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项目案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ppt课件

02
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及工艺流程
包括传统农具、传统交通工具、传统建筑技艺等,这些工具和技艺体现
了民间智慧和创造力。
03
传统医药和医疗知识
包括中医药理论、针灸推拿等医疗技能,以及养生之道等健康知识,这
些医药和医疗知识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观念和实践经验。
03
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京剧、昆曲等传统表演艺术
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整理和研究工作,加大对传承人和传承活动的支持 力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0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
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
01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如民间文学、民间故事
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现代科技为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途径;另一方面,全球化、城市化等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也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承与保护ຫໍສະໝຸດ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通过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等方式 进行。在现代社会,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媒体传播等多种途径进行传 承。
现代化技术与非遗的结合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互联网等, 对非遗进行记录和展示,提高其传播效率和影响 力。
旅游开发对非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旅游开发对非遗的积极影响
旅游开发可以带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高非遗的知名度 和美誉度,促进非遗与市场的结合。
旅游开发对非遗的负面影响
过度商业化的旅游开发可能导致非遗失真、变味,损害非 遗的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
非遗文化中国针灸PPT

针灸起源
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
针灸起源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发展历史
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加之当时的统治者极力歧视和消灭中医,针灸更加受到了摧残。尽管如此,由于针灸治病深得人心,故在民间仍广为流传。
民国时期政府曾下令废止中医,许多针灸医生为保存和发展针灸学术这一祖国医学文化的瑰宝,成立了针灸学社,编印针灸书刊,开展针灸函授教育等,近代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为振兴针灸学术作出了毕生贡献。在此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明确提倡西医学习和应用针灸治病,在延安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开设针灸门诊,开创了针灸正式进入综合性医院的先河。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壹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发展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十分重视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制定了中医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中医事业,使针灸医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50年代初期,率先成立了卫生部垆的针灸疗法实验所,即当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的前身。随之,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针灸的研究、医疗、教学机构,从此以后《针灸学》列入了中医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绝大多数中医院校开设了针灸专业,针灸人才辈出。
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
针灸起源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发展历史
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加之当时的统治者极力歧视和消灭中医,针灸更加受到了摧残。尽管如此,由于针灸治病深得人心,故在民间仍广为流传。
