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色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
民俗文化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民俗文化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研究简介本文对民俗文化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民俗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传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民俗文化行业逐渐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现状分析目前,民俗文化行业在我国各地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积极推动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参与者。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和组织也开始关注民俗文化,借助市场机会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带动了民俗文化经济的发展。
发展趋势分析未来几年,民俗文化行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俗文化行业将与现代科技和媒体相结合,创新传统文化形式和传播方式,使传统文化更加有吸引力和互动性。
2. 文化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旅游体验中的文化元素,民俗文化成为旅游的重要吸引力之一。
各地将通过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吸引游客、促进经济增长。
3. 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随着民众对民俗文化的热情增加,民俗文化创意产业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设计师、艺术家和企业可以借鉴传统文化元素,开发出具有创意和时尚感的产品和品牌。
4. 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威胁。
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需要政府、学界、社会组织和民众的共同努力。
结论民俗文化行业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未来,这一行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呈现出多种潜力和机遇。
加强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将是未来民俗文化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动民俗文化行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浅析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公共电视节目蛮 数(菩)
全區共电视节
目播出时间(小 时)
全年电视剧播岀 部数(万部) 逬口电视剧播出 部数(部) 全年动画电视播 出小时数(小
时)
表2
2011 年 10 45594
0.05 514
作品《刘三姐〉,在广西是家喻户晓的。"2002年,在全国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骏马奖”评选上,广西的参
评作品共获得了 13个奖项,在全国名列前茅”。回如果能够
开发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即山歌、抛绣球、壮剧、三江鼓楼 风雨桥、宁明花山岩画等民族文化古迹,以此作为素材,创新 变成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一定会让传统文化市场化程度提 高。而西藏和新疆的影视业却不容乐观,西藏的电视节目制
浅析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 产业发展问题
郭映珍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
摘 要:当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存在
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严重失
调、民族文化传媒业市场化程度低、民族艺术文化业逐渐消失
和民族餐饮业、民族体育文化业、民族节庆不适应全球化竞争
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 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旳
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众多,比如建筑和家居文 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群众艺术、商业文化、养生文化、 旅游文化、宗教文化、伦理文化、文物收藏与鉴赏、传媒文 化、民族餐饮业、民族体育文化业、民族节庆等等不同类型 的文化产业形式。但是这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却面临着重大 安全问题,文中所要研究边疆民族(本文指广西、云南、新 疆、西藏和内蒙古)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安全问题的主要 是旅游业、传媒业、艺术文化业和民族餐饮业、民族体育文 化业、民族节庆。文化产业在不同的区域,发展存在一定差 距。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GDP与东部地区相比, 对全国经济发展贡献率最低,除对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起不 到实质性的作用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也没 有实现突破。
拓展民俗文化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浅谈民俗文化在现代文化产业结构中的新发展
民俗 文 化 是人 类 在 不 同的 生态 文 化 环境 和 心理 背 景 下创 造
出来 的并在 独特 的历史 发展 过程 中积 累 。传递 ,演变 成为不 同类
型和 模式 的文化 。它不仅 构筑 了不 同民族 的文化 心理 而且还 构成
探讨 与关注 ,人们 在对其 的学 术研究 领域 步入 了死 角 ,导致 学识
对民俗文化如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夸父逐 日的批判与否定 ,认
为那是 愚蠢 之行 。这 些 以神话构 筑 的 民俗 成为不 少现 代人攻 击 的
对象 。
成不 同 的视 野 和角度 。 也 提供 了认识 不 同民族心 理及 其独特 发展
规律 的可 能性 它是 人 类文 化意 识 的 原型 。 在人 类 文 化意 识形 态
化被误 解 为没落 文化遗 留 ,是 农 民、陋 民、落后 人群 的专利 ,认
1 3 4 ME C l 2 0 1 3 . 0 1
行 业 文 化 { M O D E 巷 R 是 N s ∈
事 实上 这 种 对待 民 俗 文化 的 态度 和 立: 场正 是 现 实 中学 术偏 见 的结果 ,当然不 可否认 的是 的确有 相 当多的 民俗文 化用今 天 的 眼 光看是落 后 的 , 腐朽 的 、 倒退的, 同 时这也 是有原 因 的 , 因为。
“
一
“ 宝塔” 中民俗 文化处 在低 层 ,如 同未提 炼 的矿石是 一种 综合 性
H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 R N
E N TE R P R I S E 叠 行业文化 L ~~; C U L T UR E
拓展 民俗文化
发展 民俗文化产业
文, 诸葛金斐
一
民俗特色文化的具体开发路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民俗特色文化的具体开发路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主要介绍文章所涉及的主题——民俗特色文化的具体开发路径。
民俗特色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与文化价值。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地方的民俗特色文化面临着严重的衰退和忽视的风险。
