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pptx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及质量体系认证概述PPT(28张)
法 • 有利于增进国际贸易,消除技术壁垒 • 有利于组织的持续改进和持续满足顾客 的需求和期望
二、IS09000族标准的结构与 采用形式(2000版)
㈠ 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 P37
核心标准(4项) 1. 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核心标准描述了质量体 系的基本原理,并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 术语。取代ISO8402:1994和ISO90001:1994。 2.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该标准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 求。取代ISO9001:1994 、 ISO9002:1994和ISO9003:1994,成为用 于第三方认证的唯一标准。
• ㈡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时间:1940—1960 特点: ⑴思想上:从事后把关—预防控制 ⑵方法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检验产品质 量、预防废品的产生 • 人们对QM的理解: QM就是统计方法
㈢全面质量管理
TQC —Total Quality Control 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时间:1960— ●特点:强调三个方面 ⑴把QM的统计方法与QM的组织技术结合 起来 ⑵在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进行QM工作 ⑶把产品质量与成本联系起来
(ISO9000就是重视过程质量和工作质量 而提出的)
二、质量的定义
本课程研究的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它还 包括过程质量、工作质量以及质量管理体 系运行的质量
㈠ ISO9000:2000的定义:质量是“一组 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特性:可区分的特征 ◇ 固有的特性:如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 属性(机器的功率,螺栓的直径等) ◇ 赋予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是人们 赋予的,它不应该包含在产品质量范畴 中
第十章-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认证PPT课件
质量方针(3.2.4) 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 该组织总的宗旨和方向
质量管理体系(3.2.3)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
组织的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3.2.8)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
组织的协调活动
质量策划(3.2.9)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 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 定必要运行过程和相关
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质量控制 (3.2.8) 质量管理的一 部分,致力满 足于质量的要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
1、建立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以保证能够持续提供稳定可 靠的产品;
2、建立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全员参与,培养大家全员参与的 品质意识。
3、提高来料质量 ① 加强来料检验,建立所有原材料的详细的检验标 准,购置必要的检验设备,培养相应的IQC检验人员。 ② 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加强供应商的管理。
明确的质量保证声 明,经检验符合规 定要求(可以是某 个产品标准或合同 规定的某些技术要 求)
2)认证制度的规范化 GATT、ISO、TC176、IEC
在质量保证 方面引入了 国家法制: 商标使用者 必须对其使 用商标的产 品质量负责。
区分不同的技术水平、 管理水平、规模和信誉, 以导致的不同的质量保 证能力
严防不良品流出本工序、本车间。 6、提高仓库的保管质量及货物运输质量。
一、认证、认可与合格评定的基本概念
1.合格评定 合格评定是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确定技术条例或标准中相关 要求被满足的活动。
其最简明的意思就是 检验、检查、判断产品、活动或过程是否达到有关技术法
规、标准要求的程序方法。
2.认可 认可是指一个权威团体依据程序对某一团体或个人具有从 事特定任务的能力给予正式确认。 认可包括 3 部分:实验室/检验机构认可、认证机构认可、 审核员/评审员资格认可。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思路与做法45188.pptx
审核员可以围绕这一重点,提 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
注意与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认真 和深入的进行沟通,使这一意 图得到理解。
谢谢观看/欢迎下载
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 BY FAITH I BY FAITH
评价依据的原则就是是否与标准 要求相一致,是否符合受审核方 的实际情况,是否有利于体系有 效和高效的动作,是否有利于体 系的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有效性具体体现在
顾客满意程度,包括顾客抱怨和顾 客满意;
与体系有关的过程和活动的业绩; 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现情况; 体系的自我完善机制能够有效运行;
符合性、有效性
1、符合性;2、有效性 审核文件依据包括五层文件;
审核流程:信息源 抽样 审核证据
审核结论 综合评价 审核发现 对照标准
一、按照过程审核是对质量 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思路
2000版ISO9001标准是以过程为基 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替代了 1994版用20个要素控制体系的模式。 其优点是:
以上四个问题与PDCA方法实质 是一样的;
一个完整的过程不仅是策划和 实施,还必须关注结果,关注 过程的有效性。
三、文件的内容和结构 要和组织的实际相适应
