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是近年来经济学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领域之一。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有着紧密的联系,后者是前者的方法论基础。由于信息经济学是从非对称信息的角度来研究市场交易与契约安排,因此可以说信息经济学就是经济学问题导向的非对称信息博弈论。也正因此,几乎所有的信息经济学理论都是随着研究具体问题的具体模型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并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经济学理论模型。

当然,我们仍然能够根据模型的特点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模型进行分类。划分的角度有两个。一是非对称信息发生的时间,发生在合同订立之前的,被称为事前非对称,发生在合同订立之后的,称为事后非对称。事后非对称问题又被称为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二是非对称信息的内容,非对称信息既可能针对交易一方的行动(actions),也可能针对交易一方的信息(information)或知识(knowledge),前者被称为隐藏行动,而后者则被称为隐藏信息。

表7.1 信息经济学模型分类

隐藏行动隐藏信息

事前/逆选择、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事后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

本章的前面两节研究事前的隐藏信息对市场均衡与效率的影响。第3节依托委托-代理理论研究道德风险问题。第4节是在解释信贷市场配给时对信息经济学的一个应用。

7.1 逆选择

在非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具有信息优势的个人依据他所掌握的私人信息进行决策时,就可能出现信息经济学中的逆选择(adverse selection)行为,逆选择会对不掌握这些私人信息的市场参与人造成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始于阿克洛夫对二手车市场的考察(Akerlof, 1970)。阿克洛夫通过简单的模型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二手车质量只是卖者的私人信息时,买者只能根据二手车市场上二手车的平均质量出价,但高质量车的卖主很可能由于买主开价不够高而退出这一市场,其直接后果是市场上二手车的平均质量下降,并进一步降低了买主对整个二手车市场上二手车的平均质量的预期,为此买主将降低出价,这会导致又一部分高质量车的卖主退出市场。如此往复的结果是整个二手车市场的交易量为零,没有一笔交易达成。在这个例子中,拥有私人信息的高质量车的卖主选择退出市场(当然也包括低质量车的卖主选择不退出市场)的行为就是一种逆选择,它改变了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买主对市场上平均质量的预期,最终导致市场失灵。

下面我们从劳动力市场上的非对称信息出发进一步考察逆选择行为对市场均衡与效率的影响。

一、竞争均衡

假设风险中性的竞争性企业都以不变的规模报酬生产单位价格的产品,劳动是唯一的投入要素,在产品市场上企业是价格接受者。工人是非同质的,因其受雇于企业后产出水平ω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生产效率。这里,ω满足:

ω

0(7-1)

<

ω

ω

工人的生产效率(或其类型)是私人信息,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不能观察到。但企业知道工人的生产效率不大于ω的概率,即随机变量ω的分布函数F(ω)是共同知识(common knowledge)。此外,假定至少存在两类不同生产效率的工人,工人的总数为N。

工人选择工作的机会成本是其生产效率ω的函数,记作b(ω),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工人的保留工资或不工作的闲暇给他带来的效用,当企业提供的工资w(ω)大于等于b (ω)时,工人选择工

作。

显然,当工人的类型不是私人信息,且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使得企业只能获取零利润时,在均衡状态下,企业按照工人的生产效率直接支付工资,不同类型的工人获得不同的工资w *(ω),因而有:

w *(ω)=ω (7-2)

这样,所有保留工资大于ω的工人将放弃就业。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可知,这一竞争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

接下来比较非对称信息情况下的竞争均衡。由于工人的类型是不可被企业观测到的私人信息,因此企业只能对所有工人给出同一个工资水平w 。此时劳动力的意愿供给量用集合Ω表示为:

Ω(w)={ω: b(ω)

而劳动力的需求函数为:

?????>∞=∞<=w t w t ),0[w t 0)w (z

(7-4)

其中t 为企业对接受工作的工人的平均生产效率的预期。劳动力市场均衡要求意愿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根据7-3式与7-4式,只有当t=w 时,等式Ω(w)=z(w)才能成立,即均衡工资水平(w*)恰好等于企业对接受工作的工人的平均生产效率的预期。因而有:

][E w **Ω∈ωω=

(7-5) }w )(b :{**≤ωω=Ω (7-6)

但这种竞争均衡并非帕累托最优的。为便于说明,我们不妨将所有劳动力的保留工资恒定为b ,当高生产率的工人比例较高时,企业对平均生产率的预期较高,从而给出的工资就可能大于b ,此时所有的劳动力都选择就业(w> b)。显然这一竞争均衡下的就业是“过度”的,但企业无法将那部分低效率的工人{ω:ω< b}区分出来。相反,当低生产率的工人比例较高时,企业的出价就可能小于b ,此时所有的劳动力都放弃工作(w< b)。显然就业是不足的,那些高效率的工人{ω:ω> b}因无法将自己从其他劳动力中区别开来而不能获得与其生产率相当的工资。造成上述低效率均衡的原因是逆选择行为的存在:在给定的工资水平下,只有那些生产率较低的工人选择工作。

下面我们放弃b (ω)= b 的假定来进一步考察逆选择对市场均衡与效率的影响。假设:(1) b (·)为一严格递增函数,即高生产率劳动力的保留工资较高;(2)对于所有的ω有b (ω)<ω,即所有的劳动力都选择工作才是帕累托最优的。进一步假设与F(·)相对应的密度函数f(·)满足:

f(ω)>0 ],[ ωω∈ω? (7-7)

这就保证了企业对工人生产率的预期E[ω| b (ω) b (ω)时是一连续函数。

图7.1显示了可能的均衡情况。

)

)

(b

-

ω

-

ω

w* )

(bωωw 图7.1 竞争性均衡中的逆选择

图中横轴代表工资,纵轴代表生产率,曲线代表函数E[ω| b (ω)

)

0 -=-)

(bωw

图7.2 市场失灵

比较图7.1与图7.2不难发现,预期生产率曲线从点(b (ω), ω)到点(b (ω), E[ω])之间的形状对最终的竞争均衡造成影响。那么,该曲线又如何被决定呢?不同生产率工人的相对比例决定了预期生产率曲线的位置高低,工人生产率的密度函数f(ω)决定了这一相对比例的变化率,从而决定了预期生产率曲线的斜率。曲线上斜率大于1的点表示在这一工资水平上如果略微提高工资,那么选择就业的工人的平均生产率提高速度快于工资。因此,图7.2代表这样一种情况:在低工资区间内随着工资的提高,企业内工人平均生产率上升较慢,但在高工资区间内工人平均生产率上升较快。如果工人平均生产率随着工资上升的速度高低不均,那么企业的预期生产率曲线完全有可能成为图