因此,本文旨在探索如何有效地开发和传承民俗特色文化,以保护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章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将阐述民俗特色文化的意义,包括其对于民族认同感、社会凝聚力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其次,将介绍民俗特色文化的现状,揭示目前在开发和传承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最后,将提出具体的开发路径,探讨在保护和传承民俗特色文化中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论述,旨在呼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发展路径,以促进民俗特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同时,也希望引发读者对于民俗特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思考,并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本文对于民俗特色文化的具体开发路径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接下来,将从民俗特色文化的意义方面展开探讨。
1.2 文章结构在文章结构部分,可以描述本文的整体框架和组织结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布局和内容安排。
下面是文章结构部分的一个例子:文章结构本文按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讨论民俗特色文化的具体开发路径。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进行概述,介绍本文的主题和背景,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接着,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论述民俗特色文化的意义和现状。
在意义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民俗特色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文化传承的意义,进而认识到为何需要对其进行开发。
在现状这一部分,我们将了解当前民俗特色文化的现状,包括发展状况、面临的挑战以及存在的问题。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回顾民俗特色文化的开发重要性,并探索具体的开发路径。
通过这样的组织结构,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民俗特色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并获得一些实用的开发建议。
2024年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在当今社会,民俗民间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经济潜力。
市场对民俗民间文化遗产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发展相关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文将对当前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据统计,全球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元,并以每年xx%的速度增长。
这主要得归功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与关注,以及旅游、文化消费等领域的发展。
市场主要参与方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的参与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政府部门:政府在保护与传承民俗民间文化遗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出台相关政策、资金支持等来促进市场的发展。
2.文化志愿者组织:这些组织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民俗民间文化遗产,通过组织各类展览、活动等形式来提升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旅游企业:民俗民间文化遗产作为旅游的一种重要资源,吸引了众多旅游企业的关注。
它们通过开发旅游线路、推出相关产品等方式与市场进行互动。
4.文化创意企业:这类企业整合传统文化元素,创新设计出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5.消费者:消费者作为市场的最终受益方,他们对于民俗民间文化遗产的认知和消费习惯将直接影响市场的发展。
市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虽然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发展迅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1.文化保护与商业化之间的平衡难题:在市场的驱动下,一些地方性的民俗民间文化活动被商业化过度,对其传统内涵、价值等方面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
2.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评价体系:由于不同地区、民族的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评价体系,提高了相关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
3.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接待能力不足,影响了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的开发与推广。
4.文化保护意识不足:一些地方对于民俗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长期的保护计划,对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浅谈民俗文化商业化利弊分析及对策
浅谈民俗文化商业化利弊分析及对策作者:李河山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18期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世界消费的热点。
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因子的民俗文化,也越来越以多种形式成为现代社会的商业资源,一度以原生态形式存在于俗民生活中的民俗文化,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商业化过程。
民俗文化的商业化在为当地社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问题的产生。
本文就民俗文化商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化资源;商业化;对策中图分类号:K890当前,文化产业正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世界消费的热点,并且已经发展到足以影响世界产业结构的排序。
作为民族文化重要因子的民俗文化,从上世纪末开始被商业开发利用以来就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于是在市场的诱惑下,民俗文化迅速以商业资源的形式被广泛商业化,比如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民俗风情表演、民俗产品的开发、民俗节日的商业利用等等。
但是,由于一些开发商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往往不顾民俗资源的文化属性,不重视当地文化结构,急功近利,掠夺性、毁灭性地开发利用民俗资源。
这样,不仅破坏了民俗文化的纯洁性、原生性,又伤害了地方俗民的自尊心。
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很可能被肆意移植仿照,似乎民俗文化存在的基础不再是当地的社会生活,而是商业利益的需求。
在商品社会中,只要有可能,一切对象都会打上商品的标记,连广大民众不知不觉流承几千年的民俗文化也被挖掘出来,卷进了商业开发利用的潮流。
民俗文化不但具有自身的精神动力,而且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民俗文化符号无论是以物质或精神的形式融入商品中,即会产生“超值”现象,因此民俗文化以资源形式被商业化既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经济规律,如果因为上述民俗文化商业化过程出现的问题,而停止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不可能的。
正如陈勤建先生指出,“一地的民俗文化经过梳理后的保护和开发,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是不矛盾的,它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浅议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策略
浅议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策略【摘要】本文围绕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展开探讨,首先介绍了民俗文化的概念及其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
