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现况调查(完整版)
2024年版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管理指南

2024年版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管理指南前言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极大的负担。
营养管理作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旨在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营养管理建议,以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好地应对营养问题。
1. 营养评估1.1 患者一般情况评估: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体质指数(BMI)等。
1.2 营养状况评估: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蛋白质、能量、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方面的营养素摄入和代谢状况。
1.3 营养需求评估: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病情和治疗方案等因素,计算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
2. 营养干预2.1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
2.2 膳食指导: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建议,包括膳食结构、食物种类、食物数量和烹饪方法等。
2.3 营养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营养知识,提高患者对营养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3. 特殊情况下的营养管理3.1 手术前营养管理:术前为患者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3.2 术后营养管理: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3.3 放化疗期间营养管理:放化疗期间注意保护患者的食欲,合理调整膳食,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
3.4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管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监测与评估4.1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等指标,评估营养状况的变化。
4.2 观察患者对营养支持的耐受情况和疗效,及时调整营养干预方案。
4.3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
5. 营养管理团队5.1 营养师:负责患者的营养评估、营养干预和监测等工作。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情况调查

N R S 2 0 0 2 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暂无营养风险者住院期
间每周重复筛查 1 次, 并记 录患者 住 院期 间 的营养支 挣 隋况 。调查 表 内容如 下 : ① 疾 病严 重程 度 评分 ; ② 营养 状态 评分 : a . 人体测量: B M ! <1 8 . 5 k g / m 且 一 般情 况差 , 计为 3 分; b . 近期体 质量 变化 : 1 个 月 内体 质量 下降 > 5 % 或 3个 月 体质 量 下 降 >1 5 %, 计为 3 分; c . 膳食情 况 : 近1 周 内进 食量 较前 减少 > 7 5 %, 计
诊断 , 神志清楚 , 知情 同意, 年 龄 ≤9 0岁 。排 除 标 准: 因大量 胸腹 水 、 严 重水 肿无法 获得 准确 体质 量指
提出并推荐用于住院患者 营养风 险筛查的工具…。
2 0 0 5年 , 中华 医学会 肠外 肠 内营养 学 分 会 将 营养 风
险概 念及 N R S 2 0 0 2工 具 引 入 我 国 J 。之后 , 我 国
关键 词 : 肿瘤住 院患者 ; 营养风 险筛查 2 0 0 2; 营养风险 ; 营养不 足 ; 营养支持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6 6 X . 2 0 1 3 . 3 5 . 0 2 0
恶 性肿瘤患者 营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风险及 营养不 足的发生率较高 , 且 与肿瘤类型及肿瘤 分期相 关。肿瘤住 院患者 的营养支持 存在不 合理之处 , 应 继
山东医药 2 0 1 3年第 5 3卷第 5 期
恶性 肿 瘤 患 者 营养 风 险及 营养 支 持 情 况 调 查
中国肿瘤现状和趋势

中国肿瘤现状和趋势中国是全球癌症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约为315万,死亡人数约为220万。
肿瘤对全球人类带来的威胁正在日益加剧,而中国则是这一全球问题中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
一、中国肿瘤现状1、肺癌:在中国,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导致死亡最多的癌症。
全国范围内,每年会有大约7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肺癌,而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则达到近60万。
烟草使用和空气污染是导致肺癌高发的主要原因。
2、胃癌和食管癌:胃癌和食管癌也是中国癌症的主要类型,它们分别是我国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的第二位和第三位。
胃癌的高发地区集中在华东和华南等地。
二、风险因素1、环境和生活方式:包括烟草、饮酒、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空气污染等,都与肿瘤的发病率直接相关。
2、遗传因素:近年研究证实,某些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3、年龄因素:与年龄有关的肿瘤在中国也占有一定比例,例如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
三、未来趋势预测1、中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会持续上升: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污染问题的加剧,和敬老院老年癌症比例持续上升,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将高速增长。
2、早期检测和筛查将成为趋势: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早期发现肿瘤、增强肿瘤的诊断能力,肿瘤早期诊断和筛查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我国肿瘤发病特点和治疗效果。
3、个性化和精确治疗将逐步发展:未来,个性化和精确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这将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四、应对措施面对中国的肿瘤现状和预测的未来趋势,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强化疾病预防,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肿瘤治疗设施和设备的建设;提高早诊早治能力,提高肿瘤治疗总体水平。
总的来说,中国肿瘤的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么刻不容缓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医学专业人员和公众共同努力,联手共筑防癌体系。
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营养状况调查研究

20 06年 1 2月至 20 年 5月本 院普外 科病 房 07
患者 的 M A、 M 、 C、 清蛋 白( P 、 N B IA 血 T ) 白蛋 白( I ) 前 白蛋 白 AJ 、 B (A 、 P ) 血红蛋 白( B 、 H G) 白细 胞 ( C 、 淋 巴细胞 计数 ( L ) WB )总 T C
在 15例恶性疾病新人 院患 者中有 2 . %(5 15 营养状况 良 0 3 8 2 /0 )
通过本研究 , 建立 和健 全外科 腹部恶性肿瘤 患者 的营养状 况资 料, 有针对性的开展 围手 术期 营养 支持 的护理 工作 , 证手 术 保
顺利地进行 和减少 术 后并发 症 的发生 , 短住 院 时间 , 缩 促进 患
要组成部分 , 以患者 为 中心” 是“ 的现代护 理 观念 的生动 体现 。
() 1对测 量护士 进行培 训。( ) 患者 同意的 2在 计量 资料 以 ± 表示 , 采用 t 检验 , < P
情况 下 , 由护士对病房新 住院患者进行测量和营养调查。
00 为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5
孙 秀红
自古即有“ 民以食为天” 之说 ,医食 同根 , “ 药食 同源 ” 表示 , 饮食营养对于预防或 是 治疗疾 病有 异 曲同工 之处 。营养 是一
种作用 , 而不宜 简单 理解 为营养物 质…。任何一种 营养 素的失 衡均可称 营养不 良。外科 住 院患 者 的营养 不 良通常指 的是 蛋 白质 热量 营养不 I P M) ]  ̄( E 乜 。手术 治疗 是外 科 的常用 手段 , 患
2 1 一 般情 况 .