7.3中所显示的形状。此时,图中的w*i(i=1,2,3)都满足竞争性均衡条件,其中哪一个是最终的均衡

①下文中我们会进一步讨论该曲线形状的决定因素及曲线形状对均衡的影响。

工资呢?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博弈论的知识得到明确的回答。

)

)

(b

-

ω

w1*w2*w3*ωw

图7.3 多个竞争性均衡

二、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假设有两家企业需要雇用工人,且劳动力生产率的分布函数F(·)以及保留工资b (·)是共同知识。整个博弈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两家企业同时给出工资水平;阶段二,劳动力决定是否工作,以及在哪个企业工作。假设当劳动力决定工作时,随机地选择任一家企业。

如果用W*表示前面所有竞争性均衡工资的集合,令w*=Max{w:w∈W*},那么这一两阶段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为:

(1)当w*> b (ω)且存在一个任意小的正数ε,使得对所有w’∈(w*-ε,w*)满足E[ω| b (ω)w’时(在图中表现为w*附近预期生产率曲线斜率小于1),存在如下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纯策略:企业将工资定为w*,所有保留工资不大于w*的劳动力选择就业。

(2)当w*=b (ω)时,有多个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纯策略,所有选择就业的劳动力仅得到相当于其保留工资水平的支付(payoff)。

上述均衡解中的后一种情况较易理解。当w*=b (ω)时,企业不会提供大于w*的工资,因为此时企业对工人生产率的预期小于工资,企业将亏损。因而企业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纯策略是提供不超过w*水平的工资。当企业提供的工资等于w*时,工人选择工作并获得保留效用,当企业提供的工资小于w*时,工人选择不工作,仍然获得保留效用。在这两种情况下,工人总是获得b (ω)水平的支付,而企业的利润均为零。下面我们简要分析前一种情况。

首先,我们知道在这个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中,企业只能获得零利润。这是因为,如果存在一个正的总利润水平π,那么这两个企业中的一个至多只能得到2

π,但通过略微抬高工资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这个企业可以将其利润增加到接近π的水平,这将引发另一企业更大幅度地提高工资,这一过程最终使任一企业都不可能获得正的利润。由于企业不会在负利润水平下维持生产,因此零利润是唯一可能的结果。

其次,在所有的竞争性均衡工资中,只有w*才构成均衡。这是因为,只要有一个企业给出的工资是竞争性均衡工资中小于w*的一个,那么根据假定条件,另一个企业只要将工资水平定在略低于w*的水平之上,就能够将其他劳动力吸引过来,并获得正的利润。这也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要求该点附近预期生产率曲线的斜率小于1的原因。

最后,我们能够发现,w*的工资水平与劳动力的就业决策共同构成一个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在这一均衡下,企业降低工资的做法因不能雇到劳动力而不具可行性。

由于在所有的竞争性均衡中(预期生产率曲线与45度线的交点),w*代表了最高的工资水平,

并且预期生产率曲线是工资的连续函数,因此当w>w*时,预期生产率曲线只可能处于45度线的上方或下方。而我们已经知道,当w趋于无穷大时,有E[ω| b (ω)w*时,预期生产率曲线始终位于45度线的下方,即抬高工资的做法(w>w*)只能让企业获得负的利润水平,因此在这一区间也不存在任何可行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在这一节中,我们通过对逆选择现象的研究说明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学原理。首先,我们证明了,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的竞争均衡往往不是帕累托最优的。也就是说,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只有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才能成立。其次,非对称信息情况下的逆选择行为可能导致市场失灵,甚至是整个市场瓦解。我们用二手车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例子说明了这一原理。实际上这一原理的运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另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是保险市场,特别是商业性的医疗保险市场。如果医疗保险完全实行自愿原则,那么只有那些身体不好的人才会参加医疗保险。由于健康的人们退出了保险市场,就导致保险公司降低了对投保人健康水平的期望,于是保险公司将提高费率,而这又导致一部分较为健康的投保人退出市场,这样循环往复便可能导致医疗保险市场瓦解。近年来美国出现的医疗保险危机实际上就是由这一原因导致的。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失业保险市场,如果失业保险也采取自愿投保的原则的话,投保的人就只会是那些失业风险较大的人,这样的失业保险体系必然是无法运行下去的,这就是失业保险在世界都是强制性保险的原因。

7.2 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在7.1节中我们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选择行为对市场均衡以及效率的影响。我们很容易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存在某种机制使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能够获得原本并不公开的私人信息。事实上,这样的机制很可能是存在的,本节将要分析的信号发送就是其中的一种。信号发送(signaling)是指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通过采取可被观测到的行动向另一方发送信号来显示私人信息。例如,二手车市场上优质车的卖主可能会通过作出维修保证“告诉”潜在的买主他的车不是蹩脚货。由于低质量二手车的卖主不太可能作出车辆维修保证,因此二手车市场上的这类信号能够向处于信息劣势的买主揭示二手车的质量信息。在这个例子中,信号发送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低质量二手车的卖主作出维修保证(发送信号)的成本较高。这类信号在产品质量不易被判断的商品市场上最为常见,例如个人电脑对普通家庭而言是一件比较复杂的商品,以国内众多的品牌机为例,用户根本无法一一了解其中各种配件的来源,即使知道也很可能对原始生产厂家的情况不太清楚。为此,品牌机生产厂家往往通过对整机及各配件分别作出不同期限的保退、保换、保修承诺来让用户知道其产品质量的可靠性,而那些“水货”的销售商是不会提供如此完善的售后服务的。

一、劳动力市场上的信号发送

对信号发送的理论研究最早是由斯宾塞(Spence, 1973)所作出的,他分析了劳动力市场上的信号发送问题。下面我们对前面模型作些改动来说明信号发送对市场均衡及效率的影响。

