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1~3章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将广泛分布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使其能够互相传送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哪些?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规模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根据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和网状型等;根据传输介质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3. 计算机网络的优缺点是什么?计算机网络的优点包括提高工作效率、资源共享、信息传递迅速等;缺点包括网络安全隐患、传输速度受限、依赖性较强等。
4. OSI七层模型是什么?OSI七层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按照功能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 TCP/IP四层模型是什么?TCP/IP四层模型是互联网上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按照功能从下到上依次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第二章:物理层1. 物理层的作用是什么?物理层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通过物理介质将比特流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2.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有什么区别?串行传输是指按照位的顺序将比特一个接一个地传输,而并行传输是指同时传输多个比特。
3. 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有哪些?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电波等。
4. 什么是调制和解调?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5. 什么是编码和解码?编码是指将比特流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解码是指将电信号转换为比特流的过程。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什么?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数据报传输到相邻节点,以及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
2. 什么是帧?帧是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传输单位,包括字段和控制信息。
3. 什么是差错检测?差错检测是指在传输过程中检测到传输错误的方法,常见的差错检测方法包括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检验(CRC)等。
计算机网络 第1-3章 作业答案
第一章概述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2)发送时延ts =103/109=1µ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1)10cm(网络接口卡)(2)100m(局域网)(3)100km(城域网)(4)5000km(广域网)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解:(1)传播时延=0.1/(2×108)=5×10-101Mb/s:比特数=5×10-10×1×106=5×10-41Gb/s: 比特数=5×10-10×1×109=5×10-1(2)传播时延=100/(2×108)=5×10-71Mb/s:比特数=5×10-7×1×106=5×10-11Gb/s: 比特数=5×10-7×1×109=5×102(3) 传播时延=100000/(2×108)=5×10-41Mb/s:比特数=5×10-4×1×106=5×1021Gb/s: 比特数=5×10-4×1×109=5×105(4) 传播时延=5000000/(2×108)=2.5×10-21Mb/s:比特数=2.5×10-2×1×106=5×1041Gb/s: 比特数=2.5×10-2×1×109=5×107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课本课后习题答案(1-3)
课后习题答案:Chapter 1:Review questions: 1,4,11,13,15,16,18,19,23,25,261没有不同,在本文书中,“主机”和“终端系统”可以互换使用。
终端系统包括PCs ,工作站,Web 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连接Internet 的PDA ,WebTV 等。
41 通过电话线拨号调制解调器:住宅2 通过电话线的DSL :住宅或小型办公室3 光纤电缆:住宅4 100 Mbps 交换以太网:公司5 无线LAN :移动电话6 蜂窝移动接入(例如WAP ):移动电话11电路交换网络可以为一个通话保证特定数量的端到端带宽。
大多数现在分组交换网络(包括Internet )可以提供所有端到端带宽保证。
13在时间t0发送主机开始传输。
在t1 = L/R1时,发送主机完成传输并且整个分组到达路由器(没有传播延迟)。
因为路由器在时间t1拥有整个分组,所以它在时间t1开始向接收主机传输此分组。
在时间t2 = t1 + L/R2,路由器完成传输并且接收主机接收整个分组(也没有传播延迟)。
因此端到端延迟是L/R1 + L/R2。
15a) 可以支持两个用户因为每个用户需要一半的链路带宽。
b) 因为在传输过程中每个用户需要1Mbps ,如果两个或更上用户同时传输,那么最大需要2Mbs 。
因为共享的链路的可用带宽是2Mbps ,所以在链接之前没有排队延迟。
然而,如果三个用户同时传输,那么需要的带宽将是3Mbps ,它大于共享链路的可用带宽,在这种情况下在链接前存在排队延迟。
c) 给定用户传输的概率是0.2。
d) 所有三个用户同时传输的概率是()333133--⎪⎪⎭⎫ ⎝⎛p p = (0.2)3 = 0.008。
因为当所有用户都传输时,队列增加,所以在队列增加的分数(它等于所有三个用户同时传输的概率)是0.008。
16延迟组件是处理延迟,传输延迟,传播延迟和排队延迟。
除了排队延迟是变化的,其它所有延迟都是固定的。
计算机网络各习题以及详解
Base是Baseband的缩写,表示使用基带传输,没有进行调制和
频分复用。
SX,短波长
LX,长波长】
11.某网络连接拓扑图如下图所示,PC0的MAC地址为M1,PC1的 MAC地址为M2,路由器Fa0/0的MAC地址为M3,路由器Fa0/1的MAC 地址为M4,请回答下面问题。
(1)假设交换机Switch0收到所有连接端口的数据帧并建立了MAC地 址转发表,如果这个表的格式为:MAC地址,端口号。请列出这个 MAC地址转发表。 (2)假设交换机Switch0已经建立了所有连接端口的MAC地址转发 表,如果收到一个以太网数据帧,该帧首部的目的地址为M3,源地址 为M2,请问交换机Switch0将该帧转发到哪个端口? 答案【(1) M1 Fa0/5
送到目的地做路由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 分组被接收,短时
间存储,然后传递给. bit/s D. Hz
答案【C】
13. 假定某通信链路为一条完整的电缆,长度为1000km,信号在链路 中的传播速度为200,000 km/s。如果带宽为100 Mb/s,传输1 Gbit数 据,请计算(1)转发时延。(2)传播时延。 答案【转发时延=数据帧长度/发送速率
第一章 概述
1.用户接入internet通过
A. ASP B. JSP C. ISP D. P2P 答案【C】
2.在因特网标准化工作的四个阶段中,不是RFC文档阶段的是
A. 草案 B. 建议标准 C. 草案标准 D. 正式标准 答案【A】
3.因特网的边缘部分是 A. 主机 B. 路由器 C. 电信网络 D. 以上全部
10M以太网即10Mb/s,也就是10000000b/1000000us,那么发送 1bit需要的时间是0.1us 10M以太网的slot time = 512×0.1 = 51.2us 同理,100M以太网发送1bit所需时间0.01us 100M以太网的slot time = 512×0.01 = 5.12us】
计算机网络习题和答案解析
计算机⽹络习题和答案解析计算机⽹习题及参考答案第⼀章1.1写出计算机⽹络的定义,指明涉及到的知识点。
答:计算机⽹络是通过传输介质、通信设施和⽹络通信协议,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涉及到的知识点:1)传输介质;2)通信协议;3)不同地点.;4)计算机设备;5)资源共享;6)数据传输;7)系统。
1.6计算机⽹络提供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答:1)数据通信。
计算机⽹络中的计算机设备,终端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通信,数据传输,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收集和交换。
2)资源共享。
⽤户通过计算机⽹络可以共享系统内的硬件、软件、数据、⽂档信息,以及通过信息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
3)给⽹络⽤户提供最好的性价⽐服务,减少重复投资。
4)提供⼤容量⽹络存储,不断增加新的多媒体应⽤。
5)提供分布式处理,使得协同操作为可能;平衡不同地点计算机系统的负荷,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充分利⽤计算机⽹络系统内的资源,使得⽹格计算成为可能,提⾼计算机⽹络系统的效率。
6)对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系统进⾏集中控制,实现对⽹络资源集中管理和分配。
7)提供⾼可靠性的系统,借助在不同信息处理位置和数据存储地点的备份,通过传输线路和信息处理设备的冗余实现⾼可靠性。
1.13计算机⽹络的协议体系结构什么特征?答:计算机⽹络中计算机进⾏通信、数据交换时需要制定算双⽅都要遵守的通信规则和约定就是协议。
协议是按层次节后世界的,协议层次的集合构成了协议体系结构。
⽹络协议层次结构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络实现的功能分解到若⼲层次,每个功能⽤同等层协议或对等层协议实现,不同系统中的对等层要遵循对等层协议,通过对等层协议理解和完成该层的功能。
2、相邻层次之间通过接⼝交互必要的信息,构成下层为上次提供服务的关系,也成为接⼝关系。