2000版ISO9001标准的特点之一 就是减少了指令性的文件要求, 给使用者以更多的自主权;
审核中不应当有超出标准的质 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
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产品有着相关 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要准确识别;
注意与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认真 和深入的进行沟通,使这一意 图得到理解。
谢谢观看/欢迎下载
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 BY FAITH I BY FAITH
评价依据的原则就是是否与标准 要求相一致,是否符合受审核方 的实际情况,是否有利于体系有 效和高效的动作,是否有利于体 系的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有效性具体体现在
顾客满意程度,包括顾客抱怨和顾 客满意;
与体系有关的过程和活动的业绩; 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现情况; 体系的自我完善机制能够有效运行;
符合性、有效性
1、符合性;2、有效性 审核文件依据包括五层文件;
审核流程:信息源 抽样 审核证据
审核结论 综合评价 审核发现 对照标准
一、按照过程审核是对质量 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思路
2000版ISO9001标准是以过程为基 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替代了 1994版用20个要素控制体系的模式。 其优点是:
以上四个问题与PDCA方法实质 是一样的;
一个完整的过程不仅是策划和 实施,还必须关注结果,关注 过程的有效性。
三、文件的内容和结构 要和组织的实际相适应
2000版ISO9001标准的特点之一 就是减少了指令性的文件要求, 给使用者以更多的自主权;
审核中不应当有超出标准的质 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
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产品有着相关 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要准确识别;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ppt
ISO有若干的技术委员会(TC),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 成,目前由ISO制定的国际标准已经有一万多个,但其内容主要以涉及各行各业, 各种产品的技术标准、要求和规范为主。直到上一世纪八十年代未期至九十年代 中期,ISO才相继出台了两大管理体系国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准,即目前国际上最通行质量管理体 系标准-ISO9000族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系列标准。
量波动。 提高企业形象。
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检查》
体系有效性检查目的。 检查重点和方法。
A.企业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 1.认证企业是否具备证明其法律地位的相应文件。* 2.初审时体系运行的时间是否已在三个月以上。 3.企业与认证咨询机构以及认证机构签订的合同。 B.管理评审 1.目的:通过管理评审,提出并确定各种改进的机会和变更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 质量目标),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评审输入与输出。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基础设施:是组织运行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服务体系,也是实现产品符合性的 保证。 包括:1.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 2.过程设备。 3.支持性服务。 工作环境 :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包括:1.生产环境是否符合生产要求和相关法规要求。 2.生产用水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产品实现过程 1.采购:过程、信息和产品验证。 2.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认证。 3. 什么叫认证
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
企业推行ISO9000的重要性
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获得了国际贸易绿卡——“通行证”,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 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 在产品品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稳定经营运作,减少因员工辞工造成的技术或质
量波动。 提高企业形象。
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检查》
体系有效性检查目的。 检查重点和方法。
A.企业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 1.认证企业是否具备证明其法律地位的相应文件。* 2.初审时体系运行的时间是否已在三个月以上。 3.企业与认证咨询机构以及认证机构签订的合同。 B.管理评审 1.目的:通过管理评审,提出并确定各种改进的机会和变更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 质量目标),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评审输入与输出。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基础设施:是组织运行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服务体系,也是实现产品符合性的 保证。 包括:1.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 2.过程设备。 3.支持性服务。 工作环境 :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包括:1.生产环境是否符合生产要求和相关法规要求。 2.生产用水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产品实现过程 1.采购:过程、信息和产品验证。 2.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认证。 3. 什么叫认证
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