接着分析了民俗文化所具有的旅游吸引力,以及民俗文化旅游带来的益处和挑战。
针对挑战,提出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并通过成功案例分析加以论证。
结合发展趋势,探讨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并给出相关建议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民俗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价值,为其开发与推广提供参考,促进民俗文化旅游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策略、吸引力、益处、挑战、成功案例、发展前景、建议、展望。
1. 引言1.1 民俗文化的定义民俗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群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特征的文化现象,包括传统的节日、习俗、风俗、宗教信仰、民间艺术等各种文化表现形式。
民俗文化承载着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历史记忆和精神追求,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人们在特定文化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认同。
通过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人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迁、民俗的丰富多彩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文化表达。
民俗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交流的纽带,能够促进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融合,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文化认同。
1.2 民俗文化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民俗文化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独特标识,是人们了解和认识这个地方的窗口。
通过民俗文化的展示,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和历史背景,从而增进对这个地区的认知和理解。
民俗文化可以为旅游目的地带来经济效益。
许多地方因为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从而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游客到访时会消费当地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民俗文化也具有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意义。
通过民俗文化的旅游推广,可以激发当地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传统民俗旅游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其开发中存在诸多问题:文化保护与商业利益冲突、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缺乏创新意识和技术支持、缺乏专业人才和宣传推广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应建立文化保护机制、加强规划管理、推动创新技术应用、加强人才培养宣传推广。
只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护和发展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重视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对于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对策,文化保护,商业利益,统一规划,管理,创新意识,技术支持,专业人才,宣传推广,重要性。
1. 引言1.1 概述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传统民俗旅游资源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可以传承和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
通过开发利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增加地方旅游业的收入,拉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也有助于增强当地民众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文化传承的延续和传播。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可以带动当地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对当地文化传统的传承和保护,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2. 正文2.1 问题一:开发过程中存在文化保护与商业利益冲突的挑战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文化保护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冲突,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
一方面,文化保护是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任务,需要保持原汁原味的传统风貌和习俗。
陕北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陕北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陕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远古至近现代,陕北在中国历史上始终占据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位置;陕北不仅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还用厚厚的黄土哺育了中国革命。
陕北地区所拥有的积淀深厚、历史悠久、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在整个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陕北民俗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等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全面发现陕北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其民俗文化资源势在必行。
一、民俗文化遗失严重当今世界,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也不断推进现代化步伐,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对民俗文化的冲击显而易见,由此引发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文化传承者极其匮乏,部分传统技艺面临灭绝等问题不容忽视。
(一)文化生存环境受到冲击千百年来,陕北人民在黄土地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土风情。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文化艺术、技艺、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一些作为传统民俗文化载体的独特陕北地方语言、民俗器物等正在消亡。
而网络、电视、电脑的普及,使陕北民间故事、陕北民歌等的听众已越来越少,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等不再是人们在劳动之余宣泄爱与恨的感情寄托,这些都减少了民俗文化的实践机会,削减了其传承的氛围,妨碍了其技艺得保持与提高。
另一方面,机械化、高科技取代了诸多效率低下的手工业操作,陕北民间手工艺也存在着艺人“老年化”、传人“稀有化”、技艺“衰退化”、发展“迟钝化”的困境。
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陕北民俗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文化资源流失状况严重陕北民俗文化自成体系,像“黄土”一样深厚,古老而质朴。
陕北人民衣、食、住、行与众不同,生育、婚姻、丧葬等民俗也独具特色,除此之外,比较典型的民俗文化有闹秧歌、安塞腰鼓、剪纸、农民画、泥塑、刺绣、陕北民歌等。