⽹络服务靠服务原语进⾏描述,⽹络协议软件根据⽹络协议结构进⾏设计和开发。
1.19 A1.26通信1.27局域⽹、城域⽹、⼴域⽹第⼆章2.7写出⽹络协议的三个要素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市话网在数据传输期间,在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有一条利用中间节点构成的物理连接线路。
这种市话网采用技术。
(B )A、报文交换B、电路交换C、分组交换D、数据交换2、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A、PANB、LANC、MAND、WAN3、从一个工作站发出一个数据包的第一个BIT开始到该BIT到达接收方为止的时延称为_________,它取决于_________。
( B )A、传输时延,网卡的传输速率B、传播时延,信道的传播速率C、传输时延,信道的传播速率D、传播时延,网卡的传输速率4、ISO关于开放互连系统模型的英文缩写为____,它把通信服务分成____层。
(D )A、OSI/EM,4B、OSI/RM,5C、OSI/EM,6D、OSI/RM,75、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B )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6、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C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7、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B )A、网络接口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8、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C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同步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第二章:1、如果比特率为10Mb/s,发送1000位需要多长时间:( C )A、1usB、10usC、100usD、1000us2、在码元速率为1600波特的调制解调器中,采用8PSK(8相位)技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为( B )A、2400bpsB、4800bpsC、9600bpsD、1200bps3、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A )A. 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B.出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C.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位D.以上均不对4、对语音信号进行脉码调制(PCM)时采样频率应(A )。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一、选择题√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2、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A.网络接口层B.互连层C.传输层D.应用层√3、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A.网络接口层B.互联层C.传输层D.应用层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A.硬件、软件、数据B.主机、外设、软件C.硬件、程序、数据D.主机、程序、数据√6、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定时关系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关系二、填空题√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Internet采用_______协议实现网络互连;3、ISO/OSI中OSI的含义是________;√4、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和________ 和________;5、TCP/IP协议从上向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层;6、为了实现对等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到另一个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加入____________,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7、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划分应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8、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低到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七层;9、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问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2、ISO/OSI与TCP/IP有和区别3、什么是数据的封装、拆包√4、TCP/IP各层之间有何关系√5、画出ISO/OSI参考模型和 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并说明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C C B B A C二、填空题1、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2、TCP/IP3、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4、资源共享在线通信5、应用层传输层互联层网络接口层6、协议头和协议尾数据打包数据封装7、层内功能内聚层间耦合松散8、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9、数据通信资源共享三、问答题见教材第二章局域网的基本知识一、选择题1、在以太网中,冲突;A.是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B.是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C.是一种正常现象D.是一种不正常现象√2、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A.内存中B.网卡中C.硬盘中D.高速缓冲区中√3、网络中用集线器或交换机连接各计算机的这种结构属于;A.总线结构B.环型结构C.星型结构D.网状结构4、根据FDDI的工作原理,发送站点只有收到才可以发送信息帧;中间站点只能信息帧,按接收站点可以和信息帧,当信息帧沿环路转一圈后,由发送站点将信息帧;A.增加B.删除C.令牌D.发送E.拷贝F.转发G.修改5、下面关于以太网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A.数据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B.所有节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受数据;C.两个节点相互通信时,第3个节点不检测总线上的信号;D.网络中有一个控制中心,用于控制所有节点的发送和接受;6、FDDI标准规定网络的传输介质采用;A.非屏蔽双绞线B.屏蔽双绞线C.光纤D.同轴电缆7、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均连接到一条公共的通信传输线路上,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A.总线结构B.环型结构C.星型结构D.网状结构√8、下面不属于网卡功能的是;A.实现介质访问控制B.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C.实现物理层的功能D.实现调制和解调功能9、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是:网络拓扑、传输介质和 ;A.网络操作系统B.服务器软件C.体系结构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0、下列哪个MAC地址是正确的;二、填空题√1、局域网常见的拓扑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2、CSMA/CD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3、FDDI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4、光纤可以分为_______光纤和_______光纤;5、采用令牌环协议时,环路上最多有________个令牌,而采用FDDI时,环路上可以有________个令牌;6、是局域网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一系列标准,常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令牌环符合______标准,CSMA/CD符合________标准,令牌总线符合________标准,数据链路控制子层的标准是IEEE________;√7、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种,其中,________抗干扰能力最高;________的数据传输率最低;________传输距离居中;8、在计算机网络中,双绞线、同轴电缆以及光纤等用于传输信息的载体被称为________;9、CSMA/CD的发送流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4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10、在网络中,网络接口卡的MAC地址,它位于OSI参考模型的________________层;11、FDDI使用________为传输介质,网络的数据传输率可达________,采用________为拓扑结构,使________作为共享介质的访问控制方法,为提高可靠性,它还采用了____________结构;√12、局域网的主要技术要素包括局域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13、常用的介质存取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问答题√1、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常见的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是什么有何优缺点3、简述以太网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发送和接收的工作原理;4、什么是MAC地址如何接收数据5、简述FDDI网的工作原理和数据传输过程;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CFEFA