企业推行ISO9000的重要性
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获得了国际贸易绿卡——“通行证”,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 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 在产品品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稳定经营运作,减少因员工辞工造成的技术或质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常识培训资料PPT课件( 12页)
•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ISO9002:1994《质量体系 生产、安装和服务 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1994《质量体系 最终检验和试验的 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0-2000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27.05.2019
永新同方
5
第三.什么叫认证 (一)
“认证”一词的英文原意是一种出具证明文件
27.05.2019
永新同方
6
什么叫认证(二)
第三方的认证活动必须公开、公正、公
平,才能有效。这就要求第三方必须有 绝对的权力和威信,必须独立于第一方 和第二方之外,必须与第一方和第二方 没有经济上的利害关系,或者有同等的 利害关系,或者有维护双方权益的义务 和责任,才能获得双方的充分信任。
品质管理质量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解析PPT54页
• ISO 9000标准沿革
MIL-Q-9858
AQQP
BS 5750
ISO 9000质量系列标准 (1987年版)
ISO 9000质量系列标准 (1994年版)
ISO 9000质量系列标准 (2000年版)
ISO 9000质) (英国国家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
注:条款对应表单来讲解
4.1、总要求 • PDCA 4.2、文件要求 4.1.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品质为本,创新为魂,不断超越客户期望”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策划、运作和控制文件; 质量记录。
4.2.2 质量手册(略) 必备的程序文件
文件控制; 质量记录控制; 不合格品控制; 内部审核; 纠正措施; 预防措施。
(转化为各国国家标准)
2.质量管理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质量检验阶段(1920-1940年左右)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泰勒 缺点:俗称死后验尸、检验成本高、不能预先反馈质量特性、常有 大量不良品及废品。
• 第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SQC(二战---1961年) 美国休哈特.戴明抽样检验及数理统计理论 美军方采用效果良好,戴明引入日本。 优点:检验成本降低,能事先预警。 缺点:有一定的风险性(可能错判)
5.4策划
5.4.1质量目标
与方针一致/按职能、层次分解/可测量/有追求(更新) a)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b)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c)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供了判定指标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满足目标、总要求/保持完整性。 (影响产品符合性的外包过程应控制)
质量策划控制流程图
第三阶段:全面质量管理TQM(1961菲根堡姆)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案例ppt课件
➢ 审核报告的审核范围中,未列“所有审核的场所地址”。 ➢ 资料中未见《组织适用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标准清单〉
➢ 点评:
➢ 对于未纳入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范围的部门审核组应审核其是否合理, 或要求组织明确理由,特别是部门名称容易引起误解的部门。
➢ 使用电子记录一定要严肃认真做好记录。
➢ 审核报告中一定要明确本次实际审核的具体地址。
➢ 点评:
➢ 此类公司主要生产设备为注塑机,根据其设备特点,建议认证 范围按产品类型确定,主要包括塑料发泡类、塑料包装类、塑 料型材、塑料网材、片材类、塑料中空成型件等。
➢ 如果认证范围中有计量单位,应按国际标准计量单位表述,不 可以使用非法计量单位,本案例中的“T”就不规范,口语中常 用的“吨”是质量单位(符号为“t”),不是力的单位,注塑 机的合模力单位应为kN。
➢ 对有多个场所组织的审核安排可以考虑以下方式:
➢ 总部→分支→总部 ➢ 分支→总部
➢ 每种方式都有其优缺点,并请根据项目和审核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 调整,必要时可以安排分组长。
➢ 总的原则:安排要贴合实际需要,注意不同过程活动和审核小组的接 口审核和信息沟通。审核计划要有详细安排,并需要考虑现场突发情 况留有一定的机动时间。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案例
.
11
认证场所清单
➢ 场所是指组织实施活动或提供服务的常设地点。 ➢ 临时场所是组织为在有限的时期内进行特定工作或服务而设立的,且
不会成为常设场所的场所(例如施工现场)。 ➢ 多场所组织是指组织有一个确定的中心职能机构(以下称作中心办公
室,但不一定是组织的总部)来策划、控制或管理某些活动,并且有 一个由地方办公室或分支(即场所)组成的网络来实施(或部分实施) 这些活动。
➢ 点评:
➢ 对于未纳入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范围的部门审核组应审核其是否合理, 或要求组织明确理由,特别是部门名称容易引起误解的部门。
➢ 使用电子记录一定要严肃认真做好记录。
➢ 审核报告中一定要明确本次实际审核的具体地址。
➢ 点评:
➢ 此类公司主要生产设备为注塑机,根据其设备特点,建议认证 范围按产品类型确定,主要包括塑料发泡类、塑料包装类、塑 料型材、塑料网材、片材类、塑料中空成型件等。
➢ 如果认证范围中有计量单位,应按国际标准计量单位表述,不 可以使用非法计量单位,本案例中的“T”就不规范,口语中常 用的“吨”是质量单位(符号为“t”),不是力的单位,注塑 机的合模力单位应为kN。
➢ 对有多个场所组织的审核安排可以考虑以下方式:
➢ 总部→分支→总部 ➢ 分支→总部
➢ 每种方式都有其优缺点,并请根据项目和审核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 调整,必要时可以安排分组长。
➢ 总的原则:安排要贴合实际需要,注意不同过程活动和审核小组的接 口审核和信息沟通。审核计划要有详细安排,并需要考虑现场突发情 况留有一定的机动时间。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案例
.