直肠癌 2 例 。 1
腹 部恶 性肿瘤 新 人 院患者 15例 , 中胃癌 0 其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现况调查(完整版)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现况调查(完整版)正文营养不良是肿瘤的重要发生、发展因素, 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 它严重削弱了抗肿瘤治疗效果、增加了并发症、升高了死亡率、降低了生存率、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多了医疗费用, 其影响贯穿整个肿瘤病程, 是肿瘤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主要负性因素[1~3]. 尽管营养状况对恶性肿瘤患者来说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关于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率各家报道差异很大, 低至30%, 高达80%, 而且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人群分布特征也缺乏大样本调查, 营养不良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了解、没有解决的问题. 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是专门针对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评估工具[4].PG-SGA不但可以定性还能定量评估患者营养状态[5].此外, 与必须完全由专业医疗人员完成的主观整体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SGA)不同, PG-SGA的部分内容可以由患者完成. PG-SGA作为一种营养不良的评估工具, 与主客观参数有显著相关性, 是一种被广泛认可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营养不良评估方法[6,7]. 研究表明, 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及时实施营养治疗, 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其营养不良的风险[8,9].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可能受许多因素影响[10], 如临床因素、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水平、职业和其他人口因素. 截至目前, 全世界尚无大样本量多肿瘤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现况调查. 本研究通过PG-SGA评估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 探索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在肿瘤患者中不同年龄、性别、TNM分期、行政区域、医疗保险、受教育水平、职业、居住地和民族等的分布, 并进一步调查了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情况. 本研究旨在更好地了解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治疗率, 发现营养不良高风险人群, 为中国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提供基础数据.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 第一阶段, 在全国主要的2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肿瘤住院患者中按照这些地区三甲医院数目规模采用整群随机方法(SAS软件)分别抽取2~6个地区, 再抽取这些地区的部分三甲医院(按平均每个医院年肿瘤住院患者数500例估计)作为调查医院; 第二阶段, 每层内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PPS)抽取所示数目的样本. 考虑患者人口构成和不应答率影响, 如果被抽到的医院18岁以上的肿瘤住院患者例数不能满足最低样本量需求, 则根据邻近相近原则将同级别其他医院肿瘤住院患者进行合并. 本研究共纳入80家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所在三甲医院.本研究研究对象来自于2013年7月至2020年5月对中国80家医院16种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的观察性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常见恶性肿瘤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研究(Investigation onNutritionStatus and Its Clinical Outcome of Common Cancers,INSCOC)项目[11], 挑选肿瘤种类的原则是常见恶性肿瘤, 来源于中国常见10大恶性肿瘤、中国男性10大恶性肿瘤、中国女性10大恶性肿瘤以及世界10大恶性肿瘤. 16种调查的常见恶性肿瘤为: 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宫颈癌、白血病、膀胱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鼻咽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恶性淋巴瘤、脑恶性肿瘤.患者入选标准: (ⅰ) 年龄18岁以上; (ⅱ) 病理组织学诊断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 (ⅲ) 患者神志清楚, 无交流障碍, 能回答问题; (ⅳ) 知情同意; (ⅴ) 调查期间住院2次以上患者记为1例; (ⅵ) 患有中国或世界癌症基金会公布的男性或者女性前10种常见恶性肿瘤; (ⅶ)未进行器官移植.共调查50024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 排除672例非16种常见恶性肿瘤患者、1783例无病理诊断患者、81例PG-SGA评分缺失患者. 最终共计47488例恶性肿瘤患者纳入当前研究.1.2 营养不良评估本研究参照美国营养与饮食学会(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制定的PG-SGA方法操作标准[12].入院48 h内采用PG-SGA评估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PG-SGA评分由7个领域得分组成, 分别是体重减轻(0~5分)、食物摄入(0~4分)、症状(0~23分)、营养影响的活动和功能(0~3分)、疾病(0~6分)、代谢需求(0~9分)、体格检查(0~3分). 根据PG-SGA评分, 一般分为四组: 0~1分为正常, 2~3分为轻度营养不良, 4~8分为中度营养不良, ≥9分为重度营养不良.1.3 数据收集详细的个人信息均由专业培训合格的调查员进行收集, 主要包括: 年龄(<45岁、45~59岁、60~69岁、≥70岁)、性别、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壮族、蒙古族和其他民族)、既往病史、癌症家族史、居住地、医疗保险(城镇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自费)、受教育水平(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或以上)、职业(职员、工人、农民、退休人员等)、病理分期(TNM分期)、治疗状况(手术、放化疗等)、不同地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PG-SGA评分等.1.4 质量控制每位被纳入患者的所有信息将由各医院的一位复核员审查, 并对电子数据采集(electronic data capture,EDC)系统的数据输入进行双人复核. 项目质控团队每月使用IARC-crg工具对每位癌症患者的数据质量和完整性进行评估, 筛选出所有变量中存在的逻辑错误、异常值、缺失等, 并及时发送各中心调查员要求进行及时补录缺失数据并核对异常数据.1.5 统计分析定量数据采用平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描述, 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评估不同亚组PG-SGA得分的差异.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检验水准α=0.05.2 结果2.1 人口学特征及PG-SGA评分情况本研究共纳入47488例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女性21050例(44.3%), 男性26438例(55.7%), 平均年龄为(56.58±12.53)岁, 年龄≥50岁患者34818例. 26.1%(12395例)的患者重度营养不良(评分≥9分), 32.1%(15243例)的患者中度营养不良(PG-SGA评分4~8分),22.2%(10542例)的患者轻度营养不良(评分2~3分), 只有19.6%(9308例)的患者营养良好(评分0~1分). 78%的患者可以明确其TNM 分期情况, TNMⅠ、Ⅱ、Ⅲ、Ⅳ期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1%、21.3%、32.3%、28.8%. 超过50%的研究对象来自东北(24.9%)及西南(26.9%)两个行政区域, 来自华中、华北、华南及西北行政区域的患者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4.3%、11.6%、11.2%、3.8%(表1). 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PG-SGA评分不同, 其中胰腺癌患者PG-SGA评分最高(9.58±5.74), 乳腺癌患者PG-SGA评分最低(3.51±3.49); 胰腺癌中PG-SGA≥9分的患者比例最高(56%), 而鼻咽癌中PG-SGA得分在0~1的患者比例最高. 消化道肿瘤, 尤其是上消化道肿瘤胰腺癌、胃癌和食管癌是营养不良最严重的三种肿瘤. 常见恶性肿瘤患者人数及其PG-SGA评分情况见表2.2.2 不同特征人群营养不良情况(1) 年龄与性别. 不同年龄组患者的PG-SGA评分差异显著, <45岁年龄组患者PG-SGA评分较低(4.84±4.50), ≥70岁年龄组患者PG-SGA评分最高(7.82±5.10). 不同肿瘤PG-SGA评分在<45、45~59、60~69、≥70岁的四个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45岁年龄组前列腺癌患者的评分最低(2.11±2.09)而≥70岁年龄组胰腺癌患者PG-SGA评分最高(11.77±5.71); 不同性别患者的PG-SG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男性PG-SGA评分略高于女性(6.23vs. 5.53, P<0.001). 不同肿瘤不同性别患者的PG-SGA评分比较, 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评分最低(3.51±3.48), 但女性胰腺癌患者PG-SGA评分最高(9.69±6.00); t检验结果显示, 女性肺癌(5.87 vs.5.60, P=0.006)和胃癌(8.36 vs. 7.81, P<0.001)PG-SGA评分高于男性. 对于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 不同性别组的PG-SGA评分没有显著差异.(2) TNM分期. 不同TNM分期的患者PG-SGA评分依次为Ⅰ期: 4.71±4.02, Ⅱ期: 5.31±4.67, Ⅲ期: 5.81±4.68, Ⅳ期: 6.81±5.36, 不同TNM分期的患者PG-SGA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 胰腺癌Ⅲ、Ⅳ期患者PG-SGA评分均高于9分, 乳腺癌Ⅰ~Ⅲ期患者PG-SGA 评分较低, 均在3~4分之间. 不同肿瘤不同TNM分期患者的PG-SGA评分比较, 除宫颈癌(P=0.486)、子宫内膜癌(P=0.094)外, 其他肿瘤患者PG-SGA评分在四个TNM分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3).(3) 治疗情况. 接受不同治疗的患者PG-SGA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 其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PG-SGA评分最高(6.22±4.74), 而目前还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评分最低(5.61±4.68). 不同肿瘤不同治疗情况患者的PG-SGA评分比较, 除胰腺癌(P=0.256)、脑恶性肿瘤(P=0.136)、恶性淋巴瘤(P=0.09)和子宫内膜癌(P=0.115)外, 其他肿瘤患者PG-SGA评分在不同治疗情况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4).(4) 行政区域. 