C A D D DC B CB二、填空题1、总线型星型环型2、带有冲突监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3、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4、单膜光纤多膜光纤5、1 多6、7、同轴电缆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光缆光缆非屏蔽双绞线同轴电缆8、传输介质9、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10、数据链路11、光纤 100Mbps 环行令牌双环12、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介质访问控制方式13、带有冲突监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令牌总线方法令牌环方法三、问答题见教材第三章以太网组网技术一、选择题√1、对于用集线器连接的共享式以太网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A.集线器可以放大所接收的信号;B.集线器将信息帧只发送给信息帧的目的地址所连接的端口;C.集线器所有节点属于一个冲突域和广播域;和100M的集线器不可以互连;2、在的标准网络中,10BASE-TX所采用的传输介质是;A.粗缆B.细缆C.双绞线D.光纤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集线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B.集线器具有信息过滤功能C.集线器具有路径检测功能D.集线器具有交换功能4、非屏蔽双绞线的直通缆可用于下列哪两种设备间的通信不使用专用级联口;A. 集线器到集线器到集线器到交换机到PC√5、在某办公室内铺设一个小型局域网,总共有8台PC机需要通过两台集线器连接起来;采用的线缆类型为3类双绞线;则理论上任意两台PC机的最大间隔距离是;米米米米6、以太网10BASE-T标准中,其拓扑结构为1 型,数据传输率为2 ,传输介质为3 ,必须采用2的网卡和2的集线器;1A.总线 B.星型 C.环型2 100M自适应3G.同轴电缆类以上UTP电缆类以上UTP电缆7、根据多集线器级联的100M以太网配置原则,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必须使用100M或100M/10M自适应网卡B.必须使用100BASE-TX集线器C.可以使用3类以上UTP电缆D.整个网络的最大覆盖范围为205M8、以太网10BASE-TX标准中,其拓扑结构为1 型,数据传输率为2 ,传输介质为3 ,必须采用2 的网卡和2 的集线器;1A.总线 B.星型 C.环型2 100M自适应3G.同轴电缆类以上UTP电缆类以上UTP电缆√9、在以太网中,集线器的级联;A.须使用直通UTP电缆B.必须使用交叉UTP电缆C.可以使用不同速率的集线器D.必须使用同一种速率的集线器10、在某办公室内铺设一个小型局域网,总共有4台PC机需要通过一台集线器连接起来;采用的线缆类型为5类双绞线;则理论上任意两台PC机的最大间隔距离是;米米米米二、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的配置需要安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计算机连接到交换机一般需要_______线,交换机的普通端口到交换机的普通端口之间需要_______线,计算机连接到计算机需要_______线,交换机的普通端口连接到交换机的Uplink端口需要_______线;√3、以太网使用__________介质访问控制方法,________使用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以太网地址称为_____地址,长度为48b;_______式以太网可以实现数据的并发传输,具备通讯过滤功能,还可以配置为_____减少网络广播风暴,有较好的安全性;√4、多集线器进行级联时,一般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方式;5、配置多集线器10M以太网时,任意两个结点之间最多可以有______个网段,经过______个集线器;配置多集线器100M以太网时,最多可以经过______个集线器;6、非屏蔽双绞线由________对导线组成,10BASE-T用其中的________对进行数据传输,100BASE-TX用其中的______对进行数据传输;7、10BASE-T和100BASE-TX规定,以太网上各站点计算机分别将_____、____作为自己的发送线,_____、_____线作为自己的接收线;8、在将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大于________米;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大于________米;9、常见的交换设备有_______、_______;三、问答题√1、请简述10BASE-T和100BASE-TX的组网规则;√2、如何测试网络是否连通3、请写出EIA-568B的排线顺序4、简述HUB、网卡的功能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A CBEIEFEF BC BBHDFDFC AD C二、填空题1、客户程序服务程序 TCP/IP协议2、直通UTP 交叉UTP 直通UTP3、CSMA/CD FDDI MAC 交换 VLAN4、平行式树型5、5 4 26、4 2 27、1 23 68、100 1009、交换机路由器第四章交换与虚拟局域网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对通过的信息进行过滤B.以太网交换机中端口的速率可能不同C.在交换式以太网中可以划分VLAND.利用多个以太网交换机组成的局域网不能出现环√2、具有24个10M端口的交换机的总带宽可以达到24 M3、具有5个10M端口的集线器的总带宽可以达到√4、在交换式以太网中,下列哪种描述是正确的A.连接于两个端口的两台计算机同时发送,仍会发生冲突;B.计算机的发送和接受仍采用CSMA/CD方式;C.当交换机的端口数增多时,交换机的系统总吞吐率下降;D.交换式以太网消除信息传输的回路;5、能完成VLAN之间数据传递的设备是A.中继器B.交换器C.集线器D.路由器√6、对于用交换机互连的没有划分VLAN的交换式以太网,哪种描述是错误的A.交换机将信息帧只发送给目的端口;B.交换机中所有端口属于一个冲突域;C.交换机中所有端口属于一个广播域;D.交换机各端口可以并发工作;7、对于已经划分了VLAN后的交换式以太网,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交换机的每个端口自己是一个冲突域;B.位于一个VLAN的各端口属于一个冲突域;C.位于一个VLAN的各端口属于一个广播域;D.属于不同VLAN的各端口的计算机之间,不用路由器不能连通;8、以太网交换机中的端口/MAC地址映射表A.是由交换机的生产厂商建立的B.是交换机在数据转发过程中通过学习动态建立的C.是由网络管理员建立的D.是由网络用户利用特殊的命令建立的9、用超级终端来删除VLAN时要输入命令:vlan databaseno vlan 0002exit这里:0002 是的名字的号码C.即不是VLAN的号码也不是名字的号码或者名字均可以二、填空题√1、以太网交换机的数据转发方式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交换式以太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项功能;√3、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________;4、以太网交换机主要有数据转发、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四个主要功能;5、动态VLAN分配原则以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为基础;√三、填下表:网络设备工作于OSI参考模型的哪层中继器集线器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网关调制解调器四、问答题√1、请简述共享以太网和交换以太网的区别2、请简述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过程√3、什么是虚拟局域网答案一、选择题1 3 4 5 6 7 8 9D C B D D B B B B二、填空题1、直接交换存储转发交换改进的直接交换2、隔离冲突域提高系统性价比提高带宽消除回路3、交换机4、地址学习通信过滤实现生成树5、MAC地址逻辑地址数据包的协议类型三、填表物理层物理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第五章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一、选择题√1、因特网使用的互联协议是;协议协议协议协议√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层可以屏蔽各个物理网络的差异;层可以代替各个物理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工作;层可以隐藏各个物理网络的实现细节;层可以为用户提供通用的服务;二、填空题√1、IP可以提供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服务;√2、网络互联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目前采用的是________;三、问答题√1、请简述IP互联网的工作机理;2、为什么要进行网络互联√3、简述IP互联网的主要作用和特点;答案一、选择题1 2B B二、填空题1、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尽最大努力投递2、面向连接面向非连接面向非连接三、问答题见教材第六章 IP地址一、选择题√√3、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它通常采用点分;A.二进制数表示B.八进制数表示C.十进制数表示D.十六进制数表示A.有限广播地址B.直接广播地址C.回送地址D.