浅谈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浅谈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以当地的民俗文化为主题,通过旅游活动来推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本文将从开发与保护两个方面来探讨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发展与保护。
一、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性1.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能够吸引大量游客,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会购买当地的特色产品,消费当地的餐饮、住宿等服务,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民俗文化旅游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手工艺品、传统服饰等的制作与销售,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 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瑰宝,是历史与传统的结晶。
通过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些传统文化,从而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亲身体验当地的民俗活动,参与到传统的节日庆典中,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3. 增加地方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可以将当地的特色文化推广到全国甚至全球。
越来越多的游客会因为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兴趣而选择前往旅游,这样就能够增加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对于促进地方的发展和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护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性1. 防止文化遗产的流失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是历史的见证。
但是,由于现代化的冲击和社会的变迁,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逐渐消失。
通过民俗文化旅游的保护,可以使这些文化遗产得到保留和传承,防止其流失。
2. 保护生态环境民俗文化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保护民俗文化旅游就是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确保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3.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旅游活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可以相互交流、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从而增进友谊和互信。
中国民俗文化的崛起与发展
中国民俗文化的崛起与发展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旅游业的不断壮大,中国的民俗文化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探讨中国民俗文化的崛起与发展。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中国民俗文化是指特定的社会群体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以特定的传统文化节点为依托,表现出民间文化的各种方式和形式,是指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民间特色的生产和生活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现象。
中国民俗文化包括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如传统习俗、民间艺术、民间信仰、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它们在广大的民间群众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为世界文化之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中国民俗文化的崛起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升级。
与此同时,国家对于文化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刺激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和崛起。
首先,政策的支持是中国民俗文化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政府多次发布了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
同时,也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这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撑。
其次,旅游业的不断壮大也促进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崛起。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人在旅行的过程中开始关注民俗文化,并主动了解文化背景和特色。
因此,各种与民俗文化有关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也应运而生。
再次,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也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崛起提供了动力。
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中国越来越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民俗文化,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
三、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中国民俗文化虽然已经经历了漫长历史的沉淀,但在现代社会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首先,中国民俗文化以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民俗文化也开始借助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手段呈现出来。
比如,现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都可以在网络上预定和支付,也可以在网络上学习和了解民俗文化知识。
民俗文化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民俗文化行业现状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民俗文化行业逐渐崛起并取得了可观的发展。
本篇报告将对民俗文化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探究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一、行业概述民俗文化是指民间传承的具有历史、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包括节日、习俗、传统技艺等多个方面。
民俗文化行业是以传承和开发民俗文化资源为核心,涵盖旅游、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综合性产业。
二、发展态势1.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民俗文化的需求也逐渐增长。
传统节日庆祝活动、非遗项目展示、游览古镇等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的重要选择。
2. 投资热度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到民俗文化行业的潜力,纷纷将资金投入到相关项目中。
文化旅游开发、民俗艺术表演、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等成为投资的热点。
3. 创新与传承并重:在文化行业发展过程中,创新是重要的驱动力。
传统民俗文化需要注入新的元素与灵感,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与参与。
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加强,以确保其独特性和纯正性的保留。