民国时期政府曾下令废止中医,许多针灸医生为保存和发展针灸学术这一祖国医学文化的瑰宝,成立了针灸学社,编印针灸书刊,开展针灸函授教育等,近代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为振兴针灸学术作出了毕生贡献。在此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明确提倡西医学习和应用针灸治病,在延安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开设针灸门诊,开创了针灸正式进入综合性医院的先河。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壹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发展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十分重视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制定了中医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中医事业,使针灸医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50年代初期,率先成立了卫生部垆的针灸疗法实验所,即当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的前身。随之,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针灸的研究、医疗、教学机构,从此以后《针灸学》列入了中医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绝大多数中医院校开设了针灸专业,针灸人才辈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案例欣赏PPT课件

精华与糟粕并存需要辩证地考察辫子缠脚风水迷信等龙灯踩高跷皮影戏等20191228历史传承价值丧失文化多样性的严重威胁丧失文化多样性的严重威胁如如19701970年代全世界还通用年代全世界还通用80008000多种语言多种语言现在仅存现在仅存60006000多种多种科学认识价值风水文化民族传统历法审美艺术价值口头文学民间文学表演艺术社会习俗服饰织染社会和谐价值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音寨布依族旅游开发20191228确认民族身份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每一种文化代表自成一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观念因为每一个民族的传统和表达形式是证明其世界上的存在的最有效手段
扩散到海外的争论
彭登怀:认为:海外学习“变脸”是一个非常可喜的 现 象,“大可不必紧张”。
蓝光临:川剧表演艺术家认为,“变脸”应得到保护 李平( 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长、上海市戏曲学
会副会长)认为:“变脸”这门艺术不应该扩散到海外。 陈智林:四川省川剧院院长认为是借变脸炒作
2019/12/19
服饰织染
2019/12/19
6
确认民族身份
☆“一个民族的身份证” ☆每一种文化代表自成一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 的价值观念,因为每一个民族的传统和表达 形式是证明其世界上的存在的最有效手段。
☆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和统一性中的多样性 构成了人类精神的财富
2019/12/19
7
例子1:中韩的端午节之争
起因:2005年韩国抢先申报 人类口头及无形文化遗产代表作
一、什么是无形文化遗产
有形遗产/物质文化遗产
1972年巴黎《世界文化及自然 遗产保护公约》,陆续确立了 700余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正方形:人类创造 圆圈:大自然 圆形:全世界
2019/12/19
1
扩散到海外的争论
彭登怀:认为:海外学习“变脸”是一个非常可喜的 现 象,“大可不必紧张”。
蓝光临:川剧表演艺术家认为,“变脸”应得到保护 李平( 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长、上海市戏曲学
会副会长)认为:“变脸”这门艺术不应该扩散到海外。 陈智林:四川省川剧院院长认为是借变脸炒作
2019/12/19
服饰织染
2019/12/19
6
确认民族身份
☆“一个民族的身份证” ☆每一种文化代表自成一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 的价值观念,因为每一个民族的传统和表达 形式是证明其世界上的存在的最有效手段。
☆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和统一性中的多样性 构成了人类精神的财富
2019/12/19
7
例子1:中韩的端午节之争
起因:2005年韩国抢先申报 人类口头及无形文化遗产代表作
一、什么是无形文化遗产
有形遗产/物质文化遗产
1972年巴黎《世界文化及自然 遗产保护公约》,陆续确立了 700余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正方形:人类创造 圆圈:大自然 圆形:全世界
2019/12/19
1
中国非遗项目案例 ppt课件