表5显示了不同行政区域患者的PG-SGA评分情况. 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7个行政区域患者的PG-SGA评分依次为7.07±5.24、5.11±4.14、7.31±5.53、4.82±4.16、6.14±5.14、6.12±5.03、7.13±5.03, 不同区域PG-SGA评分差异显著, 其中华中区域PG-SGA评分最低, 华东区域PG-SGA评分最高. 不同肿瘤分析结果显示, 除子宫内膜癌(P=0.15)外, 其他肿瘤患者PG-SGA评分在7个不同行政区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华中地区的鼻咽癌患者与华南地区的白血病患者PG-SGA评分较低, 西北地区的胰腺癌患者PG-SGA评分最高(11.44±5.62).(5) 医疗保险类型. 总体而言, 有商业保险的患者营养状况较好(PG-SGA评分最低), 自费患者营养状况较差(PG-SGA评分最高). 不同肿瘤不同医疗保险类型患者PG-SGA评分比较, 肺癌、胃癌、食管癌、白血病、前列腺癌、鼻咽癌患者的PG-SGA评分差异显著(表6), 其中前列腺癌和鼻咽癌患者中, 农村合作医疗组患者的PG-SGA评分低于其他组.(6) 受教育水平和职业. 不同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常见恶性肿瘤患者PG-SGA评分如表7所示. 结果显示,不同受教育水平患者PG-SGA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 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患者营养状况最差(6.34±4.99), 随着受教育水平增高其PG-SGA评分降低, 大学或以上受教育水平的患者营养状况最好(5.47±4.72). 不同肿瘤分析结果显示, 胃癌(P=0.002)、肺癌(P<0.001)和结直肠癌(P<0.001)受教育水平高的患者PG-SGA评分低于受教育水平较低的患者. 不同职业患者PG-SGA评分差异显著(P<0.001), 农民患者的营养状况最差, PG-SGA评分最高(6.24±4.89), 职员患者的营养状况最好, PG-SGA 评分最低(5.46±4.77). 对于肺癌(P=0.004)、胃癌(P<0.001)、乳腺癌(P=0.005)、食管癌(P<0.001)、胰腺癌(P=0.007)、前列腺癌(P=0.043)、鼻咽癌(P=0.003)和结直肠癌(P<0.001), 不同职业的患者PG-SGA评分差异显著, 其他类型肿瘤患者不同职业间的PG-SG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 居住地和民族. 表8显示了不同居住地和民族患者的PG-SGA评分. 不同居住地患者的PG-SGA评分差异显著, 其中居住在省会城市的患者营养状况最差,PG-SGA评分最高(6.25±5.15). 除肺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子宫颈癌、膀胱癌、前列腺癌、鼻咽癌、结直肠癌和脑恶性肿瘤外, 不同地区其他类型肿瘤患者的PG-SG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G-SGA评分在不同民族患者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维吾尔族患者的PG-SGA评分(10±5.58)显著高于其他民族, 相较于其他类型恶性肿瘤, 食管癌在维吾尔族中PG-SGA评分最高(14.78±4.33).(8) ≥50岁高发肿瘤患者营养不良情况. 表9显示了高发肿瘤患者不同性别和TNM分期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PG-SGA评分(≥50岁). 在≥50岁患者中, 男性PG-SGA评分为6.49±4.92, 女性评分为5.98±4.93, 男性与女性PG-SGA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 不同TNM分期患者的PG-SGA评分也具有显著性差异, TNM分期较高的患者其PG-SGA评分也较高. 针对≥50岁高发患者人群不同类型肿瘤营养状况分析结果显示, 除了胃癌、肺癌和脑恶性肿瘤患者中女性PG-SGA 评分高于男性, 其他肿瘤类型患者的PG-SGA评分在不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 除了鼻咽癌外, 其他类型肿瘤患者的PG-SGA评分在不同TNM分期中均表现为显著差异.2.3 营养治疗情况表10显示了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获得营养治疗的情况. 研究发现, 68.78%的患者没有获得任何营养治疗.但随着患者PG-SGA评分增高, 营养治疗比例逐渐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 在PG-SGA≥9分的重度营养不良组患者中, 无营养治疗率仍然高达55.03%. 获得营养治疗的患者中, 14.64%的患者接受了肠外营养治疗,9.05%的患者接受了肠内营养治疗, 仅有7.53%的患者接受了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治疗. 无论是肠内营养治疗、肠外营养治疗还是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治疗, 其营养治疗比例均随着患者PG-SGA评分增高而增高.3 讨论本研究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最大样本现况调查, 结果显示, 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肿瘤患者总体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为80.4%.营养不良的发病存在瘤种、年龄、性别、肿瘤分期、治疗情况及地区差异: ≥70岁年龄组患者PG-SGA评分最高; 男性患者营养状况与女性患者相比较差, 但是女性肺癌和胃癌PG-SGA评分高于男性患者; TNM分期较高的患者其PG-SGA评分也较高;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PG-SGA评分最高; 华东区域PG-SGA评分最高.此外, 部分肿瘤患者的PG-SGA评分在不同医疗保险类型、受教育水平、职业、地区和民族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整体而言, 68.78%的肿瘤患者没有获得任何营养治疗, 重度营养不良肿瘤患者的无营养治疗比例仍然高达55.03%.既往研究表明, 大约40%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于营养不良, 而不是疾病本身[13,14]. Segura等人[15]的研究显示, 超过50%的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中度或重度营养不良, 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需要营养干预.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 患者总体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为80.4%, 58.2%的患者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评分≥4), 仅有19.6%的患者无营养不良(评分0~1). 提示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相当严重, 对这些患者需要给予重视并及时进行营养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由于器官功能退化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弱, 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16,17]. 本研究结果显示, PG-SGA评分与年龄呈显著相关, 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恶化. 此外, 本研究发现, 女性胃癌患者的PG-SGA评分高于男性(8.36vs.7.81, P<0.001); 然而, 一些研究人员[6,18]认为, 不同性别的胃癌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无显著性差异, 或男性胃癌患者的PG-SGA评分高于女性. 结果矛盾的原因可能是种族差异、样本量、检验和统计方法的不同, 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年龄、性别和常见恶性肿瘤的营养不良之间的关联.研究证实, 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理分期影响其营养状态, 较高的病理分期是其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 不同TNM分期的恶性肿瘤患者PGSGA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 其中病理分期Ⅰ期患者PG-SGA评分最低(4.71±4.02)病理分期Ⅳ期患者PG-SGA评分最高(6.81±5.36). 说明随着肿瘤进展, 患者营养状况变差.截至目前, 鲜有研究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医疗保险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政区域肿瘤患者营养状态不同, 其中华中区域PG-SGA评分最低(4.82±4.16), 华东区域PG-SGA评分最高(7.31±5.53), 相同肿瘤在不同地区营养状况评分也存在差异, 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 可能与华东区域患者病情较重、进展期患者治疗意愿强烈等综合因素相关. 本研究还提示不同居住地、不同医疗保险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病率不同. Bittoni等人[21]和Liao等人[22]的研究表明, 保险状况与癌症和慢性病死亡率密切相关. 来自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数据显示, 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成年人不太可能拥有理想的心血管健康[23]. 既往研究提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中国农村的健康动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4].一项针对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横断面研究发现, 营养不良与教育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关联[25]. 韩国的一项前瞻性实验也表明, 更高的教育水平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会改善胃肠道癌症幸存者的健康[26]. 本研究证实了患者的营养状况与教育水平之间显著相关, 受教育水平最低的患者, 营养状况最差. 关于职业因素和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已有报道[27,28], 但是中国人群中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与职业因素之间的关系鲜有报道. 肺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鼻咽癌和结直肠癌患者中, 农民患者的PG-SGA评分高于其他职业, 提示农民患者是营养不良高风险人群. 研究显示, 不同民族居民患癌症的风险不同[29,30]. 然而, 国内尚无关于不同民族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研究.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民族的营养不良可能不同,其中维吾尔族的PG-SGA评分明显高于其他民族, 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营养治疗可以降低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 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Cong等人[31]的研究得出结论, 合理的营养干预可以对接受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维持其营养状况产生积极作用. 另一项研究认为, 术前营养治疗可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 降低肿瘤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32]. 目前, 关于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率的报道很少. 在本次研究的47488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中, 仅有31%的患者接受了营养治疗. 即使是重度营养不良(PG-SGA≥9)的患者, 营养治疗率也只有45%, 提示我国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率过低. 