假设仅存在两种类型劳动力,其生产效率分别用ωH与ωL表示(ωH>ωL>0),且劳动力属于高效率的概率为θ(0<θ<1)。与前面模型不同的是,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劳动力先选择接受教育,受教育程度用s表示,为清楚起见,我们在这里假定受教育本身对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毫无影响。劳动力接受教育的成本不仅同教育程度,还同其类型(ω)有关。假设受教育成本是一二阶连续可导函数,用c(s,ω)表示,且具有以下性质:

c(0,ω)=0 (7-8)

c s(s,ω)>0 (7-9)

cω(s,ω)<0 (7-10)

c ss(s,ω)>0 (7-11)

c sω(s,ω)<0 (7-12)

也就是说,接受教育对于高效率劳动力而言更为轻松,因为他受教育的成本及边际成本都比

信息经济学 重点整理

信息经济学 第二章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 1、简述信息的不完全与非对称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在现实经济环境中,市场参与者一般情况下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的全部信息,同时,市场参与者拥有的信息也是有差异的,这种信息存在规律称为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 信息不完全的原因:(1)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 (2)信息的滞后性的限制; (3)掌握和使用信息是要花费时间、精力和费用的,必须要考虑由 此而得到的效益。 信息非对称的原因:(1)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在不同的信息领域或者不同时期,产生了不 同的信息优势和劣势,这意味信息非对称性的存在。 (2)专业化的生产的信息差别严重地导致了信息的非对称性的存 在。 (3)私人信息的存在导致了信息的非对称性。 2、简述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应用范围。 答:(1)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的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微观信息经济学”或“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中。 (2)信息共享与再生原理的应用范围:即应用在以信息为要素的经济活动中,也应用在以信息活动为对象的经济分析中。 (3)信息公共物品原理的应用范围:为信息商品的生产与定价、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4)信息商品原理的应用范围:为信息商品的供需与消费、信息商品的生产与定价、信息商品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5)信息产业边际收益递增原理的应用范围:为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化、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章信息与非合作博弈理论 1、简述博弈论的含义。

答:博弈论,英文为game theory,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是专门研究博弈如何出现均衡的规律的学科。 博弈论的相关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战略、信息、共同知识、支付函数、结果、均衡。 4、简述纳什均衡的含义。 答:在有n个参与人的战略式表述博弈G={S1,S2 ,…Sn;u1,u2,…,un}中,战略组合s*= (s1 *,s2 *,…,sn*)是一个纳什均衡,如果对于每一个i, si*是给定其他参与人的选择s-i*=(s1*,…,si-1*,si+1*,…,sn*)的情况下,第i个人的最优战略,即 ui (si*,s-i*)≥ui (si,s-i*) , si*∈Si*,i∈Γ 或者另一种表达式:s i*是下述最大化问题的解: s i*∈argmax u i(s1*,…,s i-1*,s i,s i+1*,…,s n*), s i*∈S i*, i=1,2,…,n 因此,当且仅当没有一个参与人能从单方面背离某个策略组合的预见中增加自己的得益时,这个策略组合就是纳什均衡。 8、不完全信息古诺模型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哪些问题?举例说明。 答: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举例说明:以典型的“囚徒困境”案例为例。纳什均衡就是双方都坦白,给定甲坦白的情况下,乙的最优策略是坦白;给定乙坦白的情况下,甲的最优策略也是坦白。而且这里双方都坦白不仅是纳什均衡,而且是一个上策(dominantstrategy)均衡,即不论对方如何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因为如果乙不坦白,甲坦白的话就被轻判1年,不坦白的话就判2年,坦白比不坦白要好;如果乙坦白,甲坦白的话判5年,不坦白的话判10年,所以,坦白仍然比不坦白要好。这样,坦白就是甲的上策,当然也是乙的上策。其结果是双方都坦白。囚徒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其实,如果两个囚徒都不坦白,他们各判2年,比都坦白各判5年的情况要好。但这不符合个人理性,甚至即使这两个囚徒在被抓之前协议,被抓后拒不坦白,但是又有谁有遵守这个协议的积极性呢。 11、对雇员的试用期是否越长越好?为什么? 答:不是。在员工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为谋取最大利益,不惜以压低员工的工资报酬为手段,甚至无理解除劳动合同。雇员即使从事同样的工作,也因身处试用期内而无法得到正式员工的报酬以及应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