11
认证场所清单
➢ 场所是指组织实施活动或提供服务的常设地点。 ➢ 临时场所是组织为在有限的时期内进行特定工作或服务而设立的,且
不会成为常设场所的场所(例如施工现场)。 ➢ 多场所组织是指组织有一个确定的中心职能机构(以下称作中心办公
室,但不一定是组织的总部)来策划、控制或管理某些活动,并且有 一个由地方办公室或分支(即场所)组成的网络来实施(或部分实施) 这些活动。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概述课件(PPT36张)
其中第5种认证模式是我国现在实施的主要产品认证方 法:进行型式试验、市场产品抽样检验监督、生产产品抽 样检验监督、工厂质量体系检查和监督(不包括批检和全 检)
第一节 质量认证的产生、含义及作用
一、
(六)TL9000认证
适用于:电信业的硬件、软件、服务质量体系及其相关组合。
第一节 质量认证的产生、含义及作用
二、
产品认证简介
(一)产品认证的种类
产品认证分为产品合格认证和产品安全认证。 产品合格认证是自愿性的,产品安全认证是强制性认证。 产品认证有8种认证模式。
第一节 质量认证的产生、含义及作用
一、(五)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
HACCP起源于美国,在开发航天食品时开始应用HACCP原理。 应用在从初级生产至最终消费过程中,通过对特定危害及其控 制措施进行确定和评价,从而确保食品的安全。 HACCP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控制由食品引起疾病的最经济的方法。
第一节 质量认证的产生、含义及作用
一、 (三)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
OHSAS18000为组织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提供规范化、标 准化指导,组织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并运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 体系,可以减少雇员和其他人员的风险,改善组织行为,提 高经济效益。同时有助于组织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作用: (1)对全球采购过程的额外信心。 (2)减少多重的第三方认证; (3)提高理解质量要求的共同语言;
第一节 质量认证的产生、含义及作用
一、 (四)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作用: (4)通过实施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效率和革新能力可成为文 件化证据; (5)企业管理各方面持续改进:质量改进/生产力改进/成本 降低,提高竞争力。
第一节 质量认证的产生、含义及作用
一、
(六)TL9000认证
适用于:电信业的硬件、软件、服务质量体系及其相关组合。
第一节 质量认证的产生、含义及作用
二、
产品认证简介
(一)产品认证的种类
产品认证分为产品合格认证和产品安全认证。 产品合格认证是自愿性的,产品安全认证是强制性认证。 产品认证有8种认证模式。
第一节 质量认证的产生、含义及作用
一、(五)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
HACCP起源于美国,在开发航天食品时开始应用HACCP原理。 应用在从初级生产至最终消费过程中,通过对特定危害及其控 制措施进行确定和评价,从而确保食品的安全。 HACCP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控制由食品引起疾病的最经济的方法。
第一节 质量认证的产生、含义及作用
一、 (三)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
OHSAS18000为组织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提供规范化、标 准化指导,组织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并运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 体系,可以减少雇员和其他人员的风险,改善组织行为,提 高经济效益。同时有助于组织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作用: (1)对全球采购过程的额外信心。 (2)减少多重的第三方认证; (3)提高理解质量要求的共同语言;
第一节 质量认证的产生、含义及作用
一、 (四)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作用: (4)通过实施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效率和革新能力可成为文 件化证据; (5)企业管理各方面持续改进:质量改进/生产力改进/成本 降低,提高竞争力。
企业产品认证与质量管理(ppt)PPT教学课件
2020/12/10
8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大量排放,不仅造成大气、水和土壤污染,
而且对粮食、蔬菜和水果来说,来自化肥和农药造成的有毒有害 化学物质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甚至有的将这类造成污染的废 物向其他国家转移(到其他国家处理或向其他国家领土或水域倾 倒)。
——生态环境恶化 主要表现是森林减少、土地沙化、退化,淡水缺乏等。当前土壤
沙漠化,全球每年以5万~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世界的森林 面积几乎每年减少1%:淡水缺乏已经成了困扰世界经济发展和 许多国家人民生活的大问题。
2020/12/10
9
2.我国的环境状况
——城市大气污染: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的煤炭的燃煤大国,以烟尘和二
2020/12/10
7
ISO14000系列标准的产生背景:
1、人类社会面临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 专家估计,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仍然按目
前的速度增长,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现在升 高2~5`C,由此将造成海平面上升20~140cm,将 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 ——臭氧层被破坏 专家认为,臭氧总量每减少10%,紫外线辐射强 度便可增大20%,紫外辐射强度的增强会导致皮 肤癌、白内障等发病率的增高,还会造成某些生 物的灭绝。而经臭氧层滤掉的紫外线约占其70 %~90%。。