因此,及时评估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采取积极的营养干预措施迫在眉睫. 我国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率低下, 可能原因如下: (ⅰ) 我国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率高[33]. (ⅱ) 我国肿瘤患者对营养治疗有着积极的态度, 但是营养知识缺乏、误区较多以及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当.针对肿瘤患者的营养知识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90%的患者没有接受过规范的营养教育, 他们认为患病后不可食用富含蛋白质食物, 更愿意服用保健食品(如灵芝、人参等)而不是特医食品. 肿瘤患者营养知识获取途径不当, 医生、尤其是营养师在肿瘤患者营养治疗中的角色不到位[34]. (ⅲ) 调查研究显示, 医学院校学生及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营养知识匮乏, 提示我国医学院校临床营养教育落后, 医务人员营养知识不足, 难以满足临床需要[35,36].本研究中的一些优点和局限性是不容忽视的. 该项大型调查(常见恶性肿瘤营养状况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研究)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资助. 该研究自2013年7月开始, 在全国80家三级甲等医院共收集问卷5万余份. 严格的质量和偏倚控制贯穿在研究对象的选择、数据的收集、录入、整理和分析等整个研究过程[11]. 同时,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研究选择的医院主要为全国各地区三甲医院, 无三级以下医院纳入, 不同级别医院的患者营养状况可能有所差异,可能会存在因入院机会不同导致的入院率偏倚. 此外,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复杂, 单纯采用PG-SGA评估可能不能准确、全面地评价患者营养状况.综上所述,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 而临床营养治疗率低. 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与其年龄、性别、TNM分期、治疗状况、行政区域、医疗保险、受教育水平、职业及民族等因素有关. 我们呼吁全社会关注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 根据本研究结果对重点人群, 如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农民患者、受教育程度较低、老年患者及进展期的患者, 实施积极的营养干预策略,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 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恶性肿瘤患者饮食与营养手册(2024年版)

恶性肿瘤患者饮食与营养手册(2024年版)恶性肿瘤患者饮食与营养手册(2024年版)前言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除了接受正规的治疗外,饮食与营养也是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手册旨在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饮食与营养方面的专业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一、营养与恶性肿瘤的关系1. 能量与营养素需求: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增加。
合理的饮食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支持患者的正常生理需求和治疗过程中的消耗。
2. 体重管理:适当的体重管理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至关重要。
体重过重或过轻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3. 免疫功能: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抵抗疾病和减少感染的风险。
二、饮食建议1. 均衡饮食:建议患者采取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矿物质、低脂肪、低糖的均衡饮食。
2. 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修复组织、增强免疫力的关键营养素。
建议患者每天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鸡肉、鱼肉、鸡蛋、豆制品等。
3.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E、硒、锌等营养素对增强免疫力和抗肿瘤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患者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坚果等。
4. 脂肪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摄入,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等。
5. 糖分摄入:限制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多糖分摄入导致的炎症反应。
6. 水分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喝8杯水。
三、特殊饮食注意事项1. 治疗前评估:在开始治疗前,请咨询医生或营养师,了解个人的饮食限制和特殊要求。
2. 治疗期间饮食调整:根据治疗过程中的身体反应,可能需要对饮食进行适当调整。
3. 避免食物不耐受: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食物产生不耐受现象,应及时发现并避免。
4. 遵循医嘱:如有特殊饮食要求,如低蛋白饮食、无盐低钠饮食等,请严格遵循医嘱。
四、生活建议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等都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肿瘤现状调查问卷模板范文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解我国肿瘤患者的现状、治疗需求、生活质量以及公众对肿瘤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本问卷旨在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为肿瘤防治政策的制定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您的参与对我们非常重要,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 男- 女- 其他2. 您的年龄:- 18岁以下- 18-30岁- 31-45岁- 46-60岁- 60岁以上3. 您的居住地:- 城市- 农村地区4. 您的职业:- 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教育工作者- 医疗卫生人员- 企业员工- 自由职业者- 其他二、肿瘤患者现状5. 您是否患有肿瘤?- 是- 否6. 如果您患有肿瘤,请回答以下问题: - 您的肿瘤类型:- 肺癌- 乳腺癌- 甲状腺癌- 胃癌- 结直肠癌- 肝癌- 胰腺癌- 其他(请注明:______)- 您的肿瘤分期:- 早期- 中期- 晚期- 您的肿瘤治疗方式:- 手术- 放疗- 化疗- 中医治疗- 其他(请注明:______)- 您目前的治疗效果:- 治愈- 好转- 无明显改善- 加重- 您是否接受过康复治疗?- 是- 否- 您对目前的康复治疗效果满意吗?-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三、治疗需求7. 您认为目前肿瘤治疗中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是: - 医疗资源分配- 治疗方案制定- 治疗费用- 康复治疗- 其他(请注明:______)8. 您希望获得以下哪些方面的帮助?- 医疗费用减免- 治疗方案咨询- 心理支持- 康复治疗- 其他(请注明:______)四、生活质量9. 您认为肿瘤治疗对您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哪些影响? -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工作与学习- 社会交往10.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您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 治疗效果- 治疗费用- 康复治疗- 心理支持- 其他(请注明:______)五、公众认知11. 您对以下肿瘤防治知识了解多少?- 肿瘤的预防- 肿瘤的筛查- 肿瘤的治疗- 肿瘤的康复12.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提高公众肿瘤防治知识水平有帮助?- 科普宣传- 医疗机构支持- 社会组织参与- 其他(请注明:______)请您在完成以上问卷后,将问卷填写完整并签字,交回至指定地点或扫描二维码提交。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调查本文旨在调查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以了解营养问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为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为明确调查对象,我们选择了在中国某大型综合性医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
这些患者被诊断患有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包括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等。
为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两种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患者的饮食习惯、食欲、进食方式和是否有消化系统症状等问题。
临床检查则包括患者的体重、身高、血红蛋白、白蛋白等生物化学指标。
大部分患者存在食欲减退、进食困难、消化系统症状等问题,导致其营养摄入不足。
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其生活质量显著相关。
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而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则生活质量较低。
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存在差异。
例如,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相对较差,而乳腺癌和胃癌患者营养状况相对较好。
医院应加强对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为其提供专业的营养评估和干预措施。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营养教育,提高他们的营养意识和知识水平。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支持和关爱,为其提供必要的经济和心理支持。
我们的调查显示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代谢能力减弱等因素,更容易发生糖尿病足溃疡。
而营养状况作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旨在调查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年龄、性别、体重、饮食习惯、病情等因素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为制定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改善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不同类型Ⅳ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