三、面临挑战1. 商业化与保护的平衡:商业活动的增加既为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提出了挑战。
如何在商业化开发过程中保持文化传统的本真与纯粹,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人才培养与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支持,然而当前人才的匮乏成为发展障碍。
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与继承机制的建设,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
3. 市场竞争与差异化:随着行业的兴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找到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以及如何提升服务品质和个性化体验,是行业需要解决的难题。
四、发展建议1. 政策扶持与引导: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重视民俗文化行业的发展,并投入资金和资源予以扶持。
同时,政策的引导也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2. 教育培训与人才引进:加强对民俗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民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民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民俗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套习俗、传统和思维模式。
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独特的文化形态之一,它包含了民族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民俗文化产业是指以民俗文化为基础,通过创意设计、文化旅游、艺术表演、手工艺制作、体验式活动等方式进行开发和推广的产业。
民俗文化产业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能带动地方经济的繁荣,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正逐渐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多元化创意设计,注重创新性发展在传统的民俗文化中,有很多富有创意和独特性的元素。
而现代的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将这些传统元素与现代的艺术手法相结合,创造出富有创新性的作品。
比如,设计师可以将传统的剪纸艺术与现代的图案设计相结合,创作出独特的文化产品。
同时,还可以通过3D打印、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将传统的手工艺品转化为现代的艺术品。
二、注重文化旅游的开发与推广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开发和推广具有独特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例如,在某个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民俗节日,可以通过举办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并购买相关的纪念品,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三、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是指具有代表性、独特性和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和工艺技艺。
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至关重要的。
许多非遗文化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比如,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对非遗文化进行研究和记录,开设培训班培养非遗传承人,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非遗文化进行数字化保存和展示。
四、强调文化体验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民俗文化的魅力在于它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来,需要注重提供给人们参与和体验的机会。
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现状及问题•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01内蒙古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如蒙古族长调、马头琴音乐、蒙古族舞蹈、蒙古族服饰等,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
02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旅游业的发展,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文化资源开发不够深入、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效应等。
03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对策,对于推动内蒙古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民族文化品牌影响力、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对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研究方法首先介绍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然后分析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内容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现状及问题1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的现状23内蒙古拥有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如蒙古族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民俗等,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
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内蒙古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基础,包括文化旅游、传统手工艺、文艺演出等。
一定的产业基础内蒙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政策支持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存在的问题目前,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缺乏系统规划,导致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缺乏系统规划产业链条短人才短缺资金投入不足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的产业链条较短,缺乏对特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
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人才短缺,尤其是在创意设计、文化营销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匮乏。
政府和企业对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西藏特色民俗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以西藏林芝为例论文
摘要民俗旅游区别于一般的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范畴。
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强调特色鲜明。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游成为挖掘、梳理与利用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其文化传承的意义十分重大。
林芝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资源条件,民俗旅游也是当前旅游业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旅游形式之一。
