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问题与意义

合集下载

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挑战

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挑战

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挑战循环经济是一种环保、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其基本思想是“废物利用,资源再生”。

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循环经济的作用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经济模式旨在使资源持续利用,减少浪费,并为经济增长提供可能性。

下面讨论一下循环经济的作用。

1. 提高资源利用率循环经济的重要目标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来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使用废弃物为原料,再次加工生产和使用,减少新资源的开采,降低了资源的消耗量。

这有助于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并减少对现有资源的需求。

2. 保护环境循环经济的实现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

经济活动产生的废物和排放物减少,废物的再利用也能减少对大自然环境的破坏。

同时,减少消费者使用被认为是环境污染的产品,如化学品、塑料等,也是循环经济的一部分。

3. 创造就业机会循环经济有望创造就业机会,因为通过再生原材料生产新产品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鼓励产品自主设计,激励创新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循环经济的挑战然而,循环经济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1. 需要建立更多的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实现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如废物分类系统、回收站等。

尽管很多地区已经有了这些设施,但仍需要建造更多这样的设施来支持循环经济。

此外,这些基础设施的成本往往很高,建设经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2. 消费者行为的改变要建立循环经济需要消费者对环境的意识大大提高,同时需要消费者的行为发生改变。

这需要时间和教育,还需要政府的扶持。

消费者需要更多地参与循环经济中,在废物回收和利用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这种改变需要消费者和行业之间相互配合。

3. 循环经济要与普及数字技术相结合循环经济需要普及使用数字技术,以解决大量废物流程管理问题。

循环经济的运作需要储存和共享大量数据,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平衡和优化。

此外,数字技术能够促进零售和生产过程中的细节改变,如运输、库存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等。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4.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
主要体现三个层次上。一是政府推动构筑多层 次法律体系;二是要求企业开发高新技术,首先在设计产 品的时候就要考虑资源再利用问题;三是要求国民从根本 上改变观念,不要鄙视垃圾,要把它视为有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经济体制根深蒂固
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约束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2、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实施
• 创造就业机会
• 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循环经济的几种发展模式
1.杜邦模式——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 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 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 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 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2.工业园区模式
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 成企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
二、循环经济的定义及原则
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
•减量化 •Reduce
再利用 Reuse
过程中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 率,要求产品或包装以初 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 次污染。
再循环 Recycle
输出端
要求物品完成使用 的功能后重新变成 再生资源。
输入端
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 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 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 物的排放。
燃煤发电厂
蒸汽 烟气脱硫 粉煤灰
炼油厂
制药厂
居民供热
石膏板厂
筑路材料 水泥原料
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模式
3.德国DSD——回收再利用体系
德国的(DSD)是专门组织回收处理包装废弃物 的社会中介组织,接受企业的委托,组织收运者对他们的 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分类,然后送至相应的资源再利用 厂家进行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挑战

循环经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挑战

循环经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挑战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的不断消耗,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已经面临严重的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循环经济逐渐崛起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路径。

循环经济通过最大化资源的价值和利用率,以及减少环境压力,为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然而,并不容忽视的是,循环经济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来克服。

一、循环经济的意义:1. 资源效率的提升: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以“采购-生产-消费-丢弃”为核心,这种模式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而循环经济通过回收再利用和资源再利用等手段,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2. 减少环境压力:线性经济模式中,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被排放出来,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而循环经济通过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降低了资源需求和污染物排放,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压力。

3. 促进绿色创新:循环经济要求从“以物质为中心”转向“以能力为中心”,从传统的线性供应链到循环的供应链。

这就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和供应链管理上进行创新,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4. 提高竞争力:循环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手段,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二、循环经济面临的挑战:1. 技术创新的不足:实现循环经济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目前许多行业和地区在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同时,循环经济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行业,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需要进行跨界合作和创新,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循环经济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然而,目前许多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政策和法规支持,给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相关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相关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相关措施循环经济是指通过有效管理资源和减少废物的产生量的经济模式,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

这种经济模式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且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推动其发展。