不同类型Ⅳ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袁彬;雎岩;吕云;施笑蕊;史文慧;琚小静;施常备【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18(026)016【摘要】目的:调查不同类型Ⅳ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治疗情况.方法:应用PG-SGA对我院186例Ⅳ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及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其中以晚期消化道肿瘤和肺癌居多,而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明显不足.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风险高,但临床营养支持普遍不足,因此提高意识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改善其生活质量是必须的.【总页数】4页(P2618-2621)【作者】袁彬;雎岩;吕云;施笑蕊;史文慧;琚小静;施常备【作者单位】陕西省肿瘤医院中西结合肿瘤内科,陕西西安710061;陕西省肿瘤医院中西结合肿瘤内科,陕西西安710061;陕西省肿瘤医院中西结合肿瘤内科,陕西西安71006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01;陕西省肿瘤医院中西结合肿瘤内科,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9【相关文献】1.患者主观全面评定法在非手术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中的运用 [J], 冯长艳;杨祖安;姚倩;张维2.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J], 李苏宜;宋敏3.重庆市某医院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J], 许红霞;林欣;王佳佳;贺英;刘莉;宋春花;石汉平4.重庆市某医院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J], 许红霞;林欣;王佳佳;贺英;刘莉;宋春花;石汉平;5.围手术期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与分析 [J], 王硕;尹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徐光齐;罗智鹏;石华伟;薛瑶纯;姜海平【期刊名称】《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年(卷),期】2017(004)002【摘要】目的调查与分析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营养不良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新入院恶性肿瘤患者176例,入院48小时内运用PG-SGA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记录患者在院期间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随访患者无计划30天内返院率及生存情况.结果 176例患者中,入院总体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1.60%,营养不良组患者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42.06%,较营养良好组(6.00%)更高;营养不良组较营养良好组有更高住院费用及更长住院时间;营养不良组的无计划30天返院率为9.52%,高于营养良好组(0);营养不良组生存期较营养良好组短,且PG-SGA分级越差,生存时间越短.结论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不良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结局,导致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在院期间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无计划30天再入院率提高及生存期缩短,营养不良是影响患者无计划30天再入院率及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总页数】5页(P174-178)【作者】徐光齐;罗智鹏;石华伟;薛瑶纯;姜海平【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广州51063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中国常见肿瘤营养状况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研究项目启动 [J],2.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营养状况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J], 陈晓秋;李柱;胡阳春;刘楠楠;童刚领;彭小丹3.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J], 徐光齐;罗智鹏;石华伟;薛瑶纯;姜海平;4.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J], 何芳;王蕾蕾;孟雪杉;吴悦;叶丽佳;张片红;5.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及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 [J], 李双燕;丁轶;冯金象;张明芳;段宏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肿瘤患者的营养疗法(2024年版)

关于肿瘤患者的营养疗法(2024年版)关于肿瘤患者的营养疗法(2024年版)1. 引言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营养疗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档旨在阐述肿瘤患者的营养疗法,包括营养评估、营养支持原则及具体措施。
2. 营养评估2.1 患者一般情况评估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体质指数(BMI)等。
BMI的正常范围为18.5-24.0 kg/m²,低于18.5 kg/m²为营养不良。
2.2 营养状况评估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蛋白质、能量、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摄入情况。
2.3 治疗过程中营养需求评估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
3. 营养支持原则3.1 个性化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病情及治疗方案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3.2 均衡膳食保证膳食中蛋白质、能量、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均衡摄入。
3.3 营养干预时机在患者病情稳定、消化吸收功能尚可的情况下,尽早开始营养干预。
3.4 动态调整营养支持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及营养状况,动态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4. 营养疗法措施4.1 膳食指导指导患者选择高蛋白、高能量、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4.2 营养补充对于营养不良或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可采用口服营养补充剂或静脉营养支持。
4.3 生活方式干预鼓励患者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
4.4 心理支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5. 监测与评估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营养疗法的效果,根据需要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6. 结论肿瘤患者的营养疗法是提高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营养评估、营养支持原则和具体措施,为肿瘤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其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调查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调查发表时间:2018-08-16T09:44:25.89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作者:苟兰[导读] 探讨对于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营养支持应用状况的调查结果苟兰(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四川崇州 611200)【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营养支持应用状况的调查结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24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患者入院48h后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调查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发生几率,同时,调查患者入院15d或者出院时的营养支持状况。
结果:经过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112例(45.16%),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64例(25.81%),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几率149例(60.08%)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94例(37.9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中114例(45.97%)接受营养支持,并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中42例(16.94%)接受了营养支持。
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和研究,大部分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情况,临床上对于患者的营养支持并不合理,则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改善这一现象。
【关键词】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营养支持【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322-02目前,临床上对于营养不足以及营养风险不足的患者给予对症的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本组研究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的方法,调查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情况,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病情,给予对症的营养支持,对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试验经过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开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24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男性患者128例,女性120例,最大年龄为84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58.36±12.48)岁。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调查一、本文概述《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调查》是一篇旨在全面解析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研究报告。