预留地址5、以下IP地址中,属于C类地址的是;7、按照TCP/IP协议,接入Internet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标识,这个地址标识为;A.主机地址B.网络地址地址D.端口地址√10、有限广播是将广播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该范围是:;A. 整个网络B. 本网络内C. 本子网内D.本主机11、MAC地址与网络层的地址有何区别A.网络层需要一个分层结构的寻址方案,与MAC的平面寻址方案恰恰相反B.网络层使用二进制形式的地址,而MAC地址是十六进制的C.网络层使用一个唯一的可转换地址D.上述答案都不对12、以下地址中,不是子网掩码的是;√√15、使用子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减少冲突域的规模B.增加主机地址的数量C.减少广播域的规模D.上述答案都不对16、网络号在一个IP地址中起什么作用A.它规定了主机所属的网络B.它规定了网络上计算机的身份C.它规定了网络上的哪个节点正在被寻址D.它规定了设备可以与哪些网络进行通讯√二、填空题√1、IP广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广播地址________;√3、IP地址由____个二进制位构成,其组成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地址用前8位作为网络地址,后24位作为主机地址;B类地址用_____位作为网络地址,后16位作为主机地址;一个C类网络的最大主机数为________;子网划分可导致实际可分配IP地址数目的_______;√4、在IP协议中,地址分类方式可以支持_________种不同的网络类型;5、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号表示________,主机号表示________;三、问答题1、为什么引进IP地址√2、请从IP寻址的角度阐述什么是IP地址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D B C A B A C C E10 11 12 13 14 15 16 17C A C C BD A A二、填空题1、有限广播直接广3、32 网络号+主机号 A 前16 254 减少4、5第七章地址解析协议ARP一、选择题1、假定MAC地址不在ARP表中,发送方如何找到目的地址的MAC地址A.它发送广播信息到整个局域网B.它发送广播信息到整个网络C.以上都不是和B都是2、删除ARP表项可以通过命令进行;–a –s –t –d3、在WINDOW 2000中,查看高速cache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表的命令是-a4、下列哪种情况需要启动ARP请求A.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没有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B.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已经具有了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C.主机需要发送信息,但ARP表中没有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D.主机需要发送信息,但ARP表中已经具有了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5、用什么协议可以获得已知IP地址的某个节点的MAC地址;二、填空题1、为高速缓冲区中的每一个ARP表项分配定时器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2、以太网利用________协议获得目的主机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3、地址解析协议ARP是以太网经常使用的________方法,它充分利用了以太网的________能力,将_______与_________进行动态联编;三、问答题1、请简述在互联网中,ARP协议的具体应用;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D D A C D二、填空题1、保证主机中ARP表的正确性2、ARP3、映射广播 IP地址物理地址三、问答题见教材第八章 IP数据报一、选择题1、以下命令中, 命令从DHCP获取新的IP地址;all renewflushdns release2、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协议的报文与IP数据报的格式一样.协议位于TCP/IP协议的互联层.协议的报文是作为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传输的协议不仅用于传输差错报文,还用于传输控制报文;3、ICMP测试的目的是什么A.确定消息是否能够到达目的地,如果不能,则确定可能的原因B.保证网络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受检测的C.确定网络是否是跟据模型建立的D.确定网络是处于控制模型还是用户模型4、在WINDOW 2000中,查看本机IP地址的命令是 ;5、对IP数据报分片重组通常发生在___上;A.源主机B.目的主机数据报经过的路由器 D.目的主机或路由器 E.源主机或路由器6、在Windows 2000中,查看IP有关参数的命令是;view all7、ping命令就是利用协议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8、使用ping命令ping另一台主机,就算收到正确的应答,也不能说明;A.目的主机可达B.源主机的ICMP软件和IP软件运行正常C.目的主机的ICMP软件和IP软件运行正常报文经过的路由器路由选择正常报文经过的网络具有相同的MTU9、在IP数据报报文中,标识、标志、片偏移3个字是与控制有关;A.生存周期B.分片与重组C.封装D.服务类型10、为控制拥塞,IP层软件采用了方法;A.源抑制报文B.重定向报文请求应答报文对 D.分片与重组11、在TCP/IP体系中与互联层不对应的协议是;协议协议协议协议二、填空题1、由于各种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MTU不同,利用路由器互联时必须对数据包进行分片和________;2、在转发一个IP数据报过程中,如果路由器发现该数据报报头中的TTL字段为0,那么,它首先将该数据报________,然后向_________发送ICMP报文;3、在转发一个IP数据报过程中,如果路由器发现该数据报长度大于网络的MTU,应该将该数据报________后再传输,最后由_________再组装成报文;三、简答题1、如何测试一个局域网的MTU2、IP数据报的组成3、服务类型字段的作用4、数据的校验在路由器还是主机5、IP数据报以什么格式通过物理网络6、什么分片、什么是分片、如何分片7、什么是重组8、如何进行重组9、IP数据报传输中出现错误,如何处理10、ICMP差错报文的类型11、Icmp控制报文的类型12、路由控制与重定向报文的作用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B A A D B D7 8 9 10 11B E B A D二、填空题1、重组2、抛弃源主机3、分片目的主机三、简答题见教材第九章路由器与路由选择一、选择题1、关于OSPF和RIP,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OSPF和RIP都适合在规模庞大的、动态的互连网上使用;B. OSPF和RIP比较适合于在小型的、静态的互连网上使用;C. OSPF适合于在小型的、静态的互连网上使用,而RIP适合于在大型的、动态的互连网上使用;D. OSPF适合于在大型的、动态的互连网上使用,而RIP适合于在小型的、静态的互连网上使用;2、RIP路由算法所支持的最大HOP数为;3、路由器中的路由表 ;A.需要包含到达所有主机的完整路径信息B.需要包含到达目的网络的完整路径信息C.需要包含到达目的网络的下一步路径信息D.需要包含到达所有主机的下一步路径信息4、在windows2000中,下述哪条命令用于显示本机路由表:print5、在互连网中,哪些设备具备路由选择功能A.具有单网卡的主机B.具有多网卡的宿主主机C.路由器D.以上设备都需要6、RIP协议使用;A.链路-状态算法B.向量-距离算法C.标准路由选择算法D.统一的路由选择算法7、对向量-距离算法进行具体描述正确的是;A.路由器启动时对路由器直接进行初始化,该初始路由表包括所有去往与本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络路径B.初始化的路由表中各路径的距离均为0C.各路由器周期性地向其相邻的路由器广播自已的路由表信息D.以上都正确8、为解决慢收敛问题,RIP协议采用了解决对策;A.限制路径最大“距离”对策B.水平分割对策,保持对策C.带触发刷新的毒性逆转对策D.以上皆是9、关于动态路由说法不对的一项 ;A.动态路由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自动修改和刷新路由表B.动态路由要求路由器之间不断地交换路由信息C.动态路由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D.动态路由特别适合于拓扑结构简单,网络规模小型的互联网环境10、关于路由器中的路由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标准的IP路由表包含许多N,R对序偶,其中N指的是下一个路由器的IP 地址,R指的是目的网络的IP地址B.需要包含到达目的网络的下一步路径信息C.需要包含到达目的网络的完整路径信息D.需要包含到达所有主机的完整路径信息11、路由选择最主要的特征是;A.慢收敛B.快速收敛C.面向连接D.完全可靠性12、对IP数据报分片的重组通常发生在;A.源主机B.目的主机数据报经过的路由器D.源主机或路由器二、填空题1、静态路由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同时避免了________的开销;2、路由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3、IP路由表通常包括三项内容,它们是子网掩码、________和__________;4、路由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使用路由选择信息协议RIP来维护的路由是_________路由;5、度量值metric的计算,常用基本特征请举出其中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6、RIP协议利用________算法,OSPF协议使用__________算法;7、为了适应更大规模的互联网环境,OSPF协议通过一系列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其中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8、路由表中存放着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内容;三、问答题1、什么是路由表2、请简述路由选择算法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D C C A D B7 8 9 10 11 12D D B D B B二、填空题1、安全可靠简单直观动态路由选择2、静态路由动态路由3、目的网络地址“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4、动态5、跳数带宽延迟负载6、向量-距离路由选择链路-状态路由选择7、分层指派路由器8、子网掩码目的网络地址“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三、问答题见教材第十章 TCP与UDP一、选择题1、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性,TCP通常采用;次握手法 B.