区域竞合分析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世纪舞 “世纪舞”组团位于国际非遗博览园邻光华大道主入口区域,规划有全球唯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博览中心 和大型庆典广场,兼具非遗常态博览、大型庆典活动、非遗创意产品销售等多重功能,同时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 具典型的舞蹈艺术汇聚一堂,着重展示缤纷世界、多彩非遗、世纪欢舞的文化主题。通过大型节庆演艺、国际国内非遗 文化展览展示及其现代的创意表达等方式,立体式、全方位呈现非遗文化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力。广场中央地标式建筑 “世纪舞广场塔”可俯瞰整个园区美景。全球顶尖的专家团队量身打造的世纪舞广场多媒体秀,集灯光、音乐、视频、 焰火于一体,壮阔的场景和梦幻般的瑰丽色彩,更添非遗世界精彩。 五洲情 是非遗博览园中以酒店度假、会议会展为主题的组团。五洲情意寓以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融接全球文明;以中华之礼, 展示非遗文化,融合五洲情谊,礼迎五洲宾客。 西城事 定位为中国非遗传统手工艺展示空间和美术活化博物馆群。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所依存的传统文化,都有其非凡的技艺和 历史沉淀,都有着几千年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在这里将再现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精工技艺和璀璨文明。规划有八 个新现代中式院落和一个以福建土楼为原型而设计建造的多功能剧场。八栋院落式建筑各具特色,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形 式的创新继承,内部空间以中国非遗名录中经典传统手工艺为主题,将传统文化和现代休闲方式有机融合,打造各具特 色的主题文化餐厅、商务会所、精品酒店。 时空旅 时空旅组团由儿童非遗体验中心“魔幻城”、非遗庆典娱乐空间“欢歌汇”和非遗时尚风情街“淘天下”三大功能区组 成。时空旅组团是全球非遗文化集成与娱乐空间,以世界非遗中的庆典元素作为氛围基调,以现代及未来科技中的建筑 意象为载体,打造具有时尚风情的非遗文化体验区,再现非遗世界的锦绣繁华。儿童非遗体验中心作为非遗体验和教育 的基地,融合科技展厅、卡通剧场等功能,实现非遗文化立体式的参与和互动;非遗时尚风情街、非遗庆典娱乐空间, 让非遗文化焕发现代、时尚的生命活力,异域风情的展示场所,户外露天演出,国际非遗时尚舞蹈和世界各地的狂欢节 庆都将在这里轮番上演。 百味戏 “百味戏”组团,以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表演艺术、非遗美食文化为主题,将中国各地的音乐艺术、舞蹈、戏曲曲艺、杂 技竞技、各地餐饮美食及其制作技艺的互动性表演融为一体,再现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耀眼瞬间。 百家宴,位于百味戏组团内,定位为餐饮文化活态展示街区,秉承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汇集传统美食及其 制作技艺的互动性表演,完美体现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国内外各类美食、地方小吃、中华老字号、 特色餐饮等多样化的美食种类和多层级的餐饮空间,为游客带来丰富的饮食体验。街区还融合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具美感 与精神气质的“兰”文化主题,聚合兰之风雅,食之渊源,雅俗共赏,情义共鸣,让游客们畅享文化与味蕾的奇妙旅程。
非遗鱼灯传统民俗中国非遗文化鱼灯介绍课件PPT

重大打击。敌酋为侵占中国领土,掠夺人民财产,
龙
号为明,称洪武皇帝。派徐达率兵北上征辽,
集中战船火炮,在大目洋摆开战场。倭寇仗着船坚
/
舞
拒达子南侵;派胡大海经略浙东驱逐倭寇,保
器利,又有武士道精神,趁着涨潮,顺势向明军冲
民平安。历史传说歌中记载:“正月里来闹鱼
来。明军初习海战,又逢潮涨逆流,难以抵抗,胡
/
高举起,独来独往,体现大鱼的强悍;通过其他鱼灯急
舞
停、急掉头、急拐弯走等动作,体现鱼“受惊”的习性;
黄鳢角追赶鱼群中的小鱼,逐一近身逼几条单鱼离场,
象征小鱼与大鱼斗智斗勇;而小鱼与黄鳢角大鱼斗争多
次回合,最后还是被吃掉,演绎大鱼吃小鱼的习性。
第四部分 沙头角鱼灯舞
一
/
夜
第三部分是集体舞,表演群鱼围攻赶走黄鳢角。
灯,洪武兵马到浙东。先行大将胡大海,殿后
大海哀叹:“我胡大海,尸体就要浮(谐音胡)在
督军常遇春”。
大海里了”。
第一部分 鱼灯的历史传说
一
/
夜
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滚滚,潮水由涨变退,汹涌的巨浪朝倭船冲来。冲得
/
敌船人仰马翻,纷纷落水。水中又游来一群坚牙利齿的鲨鱼、马鲛、海鳗,
03
鱼
撕咬倭寇。胡大海抓住战机,顺势拼命冲杀。杀得倭寇损兵折将,仓惶败退。
鱼灯的历史传说
中国非遗文化鱼灯介绍
鱼灯舞作为向神灵反映渔民心中对海盗恶行的一种控诉,祈求天后保佑, 成为许多地区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喜庆丰收的必备节目。
第一部分 鱼灯的历史传说
一
/
夜
/
鱼
鱼灯历史悠久,至今已达六百余年。相传,朱
胡到浙东后,在沿海筑城设寨,练兵抗倭,给寇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遗小镇案例:浙江绍兴安昌镇非遗小镇
➢ 位于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始建于北宋时期,于 明清重建,一依带水,古朴典雅,是一个具有 千年历史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是浙江省首个 省非遗主题小镇,其包含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 省级非遗项目4项和市级非遗项目10项。