文章通过收集大量的临床数据和营养学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的营养摄入、消耗和存储情况,以及这些营养状况如何影响患者的疾病进展、生活质量和预后。
本文不仅关注患者的基础营养状况,还深入探讨了营养干预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临床医生、营养师和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营养支持和治疗策略。
报告首先概述了恶性肿瘤在中国的高发状况,以及营养状况对疾病的影响,指出了进行此类调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后,文章详细介绍了研究的方法论,包括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处理、统计分析等关键步骤,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数据分析部分,文章通过图表和表格等形式直观地展示了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摄入、消耗和存储状况,以及这些状况与疾病进展、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关系。
文章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发现,提出了针对性的营养干预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文旨在为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为推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和康复做出积极贡献。
二、研究背景恶性肿瘤,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其恶性肿瘤的患病人数更是位居世界前列。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不断更新,然而,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始终是影响其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营养不良不仅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还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和疗效,甚至导致治疗中断。
因此,了解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支持策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虽然国内外学者在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系统性研究仍显不足。
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水平、不同文化背景下,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可能存在差异。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能降低 、 感 染率 增 加 等 , 从 而 使 住 院 天数 、 住 院 费 用 及 死亡 率增 加 。由于消 化 系统恶 性肿 瘤位 置 直接 影
响营养 的摄入 和 吸 收 , 营养 不 良发 生 率 显 然 比其 他 病人 更为 多见 。因此 , 如何 有效 、 准 确地 判 断这 部分
t i e n t — g e n e r a t e d s u b j e c t i v e g l o b a l a s s e s s me n t , P G - S G A) 表评 估 4 6 8名 住 院 消 化 道 恶 性 肿 瘤 患 者 的 营 养 不 良情 况 及
大 量研 究显 示 , 肿 瘤 患 者 中营 养 不 良的 发 生率
管癌 1 6 ( 3 . 4 ) 例次 , 其他 1 8 ( 3 . 2 9 / 6 ) 例 次 。均经 过
组 织病 理 学或 细胞 学 明确诊 断 。入 选标 准 : 排除心、
高达 3 1 ~9 7 %L 1 ] 。 营养 不 重、 应激 、 脂 肪缺失 、 体 液 情 况 等) 。每 个项 目的分 数为 0 , -  ̄ 4分 , 然后 算 出 总得分 。 评 分越 高 , 则 营 养 不 良的 风 险 也 就越 高 。营 养 分 类
建议 : O ~1 分: 目前不 需 营养 支 持 , 在 未 来 治疗 中常 规 再评 估 ; 2 ~3 分: 营养 师 、 护 士或 其 他 医 护人 员 依 据 症状 调 查与 实验 室 检 查 , 对 患 者及 家 属 进 行 药 物
Ke y w o r d s G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Ca n c e r
Nu t r i t i o n a l s t a t u s
重庆市某医院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重庆市某医院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许红霞;林欣;王佳佳;贺英;刘莉;宋春花;石汉平【期刊名称】《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年(卷),期】2017(004)001【摘要】目的调查重庆市人民医院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2002、PG-SGA、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重庆市人民医院自2015年5月4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311例16种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并调查这些患者的营养治疗情况.结果 311例患者中,有营养风险(NRS 2002≥3分)的为44.37%(138/311).以PG-SGA评分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结果显示,52.73%(164/311)的肿瘤患者存在中度营养不良(PG-SGA≥4分),其中31.19%(97/311)为重度营养不良(PG-SGA≥9分);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比非消化道肿瘤患者高(65.41%vs.43.26%,χ2=13.417,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体质指数、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最近1个月体重下降百分比、左小腿围、非利手握力与PG-SGA评分之间有相关性(P均<0.001),其中左小腿围、最近1个月体重下降百分比与PG-SGA评分相关性最好(回归系数B分别为-0.872、0.861,P<0.001),血红蛋白、上臂肌围与PG-SGA评分相关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268,0.218);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治疗率仅为43.90%(72/164),营养治疗以单独肠外营养治疗为主,占91.7%(66/72),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占6.94%(5/72),单独肠内营养治疗仅1例,占营养治疗患者的1.38%(1/72).结论52.73%的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PG-SGA评分是评估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简便、有效的工具,营养不良的患者营养治疗率低,且以肠外营养为主,肠内营养治疗率极低.建议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入院后的营养风险筛查以及包括PG-SGA评分在内的全面营养评估,并给予正确的营养治疗.【总页数】6页(P45-50)【作者】许红霞;林欣;王佳佳;贺英;刘莉;宋春花;石汉平【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临床营养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临床营养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临床营养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临床营养科,重庆400042;重庆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重庆400014;重庆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重庆 400014;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河南郑州450001;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研究院/航空总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01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患者主观全面评定法在非手术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中的运用 [J], 冯长艳;杨祖安;姚倩;张维2.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J], 李苏宜;宋敏3.重庆市某医院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J], 许红霞;林欣;王佳佳;贺英;刘莉;宋春花;石汉平;4.不同类型Ⅳ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 [J], 袁彬;雎岩;吕云;施笑蕊;史文慧;琚小静;施常备5.航天中心医院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J], 齐春红;丁芳;尹键;许美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现况调查(完整版)正文营养不良是肿瘤的重要发生、发展因素, 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 它严重削弱了抗肿瘤治疗效果、增加了并发症、升高了死亡率、降低了生存率、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多了医疗费用, 其影响贯穿整个肿瘤病程, 是肿瘤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主要负性因素[1~3]. 尽管营养状况对恶性肿瘤患者来说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关于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率各家报道差异很大, 低至30%, 高达80%, 而且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人群分布特征也缺乏大样本调查, 营养不良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了解、没有解决的问题. 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是专门针对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评估工具[4].PG-SGA不但可以定性还能定量评估患者营养状态[5].此外, 与必须完全由专业医疗人员完成的主观整体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SGA)不同, PG-SGA的部分内容可以由患者完成. PG-SGA作为一种营养不良的评估工具, 与主客观参数有显著相关性, 是一种被广泛认可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营养不良评估方法[6,7]. 研究表明, 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及时实施营养治疗, 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其营养不良的风险[8,9].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可能受许多因素影响[10], 如临床因素、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水平、职业和其他人口因素. 截至目前, 全世界尚无大样本量多肿瘤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现况调查. 