《信息经济学》试题资料

试题一 一、填空题 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不安全竞争)、(经济外部性)、(不完全信息)等方面 2、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产生的信息市场统称为(柠檬市场) 3、市场参与者不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下的全部知识是属于(不完全)信息;市场参与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下的全部知识是属于(完全)信息 4、所有的局中人同时决策,并且所有局中人对其他局中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策略空间和收益函数完全了解的博弈问题是(安全静态博弈) 5、博弈中最基本的要素包括(局中人)、(策略)、(收益)、(行动)、(信息)和(均衡) 6、激励机制的核心就是(我怎样是某人为我做事) 7、在博弈的诸要素中能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博弈结果的个人或组织,其目的是通过选择策略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水平的要素属于(局中人) 8、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属于(私人)信息 二、名词解释题 1、信息甄别:委托人实现预订一套策略或设计多种合同,根据代理人的不同选择,可以将代理人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2、不确定性:指经济主体队状态这一不可控制变量的产生与否不具备完全知识 3、道德风险:指经济代理热在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4、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指每个局中人都有关于各方收益的全部知识,但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且后行动者在行动之前可以观察到此前其他局中人的行动 5、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就是所有局中人同时决策,并且所有局中人对全体局中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策略空间或收益函数完理解的博弈问题 6、经济人假设:是指经济决策主体(消费者、生产者等)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或合乎理性的,他们在经济活动中不会感情用事,而是精于频段核技术,总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效益 7、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状态 8、预期效用:是指取决于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和相应的概率下可享受的收入或消费的效用 9、支配性策略: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现在如何让,局中人依法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为支配性策略 10、共同知识:是指博弈的所有局中人都知道局中人知道的信息,并且所有局中人都知道局中人知道局中人知道的信息 11、纳什均衡:如果两个博弈的局中人的策略组合分布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信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4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 一信息经济学试题 5 .市场信号分,一、选择( 将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题 2 三.简答(每题10 分,共30 )共20 ) 分 1.21 世纪我国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1 .标志信息经济学产生的著作是() 2.委托代理均衡合同的条件 A .马尔萨克《信息经济学评论》3.价格信息机制的缺陷分析.施蒂格勒《信息经济学》B 四.论述(每题15 分,共30 ).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C 1.信号理论及其信号制造模式 2 .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形成于()2.试用道德风险分析火灾保险世纪60 年代A 20 50 年代B20 世纪 信息经济学试题( 二) 年代 C 20 世纪70 一。选择( 将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多选漏选)3 .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者为(均不得分每题 2 分,共20 分) A 格罗斯曼1 .“柠檬”理论的柠檬是指()施蒂格利兹B A .旧货 C 莫里斯 B .二手货.首次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与宏观两个分支学科的4 C .次品人是( ) 2 .信号理论的提出者为() A .阿克罗夫 A .阿克罗夫 B .阿罗 B .斯彭斯 C .赫什雷弗和赖利 C .莫里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与经济活5 .主张信息经济学是研究“3 .将国家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的人是())动的信息管理”观点的学者是( 波拉特A .A .乌家培 马克卢普B .B .张守一 阿罗C .路C .银 ( ) 4 .进行信息经济学发展史研究的人是.产生不确定性的条件是(6 ) 伯顿A. .决策结果只能是唯一的A 卢卡纳尔顿B . B .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赖利C ..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以上C ).信息经济学是(5 ).风险厌恶者,其效用(7 A .信息社会的经济学.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减A B .信息产业经济学.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增B ` 中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C .研究经济活动C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不变 ).风险较一般不确定性包含( 6 )状态时(无知.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处在8 “” 更少的不确定内容A ..信息对称A 更多的不确定内容B ..信息不对称B 相同的不确定内容.C .信息不完全C )7 .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有(9 ).委托代理关系是( 生产法A . A .一种普遍关系 B .收入法B .仅指经济领域 .支出法C C .在部分领域中存在).市场参加者的信息可能呈现(8 .道德风险属于(10 )信息不完全,但信息对称A ..外生不确定性A 信息不对称,但信息完全B . B .内生不确定性 C .信息完全,但信息不对称.既不是外生亦不是内生不确定性C ).委托代理关系的委托方是(9 )20 分,共4 二.简释(每题 居于信息优势方A ..信息经济学1

信息经济学考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和简答 二、名词解释题 1、信息甄别:委托人实现预订一套策略或设计多种合同,根据代理人的不同选择,可以将代理人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2、不确定性:指经济主体队状态这一不可控制变量的产生与否不具备完全知识 3、道德风险:指经济代理热在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4、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指每个局中人都有关于各方收益的全部知识,但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且后行动者在行动之前可以观察到此前其他局中人的行动 5、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就是所有局中人同时决策,并且所有局中人对全体局中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策略空间或收益函数完理解的博弈问题 6、对称信息:指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义之间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和概率分布 7、公共产品:指能够在消费互相独立的利益主体之间棉纺地直接转让的产品,并且这些产品在总体上是针对全体或部分效益主体而存在的 8、信息价格:是通过货币形式表现的信息价值 9、经济人假设:是指经济决策主体(消费者、生产者等)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或合乎理性的,他们在经济活动中不会感情用事,而是精于频段核技术,总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效益 10、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状态 11、预期效用:是指取决于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和相应的概率下可享受的收入或消费的效用 12、支配性策略: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现在如何让,局中人依法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为支配性策略 13、共同知识:是指博弈的所有局中人都知道局中人知道的信息,并且所有局中人都知道局中人知道局中人知道的信息 14、同质信息:是具有同等性质并将导致同样经济结构的信息 15、纳什均衡:如果两个博弈的局中人的策略组合分布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16、英式拍卖:(价格形式上拍卖),又称增价拍卖,它是指拍卖价的竞价由低向高依次递增直到以最高价击槌成交的一种拍卖方式 三、简答题 1、简述信号发送一般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有哪些? 答:首先,假设高生产力组所需要的教育成本相对较低。其次,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从而在均衡情况下工资等于(预期的)劳动生产率,企业的语气利润为零。需xuihoujiaoyu 程度仅仅代表信号的价值,并不影响生产力。 2、简述信息的经济作用 答:信息的首要经济功能就是以市场信号的形式显示社会稀缺资源配置的有效程度。信息的第二个经济作用是估计或确定经济关系。信息的第三个作用体现在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和工具。 3、简述实证研究的分析思路 答: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和人,实证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研究。实证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大量的观察、实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信息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1、 不完全信息:指有关市场主体获取的或掌握的信息,不足以使市场主体作出理性判断或决策。 不完美信息博弈:至少某些博弈方在轮到行动时不完全了解此前全部博弈的进程的博弈。(参与者不能够完全获得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信息,也就是说当参与者做选择的时候不知道其他参与者的选择) 2、 静态博弈:所有博弈方同时选择行动;或者虽非同时行动,但行动在后者并不知道 行动在先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的博弈。 动态博弈:各博弈方的选择和行动又先后次序且后选择、后行动的博弈方在自己选择、行动之前可以看到其他博弈方的选择和行动。 3、一致预测性:如果所有博弈方都预测一个特定博弈结果会出现,所有博弈方都不会利用该预测或者这种预测能力选择与预测结果不一致的策略,即没有哪个博弈方有偏离这个预测结果的愿望,因此预测结果会成为博弈的最终结果。 4、纳什均衡:在博弈 中,如果由各个博弈方的各一个策略组成的某个策略组合 中,任一博弈方的策略,都是对其余博弈方策略的组合 的最佳对策,也即 对任意 都成立,则称 为 的一个纳什均衡。 5、逆推归纳法:从动态博弈的最后一个阶段博弈方的行为开始分析,逐步倒推回前一个阶段相应博弈方的行为选择,一直到第一个阶段的分析方法。 6、委托人——代理人理论: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有很多委托人——代理人关系,有明显的,也有隐蔽的,且代理人—委托人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他们二者之间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 7、有限次重复博弈的民间定理:设原博弈的一次性博弈有均衡得益数组优于w ,那么在该博弈的多次重复中所有不小于个体理性得益的可实现得益,都至少有一个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极限的平均得益来实现它们。 8、 9、最优反应动态:有快速学习能力的小群体成员的反复博弈。 10、复制动态:学习速度很慢的成员组成的大群体随机配对的反复博弈 11、一个策略组合和相应的判断满足下列4个要求,称为一个“完美贝叶斯均衡”: 要求1:在各个信息集,轮到选择的博弈方必须具有一个关于博弈达到该信息集中每个节点可能性的“判断”。对非单节点信息集,一个“判断”就是博弈达到该信息集中各个节点可能性的概率分布,对单节点信息集,则可理解为“判断达到该节点的概率为1” 要求2:给定各博弈方的“判断”, 他们的策略必须是“序列理性”的。即在各个信息集,给定轮到选择博弈方的判断和其他博弈方的“后续策略”,该博弈方的行为及以后阶段的“后续策略”,必须使自己的得益或期望得益最大。此处所谓“后续策略”即相应的博弈方在所 ),,(),(1),,(),,(理无限次重复限次重复博1 1n i i n i n x x G i e x G x x G e e G 均得益为什均衡,各博弈方的平完美纳中一定存在一个子博弈 次重复博弈,那么无限足够接近都成立,而对任意博弈方 果的任意可实现得益。如表示用的纳什均衡的得益,记的静态博弈。用是一个完全信息:设δδ∞>},;,{11n n u u S S G =),(* *n i s s ),...,,(**1*1*n i i i s s s s +- ),...,,,(),...,,,(**1*1***1**1*n i ij i i i n i i i i i s s s s s u s s s s s u +-+-≥ ),(* *n i s s G i j i S s ∈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1、信息熵的概念是信息论的奠基人香侬提出的。 2、香侬的信息熵公式为: 3、纳什均衡的定义:当且仅当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能够通过单方面背离均衡 战略而增加收益时,该战略组合形成纳什均衡。 4、纳什均衡与占优战略均衡及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之间的关系 (1)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即每一个占优战略均衡、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但并非每一个纳什均衡都是占优战略均衡 或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2)纳什均衡一定是在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过程中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但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但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不一定是 纳什均衡,除非他是唯一的。 5、在两人的有限博弈中,有一个求得纳什均衡的简单方法——划线法: 先考虑A的战略,对于第一个给定的B的战略,找出A的最优战略,在 其对应的支付下面画一横线;然后用同样方法找出B的最优策略。在 完成这个过程中,如果某个支付格内的两个数字都有横线,则这个数 字格对应的战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6、委托代理关系:一般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在任何一种涉及不对称信 息的交易(合同、协议)中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掌握信息多、处 于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 为委托人。简单的说,“知情者”是代理人,“不知情者”是委托人。也 就是说,只要在建立或签订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信息不 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代理关系。 7、代理人的实际收益函数: u1= w-C(a) u2=y-w 8、最优行动的必要条件:C′(a*)=1 a*是代理成本 9、委托-代理模型主要研究问题 道德风险:又称败德行为。它是指在签订合同之后,代理人利用隐藏信息或隐藏行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委托人或者其他代理人 效用的行为。