——海洋污染日益严重 全世界每年向大海排放的废物中,垃圾和污水中的有机物达330
万吨,船舶垃圾640万吨,塑料集装箱500万个,包装材料2万多 吨,塑料网、绳、救生衣13万吨以上, ——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 生物物种是地球上的宝贵资源,一个物种的形成要经过2000至 10000代才能巩固下来,所以物种损失是不可弥补的。专家估计 由于环境等原因,到2050年将有25%的物种陷于绝境,6万种植 物濒临灭绝。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自然界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第三讲-质量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PPT课件
萌芽阶段
形成阶段
规范化阶段
❖ 三大作用:
(1)质量提示;
(2)规范管理、提供赢得顾客的手段和参与竞 争的技术条件;
(3)节省大量重复性检验和审核费用,保护消
费者权益。
江苏科技大学 李宝多
10
江苏科技大学 李宝多
3
建立ISO9001体系的一般步骤
1、学习标准;
2、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3、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4、确定职责和权限;
5、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发布和实施;
7、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8、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9、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10、管理评审。
江苏科技大学 李宝多
管理体系符合申请认证的管理
产品有关的管理体系符合指 体系标准要求
定管理体系标准要求
适用范围 品种少产量大;有强制要求 品种、规格或型号多的企业或其 他无固定产品的企业(如服务业)
认证性质
自愿或强制
自愿
证明方式 产品认证证书、标志
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志
证明使 证书可用于文件、宣传品; 证书可用于文件、宣传品;证书 用方式 标志可用于产品及包装物 和标志不能用于产品及包装物
4
ISO9001的主要内容及运行模式
江苏科技大学 李宝多
5
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与核心
❖ 结构特点: 核心标准 其他标准 技术报告或技术规范 小册子
❖ 核心标准: GB/T 19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T 19004《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CB/T 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 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质量管理
第一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基本 概念
• 一、质量的含义
• 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 特性总和。
• 二、产品的质量特性
(1)性能
(5)环境
(2)合用性
(6)经济性
如产品的形状、大小、重量寿命等 (7)美学功能
(3)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等)
(4)安全性
• 三、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
• 2、执行阶段
AP
• 3、检查阶段 • 4、处理阶段
CD
• (1)总结 (2)处理(问题进入下一循环)
• 二、PDCA循环的特点
)处理阶段是关键;
AP
A
CD
C
D
AP CD
AP CD
第五节 ISO9000
• 一、实施 ISO9000标准的必要性 • 1、开展国际贸易的需要; • 2、加强质量控制的需要; • 3、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需要; • 4、建立高品位企业文化的需要。
• 2、内容
(1)全面的质量管理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4)全面方法的质量管理 (5)全社会推动的质量管理
•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 1、“用户第一”的观点; • 2、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观点; • 3、提倡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 4、质量管理工作是每个职工本职工作的观点。
• 二、94版与2000版ISO9000 的比较 • 1. 2000版标准产生的背景 • 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
内的竞争日益剧烈,世界各国和地区对质量贯 标和认证已广泛认可和接纳。取得质量认证已 成为进入世界经济贸易圈的必备条件。
•
• 2.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主要特点
• (1)取消了一些应用和实施性的指南, 标准更具有通用性,可以适用于所有产 品类别、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对标准 的需求;
• (2)因为用于认证的标准只有ISO9001, 所以允许对该标准中的某些要求进行剪 裁,但允许的剪裁是有严格规定的;
• (3)将顾客满意或不满意信息的监控, 作为评价企业业绩的一种重要手段,并 强调企业要以顾客为中心;
• 靠工人自检,加工后检验
• (2)、数理统计阶段----20 ~ 40年代
• 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制造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60 ~ 80年代
• 将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扩展为产品形成的全过 程管理
(4)全面质量满意阶段-------90年代后期