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如下:1. 资源保护:循环经济可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通过推动产品和材料的再制造、再利用和回收,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 经济增长:循环经济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循环利用废弃物和再利用资源,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 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对新资源的需求,减缓资源枯竭的速度。

同时,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采取以下相关措施:1. 法律和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采购政策、税收政策等手段,鼓励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实践,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奖励。

2. 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构:建立循环经济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资源的再利用和回收利用。

可以通过组织资源回收、废物处理和再生产等环节的合作与协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 技术创新和研发: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资源回收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引进和转化的力度,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4. 意识培养和教育:加强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知和了解,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循环经济知识的普及等方式,推动循环经济在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可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及其生态意义

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及其生态意义

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及其生态意义一、中国特色循环经济模式的背景介绍二、循环经济的定义及类型三、中国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四、中国特色循环经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五、中国特色循环经济的展望和挑战一、中国特色循环经济模式的背景介绍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循环经济成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的重要途径。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很多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创新成果。

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二、循环经济的定义及类型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高效利用、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经济模式。

根据循环经济对资源利用的不同方式,循环经济可分为内循环经济、外循环经济和闭合循环经济。

内循环经济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自给自足,通过内部循环利用或再生利用废弃物等资源,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外循环经济是指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建立资源循环的联系,共同利用资源,如同城市的垃圾互换等。

闭合循环经济则是指将再生能源和废弃物回收利用,其目标是将所有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循环再生利用。

三、中国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基于国情的创新:中国的循环经济模式对于国情的适应性很强,综合考虑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点。

2.资源的高效利用:中国的循环经济模式始终坚持“节约为本、保护环境”的原则,实现了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市场化的实践:中国以市场化为导向,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循环经济,采取鼓励、进口、补贴等多种政策手段,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4.政策的支持:中国的循环经济政策较为完善,政府在法规、政策、标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创造了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多元化的发展:中国的循环经济取得了多元化的成果,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等,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循环经济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分析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分析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分析一、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与目标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利用中,尽可能地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并在废弃物的利用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够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多重效益,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国家制定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循环经济系统建设基本完善、初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重点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资源环境约束能力显著增强,循环经济体系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

二、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和法规保障为了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法规保障。

例如,循环经济促进法、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财政投入,出台了有关税收和金融服务的政策,对循环经济领域的企业进行了资金的扶持和鼓励。

三、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重点行业包括能源、建筑、交通、钢铁、电子、纺织等领域。

这些行业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量较大,也是能否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

以钢铁行业为例,在钢铁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炼钢需要高温,导致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较大。

而且钢铁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大量的废渣、废渣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程度仍然不足。

因此,对于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政策支持,实现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区域循环经济是以地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由多个企业和产业链组成的循环经济体系。

在我国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一些地方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废弃物管理比较混乱、循环经济产业链不够完善等。

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地方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和管理,鼓励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着重解决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再利用问题。

五、循环经济创新实践与经验分享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多方面。

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相关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相关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相关措施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了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相关措施。

本文将从战略意义和相关措施两个方面就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探讨。

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首先体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

当前,全球资源日益紧缺,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了它们的生成速度。

而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回收再利用、资源整合和循环利用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延长了资源的使用寿命,减缓了资源的消耗速度。

这对于确保能源和资源的安全供应,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循环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中,资源开采、生产、消费和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相对独立,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而循环经济模式则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产业链的闭合循环,改变了传统经济模式的固有特征,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的增长模式的转变。

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模式。

此外,循环经济的发展还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挑战。

而循环经济模式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减少了资源的开采和消耗,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的产生。

同时,循环经济模式还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相关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立法和监管,明确循环经济的政策指导和法律责任。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投入,提供税收和财政支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循环经济的政策和法律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其次,需要推动产业链的闭合循环,构建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导语: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循环经济被广泛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

然而,在中国循环经济的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全面评估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资源约束问题1. 背景介绍:中国国土面积辽阔,但其资源总量有限。

