:若a≠0且 b≠0,则ab≠0,(真)(3)逆命题:若x 、y全为零,则x2+y2=0(真)否命题:若x2+y2≠0,则x 、y不全为零(真)逆否命题:若x 、y不全为零,则x2+y2≠0(真)练习2(变式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同时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1)若ab≤0,则a≤0或b≤0, (2)若a>b,则ac2>bc2(3)若在二次函数y=ax2+bx+c中b2-4ac<0,则该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有公共点。
例3.反证法的应用已知函数f(x)在(-∞,+∞)上是增函数,a,b∈R对命题“若a+b≥0则f(a)+f(b)≥f(-a)+f(-b)”(1)写出逆命题,判断其真假,并证明,(2)写出逆否命题,判断其真假,并证明。
解:(1)逆命题:若f(a)+f(b)≥f(-a)+f(-b),则a+b≥0(真)用反证法证明:假设a+b<0,则a<-b b<-a, ∵f(x)在(-∞,+∞)上是增函数,则f(a)∴f(a)+f(b)(2)逆否命题:若f(a)+f(b)因为命题它的逆否命题,所以可证明原命题为真命题即可,从略。
例4.P29考例3,参阅课本注:书上解答有误练习3(变式3)已知下列三个方程:x2+4ax-4a+3=0 x2+(a-1)x+a2=0 x2+2ax-2a=0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三、小结1.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意义与日常生活中的“或”、“且”、“非”的意义不尽相同。
要注意集合中的“并”、“交”、“补”的理解。
2.常用词语的否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含有逻辑联结词“且”、“或”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以及会对新命题作出真假的判断;(3)情感与能力目标: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教学重点】: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教学难点】:简洁、准确地表述“或”命题、“且”等命题,以及对新命题真假的判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引入问题1: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1)12能被3整除;(2)12能被4整除;(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用逻辑联结词“且”联结两个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知识建构归纳总结: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读作“p且q”.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特征。
三、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1中每组命题p,q,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且”联结两个命题,根据“且”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且”联结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2、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2中每个命题,让学生尝试改写命题,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归纳总结:当p,q都是真命题时,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题时,是假命题,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且”改写一些命题,根据“且”的含义判断原先命题的真假。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命题p和命题q以及命题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三个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一般规律。
四、学生探究问题2: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判断真假。
(1)27是7的倍数;(2)27是9的倍数;(3)27是7的倍数或27是9的倍数;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用逻辑联结词“或”联结两个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归纳总结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2.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 引导学生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命题p和命题q以及命题“p∨q”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三个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一般规律。
三、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3中每组命题p,q,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p∨q”,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或”联结两个命题,根据“或”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或”联结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课堂练习课本P17 练习1,2 反馈学生掌握逻辑联结词“或”的用法和含义的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
课堂小结 1、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读作“p且q”.2、当p,q都是真命题时,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题时,是假命题.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4.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 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 1. 思考题:如果是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命题吗?反之, 如果p∨q是真命题,那么一定是真命题吗?2. 课本P18 A组1,2.B组.3. 预习新课,自主完成课后练习。
(根据学生实情,选择安排)课后练习1.命题“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是( )A.简单命题B.非p形式的命题C.p或q形式的命题D.p且q的命题2.命题“方程x2=2的解是x=±是( )A.简单命题B.含“或”的复合命题C.含“且”的复合命题D.含“非”的复合命题3.若命题,则┐p( )A. B.C. D.4.命题“梯形的两对角线互相不平分”的形式为( )A.p或qB.p且qC.非pD.简单命题5.x≤0是指 ( )A.x0或x=0C.x>0且x=0D.x6. 对命题p:A∩ = ,命题q:A∪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且q为假B.p或q为假C.非p为真D.非p为假参考答案:1. D2.B3.D4.C5.D6.D§1.3.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学情分析】:(1)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和简单运用,本节课继续学习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和简单运用;(2)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读作“非p”或“p的否定”;了解和掌握“非”命题最常见的几个正面词语的否定:正面是都是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一个任意的所有的否定不是不都是至少有两个一个也没有某个某些(3)注意“且”、“或”“非”的含义和简单运用的区别和联系。
(4)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含有逻辑联结词“非”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能对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的真假作出正确判断;(3)情感与能力目标:能准确区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教学重点】:(1)了解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2)区别“或”、“且”、“非”的含义和运用的异同;1、感知左、右,能以自身为中心进行区分。
2、初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尝试做出迅速的判断和反应。
3、在区分左右的过程中加强合作意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重点: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活动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活动准备:几何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正方形)、手势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以自我为中心区分左右。
(一)说说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师:今天,张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一项新的本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学得很好。
你们有信心吗?师:请举起手说:“我最棒!”师:请把手举得高高的,想想你举的是哪一只手?师:你的右手能干什么?你的左手能干什么?师小结: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