信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信息经济学试题( 一) 一、选择( 将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题 2 分,共20 分) 1 .标志信息经济学产生的著作是() A .马尔萨克《信息经济学评论》 B .施蒂格勒《信息经济学》 C .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 2 .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形成于() A 20 世纪60 年代 B20 世纪50 年代 C 20 世纪70 年代 3 .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者为() A 格罗斯曼 B 施蒂格利兹 C 莫里斯 4 .首次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与宏观两个分支学科的人是( ) A .阿克罗夫 B .阿罗 C .赫什雷弗和赖利 5 .主张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与经济活动的信息管理”观点的学者是() A .乌家培 B .张守一 C .银路 6 .产生不确定性的条件是() A .决策结果只能是唯一的 B .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 C .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以上 7 .风险厌恶者,其效用() A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减 B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增 C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不变 8 .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处在“无知”状态时() A .信息对称 B .信息不对称 C .信息不完全 9 .委托代理关系是() A .一种普遍关系 B .仅指经济领域 C .在部分领域中存在 10 .道德风险属于() A .外生不确定性 B .内生不确定性 C .既不是外生亦不是内生不确定性 二.简释(每题 4 分,共20 ) 1 .信息经济学 2 .道德风险 3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4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5 .市场信号 三.简答(每题10 分,共30 ) 1.21 世纪我国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2.委托代理均衡合同的条件 3.价格信息机制的缺陷分析 四.论述(每题15 分,共30 ) 1.信号理论及其信号制造模式 2.试用道德风险分析火灾保险 信息经济学试题( 二) 一。选择( 将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题 2 分,共20 分) 1 .“柠檬” 理论的柠檬是指() A .旧货 B .二手货 C .次品 2 .信号理论的提出者为() A .阿克罗夫 B .斯彭斯 C .莫里斯 3 .将国家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的人是() A .波拉特 B .马克卢普 C .阿罗 4 .进行信息经济学发展史研究的人是( ) A. 伯顿 B .卢卡纳尔顿 C .赖利 5 .信息经济学是() A .信息社会的经济学 B .信息产业经济学 C .研究经济活动` 中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 6 .风险较一般不确定性包含() A .更少的不确定内容 B .更多的不确定内容 C .相同的不确定内容 7 .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有() A .生产法 B .收入法 C .支出法 8 .市场参加者的信息可能呈现() A .信息不完全,但信息对称 B .信息不对称,但信息完全 C .信息完全,但信息不对称 9 .委托代理关系的委托方是() A .居于信息优势方 B .居于信息劣势方 C .双方处在信息对称状态

信息经济学重点总结

1.信息经济形成的时间 1、几种观点: (1)马费成等: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 (2)金建等:20世纪中后期至70年代。主要标志是经济活动中一半以上与信息活动有关。 (3)吴康生等(《当代社会的基础——信息技术》):1978年的能源消耗拐点现象。 基本观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 2.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 (1)、信息经济改造着传统经济 (2)、信息经济依赖于传统经济 1)信息经济改造着传统经济 (一)劳动者 (二)企业 引起企业竞争手段变化;对企业家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必须向知识型方向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采取新的管理手段; (三)产业结构 推动第一、二、三产业不断升级 2)信息经济依赖于传统经济 信息经济是传统经济发展的产物; 信息经济发展依托的是传统产业发展和它创造的潜在市场; 信息经济的成长发展与运行需要传统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3.信息经济形成的主要标志 1、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源 2、信息技术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技术 3、信息部门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于物质部门所占的比重--信息经济发达的标志之一 4、信息产业和物质生产部门的信息劳动者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大于物质劳动者在总从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信息经济形成的一个主要标志 5、产品中的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 4、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国内信息经济学发展的主要历程 1)中国信息经济学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89年) 2)中国信息经济学发展的深化阶段(1989年至今) 国外信息经济学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1)、信息经济学形成阶段(1959——1969年) 2)、信息经济学初步发展阶段(1970——1978年) 3)、信息经济学蓬勃发展阶段(1979年至今 5.各国信息经济学的发展 (一)美国 1、马尔萨克