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快速,对资源的需求量巨大,给资源开发和利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问题分析:中国主要依赖进口来满足其资源需求,尤其是对于一些战略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

这使得中国的能源安全面临风险。

中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过度消耗和浪费的现象,导致资源承载能力逐渐减弱。

一些地方还存在资源开发不平衡的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3. 解决方案:为解决资源约束问题,我认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对战略性资源的科学研究和探索力度,提高资源自给自足能力。

(2)加强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的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建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统一管理机制,确保资源开发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二、环境污染问题1. 背景介绍: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工业生产、城市化进程、能源消费等都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加剧。

2. 问题分析:中国一些地区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污染问题,给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威胁。

大气污染也是中国环境问题的重要方面,城市的雾霾天气常常使人难以呼吸。

垃圾处理和废弃物处理也存在一定问题,造成了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3. 解决方案: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我认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环境管理的严格性和有效性。

(2)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提高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

(3)鼓励绿色生产和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产业结构升级问题1. 背景介绍:中国的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

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措施

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措施

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措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制定绿色发展战略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一项基础性的环保措施是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必要手段。

然而,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也面临多种困境和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措施。

一、循环经济发展困境1.资金短缺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投资,资金的短缺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由于循环经济产业链长,投入的时间长,想要获得盈利需要很长时间。

因此,很难吸引更多的资金参与其中。

同时,循环经济还面临政府扶持不足的问题,目前国内很多循环经济企业都在力争政策的支持,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技术难点循环经济产业链涉及复杂的技术和工艺,针对废弃物的前处理和后处理也面临着技术难点。

例如,污水处理、废物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在国内还有待提高。

一些企业虽然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但是实际操作时需要面对废物种类不同,处理难度逐步升级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

3.市场环境不友好当前,市场环境并不十分友好。

由于循环经济产业链长,需要协作的企业和机构很多,市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足,所以企业间的竞争方式还没有形成。

此外,市场环境中还缺乏标准化标准,国家对废弃物的处理也缺乏相应的法规。

4.监管制度不健全由于循环经济的风险和合规审查属于技术性方面,所以很难得到清晰的标准规范。

目前国内的管理制度也还非常混乱,不同部门或地区管理规定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也可能因此受到压力和障碍。

二、循环经济应对措施1.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当前,循环经济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因此,政府需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其中,提供更多的投资和资金支持。

同时,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资力度,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刺激社会资本的投资。

2.推动技术创新当前,在循环经济产业的技术链中,需要不断提高的难点依然是很多的。

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随着全球资源日益稀缺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全球各国纷纷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力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的大国来说,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探讨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1. 刺激经济增长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

一方面,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建立和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的需求,从而刺激了各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循环经济鼓励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有效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了其竞争力。

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有望为我国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2. 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节约资源。

当前,我国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如水资源、能源资源等。

而循环经济正是通过资源的再循环和再利用,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通过改变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有效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对原材料的依赖,有助于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

3. 降低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

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给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而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废物是资源的延续”,通过有效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可以将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循环经济还可以推动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

4. 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促进产业升级。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传统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将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而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新兴产业将得到发展机遇。

循环经济的推行将激发企业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向循环经济产业链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5. 增加就业机会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涉及到废物回收、资源再利用、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将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我国在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政策、技术、产业等方面探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政策问题1.政策缺乏针对性我国在循环经济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但缺乏针对性。

例如,很多地方将废弃物回收作为主要任务,却忽略了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

2.政策执行不到位有些地方制定了循环经济相关政策,但执行不到位。

例如,“禁塑令”虽然已经出台多年,但塑料袋仍然大量存在于超市等场所。

3.法规体系不完善我国目前的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垃圾分类、废弃物处置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法规支持。

三、技术问题1.技术水平落后我国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很多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技术还不够成熟。

2.技术推广难度大虽然有些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由于推广难度大,很多企业不愿意采用。

例如,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虽然已经存在,但很多企业仍然选择将其直接处理掉。

四、产业问题1.产业链不完善我国循环经济产业链尚未完善,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