本研究通过PG-SGA评估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 探索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在肿瘤患者中不同年龄、性别、TNM分期、行政区域、医疗保险、受教育水平、职业、居住地和民族等的分布, 并进一步调查了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情况. 本研究旨在更好地了解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治疗率, 发现营养不良高风险人群, 为中国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提供基础数据.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 第一阶段, 在全国主要的2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肿瘤住院患者中按照这些地区三甲医院数目规模采用整群随机方法(SAS软件)分别抽取2~6个地区, 再抽取这些地区的部分三甲医院(按平均每个医院年肿瘤住院患者数500例估计)作为调查医院; 第二阶段, 每层内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PPS)抽取所示数目的样本. 考虑患者人口构成和不应答率影响, 如果被抽到的医院18岁以上的肿瘤住院患者例数不能满足最低样本量需求, 则根据邻近相近原则将同级别其他医院肿瘤住院患者进行合并. 本研究共纳入80家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所在三甲医院.本研究研究对象来自于2013年7月至2020年5月对中国80家医院16种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的观察性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常见恶性肿瘤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研究(Investigation onNutritionStatus and Its Clinical Outcome of Common Cancers,INSCOC)项目[11], 挑选肿瘤种类的原则是常见恶性肿瘤, 来源于中国常见10大恶性肿瘤、中国男性10大恶性肿瘤、中国女性10大恶性肿瘤以及世界10大恶性肿瘤. 16种调查的常见恶性肿瘤为: 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宫颈癌、白血病、膀胱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鼻咽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恶性淋巴瘤、脑恶性肿瘤.患者入选标准: (ⅰ) 年龄18岁以上; (ⅱ) 病理组织学诊断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 (ⅲ) 患者神志清楚, 无交流障碍, 能回答问题; (ⅳ) 知情同意; (ⅴ) 调查期间住院2次以上患者记为1例; (ⅵ) 患有中国或世界癌症基金会公布的男性或者女性前10种常见恶性肿瘤; (ⅶ)未进行器官移植.共调查50024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 排除672例非16种常见恶性肿瘤患者、1783例无病理诊断患者、81例PG-SGA评分缺失患者. 最终共计47488例恶性肿瘤患者纳入当前研究.1.2 营养不良评估本研究参照美国营养与饮食学会(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制定的PG-SGA方法操作标准[12].入院48 h内采用PG-SGA评估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PG-SGA评分由7个领域得分组成, 分别是体重减轻(0~5分)、食物摄入(0~4分)、症状(0~23分)、营养影响的活动和功能(0~3分)、疾病(0~6分)、代谢需求(0~9分)、体格检查(0~3分). 根据PG-SGA评分, 一般分为四组: 0~1分为正常, 2~3分为轻度营养不良, 4~8分为中度营养不良, ≥9分为重度营养不良.1.3 数据收集详细的个人信息均由专业培训合格的调查员进行收集, 主要包括: 年龄(<45岁、45~59岁、60~69岁、≥70岁)、性别、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壮族、蒙古族和其他民族)、既往病史、癌症家族史、居住地、医疗保险(城镇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自费)、受教育水平(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或以上)、职业(职员、工人、农民、退休人员等)、病理分期(TNM分期)、治疗状况(手术、放化疗等)、不同地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PG-SGA评分等.1.4 质量控制每位被纳入患者的所有信息将由各医院的一位复核员审查, 并对电子数据采集(electronic data capture,EDC)系统的数据输入进行双人复核. 项目质控团队每月使用IARC-crg工具对每位癌症患者的数据质量和完整性进行评估, 筛选出所有变量中存在的逻辑错误、异常值、缺失等, 并及时发送各中心调查员要求进行及时补录缺失数据并核对异常数据.1.5 统计分析定量数据采用平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描述, 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评估不同亚组PG-SGA得分的差异.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检验水准α=0.05.2 结果2.1 人口学特征及PG-SGA评分情况本研究共纳入47488例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女性21050例(44.3%), 男性26438例(55.7%), 平均年龄为(56.58±12.53)岁, 年龄≥50岁患者34818例. 26.1%(12395例)的患者重度营养不良(评分≥9分), 32.1%(15243例)的患者中度营养不良(PG-SGA评分4~8分),22.2%(10542例)的患者轻度营养不良(评分2~3分), 只有19.6%(9308例)的患者营养良好(评分0~1分). 78%的患者可以明确其TNM 分期情况, TNMⅠ、Ⅱ、Ⅲ、Ⅳ期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1%、21.3%、32.3%、28.8%. 超过50%的研究对象来自东北(24.9%)及西南(26.9%)两个行政区域, 来自华中、华北、华南及西北行政区域的患者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4.3%、11.6%、11.2%、3.8%(表1). 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PG-SGA评分不同, 其中胰腺癌患者PG-SGA评分最高(9.58±5.74), 乳腺癌患者PG-SGA评分最低(3.51±3.49); 胰腺癌中PG-SGA≥9分的患者比例最高(56%), 而鼻咽癌中PG-SGA得分在0~1的患者比例最高. 消化道肿瘤, 尤其是上消化道肿瘤胰腺癌、胃癌和食管癌是营养不良最严重的三种肿瘤. 常见恶性肿瘤患者人数及其PG-SGA评分情况见表2.2.2 不同特征人群营养不良情况(1) 年龄与性别. 不同年龄组患者的PG-SGA评分差异显著, <45岁年龄组患者PG-SGA评分较低(4.84±4.50), ≥70岁年龄组患者PG-SGA评分最高(7.82±5.10). 不同肿瘤PG-SGA评分在<45、45~59、60~69、≥70岁的四个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45岁年龄组前列腺癌患者的评分最低(2.11±2.09)而≥70岁年龄组胰腺癌患者PG-SGA评分最高(11.77±5.71); 不同性别患者的PG-SG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男性PG-SGA评分略高于女性(6.23vs. 5.53, P<0.001). 不同肿瘤不同性别患者的PG-SGA评分比较, 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评分最低(3.51±3.48), 但女性胰腺癌患者PG-SGA评分最高(9.69±6.00); t检验结果显示, 女性肺癌(5.87 vs.5.60, P=0.006)和胃癌(8.36 vs. 7.81, P<0.001)PG-SGA评分高于男性. 对于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 不同性别组的PG-SGA评分没有显著差异.(2) TNM分期. 不同TNM分期的患者PG-SGA评分依次为Ⅰ期: 4.71±4.02, Ⅱ期: 5.31±4.67, Ⅲ期: 5.81±4.68, Ⅳ期: 6.81±5.36, 不同TNM分期的患者PG-SGA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 胰腺癌Ⅲ、Ⅳ期患者PG-SGA评分均高于9分, 乳腺癌Ⅰ~Ⅲ期患者PG-SGA 评分较低, 均在3~4分之间. 不同肿瘤不同TNM分期患者的PG-SGA评分比较, 除宫颈癌(P=0.486)、子宫内膜癌(P=0.094)外, 其他肿瘤患者PG-SGA评分在四个TNM分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3).(3) 治疗情况. 接受不同治疗的患者PG-SGA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 其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PG-SGA评分最高(6.22±4.74), 而目前还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评分最低(5.61±4.68). 不同肿瘤不同治疗情况患者的PG-SGA评分比较, 除胰腺癌(P=0.256)、脑恶性肿瘤(P=0.136)、恶性淋巴瘤(P=0.09)和子宫内膜癌(P=0.115)外, 其他肿瘤患者PG-SGA评分在不同治疗情况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4).(4) 行政区域. 表5显示了不同行政区域患者的PG-SGA评分情况. 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7个行政区域患者的PG-SGA评分依次为7.07±5.24、5.11±4.14、7.31±5.53、4.82±4.16、6.14±5.14、6.12±5.03、7.13±5.03, 不同区域PG-SGA评分差异显著, 其中华中区域PG-SGA评分最低, 华东区域PG-SGA评分最高. 不同肿瘤分析结果显示, 除子宫内膜癌(P=0.15)外, 其他肿瘤患者PG-SGA评分在7个不同行政区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华中地区的鼻咽癌患者与华南地区的白血病患者PG-SGA评分较低, 西北地区的胰腺癌患者PG-SGA评分最高(11.44±5.62).(5) 医疗保险类型. 总体而言, 有商业保险的患者营养状况较好(PG-SGA评分最低), 自费患者营养状况较差(PG-SGA评分最高). 不同肿瘤不同医疗保险类型患者PG-SGA评分比较, 肺癌、胃癌、食管癌、白血病、前列腺癌、鼻咽癌患者的PG-SGA评分差异显著(表6), 其中前列腺癌和鼻咽癌患者中, 农村合作医疗组患者的PG-SGA评分低于其他组.(6) 受教育水平和职业. 不同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常见恶性肿瘤患者PG-SGA评分如表7所示. 结果显示,不同受教育水平患者PG-SGA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 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患者营养状况最差(6.34±4.99), 随着受教育水平增高其PG-SGA评分降低, 大学或以上受教育水平的患者营养状况最好(5.47±4.72). 不同肿瘤分析结果显示, 胃癌(P=0.002)、肺癌(P<0.001)和结直肠癌(P<0.001)受教育水平高的患者PG-SGA评分低于受教育水平较低的患者. 不同职业患者PG-SGA评分差异显著(P<0.001), 农民患者的营养状况最差, PG-SGA评分最高(6.24±4.89), 职员患者的营养状况最好, PG-SGA 评分最低(5.46±4.77). 对于肺癌(P=0.004)、胃癌(P<0.001)、乳腺癌(P=0.005)、食管癌(P<0.001)、胰腺癌(P=0.007)、前列腺癌(P=0.043)、鼻咽癌(P=0.003)和结直肠癌(P<0.001), 不同职业的患者PG-SGA评分差异显著, 其他类型肿瘤患者不同职业间的PG-SG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 居住地和民族. 表8显示了不同居住地和民族患者的PG-SGA评分. 不同居住地患者的PG-SGA评分差异显著, 其中居住在省会城市的患者营养状况最差,PG-SGA评分最高(6.25±5.15). 除肺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子宫颈癌、膀胱癌、前列腺癌、鼻咽癌、结直肠癌和脑恶性肿瘤外, 不同地区其他类型肿瘤患者的PG-SG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G-SGA评分在不同民族患者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维吾尔族患者的PG-SGA评分(10±5.58)显著高于其他民族, 相较于其他类型恶性肿瘤, 食管癌在维吾尔族中PG-SGA评分最高(14.78±4.33).