• a 企业人的满意
•
——股东的满意
• 为了进一步弄清具体原因,运用分层法分别按操作者 和零件供应者分层进行统计分析。
操作者 A B C 合计
操作者 甲 乙 合计
按操作者统计分析
漏气数
不漏气数
6
13
3
9
10
9
19
31
漏气率% 32 25 53 38
按供应厂统计分析
漏气数
不漏气数
9
14
10
17
19
31
漏气率% 39 37 38
综合统计分析表
• (4)采用“过程方法”的模式结构和 PDCA循环,逻辑性更强,相关性更好;
• (5)更强调更高管理者的作用。最高管 理者应在企业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承诺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 规要求的重要性,策划建立和实施质量 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进行管理 评审等;
• (6)突出“持续改进”是提高质量管理 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供应 厂
操作 者
漏气数
甲
不漏气数
漏气率 %
漏气数
乙
不漏气数
漏气率%
A
6
2
75
B
0
5
0
C
3
7
30
合计 9
14
39
0
11
0
3
4
43
7
2
78
10
9
53
• 三、排列图法
• (ABC分类法,20/80效应)
• 四、因果图法
大原因
小原因
特
中原因
性
• 五、直方图法 Y
平均值
• 六、控制图法
• 七、散布图法(相关图法)
•
——员工的满意
•
——管理层的满意
• b 国家的满意
•
——政策质量
•
——国民素质等
• c 国家间的满意及全球满意
•
——国家间的贸易
•
——全球环境保护及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节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方法
• 一、调查表法
项目 A B C D 合计
数据统计 ///// ///// ///// //// ///// //// ///// //
Y
X
UCL CL LCL
样本号
X
第三节全面质量管理
•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 1、概念
•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全体人员及各个部门同心协力把经营管 理、专业技术、数量统计方法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 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 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符合要求的用户期望 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节 质量管理常用的工作 方法——PDCA循环
• 一、PDCA循环的实施步骤
• P(Plan)---计划 D(Do)---执行
• C(Check)---检查 A(Action)---处理
• 1、计划阶段
• (1)提问题 ;(2)找原因; (3)找要因;
• (4)制定计划(5W1H——What,Why,Where, When,Who,How)。
• 1、通行证 • 2、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3、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 四、质量管理及其发展过程 • 1、质量管理的定义
• 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 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 进等手段来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 2、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 (1)、事后检验阶段----20世纪初
• (7)突出了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 兼容性;
• (8)标准的内容简明,语言通俗易懂, 用概念图表达术语间的逻辑关系;
• (9)标准中充分地体现质量管理八项原 则,吸引了当代质量管理理论和实际的 成果;
频数 5 14 9 7 35
排序 4 1 2 3
• 二、数据分层法
• 该方法是将全部数据根据使用目的选择合适的分类标 志进行分类,并据此进行分析的方法。常用的分层标 志主要有操作者、生产手段、操作方法、原材料、检 查条件、时间、环境条件等。
• 例 某柴油机厂在柴油机装配中常出现漏气现象,为
了弄清造成漏气的原因,抽查了50台柴油机,发现有 19台漏气,漏气率为38%。通过初步分析,认定漏气 的原因有两个:(1)该工序操作工人的操作方法有差 异;(2)装配是所用的某零件的性能有差异。
第一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基本 概念
• 一、质量的含义
• 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 特性总和。
• 二、产品的质量特性
(1)性能
(5)环境
(2)合用性
(6)经济性
如产品的形状、大小、重量寿命等 (7)美学功能
(3)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等)
(4)安全性
• 三、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
• 2、执行阶段
AP
• 3、检查阶段 • 4、处理阶段
CD
• (1)总结 (2)处理(问题进入下一循环)
• 二、PDCA循环的特点
)处理阶段是关键;
AP
A
CD
C
D
AP CD
AP CD
第五节 ISO9000
• 一、实施 ISO9000标准的必要性 • 1、开展国际贸易的需要; • 2、加强质量控制的需要; • 3、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需要; • 4、建立高品位企业文化的需要。
• 2、内容
(1)全面的质量管理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4)全面方法的质量管理 (5)全社会推动的质量管理
•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 1、“用户第一”的观点; • 2、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观点; • 3、提倡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 4、质量管理工作是每个职工本职工作的观点。