例如,在废弃物回收领域,各地回收方式和标准不一致。

2.企业发展难度大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很多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发展面临困难。

同时,政府对于循环经济领域的支持力度也还不够。

五、对策建议1.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政府应该加强针对性的政策制定,并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同时,在法规体系方面也需要加强完善。

2.提高技术水平和推广力度我国应该加强科研力量,提高技术水平。

同时,加大技术推广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成熟的循环经济技术。

3.完善产业链和支持企业发展政府应该加强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规划和协调,同时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六、结论我国在循环经济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政策缺乏针对性、执行不到位、法规体系不完善;技术水平落后、推广难度大;产业链不完善、企业发展难度大等。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途径研究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途径研究

内容提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21世纪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必然归宿,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必要保障。

循环经济的发展无论对各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循环经济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其实现途径。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战略意义途径选择目录一、导论 (1)(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二)相关文献综述 (2)(三)论文的框架结构和内容安排 (5)(四)主要创新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二、循环经济概述 (7)(一)循环经济概念的界定 (7)(二)循环经济的运行原则与基本特征 (9)三、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 (11)(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循环经济的经典论述 (11)(二)生态经济理论 (13)(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15)(四)清洁生产理论 (17)四、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18)(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18)(二)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19)(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9)(四)发展循环经济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20 (五)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20)(六)发展循环经济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 (21)五、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23)(一)转变观念,搞好规划,调整结构 (23)(二)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23)(三)依靠科技,示范推广,宣传教育 (24)(四)鼓励民间组织的建立和开展活动 (25)(五)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生产 (26)参考文献 (28)论文摘要 (1)Abstract (1)一、导论(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当今世界,资源的紧缺、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失衡,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重的威胁。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引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农业发展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从资源利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资源利用不充分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但在农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不当、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水资源的浪费等。

对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首先,应加大对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力度,鼓励农民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利用或者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

其次,要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管理,推广绿色农药和有机肥料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灌溉技术的水平,合理利用水资源。

问题二:技术创新滞后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技术创新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然而,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滞后、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等问题仍然存在。

对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创新研究。

其次,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另外,要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

问题三:政策支持不够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政策支持不够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对策:加强政策支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和政府的责任。

其次,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相关项目的投资,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另外,要加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同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结论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政府、农民以及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摘要:本文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产业等各个方面综述了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及针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环保一、引言循环经济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词,这是由人口资源环境国情及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可谓见仁见智:目前主要是从人与自然关系、技术模式、经济形态等方面表述的。

中国有什么样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什么样的制度保障?二、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实质循环经济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实践基础。

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崇尚节俭、尽量做到物尽其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有一个内涵不断扩大、思路逐步清晰、重点不断调整的过程:如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激励等措施,鼓励企业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业“三废”的“吃干榨尽”;从1994年国家倡导清洁生产,现在又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可以说,这些都是我国寻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3R原则),这成为许多研究者的共识,并将减量化解释为输入端方法,再利用侧重于生产过程,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方法。

“3R”来自于杜邦的“3R 制造法”,三者均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

将之用来指导企业生产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但作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遵循的原则尚嫌不够,更应强调资源效率和环境友好。

在市场经济日臻完善、政府职能转变的条件下,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质,是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矛盾,降低发展成本,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

对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的我国来说,循环经济首先是资源节约战略。

循环经济追求的不是简单地降低资源消耗,而要使资源尽可能得到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从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一些问题,包括:
1. 理念推广不足: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是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
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目前我国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知程度还较低,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

2. 法律法规不完善:循环经济需要建立可持续的资源管理体系,但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善,需要加快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

3. 政策支持不够:循环经济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我国
政府对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还不够,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4. 循环经济产业链不完善: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产业链的完善,但目前我国循环经济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需要加强产业链整合和优化。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1. 加强宣传和推广:政府需要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推广,提
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知程度,促进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

2.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需要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建立可持续的资源管理体系,保障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大政策支持:政府需要加大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增
加资金投入,促进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4. 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政府需要加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整合
和优化,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政府需要加强
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推动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问题探讨.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问题探讨.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问题探讨.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发展背景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基础上的经济运行方式,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发展循环经济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尤其对于资源短缺的我国更为重要。