窗口控制机制C.自动重发机制D.端口机制2、在TCP/IP协议簇中,UDP协议工作在;A.应用层B.传输层C.网络互联层D.网络接口层3、下面哪个协议被认为是面向非连接的传输层协议;4、TCP使用进行流量控制;次握手法 B.窗口控制机制C.自动重发机制D.端口机制5、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提供了面向非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服务;B.由于UDP是面向非连接的,因此它可以将数据直接封装在IP数据报中进行发送;C.在应用程序利用UDP协议传输数据之前,首先需要建立一条到达主机的UDP连接;D.当一个连接建立时,连接的每一端分配一块缓冲区来存储接收到的数据,并将缓冲区的尺寸发送给另一端;6、关于TCP和UDP端口,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是 ;和UDP分别拥有自己的端口号,它们互不干扰, 可以共共存于同一台主机;和UDP分别拥有自己的端口号,但它们不能共享于同一台主机;C. TCP和UDP的端口没有本质区别,它们可以共存于同一台主机;D.当一个TCP连接建立时,它们互不干扰,不能共存于同一台主机;二、填空题1、TCP可以提供________服务;UDP可以提供________服务;2、TCP端口21表示________;80表示________;三、问答题1、什么是三次握手法2、请问如何理解端到端的通信3、请问TCP与UDP的区别4、为了防止数据丢失,TCP采用了重发机制,举例说明TCP的重发定时器为什么不能采用一个固定的值;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A B B B C A二、填空题1、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全双工的数据流传输面向非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2、FTP HTTP三、问答题见教材第十一章客户-服务器交互模式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服务器通常需要强大的硬件资源和高级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B.客户通常需要强大的硬件资源和高级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C.客户需要主动的与服务器联系才能使用服务器提供的服务;D.服务器需要经常的保持在运行状态;2、标志一个特定的服务通常可以使用;地址型号C.网络操作系统的种类和UDP端口号。
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在计算机网络中,LAN代表的是局域网,WAN代表的是广域网。
2、通常在我国所说的教育网就是Cernet 。
3、E-MAIL的中文意思是电子函件,E-COMMERCE的中文意思是电子商务。
4、按照网络中计算机所处的地位,计算机网络可以划分为对等网络和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5、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其中通信子网的功能是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及通讯控制,资源子网的功能是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二、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网络的拓扑结构来划分,以下()项不是按此标准划分的。
A、星状网B、环状网C、局域网D、总线结构2、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点是()A、精度高B、内存容量大C、共享资源D、运算速度快3、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缩写为()A、NIIB、GIIC、AIID、WWW4、互联网的基本含义是()A、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B、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互连C、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互连D、国内计算机与国际计算机互连5、网络服务器与一般微机的一个重要区别是()A、计算速度快B、硬盘容量大C、外设丰富D、体积大6、计算机网络的3个组成部分是:()A、若干数据库、一个通信子网、一组通信协议B、若干主机、一个通信子网、大量终端C、若干主机、电话网、一组通信协议D、若干主机、一个通信子网,一组通信协议7、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组成的系统A、计算机-通信线路-计算机B、PC机-通信线路-PC机C、终端-通信线路-终端D、计算机-通信线路-终端8、计算机网络了分为局域网、()广域网。
A、校园网B、城域网C、宽带网D、窄带网9、客户机/服务器机制的英文名称是:( )A、Client/ServerB、Guest/ServerC、Guest/AdministratorD、Slave/Master 三、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网络产生的基础是什么?P12、计算机网络由那些功能?列举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实例。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_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_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什么是互联网?2. 计算机网络的最重要功能是什么?3. 按照网络覆盖范围的大小可以将网络划分哪几类?每一类各有什么特点?4. 无线网可以分为哪几种?每一种的特点是什么?5. 简述ISO/OSI参考模型中每一层的名称和功能。
6. 简述TCP/IP参考模型中每一层的名称和功能。
7. 比较ISO/OSI和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1.什么是数据、信号和传输?2.数字传输有什么优点?3.什么是异步传输方式?什么是同步传输方式?4.什么是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方式?5.什么是信号的频谱与带宽?6.什么是信道的截止频率和带宽?7.简述信号带宽与数据率的关系。
8.有线电视公司通过CATV电缆为每个用户提供数字通信服务。
假设每个用户占用一路电视信号带宽(6MHz),使用64QAM技术,那么每个用户的速率是多少?答:根据香农定理C = 2*W*log2M由于采用64-QAM技术,所以其M为64,W为6MHz,代入香农定理计算得出C = 2*W*log2M = 2*6*5 = 60Mbps9.要在带宽为4kHz的信道上用4秒钟发送完20KB的数据块,按照香农公式,信道的信噪比应为多少分贝(取整数值)?答:(1)根据计算信道容量的香农定理C=W*log2(1+S/N)(2)按题意C=20K×8÷4=40Kbps;而W=4KHz(3)故得解:log2(1+ S/N)=10;其中S/Pn=210-1=1023(4)dB=10log10(S/N)=10log10(1023)≈30,所以该信道的信噪比应为30分贝。
10.对于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的电话线路,如果采用二进制信号传输,该电话线路的最大数据率是多少?答:此题用香农定理来解答。
信道的带宽B=3000Hz,信/噪比S/N=30dB,则10lg(S/N)= 30dB,∴S/N = 1000。
计算机网络(第1~3章习题及答案)
2-05、物理层的接口有哪些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 答:(1)机械特牲 说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 锁定装置等等。(2)电气特性 说明在接口电缆的哪条线上出现的电压应为什么范 围。即什么样的电压表示 1 或 0。 (3)功能特性 说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 电压表示何种意义。(4)规程特性 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当 t=s+x/C ,发送完最后一 bit; 当 t=s+x/C+kd,所有的信息到达目的地。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 总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排队时延
对分组交换,当 t=x/C,发送完最后一 bit;为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 经过 k-1 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 p/C,所以总的延迟= x/C+(k-1)p/C+kd。
26、名词解释 协议栈:指网络中各层协议的总和,其形象的反映了一个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由上层协 议到底层协议,再由底层协议到上层协议。 实体:当研究开放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时,实体泛指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软件或硬件。 对等层:两个不同系统上的相同层。 协议数据单元:同等层实体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 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 客户:作为服务请求方的计算机进程。 服务器:作为服务提供方的计算机进程。