信息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信息经济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20分) 1、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指每个局中人都有关于各方收益的全部知识,但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且后行动者在行动之前可以观察到此前其他局中人的行动 2、支配性策略: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现在如何让,局中人依法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为支配性策略 3、纳什均衡:如果两个博弈的局中人的策略组合分布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4、预期效用:是指取决于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和相应的概率下可享受的收入或消费的效用 5、信息甄别:委托人实现预订一套策略或设计多种合同,根据代理人的不同选择,可以将代理人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二、简答题(25分) 1、请简单说明为什么讨价还价最激烈的地方实在菜市场,而不是在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的商场上? 答:首先,在菜市场上,卖主和买主之间对商品质量和成本的信息非对称程度远远低于购买耐用消费品市场。其次,菜市场上的搜寻是多次重复进行,卖主通常积累较多的搜寻和谈判经验。在耐用消费品市场上,买主及时有搜寻,也不会到每天进行搜寻的程度,其对耐用消费品的搜寻经验和信息将小于前者。最后,购买蔬菜几乎是每天都采取的建议好的,其搜寻的编边际成本低。购买耐用消费品往往是只采取一次的交易活动,搜寻边际成本较高,因而谈判的战略为较弱。 2、广告竞争的效用表现在哪? 扩展或保持市场占有率和加强价格离散。 价格广告的效用等于相当大部分的潜在购买者进行信息搜寻的效用。市场中生产者价格的离散幅度将被有效地约束。广告被用于减少那些高价格产品的价格离散幅度。 3、信息商品市场按组织形式分哪几类? 固定型信息商品市场、通信型信息商品市场、临时型信息商品市场、联营型信息商品市场。4、简述信息市场存在风险的原因。 答: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从其本质功能来讲,旨在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降低经济主体利益受损的可能性。但由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依附于物质产品的生产与流通,又以其独立形态成为经济活动的有机构成部分,因而信息商品在其运行过程中也存在风险。 (1)由于信息商品的时效性强,处于流通过程中的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可能低于生产完工时的使用价值。 (2)由于信息市场价格的波动性,供求关系的隐蔽性,信息商品的生产经营者面临着产品开发政策、市场营销决策失误的风险。 (3)由于信息商品生产的或然性,对于信息商品的投资者、生产者来说,还面临着投入大于产出的风险。 (4)在信息市场上,各经济主题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刻面临着生存、发展与破产的考验,存在着给予与风险的选择。 5、如何区别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 答:区分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的主要标志是人们一般所利用的产品属性。对于到底应该如何区分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应该根据用户利用产品属性来区分。对于既有物质成分又有信息成分的产品,人们既可以利用其物质属性也可以利用其信息属性,但我们可以根据人们一般主要利用的那种属性来确定产品是物质产品还是信息产品。 三、论述题(20分) 1、试分析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循环机制 答:信息化和工业化存在两种作业机制,促进基础和带动机制。 1)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第一,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第二,工业化为信息化发展提供资金积累,第三:工业化促进对信息化的需求,第四,工业化促进人力资源从传统部门向新兴部门转移;第五,工业化为信息化技术的扩散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发展机遇。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 1、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确定性与不变、唯一相对应,而不确定性与可变、可能相对应。 2、环境状态 用于描述决定经济决策可能结果的控制因素,也称事件状态或自然。 3、效用,就是满意程度,(是一种心里感受) 4、通常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可以用某种具体的概率值表示,那么, 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风险;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不能够(至少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以某种实际的概率值表述出可能产生的结果,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不确定性。 5、信息理论的定义 可以近似地表述为,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 定义至少说明了一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定义反映了信息发生的基础与过程 (2)定义揭示了信息价值的基础所在 (3)定义揭示了信息与经济知识增长之间的关系 (4)定义表明,信息具有层次性、不可分性和共享性 (5)定义说明了知识差在传递过程中必然存在绝对的损失(噪音、信息失真或误差)。 6、经济信息基本形式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同质信息与异质信息 7、完全信息 就是市场参与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8、完全市场 是指市场参加者对于环境(产品价格和质量)具有完全信息,市场参加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拥有任何希望获得的信息。完全市场假设是建立在完全信息假设基础上的理论假设。显然,完全市场假设中的信息不可能成为商品,也没有市场价格,同时,信息在市场参加者之中不受任何形式阻滞而广泛及时地传播,使每个市场参加者都能同时接收到同样信息。9、不完全信息 就是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部分知识。(部分程度因市场参加者的不同而不同),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具有经济现实性,因为,在现实经济中,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都是需要花费成本代价的,并且市场通讯系统总是存在一定局限的,市场参加者也会施放市场噪声。因而市场价格不可能灵敏地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市场价格机制因此可能失灵。 10、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我们可以将市场知识划分为公共知识(或公共信息)与个别知识(或私人信息)两种形式。 11、公共知识 能够被所有的市场参加者获取的所有的相关信息。市场公共信息的无度增加将会降低市场运行的效率。 12、私人信息,又称为私有信息或个别知识,它是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 13、对称信息 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对称的理解有时要求是反复和多重的,例如:你知道你妻子不知道你知道她知道你有外遇吗? 14、对称信息环境可分为三类 一是市场参加者双方都没有掌握有关信息的信息环境,即双方都处于“无知”状态;二是