二、循环经济的意义和作用循环经济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引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三、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资源浪费、污染治理不力、企业技术力量弱等问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提高企业技术力量、加强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努力。

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提高相关行业标准。

五、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景和展望循环经济发展将引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增加新型就业岗位,提升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实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增强我国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导地位。

案例分析:1、垃圾分类上海市于2019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政策,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通过深入推广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加强宣传和教育,培养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将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分类清理,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减少垃圾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切实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2、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的重点经济区域和大气污染重灾区,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优化产业布局,京津冀地区制定了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

通过加强污染源监管和管理,推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增加重点污染物的减排能力,提高空气质量,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循环利用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严重,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例如,利用城市污水进行再生利用,将废水经过处理后回收再利用,节约水资源,减少水环境污染,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循环经济的内涵所谓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

它不仅要求经济活动遵循一般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且要求遵循生态规律,把经济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运行轨道,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

因此,循环经济也称为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包括三方面(即3r):reduce(减量),要求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源;reuse (再利用),要求尽可能多次利用或以多种方式利用资源和物品;recycle(循环往复),要求尽可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

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概念不同,循环经济这一概念主要是根据资源利用方式的特征来划分经济形态,强调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

▲▲二、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循环理念认识不到位。

对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形势理解不深刻,缺乏对循环经济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在发展思路上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习惯于传统的粗放经营,没有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工作重点。

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强,循环经济规划建设工作滞后,破坏资源、浪费资源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大量存在。

2、产业结构不合理。

优化的产业结构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却制约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急速变动中,虽然经济起飞时期重化工业比重超过轻工业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比例失调的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的重化工行业会对循环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我国正面临工业化快速推进时期,重化工业比重在不断提高,象交通、冶金、能源、建材等产业均处于大发展阶段。

中国的工业用能占到能源总消耗的很大比例,而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蒸汽热水供应这四大重工行业能源消耗之和占工业能源总消费的一半以上。

又如,建材行业,也是一个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行业,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消耗了更多的资源和加重了环境负担,阻碍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策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策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面临着极大的资源压力和环境问题。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探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自2005年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以来,我国循环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通过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各地区推行了一系列循环经济的示范项目和企业,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循环经济产业也逐渐成为我国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

然而,我国循环经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循环经济产业链不完整。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主要集中在废弃物资源利用和再生利用领域,而在废弃物的减量、分类、处置等环节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其次,循环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还不够完善,有些政策实施效果不佳,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另外,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足,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参与度有限。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建设。

通过建立健全的废弃物减量、分类、处置体系,提高废弃物资源利用和再生利用水平,实现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闭合循环。

其次,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订和修订。

完善相关政策,提高政策的可执行性和针对性,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扶持力度。

同时,加强对循环经济产业的监管,确保循环经济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参与度。

通过开展循环经济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循环经济领域,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完善政策法规和加强宣传教育,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为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循环经济的案例

中国循环经济的案例

中国循环经济的案例中国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条闭合、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下面列举了10个中国循环经济的案例,以展示中国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成果和实践。

一、循环农业:中国通过农田秸秆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推动循环农业发展。

例如,废弃农作物秸秆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生产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二、循环水资源利用:中国在水资源领域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在城市建设中,采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将雨水用于公共绿化和冲洗马路,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三、循环能源利用:中国在能源领域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通过废弃物的焚烧发电,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循环材料利用:中国在材料利用领域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废旧钢铁、废弃塑料等材料经过处理后,可以再次利用于生产新的钢铁和塑料制品,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

五、循环交通运输:中国在交通运输领域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推广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减少对传统燃油的依赖,降低排放物的产生。

六、循环建筑设计:中国在建筑领域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计,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建筑能效。

七、循环电子废弃物处理:中国在电子废弃物处理领域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对废旧电子产品进行拆解和资源回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八、循环纺织品行业:中国在纺织品行业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通过纺织品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生产再生纤维,减少对棉花等原材料的需求。