1-15 假定网络的利用率到达了 90%。试估算一下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 多少倍? 答:根据公式,D=D0/(1-U),D0 为网络空闲时的最小时延,U 是利用率,则
D/D0=1/(1-U)=1/0.1=10
1-17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 数据长度为 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 100kbit/s,传播距离为 1000km,信号 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2×108m/s。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作业:第一章:2,3,8,12,13,14,21,22,24第二章:1,2,4,5,6,10,13,16第三章:3,4,6,7,8,10,13,15,18,20,27,28,30,31第四章:1,2,4,5,7,9,10,11,15,17,21,24,29,32,35,37,39,(44,45)第五章:1,3,9,10,17,21,24,30,34,45,46第六章:2,3,6,7,8,13,14,19,20,22,23,(24,31,32)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1
2
T568B
白橙 橙
3
4
白橙 蓝
3
4
白绿 蓝
5
6
白蓝 橙
5
6
白蓝 绿
7
8
白棕 棕
7
8
白棕 棕
4
三、选择题
1.将地理位置不同且能独立工作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由[ D ]实现的
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A.网络软件
B.网络硬件
C.通信设备
D.网络协议
2.计算机网络有[ A ]功能。
A.资源共享
B.数据通信
C.同一化管理 D.资源调节
3.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软件和[ B ]组成。
A.协议
B.硬件
C.交换机
D.双绞线
4.下列哪项描述与总线形结构不符?[ D ]
A.各工作站地位平等
B.各工作站地位平等,无中心节点控制
4.传输介质有哪些主要特性?有线传输介质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 传输介质有:无线传输介质和有线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缆等。 双绞线由按一定规则螺旋结构排列并扭在一起的多根绝缘导线所组成,芯内大多是铜 线,外部裹着塑橡绝缘外层,线对扭绞在一起可以减少相互间的幅射电磁干扰。计算机网 络中常用的双绞电缆是由 4 对线(8 芯制,RJ-45 接头)按一定密度相互扭绞在一起的。 按照其外部包裹的是金属编织层还是塑橡外皮,可分为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 同轴电缆由一根内导体铜质芯线、外加绝缘层、密集网状编织导电金属屏蔽层以及外 包装保护塑橡材料组成。 同轴电缆分为两类: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它由能传导的石英玻璃纤维外加保护层和塑料屏蔽层构成,
计算机网络第1-3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概述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的优点:适用于连续传送大量数据。
电路交换的缺点:电路建立时间长,线路利用率低。
(2)报文交换的优点:采用了存储转发技术,线路使用率高。
报文交换的缺点:延迟长。
(3)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灵活——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
迅速——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分组交换的缺点: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同时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由用户直接使用。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
工作方式:(1)边缘部分: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通信方式。
(2)核心部分:采用电路交换、分组交换。
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答:相同之处:两者所描述的都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1)10cm(网络接口卡)(2)100m(局域网)(3)100km(城域网)(4)5000km(广域网)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解:即求传播时延带宽积。
结果见书上课后参考答案。
1-25 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明”这种名词的例子。
答:这种例子有很多。
比如日常家用电器,我们并不知道家用电器具体工作原理,但只要清楚某按钮可以完成什么功能,就可以使用家用电器为日常生活服务。
第二章物理层2-04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6.资源 7.B 8.A
第二章:
一、选择
1.B 2.C 3.B 4.C 5.C
6.3200b/s (选择项无正确答案) 7.C 8.D 9.C
10.B
二、填空
1.幅移、频移; 2.频分复用、时分复用;
3.传输系统、目的系统; 4.传输能力,可靠性;
10.D (按照新的子网划分标准,全1和全0都可以用于子网号,因此答案应为248)
二、填空
1.OSI/RM
2.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3.比特,帧,IP分组,报文段,报文;
4.语法,语义,时序; 5.48, 32;
6.16,216,0~1024; 7.TCP,UDP;
7.距离矢量路由算法,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3.网卡,NIC; 4.100择题
1.B 2.A 3.D 4.C 5.A
6.A 7.640Kbps
二、填空题
1.几百公里~几千公里; 2.路由器,交换机;
3.数据包,数据包,目的地; 4.ADSL,DDN(等);
5.1次 6.640kbps,8Mbps;
8.HTTP;
9.255.0.0.0, 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0.132.102.101.0;
第四章:
一、选择题
1.C 2.D 3.C 4.D 5.C
6.B 7.B 8.A 9.B 10.C
二、填空题
1.LLC,MAC; 2.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
5.采样,量化 6. 异步时分多路复用,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计算机网络1-3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 P1第二段,三种网络各自提供的服务及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习题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技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将完整的报文分割成较小的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首部后,就构成了分组。
分组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发送分组,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后进行重组,这就是分组交换技术。
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电路交换的优点:适用于连续传送大量数据;缺点:电路建立连接时间长,线路利用率低。
信息传输延迟小,就给定的连续路由来说,传输延迟是固定不变的。
信息编码方法、信息格式以及传输控制程序来都不受限制,即可向用户提供透明的通路。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采用了存储转发技术,线路使用率高;缺点:是延迟长。
分组交换的优点:分组动态分配带宽,且对网络逐段占用,提高通信线路使用效率。
分组独立选择路由,使结点之间数据交换比较灵活。
分组大大压缩结点所需的存储容量,也缩短了网络延时。
较短的报文分组比较长的报文可大大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传输可靠性。
缺点: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较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当网络通信量大时,这种时延也可能会很大。
同时,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习题1-04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因特网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方式,使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习题1-05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能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答:P3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习题1-06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吴功宜 计算机网络1-3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研究结合,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作好技术准备,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开始,为Internet的形成奠定基础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起)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标准化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起)Internet的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发展2.