论文参考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利用实证调查的方式,对林芝市进行了相关调研,分析了发展林芝市民俗资源概况与特点,以及民俗旅游开发现状与问题的困境及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林芝市民俗旅游业开发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对策建议。
林芝市应该充分利用当地民俗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各民族的民俗旅游产品优势,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达到振兴地方经济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双重目的。
以期对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林芝,民俗旅游,旅游资源,产业发展AbstractFolk custom tourism is different from general sightseeing tourism and vacation tourism, and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special tourism. It has a strong national, regional,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folklore tourism has become the best carrier of mining, combing and using folklore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s cultural heritag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Linzhi city has unique climate and resource conditions. Folk tourism is one of the most potential tourism forms.Based on the referenc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n Linzhi City, analyz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custom resources in Linzhi City, as well as the difficulties and reason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custom tourism, and furth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lk custom tourism in Linzhi city. Linzhi city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local folk tourism resourc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folk tourism products of all ethnic groups, vigorously develop folk tourism industry, and achieve the dual purpose of revitalizing local economy and promoting na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 China.Key words:Linzhi, Folk tourism, Tourism resources, Industrial development目录前言 (1)一、绪论 (2)(一)研究背景 (2)(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2)(三)国内外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3)1、国外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3)2、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3)(四)探究内容和方法 (4)1、研究内容 (4)2、研究方法 (4)二、相关理论介绍 (5)(一)民俗旅游的内涵 (5)(二)关于林芝地区特色旅游开发的调查研究 (5)1、林芝地区概况介绍 (5)2、林芝地区旅游开发基础条件 (6)3、林芝地区旅游开发具体状况 (6)三、林芝市民俗特色旅游现状 (7)(一)西藏林芝市概况 (7)(二)林芝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7)(三)林芝产业规模现状 (7)1、旅游交通 (8)2、旅游景点 (8)3、旅游购物 (8)4、旅游人才 (9)四、西藏林芝市旅游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0)(一)民俗旅游发展还处于转型升级的初级阶段 (10)(二)旅游交通可进入性有待提高 (10)(三)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10)(四)旅游市场营销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10)(五)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区域合作发展联系水平较低 (11)(六)旅游人才及资金瓶颈问题较为突出 (11)五、进一步推进林芝地区民俗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2)(一)林芝市民俗旅游开发原则 (12)1、保护民俗文化的原则 (12)2、保护生态环境与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12)3、挖掘民俗资源的独特性原则 (12)4、坚持经济、社会、文化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12)(二)林芝市民俗旅游开发策略 (13)1、全面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 (13)2、构建全域旅游产业体系建设 (13)3、坚持精准营销拓展旅游市场 (14)4、以新业态引领旅游发展新常态 (14)5、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14)6、多管齐下推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14)(三)西藏林芝市民俗旅游开发内容 (15)1、林芝市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 (15)2、林芝市民俗旅游服务的开发 (15)3、林芝市民俗旅游景点的综合开发 (15)(四)林芝市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6)结论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附录 (21)感谢您的合作祝您事事顺心健康无恙! (22)前言众所周知,民俗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模式,在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但与此同时也会给各个地区的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努力实现当地生态环境,历史遗迹与民族文化有机融合,所以,为实现我国民宿里也健康有序发展,在开发民宿资源和产品创新时,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做到因地制宜。
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因此庆阳市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特点鲜明,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创新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对于带动庆阳市经济发展,拓宽经济增长的途径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通过对庆阳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提出庆阳民俗文化产业传承与创新的新途径和发展模式。
关键词: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传承一、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一)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特点鲜明。
庆阳市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加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致使庆阳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民俗文化产品种类繁多、特点鲜明。