《信息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 打印

一、名词解释: 1、马尔萨克:1959年马尔萨克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微观信息经济学最为重要的三个奠基人之一。 2、马克卢普:1962年出版《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标志着宏 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 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 3、波拉特:1977年出版九卷本的《信息经济》,论述了信息经济和信 息产业的概念、测算方法。(他将经济领域分为物质、能源转换领域和信息转换领域,将信息部门划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提出了第四产业即信息业的观念,并提出了波拉特测度体系。) 4、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 动中的信息问题的综合性经济学科。简言之,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 5、信息:广义:a本体论(客观):信息是客观世界中事物运动的状态 和运动方式,是事物特征的一种表现; b认识论(主观):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应,是主观认识。狭义: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数据、资料,俗称“音信”“消息” 6、完全信息:指市场参加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7、不完全信息:指市场参加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8、公共信息:就是指市场参加者都具有共同的市场知识。(这种共同 的市场知识、共同知识或共同认识,就是能够被所有的市场参加者获取的所有相关信息。) 9、私人信息:是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的市场知识。 10、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 方都掌握由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也就是对应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 11、不对称信息:是指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 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或者说,某些市场参加者拥有,而另一些市场参加者不拥有的信息。 12、委托——代理关系:市场参加者之间信息差别的一种社会契约形 式。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通过合同或其他经济关系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 13、不利选择:是指建立在委托人——代理人关系之前,代理人已经掌 握某些委托人不了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有可能是对委托人不利的。代理人利用这些对委托人不利的信息签订对自己有利的合同,委托人由于信息劣势处于对己不利选择的位置,是为了不利选择。 14、道德风险:指代理人在确保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损害委托人

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

信息经济学复习 考试题型: 1、选择(5、5分) 2、填空(5、10分) 3、名词解释(5,15分) 4、简答( 5、25分) 5、解答(15分) 6、作图(15分) 7、论述(15分) 1、信息的定义与特征 (1)发展史https://www.360docs.net/doc/7b7446350.html,/view/ddb90179a26925c52cc5bf0e.html (2)定义: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以及经过传递后的再现;信息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形式反映出来,是事物存在的状态、运动形式、运动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征。 (3)信息的性质:1、普遍性2、客观性3、无限性4、依附性(载体不可分性)5、可度量性6、可传输性7、动态性8、层次性 信息经济学的定义、特征 (1)信息经济学定义:是对经济活动中的信息及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也是对信息及其技术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行研究的经济学,是经济不确定性理论自然发展的结果。信息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能 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智力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产品形态:有形形态的物品和无形形态 的服务)。 (2)信息经济学所处时代的特征 a)信息、知识、治理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c)信息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增大 d)社会经济生活分散化、多样化、小规模化、非群体化的趋势日益增强 (3)信息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三个特点: a)从信息系统经济问题的研究扩展到网络经济问题的研究

b)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扩张到理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 c)从单一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市场的研究扩张到全方位的多样化的信息经济问题的研究 3、信息的度量方法和标准,信息不完全性(微观)存在的原因(此处有理论?) (1)信息的度量方法和标准 由于各种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同,它们所包含的不确定性也就不同。因此,一个事件所给予人们信息量的多少是与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有关的。出现概率小的事件包含的信息量大。因此,信息量应该是概率的单调减函数。 信息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 信息度量的标准: -能度量任何消息,并于消息的种类无关。 -度量方法应该与消息的重要程度无关。 -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和信息内容的不确定性有关。 信息度量的方法: 事件的不确定程度可以用其出现的概率来描述:消息出现的概率越小,则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越大

信息经济学自考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 填空题: 1、按信息描述的对象划分,可分为(自然信息、机器信息和社会信息)。从产生信息的客观对彖和接收信息的认识主体來划分,可分为 (自在信息、积存信息和自为信息)。按信息内容划分,可分为(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政治信息、文化信息、医疗保健信息、政策法规信息)。按信息传递方向划分,可分为(纵向信息、横向信息和网状信息)。按信息运行状态划分,可分为(连续性信息、间隔性倍息、常规性信息和突发性信息)。按信息的数量划分,可分为(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按信息来源划分,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等)。2、信息经济分析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信息,这里的社会信息是指产生于人类社会并在人类社会中交流传递的信息,如(经济信息、文化信息、科 技信息、政治信息等等)。作为信息经济分析的对彖,(经济信息和科技信息(尤其是技术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两类社会信息。 3、信息经济学从研究信息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及其结果出发,将信息衣述为“传递中的知识差”。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经济知识差是(存在于信 息源与用户Z间经济知识度的逻辑差),它表明经济信息存在的事实和度量。 4、不完全信息理论主耍着眼丁-经济活动中的信息因索,而不是信息或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其核心是用(不完全信息代替完全信息、不完备 信息代替完备信息、非对称信息代替对称信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不完全信息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信息搜寻和信息成木、非对称信息和激励机制的设计、私有信息与资源配置和市场失灵、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行为模式、信息与经济纽织理论、新福利经济学、不完全信息和噪声对竞争均衡和垄断的影响等)方面。 5、 "信息经济学” 一词,起源于1959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J ?马尔萨克发表的《评信息经济学》一文。1961年,G ?斯蒂格勒发表了题为《信 息经济学》的著名论文,使信息经济学作为新兴学科进入了科学的殿堂,也标志看信息经济学的正式诞牛。 6、不完全信息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起源和主体,是经济学家的战场。 7、最优信息系统是价值与费用Z差最人的信息系统,而信息经济学就是要研究如何评价和选择最优信息系统。 8、按狭义理解,信息经济学的基木领域是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学。按广义理解,可以把所有与信息转换冇关的经济研究都看做信息经济学。问答 1、为什么我们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原则和方法研究信息过程? A、信息活动包含了与经济学研究对象相同的过程、媒介、服务和利用: B、信息活动也有投入和产出的比较,从而需要研究成木、定价和资源配置; C、信息过程必须进行控制和管理才能达到目标; D、信息活动也需要进行成本效益比较才能保证其合理性。这些问题只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才能解决。 2、不完全信息理论的内容 不完全信息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起源,是信息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不完全信息理论主要若眼于经济活动中的信息因索,而不是信息或信息活?动屮的经济问题,其核心是用不完全信息代替完全信息、不完备信息代替完备信息、菲对称信息代替对称信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不完全信息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信息搜寻利信息成本、非对称信息和激励机制的设计、私冇信息与资源配置和市场失灵、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行为模式、信息与经济组织理论、新福利经济学、不完全信息和噪声对竞争均衡和垄断的影响等方而。 3、信息经济学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对彖:木书认为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來加以研究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JS信息活动的经济机制和经济规律;信息商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过程冇关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影响信息活动和信息系统经济效益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信息作为生产要素的特征、功能以及对经济系统的作用条件和作用规律;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经济活动及经济行为的特征与规律。 木书在讨论一般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上,着眼于信息活动及其管理的经济规律,主要对信息产业、信息资源、信息商品、信息市场、不确定性、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网络环境、电子商务、信息效益等进行经济分析 内容:A、信息与信息活动的经济研究(信息商品与信息市场,信息与信息活动的经济条件,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分配与利用,信息经济效益评价);B、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研究(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结构与规模,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与发展条件);C、经济活动的信息因素研究(信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作用与影响,经济活动中的信息要素问题);D、经济学与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相互交叉和融合的研究(信息科学原理融入经济学的问题,信息一经济新方法体系的建立)。 4、简述信息与经济的关系 A、信息对经济决策的作用。人类的经济行为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的功能。为在信息不充分、不完备、不对称的经济环境小所获取所需信息,以保障经济决策的顺利进行,就需耍研究信息与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机制、作用条件、作用范围以及与Z相关联的信息成本、信息价格、信息流通、信息消费、信息收益和分配等方而的问题。 B、信息是现代经济的巫耍资源和投入耍索。信息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和牛产耍素,在I比界物质资源短缺、能源枯渴、坏境污染、人口膨