九、循环化工产业:中国在化工产业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通过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生产新的化工产品,减少对石油等原材料的需求。

十、循环金属资源利用:中国在金属资源利用领域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通过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对矿石的开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起来,中国在循环经济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实践,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减排,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实现这一战略部署,必须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去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开始向中低收入国家迈进。

国际经验表明,从低收入国家步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对任何国家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矛盾凸现时期”。

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

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国资源禀赋较差,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

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

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电油运的持续增长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循环经济要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地区或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行业特点,是一种多样化的实践探索过程。发展阶段、技术经济条件、资源环境基础和外部发展环境决定着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模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自发战略转型模式,具有一定技术经济基础的资源型地区战略转型模式,中西部跨越式战略转型模式(任勇,陈燕平等,2005)。
各国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上也存在着差异,这从用词上就可以看出来。德国、日本等循环经济发展较领先的国家把循环经济领域主要集中在废物管理或生产过程的后端,其原因一是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大部分产生在生产的后端,二是政府容易在废物管理上发挥作用。美国、加拿大则更重视预防,主要采取成本有效且灵活的环境政策和综合性政策,没有把循环经济作为主要政策取向。中国的循环经济概念在理解上普遍比较宽泛,这同中国面临的多方面的环境问题有关。尽管广义的循环经济理解给中国开创循环经济的新局面提供了机遇,但也给各方面统一认识和实施操作造成了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
任何发展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循环经济也不例外,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其实,循环经济最理想的初衷是希望经济系统可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形成所谓“工业生态系统”,使资源在系统中得到高效、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但是这种把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原理应用到工业系统的过程必然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存在着一些缺陷,尤其是是其中的经济问题阻碍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上海、江苏和山东都位于东部发达地区,都较早地制定了整体层面的循环经济规划。上海是我国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研究和实践的省市之一,早在2000年之前,上海就到德国调研循环经济的开展情况。2002年,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立项将“建立发展上海循环经济”作为2002年上海市政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2005年,上海组织编写了《上海市循环经济白皮书》,旨在研究确定2010年和2020年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路和主要目标。目前,上海在清洁生产、节能、节水、废弃物资源化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辽宁省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第一个试点省,提出了影响广泛的“3+1”模式,具体包括:“小循环”,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实现污染物产生量的最小化。“中循环”,在工业区及区域层面发展生态工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把上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或废物用作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大循环”,在社会层面推进绿色消费,建立废物分类回收体系,注重一、二、三产业间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最终建立循环型社会。同时建立废物和废旧资源的回收、处理、处置和再生产业(静脉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辽宁循环经济实践是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开展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辽宁省发展循环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循环经济发展也成为辽宁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战略举措。辽宁这种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相互配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循环经济实践存在误区众多,可以归纳为4种不良的倾向:(1)机会主义者将循环经济作为一种讨价还价和设租寻租的策略和工具;(2)“纯技术论”者把发展循环经济等同于为一系列特定资源环境问题寻找答案;(3)“否定论”者则认为通过经济的增长就可以改变目前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困境而没有必要发展循环经济;(4)“万能论”者把平等和财富再分配看作循环经济的重要核心而赋予循环经济万能的表象。由于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这些倾向在实践中矛盾重重。毋庸讳言,若没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循环经济很可能象以往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一样成为新的“陈词滥调”。这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不相符的。
2. 循环经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贵阳、辽宁、江苏、上海和山东等循环经济实践模式较好地体现了循环经济概念的本质,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特点,基本覆盖了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和工业、农业、服务业、废弃物再生利用四类产业,较为合理地规划了发展战略和建设模式,选择了合适的优先时序和切入点,能够有效指导经济发展向“低资源能源投入、高经济产出、低污染物排放”的循环经济模式演进。然而,发展循环经济毕竟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其实践过程暴露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也出现了许多发展的误区。