庆阳的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庆阳香包刺绣、庆阳剪纸、环县道情皮影、陇东窑洞文化、红色文化等五大类,民俗文化产品也是种类繁多,既包括庆阳香包,剪纸,皮影,刺绣,泥塑,根雕等为代表的物质形态的,也包括以庆阳皮影道情,陇剧,杂曲,民歌,荷花舞,唢呐艺术,徒手秧歌,社火等为代表的非物质形态的,同时,围绕婚丧嫁娶活动所形成的一系列民间文化风情也很具有独特性。
由于开发程度的差异,庆阳的民俗文化以庆阳香包艺术文化最为典型。
二、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产业发展缺乏品牌意识,创新能力不足。
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主导行业的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主导行业的发展则需要品牌产品的带动。
庆阳市虽然提倡以香包为主导产品,但是特色不明显,生产厂商缺乏品牌意识,行业内生产厂商由于涉猎的产品种类繁多,行业内分工层次较低,因此主要产品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不利于产品的品牌化,产业发展缺乏持续的动力。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趋同现象明显。
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是在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该产业发展受到重视的程度较晚,发展的市场化水平较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中没有形成以核心产品为牵引的经营机制,追求全面且简单地发展模式,生产厂商涉猎的产品种类多,但是该行业内不同厂商生产差异化程度很小,生产趋同现象明显。
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问题与对策
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问题与对策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变化,民俗文化旅游日益成为现代旅游的热点,受到各国各地区旅游业界和学界的普遍关注。
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禀赋优势。
但是,目前当地一些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
如何使湘西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得到充分挖掘,使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标签: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存在问题 开发对策一、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湘西具有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足够的优势资源,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通过对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已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旅游产品的总体开发水平仍然较低。
目前为止湘西的民族特色餐饮旅游产品还没有得到成体系的开发,大多由较少接待量的餐馆或者四处散落、游走叫卖的商贩提供,而且做法单一、价格混乱,对于接待大型的团队还非常的欠缺;特产开发品类较少且包装不能充分体现民俗文化,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在湘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面临着许多需要调整和解决的问题,经过系统分析,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形式结构单一且雷同湘西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但区域内很多民俗旅游资源未能转化成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活动项目偏少且单一,雷同现象比较严重。
就从目前湘西州各地纷纷打造神秘湘西,开发傩文化产品来看,搬上舞台的演出节目在区域内各景点大同小异,特别是很有观赏性、刺激性、神秘性、吸引力的傩技节目,如上刀梯、下火海等多有重复,很难让游客在不同的地方对傩文化有不同的兴趣。
正因为如此,民俗文化旅游消费过程和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内容就显得千篇一律,很难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2.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层次低湘西区域内各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零敲碎打或者东拼西凑的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在发掘民俗文化内涵,提高民俗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的不够,还没有完全实现由原来的粗放型、数量型、外延型增长向集约型、质量型、内涵型增长方式转变。
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南省作为中国的中部地区,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同时也孕育着众多独具特色的小镇。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消费升级,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也逐渐成为了热门的发展项目。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河南省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民俗文化传承不足河南省特色小镇的民俗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现实中很多小镇的传统文化已经逐渐失传,年轻人对传统民俗的传承意识不足。
这导致了特色小镇的文化魅力大大减弱,失去了与其他地区竞争的优势。
2. 产业单一化部分特色小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前瞻性规划和创新意识,往往将自身发展局限在单一产业上,例如传统手工艺品、农产品加工等,导致了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 基础设施滞后一些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狭窄、停车困难、交通不便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游玩舒适度,从而影响了小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 缺乏品牌塑造很多特色小镇在品牌塑造方面并不够重视,缺乏对自身特色的深度挖掘和包装,导致了市场认知度和知名度不高,难以形成较强的品牌竞争力。
5. 人才培养不足在特色小镇产业中,游客服务和体验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满意度,而一些特色小镇缺乏专业人才和服务人员的培养,导致了服务水平较低,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和二次消费率。
二、对策建议各地政府和特色小镇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培训课程等方式,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强文化传承意识,使传统文化在特色小镇产业中得到更好的体现。
特色小镇应当在产业规划中注重多元化发展,深度挖掘本地资源和特色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形成产业优势互补,提升小镇的经济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特色小镇的道路、停车场、交通枢纽等进行改善和提升,提高小镇的交通便利性和游客的舒适度,推动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特色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
【摘要】甘肃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与
其本身所拥有的文化资源不相称。
论文分析了近几年来甘肃省庆阳市香包特色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对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生产、销售、研发等各个环节发展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予以探讨,并提