• 二、94版与2000版ISO9000 的比较 • 1. 2000版标准产生的背景 • 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
内的竞争日益剧烈,世界各国和地区对质量贯 标和认证已广泛认可和接纳。取得质量认证已 成为进入世界经济贸易圈的必备条件。
•
• 2.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主要特点
• (1)取消了一些应用和实施性的指南, 标准更具有通用性,可以适用于所有产 品类别、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对标准 的需求;
• (2)因为用于认证的标准只有ISO9001, 所以允许对该标准中的某些要求进行剪 裁,但允许的剪裁是有严格规定的;
• (3)将顾客满意或不满意信息的监控, 作为评价企业业绩的一种重要手段,并 强调企业要以顾客为中心;
• 靠工人自检,加工后检验
• (2)、数理统计阶段----20 ~ 40年代
• 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制造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60 ~ 80年代
• 将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扩展为产品形成的全过 程管理
(4)全面质量满意阶段-------90年代后期
• a 企业人的满意
•
——股东的满意
• 为了进一步弄清具体原因,运用分层法分别按操作者 和零件供应者分层进行统计分析。
操作者 A B C 合计
操作者 甲 乙 合计
按操作者统计分析
漏气数
不漏气数
6
13
3
9
10
9
19
31
漏气率% 32 25 53 38
按供应厂统计分析
漏气数
不漏气数
9
14
10
17
19
31
漏气率% 39 37 38
综合统计分析表
• (4)采用“过程方法”的模式结构和 PDCA循环,逻辑性更强,相关性更好;
• (5)更强调更高管理者的作用。最高管 理者应在企业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承诺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 规要求的重要性,策划建立和实施质量 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进行管理 评审等;
• (6)突出“持续改进”是提高质量管理 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供应 厂
操作 者
漏气数
甲
不漏气数
漏气率 %
漏气数
乙
不漏气数
漏气率%
A
6
2
75
B
0
5
0
C
3
7
30
合计 9
14
39
0
11
0
3
4
43
7
2
78
10
9
53
• 三、排列图法
• (ABC分类法,20/80效应)
• 四、因果图法
大原因
小原因
特
中原因
性
• 五、直方图法 Y
平均值
• 六、控制图法
• 七、散布图法(相关图法)
•
——员工的满意
•
——管理层的满意
• b 国家的满意
•
——政策质量
•
——国民素质等
• c 国家间的满意及全球满意
•
——国家间的贸易
•
——全球环境保护及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节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方法
• 一、调查表法
项目 A B C D 合计
数据统计 ///// ///// ///// //// ///// //// ///// //
Y
X
UCL CL LCL
样本号
X
第三节全面质量管理
•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 1、概念
•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全体人员及各个部门同心协力把经营管 理、专业技术、数量统计方法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 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 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符合要求的用户期望 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节 质量管理常用的工作 方法——PDCA循环
• 一、PDCA循环的实施步骤
• P(Plan)---计划 D(Do)---执行
• C(Check)---检查 A(Action)---处理
• 1、计划阶段
• (1)提问题 ;(2)找原因; (3)找要因;
• (4)制定计划(5W1H——What,Why,Where, When,Who,How)。
• 1、通行证 • 2、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3、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 四、质量管理及其发展过程 • 1、质量管理的定义
• 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 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 进等手段来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 2、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 (1)、事后检验阶段----20世纪初
• (7)突出了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 兼容性;
• (8)标准的内容简明,语言通俗易懂, 用概念图表达术语间的逻辑关系;
• (9)标准中充分地体现质量管理八项原 则,吸引了当代质量管理理论和实际的 成果;
频数 5 14 9 7 35
排序 4 1 2 3
• 二、数据分层法
• 该方法是将全部数据根据使用目的选择合适的分类标 志进行分类,并据此进行分析的方法。常用的分层标 志主要有操作者、生产手段、操作方法、原材料、检 查条件、时间、环境条件等。
• 例 某柴油机厂在柴油机装配中常出现漏气现象,为
了弄清造成漏气的原因,抽查了50台柴油机,发现有 19台漏气,漏气率为38%。通过初步分析,认定漏气 的原因有两个:(1)该工序操作工人的操作方法有差 异;(2)装配是所用的某零件的性能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