信息经济学 期末复习

信息经济学题库 信息的定义: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信息是存在于信息源与用户之间经济知识度的逻辑差,它表明经济信息存在的事实和度量。 信息的特征(1)信息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主观性(2)信息具有整体性、层次性、不完全性(3)信息具有动态性、时效性(4)信息具有依存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 题目1 什么是信息经济?特征?为什么要发展信息经济? 答案:广义的信息经济是信息社会的经济,需从经济的宏观层次上理解,狭义的信息经济则是指信息部门的经济,需从经济的中观层次理解,广义的信息经济涉及很多部门。信息经济(Information Economy)是指以信息为经济活动的基础,以信息产业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 信息经济特征:(1)信息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资源(2)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技术(3)产品中的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4)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至于要发展信息经济则是:一是认为信息经济是信息产业经济,即把信息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部门来对待,与国民经济中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等相对应,其实质是指信息产品从生产到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的经济活动;二是认为信息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结构,是产品中物质和能源消耗减少而信息含量加大、信息产业从业人员和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较大的一种社会经济结构。 题目2 信息经济与传统物质经济的区别有哪些? 信息经济的特征:1信息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资源 (2)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技术 (3)产品中的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 (4)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题目三什么是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 定义:在现实经济环境中,市场参与者一般情况下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的全部信息,同时,市场参与者拥有的信息也是有差异的,这种信息存在规律称为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信息不完全的原因:(1)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2)信息的滞后性的限制 (3)掌握和使用信息是要花费时间、精力和费用的,必须要考虑由此而得到的效益。 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意味着信息的不完全与非对称是一种不能消除的现象;同时也说明信息具有经济价值,行为人须花费成本才能获得信息,从而使得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而存在。因此,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主要应用于“微观信息经济学”或“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中,如应用于逆向选择、机制设计、合约与道德风险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对于信息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确定、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信息经济与网络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题目四: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应该定义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譬如,二手车市场应该率先成交质量较好的旧车,可实际上却是质量较次的旧车.因为,二手车市场按车的平均质量定价,质量较好的旧车,其质量高于价格,车主不愿意进入这个市场.而质量较差的旧车,其质量却低于价格,该市场就会充斥质量较差的旧车.保险市场也是如此,保险公司希望获得较为健康的客户,以减少保险公司的理赔,可实际上相对病弱的客户更有投保的积极性,于是保险公司往往拥有的客户不是由健康向病弱排列,而是倒过来,这才是"逆向选择".它与信息不对称有关,.显然,"逆向选择"的含义与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有关,却绝不是这两者所能够涵盖得了的.因为,高质量的旧车主了解自己车的质量与价格的关系,保险公司也了解自己的优良客户,它们既没有信息的不对称,也没有机会主义行为.所以,"逆向选择"只能是制度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 1.信息经济学中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是。[ A ] A 归纳与演绎 B 概率统计 C 灰色理论 D 模糊数学 2.“囚徒的困境”奠定了何种博弈论的理论基础。[ D ] A 动态博弈论 B 静态博弈论 C 合作博弈论 D 非合作博弈论 3.微观信息经济学起始于 [ C ] A 20世纪30年代 B 20世纪4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4.博弈论又称为 [ A ] A 对策论 B 决策论 C 策略论 D 均衡论 5.所有动态博弈的一个中心问题是[ B ] A 均衡问题 B 可信性问题 C 不定点问题 D 阶段问题 6.信息搜寻的最佳次数是[ B ] A 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支出 B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支出 C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支出 D 有多种情况 7.博弈论又称为[ A ] A 对策论 B 决策论 C 策略论 D 均衡论 8.信息系统的效益评价法中属于运筹学方法的是 [ B ] A 费用效益分析法 B 数据包络分析 C 生产函数法 D 投入产出分析法 9.逆向选择最早产生于[B ] A 产品市场 B 保险市场 C 资本市场 D 劳动力市场 10.IRR是什么情况下的贴现率[ D ] A NPV>0 B NPV>=0 C NPV<0 D NPV=0 11.信息也是一种特殊的[B ] A 数据 B 商品 C 符号 D 收入 12.现代化的核心是[ B ] A 农业化 B 工业化 C 商业化 D 市场化 13.委托代理模型的核心是[ A ] A激励B惩罚 C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 D奖励和惩罚 14.信息市场的优势战略的核心是[ A ] A 向信息客户提供独特价值的信息商品 B 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 C 营销推广技术 D 公共宣传和人员推销技术 15.信息价格是用什么方式表示的信息价值。[ B ] A 无形的,不能表示 B 货币 C成本 D 收集信息的成本 16.参与者参与博弈的目的就是通过选择战略最大化自己的[ A ] A 收益 B 收入 C 效用 D 效益 17.以下属于市场失灵形式的是()。[ B ] A道德风险 B 信息资源配置失灵 C 信息决策失灵 D 信息渠道失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