什么是公用数据网PDN?为什么要发展公用数据网?是指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和管理的公用分组交换网组建公用数据网为计算机网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通信条件,它可以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3.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资源共享的观点: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主要特征:1)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2)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3)互联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4.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5.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局域网:1)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2)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0Mb/s~10Gb/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3)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与扩展4)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局域网可分为共享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城域网:1)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2)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广域网(也称远程网):1)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2)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6.根据系统的互联方式,网络多媒体应用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种基本的结构方式?请列举每一种结构的一种典型的应用实例四种基本的结构方式及应用实例:1)一对一系统:二个终端之间的单独通信实例:视频电话系统2)一对多系统:由一个发送端和多个接受端构成的系统实例:多方接受的网页3)多对一系统:多个发送端通过单播或者多播向多个接受端发送信息实例:投票4)多对多系统:一个组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发送信息实例:多媒体会议系统7.网络多媒体的传输有哪几个主要的基本特征?请列举传输连续的音频、视频流所需求的通信带宽数据主要特征:1)高传输带宽要求2)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传输的要求不同3)传输的连续性与实时性要求4)传输的低时延要求5)传输的同步要求6)网络中的多媒体的多方参与通信的特点?8.你是如何理解“网络计算”概念的?请举出移动计算网络、多媒体网络、网络并行计算、网格计算、存储区域网络与网络分布式对象计算等方面的几个应用实例“网络计算”概念:网络被视为最强有力的超级计算环境,它包含了丰富的计算、数据、存储、传输等各类资源,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登录,处理以前不能完成的问题移动计算网络:无线局域网、远程事务处理多媒体网络:视频点播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网络并行计算:破译密码、发现素数网格计算:桌面超级计算、智能设备存储区域网络:SSP提供的Internet存储服务网络分布式对象计算:??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并举例说明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与“时序”的含义与关系协议是一种通信规则例:信件所用的语言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协议,因为写信前要确定使用中文还是其他语言,否则收信者可能因语言不同而无法阅读三要素: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顺序语义: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含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作出的响应时序:对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例:??2.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2)灵活性好3)各层都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3.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1)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4)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5)每个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4.如何理解OSI参考模型中的“OSI环境”的概念?“O SI环境”即OSI参考模型所描述的范围,包括联网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层到物理层的7层与通信子网,连接结点的物理传输介质不包括在内5.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1)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加上应用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2)表示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清华大学出版社吴功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C.UDP 的一种不可靠,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D.协议数据单元是分组
12.以下关于传输层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D____。
A.实现网络环境中分布式进程通信
B.TCP 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面向字节流的传输层协议
C.UDP 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D.协议数据单元是分组
13.在对 OSI 参考模型中第 n 层与 n+1 层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A____。
信通信网与电视传输网技术的融合、业务的融合。
2.请参考本章对 Internet 应用技术发展的描述,解释“物联网”发展技术背景。
物联网是在 Internet 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射频标签、无线传感与光学传感等感知技术自动获取
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构建覆盖世界上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信息系统,促进了物理世
从给出的 26 个定义中挑出 20 个,并将标识定义的字幕填在对应术语前的空格位RFC
4. X SIOC
5. T IP
6. V UDP
7. Y IRTF
8. I OSI 参考模型
9. M 帧
10. A 网络协议
11. P 传输层
12. Z InterNIC
A.OSI 环境虚线所示对的主机中从应用层到物理层的 7 层以及通信子网
B.连接主机的物理传输介质包括在 OSI 环境中
C.主机不连入计算机网络中可以不需要有实现从物理层到应用层功能的硬件与软件
D.主机的进程分别处于本地操作系统控制,不属于 OSI 环境
11.以下关于 OSI 环境中数据传输过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G.允许动态的分配时间片的方法。
H.以字符为传输单元,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任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P33)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采用存储--转发技术,信道可以为多对会话动态复用,比电路交换资源利用率高。
(2)限制通过网络的数据分组的大小,如果发送报文超出限制,则发送方将报文分割成一个个小分组,每个分组以存储--转发方式独立传输。
当所有分组到达接收方后,接收方将它们重新拼接成报文。
(3)传输特点:延迟较小,且相对稳定,适合计算机应用。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首先发起呼叫,途径的交换机完成转接,直到目的端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即首先将收发双方的通路完全打通,然后才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时间长,不同类型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持续时间长的用户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传输延时大且不确定,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限定通过网络的数据长度,因此发送端必须将长报文分割成一个个小分组,每个带有目的地标识的分组以“存储-转发”技术独立通过网络,到达接收端后,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使多路会话的数据共享线路,因此线路利用率比电路交换高;同时,由于分组在每个交换机上的处理时间和等待时间减少以及分组的并行传输,传输性能(传输时延、稳定性)比报文交换好,适合交互式应用。