(8) ≥50岁高发肿瘤患者营养不良情况. 表9显示了高发肿瘤患者不同性别和TNM分期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PG-SGA评分(≥50岁). 在≥50岁患者中, 男性PG-SGA评分为6.49±4.92, 女性评分为5.98±4.93, 男性与女性PG-SGA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 不同TNM分期患者的PG-SGA评分也具有显著性差异, TNM分期较高的患者其PG-SGA评分也较高. 针对≥50岁高发患者人群不同类型肿瘤营养状况分析结果显示, 除了胃癌、肺癌和脑恶性肿瘤患者中女性PG-SGA 评分高于男性, 其他肿瘤类型患者的PG-SGA评分在不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 除了鼻咽癌外, 其他类型肿瘤患者的PG-SGA评分在不同TNM分期中均表现为显著差异.2.3 营养治疗情况表10显示了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获得营养治疗的情况. 研究发现, 68.78%的患者没有获得任何营养治疗.但随着患者PG-SGA评分增高, 营养治疗比例逐渐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 在PG-SGA≥9分的重度营养不良组患者中, 无营养治疗率仍然高达55.03%. 获得营养治疗的患者中, 14.64%的患者接受了肠外营养治疗,9.05%的患者接受了肠内营养治疗, 仅有7.53%的患者接受了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治疗. 无论是肠内营养治疗、肠外营养治疗还是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治疗, 其营养治疗比例均随着患者PG-SGA评分增高而增高.3 讨论本研究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最大样本现况调查, 结果显示, 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肿瘤患者总体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为80.4%.营养不良的发病存在瘤种、年龄、性别、肿瘤分期、治疗情况及地区差异: ≥70岁年龄组患者PG-SGA评分最高; 男性患者营养状况与女性患者相比较差, 但是女性肺癌和胃癌PG-SGA评分高于男性患者; TNM分期较高的患者其PG-SGA评分也较高;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PG-SGA评分最高; 华东区域PG-SGA评分最高.此外, 部分肿瘤患者的PG-SGA评分在不同医疗保险类型、受教育水平、职业、地区和民族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整体而言, 68.78%的肿瘤患者没有获得任何营养治疗, 重度营养不良肿瘤患者的无营养治疗比例仍然高达55.03%.既往研究表明, 大约40%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于营养不良, 而不是疾病本身[13,14]. Segura等人[15]的研究显示, 超过50%的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中度或重度营养不良, 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需要营养干预.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 患者总体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为80.4%, 58.2%的患者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评分≥4), 仅有19.6%的患者无营养不良(评分0~1). 提示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相当严重, 对这些患者需要给予重视并及时进行营养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由于器官功能退化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弱, 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16,17]. 本研究结果显示, PG-SGA评分与年龄呈显著相关, 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恶化. 此外, 本研究发现, 女性胃癌患者的PG-SGA评分高于男性(8.36vs.7.81, P<0.001); 然而, 一些研究人员[6,18]认为, 不同性别的胃癌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无显著性差异, 或男性胃癌患者的PG-SGA评分高于女性. 结果矛盾的原因可能是种族差异、样本量、检验和统计方法的不同, 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年龄、性别和常见恶性肿瘤的营养不良之间的关联.研究证实, 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理分期影响其营养状态, 较高的病理分期是其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 不同TNM分期的恶性肿瘤患者PGSGA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 其中病理分期Ⅰ期患者PG-SGA评分最低(4.71±4.02)病理分期Ⅳ期患者PG-SGA评分最高(6.81±5.36). 说明随着肿瘤进展, 患者营养状况变差.截至目前, 鲜有研究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医疗保险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政区域肿瘤患者营养状态不同, 其中华中区域PG-SGA评分最低(4.82±4.16), 华东区域PG-SGA评分最高(7.31±5.53), 相同肿瘤在不同地区营养状况评分也存在差异, 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 可能与华东区域患者病情较重、进展期患者治疗意愿强烈等综合因素相关. 本研究还提示不同居住地、不同医疗保险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病率不同. Bittoni等人[21]和Liao等人[22]的研究表明, 保险状况与癌症和慢性病死亡率密切相关. 来自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数据显示, 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成年人不太可能拥有理想的心血管健康[23]. 既往研究提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中国农村的健康动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4].一项针对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横断面研究发现, 营养不良与教育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关联[25]. 韩国的一项前瞻性实验也表明, 更高的教育水平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会改善胃肠道癌症幸存者的健康[26]. 本研究证实了患者的营养状况与教育水平之间显著相关, 受教育水平最低的患者, 营养状况最差. 关于职业因素和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已有报道[27,28], 但是中国人群中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与职业因素之间的关系鲜有报道. 肺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鼻咽癌和结直肠癌患者中, 农民患者的PG-SGA评分高于其他职业, 提示农民患者是营养不良高风险人群. 研究显示, 不同民族居民患癌症的风险不同[29,30]. 然而, 国内尚无关于不同民族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研究.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民族的营养不良可能不同,其中维吾尔族的PG-SGA评分明显高于其他民族, 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营养治疗可以降低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 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Cong等人[31]的研究得出结论, 合理的营养干预可以对接受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维持其营养状况产生积极作用. 另一项研究认为, 术前营养治疗可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 降低肿瘤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32]. 目前, 关于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率的报道很少. 在本次研究的47488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中, 仅有31%的患者接受了营养治疗. 即使是重度营养不良(PG-SGA≥9)的患者, 营养治疗率也只有45%, 提示我国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率过低. 因此,及时评估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采取积极的营养干预措施迫在眉睫. 我国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率低下, 可能原因如下: (ⅰ) 我国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率高[33]. (ⅱ) 我国肿瘤患者对营养治疗有着积极的态度, 但是营养知识缺乏、误区较多以及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当.针对肿瘤患者的营养知识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90%的患者没有接受过规范的营养教育, 他们认为患病后不可食用富含蛋白质食物, 更愿意服用保健食品(如灵芝、人参等)而不是特医食品. 肿瘤患者营养知识获取途径不当, 医生、尤其是营养师在肿瘤患者营养治疗中的角色不到位[34]. (ⅲ) 调查研究显示, 医学院校学生及临床医务工作者临床营养知识匮乏, 提示我国医学院校临床营养教育落后, 医务人员营养知识不足, 难以满足临床需要[35,36].本研究中的一些优点和局限性是不容忽视的. 该项大型调查(常见恶性肿瘤营养状况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研究)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资助. 该研究自2013年7月开始, 在全国80家三级甲等医院共收集问卷5万余份. 严格的质量和偏倚控制贯穿在研究对象的选择、数据的收集、录入、整理和分析等整个研究过程[11]. 同时,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研究选择的医院主要为全国各地区三甲医院, 无三级以下医院纳入, 不同级别医院的患者营养状况可能有所差异,可能会存在因入院机会不同导致的入院率偏倚. 此外,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复杂, 单纯采用PG-SGA评估可能不能准确、全面地评价患者营养状况.综上所述,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 而临床营养治疗率低. 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与其年龄、性别、TNM分期、治疗状况、行政区域、医疗保险、受教育水平、职业及民族等因素有关. 我们呼吁全社会关注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 根据本研究结果对重点人群, 如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农民患者、受教育程度较低、老年患者及进展期的患者, 实施积极的营养干预策略,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 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