概括而言,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系统更为开放和活跃,循环经济模式的设计要充分注意资源、产业和技术转移的多重性,在区际资源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均衡机制,服务于节约高效型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壮大;我国中西部地区,以提高资源生产效率与效益为核心,从生产供给侧面推动清洁生产,更能突出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的作用,并对支持可持续消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要加大对可持续消费的宣传教育,从需求侧面引导循环经济发展。
贵阳市是我国第一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也是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跨越式战略转型的首次尝试。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是贵阳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贵阳的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在资源优势的扩展中从传统粗放发展模式转到可持续的循环资源型发展模式的过程,运用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的机遇和努力,在促进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的逐步“脱钩”。贵阳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环节、三个核心系统和八大循环体系”战略框架,建立和采取了“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制度建设、立足生产、转变观念”的循环经济建设和推进体系。
我们必须认识到,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在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避免“概念炒作”。因为我们目前积累的经验太有限,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又缺少宏观战略和规划指导,很容易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偏差,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甚至有可能造成新的重复建设,浪费有限的资金和发展机会。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把循环经济放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框架下来推进,在现阶段重点解决节约降耗、推进清洁生产、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环保产业和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中央和国务院的意见是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的,我们在现阶段实践中应该按照这些原则来开展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因地制宜、有条不紊地将循环经济引向深入。
首先是在经济上可能不合理,因为工业生态系统追求的是物质的闭路循环,物质得到充分利用,但这在经济上可能是高成本的,从而在没有补偿的情况下,其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二是受共生关系的制约,系统的结构调整困难,这表现在,生产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如改变原料、供应商或增减产量,都可能导致系统的不稳定,而且系统的整体结构创新也更加困难和缺少动力,因此这样的系统容易在大企业中实现,而小企业很难被整合进取;三是化石能源和耗散性物质(如一些化学试剂、部分有毒重金属和有机物质)难以实现循环,还有些物质(如塑料)在循环过程中性能递减、成本增加;四是受各地条件、行业和部门管理影响,难以找到统一的模式,不利于协调管理和降低运作成本、交易成本;五是推进循环经济存在着系统性障碍,如产权、价格、管理、财税政策、技术、基础物流信息、资金等等。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如果片面强调闭路循环会严重影响其以后的生命力。
3. 推进清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清洁生产是开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清洁生产在过去10多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通过立法,在各主要工业省份的大力推广试点,以及政府对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节能以及构筑“节约型社会”等理念的大力宣传,目前企业的清洁生产意识包括环保和节能意识与前些年相比已有了普遍和显著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众和媒体对企业环境污染的监督加强了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从侧面鞭策了企业认识到清洁生产的必要性。(摘自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撰写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江苏在2003年结合生态省建设,制定了发展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服务业和循环型社会的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开展了全省范围内的循环经济试点,且进展良好。
山东则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点、线、面”和“八创建活动”模式,使循环经济的试验示范无论在数量、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尽管形式略有不同,从发展阶段看,循环经济发展与这些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是同步的而合拍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制度条件都较好,即使没有循环经济理念,产业升级和效率提高的方向也会朝着循环经济的某些方面的要求靠拢,但有了循环经济的理念,这种升级和提高会更快、更主动和更全面系统。
我国当前循环经济实践是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伴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区域发展战略转型、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而同步实施的,由于理论和实践的不足,循环机构得奖模式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
暴露的矛盾首先表现在法规政策体系的不健全,一方面法规政策之间存在大量的冲突和不协调,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存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真空地带,立法工作滞后;其次,经济体制上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形势依然严峻,行业垄断与封锁严重,极大地限制了资源跨产业循环利用,同时资源密集地区大量单株移植企业并没有发挥带动地方经济的作用,区域产业共生体系难以发展壮大;再次,市场条件需要改善,全国统一市场迫切需要建立,原材料市场和再生资源市场割裂,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核算机制都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导致循环经济有“真假大小死活之分”。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问题与意义.txt“恋”是个很强悍的字。它的上半部取自“变态”的“变”,下半部取自“变态”的“态”。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问题与意义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3 月20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节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