1-07 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是抽象名词,翻译成互联网,指多个网络互联而成的整体;2)Internet是专有名词,翻译成因特网,特指互联网中的一个,它从ARPANET发展而来,采用TCP/IP技术作为互联技术,目前已经覆盖到全球范围。
1-10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C(bit/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答:对电路交换,当t=s时,链路建立;当t=s+x/C,发送完最后一bit;当t=s+x/C+kd,所有的信息到达目的地。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总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排队时延对分组交换,当t=x/C,发送完最后一bit;为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k-1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p/C,所以总的延迟= x/C+(k-1)p/C+kd。
所以当分组交换的时延小于电路交换:x/C+(k-1)p/C+kd<s+x/C+kd时,(k-1)p/C<s1-11 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
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
链路的数据率为b(bit/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
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答:分组个数为x/p,∴传输的总比特数:(p+h)x/p,∴源发送时延:(p+h)x/pb 最后一个分组经过k-1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中间发送时延:(k-1)(p+h)/b总发送时延D=源发送时延+中间发送时延D=(p+h)x/pb+(k-1)(p+h)/b令其对p的导数等于0,求得极值:p=sqrt( xh/(k-1) )1-15假定网络的利用率到达了90%。
试估算一下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多少倍?答:根据公式,D=D0/(1-U),D0为网络空闲时的最小时延,U是利用率,则D/D0=1/(1-U)=1/0.1=101-17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it/s,传播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it/s,传输距离和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同上。
答:(1):发送延迟=107/(100×1000)=100s传播延迟=1000×1000/(2×108)=5×10-3s=5ms(2):发送延迟=103/(109)=10-6s=1us传播延迟=1000×1000/(2×108)=5×10-3s=5ms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媒体长度l分别为:(1)100m(2)100km试计算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答:当媒体长度为100m,数据率为1Mb/s,在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为,((100)/2*108)*106=0.5bit其它类似第一章概述(P33)19、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运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
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18字节。
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答:数据长度为100字节时传输效率=100/(100+20+20+18)=63.3%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时,传输效率=1000/(1000+20+20+18)=94.5%这个计算表明:数据长度越大,数据的传输效率越高。
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应尽量传输长报文。
21、协议与服务又何区别?有何关系?答:区别:–协议是同等层实体合作的规则、约定,而服务是下层为上层“看得见”的功能;–协议是水平的,而服务是垂直的。
•联系:–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为上层提供服务,即服务离不开协议;–协议的实现还需要调用下层服务,即协议离不开服务。
22、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答: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有,(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2)语义,即数据或控制信息的含义,如代表的是什么命令,要求完成何种动作以及作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事件顺序的详细说明。
24、试述具有5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应用层:是体系结构的最高层,作为各种网络服务的用户代理,负责用户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传输层: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
主要功能有复用和分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
网络层:负责向分组交换网上任意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
主要功能有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等。
数据链路层:负责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服务。
主要功能有封装成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
物理层:负责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26、名词解释协议栈:指网络中各层协议的总和,其形象的反映了一个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由上层协议到底层协议,再由底层协议到上层协议。
实体:当研究开放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时,实体泛指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软件或硬件。
对等层:两个不同系统上的相同层。
协议数据单元:同等层实体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
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
客户:作为服务请求方的计算机进程。
服务器:作为服务提供方的计算机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向客户提供服务。
客户与服务器的通信关系建立后,通信可以是双向的,客户和服务器都可发送和接收数据。
27、试解释everything over IP 和IP over everything的含义。
答:everything over IP 指在TCP/IP体系结构下,各种网络应用均是建立在IP基础之上;IP over everything 指在TCP/IP体系结构下,IP通过网络接口层可以运行在不同的物理网络之上。
28、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
讨论其异同之处。
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
(2)OSI和TCP/IP的不同点:①首先,二者解决不同的问题。
OSI是计算机连网的标准,而TCP/IP是异构计算机网络互连的标准。
②形式上不同。
OSI分七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分四层: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IP)、传输层(TCP)和应用层。
③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N-1)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
第二章物理层(P66)2-01、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①物理层要尽可能屏蔽掉物理设备、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不同,使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的存在,而专注于完成本层的协议与服务。
②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
为此,物理层应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
③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2)物理层的主要特点:①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
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②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
2-04 名词解释:自己总结2-05、物理层的接口有哪些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答:(1)机械特牲说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2)电气特性说明在接口电缆的哪条线上出现的电压应为什么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