出有利于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在互联网经济新时代下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香包;民俗文化;产业集群
1甘肃省庆阳市香包特色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庆阳香包产业发展效益日渐明显
随着2002年首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举办,庆阳香包刺绣产业已发展到八万多户,形成企业110多家,基地39个,营销公司89个,香包从业人员达到15万余人,产品种类20多大类,5000多品种
,年生产900多万件,远销全国各省及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5年庆阳市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值13.0
4亿元,占经济总量的2.14%。
在2016年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上现场签约文化项目7个,
契约金额366.17亿元。
1.2香包产业经营模式独特
鲜明庆阳市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以挖掘庆阳特色民俗文化资源为核心,如南梁红
色文化、周祖农耕文化、岐黄中医文化、道情皮影、窑洞民居、剪纸秧歌等,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发展转变。
庆阳香包原本属于“炕头经济”,现如今香包形成了“农户+基地+公司”为主的经营模式。
2互联网经济下甘肃省庆阳市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生产问题
第一,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香包工艺受到冲击。
香包民俗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精神依托物质得以
传承,不成熟的市场开发以及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给香包产业的发展带来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互联
网经济迅速发展下,机械化大批量生产迅速抢占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使得香包制作千篇一律,失去了
其传统之美,香包文化气息大大淡化,香包艺术工艺逐渐失去原有的艺术特色。
第二,香包设计风格单
一、创新能力不足。
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不断进入与融合及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使得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香包设计风格不足以撬动全国市场,难
以满足客户群体需求。
第三,手工制香包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民俗文化产业需要以文化题材为依托,融
合技艺来进行表现。
纯手工制的民俗文化产品对顾客的吸引力非常大,尤其是在现代被机械化覆盖的手工业来说其珍贵价值不言而喻。
手工制香包工艺流程包括创意、选料、剪裁、状物等环节;刺绣方式有破线绣、合线绣、辫针、掺针、抢针、盘金等方法。
刺绣手法难度大,制作周期长,产量低,难以满足
市场需求,且机械化生产使得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内涵、价值无法体现,受到日益严重的负面冲击。
2.2销售问题
第一,互联网经济下销售市场扩展难度加大。
目前香包产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且市场定
位不准确,香包市场机制不完善。
成立的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公司大多数没有长远规划,没有形成统一的
市场营销、信息收集整理及管理规划等机制为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长久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生产者盲目开发网络销售市场。
庆阳市由于受农耕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部分生产者对互联网经济下的网络销售市场体制未能深入了解,盲目开发和利用市场且只顾眼前利益而未做长远规划。
缺少科学的开发市场、占领市场的意识,未对互联网趋势做深入研究,盲目进行市场定位导致香包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产生偏差。
2.3研发问题
第一,传统工艺逐渐消失。
互联网经济体制下,多元文化对人们的思想冲击大,导致人们对传
统工艺的认识发生转变。
机械化生产的大批量制作使得传统手工业产品的生产方式受到严重打击。
如陇绣技艺的濒临失传,陇绣夹杂苏绣、川绣等绣法的“四不像”绣艺。
第二,香包手艺濒临失传。
随着科技
的不断进步,手工业从事人员正在迅速减少,许多香包工艺后继无人,濒临失传。
庆阳市香包从事人员
大多是当地农村妇女,文化程度较低,创新能力不足,并且从事香包刺绣的人员越来越少,其中研究开
发新花式的人才更是稀缺。
由于人才的稀缺导致香包技艺创新发展的难以维系,为香包品牌的建立增加难度。
3互联网经济下甘肃省庆阳市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3.1生产对策第一,探索香包生产新方式。
应在保留和继承古朴原始民俗特色的同时,充分利用庆阳市各地
区的地方资源优势,挖掘生态文化资源,创新传统生产理念。
坚持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在香包制作过
程中要精细加工,改进传统工艺,设计开发新产品。
不局限于香包,设计生产范围可扩大至日常用品、
服务用品、宴会用品等产品方面。
第二,继续扩大香包发展规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手工业者应
该尝试摸索生产新方式,尝试生产方式转型。
为弥补传统“农户+基地+公司”生产模式的不足,大量培养
专业素质人才,招商引资,构建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园,建设特色文化产业链,拓宽产业发展渠道,实现
ÎÒÈ¥
产业规模化,形成香包产业集群。
3.2销售对策
第一,拓宽销售渠道、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
《甘肃省电子商务规划(2015-
2017)》提出重点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信息消费,扩大香包特色文化产品网上销售,建设面向全
国市场的香包网货提供基地,探索“企业+基地+网店”或“协会+基地+网店”的农村商务模式。
通过在欧美
等地区设立渠道实现跨境营销有利于庆阳香包产业的推广。
建立网络专业网站,为远程需求者提供便利
,开拓更大的市场。
鼓励商贸企业发展网络零售,促进传统零售与网上零售业协同发展,建立健全电子
商务平台,为市场商户提供线上线下交易服务。
第二,利用互联网经济、实施香包品牌战略[1]。
随着互
联网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庆阳香包特色民俗文化产业必须树立品牌形象,实施品牌战略是开拓互联网
经济市场及植根于市场所必须要做的事情。
并且网络消息传播时效性强,共享空间大,可利用一些热门
事件和人物提升香包民俗文化产品的知名度,还可利用网络舆论,视频直播等进行品牌宣传。
3.3研发对策
第一,传统工艺的传承。
为增强香包文化产业活力,建立相对应的人才开发机制,国家政府设专项资金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较强的人才队伍,营造一个有利于香包民俗文化艺术人才发展的人文环境和
政策环境,提高香包产品质量和水平。
针对香包刺绣技艺的传承问题,进行积极的网络舆论制造,形成
一种独特的香包技艺传承氛围[2]。
第二,专业人才的培养。
从民间挖掘香包刺绣艺人,聘请专职文员记
录相关经验,如方法技巧、心得等整理成册以供他人学习。
在高校选择性开设刺绣课程,聘请专业艺人为之
辅导,为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加大设计人才、材料研发人员、专业销售人员、经营管
理人员及文化产业领域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
本文将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从生产、销售、研
发三大部分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了香包文化产业在这三大部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庆阳香包特色民俗
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一个科学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互联网经济新时代下香包产业发展的策略
及建议。
【参考文献】
【1】张浩.“互联网+”时代下陕西民俗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开发[J].包装程,2016(18):30-34.
【2】李晓.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2.
作者:黄国鑫;汪Z 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