➢ 安昌明清老街依河而建,全长1747米。粼粼河 水,石板街路,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 河十七桥"之美誉。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镇内每逢黄金周都会演社戏,平时则不演出。 同时从2000年开始,在每年的1月份都要举行安 昌古镇腊月风情节,推出诸如水乡社戏、船上迎 亲、民俗婚礼、古镇庙会、传统手工艺表演等特 色活动项目,集中展示民俗风情,有兴趣的游客 可直接参与各项活动,同时还举行摄影大赛,展 示了越地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品位内涵。
➢ 绍兴千百年来的民俗风情在古镇大都得到 保存延续,如热闹的水乡社戏、喜庆的水乡 婚礼、传统的手工酿酒、作酱;穿梭的乌篷 小船……闹腊月是安昌古镇一项传统的民俗 活动,处处透着浓郁的节日氛围。每年“闹 腊月”时,古镇一片欢腾,社戏、莲花落、 腰鼓、猜谜、水乡婚礼、水乡寿宴令人眼花 缭乱;搡年糕、裹粽子、灌腊肠、扯白糖等 特色小吃令人大饱回福;现场表演的箍桶、 竹编、打铁、纳鞋、挑花边、纺棉花等原汁 原味地再现了古老的水乡生活。
区域竞合分析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于2009年8月,国家文化部正式确立,成都将成为国际非遗文化节的永会址,国际非遗博览园落户成都, 成为非遗文化节的永久载体,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永久平台,并确立为“全国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四川省重点建设项目。2011年开园以来,已举办第三、第四、第五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第十、第十 一、第十二届成都国际美食节,二十一届木偶节等十余次大型节庆活动,吸引大型节会人流量近800
区域竞合分析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世纪舞 “世纪舞”组团位于国际非遗博览园邻光华大道主入口区域,规划有全球唯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博览中心 和大型庆典广场,兼具非遗常态博览、大型庆典活动、非遗创意产品销售等多重功能,同时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 具典型的舞蹈艺术汇聚一堂,着重展示缤纷世界、多彩非遗、世纪欢舞的文化主题。通过大型节庆演艺、国际国内非遗 文化展览展示及其现代的创意表达等方式,立体式、全方位呈现非遗文化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力。广场中央地标式建筑 “世纪舞广场塔”可俯瞰整个园区美景。全球顶尖的专家团队量身打造的世纪舞广场多媒体秀,集灯光、音乐、视频、 焰火于一体,壮阔的场景和梦幻般的瑰丽色彩,更添非遗世界精彩。 五洲情 是非遗博览园中以酒店度假、会议会展为主题的组团。五洲情意寓以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融接全球文明;以中华之礼, 展示非遗文化,融合五洲情谊,礼迎五洲宾客。 西城事 定位为中国非遗传统手工艺展示空间和美术活化博物馆群。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所依存的传统文化,都有其非凡的技艺和 历史沉淀,都有着几千年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在这里将再现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精工技艺和璀璨文明。规划有八 个新现代中式院落和一个以福建土楼为原型而设计建造的多功能剧场。八栋院落式建筑各具特色,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形 式的创新继承,内部空间以中国非遗名录中经典传统手工艺为主题,将传统文化和现代休闲方式有机融合,打造各具特 色的主题文化餐厅、商务会所、精品酒店。 时空旅 时空旅组团由儿童非遗体验中心“魔幻城”、非遗庆典娱乐空间“欢歌汇”和非遗时尚风情街“淘天下”三大功能区组 成。时空旅组团是全球非遗文化集成与娱乐空间,以世界非遗中的庆典元素作为氛围基调,以现代及未来科技中的建筑 意象为载体,打造具有时尚风情的非遗文化体验区,再现非遗世界的锦绣繁华。儿童非遗体验中心作为非遗体验和教育 的基地,融合科技展厅、卡通剧场等功能,实现非遗文化立体式的参与和互动;非遗时尚风情街、非遗庆典娱乐空间, 让非遗文化焕发现代、时尚的生命活力,异域风情的展示场所,户外露天演出,国际非遗时尚舞蹈和世界各地的狂欢节 庆都将在这里轮番上演。 百味戏 “百味戏”组团,以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表演艺术、非遗美食文化为主题,将中国各地的音乐艺术、舞蹈、戏曲曲艺、杂 技竞技、各地餐饮美食及其制作技艺的互动性表演融为一体,再现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耀眼瞬间。 百家宴,位于百味戏组团内,定位为餐饮文化活态展示街区,秉承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汇集传统美食及其 制作技艺的互动性表演,完美体现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国内外各类美食、地方小吃、中华老字号、 特色餐饮等多样化的美食种类和多层级的餐饮空间,为游客带来丰富的饮食体验。街区还融合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具美感 与精神气质的“兰”文化主题,聚合兰之风雅,食之渊源,雅俗共赏,情义共鸣,让游客们畅享文化与味蕾的奇妙旅程。
➢ 安昌古镇本身没有门票,但有6个展 览馆的联票为35元,如绍兴师爷纪念馆、 安昌民俗风情馆、中国银行旧址等,单票 师爷纪念馆门票10元,民俗风情馆5元。 古镇的乌篷船单程10元/人,双程20/人。 ➢ 2016年元旦,吸引游客7万人次。